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态度很明显了。

    空军内部应该有了采购伊尔-76的想法。

    毕竟,大型军用运输机的作用,比运-8要强很多。

    特别是海湾战争所展现出来的,让各国的军事力量都在不断地借鉴。

    “首长,如果部队需要,完全可以先购买一批应急。毕竟,这数量不是很多……”谢凯没有理会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不断给自己使眼色,很严肃地回答林虎将军,“伊尔-78,我们没有采购。佣兵团手中的三架,那是他们需要用的,我们手里只要一架最早的伊尔-76,那还是傻大木送给我的。”

    “谢凯,我们的运-15已经首飞,虽然跟预想的情况差了不少,只要持续改进,要不了太长时间……”白彦军忍不住开口提醒谢凯。

    郑宇成等人退休了,他还没退呢。

    买了伊尔-76,就会对他们投入巨资开发的运-15前景造成严重影响。

    运-10投入不少,到现在,也仅仅只要二十多架的订单。

    研发投入都没有收回来。

    运-15要是没有来自军方的订单,基地也没有可能持续加大投资了。

    “低价购买一批二手伊尔-76,符合国防建设的需求。运-15既然短时间达不到批生产的程度,完全可以用几架进口重型运输机来探索相关装备的训练跟使用……”

    这次乌克兰之行,让谢凯想法改变了不少。

    乌克兰的好东西很多,不可能都让他们弄走。

    “黑海船厂里面的技术资料,在厂里发展不下去的时候都能被一个工艺室主任给悄无声息地弄出去,而他跟参与人得到的,仅仅只有三百万美元……”

    谢凯知道白彦军等人很难接受。

    404既然有了,空军就应该采购国内的,扶持国内继续研究下去。

    而不是购买进口的。

    “苏联,就是我们必须学习借鉴的,他们的经验,教训,如果不注意,最终会导致我们也出现那样的结果,最终,什么都没有。咱们404,其实跟苏联走的道路没有区别……”谢凯不得不强调这一点。

    哪怕他平时并不愿意让大佬们看到自己的能力跟看法。

    这些看法,其实都是国内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这两年,基地不是一直都在调整产业结构么?”汪贵林也皱起了眉头。

    开会之前,他们没有跟谢凯碰过头。

    按照他们的设想,谢凯应该支持空军购买404基地的相关产品。

    超-7甲跟超-7乙,除了超机动性外,技术性能并不是非常优秀。在空军花费了大量资金引进苏-27全套生产技术跟生产线的情况下,谢凯不支持基地强力向空军推销,说得过去。

    大型军用运输机,空军再不购买,还怎么研发下去?

    “确实在调整。不过目前,军工科技研发制造,依然占据整个基地产业的70%以上。一旦基地出现问题,整个国家的发展甚至都会被拖累……”谢凯也顾不得会落白彦军的面子。

    在这里的,都是相互间非常熟悉的。

    “可运-15需要订单。”白彦军倒也不在意。

    只是强调,运-15需要订单。

    见到404内部吵了起来,其他几位大佬也不好发表看法。

    刘司令担心继续下去,今天的会议根本无法达到他们的目的。

    “谢凯,你这次不是为了航母而去吗?沪东厂帮泰国海军建造的707轻型航母,已经下水,现在进入了舾装阶段。这样的航母,确实不太适合海军未来的发展需求……”

    转移话题,才能让争论停下来。

    至少,让他们内部有机会沟通一下就是了。

    林将军也知道,这事情空军内部同样有争论。

    一方面是支持引进伊尔-76,另外一方则是希望能继续等待,给国内军用运输机更多的发展机会。

    没有订单,谁都支撑不起。

    运-10前前后后的总投入,至少超过了二十亿,这些钱,大部分都是404单独投资的。

    收不回来,就没法继续投入。

    “对啊,你不是把舰载机都弄回来了?苏-27太重,根本无法上707航母。泰国海军对他们航母的定位,只是用于巡逻跟海上救灾等,搭载各种类型的直升机,都能满足使用需求……”林司令都主动开口了,自然不希望他们内部吵起来。

