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我回去吧,你留在这儿。”
陶小胜一点也没有犹豫,他又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留在这儿跟个哑巴差不多,沟通对接这种事还是交给能说会道的吴天民好了。
说完,他也不耽搁时间,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宾馆一趟,然后前往机场。
“你等等,先别这么急,我晚一点给馆长他们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情况,看看馆里怎么安排再说。”
吴天民伸手拦住了他,说道,“到时候没准馆里会找人顺路带过来呢,这样你就不用来回跑了。”
陶小胜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老吴说得有道理。
吴天民拦下陶小胜之后,又一脸笑容地对杜晓荣说道:
“杜主任,来来来,咱们再看看还有什么可靠的文献资料!”
……
魔都历史博物馆。
向南不知道,才一个晚上的时间,杜晓荣和吴天民他们不仅找到了详实的文献资料,而且在涪城博物馆里还有个实物证据,从而明确了这上万件青铜器碎片,就是出自一株青铜摇钱树的事实。
之前,他还想着修复完了手中的这件纺织品文物,下午要是没事的话,就带着吴天民和陶小胜他们,到魔都图书馆去查阅文献资料呢。
此刻,他利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就将手里的这件清朝常服给修复完毕了。
清朝常服刚刚修复好,黄云轩就像有千里眼一样,踩着点就来到了小修复室里。
他仔细检查了一番向南修复后的效果,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
“很好,很好!比昨天那一件修复得要好,这说明你的技术每天都在进步,很不错!”
顿了顿,他又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一只古董盒,放在了工作台上,一脸笑意地对向南说道,
“我这里还有一件清朝浅绿地缂丝梅花仙鹤女服,下午你就开始修复它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十七章 饭局 (第一更)
“好的,老师。”
向南瞄了一眼那一只多出来的古董盒,内心里毫无波澜。
去魔都图书馆查文献资料的计划是泡汤了,不过还好有杜晓荣在,到时候让他领着吴天民和陶小胜两个人去,也是一样的。
向南当然不会抱怨黄云轩让他修复这么多纺织品文物,正如之前他自己所讲的那样,文物修复是一门经验技术,需要靠着修复大量的文物,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文物修复技术锻炼得越来越高。
黄云轩这么做,只是单纯地为了自己好,一般人想上手修复文物都还没有这个机会呢。
所以,向南才不会这么不知数。
他将那件修复好的清朝常服挂在晾架上,等它晾干,然后又将那只装有清朝浅绿地缂丝梅花仙鹤女服的古董盒放到面前。
正打算将它打开,黄云轩忽然开口笑道:
“向南,先别急着做事,这都差不多中午了,赶紧收拾一下,跟我出去吃饭。”
“出去吃饭?”
向南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来。
“嗯,有个朋友从之江那边过来谈生意,就约了一起吃饭。”
黄云轩笑了笑,说道,“他听说你在跟我学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就让我带你一起去见一见。”
“哦。”
向南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他很快收拾干净了工作台,来到洗手池旁洗了洗手,然后脱下白大褂和口罩放在一旁,拎起背包就跟着黄云轩出了门。
下楼的时候,黄云轩跟向南介绍道:
“我这位朋友,他也是一位当地很有名的收藏家,名叫马维远,他的藏品涵盖面比较广,除了古书画文物和古陶瓷文物之外,青铜器、玉石牙雕这一类的也都有涉及,我曾经到他家里看过,跟个小博物馆似的。”
“那是挺厉害的。”
向南笑了笑,附和了一句。
近些年来,纺织品文物越来越受收藏家们的青睐,但实际上,真正收藏纺织品文物的藏家还是不多的。
就比如向南认识的闫思远、朱远舟,以及夏振宇这些大收藏家,就没有一个人收藏纺织品文物。
究其原因,还是纺织品文物太容易受到外力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破坏,收藏者一般都不具备专业的纺织品文物的保养、保护、修复等技术知识,一个不慎就容易完成损失。
再一个,纺织品文物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终究还是不如古书画文物、古陶瓷文物这么火热,甚至可以说是偏冷门,一般的收藏者也不敢轻易涉入其中。
因此,纺织品文物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各个博物馆里。
师生两人一边往外走,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很快就来到了博物馆附近的一家餐厅里。
包厢里只坐了一老一少两个人,老的那一个头发花白,身材微微有些发福,脸上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他应该就是黄云轩口中的那个朋友马维远了。
另外一个则是个年轻人,二十来岁的样子,一副学生打扮,五官跟马维远有些相像,应该是他的后辈。
看到黄云轩和向南来了,马维远赶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哈哈笑道:“老黄,好久不见了!”
