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山童姥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组建大学一
目前其他的新收回来的地方,林大勇是准备每个县,都要最少有一所国小学校,而一个镇,都要有一个初学小学学校,能大量的保证,在根据地,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作为校长方面,林大勇会优先的考虑这些以身作则的老师,有他们这样献身教育的表现在,那就不怕教出来的学生是品德败坏的垃圾。
根据地每天都是一个变化,都是往好的方面变化,但是林大勇觉得还是不够,各个行业,都是基础,根本就和发达差别远的很。
连自给自足都困难的狠,最新要建立起来的大学,林大勇初步决定,只是有开始的几个系,一个是外语系,主要是学习英语,以后和老美那边接触,可是次数多得是,林大勇也知道,以后老外的主要语言就是英语,想和世界接轨,这门必须要掌握了。
现在连国中的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习英语,其他的就是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还有就是国文系。
初步只是先设置出来这几个系,招收的学生都是根据地内部的国中应届毕业生,当然往年的国中毕业生也可以参加考试。
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部队里面开始做起来了各个的教员和指挥官,以及一些干事。
为组织这个大学,林大勇可是广撒网,到处的去让人寻找因为日军入侵,很多有名的学校都南迁,里面也很多的教授老师全洒落人家。
林大勇就到处派人去寻找他们,告诉给他们自己这里想建立起来一所抗战大学,希望他们来支援,只要是愿意来的,不管是你拖家带口,都会帮你把家人带来。
林大勇早都开始着手这些事情了,就连教科书也都跟陆续回来的各个老师还有教授一直探讨。
最后是决定,古老的儒学方面不能丢,但是要去掉泊康,取奇精华,而且还只是一门辅助功课。
不然做人的基础根本这都丢失,实在是得不偿失,只要是有深刻教学基础的老师和教授,也都知道这一点的重要性。
随后就是各个学系的知识教材方面,也都是根据以往他们拿回来的教材开始做修改,又是请来不少老外这方面的学者开始探讨。
经过接近一年的整顿,教科书都已经完全的整理出来,现在林大勇按照要求就是,初小,改成小学,全部六年制度,从启蒙,一直到毕业,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随后就是初级中学,这样可以让他们先潜入的了解中学方面的知识,三年时间在进入高级中学,高级中学是小学和初级中学以及专业学院的分水岭。
这样是一个重要的纽带,所以这高级中学,必须要慎重,随后就是进入大学里面,开始主要学习的就分工了。
林大勇又专门的在大学中加入了一个建筑系,还有一个机械系,就是为以后的建筑还有机械方面,培养更多的人才。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机械系,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人才,那简直就是在也不用去求老外了。
当然林大勇又专门列出来一个独立的医学学院,这里专门的就是为了学习医学方面。
这个所有人都一票通过,医学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也必须和其他方面分裂出来。
而大学的地址,经过这么久时间的挑选,终于选好了,就坐落在宁关县县城以北的五里地地方。
这里经过这么久时间不停的派人建造,大学的初步已经规模起来,教学楼还没有建造完毕。
不然建造起来也纯属就是给小鬼子飞机轰炸的目标,一排排的平房,每处都是什么系的分区,很是明显。
