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山童姥
还有林大勇以前采购武器,他们都觉得,不用采购昂贵的伽兰德bu qiāng和chong fēng qiāng,有那钱,还不如采购一批的普通bu qiāng,都足够武装起来几个师了。
谁知道那些武器在战场上,简直是压着小鬼子抬不起头,还能减少大量的伤亡,给日军造成重大的损失。
就连林大勇购买伽兰德的图纸,他们都觉得吃亏大了,可是现在都不这么觉得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面支持
也就是林大勇一次次的决定,让部队开始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就连林大勇说要换两万多的俘虏,他们开始还是不怎么赞同的。
毕竟那可是不少日军的相当优秀的指挥官,可是现在谁都不会再提了,里面筛选出来两万多的俘虏之后,形成了现在相当不错的战斗力。
这么多的人,竟然都可以组建起来差不多一个师了,一个师比那几十个指挥官强的不要太多。
林大勇现在说,这个沈世川,超过一个军的价值,看来也得拭目以待了。
不过张铁龙还是担忧的道:“可是那个厂长怎么办?毕竟是我们的老兄弟,还是营长下来的,又是高中毕业的高材生,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顶头上司,他心里面能好受么?”
“对呀,这是个事情啊,这得照顾好我们的老兵心里啊,不然让其他人怎么看?如果沈世川也是受伤老兵,那谁都没话说,关键他不是啊,还是刚来我们这里的人,这让我们怎么交代?”谭家玉也是头疼。
不过林大勇不在意:“我和他聊过,他也是个识大体的人,相信在他知道了这个沈世川的本事之后,一定会很配合的,目前等到huo yào厂全面创建起来,只能先委屈他作为副厂长了。”
看来目前只能这么办了,林大勇又让人把这位叫曾国秋的huo yào厂厂长叫来,好好谈谈心。
一定要把他给安慰住了,别出现什么乱子,让心里面不舒服,给沈世川捣乱,造成huo yào厂出现毛病。
第二天曾国秋的到来,经过林大勇的劝导,让曾国秋保证,一定全力配合新来的沈世川。
要说心里面不舒坦那是绝对的了,凭什么咱干的好好的是,突然就来了个新皇上啊。
只是林大勇跟他讲解了清楚,沈世川可以制造出来更好的zhà yào,让zhà yào产量翻倍,这样可以制造出来更多的dàn yào和炮弹。
这让前线的士兵们都可以不在为dàn yào发愁了,让他心里面很心动,他是从战场下来的营长。
那可是经历好几次大战的,自然是知道dàn yào对前线的重要,已经把部队当家的人,那打心里面都是希望部队越来越好的。
安抚好曾国秋,林大勇就开始观察沈世川,沈世川一回去,相当的忙碌,辞去文化教员一工作之后,就开始挑选了一些帮手。
先是到了现在的huo yào厂,经过三天时间的了解,又是到处的在附近寻找最新的工厂厂址。
一周之后,一份非常完善的计划书放在了林大勇的面前,林大勇仔细的阅读了清楚。
沈世川需要的新厂址,已经选定,那里就是在飞崖镇里面最新修出来的一条通往山里面的山坡中。
选址很好,林大勇很满意,路也已经修好了,各种的物资都可以快速的运输过去,安全性也绝对是很好。
看得出来他还是非常用心的,林大勇很满意,剩下的就是快速按照他的条件执行。
在不耽误现在的huo yào厂生产情况下,最新的,规模相当大的huo yào厂开始创建了,按照沈世川的要求,林大勇安排了几百个俘虏进去创建厂区。
还要求最快,一切的物资都是紧供应着他沈世川,而沈世川也的确是厉害,怎么最安全的保存zhà yào,哪里需要做什么安全措施,都是井井有条。
这更加让林大勇对他有信心了,按照沈世川的说法,一个多月之后,最新的厂区建造好之后,就可以投产。
现在他主要是一边督建厂区,一边的培训工人,到时候产量最少要翻一倍,成本也会降低很多。
