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张青山一番激励,让所有战士都感到胸腔有一股热血在流淌,不知不觉间,各个都把头昂的高高的。虽然大家的眼眶中都饱含热泪,可眼神里的骄傲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现在,我命令,向在马家坳阻击小鬼子的英勇的指战员们立正敬礼”
在张青山的带领下,所有前来迎接新一团和一营的指战员们,全都立正敬礼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虽然没有说一个字,虽然没有庆祝和拥抱,但,这样的军礼,却是军人之间能给于的最高荣誉他们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则大声的叫道“新一团全体指战员,向夺去宝源县城的指战员们敬礼”
刘兵也坐直了身体,大叫“突击团第一营全体指战员听令,向战友们敬礼”
“无论是我们,还是你们,都是八路军的一员我们,对得起八路军这三个字我们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支持”就在这感动到所有人都热泪盈眶的时候,一个女性声音突然出现,定神一看,不是陈姐还能有谁
而张青山注意到,陈姐身边有一副担架,抬担架的是两个一看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担架上有一个伤员,脑袋包的跟粽子似的,可这个伤员还是努力坐直了身体,用那缺少小拇指和无名指的右手,敬礼满眼泪光,却咧嘴笑着。
“所有人,立正”张青山又大声叫道,然后向担架队所在的方向那儿是老百姓最为集中的地方。立正,敬礼大叫“向所有支援我们八路军,支援打鬼子的父老乡亲和默默奉献的战友们敬礼”
没有喊转身,可是,全体指战员们都很有默契的几乎是整齐划一的向担架队所在处立正,敬礼。
“感谢父老乡亲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八路军的今天,就没有今天的胜利你们才是胜利的基石,你们才是功不可没,你们才是最伟大的人乡亲们万岁”
张青山的话立即得到了回应。
“八路军万岁”
“乡亲们万岁”
“八路军万岁”
情感是可以传染的
这句话用在这里最为合适。
南边响起震天般的口号声,立即就影响到了在东北面的将士们。胡英泽到底是政工干部,立即抓住机会,带头喊起了口号,战士们自然跟着大喊起口号来。
就跟比赛似的,双方互相大声的喊口号,虽然简短,却一浪高过一浪,让所有人都感动着,体会着,欢笑着流泪。
当然,后面的口号也变成了无数种,但喊的最多的还是那句“打到小鬼子”有意思的是,这句话还是张青山等人经过正式开会后决定改成这样的,因为当初在发动宣传的时候,喊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本地老百姓太穷苦,绝大部分穷苦百姓都不识字,都不明白帝国主义是什么意思,哪怕你给他解释半天,他还是一知半解,甚至还是不明白,而你总不能一个人一个人的解释一遍,那样的话,工作量太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所以,为了能在朗朗上口之余,让百姓们一听就明白口号的意思,大家一商量,就改为现在这样了。
这样的欢庆很能提升士气,鼓舞人心。这不,先前还有些冷清的场面,经过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口号声,在彼此情绪的影响和鼓舞下,很快,战士们各个精神抖擞,百姓们也激动的感觉浑身是劲。
这一阶段的战役虽然落幕,但战争还未结束,小鬼子派飞机来报复性的轰炸青龙山,就时刻提醒着大家战争还未结束,同志仍需努力,否则,青龙山山顶的一幕还会上演无数次,而这样欢庆的场面则要变得稀缺。
第一阶段的战役结束了,而按照突击团、独立团和新一团联名提出的计划,后经师部开会研究认同的决定,第二阶段的战役,最主要的目的是牵制小鬼子的主力,为把百姓转移到根据地复地赢得更多的时间。
转移百姓方面,主要是转移县城和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的人口的转移,就不多说了虽说早就开始这么做了,可是,几十万百姓的转移,又岂能说转移就能转移的别的不说,光是安置这些百姓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更别说这几十万百姓的吃喝了。
