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至尊农女:妖孽王爷赖上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夏七七
“这是母妃给你的信,前几天越家那些人到府上找母妃帮忙,母妃昨日主动进宫请罪,现下已经去皇陵了,她特意让我嘱咐你,要忍得这一时之气,莫要妄动,静候时机。”秦月瑶窝在他怀里,一边把信往他衣襟里塞,一边急声道,“昨天公主殿下去宫里打听了,百里丞相说陛下没有把此事外传的消息,只说母妃是去皇陵为太上先皇和先帝守孝,想来也不会为难母妃,殿下已经着人去皇陵打点了,拂衣也暗中跟过去了,母妃还带着碧梧,他们都让你安心办完这趟差事,不要贸然赶回京城去。”
这样的坏天气里骑马赶一夜的路,对她来说还是第一次,她其实是真有些受不住,一路下来全凭硬撑,这会儿见
着人了,心也安了,有些话她得赶紧先说了,免得自己一会儿真受了寒,昏过去就不好了。
墨冥辰步子微微一顿,垂眸看了一眼怀里的人,随即默不作声地加快了脚步,干脆几步掠起,翻墙越院地进了他休息的禅院。
“去烧两个火盆来,去厨房看看有没有治风寒的药,再赶紧煮两碗姜汤过来。”墨冥辰抬脚踢开了房门,进去前还不忘朝守在门口满脸惊异的惊蛰吩咐。
屋里两个孩子都已经起了,云深本在帮着妹妹套小袄,转头看到进来的人,他神色一怔:“娘亲,你怎么来了?”
“想你们了呀,所以特意过来瞧瞧。”秦月瑶被墨冥辰放到了床上,眼瞧着两个孩子朝她跑过来,想着自己这一身的寒意,忙抬手不让他们靠近,“这一路有没有乖乖听爹爹的话?”
“我去给娘亲打点热水来。”云深看了一眼转头去翻行李的墨冥辰,也没答秦月瑶的话,扭头快步往屋外去。
“我去厨房看看,这里只有我的衣服,你先换了,免得着凉。”墨冥辰将翻出来的衣服放到了床边,嘱咐了云薇帮着秦月瑶换衣服后,也打算往外去。
“阿辰!”秦月瑶见他要走,猛地站了起来,这般霍然起身,倒觉有些晕眩,又悻悻坐了回去。
“放心,我不走,你给我在这儿好好待着,赶紧把衣服换了。”墨冥辰头都没回,沉声丢下一句,便出去合上了房门。
“娘亲,你赶紧把湿衣服换了吧。”云薇蹬了鞋子跳上床,催着帮着让秦月瑶把一身被雪打湿了的衣服都换了下来,还拿被子将她裹了个严实,又搓了手替秦月瑶捂着冰凉的脸。
等得屋里起了火盆,又被这父子三人威逼着灌了两大碗姜汤后,秦月瑶的神色终于和缓了不少。
“让你受苦了。”墨冥辰坐到了床边,满眼疼惜地抚了抚她终于有了热意的脸颊。
“跑这点路,对我来说小意思,”秦月瑶瞥了一眼站在几步开外的君修远,笑着催墨冥辰,“你快看信吧,越家的事情我知道得不多,母妃说都写在信上了,你一看就明白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那些昨天在秋水院里不好让她传达的话,越老夫人都写在了信里。
墨冥辰拆了信,在床边静默地看着,屋里其他几人也都没说话,只在一旁观察他的神色。
那封信不长,写尽了越家之事的来龙去脉,墨冥辰看到最后,也只是唇角微扬,笑得有几分讥讽:“越家之事,本是母妃与先帝一起谋划的局,母妃早料到会有今日,也早想好了脱身之策,叫我们不必担心。此事我会等迎了金佛后,回朝再做处理,必不会叫母妃有什么差池的。”
屋里除了他们一家四口,就剩君修远,没什么
外人,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母妃不让他管越家的事情,他当初也只来得及让贺敬亭先一步动手,却没想到还是没赶得及,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与先帝有关,他那位皇长兄,当初舍了他保自己的皇位不说,为了对付越家,原来是打算连他的母妃也一起舍了的。
若是他没有回朝,若是先帝如今还在龙椅上,那越家被连根拔除后,他母妃那所谓的脱身之策,也不过是孤守皇陵终老而已。
他虽与当今陛下生了嫌隙,可当年也是一心想辅佐皇长兄称帝,当他的忠臣良将的。
到头来,原来他们家原来也只不过都是皇长兄运筹谋局的棋子而已。
(本章完)





至尊农女:妖孽王爷赖上门 第942章 于理不合
“你能这么想便好,母妃说眼下时局于我们万般不利,以退为进才是上策。”
秦月瑶刚被迫着喝了两碗辣心的姜汤,就跟喝了还魂汤似的,现下不仅寒意、倦意全无,还分外精神,她一手掀了棉被就要起来:“我们来的时候把马跑坏了,不知你们手头上可还匀得出来两匹,也好让我下山返京?”