整个学院里面也都是绿树匆匆,一个是为了防止日军来轰炸,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学校一个安静的环境。
学校和县城的道路也都修好了,最好的水泥路,都是为了方便学生,现在这些请来的教授看到这环境,一个个都很满意。
都看得出来林大勇别看在外面人眼里,那是个军阀,但是他对教育方面,是真的很重视。
林大勇对大学的学生那都是一系列的免费,只要是在学校里面的学生,定期发放学生用品,还有生活用品,连被子褥子都是全新的。
还给他们食宿方面一律免费,就连他这么长时间派人搜集来的各种图书也都是免费给学生们敞开了观看。
想完善起来一套的教育系统,难上加难,为了这些,林大勇可是付出了很大的苦心,不过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么多了,剩下的就要靠以后一步步的完善。
至于校长一职位,林大勇也是想了很久,他邀请了不少的有名人士来援助他的教学计划。
但是几乎很少有人愿意来,毕竟都不看好林大勇,那里也是多灾多难的地方,谁都不想现在跑过去。
只是让林大勇根本都没想到的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中文系,清华有名学士的钱钟书先生,还是现在清华大学的教授,在林大勇派人联系上他的时候,他看完了林大勇广发的亲笔信之后,介绍了林大勇想建立一所华夏大学,里面的详细计划。
竟然看完信第三天,辞去了任何清华大学的职务,孤身前往林大勇的指挥部,这让林大勇都觉得震惊。
他发出去的亲笔信,其实都是印刷出来的,而且还都是给每一个他邀请来的以前的名士都是一模一样,他也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写一封不一样的书信,那样他也没那么多的时间。
钱钟书先生亲自得到了林大勇的接见,林大勇专门和他连续谈话了三天,钱钟书亲自听到林大勇讲解他想创建学校的目的,那就是要振兴华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是一句空话,要想和世界接轨,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看钱钟书先生这眼镜文学大师的激动表情,林大勇很满意,今年他一共才三十多岁。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组建大学二
不过谈吐非凡,一看就是见多识广的人才,而钱钟书对林大勇也相当的有好感,甚至对林大勇谈到国外的发展,世界的未来,还有怎么改变现在的华夏现状,他的见解让钱钟书都感慨。
他甚至都忍不住问林大勇,你是不是跑遍了全世界啊?毕竟他可是跑过英国,法国,还有欧洲好多国家的,但是他觉得,作为一个在国内,一直抗战的将军,很难接触到这方面吧?
林大勇倒是毫不在意,他没去过那么多的国家,但是最爱和外国人交流,更喜欢看他们的书籍,了解他们的国情。
更是知道我们和他们的差别在哪里,现在我们国家,就是太需要钱先生这样的人才了,林大勇最后希望钱先生出任他要最新举办起来的抗战大学做为校长职务,奉献出来他的一肚子学问都交给学生们。
钱钟书开始是拒绝的,他觉得自己本身愿意来,那就是被林大勇的教学计划给感动了。
他是来教学的,不是来做校长的,奉献出来自己所有的知识,那没问题,他就是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见识都交给学生们,但是这个校长的位置他不愿意干。
在林大勇再三的请求下,他只能是勉强答应了,表示一定要跟着林大勇一起,把这所初级大学给打造成华夏的栋梁基地。
钱钟书这个时候还很年轻,其他那些老教授,看他当校长,实在是心里面不服气,但是钱钟书的办事能力很快,半年的时间,这个最新的大学各个方面都被他整理的有条不许。
而第二位被林大勇任命为副校长的,竟然是个女人,甚至相比较钱钟书,年龄只是大一些,才四十岁的才女,项文兰,别看年龄不算大,能担任副校长,还是力压那不少年龄大的教授。
