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儿不为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宋襄公又以布政使司名义规定治下各府县儿童必须七岁入小,课以布政使司编录课本。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童子。州(县)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省,省试取中,准入广东大堂,制三年,成再入兵备讲习所一年,仍按月月课。三年取中试者,文补六官、布政使司、各府县内都事,武补队正、卫尉、安军中使,擢用升转。
此策即是科举制,只不过将科举八股取士稍作更改,命子习由布政司编定,军帅府审定课本,内中多是经世治民务实之识,八股文章仅占两成。广东大堂和兵备讲习所作为太平军的文、武最高校,不仅承担子教习,为太平军补充军政人才,更是给予广东士子一条出仕之路。(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
忙了一天,周士相正准备去婉儿那里吃饭,向荣却来求见。◎,
因石元灵的事向荣办得颇合周士相心意,加上手下也缺个管家的人,故而周士相便让向荣在军帅府里做个管事,里里外外的私事都由他cào办着,毕竟军帅府是从前的平南王府,里面留用不少下人,没个管家负责肯定要生乱。
周士相不是没有想过让石元灵替自己管家,可石元灵虽叫自己给霸占了,可名义上还是耿继茂的老婆,因此若是让石元灵出面替他管家,传出去周士相这名声就难听的很。抢人家老婆这事实在是有伤风化,走到哪都要被人指指点点,私下戳脊梁骨的,所以这种事情明知外人都晓得,可怎么也不能当面点破,摆到台面上来。再石元灵那边肯定也不愿意出面替周士相管家,周士相不要脸,她一女人家也不要脸了?
自那次以后,周士相食肉知味,又去了石元灵的小楼好多次,可也只得手几次,其余都被石元灵闭门不纳。周士相又不好意思叫瞎子李替他破门,更不想传出兴平伯深夜用qiáng靖南王福晋这种香艳事在民间传播,只能讪讪离开。
婉儿来了后,周士相去石元灵那边的次数倒也少了。婉儿也很贤惠,不过当周士相问她是否愿意出面管家,这姑娘却一口回绝了。周士相以为她是想要个名份,想着自罗定起这姑娘对自己的好,且又是个苦命的女人,便想纳他为妻。
周士相本有妻子,所以再娶妻便是续弦,他倒不在乎自己这个身份娶个贞节有失的女子为妻有什么不妥,然而婉儿却是有些自卑,不敢做这兴平伯夫人,只能在周士相身边陪着就行,有个妾的名份便知足了。
周士相大为感动,他两世为人,又如何会介意那贞节,况婉儿失贞乃是被迫,便执意要娶婉儿为妻。婉儿却是怎么也不肯答应,周士相正要再劝时,惠州突然告急,为防惠州有失,周士相不得不提前东征,结果便将这事给放下了。等cháo惠大捷回到广州后,又大小事务忙的不可开交,再加上还要准备西征的事,自然也没心思替自己筹备续弦娶妻的事。
婉儿那边却因曾在医营了不少护理手段,见送回来的伤兵太多,医营人手忙不过来,便自己跑去医营帮着护理伤兵,这样一来,二人见面次数自然也少。每次见面一番云雨过后或是云雨之前,婉儿却是多和周士相些要扩大医营,多招郎中,培训医护人员的事,还些伤兵痛楚的事。
这些都是正事,周士相自然不会怪婉儿扫他兴头,回头便也给办了。叫宋襄公在广州筹备医院,先军民两用,等医护人员足够后再在军中设战地医院,以尽可能减少士兵伤亡。
前天婉儿听周士相颁布《广东殖丁令》后,便匆匆从医营赶回,告诉周士相女人生孩子可不简单,生个孩子就是过一回鬼门关,你鼓励人家多生,却不知是将人家往鬼门关多推几次。
周士相上了心,鼓励多生育人口是好,可这年头的生育率本来就低,女人生孩子完全靠命大,民间稳婆并没有什么专业手段,许多穷人家生孩子都是在家生,结果割脐带时连剪刀都不用,直接拿碎瓷片割断脐带。便是用了剪刀之类的也不知用开水煮沸消毒,所以造成产后感染很是严重,很多孕妇在生孩子时闯过了鬼门关,结果却死在产后感染上,当真是冤枉的很。
周士相连夜将生产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列举,然后要宋襄公寻些稳婆和郎中来,针对女人生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如产钳、酒jīng消毒等手段。尔后这些手段要编成册子,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表述出来发给民间稳婆,或将稳婆组织起来进行培训,然后一带一片进行推广,最好是专门对孕妇进行加解培训,让她们自己也有生产安全的意识,尽可能在保证生育率提高的同时,保障孕妇及新生婴儿的健康。此
周士相一大男人哪里知道这些事,婉儿又是未生育过,所以当宋襄公一头雾水好奇的看向他时,他慌忙便将石元灵这个生过两个儿子的熟女推了出来,都是她的主意。如此,才让宋襄公释了心头困惑,要不然他还真得担心秀才是中了什么邪,对女人生孩子感兴趣了。
提高生育率,减少孕妇和婴儿死亡是好事,是德政,宋襄公自然不会反对,将此事专门交办下去。突然想到一个不好的事情,秀才莫名奇妙对女人生孩子上心,莫不是石元灵和林婉儿肚中有喜了?