她先前不知越老夫人那封信居然有此奇效,只恐墨冥辰得了消息会鲁莽行事。
早知他能如此淡定,就用不着她亲自过来了。
这才身形刚动,就被一旁的人给按了回去。
“你才赶了一夜的路,又要走?”墨冥辰拿被子将她裹了个严实,直接箍到了怀里,“你先在此休息,晚点与我们同行。”
“那哪儿成啊,京中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处理呢,”秦月瑶忙摇头,“再说了,我若同行,有违礼制。”
这也是她当初决定先行回京的原因,墨冥辰是领命办差,一行不是高僧就是礼部官员,带着她这个还未过府的女眷,被那些礼部官员看到了,难免又要议论,说不定回朝还会参上几本。
也亏得今天雪大,刚刚他们一路进来也没遇上个什么人。
现在信送到了,该交代的也交代清楚了,她也得尽快离去才是。
“无妨,有本王在,他们不敢说什么。”墨冥辰蹙了蹙眉,依旧没松手,转头刚想着人去寻个大夫来给她瞧瞧,还没开口,就听到了敲门声。
“老臣听闻王爷刚刚着人去取姜熬汤,可是王爷贵体染佯,需得老臣去为王爷寻个大夫来吗?”
外面恭恭敬敬,关切询问的,正是礼部仪制郎中淳于浦。
寺中戒五辛,偏这几日天寒落雪,他们一路都是自购了老姜与铜锅携带,若是队伍里有人染寒不适,也好往各歇脚寺院的厨房借火,熬姜汤驱寒的。
秦月瑶这一路进来虽未遇着人,可惊蛰去其他院里取姜之事却瞒不过。
墨冥辰刚想开口应下,就被从被子里挣脱出来的秦月瑶一把捂住了嘴。
秦月瑶皱眉朝他摇了摇头,又看向闭合的房门。
这礼部的淳于大人,她是见过的。
当初陛下降旨赐婚后,礼部派来摄政王府上的就是这位司仪制的淳于郎中。
淳于大人不仅与他们讨论了年后大婚的仪制,还好生叮嘱了她一番这自接旨后要备守的各种礼制,临走还送了她三大本礼法典籍做礼物,让她刻苦研读。
这会儿要是让那淳于大人知道她在这屋里,只怕要被说不成体统了。
君修远苦笑着看了他们一眼,听得外头淳于浦的问声再起,便挪步往外去。
“不过是昨晚值夜的几个侍卫染了点寒气,王爷体恤下属,就让人给他们备了姜汤,王爷一切安好
,淳于大人无需担心。”君修远长身挡了淳于浦的视线,合上门后才又笑看向跟前这满面担忧的人。
“不曾想承恩侯原也在王爷房中,”淳于浦一见出来的是他,面上忧色一滞,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老臣知侯爷与王爷私交甚好,可现下王爷房中还有王府千金,侯爷这么早过来,恐有不妥。”
君修远脸上的笑僵了一僵,清咳了一声,正色转移话题:“不知马车修得如何了?王爷已奏报京中,说我们明日便能到护国寺,可不好在此耽误了行程。”
一行十多个人里面,就这淳于大人事规矩最多。
当初见他和两个孩子同行时,淳于大人就觉得不妥了,他这一路跟来,还真没少被这条条框框一大堆的仪制郎中提点。
要不是墨冥辰拦着,说什么他这个侯爷也该有点侯爷的样子,该跟淳于大人好好学学礼法,不准他擅自离开,他是真早就想撇下这个唠叨鬼,自己动身回京了。
“马车那边是潘主事在打点,一有消息,必会过来回禀王爷和侯爷的。”
“潘主事刚到礼部没多久,你们秦大人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去做了?”君修远俊眉一挑,拉了淳于浦往外去,“事关能否按时归京,本侯还是亲自和淳于大人过去督着吧。”
“可是……”淳于浦被他拽着往外去,有些不放心地回头,还是想去面见一下没见着人影的摄政王。
“王府的公子和千金还在里头补觉呢,淳于大人继续在此叨扰,只恐于理不合,还是赶紧跟本侯过去吧。”君修远扯着淳于浦的袖子,步子又快了几分。
秦月瑶等到外面的脚步声都听不见了,才松开了捂着墨冥辰的手:“我说得没错吧,这地方我留不得,回头要是被淳于大人撞见了,又该让我再读几本礼部珍藏的名典了。”