是因为阅历还有她的见识,以及知识面,非常之多,让林大勇都不得不感慨,但是林大勇不记得后世有这么一位人才啊。
出身在江西书门世家,后来去美留学,读完在美大学后,又是去欧洲几个国家学习,抗战爆发后,就回国内开始从事教育工作。
林大勇能找到他,也是一位老师推荐的,这位女才子,在南方也都是自己建立私人小学和中学。
并不怎么起眼,而林大勇也是试试的态度,让人去寻找这位女才子,还别说,真就是打动了这位女才子,她一直想抗战做贡献,但是她的能力有限,又是女人,还有家人要照顾,家道中落,不愿意在离开家乡。
但是现在林大勇的一封振奋华夏教育的信函,让她毅然决然的北上来到了林大勇的面前。
林大勇很是热情招待,只要是想为华夏做贡献的,他都很热情,可是在谈吐中,这位女才子,也的确是见识不一般。
特别是在外语还有经济方面,了解的最多,指出来了很多华夏现在的弊端,林大勇连续几天的谈话,就决定任命她为副校长。
她也欣然接受,至于郑校长钱钟书,两位都是从国外常年奔波的经历,所以也是谈的相当不错。
工作上面,俩人配合也很默契,林大勇觉得把大学交给他们,这样就放心了很多。
而林大勇又用了不少年轻的教师,比如林大勇强烈要人去寻找的一位女性张充和,这位应该还在国内。
知名度现在还不高,毕竟还挺年轻呢,但是她在后世可是非常的厉害,不过开始她是拒绝的。
连续被林大勇请了好几次,才决定来看看,只是一来这里之后,马上喜欢上了这里。
还有林大勇又把马钰给请来了,这位可是大美女,本身林大勇没想过请这位花瓶,本身是请她父亲的。
但是她父亲现在身体不行了,也不愿意奔波,倒是马钰看完了林大勇的信件之后,自己私自的跑来了。
现在又是请到了不少老外各个方面的教授,当然工资都是挺高的,而对于华夏人的教授,林大勇也是一视同仁。
林大勇告诉过他们,在他这里,没有老外必须比国人高人一等的说法,要工资,一样的工资,待遇,也一定一样,都是老师,都是育人子弟,所以这点不能有差别。
只这么一句话,让请来的教授教师们心里面激动万分,他们来不是为了工钱,要说工钱,按照他们现在的本事,也足够赚得到,而他们更不是为了名声,哪里有以前工作地方的名气高?
就是为了这里是抗战第一线,能给抗战做点贡献,但是他们现在得到了林大勇的这句,所有人都平等的,不能低西方一头,只这一句,他们都觉得值得了。
为了筹建这所大学,林大勇可是煞费苦心,总算是有了规模,今年麦收之后,国中都开始面临高考。
这也是第一次的高考,林大勇很在意,甚至连在部队里面很多往年的毕业生也都报名了。
谁没有一个大学梦?谁都想去上大学,林大勇全部都同意,只是这样让谭家玉着急了。
现在相当一部分的教员,竟然都要去参加高考,这点他不反对,毕竟都成了大学生,岂不是更好么。
只是这样的话,部队的正常训练,都是要拖延的,而林大勇也不想耽误部队里面的文化课程,还有张铁龙的后勤课程。
到处的拆东墙补西墙,不过大学初立,不可能一下子招募来更多的学生,那些没考上的,可以先去部队,后一年,可以继续的考试。
教育基础,在一步步的完善,而林大勇给大学里面增加了一门课程,那就是军训课程。
每个学生,不管男女,每周都要有一节的军训课程,和现在的国中一样,如果日军大举进攻过来,人人都有抗战的责任。
本身林大勇会以为那些教授会反对,毕竟在林大勇的印象里面,这些老传统,估计是不想让自己的学生过早的接触部队。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组建大学三
谁知道,竟然没人反对,他们都痛恨日寇,来这里就是为了抗战的,哪里还会拒绝学生们军训。
甚至不少的教授和老师也都参加军训,特别是年轻一带,林大勇对这个现象很满意,看来现在华夏支持抗战的人还是很多的。
而从华夏通过阎老西地盘过来的很多学生,竟然也不少都愿意来高考,只要是通过审查,林大勇都同意。
只要是华夏人,都接受,现在麦收完毕,就要开始轰轰烈烈的统一考试了。
初步的统计,只这次的考试学生,高达了七千多人,还相当一部分是往年的毕业生,还有就是从外面来的学生。
考场已经分了八处,分为三批考试,连考场的wài wéi,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岗。