若是婉儿姑娘怀了孩子,宋襄公倒是欢喜,可要是石元灵怀了周士相的孩子,宋襄公可就大大头疼了。
心急如焚的宋襄公赶紧寻了借口探望了石元灵,发现对方并没有孕像这才松了口气,继而还是有些担心周士相会在石元灵身上播出种子来,这女人可真是个大麻烦,真不知周士相是脑子抽了哪根筋,偏喜欢了她。真要让石元灵生了周士相长子出来,那以后可有热闹看了
向荣神神秘秘的将一幅字画递到了周士相面前,道:“伯爷,你瞧,这上面写的什么。”
周士相以为向荣在哪弄了个什么名人真迹来讨好他,结果接过一看,却是首李后主的《虞美人》。
《虞美人》这词太过有名,也太过熟悉,周士相看了头一句就不由自主读了起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读完之后,周士相颇是感慨,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李后主亡国之后的命运坎坷。只是向荣这家伙弄个虞美人给他看是什么意思?
向荣嘿嘿一笑:“伯爷,这《虞美人》是耿继茂写的。”(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
骨头今天有点急事耽误更新了,明天多补一更,三更打底
“耿继茂写的?”
周士相有些惊讶,单以书法而言,这首《虞美人》写得可真是不错,很难让人想象这么好的字会是耿继茂写出来的。去年向荣和他起过耿继茂被囚禁在靖南王府后一直靠读书写字打发时间,原以为那小子不过是装个样子给自己看,好让自己对他放下戒心,不曾想这小子还真有几下子,比起同为王二代的尚之信,耿王爷还真是有点文武双全的味道。仅论这字,周士相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小看了耿继茂,至少,这字远比他这秀才写的好看。
“如假包换,这幅字是奴才安排在靖南王府的人专门拿出来的,奴才敢拿脑袋担保,绝对是耿继茂亲手写的!”
向荣打了包票,这字肯定是耿继茂写的,若是假的,他便自个把脑袋剁了。周士相很反感“奴才”这个称呼,曾交待向荣不必自称“奴才”,奈何这人奴才做得久了,改不了口,便由他去了。
“耿王爷倒是好心情。”
周士相笑了笑,将字放下,看向向荣,问他道:“你拿这幅字给本帅看,是想让本帅夸赞你旧主子字写的好么?若是如此,你这奴才倒是颇念旧情啊,知道寻机会替旧主讨些好啊。”
向荣干笑一声,生怕周士相误解,赶紧大表忠心道:“奴才心中只有伯爷,可没什么旧主不旧主的。”
“行了,少在这装蒜,吧,你拿耿继茂这幅字来给本帅看,到底要告诉本帅什么?”
周士相懒得猜测向荣用意,反正感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要不然向荣也不会巴巴的来见自己。本能的脑海中便脑补一幕恶奴欺旧主的场景出来,在这场景中,他周士相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十足一个抢了人家老婆,又花钱买了人家奴才,进而再害人家性命的风流大官人。

我可不能干西门官人干的事,周士相暗自警醒,不论向荣如何栽赃陷害耿继茂,为大局着想,他也不能就此痛下杀手,怎么也得把靖南藩下那帮降将降兵完全消化了才能动手,要不然恐有些麻烦。
向荣却是没有察觉周士相内心态度,而是很小人般的献了谗言:“伯爷,奴才以为耿继茂这是对伯爷心中有怨恨!”
“怨恨?”
周士相撇了撇嘴,向荣这谗言进得也太低级了些,广州城内哪个不知道靖南王对自己有怨恨,换你老婆被霸占,部下被分瓜,财富被洗劫,能不怨恨?有怨恨才正常,没怨恨才不正常!
