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山童姥
而第一师的兵源也是最好补充的,兵力也是最多的,都快到了七万人,林大勇一整编之后。
整编了五万多人的标准军,王二喜现在是一肚子的不高兴,林大勇几次找他谈话,又是训斥了一顿,你根本不知道你的位置的重要性,如果你这个军失守了 ,那就是全部的根据地都要倒霉。
一旦根据地被攻破,他们所有的基业都要毁于一旦,林大勇必须好好的给他讲解清楚里面的具体情况。
第一师整编成第四军,速度倒是很快,也不耽误训练,至于精简出来的两万人,林大勇就开始整编直属旅用,现在还是直属旅已经不合适了。
所以林大勇直接整编成了直属师,直属旅上次大战损失巨大,接近一万六的兵力,硬生生到了现在还没怎么补充,还是一万人左右。
但是都是老兵,林大勇一下子把这所有的新兵里面筛选出来了一万五千人给他一补充。
莫有财在也不愁眉苦脸了,以前每个部队的补充兵源,数他的直属旅最后面,到最后也没补充。
看看人家一个个的师都提升成军了,自己还是老样子,他都以为林大勇把他给忘记了呢。
多次找林大勇提起来这个事情,林大勇都是会告诉给他,别着急,怎么会把直属旅给忘记了呢。
这样倒好,林大勇直接给了他这么多人,提升成了一个师,下面三个旅,就是一下子九个团。
这战斗力可是比一般的师要强上去很多了,多了一个旅了呢。
而直属旅的防御阵地也没有变动,继续是在大孤山方向训练,直属旅是作为一个紧急增援的部队用的,随时能增援各个战场。
也直接归属于总部管辖,他目前成了师,而他的编制还是他自己的编制,依然是直属第一旅,到直属第三旅,还有直属第一团一直到直属第九团。
林大勇本身想给他标配起来一个炮兵旅,但是现在炮兵缺失的厉害,连大炮都少的可怜。
现在部队一精编,大炮都严重不足了,所能做的,只能是先保留着一个团的炮兵力量。
不过其他已经有的武器方面,不会亏待他的,又从第一军还有维修部中,拉出来了不少的bu qiāng,还有轻重ji qiāng补充这支直属部队。
林大勇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部队一整编,到了现在,他的仓库里面的武器已经不多了,后面还要整编出来好几个军的计划,所以武器都不敢大量的运用。
现在竟然都开始发下去汉阳造了,同时这个直属师,林大勇非常的在意,里面最少是一半的老兵了。
老兵的战斗力不是新兵能比的,所以这战斗力自然是相当的强悍,对它的期望还是很高的。
直属师的整编之后,那就是该轮到装甲师了,按照谭家玉的意思,装甲师不用现在整编。
坦克本来就那么多,你在整编,没什么意思了,但是坦克加上装甲车,数量还是足够的了。
而且等到进攻东北的时候,装甲部队还是很重要的,林大勇现在不舍得用石油,一直在囤积,都是为了装甲师。
决定还是先把编制给拉起来,这样以后都不用在临时的整编了。
装甲师整编更简单了,原有的立场在整编成军,那就是直接给他一个步兵师的编制,然后就是两个装甲师。
装甲师是装甲车和坦克的混编,这次大战,缴获的装甲车足够十多辆,全都被赵秋令这个扫把给拉走了。
他的装甲车旅,都已经三十四辆装甲车了,还是一个旅,的确是有些缺乏,再说了,他每一辆坦克,也都配着五十名的防护步兵,就算是这防护步兵用的武器,还都是那些退役下来的chong fēng qiāng,但是那也是精锐。
林大勇又拨下去最后的七千个新兵,分给了赵秋令的步兵师,在分出来两个装甲师。
一个炮兵旅,还是他以前的炮兵部队,外加上后勤团,运输团,维修团,军部总部,通讯连,各个直属单位。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拖拉机