除了考生和监考老师,任何人不得入内,严格的程度,比后世都严格很多,看得出来林大勇对这次很是看重。
从林大勇发出来高考要恢复,进入自己的大学上课开始,学生们都抓紧时间的挑灯夜战,很多时候在马路上都可以看见不少的学生捧着课本在认真的学习。
就为了今天这一战,在连续的考试八天之后,学生们都已经虚脱了,剩下的就是批改考试卷。
当然林大勇又是通过几个年轻教授的意思,增加了一份的面试,并不是说你考的不好,就不会被进入。
如果面试的时候,表现优异,也可以破格录取的,连续都一个月的时间了,总算是全部的确定下来学生名单。
这次录取一共才六百多人的名单,因为教学质量有限,所以被删除下去的,差不多十分之九。
不过林大勇最新办理的医学学院,也录取了三百名的名额,虽然很多学生都很失落。
不过林大勇告诉给他们,第二年可以继续的入学考试,到时候,学校都齐全完备了,那名额自然就高出来很多。
而现在这样都已经算是让后勤方面承受最大的压力了,再多的话,林大勇也坚持不住。
这边学校在全面的考试录取,另外一边,第二军,第四军,都已经在计划着开始进攻第二十七师团了。
这次要趁着二十七师团其他几个县刚收完粮食的时候,猛然突袭进攻,先把wài wéi的几个县立刻的拿下来。
然后在集结兵力,拿下来虎关城,逼近詹州城,逼迫二十七师团离的远一些。
所以林大勇在高考一结束,马上开始马不停蹄的去了前线,这次第二军出兵的准备就是以第十一旅为主。
第十一旅是从第四旅的基础扩建起来的,里面相当一部分都是第四旅的老人,他们一直和第二十七师团对持,很了解他们。
按照计划,整个旅分兵三处,每个团,先快速占领wài wéi的县城,然后拦住二十七师团的援军。
另外一边,等待第四军的第十七旅,占领住了虎关城之外的所有县城,在一起的往前面推进。
第十七旅,是以前第三旅的基础扩建起来的,现在两个旅,外加上军一级的配属部队,拿下来wài wéi的县城没多大的关系。
甚至虎关城都没多大的关系,但是要说拿下来詹州城,有点麻烦,二十七师团的主力可都在詹州城。
八月九日,第十七旅和第十一旅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猛然进攻,连续攻打五个县城。
训练了这么久的兵力一出动,如同潮水一样的主动进攻县城,甚至连外面那些伪军占领的乡镇都没去管。
后方的部队会一各个的把小鬼子的炮楼还有伪军都给拔除干净,日军猛然遭受进攻,还是夜里,直接奔袭县城,根本扛不住。
开始不断的后撤,当二十七师团的援兵赶来时,县城都被打下来了干净,作为最新整编后的部队,能打成现在这个模样,林大勇还是很满意的,战斗力强悍了很多。
一个团都三千多人,对付只有几百人的县城,那还是轻而易举的,进攻之快,让林大勇都有些不可思议。
一夜之间,分兵之下,竟然攻打下来了西北,西面,正北,三处方向的五个县城,机不可失,立刻林大勇下令,第十一旅,抓紧时间往南边推进,横插拦截虎关城和詹州城之间的道路。
防止詹州城的日军增援虎门城,另外第十七旅,必须快速的攻破虎门城,算上其他的县城后撤回去的日军,一共才一个联队的兵力。
一个旅,已经足够了,甚至第一军的军长王二喜想打个漂亮仗,把他的直属警卫营还有炮兵旅的一个山炮团都带了出去。
虎关城的这个联队,本身还刚接收到前面几个县城的溃兵之后,还没做好彻底的防御工作。
没想到独立集团军竟然已经快速的打到了城下,着急找师团长救援,而师团长也是震惊,这帮的家伙,竟然速度这么快,同时从东北方向也来了一支庞大的部队。
这个时候,他一边派人去增援虎关城,告诉给守城的联队长,如果抵抗不住,立刻退兵回詹州城,绝对不要死扛。
这个时候,要集合用力的兵力,守护住詹州城才是重要的,不然他的兵力过于分散,很难抵抗的住。
只wài wéi的前沿阵地县城,都撒出去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在加上虎关城方向,如果这个联队也丢失了。那他就等于是失去了两个联队的兵力。
只是他刚派出去两个大队增援,谁知道两个大队被早都到达两个州之间的阵地给阻拦的死死的。