“你家旧主对本帅心有怨恨也是应该,不过本帅也不能因他写了首《虞美人》就对他大加治罪吧?你啊,以后把心思用在其他方面上,别鬼鬼崇崇的,本帅真要杀耿继茂那小子早就动手杀了,焉留他活到今日?”周士相急着去吃饭,暂时也没有除去耿继茂的心思,因此不欲和向荣再罗嗦。
见周士相不以为然,向荣急了,道:“伯爷,你可不能小看这首词,奴才可是打听的清楚,这词据是当年李后主老婆小周后被宋太宗qiáng幸之后所写,所以这词明着是思故国,实际透的可是冲天怨气”
周士相眉头一挑:“你是?”
也不知向荣有没有明白周士相想问的是什么,反正他赶紧点头道:“伯爷,耿继茂明面上自知生杀皆cào于伯爷之手,故而不敢对伯爷有任何不满,可私底下,这人心隔肚皮,奴才总觉得他有点不对,所以一直叫人留心着他,这不,总算叫奴才给看出来了,他是拿李后主自许,把伯爷当成宋太宗一般起怨呢。”
“做个李后主也无妨,手无缚jī之力,又能如何?”
“伯爷,耿继茂可不是手无缚jī之力之人!”向荣提醒道。
“嗯?”
向荣此话让周士相犹豫起来,这奴才的不错,若真把耿继茂视为手无缚jī之力的李后主确是小瞧了他,这小子跟着尚可喜一路南下,手下可是沾了不少汉人血的,广州屠城、cháo州屠城可都有他的“功劳”,且马上马下本领都有,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若不是广州老窝被自己端了,他又如何肯投降。所以对这种人不能真的轻视,不然有朝一日可会给他弄出大事来的。
“伯爷,奴才伺候人一辈子,见得人可多了,这人啊,不怕有怨恨,怕的却是忍。俗话忍字头上一把刀,伯爷你大人大量,不与耿继茂一般计较,还跟朝廷为他请封王,可耿继茂心中就真的对伯爷感恩戴德?”向荣真是浑不念旧主之情,一心要把旧主置之死地。
“那日本帅回城,耿继茂亲自为本帅牵马,还是很恭顺的嘛。”
周士相隐隐动了杀机,耿继茂单是怨恨倒也罢了,哪怕他在人前流露这种怨恨也无所谓,可这小子却在人前一点怨意也不显,反而每日在府中装模作样读书写字,这份心机便大大的不良了。他从惠州回广州时,耿继茂也和宋襄公等人出城相迎,看到自己过来,头一个便满脸堆笑的上前恭贺自己大胜回师,且执意要为自己牵马,表现极其恭顺,让人一点也看不出其心中怨恨之意,单这装孙子的本事,便常人所不及。遭此大变,却还能忍成这样,和那为夫差尝粪的勾践倒有一比。
周士相可不想自己成为夫差,已经起意要除去耿继茂,可这杀人的话总不便亲自出口。向荣也是人jīng,见状凑了一句道:“伯爷,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福晋那边若是知道,怕是要闹”周士相故作一脸为难。
“只要伯爷疼福晋,福晋也总要认命。”
“杀了他怕是不妥,郭士已回昆明为其请封王,若本帅将他杀了,恐怕靖南藩下不免寒心,朝廷那边知道了也会对本帅不满。”周士相很是踌躇。
向荣眼珠子一转,却道:“奴才伺候耿继茂这么多年,知他身子骨向来不好,若是bào毙也属正常。”
“bào毙?”周士相一怔:“能行得通?”
“欲加之罪尚行得通,况欲加之病呢?伯爷放心,耿继茂的病靖南王府上下个个都知道,统统都可作证,过往医案也是写得清楚,这事,没把柄落下。”
向荣把话的这么明了,周士相也不再迟疑,沉吟片刻,吩咐他道:“这事手脚须干净,不能留下什么首尾,要不然,你和你的旧主子一块去吧。”
得了准信,向荣心下大喜,赶紧道:“奴才办事,伯爷放一万个心便是!”
“这事你去办,本帅什么都不知道。”周士相着便抬脚往厅外走去。
向荣却在后又问了声:“伯爷,那两个小的呢?斩草若不除根,后患可是无穷。”
周士相脚步微顿,迟疑一会,终是道:“留着,不动。”
“伯爷”向荣还要再劝。
“留着,不许你动手。”周士相坚定道。
“奴才知道。”向荣心下有些失望,却是不敢违令。
走到厅口时,周士相忽的转身瞪了一眼一脸失望的向荣:“怎么本帅觉得不是你在替我除祸患,而是我在替你除去祸患呢?”
