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倪振侃侃而谈,采访他的记者一边记录,一边心里都已经把这则新闻的标题都想好了,就叫做《倪诓之子发生质疑林宥伦,称其不配与父并称!》
倪振这番评价虽然有针对林宥伦的意思,但整体评价还算是客观,从最早的《铁血天骄》到后来的《昆仑》,以及之后的《搜神记》和《诛仙》,林宥伦的作品确实没有脱离大武侠的范畴。
只是让倪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番话经过记者的“巧妙加工”,登在报纸上的内容就完全变了味。而以此事为导火索,关于林宥伦和倪诓孰强孰弱的争论,再一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有媒体当街采访了一些路人,超过半数的人都站在了林宥伦这一边。
“我知道倪诓有写很多书,但好像他所有书加起来,卖的也没有林宥伦这几本多吧?具体数字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感觉就是这样。”一个上班族如是回答。
某少年更直接,“倪诓的书我唔看过,我只钟意林宥伦啦。”
当然也有人态度比较中立,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年男子就说:“其实他们两个的书我都喜欢,谁更厉害真不好说,但我觉得把他们相提并论没什么不妥当的。”
即便是支持倪诓的人,也只会拿林宥伦的年龄说事,“倪诓毕竟这么多年走过来,能一直在香港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很不容易,而林宥伦现在现在评价还太早,毕竟谁也没办法保证他以后的作品还能像现在这样受欢迎。”
——
“报纸上都吵翻天了,林先生居然还有心情找我喝下午茶。”俞筝端着精致的茶杯,笑盈盈地望着坐在自己面对的林宥伦,任凭她心思玲珑,这时候也猜不透林宥伦约自己出来的目的,只好先拿话来试探。
林宥伦放下手里的咖啡杯,坐正身子说:“有件事想找俞小姐帮忙。”
俞筝眉头轻蹙,林宥伦手上可以利用的资源那么多,她实在是想不出他会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帮忙。
林宥伦仿佛看出了俞筝心头的疑惑,主动解释说:“俞小姐现在不是商业台的副主席吗?我手上有部作品,想以有声读物的形式,在广播电台上连载。”
能在商业台担任副主席,俞筝对林宥伦所说的有声读物自然不会陌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广播剧,在最开始广播诞生的时候,广播剧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电视剧一般,曾经50年代的美国还发生过一起乌龙事件,有广播台制作了一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因为采用了新闻播报加现场直播的方式,以至于很多收听广播的观众误以为真的有外星人进攻地球,急忙收视行李开车逃离该地区,后面才知道这只是一场闹剧。
弄清楚了林宥伦的目的,俞筝反而更疑惑了,林宥伦既然有新作面世,不是应该优先在《明报》上连载吗?除非林宥伦这么做还另有目的。
俞筝心念急转,很快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倪诓之子倪振站出来质疑林宥伦是否有资格入围香港四大才子,认为林宥伦只会写武侠小说,作品类型太过单一,林宥伦虽然一直没有表态,但他真的就对这件事无动于衷吗?也许林宥伦并不把倪振放在眼里,确实两人身份、名气这些差距都很大,但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倪振这番话是倪诓在背后示意的,林宥伦如果真不做回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他默认了自己不如倪诓一样。
林宥伦要做回应,当然不会跳出来在报纸上和别人论战,这是其他文人惯用的方法,但绝不是林宥伦喜欢采用的方式。
纵观林宥伦的成名之路,他面对过各种各样的质疑,但他从来没有采用过直接反驳的做法,部分情况是他不屑于解释,但更多时候,他都喜欢用事实来做证明,而不是把精力花在报纸上和别人打口水战上面。
林宥伦要反驳倪振对他的质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拿出一部和以往截然不同类型的小说。
