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经验丰富?那可是苏联第一代的航母,1123型载机巡洋舰。”郑铭终于知道这人为什么让晁志云都激动了。
参与了苏联第一代航母设计的人,到现在,经验绝对丰富。
“他一直参与航母设计工作,到1143重型载机巡洋舰,也就是苏联第二代航母的基辅级最后一艘巴库号的时候,他已经升任黑海造船厂航母设计部主任……后面的航母,他都参与设计过。瓦良格号,可以说是他主持设计的……”
晁志云的介绍,让其他几人都惊喜了起来。
这样的专家,绝对是目前国内最缺的。
“搞回来,不让他搞设计,直接让他带研究生!”郑铭激动地说道。
这样的人才,用来搞设计,完全是浪费。
直接用来给国内培养人才才最划算。
“瓦良格号不回来,他估计不会来。仅仅是技术资料,很难让他同意过来。”谢凯叹了口气。
顿时就让晁志云几人愤怒了。
这不是洗刷他们么。
大家都很忙啊。
没有时间陪着谢凯胡闹。
“你这不是胡闹么!没事儿洗刷咱们干什么?”晁所长就准备赶人了。
谢凯这娃,不是什么好人。
“这人搞回来了,苏联海军搞航母的经验,我们大体上就能拥有。需要什么条件,我们全力配合。”郑铭脸上变得严肃。
他不认为谢凯是开玩笑。
既然提出来了,谢凯肯定是为了某种目的。
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只要提条件,啥都好说。
当然,这需要条件不过分。
“目前还真不是条件的问题,就是在于我们是否能弄回瓦良格号。”谢凯有些不好意思了。
真不是他想要敲诈海军。
像巴比奇·瓦列里这样的技术大牛,人家真心不是钱能收买的。
要是为了钱,为了地位什么的,估摸着就去西方了。
不管给多高的价格,中国始终没法跟西方比不是?
“像巴比奇·瓦列里这样的人,不是为了钱,他们为的是让苏联没有完成建造的航母得意完成建设,能延续苏联的辉煌。”谢凯叹了口气。
达瓦里氏们,真心不是在意钱啥的。
要不然,谁来中国?
中国经济可没法跟那些发达国家比,人家能给出的待遇,远不是中国可以给的。
无论是工资还是待遇,中国能给的,远比西方国家可以给出来的低很多,何况航母这东西,本来不是目前解放军海军迫切需求的。
“他们在乎的是荣誉。苏联没了,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以他们目前的经济条件,都没有可能继续让剩下的航母建造完成……”谢凯补充着。
事实就是如此。
一艘航母,成本高昂,同时,还需要庞大的工业配套。
资金,配套,都不是目前苏联解体后任何一个国家能搞定的。
就如同马卡洛夫说的,他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把这艘航母建造完成。
现如今,西方国家有能力完成这艘航母的建造,但是他们不会要这艘航母,就因为这玩意儿不带弹射,滑跃起飞。
何况,苏联的技术标准跟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
“海军现在养不起这样的航母。有这样一艘航母,仅仅是护航舰队跟每年的维护成本,都能让整个海军破产。”郑铭脸上满是无奈。
“那你说个屁。”连姚辉都生气了。
谢凯这年轻人,太坏了。
既然没有可能,还说个屁。
“现在不是在讨论么。海军装备方面,我们第一目标就是他,甚至马卡洛夫厂长的优先序列都不如他。我们基地搞回来的专家,都是留在基地里面,而他这样的……”
谢凯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了解国产航母跟万吨大驱的进度,还为了跟701谈妥搞回来的苏联专家的待遇。
归属404基地,待遇什么的不是问题。
可701这样的单位,待遇什么的,跟404不同,一切都需要符合国家规定。
“你想表达什么?如果我们能配合的,绝对不是问题。”晁志云明白了谢凯的目的。
这事儿,确实得谈。
“待遇问题。他们来,一方面是为了让这航母继续建造,然后遨游海上。可这样的专家,西方国家开的条件远不是我们能比的。物质条件这块,不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国来的专家,可不是咱们国内自己的专家……”谢凯强调着这一块。
