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瑞根
无论是对非战略的新构想,还是西亚北非地区出现的新动向,以及对缅战略的调整,这些建议都堪称突破性的,但不容否认,这些新观点新看法找准了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些不足之处。
赵家淮都很感叹陆为民在这一行的天赋,但很多工作光有天赋是不够的,还得有积淀,而陆为民显然在这上边是存在很大缺陷,如果陆为民能够沉下心来好好在中联部打磨几年,这家伙还真是自己最好的接班人,只可惜赵家淮也清楚陆为民志不在此。
中央大概也无意让陆为民一直在中央政研室或者中联部工作,这一点赵家淮也通过一些渠道或者和领导交换意见时的旁敲侧击确认了,既然这样,他也只能说中联部能够为陆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锻炼磨砺自己的平台了。
所以当中*组部那边开始有风声出来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地方工作时,赵家淮就想到了陆为民。
虽然和中*组部提出的一些对象范围有些不太符合,但是赵家淮却不认为这对于陆为民来说是一个问题,特殊情况特殊考虑,陆为民在蓝岛的表现让他能一步到中央,同样陆为民这一年多的表现同样能让他到地方上担当大任,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然,赵家淮也分析过陆为民的情况,他担任副部级干部时间太短,加上到中央工作这一年多时间。也不过就是四年时间,副部级干部四年任职就到正部级,不是没有,但基本上都是在中直机关或者国务院部委副职。然后以括弧正部级来表示,而在地方上,正部级干部如果除开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外,基本上就只有省委书记和省长,而陆为民只有四年副部级干部履历就要一步到省长这个角色。似乎有点儿跨度过大,哪怕他的表现非常优秀,也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沉淀,所以到某个省市担任一两年的专职副书记作为铺垫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也是符合常规的。
当然,传言始终只是传言,在没有正式的消息出来时,这些东西都还只能停留于大家轻描淡写的闲谈中。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中*组部正式安排见面征求意见时,赵家淮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正在进行时了。
消息来得这样突然,既在预料之中,又有些让人意外,陆为民接到消息仍然延续了以往的那种格局,不知道的时候就不知道,而一知道,大家就都知道了,电话集中来,弄得他手忙脚乱。
和上一次不一样,这一次中组部的考察谈话来得很快。而且很快就明确了去向,昌江省委副书记,替代因病无法工作的孙章华。
陆为民对自己的上一任孙章华并不熟悉,这位前任不是昌江干部。而是外调而来,而且在昌江工作时间也不长,所以只能说是点头之交,从无交道。
面对接连不断的电话,陆为民也有些烦躁,最后干脆就关了电话。反正中*组部那边的谈话已经结束,现在也就等正式下文,然后走马上任了。
当然有些电话他不能不接,比如杜崇山的,又比如花幼兰的,好在这两位的电话他已经接到,所以也无虞其他。
让陆为民有些烦恼的是家里的问题。
苏燕青不不太愿意自己离京工作陆为民是知道的,虽然妻子从未和自己正面说起过,但是言语中经常提到窈窕的成长,陆为民当然能明白其中意思。
只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何况陆为民本人对重返昌江也是充满期待,他是真心想回到地方上去干,虽然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这一年多的任职让他受益良多,但终归他还是希望回到地方上去干一番事业,而昌江是最好的选择。
省委副书记这个职务对于陆为民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自己担任副部级干部时间太短,杜崇山都是从蓝岛市委书记先到昌江担任常务副省长过渡之后才担任省委副书记的,自己也差不多,相当于是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来过渡了,重返昌江担任省委副书记了,不过杜崇山担任副省级干部的时间科比自己长太多了,自己这短短四年,怎么看都有点儿单薄了。
苏燕青回到家中时,很意外的看到了丈夫居然先回家了,而且坐在沙发上,似乎是在等待自己。
心中咯噔一声响,苏燕青心湖顿时波澜泛起,其实前一段时间她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儿什么,但是却总是不愿意去多想,下意识的想要去回避,但她也知道自己就算是想要躲避也躲避不了。
无声的把手里买的菜放下,苏燕青默默的给自己倒了一杯凉水,喝了一大口,这才慢慢的走到丈夫对面的沙发坐下。
陆为民没有说话,苏燕青也没有吱声,两人就这样默默的静坐相望,似乎都在寻找着更合适的话语。
最终还是陆为民打破了沉寂,“燕青,估计你都应该猜到了。”
“嗯,你都这个姿态在家里我能猜不到么?”苏燕青嘴角浮起一抹有些伤感的笑容,但随即就有些如释重负的舒了一口气,“该来的终于来了,我也可以放下心里的石块了,说实话自打你给我漏了那点风之后,我就一直心里压着什么东西似的,现在可好,石头可以卸下了,到哪儿?”