    “黑海造船厂航母资料失窃一事,究竟怎么回事?要是没有资料……”郑宇成也开口了。

    他现在同样看不明白谢凯一天在想什么。

    当然,也好奇谢凯他们究竟用什么方法把那些资料搞出来的。

    到现在,谢凯除了要求沪东船厂调集相关技术专家,尤其是俄语翻译外,什么都没说。

    图纸什么时候回来,通过什么渠道回来,都不知道。

    所有人都一脸好奇地看着谢凯。

    “其实,那批资料,并不是一年多前就弄出来了,不过一年多就已经开始。瓦良格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总数量超过270万张,而核心的技术图纸跟工艺文件,只有40万张,我们只弄了这一批……至于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核心资料,那是一个意外。”

    谢凯详细地给这些大佬讲解了如何从黑海造船厂把这些技术资料给弄出来的。

    早在柳东盛进入乌克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按照谢凯的要求谋划这事儿。

    最终,费了不少精力,才接触到黑海船厂相关的负责人。

    原本柳东盛是想要搞黑海船厂档案室的资料,可那边不容易下手,听取了谢凯的建议后,柳东盛转移了目标,通过跟他有着关系的一些贵妇,认识了工艺室主任彼得罗夫。

    彼得罗夫一开始可没有这样的想法。

    奈何,随着苏联经济越来越困顿,黑海造船厂得到的经费也越来越少。

    经费少,首先被拖欠的就是后勤系统的人的工资,削减他们的待遇。

    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罗夫在法国留学的女儿根本就无法得到生活保障,很狗血,彼得罗夫的闺女欠下了高利贷……

    柳东盛是财神爷,整个乌克兰的高层,都知道。

    彼得罗夫本来就需要钱。

    柳东盛主动接触,这勾搭起来自然也就容易了。

    从一年半之前,彼得罗夫跟四名心腹手下就开始逐步转移工艺室里面的技术资料……

    而这些技术资料,一张都没有转运回来,依然都留在乌克兰。

    具体在哪里,只有柳东盛一个人知道。

    通过各种复杂的操作,也只有柳东盛一个人知道在什么地方。

    现在,多了一个谢凯。

    “那些技术资料哪里去了?那边传递回来的消息,说乌克兰情报安全局正在疯狂寻找, cia跟克格勃都介入了……”李明山并不隐瞒自己知道这事情,“安-225肚子里没有,图-160轰炸机编队中的伊尔-76内也没有……”

    虽然军方的情报部门在国外的情报收集能力不如cia跟克格勃,但是知道这些消息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这还是当初谢凯建议的。

    自然不担心谢凯有想法。

    “是啊,那些技术资料去哪里了?悄无声息转移出来,确实没有问题。可要从那边运输出来,四十多万张图纸,也是不少了。”郑宇成同样好奇。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人会怀疑谢凯根本就弄不回来这个。

    当初404基地制定这样的计划,主要目标就是瓦良格号航母跟相关技术资料。

    刘司令同样非常好奇。

    可谢凯一直吊着的大家的胃口,太可恨了。

    直接采用了激将法,“谢凯,你该不会是没有搞到这图纸吧?虽然沪东船厂完善了707航母,帮泰国海军建造了一艘,帮阿根廷海军建设的已经开始铺设龙骨,可我们海军不需要那样的航母……”

    707航母建造了好些年了,甚至因为改进设计以及整合配套,比预计下水时间晚了七个月的时间。

    时间越长,一直关注的海军越了解。

    最终只有一个结论,当初下马这航母的决定是正确的。

    轻型航母,根本不适合海军未来的发展。

    瓦良格那样的是否适合海军,需要了解性能跟作用,才知道。

    毕竟,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苏联模式,而是准备结合苏联跟美国的模式,发展适合自己的。

    “那些图纸究竟去哪里了?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连龙耀华都开口问了。




1925 不是挖人,而是万吨大驱需要更先进的红旗-9
    “首长,激将法没啥用。图纸应该还有一个星期就回来。现在,应该还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谢凯一脸笑容。

    啥?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谢凯。

    他们想过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谢凯则是采用了一种他们唯独认为不可能的运输方式——铁路。

