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做得不错,我没什么可以纠正的,这棵摇钱树到这里算是正式修复完成了。”
杜晓荣和吴天民等人顿时大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担心向南说他们搞错了,需要重新再来一遍。
要知道,为了这些树叶的正确位置,这些天里,不止是杜晓荣父子整天埋首故纸堆里,就连吴天民和陶小胜两个人,也都天天四处查阅文献资料来考证。
要真是再来一遍,估计他们都得崩溃。
向南看了他们一眼,又说道:
“行了,为了庆祝摇钱树成功修复,今天中午就由杜主任代表公司开个庆祝会,然后你们就回去先好好歇一歇吧,剩下的事情,等歇好了再说。”
说完,他就要转身离开。
杜晓荣紧随其后,跟上来问道:“老板,庆祝会你不参加?”
“我就不去了,你们好好玩,到时候找许总报账。”
向南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次做得不错,辛苦了。”
“应该的,应该的!”
杜晓荣连忙点头应道,脸上的皱纹都快笑开了花。
他做代主任也有大半年时间了,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努力表现,想要将这“代”字去掉,可惜,没立过什么功劳,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提。
当然,去掉“代”字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最羡慕的,还是部门主任都有公司股份奖励,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要是拿到了股份,自己的两个傻儿子不就有依靠了吗?
所以,这一次老板让他来协助吴天民和陶小胜修复摇钱树,他是真将这件事当成了一个任务来完成的,可以说这辈子做事他都没这么认真积极过。
但刚刚听到老板夸的这一句“辛苦了”,杜晓荣就觉得这段时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再来个几次,老板一开心,说不定就把股份给我了。”
杜晓荣心里乐滋滋地想着,先不管这些了,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
吴天民和陶小胜在魔都这边修复好了青铜摇钱树,和涪城博物馆那边汇报后,也已经在前两天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在公司古书画修复室里,此刻向南、付洪涛,以及杭鸿军等人正围在一张大红长案前,看着康正勇和汪晓鸥各据一边,各自修复一幅清朝的古画,看起来像是在比赛。
康正勇手上的这幅古画应该是受潮生了虫,整个画芯部分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针眼大小的虫洞。
如果按照正常的古书画修复手法,那就需要将一片片针眼大小的宣纸用浆糊涂抹之后,再粘贴在虫洞之上。
这不仅非常考验耐心,而且还十分考验修复师的技巧,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画芯修复得凹凸不平,直接影响整幅画作的修复质量。
此刻,康正勇正伏在长案之上,左手轻轻摁住画芯,右手拿着竹镊子,小心翼翼地修复着那些虫洞。
而在康正勇的对面,汪晓鸥所修复的古画,情况并不比康正勇手上的那幅古画简单,他手中的古画画芯上不仅有密密麻麻的虫洞,而且还有好几处虫洞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一条蜿蜒扭曲的“虫路”,这种情况就比单纯的虫洞更复杂,也更难修复了。
不过,和康正勇用传统的修复手法修复画芯不同的是,此时汪晓鸥手中拿着的不是竹镊子,而是一管类似牙膏包装的管状物。
只见汪晓鸥用左手捏住这管状物,小心翼翼地挤出一些灰色的糊状物,点在画芯的虫洞之上,然后用右手拿着的一块小竹片轻轻一刮,将画芯上多余的糊状物刮掉,紧接着,又开始重复起了之前的动作。
看这模样,汪晓鸥实际上也是在修复画芯虫洞,不同的是,他在用的是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而更让人惊异的是,汪晓鸥的修复速度,居然还要比康正勇快了不少!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画芯修复液开售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实事求是地说,康正勇的古书画修复水平,比起汪晓鸥来说,高了不止一点点,如果两个人采用同样的修复手法,康正勇的修复速度起码比汪晓鸥快了不止一倍。
可现在,康正勇用的是传统的修复手法,而汪晓鸥用的却是一管类似牙膏的东西,结果就完全倒过来了。
“不错,不错。”
等康正勇和汪晓鸥都歇下来后,向南一脸赞许地说道,
“正勇你的手法比起之前,又要进步了许多。晓鸥虽然进步不大,不过看起来,这种新的修复方式你很适应嘛,都已经赶上正勇的修复速度了。”
“老板您可别这么说,再说我都要没脸听了。”
汪晓鸥站在一旁感觉老脸发红,他抬起一只手挠了挠头,讪笑道,
“要是康主任也换成这款画芯修复液来修复虫洞,我都要被甩开几条街了,根本没得比。”
向南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他转向其他几人,笑着问道:
“整个修复过程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大家都说说看,这款画芯修复液效果怎么样,它有什么优缺点?”
