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捡漏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元宝本尊
金锋愣了愣,轻声说道:“建多大的?”
旁边的魏健翔呵呵笑了起来,金锋也跟着笑了起来。
行!
幺叔公要建水电站,那就建吧。
反正装机也不大,几万个千瓦,投资也就两三个亿。
刚好,包包里有两张分别是五千万刀的支票。
刚好,文文的老爹文德才就是做水电的。
跟魏健翔商量了一下,叫他们先拿方案出来,保证能过环评了,自己才会投钱。
魏健翔跟镇里的领导见金锋对几个亿的投资浑不在意的样子也是极为震惊。





捡漏 0410 重回紫打地
怪不得能跟天都城大领导交好的主,几个亿就像是几口水一样那么轻松。
得到了金锋的承诺,魏健翔屁颠屁颠的赶紧去找人来搞勘探再做设计。
钱嘛,这不金锋给了两百万么。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元宵节了,这个年也就算彻底的过完。
吃够了山珍野味的金锋没等到帝都山桥的竣工,带着龙二狗和三水开车回了锦城。
临走,三叔公还叫金锋把那些个紫檀家具全都拉走,金锋倒也不客气。
魏健翔跑电站的事,需要回锦城找设计院,于是就做了个免费的司机,帮着开车回家。
家乡虽好,但却不是金锋所要的目的。
自己的路,太长了。
算好时间,晚上出发,第二天早上抵达库什。
石达开被擒获的地方。
挥手让龙二狗跟三水回锦城,自己开着x5去了紫打地。
年前拿了实习驾照,现在的金锋也不担心被人查无证驾驶。
梵青竹的特科在陨石事件之后就没了踪影,自己也摆脱了几个月来天天被贴身‘保护’的日子。
这些天,龙二狗跟自己闹了不少架,也打了不少架。
原因是因为,国际刑警的事。
金锋让张丹和小五小六跟随巴博去了音乐之都国际刑警的总部,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
原本巴博是看上了张丹和龙二狗的,因为这两个人的战斗力非常强悍,比起巴博自己都还厉害。
这两个人只需要经过外语培训和枪械培训后,完全就可以胜任一切外勤职务。
不过金锋却是没答应。
后来巴博考了陈浩陈洪的外语之后,也改了主意。
小五小六的日不落语说得那叫一个贼溜。
因为罗恩跟金锋正处于蜜月期,双方都有各自的猫腻和打算,金锋多加塞一个人这种小事,对于罗恩来说,那都不叫事。
罗恩还巴不得金锋所有的兄弟都加入联合国和国际刑警。
这样,更把金锋给拴牢了。
张丹三兄弟一走,龙二狗起初还不在乎,后来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心痒痒。
“你妈逼金老三。做国际刑警那么牛逼日天的好事,你竟然不叫我去。”
“你特么什么意思啊你?”
“我日你仙人板板。你这个狗日的故意是不是?”
“你说你是不是故意的?”
“老子无非就是爱跟你抬杠嘛啊,你就这样报复老子的是不是?”
龙二狗一边骂一边跟金锋对打,不过他现在完全打不过金锋了。
被金锋记下就打翻的龙二狗缩在角落里放声大骂。
骂得那叫一个难听。
金锋惹烦了,冲着龙二狗骂了两句话。
“我三亿五千万给你买了文文,你要死了,文文怎么办?”
“钱怎么办?”
直到这时候,龙二狗才知道了三亿五做聘金的这件事。
龙二狗不再说话了,从那天开始,也不再跟金锋说话了。
更不跟三水说话了。
只有金锋才知道,自己的这个二哥,一夜之间,长醒了。
在春节这段时间,拿到了天星兰的金锋伙同其他几味天材地宝和名贵药材配置出了新的药方。
服用之后再加针灸,金锋的实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尤其是在视力这一块,金锋的鹰视狼顾再次得到了提升。
开车到了紫打地,在路边停车,接了两个人上车。
这两个人是金锋的老朋友了。
蛤蟆喉水鬼耳!
