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白彦军把酱牛肉跟花生米等下酒菜摆好,见齐志远还要说什么,急忙用眼神阻止了他,看着谢凯,说道:“咱们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喝酒,喝点。”

    几杯酒下肚,白彦军才开口,“你平时不太管基地的事情,现在甚至连基地各种投资计划也不看,不知道基地这几年的变化。去年年底做今年财政预算的时候,你爸动用了一票否决权。”

    谢凯看着他,这事情老爹没说过。

    基地也没有人给他说。

    连郑宇成跟汪贵林同样没有提过。

    “这一票否决权,否决了所有新军品项目的立项,同时也在超-7项目跟海军项目上砍掉了大量新增加的经费,连运-15请求增加预算,按照运-10那种试飞模式的方案,同样被他一票否决了。这事儿,你还不知道吧?”

    谢凯真不知道这事儿。

    但是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父亲做的是正确的。

    要不然,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都不可能啥事儿都没有,还帮着他疯狂投资各个民营单位。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基地现在资金链已经很危险了。不过,在民品领域的投资……”

    “你们要说的就是这事儿吧?齐叔,这些事儿,是基地管理委员会考虑的。”谢凯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

    一副不管我事情的样子。

    他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不代表他必须支持他们的想法。

    该说的,他都说了。

    目前在军事科研领域中再加大投入,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运-15跟预警机,进度都受到了影响。空军那边一直都希望加快进度……”白彦军负责的空军装备方向。

    直接用实例来告诉谢凯目前的问题。

    被削减预算,已经让项目进度受到了影响。

    “白叔,你觉得不削减预算,即使按照进度来,空军能全额给付研发成本跟生产成本吗?或者咱们换个说法,空军需要多少架,生产多少架能收回技术研发投资?后续还要不要继续提升性能?”谢凯一脸平静地问白彦军。

    白彦军为之语塞。

    空军哪里装备得起几架?

    最多也就装备一架,用于作战试验跟培训技术操作人员。

    在空军主力作战装备依然还是歼-7、歼-8,甚至这两款战机数量都不多的情况下,苏-27的引进有消耗了大量经费,哪里支撑得起更高的投入?

    齐志远看着谢凯,倒是明白了谢凯的想法。

    这跟谢凯建议海军装备研究没有必要着急,慢慢研究应该是一样的。

    “既然空军支撑不起,那么,我们支撑得起吗?军事装备的收入将会越来越少。我们总不能把利润来源的民品研究放下,优先军事装备开发!开发出来,缺钱的部队也用不起,就如同当初我们的359坦克,如果不是巴基斯坦的5000万美元经费,我们即使有能力把国内最顶级的坦克技术整合起来,有资金么?靠着部队每年不到40辆的订单?”

    白彦军没法反驳。

    事实就是如此。

    他们只追求性能先进,至于是否有大量的订单,不在他们考虑的范畴内。

    搞技术的人,就是这样。

    “空军短期内,经费会大幅度增加吗?”谢凯问白彦军。

    后者摇头。

    不被削减,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财政部巴不得把所有军费都削减了。

    “所以,既然空军给不起这个价格,那么,慢慢研究技术有什么问题?知道为什么老郑跟老汪两人都不插手这事儿么?很多项目还是他们张罗的。就因为他们知道,继续按照这样搞,把经费大量砸到军品研究中,民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资金链会断裂!”

    谢凯已经决定,这是最后一次解释这事儿。

    国家这么大,这么多能人,都依然要优先发展经济呢。

    “那现在……”白彦军还是有些不放心,“后面会不会继续削减?”