来自苏联的专家,在404得到的待遇,比国内专家好了很多。
不是因为外来和尚会念经,而是人家在技术经验方面确实比国内强了很多,这些专家的到来,远不是胜任他们自己岗位的问题,而是可以帮着中国培训技术人员。
中国的武器装备技术,跟国际水平差距不小。
加上这些年国家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经济基础建设上,军队需要忍耐,没有多余的经费用来发展国内军事装备,甚至部队换装的事情都是一年一点逐步推进。
反正都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主流。
所以,国内军工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待遇也就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拿我们所里最高待遇,再给予一定的津贴,你看如何?”姚辉自然知道谢凯的目的。
直接提出了他们能接受的条件。
现在问题就在这里,给的太高了,自己的顶级技术人员心中会有想法,到时候工作不好做。
“现在就是觉得你们所给的待遇太差,所以才单独谈这事儿。”谢凯一点面子都不给,“在我们基地,每一名专家,能分到一套独栋别墅,家人安排工作,孩子什么的都由单位解决……”
“谢凯,你别欺人太甚!我们这跟你们可不一样,条件不同,要是按照你们那标准,我们一年的经费就干不了什么了!”姚志云当即火了。
701的经费来源,在于财政部的拨款。
财政部的那些人,算的比谁都精,每一分钱,都算的仔细的不行,招待费啥的都没有多的。
何况,701是搞海军装备,除了接待海军相关人员,也没有别的招待了。
海军目前是三军中最穷的单位,这待遇……
“晁所长,如果这样,咱们就没法谈下去了。”谢凯很认真地看着晁志云,“其实到现在,巴比奇·瓦列里同志并没有接受我们的邀请,是否同意来,为未可知。如果我们提供的待遇很差,更加没有可能让他过来了。”
谢凯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701所专家的待遇,不到404的三分之一。
主要问题不在于701给的待遇不够,而是全国都是这样的水平,404的专家之所以拿得高,就因为404每年收入高,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改善技术人员的待遇。
701不行。
他们没有自主立项权,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源,来自404跟沪东船厂的经费,审核的比财政部还仔细……
1857 为海军航母发展省300亿研发成本不好么
“没接受邀请,谈啥?待遇给再好,他不来也没用不是?”晁志云再次瞪了谢凯一眼,“我们这里几千技术人员,你知道成本的!”
由不得他不发火。
技术人员多,大多数都是核心骨干,待遇已经在不断提高,这让701的财政压力很大。
特别是目前项目多,不断增加人员的同时,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加班费用。
“我知道。相对欧美国家,我们的这方面成本,实在是有些少。”谢凯不想在这上面争论啥,“加班费用等,其实给的依然很少。毕竟工资基数少,大家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加班……”
他跟其他的管理者不同。
或许,是曾经谢凯一直处于基层一线,知道基层的人怎么想。
不能因为大家爱国,为了国家强大愿意付出一切,就让大家拿到的远少于付出。
否则,后面就没人愿意干。
“谢凯同志说得没错。充足的后勤保障,才能让他们后顾无忧,404之所以技术研发速度快,更这方面有着很大关系。大家不用考虑其他……”齐志远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支持谢凯的。
基地为什么能快速发展?
