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瑞根
陆为民略带自我调侃的话语让花幼兰和陆为民都笑了起来。
“为民,我相信中央有安排,你这块金子总要放在最合适的时候才会绽放最耀眼的光芒。”花幼兰说这话的时候倒是很有些自信。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花幼兰明显感觉到国内经济似乎像是走到了一个波峰开始有下行的趋势了。
虽然去年的几万亿刺激计划再度让国内经济增速昂起了头,但是她觉得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而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非就全都是好事,起码有一点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哪怕多增长01个百分点都不简单,单纯依靠投资拉动增速的老套路恐怕有失效的迹象,但是到目前高层似乎也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还处于一个摸索期,加之国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对于国内经济的挤压也越来越严重。
她刚刚从省长接任省委书记,就越发感觉到这份压力的沉重,湘省也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中部经济强省,但是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湘省制造业也呈现出了起伏不定的格局,虽然国内几万亿刺激计划再度带动了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经济复苏,制造业也从疲软中挣扎起来,但这种增长有多大的后劲,可持续么?花幼兰持怀疑态度,今天来,她也就是想要和陆为民交换一下这方面的观点,听听在嗅觉和眼光上都有着独到天赋的陆为民怎么说。
在听了花幼兰关于当前经济发展局面的看法之后,陆为民心中也还是有些感慨,花幼兰作为省委书记还是颇有水平的,在这方面有些先见之明,她已经意识到了中国这种超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进入了尾声,也许随后就该进入了中高速平稳发展的新常态了。
但花幼兰话语里还是有些不确定,毕竟从今年的数据上来看,全国各地的发展速度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国内很多经济界的人士仍然对中国经济发展看好,认为中国当前城市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化率依然很低,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仅是这个城市化的需求就足以支撑起国内重化产业的发展。
他们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起码还有二十年的黄金期,所以认为受到国外金融风暴的冲击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下行是短暂的,只要挺过这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很光明。
这个观点在国内很有市场。
当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从长期看还是好的,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变化,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再像前些年那样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了,可能会逐步回调到8%到9%之间这种较为正常的水准,甚至可能进一步下滑到8%左右,但总体来说还是向好,毕竟在这个总量基础之上保持着8%左右的经济增速已经是非常可观了。
“为民,你觉得当前这种情况会是一个转折点呢,还是会呈现出一种常态化的趋势?”花幼兰最后问道。
“您是指什么转折点?”陆为民一时间没有听明白花幼兰的意思。
“我是说,你判断中国经济的增速下一步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态势发展?”花幼兰道:“是掉头向下,还是能保持目前这种平稳势头?”
“掉头向下是必然的,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再回到两位数的时代了,我估计9%以上的可能都比较难了,但是这个向下并不是呈断崖式的高坠,而是一种平缓下滑的趋势,比如今年9%,明年也许就是85%,后年也许就是8%,再后年也许就是75%了,会呈现出这种逐年递减下降的趋势,且不可逆转。”陆为民很肯定地道:“这其实可以从多个层面看出来,一是产能过剩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甚至在这一波强刺激的情况后变得非常严峻,二是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也会越来越小,投资效率不断下滑,三是消费对经济拉动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经济就难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你认为今后几年经济增速都会呈现出单向下滑的趋势?”花幼兰有些惊讶,忍不住问道。
陆为民很肯定的语气让她忍不住揪心,尤其是他预言几乎是每年05个百分点的下滑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省委*书记,她很清楚经济如果按照这样每年05个百分点的趋势下滑,对于像湘省这样的内陆以制造业为主的省份来说会带来多么大的冲击,就业,地方财政收入,产业调整,这些问题几乎一下子就要摆在面前,而自己刚刚接任省委*书记就要面临着经济持续下滑的这个挑战,不能不说赶上了一个不太好的时机。
“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逆转的,中国经历了这么十多年的黄金增长期,也该进入一个比较常态化的发展期了,这很正常,我觉得这也是好事,挤掉一些过剩产能,挤掉一些水分,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本和技术输出,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发展历程,谁都要面对这个问题。”陆为民在花幼兰面前并没有遮掩什么,“国内经济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一轮的经济下行正好可以用市场规律来调整和规范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是好事。”
晚上12点打榜!(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第七十八节 来风
花幼兰忍不住苦笑,这家伙说得倒是轻巧,是真的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在中央部委里边当然可以笑看风云,可是在地方上,哪有这么轻松简单?
像自己这样执掌一方的,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大省,经济要发展,财政要增长,老百姓生活要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和农民工要就业,前面几届都遇上了经济黄金期,轮到自己了,就成逆转下滑了,你怎么来解释,怎么向上边交代?哪怕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趋势大气候,但谁又愿意落到自己身上呢?
