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孙萌萌也不跟他说话,自顾自的清洗茶具茶宠、烧水、泡茶,又拿了些瓜子类的小零食出来,忙活了小半个小时才算结束,在他对面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纤手轻抬,“尝尝我这特级龙井。”
“谢谢,谢谢,”他连忙端起茶杯嗅了嗅,然后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三口喝干,咂咂嘴巴赞道:“好茶,清香扑鼻,回甘浓郁,确实难得。”
孙萌萌扑哧一声乐了,白了他一眼,娇嗔道:“别在那儿不懂装懂了,某人昨天说过他不懂茶的。”
他讪讪的放下茶杯,“但这茶喝着确实不一样啊,真的挺香,而且那种香味跟昨天喝的方山茶以及之前在钱东那儿喝的龙顶茶不太一样。”
“要不然怎么是特级龙井呢,再尝尝,这第二杯的味道跟第一杯会有略微的不同,”孙萌萌说着又给他倒了一杯。
都是同一泡,怎么第二杯就和第一杯不同了呢?
他半信半疑的接过茶杯,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气,仔细的品了品,感觉跟之前那一杯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仔细再品,又觉得似乎真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也就是他现在的嗅觉超过了普通人,不然一定会被搞成精神病。据说一些专业人士,尝一尝,能尝出一杯茶的产地;还有一些品酒师甚至都不需要品尝,闻一闻味道就能辨别出葡萄酒的庄园所在地。
他以前只觉得太过玄幻,可现在嘛,只觉得是他自己孤陋寡闻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几个嗅觉味觉比常人灵敏的存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连孙萌萌都能品尝出同一泡里两杯茶的不同,何况那些专业人士了。
不过,这不同也太细微了吧?如果不是他的身体被如意手套改造过,打死他都发现不了。
这么想着,点点头,“是有点不同,第二杯的口感稍微柔和了一些。”
孙萌萌却笑,“真的品出来了?”
神级黄金手 第429章 说走就走
“真品的出来?”孙萌萌忽然笑意盈盈的问。
徐景行一愣,忽然感觉有点不妙,但还是点点头,“怎么了?”
“我胡说的,”孙萌萌忽然笑的前仰后合。
果然,又被耍了。
不过见孙萌萌笑的那么开心,他也没生气,反而嘿嘿一笑,不羞不恼的又抿了一口,“可是,第二杯跟第一杯确实有些差别啊。”
“怎么可能?”孙萌萌被他这一本正经的态度给搞的有些疑惑。
“怎么就不可能?”他指了指紫砂壶,“有两杯一模一样的茶水吗?”
“这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相同的事务,但是……”
“对我来说就没什么但是,两杯茶看似出自同一泡,可毕竟出壶的时间略有不同,第一杯茶的冲泡时间略短,第二杯则略长,口感自然不一样,”他一脸骄傲的说道,放佛掌握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一样。
孙萌萌却翻了个白眼,“你就可劲儿吹吧,反正我也没办法证实。”
“嘿嘿,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从来不吹牛。”
“反正我不相信,”孙萌萌嘟着嘴巴哼了一声,然后小口的抿了一口茶水,似乎真的在品尝与第二杯之间的口感差异。
徐景行见状也有模有样的小口抿着,仔细体会特级龙井差那清香爽口的口感。
不得不说,他在品茶一道的进步很大,从之前不怎么讲究,到现在不但能说个一二三四,更能真的品尝到茶叶那独特的神韵。茶道这东西,对一些人来说就是个装逼利器,可是对真的懂茶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享受,就跟听音乐、看电影、收藏古董等兴趣爱好一样。
以前他没有品茶的机会,没有那个经济实力,也没那样多的能力。
可现在,他不光经济实力到了,连品茶的能力也提升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比竞品茶也好,品酒也罢,靠的还是嗅觉和味觉,而随着他的身体素质大幅度提升,他的嗅觉和味觉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普通人,要不然也不会真的品尝出第二杯茶和第一杯茶之间的区别。
可惜,孙萌萌只当他是在吹牛。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显摆自己的能耐,这种事儿开玩笑易阳的说说没关系,如果真的跟人较真并且傻不拉几的这向人证实,那不但无聊而且相当愚蠢。
因此他只是嘿嘿的笑,然后喝茶。
然后,两个人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当中,谁也不说话,就像两个真正的茶友一样静悄悄的喝茶,一时之间整个房间里竟然只能听到茶水在紫砂壶中发出的轻鸣声。
可难得的是两个人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反而有一种“这才正常”的感觉,并且相当享受这种静谧的气息。
直到他们喝干一壶开水,孙萌萌才忽然“噗嗤”一下笑出声来,“你打算喝穷我?”