说着,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黄云轩身后的向南,笑着问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向南向专家了吧?真是久仰大名了!”
“没错,他就是向南。”
黄云轩见了老朋友也很开心,他转身对向南说道,
“这位就是之江收藏家马维远马总,边上这位是他的孙子,如今正在魔都这边上大学。”
“你好,马总。”
向南客气地跟马维远打了声招呼,又朝那年轻人点头笑了笑。
几个人寒暄了一阵,就都坐了下来。
大家都坐下来之后,黄云轩喝了一口水,笑着问道:
“老马啊,你这次过来是谈生意?我看你是专程跑来看孙子的吧?”
“哈哈,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马维远大笑起来,他说是来魔都这边谈生意,但实际上,他如今已经七十来岁了,生意上的事情早就交给儿女去打理了,哪里还用得着他来操心?
不过是遮掩一下自己想出来看看孙子的心思罢了。
他转头看了看向南,笑着说道,
“向专家应该跟我家林茂岁数相差不多吧?我家林茂跟你可就没法比了,他二十来岁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向专家却已经是文物修复界里的一面旗帜了,实在是让人惊叹啊!”
马林茂,就是他孙子,也就是坐在他边上的那个年轻人。此刻听到爷爷把他说得那么不堪,虽然没说话,但也是一脸不服气。
“马总过奖了,我不过是碰到了几位好老师罢了。”
向南笑了笑,一脸谦虚。
听了向南的话后,黄云轩感觉心里很舒服,向南就是会说话啊,难怪孙福民和江易鸿他们都这么喜欢他!
不过,他一想到李明宇那个学生,心里面就有气,忍不住开口说道:
“碰到好老师是不错,但也要自己争气才行,自己不争气,好老师也会被气死。”
马维远也点头附和道:
“没错,我也听说向南平日里非常努力刻苦,据说当初在金陵大学跟孙福民孙教授学习古书画修复技艺的时候,还经常把修复室当宿舍,这一点别说是现在的年轻人了,就是我们当年,也没几个人能吃得了这份苦的。”
向南:“……”
这,都是怎么传出来的消息?
当初他也就是偶尔有时候在修复室里待得太晚了,才会在里面凑合一晚,怎么传到现在就变成把修复室当宿舍了?
谣言果然可怕啊!
几个人聊了一会儿,服务员开始陆陆续续上菜了,由于黄云轩和向南下午还要上班,所以没有喝酒。
吃了一阵,等大家肚子填得差不多了,马维远忽然话音一转,笑着说道:
“向专家,这一次来魔都,除了是来看林茂之外,实际上,我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来见你的。”
“哦?”
向南放下筷子,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不动声色地说道,
“不知道马总找我,有什么事呢?”
n.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十八章 “走后门”的字帖 (更新完毕)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实际上,向南答应跟着黄云轩来参加饭局时,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
这位马维远既然是收藏家,又在没见过自己的情况下,让黄云轩带自己参加饭局,其目的早已经一目了然。
当然,向南对于这些并不反感。
因为他本来就是个文物修复师,而且还专门开了一家文物修复公司,又怎么会将顾客拒之门外呢?
因此,当听到马维远说他来魔都的目的是来找自己的,向南一点也不意外。
马维远见向南并没有反感,似乎松了一口气,笑呵呵地说道:
“前一段时间,我从一个朋友那里接手一件比较有意思的古书画文物,不过很不走运,我那个朋友的家里走了一次水,把这件文物给弄得有些残破不堪了。”
“我原本打算在之江那边找个修复师来修复,不过上次听老黄说,向专家你在跟他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所以,我就冒昧地找上门来了。”
马维远的话刚说完,黄云轩就“呵呵”了一声,冷笑道:
“我就说你这老马怎么这么好心,还专程跑这么远来请我吃饭呢,敢情是想求向南帮忙啊!”
马维远哈哈笑道:“老黄,你这话可不对啊,你看看这桌上的菜,哪个不是你爱吃的?我不是给你点的,还能给谁点?”
“你可别这么说!”
黄云轩摆了摆手,一副不领情的样子说道,“这么多菜,我就吃了几筷子,你别想我承你情!”
说着,他又一板脸,说道,“老马,我丑话说在前头啊,你让向南帮你修复文物没问题,但修复费用可不能少,他还有一公司的人要养活呢!”