“昌江。”陆为民点点头,苏燕青的表现还算正常,他还真有些担心妻子不愿意,但转念一想,自己和妻子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妻子的脾性他也很了解,在大事情上是能够分得清楚轻重的。
“副书记?”苏燕青也点点头,“看来你还真的是被花书记给说准了啊。”
“嗯。”陆为民点轻轻扬起下颌,“没想到走来走去,最终还是走回了昌江,离开了四年,物是人非,也不知道这一去,会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杜省长不是还在么?”苏燕青对昌江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不过省委*书记尹国钊是个很强势的人物,听说他在国土资源部任职时就很霸道,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这大概也是尹国钊和杜崇山之间关系不睦的主因吧?”
陆为民不太喜欢评价领导,尤其是自己即将赴任昌江,尹国钊和杜崇山都是领导,自己处于其中本身就有些微妙,也不知道中央这样安排是出于什么目的,中*组部和自己谈话也没有说一个所以然,都是一些大话套话,林林总总一大堆,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工作需要。
见丈夫微微皱眉,苏燕青也知道丈夫的脾气,轻轻一笑:“怎么,我心里还不舒坦呢,就不许我随便说说?就咱们俩,有多大关系?”
陆为民摇头,“领导的事情最好少去评价,实际上我去拜会过杜省长,没外边传言的那么邪乎,尹书记和他可能在一些具体工作上有不同意见,也有过一些矛盾,但是都是工作上的正常分歧,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都是被有些人以讹传讹,才弄得这么大。”
“恐怕也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苏燕青不以为然,“你去昌江,看似熟人熟路,但是也正是因为你人熟地熟,恐怕有些工作开展是有利的,但是有些工作却是不利的,尹国钊是个很强势的书记,杜崇山作为省长,又是外来干部,但和你关系又挺好,你与尹国钊之前又没有任何交情,下一步尹国钊和杜崇山如果在工作中发生矛盾,你站在哪边?还有,你这一趟回去,本来省里也就还有不少是你的老上级老同事吧?你现在是省委副书记,第三把手,这些人心里怎么想?恐怕光是这种心态要平复下来都不是一件简单事儿,你就得要在这种氛围中开展工作,一样不好做。”
求票!(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第八十一节 人是物非
苏燕青显然对这些事情看得极为清楚,所以毫不客气地戳穿了陆为民企图和稀泥的想法,这让陆为民也有些无奈。
他当然清楚这里边的微妙,他和杜崇山关系很好,但又是省委副书记,自己又是土生土长的昌江干部,尤其是长期在宋州和丰州这两个目前在昌江政治经济格局占据重要地位的城市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不言而喻就有很大一批干部是从自己麾下成长起来的,或者说是在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这些干部或许不能不说是属于自己的人马,但是毫无疑问在很多工作思路和观点上都是受到过自己影响的,而这些干部恐怕亦有不少现在在省里边各个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难免就会产生一些很微妙的影响力,对于尹国钊和杜崇山这两位都是外地干部来说,自己站在哪一边恐怕产生的影响力都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关键因素。
同样,自己四年前还只是一个昌江的厅级干部,但是四年后自己却一跃超越了很多人,这些人里边很多都曾经是自己的领导,现在自己却跨越了他们,位居他们之上了,这些人又会怎么想对于自己的到来又会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判断的事情,连陆为民自己心里也没底。
“现在说这些好像也没有多大意义了,我只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据情况来处理应对了。”陆为民摊了摊手,表情也有些复杂,“我能怎么办推翻央的决定,换个地方不可能。或者畏首畏尾的当个泥塑菩萨好像我不是这样的人吧还是那句话,秉承公心,对事不对人,只要我认为是正确的,我会坚持。当然我更会服从组织的民主集原则,同样,我也会讲求工作艺术,尽可能的协调好里边的关系,你相信你老公的领导水平还不至于那么低,处理不好这间的关系吧。”
