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只听孙泽“哼”了一声,对宫乾说道:“蠢才!竟然把老子刚才所说的话当了耳旁风!”

    众人这才想起方才在进入这大屋之前,孙泽曾郑重说过“进到屋中之后,不可喧闹吵嚷,一切事情由老子来处理,你们不可擅做主张”。当时不少人心下还以为孙泽变了性子,竟然不似此前那般狂傲。只是看了孙泽这般举动,才知道他并非说笑,竟然是真的要约束众人,不让他们在此生事。

    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瞧着孙泽脾气变化无常,心中暗想:“这个老家伙行事乖张,比唐赫这等伪君子更难对付,倒要小心在意才是。”他身边的两人一个是湖北“盐井寨”的帮众纪老三,另一人是河间府劈挂门的于得水。两人这一路之上都走在一起,私下里倒成了好友。只听纪老三小声说道:“于兄弟,一会儿若是动起手来,咱们先说好了,须得同进同退,可别落了单!”

    于得海低声说道:“这个自然。这个老魔头还不晓得咱的师门来历,若是他有了空闲,必然一个一个查问咱们,到了那时,你们倒没什么,只怕兄弟我要大大的不妙。是以非得尽快想个法子逃走才是。”

    纪老三一愣,道:“于兄弟这话是何意思,莫非你们劈挂门得罪过这老魔头不成”

    厉秋风正自听这两人小声说话,却听孙泽冷笑道:“你们这些蠢才,既是我大圣门的弟子,便要知道大圣门的门规。老子还没有说话,何时要你们跳出来自作主张!”

    宫乾左颊高高肿起,捂着脸连声称是。其余众人更是吓得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纪老三和于得水也是噤若寒蝉,闭嘴不敢再说。

    那黄衣喇嘛哈哈大笑,道:“你这老小子倒算是识实务。我再问你一句,邹尚高哪里去了”

    孙泽倒也并不恼怒,道:“大和尚,今日是此间主人做东,你我都是客人,若是起了冲突,只怕有损主人的面子。大和尚若是有何见教,待此间事了,老孙自然会给大和尚一个交待!”

    黄衣喇嘛面色一变,冷笑道:“你是想拿沙家堡来压我么别说什么沙一鸣沙二鸣,便是你们中原武人所说的什么慕容秋水、‘南北二仙’、柳宗岩亲至,佛爷我也不怕……”

    他话音未落,忽听有人“哼”了一声道:“真不怕么”

    众人一怔,黄衣喇嘛更是脸色大变,喝道:“哪个狗贼多嘴,站出来给佛爷瞧瞧!”

    只见坐在对面一张桌子后的一名青衫文士手摇折扇,冲着黄衣喇嘛道:“是敝人说的。怎么,你要寻敝人的不是么”

    黄衣喇嘛见这人有恃无恐,身后虽无人为他站场,只是瞧这气度,却非寻常的江湖人物,一时之间也不敢造次。他出言向孙泽挑衅,一方面固然是与大圣门掌门人邹尚高有交情,听得又冒出来一个大圣门掌门,便要为邹尚高出头。另一方面却是存心立威,见孙泽一个身材矮小的糟老头子,身后跟着的三四十人一个个脚步轻浮,并无高手在内。若是将这些人压服,定然能在群豪面前大出风头。是以便出言挑衅,想要激孙泽出手。

    这黄衣喇嘛虽久在藏边,倒常听人说起中原武林高手之中,以慕容秋水、柳宗岩,“南北二仙”等人最为了得。至于少林派和武当派的掌门人,因为并不在江湖露面,武功高到何种程度,并无人亲眼见过,是以往往名声不显。只不过这几位掌门人虽并不在江湖上行走,却并无人敢小觑,也没有谁狂妄到想到嵩山少林寺和武当山真武观去闹事的地步。此次黄衣喇嘛受人之邀,初到中原便立下了扬名立万的决心。只不过这一路走来,虽然也打走了几个剪径的小毛贼,却并没有遇到什么成名的武林高手,这一肚子的雄心壮志没有抒发出来,当真是志气难伸。待到了这沙家堡之后,每日里倒是美酒佳肴,好容易等到今日主人要请天下英雄见面,便存了争雄之心。见孙泽被自己折辱,并未出言反驳,还出手打了门人一记耳光,只道是孙泽怕了自己,正是穷寇必追、落水狗一定要打。是以见这青衫文士来历不明,虽是顶撞自己,倒不必理他,先拿孙泽立威,待挑了这来历不明的大圣门掌门人,那青衫文士自然会被吓退。