1865 让404分家?
    “爸,具体事情就是这么回事儿。”谢凯看着老爹谢建国,把这两天的事情给他说了一遍。

    他没有直接问谢建国事情是真的还是怎么的,也没有问谢建国究竟怎么回事儿。

    说完后,就等谢建国回答。

    “跟你想的其实差不多。目前就是这样,军品科研项目跟民品科研项目的经费争夺得厉害。基地每年的收入,甚至不够投入,大多数都是在吃老本。”谢建国倒不觉得这事情有什么不正常的。

    反正任何单位都会出现。

    “你怎么看?”谢凯肯定要跟老爹站在一起的。

    “民品必须保证投入,这样才能保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国光vcd这次就表现得非常不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开发,另一方面是广告策略跟营销策略。”谢建国的话,表明了他的态度。

    谢凯也是这样想的,想要加大民品领域的科研投入比重。

    404跟别的单位不同,不会给股东分红,也不用给国家上交利税。

    所以,只要有足够的收入,就能全部砸到科研领域。

    “芯片这块,我已经提议,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咱们不仅要做专业的计算机,还要做家用计算机。按照你之前的说法,以后手机都能成为一台移动的计算机,那对芯片的性能需求更高,人手一部,仅仅是咱们国内,市场都是非常恐怖的……”

    见谢凯不吭声,谢建国说出了自己心中最重要的想法。

    “投入多少?”谢凯好奇了。

    按照他对自己老爹的了解,谢建国这钟说法,显然是准备重点投入在这块。

    “691的利润,全部投进去。无论是芯片的开发,还是芯片制造工艺,甚至生产线……”

    没等谢建国说完,谢凯就打断了他,“爸,没有这必要。”

    谢建国看着儿子,静静地听着。

    父子两都相互了解。

    谢凯既然说没有必要,肯定要给出理由的。

    “我不是说加大投资没有必要,而是说增加生产线这块。咱们国内,有不少芯片厂,基础的生产线是有,无论硅圆晶这样的原材料,还是芯片生产线,直接到封装,都有。咱们要做的,是让691保证军用的同时,大力开发新技术,向国内兄弟单位输出技术……”

    谢凯这样一解释,谢建国也轻松多了。

    “以后这些厂,除了长虹跟国光vcd这些一开始我们就准备出售的企业,其他的企业,除了回收基本投资跟少量利润来维持基地的运转,其他的利润,都留在厂里。技术开发为主,产能扩大不能盲目。要确保有充足的现金流。”谢凯的提议,让谢建国眼睛直接瞪圆了。

    要是这样搞的话,别人还怎么来打秋风?

    “咚咚咚……”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谢凯直接开了门。

    程睿从外面进来了,手上提着一堆烤串儿。

    “叔,我没来早吧?”程睿也不管自己比谢建国小不了太多,张嘴就是叫叔。

    “赶紧的,啤酒早就冰镇好了,就等你的串儿,门关上,别让其他人知道了,要不然,又特么的告状,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吃个烤串儿,都要被收拾……”谢凯一边快速从旁边的大冰箱里面拿出冰好的啤酒。

    谢建国没吭声。

    谢凯不只是找他?

    看来又要搞事儿了。

    “老子就说这小子要偷嘴,果不然,咱们来得更正好。”程睿正要关门,院子里面就响起了郑宇成的声音。

    汪贵林也来了。

    谢建国更是好奇,谢凯究竟是要干什么?

    难不成准备找这些人一起把权利给抢回来?

    404如果陷入内部纷争,这基地就完蛋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谢建国就觉得难受,基地是他们这辈人奉献自己,奋斗终生的目标,一旦没了……

    可又没法直接问。

    “你没人杨倩来?她管着钱袋子呢。”郑宇成大咧咧地坐下,对谢建国笑了笑,就问到。

    汪贵林还是以前的那种习惯,也不吭声。

    “行了,边喝边聊,这事儿呢,我琢磨不能继续下去了。要不然,大家心中都会有小心思。以前都是基地内部的人员,没事儿。现在不同,随着基地的快速扩张,很多重要岗位都是其他单位借调来的人,对基地没有什么感情,我在琢磨,要不让基地直接分家?”

    “什么?”

    所有人都被谢凯这想法给吓到了。

    让基地分家!