好在这次小鬼子狂妄大意,以为靠着一万多小鬼子和一万多二鬼子就能消灭根据地,所以,他们只能集中力量从突击团这个方向为突破口,这也就注定了需要转移的百姓相对还不算太多,否则,要是小鬼子集中几万人,从几个方向扑过来的话,根据地根本就无法及时有效的转移所有百姓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安置这么多百姓。
当然,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张青山负责,归胡英泽这类政工干部和管后勤以及宣传队的主要人员操心,张青山只要打好每一仗就行了。
在作战方面,根据师部制定的第二阶段的战役计划突击团等四个团以及所有抗日武装力量为第一防线,但又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而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最主要的还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跟小鬼子打游击公平的说,这四个团实力上确实差这帮小鬼子一截,要是真的寸土必争的打阵地战,绝对会吃大亏,所以才不得不如此。比如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为辅,四个团以团为单位,对小鬼子采用敲牛皮糖的方式,采用各种手段,发挥对地形熟悉等方式,不停的袭扰和敲碎小鬼子,拖延其进攻的速度等等。
而到现在,青龙山这边该转移的早就转移了,就连向雪琴都被直接送到了师部,倒是医护人员和宣传队员之类的虽然不能直接参战,却能起到别的作用而被留了下来。
三桥县县城里的百姓也转移了七七八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实在是不愿意走的人留了下来,对此,一是因为时间紧迫,二是人力不足,三是这帮人你怎么劝他们都不走,所以,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由之,对这些人总不能拿枪顶着走吧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愿意走的人当中,穷苦百姓基本上都愿意到后方根据地去,而有钱的大户,则多半都愿意到乡下躲避,或者说,狡兔三窟,他们在乡下本来就有避难所,所以不愿意到根据地去接受个普通百姓一样的待遇,而愿意到乡下去继续享受自己的优渥日子。毕竟,谁都知道,根据地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口,吃喝方面可定不如在自己家里方便和优越。
因为是按计划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所以,三桥县县城的百姓最先转移,然后是同仁县,最后才是龙凤县。
同仁县县城的百姓也转移了大部分,剩下的还在做工作,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多转移一些人。
而龙凤县县城,因为离此最远,相对安全一些,加上计划的规定,无法一下子容纳这么多人,所以,此时的龙凤县县城还没开始转移,但是,宣传工作已经做到位了,相信到时候转移工作能顺利展开。
至于独立团和新一团各自所在的县城,因为独立团所在的县城还要远于龙凤县,所以,也和龙凤县差不多,只是宣传工作到位,还没有开始转移。但是,新一团就挨着三桥县,很有可能成为小鬼子突袭的目标,所以,转移工作也早就做了,此时虽然转移的力度不如三桥县大,却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相信再给三四天,就能完成转移计划 。
而所有的转移人员,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县城和一些人口相对集中的象征,至于乡下的村寨,还真没有这个必要一来,真要整个县城的人口都转移的话,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加上根据地的收容力量无法达到。二来,乡下有乡下的好处,最少地方大,只要派人做好警戒,小鬼子要到来的时候,提醒大家赶紧跑,整个村子里的人基本上可以马上就往山上跑,小鬼子就算是想找也找不到,更何况还有各村寨的民兵做掩护了。
此时的三桥县城已经很难见到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军人,算得上是一座战争堡垒了,还有就是成了物资中转站和伤员疗伤之地从宝源县城缴获的物资都集中在这里,伤员们也集中在这里,但有意思的是,此时整个三桥县县城的防御,完全由三桥县游击大队负责。
而按照师部的作战计划部署四个团也有各自重大的任务
向胜利前进 第九百二十六章 战果太大的麻烦!