从倪振在媒体面前公开质疑林宥伦入选四大才子的资格到现在,还不到一周的时间,林宥伦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一部作品,确实让俞筝感到惊讶,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林宥伦很早就开始在写这本书,只是倪振运气不好,恰好撞在了枪口上。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俞筝都确定,林宥伦这次来找自己就是为了这事,而他没有直接把这部作品放在《明报》上连载,而是想到了广播剧的形式,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林宥伦如果把这部作品放到《明报》上连载,固然能堵住大多数人的嘴,但难免会有人说闲话,而放到商业台就不一样了。
香港商业商业电台一直以敢言著称,深受香港市民欢迎,其公信力居于全港第三位。林宥伦和商业电台并无直接利益关联,商业电台以广播剧的方式连载他的新作,别人就再无理由说闲话。
在俞筝看来,这个想法确实是一手妙棋,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林宥伦的想法,其实她只有猜对了一半。
林宥伦生出要写这部小说的念头,其实是从他在美国观看《夺宝奇兵3》之后就已经开始,当时他有感于香港还没有一部像《夺宝奇兵》这样的探险电影,心中就想到了这个故事。
一开始林宥伦的打算只是要将其改编成电影,可《东方日报》搞出这么一个四大才子的评选,闹得满城风雨,林宥伦便决定先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
因为这部小说在风格上有些类似评书,林宥伦便有了要在广播上连载的想法。
“我在去年去大陆的时候,曾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从他口中,我听到一些很诡异的故事,回来之后就一直想写成一部小说,只是因为琐事缠身,迟迟未能动笔。这段时间终于有空将小说的一部写出来,因为这个故事是和探险盗墓有关,风格中带着一些悬疑恐怖小说的味道,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用听的方式感觉会更好,在深夜播放这个节目,听众更容易被带入到那种神秘的气氛之中。”
俞筝也被林宥伦的这番描述勾起了兴趣,“敢问林先生的这部新作叫什么名字?”
“《鬼吹灯》!”
——
“下面这个故事由作者听人口述而成,真实性无法考证,胆小者勿入!”主持人低沉的嗓音从收音机里传来,计程车司机和副驾驶座上的乘客都是一愣。
“靠,雷霆881怎么也播这种故弄玄虚的鬼故事?”计程车司机低声骂了一句,从方向盘上腾出一只手,准备换台。
乘客阻止了他,“别忙,听下试试看。”
计程车司机不大情愿地把手缩了回来,晚上他还要开夜车,鬼故事听太多,心里总感觉毛毛的,不踏实。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
故事的引子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在讲述,一听是和盗墓有关,计程车司机顿时松了一口气,那种事情离现实生活太远,就是听的时候会害怕,过后心里一般不会留下什么阴影,这比那些个专门吓人的鬼故事好多了。
这个故事的语言风格很直白,口语化的内容很多,倒真像是作者听了别人的故事,然后直接转述出来。
引子里只是对盗墓进行了一些介绍,内容并无太多新奇,直到最后提到《十六字阴阳秘术》残本,计程车司机和乘客才被勾起了一些兴趣。
第一章白纸人的故事讲到了一半的时候,车上两人都已经不知不觉就被故事吸引了进去,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计程车司机猛地回过神来。
“你刚才说要到哪里下车?”
乘客一脸茫然,“沙田正街,怎么了?”
“靠!”计程车司机大骂一声,急急忙忙在前面路口调转了车头,沙田正街早就过了,他听故事入迷,糊里糊涂地就把车往前开了这么长一段距离。
乘客这时候也明白过来,生气地说:“喂,到了你都不提醒我一声,想多赚我路费吗?”
“还不都是怪你,非要听这个故事,搞得我也跟着听入迷了……话说那个胡国华最后去坟地里找那个白纸人了吗?”
“不知道啊,才说胡国华被吓坏了,根本不敢去,然后故事就讲完了。”
两人一开始还在为车费争吵,但吵到后面的时候,却变成了剧情讨论。
来到沙田正街,计程车司机停车后说算了,就按之前的路费算,多跑那一段算他的。乘客一听不乐意了,说要不是坐这趟车,他兴许还听不到这么有趣的故事,什么都不用说了,车费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两人相互争执了一番,最后车费折中算,这事才算是结束。rs
醉枕香江 【再矫情就成贱人了,所以各种求!】
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你这书虽然更新渣了点,但成绩应该比现在更好。
我说,这书已经很久没有求过月票、推荐了。
他呵呵了一声,来了句,贱人就是矫情!