金陵文物修复研究所的第一款产品,“向南”画芯修复液,再过两天就要正式推向市场了,也就是在这当口,孙福民让人给向南捎来了一箱最终定型的产品。
拿到产品之后,向南喜不自禁,赶紧来到古书画修复室,让汪晓鸥熟悉了一下产品之后,就让他和康正勇现场比一比修复效果和速度。
如今看来,使用画芯修复液的修复速度,完胜使用传统修复手法的,关键就在于,修复效果是不是也一样强悍。
向南刚提问完,康正勇和付洪涛等人就凑上前去,将两幅采用不同修复手法修复的画芯拿来比对仔细比对。
康正勇伸手轻轻触碰了一下自己修复的那幅古画画芯,由于传统修复手法采用的是宣纸纤维来填补的虫洞,而且是纯手工操作,因此每一个虫洞填补的纤维厚度实际上并不一样,实际上也很难保持一样,所以,用手抚过后,能清晰感受到画芯上略有些凹凸不平。
除此之外,那些修复的地方,胶水似乎都没有干透,轻轻一碰,原本修补的地方就脱落了。
康正勇皱了皱眉头,又伸手去抚摸汪晓鸥修复的那幅古画画芯,那些糊状物也不知道加了什么东西,竟然干燥得非常快,而且由于修补虫洞之时用竹片刮过,厚薄一致,感受不到半点凹凸不平的痕迹。
这一对比,效果就十分明显了。
康正勇点了点头,说道:“从实际情况上来看,还是画芯修复液的修复效果要更好一些,不仅干燥得快,而且修复处的厚度一致,这对后续的全色接笔来说,要加分不少。”
“主要还是操作简便。”
付洪涛从头看到了尾,此刻也是开口说道,
“一个普通修复师的修复速度,借助这款画芯修复液,就能够达到资深修复师的水平,尽管这只是古书画修复中的一道工艺,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这就意味着,以后咱们修复室的修复速度,起码能提高50%。”
“我感觉这款画芯修复液,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别说是我了,有了这东西,连实习生都能上手修复古书画了。”
汪晓鸥也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向南听着大家的看法,笑着点了点头,问道:“你们都在谈这款画芯修复液的优点,那它的缺点呢?”
“缺点的话——”
康正勇想了想,说道,“可能在修复比较大的画芯残缺时,这画芯修复液就不大合适了,到时候还是得采用传统的托补修复手法。其它的,估计也没了吧?”
说完,他看了看其他人,其他人也是摇了摇头。
要什么缺点?老板搞出来的产品,哪有什么缺点?
没有,都是优点!
向南一脸无语地看着康正勇和付洪涛等人,只好作罢,算了,就先这样吧。
真要有很大的缺点,早在京城故宫博物院、金陵博物院等十多家博物馆试用这款画芯修复液时就发现了,哪里还能等到自己来发现?
反正也只有两天就要推向市场销售了,还是关心关心这第一款产品能有多少销量吧。
……
两天之后。
金陵大学,金陵文物修复研究所的办公室里。
一大早,孙福民、邓维、张伟利和王明耀等人就早早地汇聚到了这里。
今天,是文物修复研究所的第一款产品,“向南”画芯修复液推向市场销售的好日子,能够拿到多少订单,是这款产品成功与否的标志。
由于画芯修复液的专业性很强,只适用于古书画修复,因此,研究所这边自然不会去搞什么经销商代理,也不可能往市场上铺货——因为根本就没有专业性的市场或商铺可以代售。
所以,研究所这边主要的销售方式,还是采取厂家直销,如果等到以后研究所的名气大了,产品类型丰富了,或许也可以采取网络销售的模式。
在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只要有潜在顾客,就不愁卖不出去的货物,渠道早已经五花八样了。
“小邓,之前京城故宫博物院那边的意向订货数量是多少来着?”
孙福民坐在椅子上,戴着老花眼镜,一边翻阅着面前的一沓厚厚的客户资料,一边抬头看了一眼邓维。
“二十箱,一箱六十件,总共一千两百件。”
邓维想了想,回答道,“我感觉有点多,一管画芯修复液能修复好几件古画呢,他们要这么多,用得完吗?”
“那你就不懂了。”
孙福民抬起头来,笑着说道,
“修复古画可能用得不多,但修复古书籍用得可快了。你想想看,一册古书籍,都是好几十页,上百页的,起码得用好几管画芯修复液才能修复好。更何况,用材料哪能一点都不浪费的?”
“多买一点也好,可以备着嘛。”
张伟利也附和道,“咱们就这么几个人,他们以后就算订了货,也不可能马上就拿得出来,这玩意儿,还是现做的最好。”
几个人正聊着,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铃铃铃”地响了起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麦大麦 (更新完毕)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喂,文物修复研究所吗?我这里是湘楚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的,我们要订购十箱画芯修复液!”