捞尸匠六叔和大娃。
掉转头先去县城,开了房间车停好,三个人出来进了老街再出来的时候,金锋已经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
跟着在县城里的三轮车门店逛了一圈,分别在两家店里买了一新一旧的两台电三轮。
跟着,三个人前往县城的农贸市场,开始了大采购。
中午十二点多,两辆三轮一前一后进了紫打地的范围。
“卖洋芋,卖洋芋,一块钱一斤,一块钱一斤……”
“收废铁废书废报,收烂电视洗衣机烂冰箱……”
“收烂电脑烂电磁炉烂手机……”
“卖洋芋,卖洋芋,一块钱一斤,一块钱一斤……”
六叔跟大娃卖的洋芋土豆,刚从农贸市场那里打批发进来的,八毛五一斤。
金锋则干起了老本行,轻车熟路,收起了破烂。
紫打地地处大渡河边,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开放式的旅游景点,石达开兵败之所。
不过这个景点也就那样,一年到头也没几个人来参观,也就导致了这个景点很是破落凋败。
除了那一块石碑和石达开的石像之外,再没什么值得看一眼的地方。
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得不错,沿着大渡河边上地势平整的地方一排排的排过去,足有五十六栋。
明清样式的小别墅,雪白的外墙,青灰的屋盖,典雅而素净。
六叔姓林,名字取得还不错,关一。
大娃是六叔林关一的外侄子,今年不过三十三岁,却是看着像四十岁的小老头。
大娃叫曾五坪,小时后发高烧烧坏了脑子,现在有些憨,金锋叫他憨哥。
跟其他好些地方一样,这里的年轻一辈半数都已出去打工,留下的中老年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种板栗核桃还有天麻。
每年的收获其实也不算低,只是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不想回来。
从中午守到下午两点多,中午三个人啃的是馒头加泡面。
六叔他们那边洋芋卖了一半出去,一百多斤赚了二十块,金锋的生意就比较惨淡了。
收了几件啤酒瓶,还是本地最不好销售的。
一台烂洗衣机对方开价就是五十,金锋讲了一会价,最后以四十五的价格拿下。
这……简直就是亏大了!
烂洗衣机这玩意必须拆开卖的,最值钱的就是电机这一块,就算是拿到锦城拆了卖也只能赚几块钱。
金锋花了四十五收了,简直就是对收破烂的侮辱。
不过,金锋倒不在乎。
下午四点多,三个人同时收工,回县城,把洋芋和破烂处理掉,这一天的工作就告了一段落。
找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旅馆住下,第二天继续在农贸市场采购了一批东西,两辆三轮在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准时抵达了紫打地。
今天,六叔和憨娃卖的是大白菜。
当地的风俗是在年后做腌白菜,现在卖大白菜正是时候。
而,金锋,则卖的是……
“卖菠萝,十块钱两个,好吃得很……”
“卖菠萝,十块钱两个,好吃得很……”
昨天中午卖给金锋那台烂洗衣机的大爷竟然还在老地方等着自己。
“嘿,你们又来了哇。”
“哎呀小伙子,你今天不收破烂改卖水果啦?”
“我家里头还有点东西,昨晚上清出来的,还说今天等你来收嘞。”
金锋随意的看了看大爷脚下放着的一件东西,静静的说道:“昨天四十五收了你的冰箱,没赚一分钱,还倒贴了八块。”
“我叔我哥说我笨得很,不准我收了,今天叫我卖菠萝。”
隔壁卖大白菜的六叔和憨哥憨厚的笑了起来。
大爷完全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反而有些失望,哎呀叫了两声:“我还说你再来收东西,我就把这个卖给你。”
“我们村子里头这些东西多得很。”
金锋板着脸走到大爷跟前,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大爷脚下的东西。
这是一个铜制的酒壶,清晚期时候天粤省那边的样式。
颜色有些发暗,铜壶的表面有很多砂眼,证明这个酒壶是民间打造的。
在酒壶的圈足底部,还能看见一抹异色。
这是铜制镀金的酒壶!