(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请兵
周士相启程往肇庆前,金厦延平藩突遣使至广州,来人是延平藩下参军陈永华。∈↗,
“人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亦枉然!”
陈永华的大名天下谁不知,周士相接见了这位前世颇有名气的英雄人物,不过他还没无聊到问陈永华是不是另有一个“陈近南”大名。在和这位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年轻人谈话时,他更多的是关心对方来广州的目的,或者国姓爷遣来他手下最信重的军师到广州来想干嘛。
陈永华首先恭贺太平军大败济度,其后便告诉周士相,延平郡王已决定七月挥师北上长江,直取南都。
国姓爷入长江之役,周士相早就知道,因此倒没有什么惊讶,只是委婉提醒陈永华回去之后得与国姓爷,要注重军纪,且要速战速决。南都坚城,大军万不可在城下多顿,若取江口当倾全力攻之,绝对不要幻想南都清军会投降,更不能给清军拖延机会,使其援军入城,一鼓而下之方能成事。
“多谢兴平好意,生回去之后定当转告藩主。”
陈永华来前延平藩下几次军议,藩主也好,大将也好,都对此次入江之役信心十足,藩主更是雄心勃勃,准备于孝陵祭祀太祖皇帝。藩下将士也是人人摩拳擦掌,秣兵厉马要给清廷以重击,却不知兴平怎么会认为藩主会幻想江南清军会妥协,真要兵临南京城下,藩主也好,将士们也好,哪个不盼着立即攻城,又怎会收力不发,给清军以拖延机会呢。
陈永华不以为是,但周士相如此郑重交待,他也只能代他家藩主礼貌性谢过,接着便道出了所来之目的。
“我家藩主欲请兴平率部入闽,如此我家藩主在海上直入长江,兴平大军在陆上牵制浙、闽清军,水陆夹击,清军必不可当。若南都下,我家藩主以福建全省酬兴平!”
郑成功的底线是福建全省(除金厦外),另可和太平军沿钱塘江划分浙江,但这底线自然不可能一谈就托出,总要双方争一争才是。
陈永华认为周士相会接受这个条件出兵北上,因为济度大军一灭,眼下东南清军兵力空虚,福建的达素虽是横在太平军北上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可实力在金厦海战时就被郑军重创,所以根本没有力量和太平军对敌。郑军即将北上,若达素和浙江清军闻知南京有警,肯定会tiáo集不多兵马入援南京,给郑军的南京之役造成麻烦。可要是太平军从陆上压境,福建和浙江二省的清军便无力再行增援南京,此便达到了牵制二省清军之目的。
cháo惠之战前,郑军上下普遍不看好太平军,眼下,却对太平军的战力毫不怀疑。试问,一支能全歼广东清军、济度大军的兵马,若是再战不过绿营兵守的浙闽二省,岂不是笑话。
南都是不能让的,郑家这几年准备全是为了一战惊天下,取南都,不仅在政治上有重大意义,军事和经济上也对延平藩下补益甚大。单是江南赋赋之地便可养郑家十几万大军,这等要地,出大力的又是延平藩,陈永华相信周士相也不会狮子大开口,能得福建一省地盘已是意外之喜了。
其实陈永华来前,延平藩下有人提了另一个建议,便是请求太平军让出cháo州供延平藩下安置军民,此建议若换作以前,延平倒是会动心,当初为了争夺cháo州,他可是不顾永历朝廷禁令,悍然挥师攻打同为明军的郝尚久部,结果cháo州没得到,反把郝尚久硬生生的又bī反了。郝尚久被清军进攻时,郑成功又打的是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的心思,最后下场就是郝尚久败亡,cháo州被屠,郑军却还是无法染指cháo州。
金厦弹丸之地,单靠海贸只能解决军饷,却无法解决粮食短缺问题,cháo州是鱼米之乡,若取cháo州安置金厦数十万军民,郑成功便不复再有粮草之忧。
取cháo州以得一块稳固地盘安置军民一直是郑成功的心病,在决定入长江夺取南京之前,郑军上下接连数年都是围绕cháo州做文章,但现在是否取cháo州倒是次要的了,毕竟若长江之役若顺利,有了南京和江南之地,区区cháo州,延平郡王却也是看不上了。此建议自然不被采纳。
“兴平意下如何?”