墨冥辰苦叹了一句:“淳于浦自父皇还在位时就出任礼部仪制郎中一职,这么多年来他几拒升迁,说是要为大齐和皇家严守仪制,虽说是尽忠职守,可有时候也过于迂腐了些。”
别说君修远了,就连他自小也没少受这位淳于大人的管制。
“无礼法不成方圆,淳于大人这都是为了你们好,没他督着你们,御史台怕是要忙不过来了。”秦月瑶笑道,伸手在墨冥辰棱角分明的脸上摸了一把,“我真的没事,趁着他们还未察觉,我还是先悄悄离开得好,年后就要大婚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做些越矩之事,落人口实,让母妃他们担心了。”
“我素来是没规矩惯的,还是夫人想得周全,”墨冥辰听她提起越老夫人,眸子暗了一暗,终于点了点头,“我让惊蛰备辆马车,你也别急着赶路了,下了山先去找医馆看看,身子要紧。”
按她这般说来,他现在还真是留不得人,也送不得,便也只能安排着让她先行回京才行。
“放心吧,我有分寸。”秦月瑶想了刚刚君修远在外的话,顿了顿又道,“怎么好端端的马车就坏了,你们马上就要回京了,明日到护国寺迎佛的人必定不少,可不要出什么差错才好啊。”
越老夫人都说这次京中有人要算计墨冥辰了,且不说越家和奇秀坊,迎金佛回齐也是件举国关注的大事,那些人不会也打算在这件事上做点文章吧?
“此番来接我们的礼部官员都是陛下和朝上几位重臣精挑细选的,为的就是不让这事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墨冥辰将怀里的人松开,扶了她自床上下来,又拿了大氅给她罩上,“明日护国寺必定热闹,你若不忙,也可前往一观。”
(本章完)




至尊农女:妖孽王爷赖上门 第943章 跻身朝堂
永惠寺在城外的山上,现下去城外另租辆马车上来实在费时,墨冥辰就让惊蛰去后院取了他跟两个孩子一路乘坐的那辆过来。
秦月瑶将京中的事情简单与墨冥辰交代了一番后,趁着礼部众人还未察觉,带着两个孩子乘马车离开了永惠寺。
“他们走了?”君修远回来的时候,房里已经只剩了墨冥辰一人。
本以为偷偷先走的只是秦月瑶一人,却没想两个孩子也一起走了?
“明日便要抵京了,介时护国寺会有许多人迎候,两个孩子实在不便继续跟着了,”墨冥辰挑眉笑看向一旁默不作声,脸色凝重的淳于浦,“现在淳于大人不会再说本王玩忽职守,夹私怠职了吧?”
这些话,是当初淳于浦在阳郸城见着他身边带了两个孩子的时候说的,虽然没敢当着他的面讲,只是与同僚闲叙时顺口感叹了一句,却也正好被他给听了去。
“王爷误会了,老臣先前不是这个意思,”淳于浦神色一怔,忙拱手作礼,再抬起头来,却依旧满面担忧,“虽说此去离京已不远,王爷身边也是高手如云,可这样的天气,令公子和令千金单独上路,恐有不妥,还请王爷将他们寻回来,一路同行,也好照拂。”
他先前看到摄政王远赴云州办差居然还带了两个孩子同行,俨然一副出游之相,的确觉得王爷此举太过儿戏。
他虽重礼法,却也不是个铁石心肠的老顽固。
两个孩子年岁尚小,今日这风雪又不见止息,怎可让他们单独起行?
“淳于大人担心得对,两个孩子单独返京实在不妥,不如让本侯也先行一步,也好一路护送照顾。”君修远眸子一转,扭头想叫人给他备车。
他现在不仅急着想摆脱这些处处约束他的礼部官员,还想去找秦月瑶商量一下奇秀坊的事情。
“侯爷所言……”
“请金佛回京乃是国事,承恩侯此行乃襄助本王护送金佛,差事未了,怎可现下先行离去?”墨冥辰一口截了淳于浦想要赞同的话,侧眸看向君修远,“明日护国寺中有京中百姓和朝中官员来迎,金佛入寺前,你若敢擅自离去,本王便治你玩忽职守之罪。”
君修远一听这话,顿时气结,咬唇再不愿理会这个突然抬官威压他的人。
淳于浦也没料想到墨冥辰会这般说,神色一怔,满眼复杂地看了君修远一眼,便也作礼告辞,去催后院的人动身起行了。
君修远默然不语,憋了一肚子的话,等到上了马车,才满面不悦地对墨冥辰道:“天下谁人不知我这个承恩侯是白捡来的,你都说了明日护国寺会有百姓和官员相迎,又何必非要带我去丢这个脸?”