第一阶段战役完成后,突击团负责在青龙山吸引小鬼子主力。
伤亡最大的那个团负责在三桥县修整,顺带防御现在看,这个团是独立团。
新一团和主力团负责从旁协助青龙山
整个部署,看起来就跟一个口袋阵一样,有纵深度,有结合口,而且,随时能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小鬼子要想夺去三桥镇,独立团就成了口袋阵的中心,新一团和独立团能立即辅助,而突击团能立即从后截断或攻击牵制小鬼子主力。要是小鬼子想对付青龙山,突击团就成了口袋阵的中心,不仅新一团和主力团能辅助,而且,三桥镇就成了突击团的坚实后方。如果小鬼子不想进入这两个口袋阵,那么,新一团和主力团就可以出去不断的对其进行滋扰,而突击团和独立团就能成为这两个团的后方有力支援者。
如此,相辅相成,别的不敢说,完成拖住小鬼子,给乡亲们大量转移的时间这个任务,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现在,四个团虽然聚集在一起,但最多也就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修整,短暂的相聚后,明天大家就得分开,去按部署到达各自的战斗位子,对小鬼子实施第二阶段的作战。
虽然张青山他们很想把所有人都迎接上山,大家一起共同庆祝,可是,青龙山山顶不大,无法接纳所有人,更何况刚经历了轰炸,很多建筑被炸毁。没法,只能各团的团长、副团长之类的主要负责人到山顶去开会,主要是为下一阶段的战役做最后一次推演。
哪怕山上刚刚被炸毁了很多建筑,哪怕山上有很多伤员,哪怕山顶上依然能看见燃烧的痕迹,甚至能看到血迹,可是,胡英泽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尽力保证这一餐,大家能吃好喝好。
但很遗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突击团的少部分人确实经历过飞机的轰炸,别的不说,光是长征路上就经历过无数次,可是,突击团的士兵绝大部分人都是本地人,都没有经历过飞机轰炸,甚至没看到过飞机,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躲避飞机的轰炸。
也许是绝大部分人没有见过飞机,而见过飞机的又太久没有经历过飞机轰炸了,久远到大家甚至忘记了这一点。因而在小鬼子的飞机来袭之前,青龙山方面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
不管前线仗打的如何,作为后勤的主要负责人,胡英泽都必须要为战士们归来后饱餐一顿负责,所以,老早就开始准备。
但得知宝源县城被拿下的消息后,整个青龙山都沸腾起来了,大家准备的就更加积极,别说晚饭,就是篝火晚会,甚至是明天战士们出发前那一顿早饭,都准备的极为丰盛和充足。
可是,小鬼子的飞机来袭,却把这一切都摧毁了。
然后,大家急于抢救伤员和抢运物资,根本就没有去考虑过战士们归来后的晚饭怎么办
于是,但战士们归来后,大家傻眼了,这才想起,晚饭怎么办预备的篝火晚会怎么办
粮食好解决,粮食库里就有现成的,只要煮一下,最多一个小时就行。但菜就有点麻烦了,原本为今晚的晚饭而准备的肉食都被炸飞了,现在,仓库里就只剩下明天早上的,这些,别说今晚晚饭,就是今晚的篝火晚会都不够。
为此,胡英泽心里暗暗着急兄弟部队来这里打仗,而且是打了胜仗,要是连兄弟部队的战士晚饭都吃不好,庆祝之时连个肉都吃不上,这也太丢脸了虽然相信兄弟部队的同志们会理解和体谅,但理解体谅是一回事,自己的脸面又是另一回事。
偷偷地找张青山和田国忠商量,结果 ,三人都没有办法。
最后,还是胡英泽的二舅,原突击连炊事班班长,现在的突击团团部炊事班班长老王,居然给大家解了燃眉之急。
老炊事员果然有经验。
老王的办法很简答原本是一个班两碗肉一碗回锅肉,一碗羊肉,改为一个班一碗猪肉炖萝卜,一大碗羊肉汤汤管饱汤里的羊肉就没办法管饱了。可不管怎么说,如此一来,总算是让大家都能吃到肉了八路军本身就穷,庆祝时能见到肉,那就是过年了。再说,也就是突击团富裕点,要是换成别的地方团,哪怕是在这样的庆祝中,也没有这么多肉可吃了,如此一来,谁还能有意见不成
再说,只要张青山他们不说,兄弟部队也不知道原本给他们准备的是什么菜,现在能见到肉,自然以为这就是原本准备好的。
军人就是如此豪迈、方钢、看惯生死虽然明知接下来的战火会残酷无比,下次相聚时,眼前这些战友很可能就无法出现了,可是,刚刚经历过铁与火的考验后的庆祝,依然让他们喜庆无双这是用生命的锤炼和时间辅助而铸就的痛快,焉能不珍惜
这个时候,别说难得一见的有酒有肉,就算是和白开水,大家心里也是畅快的,只因为这是战争年代的战友相聚,以及庆祝这一阶段的胜利晚会。
总算是解决了这一餐,为突击团挽回了点颜面。