    想到这里,黄衣喇嘛对着青衫文士“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他,仍是对孙泽道:“你既假冒大圣门掌门人,佛爷却饶不过你。你若是不敢和佛爷动手,便须跪下来给佛爷磕三个响头,然后滚出这武林大会,佛爷便不再找你的麻烦!”

    厉秋风听这喇嘛如此一说,心下不由一凛,暗想:“怎么有人在此召集什么武林大会从皇陵到永安城,参与此事的江湖帮派不在少数,却从未听说要开什么武林大会。群豪撤出永安城之后,到今天不过数日,却又有何人能有如此势力,要在这沙家堡开什么武林大会!”

    他正思忖之时,却听孙泽说道:“既然大和尚知道这是武林大会,便要知道武林各派本为一家,动辄打打杀杀,只能徒增仇怨。大和尚不远千里万里来赴此会,自然是要为贵派在武林中争得一席之地。若是正主儿还未现身,大和尚便多结仇家,只怕与贵派大计有所不利。”

    宫乾等人听孙泽侃侃而谈,竟然劝这喇嘛不要“动辄打打杀杀”,心下都是嗤然一笑,暗想你这老魔头在上山之时,何止是“动辄打打杀杀”,简直是一言不合便出手杀人。此时却又胡吹大气,当真让人笑掉大牙。

    厉秋风心下却想:“在进这大屋之前,孙泽猖獗之极,目空一切,且性子反复无常。怎么一进这大屋,便似换了一个人一样,说话条理分明,不亢不卑,倒让人刮目相看。此人如此机变,确实是一个棘手人物!”

    那黄衣喇嘛被孙泽这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四周各门派的掌门人听得孙泽侃侃而谈,都认为他说的有理。何况这黄衣喇嘛进到这大屋之后,便即目中无人,大声嘻笑怒骂,众人早瞧他不顺眼。若不是顾忌沙家堡和沙一鸣的威名,早就对这黄衣喇嘛群起而攻之了。是以孙泽说完之后,便有数位帮派首脑在一边拍手称赞。

    那青衫文士站起身来,手摇折扇,一步三摇地走到孙泽身边,拱了拱手道:“这位先生,小生这厢有礼了!”

    众人见这青衫文士年纪足有四十多岁,身子极为削瘦,那青衫穿在他身上,显得肥大无比。一张脸上宽下窄,留着三绺短须,颇有些獐头鼠目。虽是一身文士打扮,却掩不住奸诈之气。此时听他自称“小生”,众人再也忍俊不住,不少人已是笑出声来。




第233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孙泽倒是一脸郑重,双手一拱,道:“不敢不敢。老夫孙泽,执掌大圣门。瞧先生这副打扮,莫非是便是名震蜀中的青衣秀士衣半真衣先生么”

    那青衫文士嘻嘻一笑,将折扇在手中轻轻摇了摇,笑道:“不错不错,小生便是衣半真。”

    他此言一出,不少帮派首脑便发出“噫”的一声,厉秋风却也是心下一震。他在锦衣卫之时,便知道这衣半真是昔年江湖中极有名的一个人物。据锦衣卫档案记录,二十多年前,这人尚在四川大邑雪山派门下,却喜欢上了雪山派掌门人之女。只是其时他在雪山派中只是一个寻常弟子,同门师兄弟中的杰出人物不少,无论武功相貌,个个都比他优秀得多,雪山派掌门人自然瞧不上衣半真,便将女儿许配给了门下武功最高的第四个徒弟,只待女儿年满十六岁,便要风光嫁女。