摇了摇头,丢掉一些情绪,花幼兰重新恢复了沉静,“为民,你觉得随着你所说的这种经济下行的常态化趋势出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可能要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你觉得这种局面下,可能会出现那些问题呢?”
“经济下行带来的问题太多了,哪一个摆出来都是棘手事儿,比如财政减收,目前很多地方上的财政有很大问题,尤其是在结构上的不合理,非税收入,尤其是土地出让金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一旦经济下行,房地产业会首当其冲,届时不但税收会下滑,而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更会大跌,很多城市这几年把规划做得过于宏大,投入过高,结果遇上这种情况,恐怕就会是债台高筑了。”
陆为民没想到花幼兰会问这个问题,这说明花幼兰也是认可自己的判断的,而且已经在着手考虑如果真的如这种情况,需要来怎么应对。
说实话陆为民也没有太多的高招,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在总体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局部地区很难有逆天之力,顶多也就是下滑速度慢一些,产业的结构通过调整更科学合理一些罢了。
“经济下滑还会带来地方债务偿还困难,甚至变成接新债还旧债,这几年地方债务急剧攀升。各种融资平台大肆融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这些投资不但能改善所谓投资环境,还能有面子,同时也能拉动gdp增长。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是否和自身经济发展相适应,或者说有没有这个偿还能力。这和我们国家这种官员负责制有一定关系,反正我就这一届,债务再高,我只要拖过去。那就该是下一任的事情了,我借债再多,但是本届政绩干得漂亮啊,那我就升官了,债务留给下一任,成了下一任的责任了,这就很不正常,离任审计不审遗留下来的债务是否合理,而仅仅是审查其有无贪腐,这有失偏颇。贪腐固然要审,但是这种在位乱为乱政的行为,我觉得一样应该受到追究,别说升官了,就是升了也得要给他撤下来,退下去的也要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
陆为民的话让花幼兰也有些心焦,她明白陆为民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在各地都广泛存在,湘省也不例外。
在城市化建设进入的这几年里,哪个地方不是靠这种手段来带动经济发展,房地产业火爆。那么卖地就是一桩再合适不过的买卖了。
卖地的大笔土地出让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去,可以圈出来更多的地,而一转手又可以回收更多的资金,这看似良性循环。但却需要建立在城市化进程一直这样下去,老百姓对房地产的购买力和购买热情永不消退的情况下,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哪里可能有一直火爆高烧的市场?
而地方上如果养成了这种依赖土地出让金来充当第二财政支柱,进而忽略了税源税基的培养的话,那么一旦土地出让不再吃香。那么这条断瘸的腿就没有什么能够弥补了。
“经济下滑还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农民工的回流,当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无法在沿海挣到满意的工资,很多民工就回回流到本地,加上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这又会成为政府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
陆为民随口举了几个例子,花幼兰都只是听着,没有插言,一直到最后,花幼兰才问道:“为民,那你觉得这里边最棘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陆为民一愣,想了一想才道:“恐怕还是要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问题,这是根本,归根结底,还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调整,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来,带动经济发展,抵御整个经济下行的冲击。不是说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市场始终是存在的,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只能说是让市场变得更具残酷性,但是只要你具有竞争力,你就一样可以生存下来,甚至活得更好。”
“还有呢?”花幼兰并不满意,这个问题不是最急迫的,而且大家也都清楚。
“恐怕就是要让我们的政府要意识到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必要性了,要让他们明白靠卖土地过日子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了,现在要学会过紧日子,如果还不明白这一点,等到真正房地产业冷下来的时候,那是要冻死一大批人的。”陆为民毫不犹豫的道。
花幼兰走了,不过却给陆为民带来了一些意外的消息。
陆为民不确定花幼兰带来的消息是否属实,或者说连花幼兰自己都不太清楚她的这个消息准确性。
昌江省委副书记孙章华因病可能不会再担任昌江省委副书记,而昌江省的常务副省长乔国章又才赴湘省担任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职务都还暂时尚未补缺,所以昌江省委一下空缺出两个重要的职务,中央近期可能有意要动人补缺。
花幼兰没有说其他,陆为民却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如果自己有意要下地方,无疑这是一个机会,常务副省长肯定是不会考虑的,也就是说昌江省委副书记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