可问题是,这等于动用了明天早饭的菜,那么,今晚的篝火晚会和明天的早饭该怎么办了
明天的早饭还好点,毕竟,可以连夜从三桥县里往青龙山上调运,可问题是,今晚的篝火晚会了要知道,选出队和民兵代表等老早就准备好了表演节目,而且,张青山在这一仗之前就对大家保证过只要这一仗打胜了,就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而且,晚会上,必定会给所有人酒肉,让大家敞开了吃喝说过的话总不能不算数吧这可是当着大家的面亲口保证的,如果说话不算数,张青山的脸面何在团长的威信何在突击团的信誉何在
最关键的是,时间上来不及了,就算是从三桥县县城里紧急调运过来,也得几个小时了。
然而,让张青山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心里暗暗着急,以为要丢整个突击团面子的时候,百姓们为他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百姓们听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各乡各村都派出代表,带着大量的酒肉来慰问八路军了
如此一来,燃眉之急解了,大家都能安心的开会。
战术之类的早就部署好了,剩下的都是些枝叶末节的小事,可是,谁都没想到,大事上进行的顺利,毕竟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大家都在场,又是师部布置的,自然没问题。可是,在这些小事上,却出现了分歧。
在伤病员的问题上,并没有出现多大的波澜一开始,有人提议,把所有伤员都往根据地腹部转移,可有的人却觉得,现在转移百姓已经足够大家焦头烂额了,要是再把全部伤员都转移到后方,先不说这运输量,就算是转移过去,师部的野战医院恐怕也无法一下子收纳这么多伤员,因而,还是就地解决,把一些重伤员放到百姓家进行治疗,由各村的民兵负责其安全
最后,张青山发挥了霸道的个性,以前敌总指挥的身份一言而决重伤员全部转运到师部野战医院,轻伤员以其原先所在的连为单位,转运到龙凤县各村寨去,由各村的民兵负责其安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分批次的转运,也能让师部的野战医院充分发挥其性能,而不是一锅粥的混乱,从而影响了对伤员的治疗,同时,重伤员的行动不便,提前转运,也可以节约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是给接下来的游击战了一些便捷。至于说轻伤员,必要的时候,不仅可以快速转移,甚至还能当战士去打仗了,也算是对于各村寨的抗战武装力量添砖加瓦,毕竟,这些人的战斗经验,绝对是一笔财富,尤其是对于缺乏实战经验的民兵们来说,就更是宝贵了。
总算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个小争议。
随后,就那两千多民兵的分配问题各团损失都大,想要维持一定的战斗力,都必须要及时的就地补充兵员,最好是有战斗力和经验,上过战场的兵员,而这三点,那三千民兵都极为合适,大家自然眼热。
对此,张青山没有二话,直接发话各团按伤亡比例来分配这两千多民兵。
可是,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让大家头疼武器弹药
这一战,各团不仅伤亡大,武器弹药的消耗也很大,按说,应该立即补充武器弹药,以便于接下来的战斗。更何况,从宝源县城里缴获的小鬼子的武器弹药很多,大家分配补充就是了,没什么可争议的。
但问题是,这次从小鬼子那儿缴获的武器弹药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大家都眼红了。
一切缴获要归公这条规定就不说了。
这么多弹药,又是急需补充,谁也不会轻易让步。而按照大家约定成俗的规矩如果是从兄弟部队中临时借来的武器,事后得还回去不说,还得多少带点利息,比如说送对方几把轻机枪或者一些武器弹药之类的,以表示感谢。但要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除非是上级领导下进行,否则,就如现在,几个团大家都是平级,谁也领导不了谁的前提下,那么,出于就地急需补充的优先原则,大家可以自行分配最关键的是,现在分到的武器弹药 ,等这一仗打完后,这些武器弹药就是自己的了,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带走,谁眼红都没用。
如此一来,谁不眼热
向胜利前进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争吵不休!