“可有些事情不是你协调能力强就能做到的。就算是通过民主集制原则,你会发现你一样会陷入选边站的困局,你自认为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想法做事情,但是在别人眼里却未必,要么就是坚定不移的站在一把手一边,对昔日有提拔知遇之恩的老领导下狠手。要么就是和拉帮结派对抗一把手的权威,我说得肯定有些难听。但是我觉得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苏燕青语气不变,但是言语却更是尖刻直白。
话丑理端,陆为民的心情被妻子的这番话破坏殆尽,他何尝不知道这里边的水深水浅,可是他能有得选择么没有,只能说是见招拆招了。
无论是尹国钊还是杜崇山都应该看得到想得到这一点,他们也会考虑这重因素。也会琢磨该怎么来应对这些新变化。
即便是杜崇山,随着自己身份变化。以省委副书记的身份重返昌江,双方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也是说不清楚的,同样对尹国钊来说,自己作为他的助手,他也一样需要考虑怎么来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这一切对自己是难题,对他们何尝不是
问题还很多,包括自己重返昌江,而且是以省委副书记这个有些微妙的身份重返,很多昔日的同事同僚下属都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反应,真的很难说。
以秦宝华和邓绍荣为例,秦宝华作为省委组织部长,在昌江省委里边分量很重,而且据陆为民所知,尹国钊对秦宝华很欣赏,秦宝华也与尹国钊走得很近乎,事实上孙章华这一年多时间里身体一直欠佳,多次住院,很多党务方面的工作都是秦宝华在代理,如果不是秦宝华的资历的确太浅,只怕尹国钊内心也是希望秦宝华能接替孙章华的职位的,而本来和杜崇山关系相处甚好的乔国章是有希望接任孙章华的省委副书记一职的,没想到却又提前调任湘省担任省委副书记去了,这让杜崇山也甚是失望。
同样邓绍荣这个和自己关系不睦的政法委书记,却与杜崇山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尹国钊对邓绍荣的工作却不太满意,黄旭就曾经和陆为民谈起过,尹国钊在省委常委会上就很不客气的批评过政法委工作流于形式,喜欢做表面章,据说让邓绍荣相当狼狈。
这样诡异的格局陆为民都觉得头疼,昌江省委已经不是四年前的那个格局了,有句话是物是人非,但是陆为民却觉得现在昌江省委里边很多却是人是物非,这个人是指的是人也许还是那些人,而物非就是指随着各人的身份地位的变化,他们的态度立场也会发生变化,用一句俗一点夸张一点的话来说,敌友之间的关系都有些莫辨了。
就像秦宝华,自己当初和她关系融洽,但是随着自己以省委副书记身份重返,对方作为组织部长,她还会对自己言听计从么显然不可能了,即便是丢开尹国钊这层因素,作为组织部长也不可能完全听命于一个省委副书记,同样对邓绍荣来说,昔日他和自己都是省委常委,现在自己是省委副书记,他仍然是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那么自己的意见,他恐怕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一种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了。
“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做”陆为民反问妻子。
“我不知道。”苏燕青很断然的道:“这只能取决于你自己,或许你说的对事不对人这种态度很好,但是我要说的是可能事情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件事情也不可能如你所愿的那么只有黑白是非两面,非此即彼,很多时候是具有两面性的,这就要看你自己去如何去权衡利弊了。”
“得,还是一句话,就事论事。”陆为民也撇撇嘴,“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同样,随着陆为民将重返昌江担任省委副书记的消息传开,和陆为民一样情绪也十分复杂的人亦是不少。
杜崇山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喜悦高兴,他很清楚,时移势易,陆为民也非昔日的陆为民了,甚至和几个月前与自己相谈甚欢的陆为民不一样了。
当时他是以央政研室副主任和联部副部长身份来昌江,拜访自己也带有一份私人感情在里边,以他当时的身份,的确可以不太在意尹国钊的感受,因为尹国钊无奈他何。