七七八八的算下来,他这个装甲军,一共才三万多人,还不到四万人,不过就这,赵秋令都相当满意了。
所有作战部队到了现在也都整顿了完毕,就连三个兵工厂也都设置了三个防护营。
特战队的两个特战分队,全都驻扎在三个兵工厂附近,可以第一时间的增援兵工厂。
一切搞定,也正好到了收麦子的时候,这次作战部队倒是继续训练,除了民兵组织百姓抢手粮食之外,还有那么多的俘虏也都开始加入进去了部队直属的土地中收割粮食。
分到地的百姓都眉开眼笑,好收成啊,不知道多少年了,都没有从自己家里面收到过粮食了。
百姓们加把劲的干,满脸高兴,林大勇也高兴,只这次收回来的粮食,光他们直属的土地粮食,都已经足够补充他们半年的军粮了。
同时这次到了粮食收购的时候,又是找阎老西要了一批的粮食储存,最起码一年不用慌乱。
而那些俘虏们,也是只要在收粮的时候积极,那就会选择帮他们减刑,早点成为自由身份。
就连上次**俘虏中,也都有七千多人不愿意参军的俘虏,后期也都陆陆续续的有两千多人主动参军了。
在这里待了大半年的时间,他们看到了这里的热火朝天,看到了这里部队军人受到的待遇,更是看到了那些百姓对军队的喜欢程度。
这让他们感受到这和以前的部队差远了,平时在经过教员们的思想教育,打小鬼子的想法,也开始渐渐苏醒他们的意志,要报仇,要把小鬼子对他们的折磨,十倍百倍的还给小鬼子去。
林大勇喜欢看见他们这样,当然里面一些是正规军校毕业的军官们,林大勇让人对他们严格审查之后,选择让他们先进行训练新兵。
得到做好了,在做别的安排,而现在剩下的人那就是以麦收为主,到处野地里都是忙的不亦乐乎,林大勇也好不容易空出来时间到处看看。
“司令,这里的景象真好啊,要是永远都这样该多好。”张铁龙在林大勇身边,观看着远处野地里面到处都是百姓和民兵收割的场景,还有一车车装好的麦子拉走的样子,很是感慨。
林大勇笑了笑:“你这都满足了?”
“哦?这不好么?我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么?现在他们这样太太平平的下地劳作,收麦子,岂不是更好?不用在成天担忧被日寇侵略,吃不上饭的日子.”谭家玉在旁边疑惑的问道。
张铁龙也是很疑惑,现在除了部队的正规训练,一切的任务都是以麦收为主,因为这是部队的口粮,这是部队能维持下去的根本,所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林大勇笑了笑:“我们要给老百姓安定的生活,这的确是我们打小鬼子的初衷,但是你们就没想过给老百姓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生活?这个谁不想啊,他们军人打仗,还不是都为了老百姓么,张铁龙感兴趣的到:“那司令,你说最好的生活是什么呢?”
他这样一问,其他人也都好奇起来了,林大勇感慨的陷入了回忆,上辈子老百姓的生活,无忧无虑啊,别说这种种田了,那几乎没人种地了。
不过现在跟他们说这些,没屁用,他们也听不懂,估计还以为林大勇在说天书呢,到时候,让他们觉得林大勇在异想天开,是落后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啊。
不过林大勇会用另外一种的方式告诉给他们:“这么说吧,你们知道么?现在老美的国家里面,老百姓收粮食,种地,那全都是机器化。”
“机器化?怎么机器化?不可能开着卡车去地里面犁地吧?”谭家玉不以为然。
林大勇白了他一眼:“看看你那觉悟,人家老美有小型的汽车,对了,拖拉机,现在应该有了,老张你是山里面的道士,绝对没见过,你们俩是黄埔生,应该知道吧?”