电话刚一接起来,对面就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女声。
“好,好,请您稍等,我登记一下。”
邓维一边接电话,一边在电脑上登记销售信息,她飞快地在键盘上敲了一会儿之后,又问道,“请问收货人填哪位?”
“吴茉莉。”
“哦,好的,已经登记好了。”
邓维又说道,“吴女士,画芯修复液的订购款项,您可以通过我们研究所微博上公布的银行账号转账过来,收到订购款项之后,我们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将您订购的画芯修复液通过快递寄出去。”
“行了,这个我知道。”
吴茉莉顿了顿,又问道,“向南在吗?”
“啊?”
邓维愣了一下,马上反应了过来,说道,“老板还在魔都,今天没过来。”
“哦,行,那就这样吧。”
说完,吴茉莉就挂了电话,临挂断之前,邓维似乎还听到她在小声嘀咕:向南这小子,自家的产品开卖了都不回来,还真是放心啊。
邓维扯了扯嘴角,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我什么都没听见。
挂了电话之后,孙福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
“没想到啊,第一个打来电话的,居然是湘楚博物馆,还不错,十箱,算是个开门红吧。”
“别家也不一定会选择在今天来订购吧?”
王明耀有些担心,他说道,“咱们这画芯修复液好是好,但也不是必需品,用传统的修复手法也一样可以修复古书画的。”
“你这话就不对了。”
孙福民有些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使用工具。现在有更好的修复古书画的工具,你觉得会有人不用吗?这能省多少事啊?”
正说着,电话又来了,这一次打来电话的,是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的,对方也订购了十箱。
魔都博物馆这边的电话刚挂,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中心就又打来了……
一时间,邓维忙得不可开交,连停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看着节节攀升的销售量,孙福民也是兴奋得满面红光,这可比他当初第一次修复成功一幅国宝级古画还要激动。
毕竟,能修复国宝级古画的,全华夏有十好几个人,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可这画芯修复液,虽然不是他鼓捣出来的,可那也是他一点一点从无到有看着成长起来的。
而且,它还将改变整个古书画修复行业的修复方式,是古书画修复界的一大变革。
这意义可就大了去了!
看着看着,孙福民忽然看向站在一旁的王明耀和张伟利,对他们说道:
“小王,小张啊,现在画芯修复液基本上已经算是走向市场了,接下来,你们的重心就应该放在第二研究课题上了,上次不是也说了吗?这命纸与画芯之间的胶水,要是真能够清除掉它们的黏性,那你们的功劳可就大了去了,你们的名字都会被铭记在文物修复的历史上的。”
“嗯,接下来,我们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这上面来。”
王明耀和张伟利连连点头,心里面却在嘀咕,我们才不要被历史铭记呢,要是真研究出来的,老板能给点股份就最好了。
以前他们倒是不在乎这些,因为那时候研究所根本就没盈利,一直都是向南在往里面烧钱,现在第一款产品推向市场了,看它如今的销售态势,不赚钱都很难!
这要是有了研究所的股份,那以后岂不是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
电话从上午九点钟一直不停歇地响到了中午十二点钟,看似时间很长,实际上也没接几个电话,大概也就三十多个,因为每一通电话的通话时间还是蛮长的。
等到电话渐渐稀少了一些之后,邓维这才有时间给自己倒一杯水,“咕咚咕咚”地灌下去之后,她长叹了一口气,舒服地说道:
“真是累死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博物馆打电话,我看一下……嚯!竟然有三十多个客户!”
三十多个客户,在其它大众企业眼里来说,是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可对于文物修复行业而言,三十多家博物馆,尤其还是有古书画修复师的博物馆,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毕竟,金陵文物修复研究所才成立没多久,画芯修复液也才是它推出来的第一个产品。
“这才哪儿到哪儿?”