“像701这种工作强度,全国并没有几家单位。相对来说,701的待遇是最差的,即使主任工程师,一年拿到手,也就6000左右。我们基地,普通技术人员,一年到手的工资,都上万!这些钱,他们甚至没地方花,至少,他们看到了自己努力的回报跟领导对他们付出努力的认可。”
齐志远补充着。
现在这问题很突出了,不少单位对红旗集团给出比外资公司还高的工资奖金有着莫大的意见。
在红旗集团,工资奖金,并不是全部收入,还有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福利。
基地里面工作的人,孩子从生下来,所有的一切成本,都由基地负担。
甚至,进来的单身人员,基地里面会给发媳妇儿,发丈夫的,更不要说其他的……
外面的单位,同样是这样的高福利。
“其实这些并不是主要的。相比我们付出的,得到的才是更多。苏联专家的到来,弥补的是我们欠缺的技术经验,就拿巴比奇·瓦列里来举例吧。他参与过苏联所有的航母设计建造工作,熟悉所有相关技术。现在正在谈的1143.5型的全套图纸,只要拿到了,我们就算有机会得到苏联用26年时间,经历3个级别,建造八艘航母所取得的经验跟积累的技术。而1143.7型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技术资料,咱们没有可能搞到……”
一个庞大国家,军事工业还是世界上最先进之一,很多技术领域超越世界很多的国家花费数十年在某个领域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是无价的。
“确实,如果没有这套资料,搞不到熟悉技术的人员,要建造这样的航母,根据目前我们的技术基础,要到这样的程度,至少还需要建造三艘不同吨位的航母来验证,各种技术开发,很多都是从头开始,大体上,至少需要多投入三百亿……”齐志远给其他人算了个账。
三百亿!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
一年军费都没有这么多。
“其实不止,这仅仅只是投入到技术研发跟经验积累领域需要的。”谢凯很平静。
“要不了这么多吧?咱们的 707航母,到现在,投入也不过才二十亿不到,这还是有不少配套工业。那艘航母的建造成本,到现在,也不过才6亿多,一亿多美元呢……”郑铭觉得两人太夸张了。
一艘航母,虽然吨位翻了一番多,可也要不了几百亿。
真的需要这么几百亿,那还得了!
海军还过不过日子了?
向来,海军装备都是建造得起,养不起。
养这些大型装备,才是真的烧钱。
出海一趟,消耗的燃油都是数千上万吨的。
一吨重油,好几千的成本。
出去一趟,燃料费,都是数千万,更不要说还有护航舰队啥的。
“这个价格,真不多。”晁志云叹了口气。
脸上满是落寞。
他知道谢凯说的是事实。
有些事情,他不想面对,不想承认,可事实就是如此。
“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郑铭确实不解,“虽然相关技术开发的成本也要算到里面,但是那些技术的成本是可以被分担的,很多技术不仅仅只有航母能用。就像现在我们707航母使用的燃气轮机组,国内大马力的发电厂也可以改进使用……”
一直以来,红旗集团相关的项目,都是由多个衍生项目来帮着分担成本的。
能民用的,绝对不会只军用。
就为了让研发成本被分担。
“这种是不对的。很多技术,确实可以有投入到民用领域的来分担,郑部长,别的不说,就说说707航母甲板私用的特种钢材吧。这玩意儿,到现在咱们都没有开发出来,对吧?”
谢凯的问题,让郑铭无法回答。
事实就是如此。
707航母进度被拖累,就因为最终修改了设计。
原本的设计,是滑跃起飞。
结果,舰载战斗机性能无法达到预期,航母甲板的耐用程度也达不到预期,加上泰国海军需要的是救援为主的航母,要提升作战能力,可以增加海鹞短距/垂直起降直升机……
否则,这航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下水。
“要开发甲板使用的特种钢材,投入需要多少,咱们具体的不讨论,怎么也得好几亿不是?即使用几亿开发出来了,这种钢材属于特殊材料,民用市场有多少领域能用上?”谢凯直接问郑铭。
郑铭不吭声了。
姚辉也叹了口气,“军舰上,很多设计,都是专门设计的,除非同类型战舰,否则基本上用不上。航母跟别的军舰不同,使用的系统很多……”
即使只负责设计所里面的党建相关工作,姚辉还是了解航母相关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