“什么人啊,我山里面的就见识少了?飞机大炮我也没少见。”张铁龙有些不高兴。
但是拖拉机他还是第一次的听说,反而是谭家玉道:“这个我听过,是老外的,我们国家好像也有,但是我没见过,估计是对这不感兴趣吧。”
“我见过一次,司令,你说的是不是冒着黑烟,腾腾腾腾,声音很响的车子?不大,比汽车小,我是在一次老外的煤矿中看见过的,当时不知道那什么玩意,还以为坦克呢。”赵秋令赶紧道。
“我们华夏就有?哟,这可是好事啊。”林大勇呵呵一笑,看来还真的有了。
只是随着赵秋令画出来的模样,林大勇确定了,这是最老的手扶式的拖拉机,作用是不小,但是也相当的麻烦。
“可是那东西能种地?”赵秋令比较疑惑:“我当时看老外用它拉煤啊,要不是因为我懂几句英语,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呢。”
“当然能下地了,这样,把后面的这车兜一去掉,然后换上了犁地的犁头,你看看那速度多块,老黄牛拉一天,还没他一小时快呢。”林大勇在他地上随手画的模样车兜去掉,然后在加上两个犁头。
这次,开始吸引了他们几个人的目光,几个人好像是又新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样,充满了好奇心。
“听司令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啊,要不我们也买几辆拖拉机试试?”谭家玉来了兴趣。
“是啊,买老外几辆,这样岂不是种地都简单的狠了?不用老百姓这么费劲了。”张铁龙这个后勤政委更感兴趣了。
看他们一个个的积极样子,林大勇都觉得好笑,这拖拉机,在后世都是当废品一样扔农村院子里面都没人看呢,在你们的眼里,竟然成了宝贝一样。
只是林大勇觉得,现在买它没什么用处,改变不了任何的形态,想要改变生活,还是靠自身的,你什么都进口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停滞不前。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美好憧憬
“进口这东西,没什么用处,最起码现在没什么用处。”林大勇摇头。
“为什么,司令你刚才不是说,这东西比老黄牛快很多么?怎么又没用处了?”
“对呀,我们应该大力的支持啊,这样可以俭省多少的劳动力。”
这一下子,都又不愿意了,看到了好东西,都想买回来。
“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就知道买老外的,不知道自己制造啊?我们华夏是缺铁啊,还是缺铜,缺油?”林大勇白了他们一眼。
“这,这不是制造不出来么,再说了,我们国内哪里有油啊,油都是购买的。”谭家玉有些丧气的道。
国内什么都造不出来,都要进口,的确是对华夏人打击很大的。
林大勇就鼓励他们:“所以,我们就要多培养人才,我们现在要马上建立起来的大学,那就是为了培养出来更多的人才。”
“不光是要打仗,还要会懂得发展,你们想想,飞机大炮,还有卡车,汽车,老外都制造的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这拖拉机,其实很简单的,只要是有人才,我们自己也能制造飞机,坦克,大炮,甚至航母,那都不在话下。”
林大勇这话,很打气,看他们有些人欲言又止,林大勇继续道:“老美那边,现在的百姓都用拖拉机,连种地,也都是机器,我们犁地,在种地,差不多是人家的几十倍的时间,种出来的还没人家多,因为人家有化肥,人家有科技。”
“而我们现在要想让老百姓,过的更好的生活,那就是提升起来科技,以后老百姓也都科技种田,种出来的粮食产量更高,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做起来别的,比如做生意啊,比如去工厂里面做工,这样都会有更多的闲钱,生活是不是更好了?”
“还会有时间可以让孩子上学,为国家培养出来更多的人才,来回的循环下来,这样才能发展,才能超越列强,老是想着这样的日子,只够种地都算好日子了?我可以告诉给你们,以后百姓几乎没几个人乐意种地了,现在一亩地产量,才两百斤左右的小麦,今年我们有了化肥,你们看看今年的玉米吧,绝对比去年的收成多两倍,到时候还怕没吃的么?”
林大勇的话让他们都震撼无比,心里面打开了一扇飞往外面的窗户,如果是林大勇这样的想法真的能够实现,超越列强,不是梦想啊。
“我们都被列强欺负多少年了,一百年了,列强为什么能成为列强,我们只是学习他们的模式,学习他们的语言,甚至更多的人去国外留学,但是效果不怎么好,其实我们只要是把他们的技术引进过来,成批量的教育我们自己的人才,建设自己的国家,那样速度会很快的,当然是需要一个好的政府来指导他们,到时候飞机我们就不用来打仗了,直接用来播种,这上百亩地,你播种多慢,如果飞机一飞过去,全种上去粮食了,岂不是更好?”