孙福民满面红光,笑眯眯地说道,“这两天肯定还会有博物馆订购的,等再过一段时间,咱们研究所的客户数量还会大幅度上涨。”
光是在魔都,博物馆的数量都有一百多家,当然,其中还包括诸如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和电影博物馆这一类的专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内自然不会有古书画修复师,也自然不会成为文物修复研究所的客户。
这还只是魔都,在整个华夏,博物馆的数量有将近五千之多,而且在各大城市里,还有一些私人文物修复工作室,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文物修复研究所的客户。
所以,只要等到“向南”画芯修复液和金陵文物修复研究所的名声打出去了,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户只会越来越多。
更何况,除了华夏国内,国外很多博物馆里也都收藏着华夏古书画呢,它们一样需要维护保养,一样都有可能成为文物修复研究所的潜在客户。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订购画芯修复液的电话就没有上午那么密集了,不过也不会太少,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一个。
连孙福民和邓维这些人都没有想到,画芯修复液正式开售的第一天,打电话来订购画芯修复液的客户就多达五十家博物馆,还有五家文物修复店,总共销售出去了将近六百箱画芯修复液。
这让研究所里的所有人都很兴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研究所得第一款产品基本算是成功推向市场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培训学院校址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这次咱们研究所得画芯修复液,算是成功推向市场了。”
当天晚上,孙福民回到家里之后,就第一时间给向南打了电话报喜,他笑着说道,
“这还只是第一天,以后等画芯修复液在古书画修复圈里打出名声之后,肯定会成为古书画修复师们必备的修复材料,到了那时候,咱们研究所也就算是闯出名声来了。”
“第一天就有那么多家博物馆下单采购,要辛苦老师提前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
向南当然知道,要是没有孙福民利用自身的人脉,给那些博物馆送去画芯修复液试用,以文物修复师的谨慎,是绝对不会贸然大批量采购一款从没使用过的修复材料的,哪怕这是向南研究出来的。
“我其实也没做什么。”
孙福民乐呵呵地说道,“主要还是咱们这个产品修复效果好,就连刘其正那个老头子都没忍住夸我了。”
刘其正和孙福民虽然关系好,但他可是很少夸人的,更别提夸孙福民了,他以前跟孙福民一碰面,不是埋汰他就是损他,嘴毒得很。
不过这一次,刘其正一试用过孙福民送过去的画芯修复液后,就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倒不是夸他研究出了这款画芯修复液,画芯修复液也不是孙福民研究出来的。
他是夸孙福民这次眼光不错,原话是这么说的:“老孙啊,你这次总算是做对了一件事!”
嗯,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夸他,反正孙福民当刘其正是在夸他了。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阵,向南叮嘱孙福民别太劳累,要多注意身体,这才挂断了电话。
……
“诶,你们知道吗?向南最近推出了一款画芯修复液,用这玩意儿修复被蟊虫啃咬出虫洞的画芯,那真是太方便了,而且速度比用传统的方法要快许多,实在是太好用了!”
“这画芯修复液我也在用,把我们博物馆里的几位老专家都给看呆住了,他们都在说,有这样的产品来修复画芯,那以后还有谁辛辛苦苦练习修补画芯?”
“古书画可都是文物,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上面用的,向南搞的这款画芯修复液有没有添加防腐剂这些对古书画有伤害的物质都不知道,你们就敢随便试用?这要是把文物搞坏了,博物馆不得扒了你们的皮!”
“楼上的真是搞笑!向南自己就是文物修复专家,他会不知道你说的这些?他既然知道,还会明知故犯,为了赚钱故意把对文物有害的物质添加进去?别把人都想得跟你一样阴暗!”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是听说,向南的这款画芯修复液,是基于向南之前公开的"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籍修复技术研制出来的,我也试用了一下,单就修复虫洞画芯这一环节来说,普通修复师的修复效果和修复速度,都能够跟使用传统修复手法的资深修复师相媲美,绝对是文物修复行业里的一大创举。”
“大家都说得这么好,我怎么没见过这什么画芯修复液?哪里有得卖?我也去买一点来试一试!”
“……”
“向南”画芯修复液正式推出之后,短短时间内,就在文博界里声名鹊起,一时间引得无数业内人士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文物修复界的一大喜事,古书画修复自传承以来直到现在,哪怕科技日新月异,古书画修复技术始终没有大的突破,一直都是以手工修复为主。
向南这一次推出的画芯修复液,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一部分修复师的精力,不但可以加快古书画文物的修复,也让文物修复师松了一口气。
也有人说,文物修复本就是一门靠技术吃饭的行当,画芯修复液的出现,会让大部分年轻的修复师有借口逃避练习修补画芯的技术,甚至会导致这一门技术有失传的风险。
不过,对于这种“担忧”,也有人嗤之以鼻。
“科技的发展,为的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方便,更快捷,一旦有了更好的手段,一些低效率的技术,失传就失传好了,这还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吗?”
刘其正的脾气一如既往,他对这种“杞人忧天”不屑一顾,说道,
“这就好像这个世界出现了火柴之后,引火石就被人抛弃了一样,有谁会觉得引火石很可惜?”
外界尽管对画芯修复液说法不一,但这并不影响画芯修复液的销售,而且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销售客户的累计数量就突破了一千,销售量更是突破了一万多箱。
整个研究所在这半个月里都处于亢奋状态,孙福民以前很少到研究所名下的生产车间里去,这段时间也是一整天在这边盯着,销量虽然可人,但也要抓紧质量啊,可不能为了尽快发货粗制滥造,那样的话,坏了研究所的名声事小,坏了向南的名声,那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在孙福民的心里,向南那可是比他还重要的学生,千万不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影响了他的大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