    哪知这衣半真当真倔强,对那女子贼心不死,趁着有一年正月,雪山派欢度新年,雪山派掌门人和一众师兄弟喝得酩酊醉之际,这衣半真却藏了心眼,佯装醉倒,趁众人不注意,便偷入后宅,竟想强行与师父之女成其好事。那女子早有了意中人,对相貌丑陋的衣半真一向是爱搭不理。见衣半真无礼,便拼死反抗。衣半真狂怒之下,掐住那女子的脖子。他是习武之人,这女子如何是他的敌手竟然被他扭断了脖子,当场毙命。衣半真见人已经死了,这才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

    衣半真生性阴狠,杀人之初,尚自后悔不迭,只是过了片刻之后,便即大喜,暗想师父一向瞧不起自己,传授武功之际,不似对其余师兄弟那般热心,使得自己的武功远远不及同门。而众师兄弟见师父不喜欢自己,便也将自己不放在眼中,非打即骂不说,还常常支使自己跑来跑去,为他们办些杂事。这口气忍了十几年,早就想找这些人算帐。既然杀了师父的女儿,便是与雪山派上下百余人结了怨仇,就算自己逃下大雪山,雪山派也不会放过自己。况且雪山派与江湖各派互通声气,自己便是逃到了天涯海角,只怕也逃不出雪山派和江湖各帮派的追杀。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着众人酒醉之机,将师父和一众师兄弟全都除掉,自己便做了雪山派掌门人。即便此事不成功,被师父杀掉,却也胜过如丧家之犬般被人杀死在荒郊野外,尸骨被野兽吃掉。

    念及此处,衣半真便下了决心。先找了几名与他交好的雪山派弟子商议。这几人平日里也素来不被师长喜欢,饱受同门折辱,与衣半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每人又去联络与自己相好的同门,最后竟然聚集了五十多人。这些人趁着雪山派掌门人及众多高手醉酒之际,将这些人扶进一间屋子,然后放起大火,将这些人尽数烧死。为掩盖此事,还将这些人的骨灰撒落万丈雪谷之中,以图毁尸灭迹。

    衣半真带人杀掉同门之后,自己坐了掌门的位子。他本来就是极为聪明之人,只是相貌丑陋,不为雪山派掌门人喜欢。此时他自己做了掌门,将雪山派的武功秘笈尽数握在自己手中,日夜苦练,不出三年,竟然成了一流高手,武功远在前任雪山派掌门人之上。

    衣半真灭了自己的师父和同门师兄弟,这事做的极为隐秘,江湖各帮派都不晓得雪山派已生了大变。只道是雪山派掌门人暴毙,新掌门接位。虽然接任掌门的并不是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的几个杰出门人,不免有些帮派不服,却也没人想到衣半真如此狠毒,竟然做下欺师灭祖的大逆不道之事。是以衣半真领袖雪山派之后,雪山派不只威名不堕,其势力更从成都一直扩张到整个四川。衣半真也以一手雪山派剑术威震蜀中,力压峨嵋、青城、龙门等蜀中各派掌门人,隐然已成为四川武林领袖。

    衣半真不只武功了得,昔年未入雪山派之前,还曾考中过秀才。只不过家道中落,无钱去考举人。其后被豪绅逼迫,背井离乡逃到大邑,机缘巧合之下列入雪山派门墙。待得名震蜀中之后,他便衣锦还乡,世人才知道衣半真竟然是文武双全,便送了他一个“青衣秀士”的绰号。

    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十余年前,一名当年帮助衣半真杀人的雪山派弟子在妓院中喝醉了酒,无意中将这事情说了出来,此事便东窗事发,一时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雪山派前任掌门在江湖中名声甚好,交游颇广。他门下几个大弟子在江湖中行侠仗义,也闯下了不小的名头。这些人不仅与蜀中的峨嵋、青城、龙门诸派颇有交情,与武当、少林、华山等武林正派也是互通声气。各大门派听说衣半真做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事,便即联起手来,前往四川大邑大雪山,要找衣半真问个明白,这便是昔年轰动一时的“十八门派讨伐雪山派”一役。