当然花幼兰觉得陆为民这个时候下地方担任省委副书记可能有些吃亏了,但是陆为民却不这样认为。
自己本来担任蓝岛市委书记时间就不长,加上升任副省级时间也很短,到中央部委里边来也就是这么染一水,下放下去就想要直接担任省长这一类的角色本身就有些不现实,像杜崇山在齐鲁也是以齐鲁省委常委兼任蓝岛市委书记,比自己任职时间更长,担任副省级干部时间更是长了不知多少年,到昌江来也还是从常务副省长干起,继而接任省委副书记,才担任代省长和省长。
当然,自己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任职表现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台阶,博得了高层领导的认可,只是这能不能转化为自己下地方时的优势还不好说,没准儿也还要成为一个障碍,没准儿那位领导认为自己还真的就更适合在部委里边工作,那就弄巧成拙了。
花幼兰先前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陆为民还没有太在意,在他看来恐怕自己这样频繁的挪动位置有些不太可能,一两年换一个位置,好像感觉有点儿夸张了,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这一步一步走下来,好像还都有点儿这种味道,在丰州,在宋州,再到齐鲁,似乎没有哪个位置自己呆上四年以上。
这个时候陆为民的心思才略微有些活泛,说实话他是真不太喜欢在部委里边工作,尤其是在现在的政研室和中联部,当初来的时候还有些兴趣,那是因为自己还仗着有点儿前世记忆带来的优势,可以指点江山一番,现在该用的也已经用了,蝴蝶翅膀也那么略微的煽乎起了一些风暴,有些变了,有些依旧,但总的来说自己能为国家做的也做到了,下一步就已经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甚至连影响都很难做到了。
不过要想下地方工作也不是他想去就能去的,一要看机遇,二要看中央的意图,昌江他当然愿意回去,哪怕现在昌江的情况也不是太好,但是毕竟这是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人熟地熟,进入状态可以更快,而且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陆为民也很希望自己能够为家乡出一份力。
只是这些事情也由不得他,花幼兰给了他这样一个希望,让他也有点儿心思浮动,处于他这种状态下,似乎又不可能去找哪位领导反映或者表示什么,还真是一件难事儿。
求票!(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第七十九节 皆有可能
工作还得继续干,该哪项工作,还得琢磨着上手,前期在中联部这边花的心思过多,现在陆为民又把心思转到了中央政研室这边。
相比中联部这边还有一些日常的接待事务,中央政研室那边的工作主要就是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主了。
前期中央政研室因为考虑到陆为民还兼任着中联部副部长,所以更多的工作也就是结合着国家对外政策来研究,比如国际研究局这边的工作,除了非洲战略外,也开始介入到了对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国家政策研究,重点也指向了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
在对非战略的调研报告上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这边都受到了好评,这样让国际研究局和中联部都兴致大增,所以当陆为民提出了东南亚和南亚将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中的两块重要基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研究时,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政研室再度联手了。
关一介开展的民间智库和社会群体组织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发挥这一课题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于有计划的扶持建立一批民间智库和社会群体组织,加强其在对外交流交往和联系中的作用,》→这一方案雏形也基本上出来了,现在中联部内部也正在进行审议,准备形成正式的方案。
陆为民很淡定,但是苏燕青却有些不太淡定了。
当陆为民和她无意间聊起花幼兰的谈话时,苏燕青就陷入了矛盾纠结当中。
从内心来说,苏燕青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丈夫高居副部级领导,除了去年12月那一趟远差外,接下来这快一年了,生活都相当有规律。偶尔出差去考察调研,时间也不长,一个星期就能回来,丈夫也不是那种喜欢应酬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一般都能准时归家。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周末还能一块儿出去就近踏踏青,或者把曹朗一家人叫上去近途旅游,其乐融融。
窈窕也在逐渐长大,丈夫在家也能给女儿以更多的父爱,这对女儿成长很重要,哪怕遇上什么不顺心事儿,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丈夫的关爱能让女儿心情变好。而女儿的撒娇也能让丈夫疲劳顿消,说实话,苏燕青是真不愿意这样的生活被打破。
但苏燕青却知道丈夫虽然表面上对现在的工作生活甘之如饴,但是内心却并不太满意,这从他日常生活中就能看出来一些端倪,时不时的发愣,或者喜欢看蓝岛和昌江那边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对在曾经工作过的宋州/丰州/蓝岛以及昌州这些城市的情况格外感兴趣。这都无一不证明他的心在地方上。
苏燕青也曾经试探性的询问过丈夫的想法,丈夫却不置可否。只说哪里工作都差不多,各有各的好处,没有明确回应自己的问题,而恰恰是这种不正面回应,才更让苏燕青确定了丈夫想要回地方上工作的心思。
当然丈夫想回地方上工作和能不能回地方上工作还是两回事儿,他才回部委工作一年多时间。怎么看都不像又要调整的,但是很多事情发生在丈夫身上,那就是不正常也变正常了,之前丈夫的每一次调整又有哪一次在大家心目中是正常的?