当初圣旨封侯,他还觉得体面风光。
可这侯
爷越当他越是觉得,他在朝中官员,乃至大齐百姓眼里都是个笑话,他们都说,陛下破例封侯,不过是看在摄政王的面子上,当时也只是想借此事来打夜北人的脸而已。
先前他在广漠军大营里就偷偷听到那些将士议论他封侯之事,那般揣测嘲笑之语,实在不堪入耳,加上这一路这些礼部官员对他的态度,更是叫他觉得气恼。
“你这个侯位,可是百里丞相以助国之功相请,陛下御笔亲书,圣旨钦封的。大齐那么多侯爵,多数都是开国时因功受封,代代承袭下来的,你可是陛下登基后第一个封点的侯爵,荫及后代,纵是金榜题名都不及此荣华尊崇,你竟还觉丢脸?”
墨冥辰拢了拢袖子,缓声道:“以你之才,为商可拢一国之富,若是为官也自可揽泼天权势,你如今已是王侯,身份不比从前了,也该为朝廷分忧效力,此番与本王同迎金佛回朝,再立一功,日后想在朝上谋个一官半职,也不是难事。”
君修远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瞪大了那双玲珑剔透的桃花眼:“你塞给我一个侯位还不算,现在还要我入朝为官了?”
“你蒙陛下恩赐,享朝廷封赏,自当继续尽己所能,为国效力才是,你以为当初丞相替你求得这个侯位,只是为了替你洗清叛国罪名,让你顶着个虚名做个无权的闲散侯爷?”墨冥辰瞥了一眼窗外缓行的队伍,展眉笑道,“若不谋权,现下倒是可享一时荣华,可你年纪也不小了,总该为后人考虑,如果没有实权,你拿什么庇护你承荫袭爵的子孙后代?”
“子孙后代……”君修远俊眉一拢,被他说得有几分惆怅了。
他立功封侯,已脱平民之藉,自他之后,他膝下的子子孙孙就都是王侯出身了。
当初领旨受封时,他只当墨冥辰他们此举是为了帮他洗脱叛国之罪,这么久一来,他还真没好好想过这件事。
别的先不说,就他现在这个样子,想去镇南将军府提亲都觉无颜,娶不到林婉的话,还谈什么子孙后代?!
墨冥辰看着他皱眉思考的模样,深觉孺子可教也。
君家虽未商贾,却也是百年名门,君修远自小多才,除了娇气些,学识远见比那些一朝登榜的进士半点不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如今已经封侯,能走的路其实比从前窄了许多,若不入朝谋权,往其他方向发展,也难有大为了。
就拿他们想开盐运商道一事来说,君修远也只能与他和姬城主一般,在幕后操持,明面上的许多事情,还得他们不涉朝堂的秦掌柜去做。
“我先前以为你在国宴上捅破收买夜北亲王的事是在帮我,现在我怎么觉得,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就在算计我?”君修远想了
片刻,垮着脸看向墨冥辰。
这人当初还拿了金库钥匙,要倾家荡产助他去滨州另起炉灶,可一转头就将他绑在了这个侯位上,到如今可不是只能乖乖听话,入朝去给他帮忙了?
“我许你满门荣耀,还邀你共谋大权,你怎么能说我在算计你?”墨冥辰一本正经地说着,眼里却是藏都藏不住的笑意,“这事现在不急,你先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在与我说,到时候我自可荐你个一官半职,跻身朝堂。”
他父皇治下盛世江山,在位二十余年,国库充盈,从未有捉襟见肘之时,可自皇长兄继位后,凡遇荒年,国库连年告急,常有外借之举,户部如此无力,也是时候清洗换新了,放眼大齐,如今还有谁能比他们这位首富出身的君侯爷更能整顿户部,担此大任的?
不过此事也不急在这一时,母妃说得对,这朝堂上如今有人已经开始明刀明枪地要对付他了,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将这耍阴招的人揪出来才行!
(本章完)




至尊农女:妖孽王爷赖上门 第944章 公主回京
昨日风雪尤大,今朝却是云开雪散,晴空万丈。
寿康宫里的积雪早在天明前就被扫除干净,如今只余了满园盛放的红梅,团簇如火,热闹夺目。
久居闲养的沈太后拢了一身火红的狐裘,立于殿外廊下,迎着天光,秀丽的眉眼间也染了几分明朗。
“难得见太后娘娘展颜,可是得了什么解忧的喜事?”锦衣毓秀的贵妇在一众婢女的簇拥下分花而来,笑着朝沈妍清作了个礼。
“陛下身边尚有虎狼环视,举步维艰之际哪里还能有什么喜事,哀家不过是看今日终于云开见朗日,心中多了几分欣慰而已。”沈妍清快步上前,亲自扶了下拜的妇人,柔声笑道.
