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人搞过来了多少?郑宇成一见到徐明生,没有问生产线的事情,而是问他把太白厂的人搞了多少过来。

    只要太白厂没有了人,到时候搞到太白厂的芯片生产线,也就容易了。

    目前过来了三百多了,厂里面还不知道情况。加上之前走的,整个厂就剩下不到两百号人。徐明生小声地说道。

    同志们在这边还适应吧?郑宇成对徐明生的办事能力很满意。这次就可以去跟他们摊牌了。

    都不错呢,虽然不能回去,每月工资按时发放,大家心中也没有怨言。徐明生说道。

    他们当然没有怨言,我们这边的同志怨言可大了!陈德贵在一边抱怨着,郑主任,太白厂的人进来重新考核评级,我们这边一直没动静,同志们心中怨气很大啊!

    我看是你怨气不小。郑宇成听到陈德贵的抱怨,冷着脸看着他,他们既然有意见,就让他们重新考核就行!

    显然,两家厂在一起,矛盾肯定有的。

    691厂的人看不起太白厂的也是正常,毕竟原本他们级别就比太白厂高。

    配套的配套,结果这些人来了691厂,拿着一样的工资奖金,要说没人有意见,都不会有人相信。

    但是陈德贵当着郑宇成说这事情,就抱着别的心思了。

    陈德贵有些尴尬,不过也不再说话了。

    侯科长,王总,生产线如何了?谢凯最担心的就是生产线问题。

    小舅不知道什么原因到现在都没有过来,也没有消息,他却清楚,游戏机的事情,一旦开始生产,对于芯片的需求就会非常大。

    691厂有着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1微米线宽的集成电路,这就解决了他们很大的问题,不用担心芯片来源。

    芯片这东西,太重要了。

    就如同大压机对他们的众多项目一样。

    现在已经开始调试了,如果不出意外,三月十号左右就能开始进行试生产。侯为贵说道,你们基地的那帮子老爷子,还真牛!

    是啊,再精密的东西,他们用手工搞出来,都不比原来的差,光刻机的性能,甚至比原来还有一些提高,就连装配的一点误差造成的问题,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王敬忠由衷地赞叹着。

    来自404基地的九级钳工,在过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由飞机专门送了回去。

    实验室生产的芯片呢?数量有多少了?郑宇成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上千套导弹,数百台挖机,需要好几千枚的高性能芯片。

    别的用于研究的,就不说了。

    有六百多。现在陈厂长正在跟国内的半导体生产单位联系,希望他们能充足供应我们需要的硅圆晶。侯为贵刚才听到郑宇成数落陈德贵,陈德贵这会儿正尴尬呢。

    原材料方面,能跟上吧?郑宇成本就是直筒子性子,开始数落了陈德贵,也没有往心里去。

    陈德贵忙不迭的点头,联系了三家半导体材料供应厂,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硅圆晶。每个月数量在一万枚左右,如果我们有需求,他们可以加大供应,最高一个月可以提供两万枚的数量

    成本呢?质量问题如何解决?谢凯问道。

    国内硅圆晶的生产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成本同样高得让人无法接受。

    除了742厂从东芝引进的那条生产线,国内单晶硅生产,几乎都是实验室条件下的。

    只有各个半导体材料研究单位下属有着一些生产,没法形成完整的生产线。

    这样情况下,他们能提供多少的硅基片,可以想象了。

    年前就跟各个单位的负责人谈过,他们提供我们需要的硅基片,无论是质量还是尺寸,都得按照我们的要求交货。凡是不符合要求的,我们就退货,不支付任何的费用。陈德贵也清楚,国内提供的原材料根本就没法比。

    价格呢?郑宇成问道。

    按照陈德贵的说法,这种还不是问题,不管供应商技术如何,成本多高,只要能提供符合691厂生产线需求的合格原材料就好。

    如果价格太高,到了没法接受的程度,这也是一件麻烦事。

    比市场上要高20陈德贵说的时候,打量着郑宇成,见郑宇成听到价格高,皱起了眉头,急忙解释,也就是给出的价格够高,他们才愿意按照我们的要求来。从生产到切割到打磨,都由他们负责我们拿到硅基片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往上面刻蚀电路