在听到这话的前三秒,我只想骂人,但是后三秒,我突然觉得他说得对。
长久以来,我都觉得大家能够在支持正版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从来没有求过打赏,这里特别要感谢所有给本书打赏过的朋友,真的谢谢各位!
(这里要感谢的人太多,就不逐一而表了。)
前段时间推出了赞的功能,我也没有求过,因为觉得赞几章的钱,都能再重新订阅一章了,没那个必要,但是现在回头想想,自己真是傻,我所考虑的可能就是大家手上一瓶可乐、一包泡面的钱,对于每个正版读者而言,可能就是随手一挥的事情,但对于作者而言,聚沙成塔,却是无穷的鼓励!
所以从今天开始,认真的向大家求订阅、求赞、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
【跳着订阅或是从后面开始订阅的朋友,恳请给个全订;没有订阅的朋友,恳请支持一下正版!】
【赞一下2币,在书页原评价榜位置处,有批量赞的功能,冲上首页赞榜就加更。】
【9月有一个针对所有都市类上架作品的活动,对于本书而言,想要冲上大神云集的都市分类前十五,似乎真有些妄想的感觉,但青蛙还是想看一下,本书的读者力量究竟有多大!12点后恳请各位将手中的保底月票投给本书,只要当日月票超50,该日就有万字更新奉上。诸位,让青蛙也疯狂一次吧!】rs
醉枕香江 第438章 饥渴营销【一更】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俞筝放下手里的文件,抬起头,朝办公室门口看了一眼。
“又是让我们重播《鬼吹灯》?”
在俞筝目光注视下走进办公室的导播刘寿仁耸耸肩,把一沓密密麻麻写着电话号码的听众来电记录放到俞筝办公桌上。
“我们的三部电话都已经被打爆了,俞小姐,你看是不是应该要考虑一下听众们的要求?”
“不行。”俞筝很果断地摇头。
刘寿仁还想要开口,直接就被俞筝抬手制止了,“原先的播出计划不变,如果有人问起来,就说这是我的决定。”
标准的俞筝风格,强势且不容置疑。
“俞小姐,董事会议还有10分钟就开始了。”这时候俞筝的助理走进来,提醒她该去会议室开会了。
俞筝站起身,把那份来电记录塞回到刘寿仁手上,“以后这种事情不用再来找我,一律按照我之前和你说的那样处理。”
说完她就踩着高跟鞋,和助理一起离开了办公室。
来到会议室,包括商业电台主席何纪、总经理陈静贤以及五位非执行董事都已经在座,俞筝一走进来,其他人的目光刷地一下全都集中在她身上。
雷霆881频道前天开始在深夜推出的广播剧《鬼吹灯》引起听众的强烈反应,会议室里的人对此都有所耳闻,而这个节目就是由俞筝直接负责。
俞筝对其他人的反应早已经见怪不怪,施施然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翻开会议记录,旁若无人的看了起来。
陈静贤宣布董事会议开始。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在讨论完所有的议题之后,何纪咳嗽了一声,“下面临时增加一个议题,关于正在我们电台播出的广播剧《鬼吹灯》的事情,我想俞小姐是不是应该给大家解释一下?”
俞筝停下正在做记录的笔,疑惑地看着何纪,“何先生要我解释什么?”
“这部广播剧的收听率很高,我听说很多听众都打电话来要求在日间时段进行重播,台里很多人都向你反应过这个情况,可都被你拒绝了。”何纪盯着俞筝,似乎她的脸上写有答案一般。
电台主席亲自过问一部广播剧,就是之前没听过《鬼吹灯》名字的人,这时候也能感觉到事情不一般。
几位非执行董事,以及在座的电台高管,都跟着看过来,俞筝又一次成为了大家视线的焦点。
俞筝拧紧笔套,摊手说:“很抱歉,这件事我觉得没有什么解释的必要,因为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作者本人不同意。”
“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不会是脑子有病吧?”