“嘿嘿,这么点水也能喝穷你?小富婆。”
“这水很贵的好伐,别看这谁不起眼,也是从龙游一座山泉里直接运过来的。”
“哇塞,难怪这茶喝起来这么有滋味,原来是水也是好水。”
“不然岂不是浪费了这好茶叶?”
“是这个道理,不过你也太会享受了,”徐景行带着些夸张的表情赞道:“我决定了,回家也找找看,看我们那儿有没有这样的业务,据我所知,崂山上也是有几眼难得一见的清泉的。”
“啧啧,你更土豪,名山大川里的泉水比我这小地方的泉水值钱多了,”孙萌萌笑着打趣道。
“那也不一定,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万一岛城人不吃一套,说不定根本没有人搞这个活儿呢。”
“那更好,你把这活儿接下来,不出十年,靠卖水也能成为超级富翁,”孙萌萌笑的更开心,“这可是真正的零成本高利润行业,搞几只矿泉水桶就够了。”
“做个大自然的搬运工吗,听起来似乎挺有品味的,嗯,此计可行,孙萌萌同学,要加盟吗?给你四成股份做个代言人,怎样?”
“小女子无福消享,徐大富豪还是另请高明吧?”
“太可惜了……”
两个人耍了一阵贫嘴,在外人看来颇为无趣,可两个人却乐在其中,说到这里的时候,电水壶“吧嗒”一声停止嗡鸣,水开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齐齐放声大笑,笑的相当开心,而且是完全没有任何负担的大笑,就像两个没心没肺的傻子一样。
大半分钟后,两个人这才停下,但此时此刻的两人跟之前的心态却完全不同了,更加轻松,更加坦然,放佛完全抛开了人世间的一切,成了两个无忧无虑的茶中仙侣一般,放佛随时都有可能飘飘然的飞声而去。
这不是诅咒,而是一种异常轻松的心态,就像脱去了身上的枷锁一般,整个人都升华了许多。
随后,两个人的话题就广泛,天南地北的聊啊,就像两个许久不见却又心意相通的老朋友一般,没有任何杂念的胡侃。
当然,他们聊的主要还是各自的生活,徐景行讲岛城那边的海鲜,孙萌萌讲柯城这边的山水,徐景行讲岛城的风土人情,孙萌萌讲柯城的风味特产。
当孙萌萌讲到开化宣纸的时候,徐景行有些坐不住了,眼神一勾,“去开化?”
“做啥?”孙萌萌一呆。
“搞点开化纸啊,”他看傻子一样看着孙萌萌。
“现在?”
“不然呢?”
“好!”
然后两个人直接起身,奔开化而去,而且开着一辆车,车上孙萌萌还在笑:“我怎么感觉,我像个被你三言两语忽悠着私奔的傻丫头?”