只要丈夫存着这个心思,那么他到地方上工作的可能性就无限大。因为他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表露出这个意思,同时在上级征求他的意见时也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这才是苏燕青最担心的,所以她经常在丈夫面前提到女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多么需要父爱,父爱对她的成长有多么重要,这对丈夫也造成了一些困扰。
反转过来想一想,苏燕青又觉得自己有些自私了,丈夫这个年龄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自身努力和各方面的机遇缺一不可,丈夫渴望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希望能够干出更出色的成绩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去干一番事业才是男人最好的抉择,作为妻子似乎不应该扯后腿才对。
可苏燕青又的确有些舍不得现在的这份生活,于情于理她该支持丈夫,可又要回到以往那种两地分居的生活,想到这里苏燕青就说不出的憋屈。
夏力行回到家中的时候,妻子已经把饭做好了。
孩子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像这种只有两人吃饭就成了常态,只有到了节假日,一家人才能有团聚的时候,平时各人工作都忙,也就没多少机会。
看到茶几上还摆放着水果和茶杯,夏力行微微扬了扬眉,家里来了客人。
妻子的社交圈并不宽,退休后也就是亲戚走动,要不就是在家练练书法,早上出去打一打太极。
注意到丈夫的目光,白圃平静的道:“燕青中午来了坐了一会儿。”
“哦?燕青怎么想起今天过来了?”夏力行有些讶异。
苏燕青来家里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多是周末才对,很多时候和连襟两口子一起过来,带着孩子,热闹热闹。
“也没啥事儿,就是过来坐坐,聊一聊。”白圃很随意的把筷子摆好,“吃饭吧。”
“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都是周末来,今天怎么会无缘无故来了?”夏力行摇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为民的?”
白圃知道丈夫很敏感,不过的确也是,燕青不是周末一个人过来,若是没啥事儿也不可能,也没有遮掩什么,“老夏,是不是又有人事变动?燕青担心为民要下地方?”
夏力行皱眉,拿筷子的手也顿了一顿,“怎么,燕青不愿意为民下地方?”
一听丈夫这么一说,白圃也知道苏燕青那边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了,微微蹙眉,“也不是,燕青现在很纠结,拿她自己的话来说,为民肯定还是想下地方去干一番事业的,但是窈窕现在也读小学了,刚适应了学校的情况,燕青不希望孩子转学转来转去,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现在也是矛盾心理。”
夏力行不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陆为民这两口子看似完美,也一样有各种难处,孩子逐渐长大了,要读书要成长,父母都希望她能有一个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来健康成长那种随着父母四处转学的,肯定会有影响,而且可能苏燕青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地方去读书,以免学校因为陆为民的身份带来的环境因素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见丈夫不吭声,白圃忍不住问道:“老夏,是不是真的有这种可能,为民要下去?他不是才回京没几天么?”
夏力行摇摇头,还是没有说话。这种事情不好说,他也听到了一些消息,中*组部据说在对一批年轻优秀的干部进行考察,尤其是一批六零后的干部,准备选派下到地方上去担任更重要的岗位,但是为民应该不在其列才对,为民才从地方上上来,而且以前也一直在地方上工作,和中*组部这一次选拔干部的目的不一样,中*组部选拔这批干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长期在中央和国务院部委里边工作的年轻优秀干部,陆为民显然不属于此列。
但很多事情也说不清楚,为民这段时间风头正劲,他在国务院这边也时不时听到相关的传闻,说陆为民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那边也是动作不断,出手了不少新的思路观点,颇得最高层的欣赏,照说在现在岗位上表现优异,本该继续留在现有部门里发挥才能才对,但是陆为民的风格恐怕很多人都不太认可他能一直留在像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这种部门里边,这一点连夏力行都认同,你说来当一条鲇鱼打破一下沉闷的环境氛围,带动整个工作的开展,可以,可要一直用这种方式来推进工作,也不是长久之计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层让为民重返地方去扛起更重要的担子,也未必就不可能。
在这个层面了,夏力行也知道自己也不可能也无力去影响什么了,像陆为民的调整,不比其他岗位,肯定是中央高层的集体决策了,所以无论是谁,都只能说静观其变,顺其自然了。所以苏燕青担心也好,纠结也好,其实都无济于事,真正决定下来,那只有一个结果,服从组织安排。
继续求1000张推荐票!(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第八十节 风劲角弓鸣
事实上这个消息也不仅止于花幼兰和夏力行才知晓,像赵家淮也一样听到了类似的消息。
陆为民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的表现很优异出色,但是有一点却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陆为民到现在仍然没有真正融入到这个岗位上去,更像是一个外来的旁观者,以他局外人的身份在发现和寻找这两个部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他能找准下手之处,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一点,很精准的按照他自己的思路来动手了,而且一动手就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