可惜了。
这酒壶的腹部已经深深的瘪了下去。




捡漏 0411 就是这里
金锋屈指一弹,大声说道:“这是铜打的酒壶,也可以用来装醋和酱油。”
大爷嘿了声:“以前就是用来装酱油的,你收不?”
金锋看了看大爷,轻声说道:“收肯定可以收,反正菠萝也不好卖。”
“铜的价格就是五块钱一斤,你这个半斤都没有。”
大爷啧啧咂嘴,指着金锋叫道:“五块!?”
“那么便宜。我还以为可以换两个菠萝给小孙女吃嘞。”
金锋淡淡说道:“一个换不到。”
“你要卖就卖,不卖就算了。”
大爷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看了金锋两眼,大声叫道:“你等到,我回去再找下,应该还有其他的。”
“搬了新家,我都不晓得这些东西放哪儿去了。”
“原先我家里头多得很这些东西。”
“全是那些年修水库的时候捞上来的。”
金锋眼睛一亮,嗯了一声,继续蹲在地上叼着硬云吧嗒吧嗒的抽着。
六叔那边的大白菜卖得还不错,聪明的村民还把大白菜剥了好几片下来才过秤。
六叔倒是很听金锋的话,只是憨厚的笑着,任由村民折腾,也不出手阻止。
没一会,那位大爷又回来了,这回拿的是一个铜盆和黑黑的手箍。
金锋现在的视距更进了一步,老远就看到这两件东西,心猛地一抖。
“那么多人几十年来都在找,却是被我碰见了。”
“真是天意!”
依旧蹲在地上,等着大爷把铜盆和手箍砸在自己跟前。
金锋虽然有些心痛,但是也只能强自忍着。
先把手箍模样的东西拿在手里掂了掂分量,摸出小刀用力撬了几下,大声说道:“铁做的。”
跟着拿起铜盆左右一看,再翻了过去,伸手一摸,大声叫道:“这个铜盆子还可以。”
“大爷,你留到自己用撒,这个还可以的嘛。铜的卖了可惜了。”
大爷嘿嘿笑起来,摇摇头,满脸的得意和不屑。
“我娃娃在收虫草,一天随便收几斤就够我出吃了,现在家家都有太阳能,哪个稀奇你这个东西哦。”
“卖给你了。”
金锋点头说行:“这个铜盆我收来自己用,给你算十五,这个铁的不值钱,加上那个铜壶一起,给你二十。”
大爷曼声叫道:“不用给钱,给我……五个菠萝。”
金锋当即不干了。
瘪着嘴墨迹半响,大爷可不客气:“你这个菠萝都不新鲜,卖不了好久就得降价……”
“我捡五个,就这样子了。”
大爷根本不用对金锋客气,自己拿了金锋的口袋,在三轮车里挑了五个菠萝转身就走。
菠萝这种水果在农村里是相当受欢迎的。
没过多久,大爷又来了。
这回,大爷带着几个人一起来的。
这些人手里还拿着不少的东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陶瓷盘,盆,陶瓷杯,还有铁质的开水瓶,铁轮子,铁蛋。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
现在的农村条件比起以往简直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搬了新家以后,添置的全是新的东西,那些个老旧玩意扔了可惜,就一直放在角落里发霉生锈。
有了大爷这块敲门砖,金锋的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大半车的菠萝被置换一空,车厢里多了好些个杂七杂八的东西和物件。
拿了那么多的菠萝,老人们心里都很高兴,又嚷着叫金锋帮忙削菠萝。
这个要求不过分。
一帮子老人围在三轮车前,看着金锋手握一把匕首快速的将菠萝去皮,挑眼……
农村的老人那都是很健谈的,金锋也无意识的跟大爷大妈们聊了起来。
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浓。
忙到下午四点多,照旧收工回城。
把值钱的那些个器物收起来,剩下的垃圾卖废品站,今天又白瞎了一天,钱没赚着还倒贴了一百多块钱的菠萝钱。
第二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三天,金锋又换了药方。
六叔那一车拉的是满满的一车山药,金锋这一车则是满满的一大车脐橙。
还是那个时间段,两辆三轮又去了紫打地。
这一回买的人却是少了。
大半个钟头,山药和脐橙都没卖出去几斤,昨天那位大爷还打击金锋几个完全不会做生意。
山药跟脐橙这么贵的东西,农村里一般人谁会买啊。
于是乎,三个人开上了三轮穿过村子过河去卖。
在穿过村子路经一个半废弃水库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上坡路段,金锋的三轮忽然失灵,完全控制不住,整个三轮负重太重,蹭蹭蹭的就往上坡下倒退回去。
金锋跳下车来,奋力的拖着三轮,却是无济于事……
整个三轮在几秒之后滚落上坡,坠入了二三十米下面的水库当中。
三块钱一斤的橙子满地洒落,金黄一片。
“我的车!”