    最合适的,海运啊。

    只是四十万张图纸,也没有多少,一架安-225就能装了。

    “怎么会利用铁路运输?而且还是西伯利亚铁路?”李明山好奇了,“哪怕你用他们的核动力潜艇运输回来,我们都没有这样意外。”

    确实非常意外。

    谢凯没有丝毫得意,一脸认真地说道,“铁路运输虽然没有那么快,而且整个里程长达上万公里,但这是最安全的,能让这些图纸没有任何危险地运回来。即使最后那些情报部门追查起来,也只能查到图纸到了莫斯科。”

    “你这是栽赃给克格勃?”龙耀华皱起了眉头,“要是他们知道了,又是不小的麻烦。”

    “首长,请放心,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麻烦。黄金发的金发资源回收公司,不是一直都在整个苏联境内回收各种废品么!这些图纸,对于外人来说,只是废纸……”谢凯说到这事儿,就有些得意了,“毕竟,这东西被很多人盯着,没有那么容易运出来。”

    “说说,你们究竟是怎么运到莫斯科的。”

    大佬们恨不得直接敲碎谢凯的脑袋,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

    “其实很简单。虽然苏联没有了,乌克兰境内还驻扎着一些苏联的部队,已经一些要从乌克兰撤离运回俄罗斯的装备跟物资。只要他们部队的人愿意帮忙,仅仅几节车厢,就能运回去。原本那些车皮,运输的是来自摩尔多瓦的红葡萄酒……”

    谢凯看着诸位大佬眼中快要冒火了,也就不敢再吊他们的胃口。

    当即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

    这事情,也是柳东盛给他的建议。

    从最开始柳东盛去乌克兰的时候,谢凯的目标依然是瓦良格号的船体,对瓦良格号的技术资料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当柳东盛上次回国的时候告诉谢凯,核心图纸都弄出来了,唯独就是运输方面不容易。

    每隔几天,都有从船在乌克兰的港口卸下各种轻工业品跟生活物资,同时运走乌克兰的一些机械设备、重工业相关原材料甚至是葡萄酒之类的。

    可这些船,都被严密监视上了。

    稍微重要的东西,乌克兰方面都不可能放着离开。

    在苏联尚未解体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盯着。

    苏联解体后,不管是克格勃、还是cia,甚至乌克兰自己的安全情报局,都在严密监控从乌克兰运走的各种东西。

    很多东西,都是被国际上对中国禁运的。

    加上苏联在乌克兰布置了上千枚的蘑菇蛋,战略蘑菇蛋,战术蘑菇蛋,各种型号都有。

    自然需要严密监视。

    克格勃认为,那些应该是属于俄罗斯的财产。

    而cia则是担心,万一某些蘑菇蛋失窃,最后在美国某个城市爆炸了……

    “克格勃乌克兰局负责人阿芙罗拉不是柳东盛的人么?”汪贵林打断了谢凯的话。

    提出了质疑。

    基地同样有情报人员在乌克兰。

    郑权根本就没汇报过这些,事情没有谢凯说的那么严重。

    这小子,估计又在憋着什么坏,必须先给他拍死。

    免得到时候又让人为难。

    之前谢凯跟白彦军因为谢凯说让空军可以先寻求采购一批二手伊尔-76运输机产生的矛盾还没解决呢。

    “不,他们最多算是合作关系。阿芙罗拉,只是一个情报贩子,如果别人给的利益够高,同样可以出卖柳东盛……这批资料太过重要,所以,我们只能采用这样的方式。”谢凯叹了口气。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毕竟,不同的民族,追求是不同的。

    阿芙罗拉跟柳东盛之间联系的纽带,只有利益。

    虽然之前有些事情阿芙罗拉参与了,可这批资料,谢凯真不敢让她参与,柳东盛同样不敢。

    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所以,当初我小舅回国疗养的时候,我们就制定了这样的策略,通过苏联军用专列,把这批表面上不重要,只是某个高级军官私人利用职权运回去的葡萄酒运到莫斯科,中途不断转车,最后变成了他们在莫斯科回收的废纸,从而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回来。我过去,只是为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面拆解下来的特种钢材以及寻找瓦良格号那个船壳买到手的机会……”
1...12491250125112521253...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