“私奔?是个好主意,要不试试?”他扫了坐在副驾驶上的孙萌萌一眼。
不得不承认,孙萌萌也确实有那种让人为她不顾一切的本钱,尤其是现在,孙萌萌给他的感觉太好了,太舒服了,甚至让他真的升起一种“放下一切找个地方跟她隐居”的冲动。
但冲动就是冲动,他看得很清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过了今天,明天他们依然要为这鸡零狗碎的事情忙活,他们没办法做到真正的超脱现实,他们不是真正的神仙。
神级黄金手 第430章 信仰
何况,就算是神仙,也未必真的能做到超脱。
就像之前他讲的那个“桔中棋仙”的故事,那些神仙都跑到桔子里去寻求逍遥了,可依然避免不了被桔农打扰的现实。
神仙都这样,何况两个凡人。
所以徐景行和孙萌萌都相当识趣的没有触及这个话题,这种时候就没必要说这些扫兴的话了。
卡宴的速度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入了开化县。
不得不承认,开化县确实有人杰地灵的气质,进入县区后虽然有一种比较落后的感觉,可气氛却一点都不闭塞,反而有一种“有隐士长居”的灵气——是个适合隐居的好地方。
徐景行慢慢的开车,留意着路过的风景,看到漂亮的地方也忍不住掏出手机“咔嚓咔嚓”的拍几张照片,此举略显庸俗,惹来孙萌萌几个白眼,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毕竟出来玩一趟,不留点纪念实在说不过去,何况他还有个徒弟和妹妹要打发,没办法带妹妹出来也就罢了,把徒弟一个人扔在酒店就有点过分了。
所以,拍点照片回去,给徒弟过过眼瘾,权当安抚。
当然,他也没忘记来开化的目的,寻找传说中的开化纸。
开化纸是个好东西,在清代是最名贵的宣纸,清早期,从顺治开始,一直到乾隆时期,宫廷中用的纸张就多是宣纸,后来开化纸的制作工艺有所退化,到嘉庆、道光时期,用的就只是开化榜纸了。
开化榜纸跟开化纸比起来,纸张略厚,色泽略黑,品质略次。
可是再往后,连开化榜纸也成了传说中的好东西了。
到了现在,谁手里要是有一卷开化榜纸印刷的古籍,那不次于拥有一件上好的瓷器。
据说真正的开化纸的质地非常细腻,色泽极其洁白,帘纹不明显,轻薄,可韧性却强,摸起来柔润可爱,就连稍微次一等的开化榜纸,质地也是不差的。
然而诡异的是,在开化本地却很少有开化贡纸的传说,别说正式记载了,连乡野传说都没有,如果不是真有实物流传下来,还有正史记载,更有制纸遗址存在,人们都要怀疑开化纸是不是一个张冠李戴的玩笑了。
根据现有的资料不完全统计,清朝用开化纸和开化榜纸抄写、刻印的、留存至今的善本书有乾隆年间手抄正本《四库全书》(北四阁)、扬州诗局刻印的《全唐诗》、清初的《芥子园画传》、康熙殿本版《御纂周易折中》《周易本义》、康熙秀野草堂刊印的《昌黎先生诗集注》、雍正六年的《古今图书集成》等。
这些珍贵的古籍能保存至今,开化纸和开化榜纸那独特的质地和长久的使用寿命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些用开化纸和开化榜纸抄写、刊印的古籍,至今都保存完好,如同新书一般,纸张摸起来更跟刚制造出来的一样柔软,看起来甚至比新纸还要舒服。
另外开化纸因为制作工艺的缘故,纸张上会有一些天然的桃红一样的晕斑,所以又被称之为“桃花纸”,看起来特别的美观。
徐景行当然没有机会看到那些用开化纸或者开化榜纸刊印、抄写的古籍,只是从网上看到了相关图片。可管中窥豹,在网络上的惊鸿一瞥,足以让他联想到真正的开化纸是怎么样一种动人的宣纸。
一种能让无数文人为之神魂颠倒的纸张,怎么可能是普通纸?
可惜,开化纸的制作工艺失传了。
开化本地倒也有以制纸为生的手艺人,但是他们制作出来的开化纸跟传说中的开化纸完全不同,质量甚至不如普通的宣纸,只是制作于开化的宣纸而已,根本不是真正的开化纸。
好在开化纸的魅力甚大,有人尝试着复原开化纸的工艺,就像人们复原“云子”的制作工艺一样。
别说,还真有人成功了。
当然,说百分百的把开化纸的制作工艺给复原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但使用复原工艺制作出来的宣纸,质地跟真正的开化纸还真有几分相似,品质也明显高于一般的开化纸,尤其是一年前,更有一位开化本地的农民和复旦大学的专业团队,成功的制造出了没有帘纹的宣纸,这是开化纸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也因此,他们向世人宣告——真正的开化纸回来了。
徐景行和孙萌萌,就是冲着这真正的开化纸来的,虽然不太可能见到那个手艺人和那些研究团队,但有机会买点开化纸回去也是好的,这也算是一种信仰了吧,就跟玩动漫的小孩子购买那些价值昂贵的手办一样。
现在,开化县府已经把开化纸当成了一张本地名片,进入县城以后,各种书画店和纸店随处可见,都号称有“开化纸”或者“开化榜纸”出售。
可让他们失望的是,看了几家店,他们所谓的开化纸,品质相当一般,或许有一些模样,跟普通宣纸略有不同,但完全达不到开化纸那个水平,连接近的水平都没有,可价格却一点都不含糊。
一连看了几家,都一个样子,让他颇感无趣。
问那些老板哪里有真正的开化纸,连老板们也说不出个三长两短来,倒是有人说有个工作站是专门研究开化纸的,但到底在什么地方,却也不太清楚。
毕竟所谓的金名片,还没有完全落实,而且就算真的把开化纸制作工艺复原出来,那也是掌握在工作站和相关带头人手里,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另外根据其中一个老板的话来看,这所谓的金名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嫌疑,三年前倒是真热闹过一阵子,可后来就没了动静,就算有人宣称“开化纸”回来了,也跟本地人没什么关系,那些纸可想而知的昂贵,一般人玩不起,一般商人也没有门路搞到那些纸。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其中一个老板指点道:“你们要是真有兴趣,那就去乡下找余婆婆,那老太太有技术,还一直在做纸,只是卖的也不便宜,还不一定有货,要看运气的。”
神级黄金手 第431章 余婆婆
“余婆婆?”