“这人也太狂了吧?”
“就是,简直是不识好歹。”
“肯定是那作者是看到这书火了,所以狮子大开口,这种人我见太多了。”
……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最后是何纪开口,大家这才安静了下来。
“俞小姐,你是不是可以和这个作者再商量一下,这种事情是互惠互利,我想他应该没有理由拒绝。”
俞筝将面前的会议记录一合,“何先生,真不是我不想,而是这位作者的身份有些特殊,我说话在他面前也未必好使。”
“什么人啊,他以为自己是林宥伦呢?”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何纪脸上的表情也有些难看。
“还真让你给猜对了,这书就是林宥伦写的。”俞筝一本正经地看着刚才说话的那人,“反正我是说服不了林先生的,要不你去试试?”
这一瞬间,会议室里众人的表情都凝固住了,偌大的会议室,变得鸦雀无声。
何纪也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会和林宥伦扯上关系,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既然是这样,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说完这话,何纪跟着就结束了董事会议,然后让俞筝去他办公室一趟。
“对了,节目上还没有宣布《鬼吹灯》的作者是谁,所以关于林先生的事情,还请在座诸位保密。”俞筝离开前,特意强调了一句。
——
“饥渴营销?”何纪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心中十分诧异,不过一想到这是林宥伦提出来的,随即释然。
“一开始我也不太懂,但是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我差不多已经明白了林先生的意思。”俞筝坐在何纪对面,“人就是这样,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渴望得到,《鬼吹灯》只播一遍,那些错过了开头的听众在重播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就会愈发地对后面的内容感兴趣,节目的收听率也会越来越高。”
何纪点点头,心中对林宥伦的印象又加强了几分,这位《明报》集团的主席,在把握市场人心方面,确实很有一套。
“能保证我们是独家首播吗?”这是目前何纪唯一担心的问题。
“林先生给我的承诺是,在这部小说在广播上连载完之前,小说不会以任何形式在其他媒体上出现。”
俞筝的回答让何纪彻底放心下来,他脑中已经开始在考虑,该如何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来进一步提升商业电台的收听率。
实际情况正如俞筝所说的那样,在《鬼吹灯》播出的时段,雷霆881频道的收听率不断地刷新着记录,因为节目播出是在深夜,很多人都是熬夜听完节目才睡觉,以至于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一整天都是哈欠连天。
后面被投诉了很多次之后,商业电台才决定将节目提前到夜间12点以前。
很多人都觉得商业电台这次是捡到了一个大便宜,但其实真正从《鬼吹灯》热播中收益最大的却是荷里活道的那些古董卖家。
《鬼吹灯》热播让“盗墓”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话题,连带着也带起了古董收藏的热潮,这条香港开埠以来最早辟建的街道,最近人流量比往日多了足有一倍。
王天霖前段时间正式从无线监制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闲来无事,也迷上了古董收藏。
在芳逸华全面接掌无线之后,作为邵氏老臣的王天霖位置愈发尴尬,另外,王天霖所坚持的武侠片套路与无线主流的家族剧模式亦出现分歧,于是,适时退下来变成了最佳选择。
自从在广播里听了《鬼吹灯》的故事之后,王天霖就开始对古董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时间更是成了荷里活道几家古玩店的常客。
昨天王天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据说很有路子的人,从他手上高价买下了两件古玩,今天就带到荷里活道一家古玩店来请人帮忙做鉴定。
王京陪着王天霖一块过来,王天霖和鉴定师在里屋,他则在外间闲逛,参观店中的各式藏品。
“什么,假的!”里屋突然传来一声怒喝,这声音王京再熟悉不过了。
王京急急忙忙跑进去,发现王天霖气急败坏地站在那里,旁边鉴定师则是一脸的无奈。
“对方做旧的手段很高明,但可以确定这两件都是赝品。”
鉴定师的话落入王京耳中,顿时明白了王天霖为什么会那么生气,这两件东西总共花了他30多万港币,还想着拿来当传家宝,没想到却是一对假货。
“不是说是熟人介绍的吗?”王京急着问道。
“也谈不上是熟人,就是茶楼里认识的一个家伙……王八蛋,别让我以后撞见他,不然一定让他生不如死。”王天霖紧捏着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
“那赶快报警吧!”王京建议道。
“那几人要是早预谋好的,这会儿早就跑了,报警有个屁用,再说我也丢不起这个人!”王天霖连带来那两个赝品也不要了,负气而走。
王京却舍不得将这两赝品当垃圾扔掉,匆匆把东西收进盒子里,追了出来。
“你还抱着它们回来干什么,还嫌我不够心烦吗?”王天霖见王京抱着那个盒子上车,忍不住训斥道。
“丢了多可惜,放家里吧,反正没几个人知道是假的,就当真的好了。”
王京话还没有说完,王天霖手就抬了起来,作势欲打,“你还想让我继续丢人是不是?”