“我的车!”
金锋在坡上大声的叫着,颓然的蹲在地上。
没一阵子,这里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乡亲们,冲着金锋三个人指指点点。
地上洒落的橙子被乡亲们捡了起来,爱吃的吃,爱还的还,爱带走的带走。
这时候,昨天跟金锋交换菠萝的几个大爷大妈过来了,看着这幅画面,大爷大妈们也纷纷感慨造孽。
新买的三轮车可是要八千多块钱嘞。
还有一车一千多块钱的橙子,这个小伙子一下子就损失一万块钱,真是太造孽了。
“小伙子,算了,舍财免灾。这个水库深得很,你捞不起来咯。”
“我们几个当年就一起参加的修水库,至少都有二十米深。”
“现在虽然没用了,但下面至少也还有五六米深……”
“算了,表捞了。”
安慰完了金锋,大爷大妈们纷纷捡起几个橙子走人。
没多久,金锋三个人就到了水库边上。
在水库边上蹲了一阵子,憨哥曾五坪就脱掉了衣服跳下了水库。
过了一会,憨哥起来举着手大叫说找到三轮了。
六叔跟金锋一起下水,游到了憨哥那里。
六叔当先潜了下去,摸索一阵再复上来,冲着金锋轻轻摇头。
“淤泥三米厚,找不着。”
“要想找,先清淤。”
金锋静静说道:“没在下面,在两边。”
“先撤,明天再来。”
当天下午,三个人郁闷颓废的离开了村子。
这天,村子里的人都吃到了金锋的橙子,老人们还絮絮叨叨的说着金锋的不幸。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人就发现金锋三个人又来了。
还带来了粗粗的绳索和长长的竹竿。
“唉!”
“真是造孽哦。”
“一架新三轮,八千多块钱,捞不起来小伙子亏大了。”
“捞得起来啥子嘛。绝对捞不起来的。”
“下面的淤泥厚得很,不信等着看嘛。”
“就算捞起来,那电瓶进水,也是废了。”
本地的正月下旬,正是冷得不要不要的时候,虽然阳光还不错,但在早晚两个时段,却是异常的寒冷。
看着三个跑场子的老少一早就脱得来只剩条内裤,在水库里拿着竹竿到处戳的时候,岸上坡上的人们也是纷纷感慨。
生活都是艰辛不易啊!
时间到了中午,依旧一无所获。
到了晚上,依旧一无所获。
当天晚上,三个人在水库边点了一堆篝火,燃到了天亮。
这一天还有村子里的人守着看稀奇,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就对金锋这三个人没了兴趣。
起初对三个人的可怜和同情,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就变了嘲笑和讽刺。
一辆三轮车不就是八千多块钱嘛,找了三天都没找到。
太不值得了。
所有人都不会知道,就是在这第三天的晚上,金锋开始动了。
“面水靠山,宝藏其间。”
石达开的宝藏,被金锋给摸着了。
最初两天时间,金锋从当地老一辈村民嘴里搜集到了一系列相关的资料和传说。
还有最重要的,当年的水库修建。
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挖出了好些个东西,那些东西有些遗存下来,当做废品卖给了金锋。
答案很简单了。
宝藏就在水库里。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在三轮车落水的第二个晚上,就在人们同情金锋的遭遇的那时候……
金锋就摸到了石达开宝藏的大门。




捡漏 0412 一把二十万刀
传说当年石达开在某处埋好瑰宝后,为了便利日后寻觅,特意命人在附近的山崖上凿了“太平山”三个大字。
而在水库的斜对面,就是太平山!