但现在呢他陆为民是省委副书记了,从党内职务来说,他是和自己一样的了,而作为省委专职副书记,他理所当然是省委书记在党务,也就是党群工作这一块上的第一助手,而处于这一位置上,基本上都要求他在重大事务和问题的态度上要和省委书记保持一致,这几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个人感情也许会在某些时候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在工作,这种个人感情能起到多大作用,利益取舍,有几个人能丢得开杜崇山不看好。
陆为民他重返昌江肯定也是有一番想法的,他也需要在他的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来,而他想出成绩,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尹国钊这个省委书记的支持,缺乏了尹国钊的支持,陆为民纵然在昌江根基再深厚,一样会很难,尹国钊这个省委书记也不是白干的,要手腕有手腕,要魄力有魄力,要能力也有能力,这几年来他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深入,任何小瞧对方的都会付出代价,否则自己也不至于现在这么难。
当然,陆为民来昌江也不是坏事,起码比一个素未平生的人来昌江要好,哪怕陆为民有他自己的立场,但是从工作角度出发,杜崇山相信自己和陆为民之间应该是有很多共同观点的,那陆为民最起码可以在其起到一个缓和和桥梁的作用,当然这也还要看陆为民与尹国钊之间关系如何相处了。
不过,杜崇山相信以尹国钊和陆为民的政治智慧,两人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冲突,尹国钊作为一把手,陆为民作为他的主要助手,都应该能够很好的处理好双方之间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只是说具体到某一项工作时,尤其是在自己和尹国钊之间观点不一致时,而陆为民个人观点又倾向于自己一方时,就要看陆为民怎么来应对了。
啥也不说,求500张推荐票,可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
隔壁老王手机请访问: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八十二节 评价,传奇
和杜崇山一样陷入了思考之中的,还有昌江省委*书记尹国钊。
他的确没有想到中央最终会选择陆为民重返昌江,担任省委副书记,这对于他来说的确是一个有些复杂的挑战,或者说考验。
之前孙章华虽然身体一直病病恹恹,但是好歹也还是对他比较配合,后期身体不行了的时候,秦宝华又顶了上来,帮他撑起了大局,所以有时候他甚至觉得就这么一直下去也不错,孙章华挂名,秦宝华做事儿,也许拖上两年,秦宝华就可以乘势接任,当然他也知道这种想法不太现实,中央不会容忍这种局面长久,只是他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尹国钊和陆为民在工作上没有任何交织,他来昌江担任省委书记时,陆为民已经走了,但是陆为民离开了昌江,昌江却依然有他的传说。
宋州和丰州这两大城市的优异表现摆在那里,就像两座丰碑,让人无法忽视。
连尹国钊都要承认,像宋州这样的内陆普通地级市,经济总量把省会昌州甩开也就罢了,竟然能把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辽省的沈阳/大连甩开几个身位,不能不让人觉得神奇,所以他到昌江担任省委*书记之后,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宋州。
他想要好好了解一下,宋州凭什么能把沈阳/大连这样的工业基础极其雄厚的城市超越,要知道几年前,沈阳和大连这些城市是根本没有把宋州放在眼里的,起码他在辽省担任省长的时候,是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宋州这样的城市居然也可以把沈阳大连这样的城市斩于马下的。
但现实就是现实,就有这么残酷,宋州的经济总量,前年就已经闯入了全国城市十强,整个中西部地区除了重庆这个直辖市外,就仅有宋州这一个普通地级市达到了这个巅峰,让人匪夷所思。这两年即便是增速明显放缓,但是凭借着前几年打下的雄厚基础,仍然是稳稳力压杭州/无锡等沿海发达城市,居于第十位。