王京一边拿手招架一边说:“好好,你不要那我收着总可以了吧,正好我公司办公室还缺几样摆设,拿去充门面好了,被贼偷了也不心疼。”
王天霖的手最终还是没有落下去,嘴里骂了一句“没出息”。
王京厚着脸皮嘿嘿笑了两声,“对了,老爸,你怎么突然想到要买古董?别告诉我,你也在听《鬼吹灯》。”
王天霖转过头,没好气地瞪了王京一眼,“这很奇怪吗?”
王京急忙摆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想说,您有没有觉得,这个故事很适合改编成电影?”
王天霖一眼就看穿了王京的心思,“怎么,你想拍?”
王京点点头,“不止是我,香港电影圈里肯定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不过商业电台到现在都还没有公布《鬼吹灯》的作者是谁,搞得很神秘。”
“所以你想要我帮你打听消息?”
商业电台主席何纪在入行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天霖的帮助,王京便想利用这一层关系,让王天霖出面帮忙问出《鬼吹灯》作者的信息。
“天霖叔,不是我不帮忙,而是《鬼吹灯》的作者身份有些特殊,我们这边实在不方便透露……您要真想知道那人是谁,可以问您儿子王京,他也许会知道一些情况。”
何纪在电话里就只说了这么多,王天霖放下电话后一脸疑惑,王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要知道这人是谁,王天霖还何必打这通电话?
“不说就不说了,干嘛还把皮球踢到我身上。”
王天霖放下话筒,心里却在琢磨着何纪最后那句话,对方应该是在暗示,《鬼吹灯》的作者和王京很熟,那么……想着想着,王天霖脑中突然划过一个念头,他已经猜到那人是谁了。
——
进门换鞋的时候,林宥伦发现客人用的鞋子少了一双。
还没等他走进客厅,就听到王京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前段时间我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电影公司,手头上事情太多,一直没能抽出时间来看望伯母……好久都没吃伯母烧的菜了,所以今天就厚着脸跑来蹭饭了。”
“时间真的已经过去好久了吗?我记得你上个月才来的,还是我记错了?”林宥伦一进客厅就毫不客气地戳穿了王京的谎言。
陈惠晴知道林宥伦和王京经常开玩笑,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别听他的,既然你爱吃伯母做到的菜,以后就常来,记得下次带老婆孩子一起过来。”
王京忙不迭的点头。
“那你们聊,我去厨房看一下。”陈惠晴起身离开。
林宥伦径直上楼,王京很自觉地跟了上来,到了书房,也不需要林宥伦招呼,自己就找了个位置坐下。
林宥伦从书橱中拿下一本书,边翻边问:“说吧,找我什么事?”
王京坐在沙发上,身子却往前探了探,“阿伦,你也太不够意思了,那本《鬼吹灯》明明是你写的,你居然一直都瞒着我。”
林宥伦眼睛盯着手上的书,头也不抬地说:“熟归熟,你乱说我也一样告你诽谤的,什么叫我瞒着你,你从来都没问过我好不好?”
见林宥伦承认了这事,王京心头大定。
“以前你把那些赚钱的剧本交给别人来拍也就算了,这次总该轮到我了吧?”王京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