这事情林大勇交给沈世川之后,就不用在多去操心,只管结果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张铁龙说的另外一件事情了。
那就是老美那边,最近又陆续的来了不少的工厂,开始这里只是几个厂子,那都是一些大胆的老外跑来的。
而那些专门观看的老外看见他们赚钱了,竟然陆陆续续的跑来不少,比如有些小商品的厂家也来了。
还都是一些小厂子,比如牙刷厂,还有纺织厂,竟然还跑来个小型纱厂,以及一个食品饼干厂。
这些老外,都是看重了林大勇这里百姓有钱的现象,这里可是比华夏的其他地方要好很多。
林大勇又是承诺的两年免任何的赋税,工资又低,关键是百姓手里头都有钱了,还有外面的商人也都是跑来拉着各种的货物做生意。
也有很多的华夏工厂跑来开厂,只是大部分都是选择在了省城一直到同城一带,他们觉得这里远离战场,小鬼子不会跑他们这里来的。
林大勇当然是欢迎了,只是规章制度都必须要让他们确定下来,到了这里可以,必须要守护这里的规矩。
老老实实的开厂,开店面做生意,不会有人为难你们,但是你们也不许随便欺负百姓,该给的工钱,必须如数的给了。
每天不得超过九个小时的上工时间,万一工人有了伤残的情况,工厂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这些林大勇都必须提前的定下来,别到时候出现乱七八糟的问题,毕竟林大勇这里还不少大城市和很多县城呢,生活用品消耗量相当的惊人,开始都是一些晋地商人跑来。
或者是本地的商人去外面运送货物,现在多出来了这么多的厂家,也是好事,更让林大勇好奇的是,竟然老美那边跑来了一个自行车厂。
这自行车,在这个时代,可是个稀罕物品啊,他们跑到这里建厂,那必须要欢迎了。
而现在,还只是来商量呢,看看地形和情况,适合不适合开展市场,老美那帮的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没好处,或者不安全,他们可不舍得来。
只是让林大勇郁闷的是,老美的拖拉机厂怎么不来啊,能造出来拖拉机,说不定都可以造出来坦克了。
显然那些重企业商人,还是看不上林大勇这里的,而林大勇也自发的让本地百姓也开办企业,只是林大勇现在没多少现金给他们贷款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自己造钱
随着各地的玉米全部入仓,又随着大地上面开始犁地播种,现在都在抓紧时间的做最后的耕种。
因为马上要入冬了,必须入冬之前,全部把地里面的伙计给忙活完,各个村子的民兵都自发的组织起来村民集体劳作,这样速度都快了很多。
同时当地的士兵也都放假回家劳作耕种,林大勇还特许了,种完地,忙完可以在回来,而林大勇倒是想赊欠一部分的化肥,帮老百姓撒播这一季的麦子,可是老美不干。
而林大勇现在也没多少钱了,只靠着以前搜刮那些恶霸无赖,还有那些混蛋汉奸,能耗到了现在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
在加上这么时间可是消耗相当的大,开销大了,自然是存款就不多了,而收上来的商业税,也根本不够全面维持的。
现在张铁龙告诉给了林大勇一笔账目,存款不多了,四十万大军,只军饷都是一笔相当雄厚的数目。
还有其他方面的开销,根本就维持不住的,目前林大勇还设置了两年内不用老百姓交税粮食。
这才第一年,明年还是得相当一部分的地方免费,所以今年冬天,必须要有进项。
不然的话,那军饷只能是缩短,这个林大勇绝对不允许的,军饷必须是第一位,不然很多百姓都是要拿着这军饷给家里面过日子的。
家里面不能得到安顿,那谁还给你拼命打小鬼子啊,再有就是伤残士兵的抚恤金,以及军用物资的采购,都是大量的大洋。
目前还能收到的商业税也是少的可怜,林大勇让张铁龙把那些古董,字画,还有一些金银首饰,都给阎老西处理换成大洋。
在华夏,大洋还是硬通货,至于说法币,林大勇根本不用,那东西到后期可是会相当的贬值。
现在都已经是贬值的厉害了,所以林大勇只要大洋,对于资金方面的缺失,林大勇也是很苦恼。