宋州也就罢了。毕竟也算是昌江的老工业基地,加上赶上了一些机遇,比如多晶硅产业,又比如钢铁和机械制造业的大发展时期,但是丰州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市也能脱胎换骨般的闯入了全省工业经济前四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虽然从表面上看,陆为民只在丰州担任了三年时间的市长,而丰州发展更快的时段还是唐天涛主政的时期,但是尹国钊从各方面了解到的情况正是因为陆为民在担任丰州市长那几年间,为丰州的工业经济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伏龙和双庙两个新建区的工业培育,相当漂亮,也才能有后来唐天涛接替张天豪担任丰州市委书记期间迎来了丰州经济的高速发展期。
就凭这两方面的表现,就足以让陆为民在昌江蜚声内外了。尹国钊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他也要承认陆为民在经济上的表现无人能出其右,而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一大批原来跟随陆为民或者和陆为民共事交好的干部被提拔了起来,这一点之前尹国钊并没有太意识到,一直到突然传来陆为民要出任自己副手时,他才觉察到这一点。
这样一个官员出任昌江省委副书记,尹国钊也吃不准中央是怎么考虑的,但是有一点他还是明白的,中央对他和杜崇山之间的不睦还是有些看法的,但让陆为民出任昌江省委副书记。难道就有助于化解和消除自己和杜崇山之间的矛盾?尹国钊不这样认为。
他甚至认为陆为民来之后,也许会起到副作用,激化他和杜崇山之间的矛盾,因为先前他处于压制性的地位。杜崇山虽然有些不满,但是却还能够保持克制,如果陆为民来了,真如之前不少人说的陆为民和杜崇山之间关系不一般,杜崇山会不会有所仗恃,进而变得更具有攻击性了呢?
照理说陆为民作为省委副书记。是不应该这样不成熟的,但是毕竟他和杜崇山之间有这层渊源,而陆为民又太过年轻,所以还真的不太好说。
*************************************************************************************************************************************************************************************************************
“尹书记,秦部长来了。”
秘书的声音打断了尹国钊的沉思,“哦,请他进来。”
“橐橐橐”的皮鞋声在门口停下,“尹书记,您找我?”
“唔,来坐。”看见秦宝华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尹国钊笑了起来,“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和你聊一聊,坐吧。”
秦宝华其实猜到了尹国钊找自己的目的,但是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沉静的点点头,坐在了尹国钊对缅沙发上。
“宝华,恐怕你也知道了,中央已经任命陆为民同志为省委副书记,很快他就要来赴任了,马上陆为民同志就要成为我的助手,可我以前和陆为民同志从未共事过,对他不太了解,而你和他共事多年,对他也是比较了解吧?”尹国钊也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
“尹书记,陆书记来昌江任职的事情我也是刚知道,其实中组部那边文件也还没有正式下来,不过这年头消息都保不了密,别说我了,部里边以及省委里边估计也有不少人知道了。”秦宝华显得很淡然,“我和陆书记的确共事时间比较长一些,前后两段时间,我倒宋州担任市委副书记时,他是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那会儿还没有减副,所以他是以副书记兼任常务副市长,主要是抓经济工作,接触还不算很多,后来他从丰州市长到宋州担任市委书记,我担任市长,我们俩搭档,应该说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工作氛围也比较好,干得挺顺心,……”
“嗯,宝华你的风格的确和很多人都能出的好,你感觉陆为民这个同志的工作作风有什么特点?他在宋州在蓝岛的表现都很优异,中央把他安排到昌江担任省委副书记肯定也是有深意的,我希望多了解一下他的作风脾性,这样也有助于我和他今后开展工作的时候更默契。”尹国钊点头,不过他不太满意。
秦宝华说得比较客观,但是也有些模糊,没有提到陆为民的个人风格特色,只是泛泛的介绍了陆为民和她工作的情况,对于他想了解的陆为民的具体工作作风却没有谈多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