    我们这边的生产线,能想办法扩大吗?质量方面,需要加强,哪怕我们拉制出来的晶圆棒尺寸小一些谢凯说道。

    目前我们的技术团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陈德贵说道。

    谢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国外肯定不会给国内提供基础原材料,唯一有着完整生产线的742厂,他们的硅圆晶产量仅仅只能满足他们生产线设计产能使用。

    目前只能从国内想办法。

    价格高点就高点吧,质量一定得控制好!郑宇成说道,他们生产出来有瑕疵的一块都不能给钱。反正你们742厂将会进行独立核算。

    郑宇成的话让742厂的人有些措手不及。

    他们完全就没有想过,404会如此对待他们。

    太白厂的这些人丢到他们厂里,生产线什么的都搞了,现在要开始生产了,却让他们独立核算?

    怎么?不乐意?生产线现在你们有了,订单我们同样给你们,甚至连设计图都给了,让你们在财务上进行独立核算,难道有什么问题?郑宇成这次来这边,就是为了这个。

    谢凯在一边也不吭声。

    要是让人知道这是他提出来的,非得被别人下黑手不可。

    郑主任,如何独立核算法?其他人也不吭声,只有陈德贵硬着头皮问道。

    除了扩大生产线什么的,我们会给一定的投资,我们不会再负担一切。同时,财务方面,我们将会实行监管郑宇成把早就想好的方案说了出来,这不是针对你们一家,凡是404下属的所有单位,都不能再抱着以前吃大锅的心思。要发展,要更好的福利待遇,就必须得创造利润!

    691所有着足够好的基础,在目前有了一条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404基地可以提供充足的业务情况下,如果还得不到发展,只能说是管理者无能。

    404基地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按照目前的生产规模,691所就能创造不小的利润。

    如果不进行独立核算,没有谁去考虑发展问题。

    利润需要上交多少给404?陈德贵见没人说话,只能继续硬着头皮问。

    以前他们归属陕省国防科工委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盈利能力。

    现在你们应该考虑不是利润如何分配的问题,而是首先考虑如何养活整个单位上千号人的同时实现盈利!郑宇成毫不客气地说道,除了基本工资,奖金方面将会采取绩效考核的方法。我们只考核整个691厂总体业务,你们自己去考核下属单位!同时,管理者考核不过关,就把位置让出来

    郑宇成的话,非常强势。

    现在跟之前接触的时候,完全就是另外的模样了。

    国家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落实厂长责任制,这些年也开始见效果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个企业,领导层非常重要。

    404管理团队太多人闲着,得给他们找到事情干,财务监管是必须的。

    现代化的企业,永远不是吃大锅饭,靠着上级拨款投资,能够做到的。

    陈德贵等人看着郑宇成,心思各异,却没人能提出反驳。

    我们需要下属单位都有着进攻性,不仅要对技术发起挑战,更得向市场占有者发起挑战!不断地超越,超越我们的自己的技术水平,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郑宇成知道一时半会儿691厂的人很难接受。一旦我们更不上市场的发展,我们就只能被淘汰!如同国内众多等着财政拨款发工资的单位。

    你们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争取在十年内,挤垮742厂,收购他们,让他们成为691厂的下属配套单位!郑宇成给691厂的第一个目标,让谢凯都震惊了起来。

    老家伙简直魔障了!




245 姜是老的辣(月票2550加更)
    郑主任,742厂刚刚引进了一条国内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全国上百条彩电生产线需要他们的集成电路配套陈德贵觉得郑宇成这完全就是在扯淡。

    他们这样的单位,根本就没法跟别人比。

    现在刚刚有一条不完整的生产线,就开始叫嚣要挤垮人家,收购他们

    谢凯也是不明白郑宇成的心思,老家伙跟742厂也没有到那种不共戴天仇恨的程度吧?

    他可是全程参与到里面,742厂也没有怎么得罪他啊,最多也就是不给他好脸,至于如此?