徐景行和孙萌萌两个人打听到余婆婆住的地方后,对视一眼,开车下乡。
其实他们打听到的地址只是个大概的地址,只知道余婆婆在一个叫德丰的镇子上,不过据说那余婆婆也挺有名气,还被一些媒体采访过,据称是文化遗产开化纸的第多少代传人,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水分。
不过那店主说的煞有其事,应该不是骗子。
本着有放过不错过的原则,两个人还是往德丰镇赶去,反正路不远。
德丰镇不大,就在县城东北方向不到十公里的地方,镇子口就是国道,交通倒是挺方便的,镇子的风景也好,坐落在山脉的脚下,还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穿镇而过,到处可见绿树掩映,一排山清水秀的模样。
“有点喜欢这里的风景,”孙萌萌轻轻的吸了一口气,有点夸张的说到。
徐景行耸耸肩,“你好歹也算是本地人,对这里的风景应该不陌生吧,柯城附近多的是类似的村庄小镇。”
“是吗?反正我以前没有发现,”孙萌萌鼻头轻皱,带着点娇憨的味道问道:“要不你陪我在这里玩几天?”
听到孙萌萌的请求,他还真有点心动,这可是跟大美女独处的好机会呢,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大美女主动邀请,一亲芳泽的机会显然很高。
可是想到被自己扔在酒店里的徒弟,以及快要开业的店铺,他一脸遗憾地摇摇头,“风景很美,可时间太紧。”
“……”孙萌萌盯着他看了几秒钟,忽然“噗嗤”一声乐了,“难怪你还单身。”
“喂,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给留点面子好不?”他郁闷的抗议到。
“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
“我的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吧?”
“咯咯咯,有吗?”
“有的,”徐景行点头的同时,看到一个中年妇女牵着一头牛从镇子一头走过来,连忙迎上去问道:“大姐,你们镇上那个能做开化纸的余婆婆住哪儿?”
那中年妇女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你们要买贡纸?”
“贡纸?”徐景行疑惑的反问。
“没错,余婆婆是开化贡纸的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她做的可不就是贡纸?”中年妇女殷勤的说道:“这纸在过去,那真是皇帝用的,一般人都用不起,也不敢用,乱用的话是要杀头的,也就是后来才好了些。”
徐景行一脸黑线的挠了挠额头,别说区区一些宣纸,就算是档次更高的官窑瓷器也没有说乱用就砍头的道理,顶多是比较珍贵一些而已,根本没那么夸张。
但是,这种说法在乡下还是有些市场的,因为没文化的人一听是皇帝专用,便立刻惊为天物,这档次立刻就上去了。
举一个例子,金丝楠,金丝楠炒作的最火爆的时候,也被说成是皇家专用的名贵木料,说普通人乱用也要被砍头,到现在,网络上一些文字资料中对金丝楠的解释依然采用这种说法。
可事实上呢?金丝楠从来都不是什么皇家专用,别说金丝楠,就是更珍贵更实用的紫檀木都不是皇家专用,更别说因为质地较软而适用范围较窄的金丝楠了。
之所以会传出这种说法,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金丝楠的外观漂亮,颜色跟皇家尊崇的金黄之色相近,所以被人牵强附会成皇家专用;第二个原因,则是一些商家的炒作。金丝楠被炒的最火的那几年,价格都快跟紫檀差不多了,也就是这两年才逐渐回落。
而这开化贡纸,显然跟金丝楠是一个路子的,都因为跟皇家沾了点边,就被描述成了皇家专用。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余婆婆自抬身价。
只是这样一来,本来兴致勃勃的徐景行和孙萌萌顿时有些失望,因为一阵这样自抬身价而且抬价技巧这么拙劣的,一般都是些不靠谱的东西。
可来都来了,不去看看还有点不甘心。
因此徐景行强忍着心里的腻歪问道:“那大姐,那余婆婆住什么地方?”