作为要维持发展根据地,各个方面都是需要尽心尽力,还是自己缺少很多的人才啊。
倒是他的财政部部长孔祥贵给林大勇出了个主意,孔祥贵是早期林大勇开创根据地的时候,在当地一个老国民政府的会计,后来日军来了之后,他就在泗春县辞职不干了。
专门给一当地生意人继续做会计,年龄不大,才三十岁,但是干了七八年的会计,最早是在北平学金融的。
林大勇开始有了规模之后,主动请缨投靠,一直算是林大勇他们的官方管理财务的助手。
去年冬季,林大勇创办了财政部,负责对来往商人收税,这人很精明,在金融方面有独到之处。
到了现在,每个商人需要缴纳多少赋税,他比谁都清楚,现在银库存量不多,还能维持这个冬天。
但是林大勇是需要继续扩军的,最少在猛攻东北之前,需要在扩建两个军,这点钱,那就明显不够用了。
就算是林大勇把所有的封存起来的古董还有字画,以及很多的金银首饰,全部的都拿出去卖掉,也是杯水车薪。
这个时候,孔祥贵告诉给林大勇,他们可以自己筹建制造大洋啊。
这话让林大勇两眼一亮,对啊,现在这个时候,很多军阀都自己制造大洋,这可是个非常有利润的行业,可以说是暴富。
但是这也只适合军阀干,普通人还真干不了,林大勇马上就来了兴趣,制造大洋的机器,在省城就有。
当初阎老西在晋地制造大洋,那可是捞了不少的钱,小鬼子进攻省城太快,让阎老西连把机器拉出来的机会都没。
谁知道小鬼子拿到了这机器,根本没兴趣,显然小鬼子自己也懒得制造,或者说没那大功夫。
这机器林大勇知道,现在还封存着呢,一整套,齐全的很,本身林大勇开始也没往这方面想。
当时也不缺钱,可是一缺钱起来,还是很麻烦的,林大勇越想越觉得靠谱,马上让张铁龙和谭家玉过来,跟他们俩商量商量。
他们俩倒是不反对,自己制造,反而还能赚不少,这样可以发展更多,到时候对抗战更有用。
只是没这方面的人才,孔祥贵虽然出了这个主意,但是他对这些也一窍不通啊,不过没关系,在省城,绝对有以前在制造厂的工人。
马上开始去招募这些工人,还别说,很多以前的工人都是城内人,日军一来,他们都开始做别的生计了。
但是这制造方面,他们还是非常在行的,这一召集,竟然召集起来了几十个人,里面还有好几个非常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林大勇亲自接见他们,询问他们要制造的情况,还有以前阎老西制造时候的样子。
根据老师傅介绍,以前的时候,要知道,这里面学问还真不少,以前的一个银元,含银才百分之八十,白铜还有锡,铅都各自有少量的成分。
林大勇这也算是接触到了这个行业的问题,铜矿,他这里刚开采了起来,黄铜为主,少量是红铜,白铜也有,数量不多。
但是要掺和制造银元,数量还是足够的,至于银矿,他还真没,不过缴获的银元宝还是有一些的。
但是这些,也是只能少量制造,不过林大勇知道,这地界,绝对有银矿,特别是过了长城,往蒙古方向,还不少呢。
他们几个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林大勇立刻下令,造币厂从新开工,机器厂房都齐全的很。
不用在浪费时间了,另外在派人好好的去蒙古方向,还有根据地,继续寻找铜矿还有银矿。
的确是术业有专攻,在林大勇拨付出来一批人之后,造币局在十天后就开始测试开工了。
按照林大勇的意思,现在市面上的袁大头成分来,不用自己独立的制作别的成分。
只要是和市面上一样就可以了,测试出来的制作新银元,林大勇和市面上的银元对比下,觉得没什么区别。
还是可以流通的,但是少量制造,可是有些赔本的意思,毕竟人工和材料,都价格不菲。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破烂回收站
当然造币局里面还有两台制作铜币的机器,老师父都还在,林大勇又是让他们多培养一些新徒弟。
这样先紧着铜币制造,反正铜矿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至于大洋,只能是先依靠着缴获的银先来供应了。