飞机用来种地?几个人都目瞪口呆,别说他们了,林大勇可以相信,这些如果说是老外听见了,也非要说林大勇奢侈不可。
没听说过拿飞机来播种的,就算是老外也不会这么干的,现在别说飞机播种了,他们连一架飞机都还没有呢。
“那个,司令,我想问你一句,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张铁龙好半天才问。
“对呀,司令,你怎么知道老外的情况的?”赵秋令也赶紧问道。
这里是他的防区,他早都屁颠屁颠的跟着这几个领导后面转圈了,今天也算是长见识了,连谭家玉也好奇的看向林大勇。
林大勇心里冷笑,自己要说,自己是几十年后穿越来的,你们绝对不信,当然林大勇也不会这么说,不然别人会觉得他是白痴呢。
“哈哈,你们啊,要具有想象力,不要老是观看眼前,要观看未来,为啥老外那么发达?那么强?你们找老外聊天时,多问问他们国内的情况,比如说,百姓,工人,还有卫生,医院,各个方面,这些都是我自己问的,你们不相信,可以自己问去。”林大勇大言不惭的满嘴谎话,他才不会问老外这些问题呢。
而现在这个时代,去国外留学的人也不少,相信有这样见识的人也很多,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他们的内部也不少的老外呢,随便问个人没什么的。
不过这几位倒是相信了,林大勇说的还真的是很靠谱呢,这也让他们好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一样。
谭家玉最先表态:“是啊,他们列强都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按照司令的说法,我们真到了那一步,到时候,我们的生活岂不是更富裕了?看来这条路,可是比打小鬼子要难多了。”
几个人又继续的聊了一阵,连身边的警卫听着都心里面热乎乎的,感觉对美好的未来,都非常的期盼。
今天的视察,主要是来视察云东县一带的粮食收割情况,根据消息,整个根据地,目前都在一片忙碌的收割,不出半个月,都会收割完毕。
到时候粮食入仓,军粮也就有了,就该开始着手准备打二十七师团的事情去了。
而打个二十七师团,地理位置在虎关州,这小鬼子并不是怎么在意的地方,又是最靠近林大勇这里,小鬼子应该不会死磕。
毕竟现在附近的小鬼子兵源很少,他们还是会宁愿放弃一些地方,换取和林大勇拖延的时间。
林大勇在准备,小鬼子何尝不也是在准备呢,他们上次伤亡太大,损失也很大,搜刮了那么多的粮食,被林大勇吞没了干净。
弄得华北地方,几乎搜刮不到粮食了,只能从其他的地方调集,不然连栎州城的一万多日军,他们都供养不起来。
还有兵源问题,国内还没补充多少呢,这个时候,正是多收回来一些土地的时候。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要把经济弄起来
经过全体根据地的民兵,百姓,还有给俘虏的任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的地里面粮食都收割完毕。
当然了部队直属的土地也都收割入仓,看看堆满仓库的粮食,几个人都眉开眼笑,最起码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至于百姓们,都分了土地,每一家都存了几百斤的粮食,整个根据地的地方,欢声笑语一片,什么地方都在夸赞独立集团军的好处,而林大勇开始规定的,两年内免除一切的赋税问题,更是让他们不用担忧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被拉走的现象出现。
不过有些脑子灵活的商人,开始下乡下去收购粮食,现在粮食下来了,百姓吃的不愁了,就想着多给家里面换点余钱,至于家里面有当兵的,倒是不用怎么操心这个,每年的军饷都是有部队专门有人送到家里面去,一个大洋也不少。
或者是家人直接去县里面领,也不用操心会有土匪来抢劫了,现在只需要安稳过日子都可以。
但是商人来收粮食,价格普遍比平时低,林大勇就开始建议:“我们不如自己也去收粮食,当然价格要高一些,这样收上来的粮食,可以储存起来,万一遇见个饥荒的年月,可以资助百姓,还可以冲当军粮,还有让各个县城里面的粮店价格都必须统一,不能让粮店做灾难生意。”
这提议,让大家都表示同意,在收购方面,让当地的民兵镇一级的部门统一收购,绝对不能出现斤两短缺的现象。