“我带你们过去,”那中年妇女热情的有点过头。
“这,用不着麻烦你吧……”
“不麻烦不麻烦,就在前边不远,”那中年妇女指了指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座小院子,“我跟你们说啊,我婆婆的手艺老好了,很多大老板从几千里外跑这里来买纸,有的大老板为了买到一些纸,甚至在这里住了半个月……”
徐景行跟孙萌萌对视一眼,各自苦笑一声,开着车,跟着中年妇女来到那座小院子门口。
说是小院子,其实不小,反正比一般的农家小院要大两圈,院墙修的挺好,看上去很干净,好像修建起来的时间不太长,大门是结实的黑铁大门,门口还装了一个监控摄像头,看样子那位余婆婆还真赚了不少钱呢。
不过想想也正常,开化纸这么大的名头,一刀纸肯定不会低于三千块,甚至可能会更高,还顶着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名头,要是连这么点钱都赚不回来,那就不太正常了。
到了小院子门口,中年女人使劲儿拍打着大门喊道:“妈,开门,有人买纸。”
妈?
徐景行跟孙萌萌面面相觑,这么巧?竟然碰到了余婆婆的女儿?不对,还有可能是儿媳。
难怪这女人那么殷勤呢,感情是给自家揽生意。
铁大门从里面打开,一个略微有些驼背的老太太探出头来,扫了门口的三人一眼,拉开大门说道:“进来吧,”看老太太的样子,似乎对中年女人不太满意。
中年女人却不在乎,殷勤的笑道:“妈,纸呢?还有吗?人家大老远的跑来不容易,有多少算多少,别让人寒了心。”
老太太没理会中年女人,目光在徐景行和孙萌萌脸上扫了一圈,“你们买纸?”
徐景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您就是余婆婆?”
“整个德丰能做纸的老太婆就我一个。”
“余婆婆您好,我确实是慕名而来,但我买不买,要看您的纸怎么样,如果成色不足,抱歉……”
“那进来瞧瞧吧,”老太太也不生气,颤颤巍巍的走进屋里。
神级黄金手 第432章 有点飘啊
徐景行朝孙萌萌点点头,率先走进屋里。
屋子里挺干净,看上去跟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字画的水平先不谈,纸张倒是不错,看上去跟他在网上看到的“开化纸”有点类似。
当然,也只是类似而已,具体质感怎么样,是看不出来的,需要上手。
中年女人也跟着进来,热情的招呼他们坐下,还给他们泡茶,同时不着痕迹的问:“你们要多大尺寸的?”
徐景行虽然腻歪这个女人,但还是答道:“四尺、八尺和丈二的吧,最好全开,有吗?”
“有有有,各尺寸的全开都有,”中年女人兴奋的回答道,然后朝里屋喊道:“妈,要四尺、八尺和丈二的全开,别拿错了。”
擦,这女人,指挥老太太的时候一溜一溜的,怎么不亲自去拿啊?
想到这里,他觉得有些反胃,看也不看中年女人泡的茶水,将目光移到墙壁上的一幅字上,那是太祖的《沁园春·雪》,用行书写的,看起来挺飘逸,笔画龙飞凤舞的倒是好看,几乎是一气呵成,如果不是对行书有研究的人,估计一个字都认不出来。
中年女人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连忙陪着笑脸说道:“那是浙省书法协会一个书法家来求纸时写的,据说人家一幅字值十多万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