    我知道你们觉得这是痴人说梦!徐明生清楚,他们都干了些啥事儿。生产出来的不良品同样给客户一旦国内有能跟他们竞争的,客户还会给他们好脸色?郑宇成说道。

    742厂的一些事情干的确实不地道。

    不过这就不能代表他们有资格去挤垮742厂,甚至收购人家。

    国内有好几家单位都在谋划引进生产线,742未来的前景,可以想象。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发展起来!高端芯片我们得保持住,同时还得向着低端芯片制造领域去延伸郑宇成说的事情,谢凯根本就不知道。

    不过他也清楚,742厂一直都只有两款产品,黑白电视跟彩电的集成电路,最后也没有多大的发展。

    瞧瞧韩国三星,同一时期跟742厂引进的同一条生产线,三十年后,在芯片领域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很难,但是我们得有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就好。所以,我给了你们十年的时间!至于如何,这完全就靠你们自己谋划郑宇成看着不以为然的众人,平静地说道。

    他这是在给691厂压力。

    见到生产线的调试工作正在精密锣鼓进行,实验室生产的芯片每天数量都在增加,而且不比从国外渠道搞到的68000芯片差,郑宇成跟谢凯两人直接打道回府了。

    老郑,你这样干,不怕他们撂挑子?下来后,谢凯问着郑宇成。

    郑宇成看着他,摇了摇头,管理委员会在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将会派出一批管理人员进入691厂,这些人,将会每年轮换。他们相当于监视。去年你也看到了,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依然大吃大喝

    谢凯看着郑宇成,完全有些不可思议。

    郑宇成居然说其他单位大吃大喝!

    不过基地好像真没有这种风气,就连当初龙耀华跟李明山他们不给经费,来404吃的也是馒头咸菜之类的。

    太白厂的人跟691厂的融合,这有些不容易啊。谢凯提醒着郑宇成。

    没事儿,等他们闹腾,到时候把太白厂的人跟生产线都搬到我们基地里面郑宇成无所谓地说道,基地里面,总得有业务吧,不然咱们那么多人,怎么养活?难道真的搬迁出来?

    谢凯更是疑惑。

    郑宇成怎么说这话?

    管理委员会对我们大压机项目跟运十项目都安排在外面,很是不满。郑宇成对谢凯解释着。他们担心最后这些单位被其他单位给吞了,现在投资张罗吆喝的都是我们,到时候产生效益了

    谢凯皱起了眉头。

    国内各个系统,各个单位的小山头主义,一直都是存在的。

    他原以为404管理委员会的人考虑的是国家利益,不会在意这些问题。

    很多时候,谢凯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产生效益,没有问题,一旦产生了效益,自然就会有单位来争夺他们的所有权。

    人家也不白要,给一点钱就打发了,如果404不乐意,他们就会说不顾大局什么的。

    大压机在我们那地方,太不合适。如果我们那边有飞机制造厂,有各种配套,倒不是问题。从大西北运输到关中平原,蓉城甚至沪市,太过遥远了。谢凯说道。

    对啊,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需要把核心的东西,挣钱的东西给弄到我们404,只要把握了最核心的东西,看他们还能如何!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在谢凯的看法中,一直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可现在郑宇成的话,让他知道,那些老家伙一个比一个精明,都不是省油的灯。

    具体咱们404都搞些啥?谢凯好奇管理委员会给404定位的究竟是什么。

    404基地地处偏远,周围配套不多,除了搞科研,他一直也没有弄明白搞什么合适。

    大压机这样的东西,原本谢凯就想要放到404去,运输系统有铁路,也不是问题,反正最后波音公司跟空客公司的飞机零件制造都是全球化。

    军用飞机更加不考虑成本。

    后来考虑到没有材料生产单位,要从无到有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完全就是劳民伤财,才不得不作罢。

    现在看来,郑宇成跟管理委员会的人,显然是有想法。

    第一,科研方面,我们必须得逐渐恢复,还有很多的房子都空着呢。前卫dǎo dàn的进一步改型,空对空dǎo dàn的研究,这是年后需要张罗的事情。郑宇成对着谢凯得意地说道。

    谢凯点头。

    dǎo dàn的研究设计,他们现在正在别的单位里面借人呢。

    借了的人,肯定不会还回去的。

    第二,芯片的研究制造。这也是我们基地目前欠缺的。基地那帮子九级钳工,用于生产,实在是太浪费了。根据我们与陈同安他们的商量,他们ti gong技术支撑,在基地里面研究光电领域,同时我们的一些u qi项目相关技术交由他们来负责

    基地那边的情况,用来研究这些问题不大,可生产环境
1...164165166167168...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