    那名雪山派的门人在妓院走露风声之后,衣半真便得到了消息。他做事倒真是果断,派人将这门人杀了不算,还将当年与他一起杀掉同门师长和师兄弟的五十多人尽数杀死,想要掩盖此事。只不过他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在这十几年中大都有了家室,各人又收了不少徒弟,早就将此事说给了身边最亲近之人。衣半真将这些人除掉之后,那些知道此事之人自然知道是衣半真下的手,便即纷纷逃走,又将此事宣扬出去。这一下衣半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门下的雪山派弟子知道掌门竟然是如此阴毒之人,怕他狂性大发连自己都杀了,一个个不告而别,最后偌大一个雪山派,只剩下衣半真和他的十几名心腹弟子。

    待得十八门派大举来攻之时,衣半真知道自己万万不是这些武林正派的敌手,只得带着十几名心腹逃下大雪山。只是各大门派如何肯放过这个阴险小人,派出高手四处追杀。这衣半真也真是了得,虽是寡不敌众,边打边逃,却也杀了各派不少好手。只是逃到青海之时,被华山派和青城派高手追了上来。双方打了一架,衣半真虽然杀了对方五名高手,自己也是身负重伤,跟随他一路逃亡到此的十几名心腹也死的干干净净。衣半真知道再斗下去,自己必死无疑,是以拼死逃了出去。华山派和青城派几名高手身亡,剩下的诸人不敢再追。直到昆仑派和龙门派的高手来援,众人这才继续追了下去。

    只不过衣半真逃走之后,再无半点踪迹。昆仑、华山、青城、峨嵋、龙门等各派高手在青海苦寻了半年,却再无半点线索。各派商议了一番,认为衣半真当时虽然逃走,只是已然身负重伤,想来是逃走后不久便伤重身亡,尸体或许掉落万丈深谷,或是被野兽吃了也说不定。众人在青海又搜寻了两个月,再无衣半真的消息,这才各自回归本派。

    这些年来,江湖中再也没有青衣秀士的身影。除了峨嵋、青城、龙门等四川本地的各门派之外,衣半真的名头已湮没于武林。只不过众人都没有想到,这位昔年威名赫赫的青衣秀士,竟然会在沙家堡中出现。

    孙泽道:“衣先生十余年前退隐江湖,想不到也会赴这沙家堡武林大会。能与先生一见,幸何如之!”

    衣半真道:“小生恭喜孙先生夺回大圣门掌门之位。邹尚高先祖篡夺掌门之位,害死了孙先生的先祖。邹尚高沐猴而冠,将大圣门弄得日渐势微,如此下去,昔年名扬天下的大圣门不免消失于武林。孙先生重掌大圣门,必能将大圣门发扬光大。日后再将劈挂门收归门下,孙先生必将成为大圣门中兴之圣人!”



第234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衣半真说到“劈挂门”三个字,厉秋风悄悄向躲在一边的于得水看去。只见他脸色惨白,身子微微颤抖起来,心下不由暗自奇怪。

    孙泽嘿嘿一笑,道:“老夫重掌大圣门,已有许多江湖朋友不服气。重振大圣门已属不易,又何谈将劈挂门重新收入大圣门门下”

    衣半真慢条斯理地摇着手中的折扇,慢悠悠地说道:“江湖中事,终究逃不过一个理字。百余年前,大圣门和劈挂门本为一派,称为大圣劈挂门。只不过邹尚高的先祖欺师灭祖,害死大圣劈挂门掌门和几名德高望重的前辈,篡夺了掌门位子。其时门中一些正派弟子瞧不惯这些叛徒,便破门出走,在河间府创下了劈挂门。这些年来,两派始终不通声息,便是因为邹家一直掌控着大圣门。此番孙先生重出江湖,将大圣门发扬光大,想那劈挂门定然是望风归顺。江湖中从此又多了一大门派,当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此时大屋中的武林人士均想:“你这雪山派的大叛徒臭名远扬,却跑在这里说什么‘江湖中事,终究逃不过一个理字’。若真是如此,只怕你第一个便会被江湖各派乱刃分尸。”只不过众人虽然心下不服,却知道衣半真武功了得。当年十八门派围攻雪山派,参与此役的高手着实不少,却被衣半真逃出重围,且各派均折损了不少高手。此时到了大屋的各帮派,大都是武林中一些二三流的帮派,高手并不太多。而一些独来独往的江湖怪客,却又大多并非正道中人,与衣半真也没有什么仇怨。是以衣半真虽是恶名远扬,到场的各帮派却并无人想与他为难。