“既已云开,困境大解也终有时,娘娘也不必再烦忧了。”那贵妇由了沈妍清抬手相扶,也未与她往殿中去,只站在园中,环视满园花开,“听说太后娘娘今日不去护国寺,喜迎金佛这般大事,娘娘是要让陛下独带百官前往了?”
“甘州灾情未解,陛下这两日都在上书房为国事操劳,此际也抽不开身,眼下越娘娘去了皇陵守孝祝祷,便也只能请了皇长公主代陛下前往迎佛了。”沈妍清轻叹了一口气,垂眸道,“自当初上书房前群臣死谏阻拦后,哀家唯恐让陛下惹上非议,只能退避寿康宫,别说去护国寺了,如今就连这皇城宫门都不敢轻易迈出。”
“你出不去也无妨,这不是本宫赶过来了吗?”那贵妇展眉一笑,虽已是年近五十的妇人,可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上并不见老态,这一笑也是风华万千,“可惜来得晚了些,否则哪能叫越涟漪这般轻易地就去了皇陵避祸?丹阳那吃里扒外的丫头也是个不成事的,身为陛下的嫡亲姑姑,却一直帮着那些外人。”
“丹阳公主虽是先太后嫡出,可自幼与摄政王亲厚更甚与先帝的情谊,那日越娘娘才刚入宫,她便急往上书房去询侯,越娘娘去皇陵后,她还着人去皇陵好生打点了一番,瞧那模样,如今倒是真将越娘娘当生母孝敬了,若是先太后泉下有知,恐该神伤了。”沈妍清不紧不慢地说着,余光偷瞥身旁人的脸色。
比起那越娘娘和墨冥辰,最叫她气恼的还要数这位护国皇长公主。
当初若不是她去云州找了那怕事的慕远来,以慕绥当时的处境和慕绍衍的心性,京城围困那一战,广漠军说不定就真举兵反了摄政王,助他们成事了。
京外一战后,墨文璟心中有惧,对墨冥辰等人皆有疏远,偏对丹阳公主一如从前,虽说不上言听计从,却也处处维护。
比起朝中作乱的那些人,丹阳公主才是她心头那颗想方设法都拔出不掉的毒刺!
“她自幼就被娇惯坏了,缺了管束,回头本宫必要好好
训导一番才行。”贵妇挑眉轻哼了一声,面上却也不见厉色。
沈妍清本还想提将丹阳公主远嫁之事,可瞧见她的神色,终是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殿下初到京中,想来一路舟车劳顿,陛下此刻还在上书房议事,殿下不如先往凤来宫稍作歇息。”
“本宫一个外嫁臣妇,此番归京,也该先去给陛下请安才是,”那贵妇笑着摇了摇头,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既然陛下还在议事,本宫便先不去打扰了,摄政王今次迎佛归来是朝中大喜,本宫还是先去护国寺看看吧。”
“殿下……”沈妍清见她要走,有些犹豫。
“太后放心,礼部和护国寺那边本宫都已安排妥当,今日有本宫在,不管是谁都没有办法再帮那墨冥辰逆转乾坤,娘娘和陛下就在宫中等好消息吧。”贵妇拍了拍沈妍清的手背,落下这句叫她宽心的话后,便又带着人匆匆离开了寿康宫。
彼时丹阳公主刚接了圣旨,与一众要往护国寺迎候的官员从昭阳殿里出来。
她今日着了一身大红锦缎层叠,堆绣金凤团飞的礼服,头上九凤含珠的步摇熠熠生辉,平日里随和的笑颜一收,一身华服端容,任谁一见都觉尊贵得不敢直视冒犯。
“诸位大人先请。”丹阳公主颔首请了列为朝臣各自上车,这才被倚翠和落月扶着往最前头的凤辇去。
这一身行头虽气派,可单那层叠堆绣的衣裙就厚重无比,更别说头上顶着的那一堆珠钗步摇,穿戴在身,就跟上刑一般。
刚走到凤辇前,隔着进帐都能感受到里头的热意,丹阳公主步子一顿,皱眉小声道:“倚翠,叫人去把辇轿里的暖炉撤了,这一路烤过去,本宫非得被烤熟了不可。”
1...273274275276277...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