一手价格,一手粮食,不收税了,但是这粮食,还是可以拿钱收回来的,林大勇这命令一下去。
各个乡镇的都马上有人组织起来了专门收购粮食的部门,全部都用公平秤,挨个的村子里面去宣传。
保证价格比商人收购的高,也保证百姓们可以第一时间拿到钱,同时你还可以拿着钱去镇上购买一些必需品。
这样让百姓手里面的多余粮食换出来,在让他们把钱都换成必需品,才能刺激经济流通。
因为百姓都有钱了,连阎老西地盘的商人也都跑来大力做生意,一时之间,竟然有繁荣景象。
当然新来的商人,三个月是免税,前提是你得有固定的门面,不然你做了三个月,跑了,那可是不行的。
商业税,林大勇是不可能不收的,因此他早都开起来了商业部,专门负责管理商业,收购商业税。
当然了,林大勇规定,政府部门,还有军队的军官们,自己不要乱做生意,这样对自己影响不好,想多弄钱,那可以,谁不喜欢多弄点家当啊,林大勇让官方组织起来一定的店面,然后统一的出租出去,只要是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得到年分红。
另外林大勇还要求,人家本身就是当地的,祖传留下来的店面,那就是人家个人的,不许随便的抢占。
只抢占那些确定是恶霸和汉奸的店面,还有从新修盖后的店面,这样统一为政府管辖。
每年的租金按照统一标配,不过在地方,林大勇一切规定,不许黄赌毒行业,不管是青楼,妓院,还是赌场,大烟管,统统不许开设,这些东西,那都是祸害行业,绝对不能有的。
这命令一出,让百姓们拍手称快,收来的房租,一部分是需要成为疗养伤兵的重要款项,除此之外,在一部分,是分为总部的金库,其他一部分才可以分红出去。
当然林大勇自己宣布,他一分钱的分红不要,其他的都按照级别分发下去,林大勇做出来的代表。
那些军长,还有旅长,有思想觉悟的团长,也都表示自己一分钱不要,自己只军饷都够花了,还要这干嘛。
就连军饷,也都是相当一部分的指挥官,都愿意把军饷继续留在部队,对他们来说,部队就是他们的家。
放在家里,是最放心的,当然林大勇也不能各个的都要求他们这样以身作则,就算是不愿意领军饷的,也都是必须要记账,等到他们离开部队的时候,一次性的全部给完。
也可以让他的家人过上一辈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另外林大勇也是表示,每年的教育学费,也是从金库里面定额拿出来。
现在底子太薄弱,所以只有规定上了国中的学生才可以全部的免除一切的费用,国小的时候,学费是可以免除,课本费用,林大勇每年都有印刷,这个倒是都小钱,毕竟现在根据地还小。
教师的工资也都是统一发放,但是学生们的伙食费,还是要统一标准的上交给学校一部分的。
这让整个教育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感谢林大勇,最起码以前上学,那都是学费和生活费都自己拿。
现在全部都是政府管了,林大勇还涨了老师的工资,另外就是给老师奖金,每年只要是自己教的学生有优秀成绩的,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
这不但是刺激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们的成绩提高很多,当然这个时代,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以育人子弟为主的。
林大勇就发现,很多老师领了工资之后,拿出来相当一部分工资资助了穷苦家庭的学生们。
这让林大勇很是感慨,和后世的老师差别太大了,更有的老师自己光棍一个,没什么顾忌,连家都没有的,那些都是从华夏其他地方专门跑来的老师,把所有的工资都用在了学生的身上。
他们吃饭有学校食堂呢,林大勇也会定期从服装厂里面给老师们定做衣服,除了国中的学生可以发放学生校服,国小的目前还没有发放。
有吃的,有穿的,学校还给他们每个单身的外地老师发放住宿单身宿舍,他们才不需要这些大洋呢。
反而是看见自己的学生都学习成绩好,这样他们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于这样的老师,虽然数量还不多,毕竟不是哪个人都那么的无私,但是林大勇都已经对他们有了深刻的印象。
1...315316317318319...6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