别说兄弟团了,就是先前保证一点都不要的张青山,此时也是打起了小九九他万万没想到,能从宝源县城里小鬼子的弹药库缴获这么多弹药啊
说实话,相对来说,突击团确实富的流油了。
别说新一团和独立团这两个地方武装了,他们连人手一枪都还做不到了,就是主力团,虽说也是人手一枪,可有一些战士的枪都是老旧式了,准星都有些不准,甚至有时候还打不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么多枪支弹药摆在这里等他们拿,说他们不急,那是骗鬼了。
可是,对于突击团来说,对于枪支弹药,张青山他们根本就没在乎过,甚至可以说是看不上眼了,毕竟,突击团每一个战士不仅人手一杆三八大盖,而且还都是新的,就连突击团控制区域下的民兵们,也有不少人分到步枪,收集起来,绝对足够装备一个团的枪支了。
也就是轻重机枪,还能让张青山多少有点动心,可他毕竟事先就把话放出去了,现在,为了一些轻重机枪就不要脸面的说话不算话,张青山多少还是有点做不出来的。更何况,接下来还要靠兄弟部队的帮助才能应付那上万小鬼子了,现在把事情做绝了,不利于团结,会影响整个战局。
可问题是,这里面有不少炮啊
为了枪支弹药,张青山确实拉不下脸面,可为了炮,那么,这张老脸丢也就丢了吧
张青山脸皮够厚,可另外几个团长又岂会是好对付的
于是,在这块大蛋糕面前,几个团长直接就变成了菜贩子各个都为自己那一口吃多吃少而争吵不休。发展到最后,甚至为了多一把枪少一把枪而争的面红耳赤,丝毫不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军人,哪有对武器不喜爱的更何况大家都穷,谁不想多要点武器弹药况且,虽说大家都是八路军,但问题是,彼此间也有攀比之心你这个团作战勇猛,他那个团那一仗因为武器少而损失大等等,别人劝看在眼里,对你这个团的评价自然心中有一杆秤,这可是关乎自己这个团的脸面。而且,如果自己实力强大,不说有什么大仗硬仗,上级会优先考虑自己这个团,就是平时,也可以多得到一些上战场的机会,就好比主力团和地方团之间,为什么会这么叫那是因为主力团可以得到很多打仗的机会,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主力团比地方团兵强马壮一些么
可蛋糕就这么大,你多争取一点,别人就少得一点,自己的实力就会大一点如此一来,不多争取,那才是傻子了。
对于眼前这三个团的争吵,张青山他们也没办法。不过,好在突击团现在还犯不着为了枪械而加入到战团,所以,可以比较公正的看问题。
这不,最终还是田国忠提了个折中的办法,才算是把这个问题给暂时解决了这次从小鬼子手里缴获颇丰,装备一个团的枪支弹药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要想满足这三个团,给他们全部换新枪,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所以,田国忠提出给那两千多民兵全部换装,人手一把新枪,至于各团和民兵中原有的枪械,那就必须交出来,归突击团,以便于将来交给突击团的民兵。
如此一来,虽然大家心里还有些意见,比如说,换下来的老旧枪械依然可以用,为什么不让我们带回去,给自己辖区的民兵使用了可想想,人家突击团把新枪全都贡献出来了,只收回一些老旧枪械,已经够可以的了,要是自己还不知轻重,连这个都惦记,确实有点过分。再说,突击团这么做,也确实做到了公平的原则,因而,大家也就没话说了。
枪械问题解决了,但接下来如何分配从小鬼子武器库里缴获的二十门小钢炮及五百六十发炮弹,可就麻烦了。枪械问题,突击团不参与,还可以作为中间人或者裁决者来调停,但现在的关键是,突击团也想要这二十门小钢炮和炮弹,另外三个团自然丝毫不让,一时间,会场又成了菜市场。
军人喜爱武器,尤其是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就更加喜爱了。更何况,八路军穷,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别说枪支都无法做到人手一把,就是弹药都无法充足供应给每一个战士。现在,面对这么多小钢炮,不争才是傻子。
四个团的与会者炒成了一锅粥,终于让张青山恼怒了。
“既然大家一时争不出个所以然,那么,大家都不用争了,以我看,这二十门小钢炮先不分,由前指统一保管,等那个团需要的时候,就一并交由那个团。等这一仗打完,就统一交到师部,然后,大家能分到多少,就看自家的本事了。大家看怎么样”
此话一出,大家都冷静了下来,想想也是,现在这么争,就算争到天荒地老也争不出个所以然,还不如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了。这也算是个临时相对完美的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