    这是任何人都没想过的事情。

    “谢凯,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如果没有了民品事业部的支持,基地只有死路一条。那边的科研,也需要外面配套,生产只是实验性质的。经费哪里出?”郑宇成是真的急了。

    虽然退休了,基地的事儿,不再归他管了。

    可他还是把自己当基地人。

    分家,绝对不可能的。

    “你听他说完。”汪贵林提起桌子上已经凝出不少水珠的酒瓶,咕嘟灌了一大口,才开口说话。

    语气中,有着很大的不满。

    显然,他在竭力忍着。

    “不是真分家,是假分。核心支柱产业,民品事业部这边,尽量把资金投放到技术研发跟企业自身发展上面,全面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每年考核,考核不过的,淘汰……”谢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谢建国明白为什么之前谢凯先给他说这事儿了。

    事情操作难度很大。

    只要这样操作,就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逐渐让404再次隐藏起来。

    “一开始,基地本来就是国家保密级别最高的基地,前些年,因为涉密少了,加上我们跟其他兄弟单位的合作太多了,逐渐就让这个代号不再机密……大家可不要忘记,西方国家的情报部门,一直都没有放弃找到我们老巢。”

    谢凯并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现如今,基地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内部就会造成严重分裂。

    岳林等人的想法,是优先投资军事科技方面的研发费用,而不是全力发展民品事业,以民品事业的利润来带动整个基地全面发展。

    “岳林他们知道情况吗?”汪贵林问谢凯,“如果矛盾太大,会影响整个基地的发展。”

    “我在之前找过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位首长,他们表示,不支持,不反对。”谢凯没回答岳林是否支持,而是直接说了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位大佬的态度。

    不支持,不反对,其实也就是支持了。

    “说说具体操作。”程睿也变得严肃起来。

    从进入404的时候被整个404的人抵制,到现在大多数人都接纳了他,他比谁都清楚,404内部的人对基地的这份感情。

    “其实很简单。技术咨询公司,投资公司回收的资金,作为基地科研项目基本保障,民品事业部,除了之前基地投资的资金偿还,其他的暂时不向基地上交利润……既然别人都认为基地有钱,就用事实来证明,其实基地没钱……”

    谢凯把自己的具体想法给详细地介绍了。

    404是整个基地所有人共同努力才有的结果,别人想来占便宜,谢凯等人自然不会同意。

    “这样也行。要不然,很多核心产业咱们发展不起来。大飞机一直靠着基地输血,几乎没有多少效益;超-7倒是卖出去不少,利润高,这些资金得预留继续升级以及隐形战机的预研,还有航空发动机那块;海军装备这方面,之前卖几条护卫舰的利润,在大量的项目跟配套完善下,也剩下不多了……”汪贵林率先点头支持谢凯的想法。

    基地的这种情况,领导人如果只是为了发展,不管民品还是军品,都优先侧重核心技术领域,没有问题。

    可如果领导人想法有偏颇,只投资军事科技领域,这就要命了。

    “苏联,是我们引以为鉴的最好榜样。之前基地一直都是搞军事技术的研究,靠着国家财政拨款,所以才濒临破产。现在确实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了。”程睿也知道,眼前这几人,好几年前,那可都是在谋划着接手苏联的遗产的。

    一提苏联,所有人的脸上都变得更加沉重。

    如果不是为了避免没有资金来源导致基地再次破产,谁会这么担心这事情?

    以前的郑宇成等人,可知道跑上级要经费的困难。

    到现在,依然有大量的单位,随时在各个主管部门的门口打地铺,要项目,要资金。

    404从谢凯冒头后,就再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上级的拨款,他们甚至嫌少不愿意要。

    自己挣钱自己花,难道不舒服么?

    可现在,有人又想走会老路。

    一晚上,几人就着一堆烤串儿,一边喝着冰啤酒,一边商量。

    到最后天亮时,烤串几乎没动,空酒瓶也没有几个。

    “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可能真的会让基地分裂?”谢凯送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出来的路上,汪贵林看周围没人,严肃地问他。“你真的不是坑你爹的?”

    谢凯一愣,随即换上了笑脸:“汪叔,我是那样坑爹的人么?”
1...12021203120412051206...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