至于寻找银矿,这个还真不能着急,林大勇只是把人派出去了,多方面的查找,还是有一定的收货的。
就算是以后专门收购银子之类的物品,在自己制造出来,也是有的赚的,而林大勇现在事情很多,这事情确定没问题了,就交给别人去做。
自己不可能事事都自己盯着去,现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沈世川的最新zhà yào厂终于生产zhà yào了。
这一生产出来,林大勇他们几个都亲自的跑了过去,看看这测试的效果,果然是不同。
威力比以前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zhà yào要强很多,关键是按照沈世川的介绍,这样产量更高,还价格便宜。
支持整个根据地的zhà dàn需要都绰绰有余,现在在没人怀疑他沈世川的能力了,林大勇哈哈大笑,总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
要好好的嘉奖嘉奖沈世川,同时另外的一处huo yào上产基地,也会尽快的搬过来。
在这里,集中起来还是不错的,这里也是最适合制造zhà yào的地方,在不耽误兵工厂需要的情况下,林大勇什么都支持沈世川。
而随着冬季来临,冬季军装也都一批批的堆满了仓库,林大勇先让第三军,还有第五军的部队发下去了冬衣。
这次士兵们都是一身的新棉服,外面在套上淡薄的外套,已经足够了,而营一级以上的军官,都还发一件军大衣,以及侦察兵还有暗哨兵,也都有军大衣。
这都是提前预备好的,还每个人都一条新棉被,自然是不能亏待士兵们,关外冷的比较快。
棉衣还棉服还没全部做完,但是现在先补充三个军还是可以的,至于老外那边制作的棉鞋也都已经到位。
还是老外的机器快,胶底棉鞋,穿着就是舒服,不管是行军,还是训练,比以前的老棉鞋强多了。
同时现在林大勇开始组建起来第十三师,只是这第十三师,要组建起来有点困难,一个是武器不足。
在一个是兵源不足,现在根据地的兵源,几乎都已经招募完了,断断续续的新兵营各地也都是只能招募几百人,有的最多的也就是二军的上千人的大新兵营。
总共兵力,一共才不到一万人,算上上次在詹州战场受伤复原的大概有两千多人,这哪里够一个师啊。
一个旅都勉强,所以林大勇只能是先组建起来一个团只有一千五百人的师,这第十三师,相当于一个简编师,一个旅才六千多人,一个师还不到一万四千人,好在兵工厂这段时间的连续加工。
产量提升很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帮林大勇制造出来了各种的qiāng xiè达到了八千多支。
除了更换完近卫军一个团的武器之后,还更换了第三军和第一军的两个团武器。
收回来的普通qiāng xiè就开始武装起来第十三师,其他军是干瞪眼,谁都想要好武器,但是生产力就在这里放着呢,他们只能是干瞪眼。
林大勇感慨,如果可以一次性的换装多好,这样一个团一个团的换,这要换到什么时候啊。
不过现在除了第五军的直属旅没全部换装,其他的几个军直属旅都已经换装了,甚至第三军和近卫军以及第一军,都多出来了一个团开始换了装备。
而第十三师的炮兵团,林大勇把仓库都搬空了,只能搬运出来两门山炮,四门维修好的步兵炮。
不过老美送来的迫击炮倒是补充了进去二十多门,直接建立起来一个迫击炮营。
目前第十三师只能算是一个简编师,好在能人手一把枪了,最起码战斗部队不缺武器。
轻ji qiāng也是从其他部队换下来的歪把子,重ji qiāng一个连林大勇给他们准备了一挺的马克辛。
这些都是库存货,都还能用,林大勇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打了这么久的仗,缴获小鬼子的武器也不算少。
但是部队一扩编起来,这些武器根本不够,要不是一直每次大战,都是多珍惜小鬼子的武器,现在哪里有这么多的部队。