打也根本打不过去,只能是撤兵回去了,同时,第十一旅,开始分兵先把詹州城的东面两个县城给拿下,彻底的拦住这第二十七师团和东面的日军联系。
在等到虎关城里面的日军被消灭之后,两个旅一起往南边推进,逼迫日军退出来詹州城。
现在独**的速度之快,让日军都有些着急,虎关城的援兵无望,在死守了一天之后,丢弃了城外的所有阵地。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詹舟之战一
日军在虎关城准备打巷战死守,外面援军来不了,只能是死扛,还把附近回来的部队都组织起来,连城内的伪军也都组织了起来。
只是被第十七旅从两个方向猛攻,一天的时间都被攻打下来了半个虎关城,联队长已经看不到了希望,开始带兵后撤,绕道要回詹州城,不过在路上已经被拦截了,林大勇是不可能让这支日军回去的。
被第十一旅包围在一处的小镇子里面,活生生的把他们给耗干净,而两个旅马上快速的整顿部队,兵临詹州城。
不过詹州城已经是到处都被日军防守的严密不堪,面对两个旅的大兵压境,只剩下一万多人的第二十七师团,开始没了信心。
不过把城外的几处高地都给设置成了一处处的高地,又是把城内给做成了一处处的据点。
明显是想死守住这里,日军同时又从南边抽调来一个旅团,只要是这个旅团进入詹州城,想攻打下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到时候还可能是伤亡巨大,这次林大勇和董国振亲自来指挥这场大战,在各个的参谋策划之下,完整的作战方案已经出来了。
董国振也跟林大勇亲自在wài wéi都看好了小鬼子的各个阵地,初步决定,从北面,开始一个个的拿掉日军的wài wéi阵地。
战斗命令一下,北面第十一旅开始猛攻外面的三个重点防御阵地,而这里日军依靠高坡,甚至的阵地相当坚固,在日军的飞机之下,连续的几次进攻也没有成功。
反而伤亡不小,只城外,日军在几个据点都设置了接近三千人,各种轻重ji qiāng排列有序,互相支援,很难有效的攻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在拖延了。
南边的那个旅团马上就会增援到詹州城,林大勇有些着急了,在攻打不下来wài wéi,很难进攻到詹州城,不然城外和城内掎角之势,你很难把一处攻破。
董国振倒是觉得,不用在意南边的那一个旅团,他已经派人四处寻找当地的百姓了,按照百姓的说法,从他们这里,可以有一条的小路,直接通往詹州城以南,虽然是小路,兵力短时间内通过不多,而且还不能提供更好的重武器。
所以董国振现在告诉给林大勇,可以抽调过去两个营,大概有总兵力能达到一千六百人。
但是只能带过去少量的重ji qiāng还有几门的迫击炮,这阻击一个旅团,很难完成。
不过林大勇没想到董国振竟然有这么一手,马上同意:“行,立刻执行,让第十七旅就近抽调兵力过去阻击这个旅团,对了,在从我的护卫营里面抽调出来两个连一起出发。”
“既然是能出动穿过去两个营,那就能出动四个营,从现在开始,第十七旅抽调出来精兵,专门每天穿越过去小路,无论如何,都必须死死的拦住日军的援军,甚至有可能,把这个詹州城的二十七师团多留下来一部分的兵力。”
本身詹州,他的城池两边都是高坡,很难过去,日军如果守卫住两边的高坡,然后在北面城外设置成有效的防线,根本就通过不过去。
易守难攻啊,的确是易守难攻,而詹州城有两条退路,一路是正南方向的官道,但是道路并不开阔,不太适合重兵力快速通过,另外一条道路,是往西南方向,那里是林大勇没指望。
也根本拦不住,但是如果拦住他们的南边,相信日军也是干着急的,至于说是西南方向,日军那里没有援兵。
他们援兵想绕道,得多走上百里呢,还道路南行,到时候日军如果已经到了跟前,被自己的部队拦住之后,想变道,那几乎是来不及了。
可能詹州城已经被快速的拿了下来,只要是拿下来詹州,林大勇就不准备继续往南推进,南边都已经足够了。
1...316317318319320...6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