    孙泽哈哈大笑,又与衣半真客套了几句。厉秋风混在人群之中,看着那黄衣喇嘛一脸阴鸷,却始终未再发难,心下殊不可解。暗想:“这喇嘛方才咄咄逼人,怎么这时倒不说话了,难道他在衣半真手下吃过苦头不成”

    厉秋风虽作此想,却只猜对了一半。原来这黄衣喇嘛来自藏边,是莲花派的掌门大师兄。莲花门在蒙元时深受元朝皇帝的宠幸,其掌门人一度被封为国师,帮着蒙元皇帝干了不少坏事。待到明太祖派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伐大都,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大都城下。末帝见大都已不可守,便即带了亲信弃城逃走。莲花派掌门人知道消息后,明军已然入城。他彷徨无计,竟然带了数十名喇嘛向明军投降。

    徐达攻占大都之后,兵锋西指,欲与元军统帅王保保决战,是以并未理会这些喇嘛。那莲花门掌门人知道莲花门在应声为非作歹徒,百姓恨不能将这些喇嘛食肉寝皮,若是给明军大将知晓了这些恶行,只怕难逃公道。那掌门人率众投降本为权宜之机,见明军并未对众喇嘛严加看管,便趁机逃出大都,带着众喇嘛一路奔波逃回藏边。此时大都百姓纷纷向明军揭露这些喇嘛的恶行,徐达这才知道放跑了一条大鱼,待他派人去追时,众喇嘛早逃得远了。

    莲花门得势之时,有元朝皇帝撑腰,在藏边无恶不作,对于藏传佛教的黄教、红教、白教、花教等大肆迫害。待莲花门逃回藏边,初时仍是作威作福。只是明朝统一中原之后,便派出锦衣卫大批高手,前往藏边要剿灭莲花门。各教派这才知道中原改朝换代,莲花门已然失势。登时与锦衣卫联起手来,对莲花门大举围攻。莲花门中虽然高手不少,却哪敌得过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和各教派的高手,不过数年,门中高手大半战死,剩下的喇嘛也被迫投降,做了各教派的奴隶,大多被折磨而死。只是极少数人逃到了藏边极北处的大雪山上,这才逃过了追杀。

    衣半真在青海受到各派高手的围攻,重伤之下也逃到了西藏。只是各派高手兀自紧追不舍,无奈之下,他一路向北,竟也到了大雪山上。其时莲花门的余孽在大雪山上已盘踞了百余年,势力稍振。只是余悸未消,一直不敢下山。衣半真逃到山上,与莲花门生了龌龊,双方打了一架。其时衣半真伤势已大好,凭着手中一柄长剑连败莲花门七大高手。只是莲花门人多势众,衣半真见寡不敌众,这才飘然而去。莲花门掌门人被衣半真在胸口印了一掌,当场吐血,其后不久便即身亡。至此莲花门视衣半真为大敌,对他又恨又怕。

    这黄衣喇嘛名叫哲鲁,当年衣半真闯入莲花门时,他恰好奉师命下山,错过了这场大决斗。莲花门掌门人身亡之后,哲鲁的师父做了掌门,五年之后暴病身亡,众人便推举哲鲁接任掌门。哲鲁武功极高,莲花门上下都以为复兴有望。哲鲁也踌躇满志,一心要压服藏传佛教各派,重振莲花门。是以在藏边广收弟子,不断吞食各教派的地盘。同时派人到中原活动,收买朝廷大官,以图得到官府的支持,重新成为藏传佛教第一大派。
1...104105106107108...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