当然这里面新兵多,可是班长以上,那都是参加过战斗的,还有连长以上,也都是从学校里面培训完毕业的学生。
信任的师长是从以前旅长提拔上来的,他一脸的不乐意,哼哼唧唧的:“这还没我以前的那个旅战斗力厉害呢,简直跟收破烂一样。”
这说的林大勇无语,目前只能这样了,最起码是一个师了,而林大勇保证,只要是有机会,就优先补充他们。
好在把整个师的警卫营给补充了最新的装备,又从退役下来的警卫团里面抽调兵力来补充他们师。
他应该知足了,谁让他们十三师创建的晚呢,可是这都十一月了,林大勇还是很苦恼。
本身都想着到了冬季,要拉起来五十万的军队,十个军,但是现在可是差别很大啊。
连兵源都补充不到了,根据地一共这么大,现在算是占领有以前一个省的根据地了。
这能拉起来四十多万的部队,还武器装备足够的好,都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最起码比**那边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了。
而且作战部队什么也不用干,每天都是专业的训练,随着子弹机的生产提高,也都可以一个星期两次的实弹演习。
比以前数着子弹数量打的日子,都不知道强了多少,看来还是得和小鬼子开战,不开战,已经发展到了瓶颈。
其他人也都这么觉得,不打小鬼子,很难发展的起来,但是前面日军防守相当的严密。
东边的日军那叫一个会龟缩,平时派兵去和小鬼子实弹训练,有时候一个连过去炮楼外面骂,小鬼子都不出来。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让十三师去
又不能出动大炮和小鬼子打,那样的话,小鬼子也会大军出动的,倒是下面的部队竟然拿着火箭筒跑去轰炸小鬼子。
林大勇知道后很无语,现在火箭筒的数量太少了,这因为从lǎo máo子那里面得到了炮火生产线之后,才开始专门多了一条的生产线生产火箭筒。
就这林大勇都不能保证一个团三个掷弹筒,几乎都是前线一个团两个,而第四军因为是在后面,目前一个团才一个,因为这事情,王二喜没少来闹。
可是前线部队还真是够下血本的,这东西本来就少,他们竟然扛着这东西去打小鬼子炮楼了 。
还别说,真好用,半夜趁着小鬼子不注意,用火箭筒乱轰小鬼子的炮楼,几炮都能轰个大窟窿。
连续轰炸了十几个炮楼,下面军官都看得出来这东西作用不小,都嚷嚷着让多制造这东西。
说得容易,以为是大白菜啊,能提升产量,林大勇早提升上去了。还用得着抠抠搜搜的一个团才发两个么?
连一个营都还不能发一个呢,林大勇还想着最起码一个连有两个呢,这样以连为单位的火力就会增加很多。
也用不着分配下去自己制造的掷弹筒补充了,毕竟缴获小鬼子的掷弹筒数量还是有限。
林大勇让那些老美的工程师看看后,他们表示没什么技术难度,都可以批量生产了。
除了手雷现在没生产,连掷弹筒专用榴弹都可以自己制造了,但是那东西和火箭筒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觉得,我们不如打一次大的,就打第一军还有第二军前面的日军,从这里,溯州东北方向,还有东方,两处十几个县城,一直到这里玉州,以及第二军前面的这上万日军分布的靖州,把这两处还有附近十三个县打下来。”
谭家玉在地图上面画了个圈,正好把第二军还有第一军前面的日军都给扩充了进去。
这可是往华北更进了一步,打下来这两处的地方,那距离华北省会,已经不足七百里,不管是北上打燕京,还是打华北省会,就会非常的近。
而日军最近也在增兵,玉州方向,已经上万的日军在布防了,不过并没有进攻的企图,还有靖州方向,也是已经有两个旅团的兵力。
“打这两个地方是不错,那会不会日军大举重兵过来?毕竟会威胁华北内地了,到时候日军不可能让我们攻入华北的。”张铁龙担忧的道:“这可是和我们的初衷不同啊,我们的初衷是让日军对我们放松警惕,而不是让日军把兵力又集中到了我们这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