陈永华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位比自己仅年长两岁的风云人物,想到对方这两年在广东所作所为,心下不免有些感慨,也有些钦佩。区区一个生员,短短两三年间便成了拥兵数万,盘踞一省之军头,且相继重创清军,斩了伪清一个满州亲王、一个汉藩,降了一汉藩,这等战绩可是晋王所不如,延平也不如的。
论年纪,晋王39岁,延平37岁,周士相却只27岁,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却比一个能干。单以威风而言,27岁的兴平伯周士相现在可是如日中天的很,自家藩主只有夺了南京后方能一举压过这二人,否则,以兴平功绩,封王是迟早的事。晋王那边又有天子和朝廷在手,虽藩主并不看重这个天子和朝廷,但毕竟大义名份在那,晋王这个亲王也始终在名义上要压过他家藩主的。若要盖过这二人,唯有取南京祭孝陵!
藩主只请兴平入闽牵制清军,并不曾指定兴平要取何战绩,只要南京下,便是太平军尚不能取浙闽,藩主亦会派兵相助,怎么算,兴平都不会拒绝这等好事。不想周士相却拒绝了,如当初延平藩拒绝与太平军合兵攻打济度一般,没有任何迟疑的就回绝了。他告诉陈永华太平军即将西征,根本无力两线作战,但因cháo惠之战时延平郡王在福建牵制了达素,故为回报,他将命驻cháo州的太平军一部入闽,以牵制达素兵。
陈永华来时就是走的cháo州,一路打探的也是清楚,那cháo州太平军的第五镇都是降兵降将组成,并非太平军四大主力镇,周士相不以主力入闽,派第五镇去能济何事?
陈永华有些失望,相劝再三,周士相不为所动,反复qiángtiáo他要马上率主力入广西勤王,此刻朝廷危在旦夕,身为臣子者岂能不救天子。言语间却是有些责怪延平郡王不顾朝廷生死的意思。
陈永华默然,只得告辞。起身时,却听周士相忽道:“不知陈先生可有筹备天地会的打算?”
“天地会?”陈永华一脸不解,这是何组织,闻所未闻。
周士相笑了笑,岔过此事,命桂永智送陈永华出府。正要与宋襄公安排一些事,肇庆送来急讯,却是凌海将军陈奇策病重,请他立即到肇庆。(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四百九十章 狮子大开口的宗室
凌海将军陈奇策的身后之事办得极其哀荣,因老将军身前并无多少家财,所以周士相拿出oo两银子交与陈奇策长子陈士邦,以用于丧事。与此同时,老将军的遗奏快马送往钦州,由钦州的总督衙门递呈昆明,想必朝廷收到老将军遗奏后会有相应荫赏下来。
丧事结束后,按老将军生前心愿,其部水师正式改编为太平军的水师。周士相命吴远出任水师统制官,实授总兵衔;参将周胜及郑成魁出任水师副统制官,皆授副将衔。老将军的幕僚胡德玉出任肇庆知府,老将军长子陈士邦则出任新会知县,其余子弟周士相也都做了妥善安排,务求不让老将军部下有任何不满。
因老将军事先安排,加上主要将领都愿意依靠越来越qiáng大的太平军,故而肇庆及新会水师的接收整编进行得很是顺利。经清点统计,凌海将军所部共有可用于海战的福船78艘,斗舰、海鹘、走舸等船68艘,此外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35艘、哨船、沙船等内河船只78艘,另尚有数十艘在建。水师官兵785o人,总兵以下将校52员。
老将军的部下中,参将周胜和郑成魁在老将军尚在之时就曾进言接受太平军改编。前者和清军有灭门之仇,平生所愿便是杀进北京城灭他爱新觉罗全家,因此早想加入屡胜清军的太平军;后者则是在和周士相的合作中亲眼目睹了太平军是如何摧枯拉朽一步步壮大,又是如何全歼济度大军,故而亦有投靠之心。
从前太平军没有崛起时,周胜和郑成魁跟着老将军在沿海抗清,虽然水师规模大,战斗力也qiáng,也屡屡重创清军水师,可却因无6战之力而无法在6地立足,只能被清军赶到海外孤岛苦苦坚持。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水师便没有固定粮饷来源,朝廷又早就不管他们这些水师,广东的总督衙门也开不出钱粮来,这便让广东各部水师难以维持。
1...127128129130131...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