现如今太平山三个大字已被大家发现,但是石达开所埋藏金银的详细地址仍然令人无处寻觅。
还有当地老一辈们留下的口口相传的传说,当年石达开路经紫打地的时候,他的妃子难产而死,石达开找了口棺材埋葬了他的妃子。
但后来,人们却发现他的妃子的尸体被抛尸荒野。
还有传说,石达开故意将他的妻妾杀死,做了六口棺材,用来装妻妾的尸体。其实是用来装宝藏。
清朝名将牛树梅在大渡河边生擒了石达开,也曾严刑逼供让石达开交代其宝藏的下落,却是一无所获。
时光荏苒,到了一百年多年后,本省大军阀刘湘得到了藏宝图,命人开挖,结果被制止。
而后,时间顺延,这里在原有的山塘兴建起水库。
那一年,在兴建水库的过程中,挖出了两口棺材,当时本地胆小的吓得掉头就跑。
胆子大的村民们则一哄而上,大叫着见棺发财,将这些东西全部拿了个干净。
那时候这里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村民们又什么都不懂,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这些事都是金锋在前面两天卖东西的时候打听到的,根据本地的地方志和一系列资料,最终确定了宝藏的地点。
时隔一百多年,任谁都不猜不到宝藏还剩下多少。
在第二天的深夜,憨娃立了大功,在水库的西边摸到了一块石条子。
金锋潜游过去,伸手一摸,便知道就是这里了。
那是一根足有一米五长、宽一尺的大石条,石料采用的是本地的青石。
晚上不敢开灯,只能靠手摸。
潜在水中,金锋从上到下,摸索几分钟,心里有了计较。
这是一个用数十根大石条堆砌起来的密封通道,在石条间的缝隙间还残留着糯米和石灰的残留物。
糯米加石灰,那是清代时期砌墙所必须要用的灰浆。
摸到这些残留物,金锋已然兴奋起来,也明白了为什么宝藏会藏在水下的原因。
当年石达开把宝藏藏在这里,随着水库的建设成功,水库的水位上涨,就把这个地方淹没在了水下。
这跟吴王夫差父亲阖闾的墓地是一样的,也是葬在水下。
这些石条在经过漫长的百年多岁月之后,跟周围的山体树木已经合为一体,在修建水库的时候并没有被人发现。
后面浸泡在水里五十多年,石条这才逐一的显现出来。
当下就着深夜的夜色掩护,合三人之力撬开了这些石条。
因为年深日久,这些石条的灰浆已经松动,撬动起来用不了多大的力气。
石条封堵的通道在水下四米,这个深度对于捞尸匠的六叔和憨哥来说,毫无压力。
而金锋的潜水能力也令六叔和憨哥惊为天人。
一个小时后,石条被撬掉一半,水下水电一朝,幽黑深邃的通道露了出来。
跟着潜游进去,窜过不足十米的通道,灯光照射过去,三个人勃然变色,亡魂皆冒。
六口黑黑的棺材静静的平躺在山洞之中,恐怖到了极点。
片刻之后,三个人陆续上岸。
六叔和憨哥合力抬着一个清朝票号通用的包铜皮大箱子,金锋则拎着一个涉水包。
包铜皮的大箱子是清朝大票号、也就是银号专门用来装卸运输银两的专用箱子。
这种箱子是桐木特制的,又经过了桐油的浸泡,防水防火是最基本的功能。
1...160161162163164...17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