马维远一脸无奈,说道:“你就放心吧,我是那种人吗?”
“哼,那谁知道,我跟你又不是很熟!”
黄云轩小声嘀咕了一句,一脸傲娇。
向南听着黄云轩和马维远一唱一和,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他本来就没打算拒绝,黄老师这是何必呢?
想了想,他对马维远笑道:“马总那幅字画带来了吗?我想先看看字画损坏到什么程度了。”
马维远一听,顿时大喜,连连点头:“带了,带了!”
说着,他就赶紧吩咐孙子马林茂将旁边椅子上的提包拿了过来,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古董盒。
马维远将这古董盒放到包厢休息区的茶几上,然后打开,从里面取出了一卷字画,小心地在茶几上摊开。
这时候,向南和黄云轩都已经离开了餐桌,来到了茶几边上。
向南看到,这是一幅高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的字帖,上面写着寥寥数十字的行楷,周围空白之处上,盖满了各种各样的鉴藏印章。
这张字帖纸张颜色微黄,不大的纸面上有四五个洞口,洞口边缘还有些焦黄,一看就知道应该是被火星溅到的。
向南伸手轻轻摸了摸纸张,字帖的纸张十分干燥,有些地方还有些发脆,恐怕稍稍一用力,就会破碎。
向南微微摇了摇头,也太不爱惜文物了,怎么就不保存得好一些呢?
轻叹了一口气,他又朝字帖的内容看去,眼睛一扫,竟然看到了“弼再上”三个字!
向南一看,忍不住吃了一惊,抬头看向马维远。
马维远笑着对他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是北宋名相富弼的《儿子帖》。”
说是《儿子帖》,实际上,这就是富弼“走后门”的一张小纸条罢了。
这字帖上,写着:“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我儿子本性愚笨迟钝,加上他很少经历社会磨练。在京师我很少知心朋友,所以让他常常去拜见您,希望诸事对他多加指教,感激不尽。这信也请阅后烧掉。
从这张便条中可以看出,富弼是希望某官员能对其儿子加以照顾与提携的,因为这个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富弼还专门写上“这信也请阅后烧掉”。
可见在富弼的内心里,他还是对这种行为感到很不好意思的,不希望被第二个人知道。
不过也不知道这位官员是忘了,还是喜好富弼的书法,结果这张“走后门”的条子阴差阳错之下一直留到了现在。
“富弼可是被司马光评价为"三朝辅臣,德高望重"的啊,没想到他为了儿子也不得不"走后门",真是舐犊情深啊!”
黄云轩仔细看了一遍字帖,笑呵呵地说道,
“可他的儿子富绍庭,在仕途上也只做到了通判、知州,这说明富弼对他的助力也很有限啊。”
“让他写这张便条"走后门"就已经很让他为难了,上面连什么具体的事情都没好意思说,只是让人家指点指点儿子,你还想让人家怎么样?”
马维远摇了摇头,说道,“从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富弼不愧是被苏轼称为"人杰"的人物,也难怪会青史留名。”
说着,他又看向一直在仔细观察这张字帖的向南,问道,“对了,向专家,这幅《儿子帖》还能修复吗?”
“修复是能修复。”
向南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说道,“不过这幅《儿子帖》并不是常规的宣纸或绢帛材质的,修复起来会比较复杂。”
“能修复就好,能修复就好!”
马维远一听,连眉毛都扬起来了,他连忙说道,“那还要麻烦向专家辛苦一下,时间长一点没关系,修复费用高一点也没关系。”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那好吧,我尽力而为。字帖先收起来吧。”
马维远听了,三下两下将字帖卷好,重新放回到古董盒里。
几个人又坐回到餐桌上,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着,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黄云轩这才带着向南跟马维远告辞,准备回博物馆。
当然,向南并不是空手离开的,他还带着那幅富弼的《儿子帖》。
虽然最近这段时间比较繁忙,不过,抽空修复一幅字帖的时间还是有的。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十九章 以缂丝补缂丝 (第一更)
从餐馆里回来后,黄云轩雷打不动地回办公室午休去了,向南则径直来到了小修复室里,准备修复黄老师上午交给自己的那件清朝浅绿地缂丝梅花仙鹤女服。
他来到工作台前,伸手打开了那只古董盒,将这件文物小心地取了出来,然后将它摊开,这才细细地检查了起来。
这件清朝浅绿缂丝梅花仙鹤女服,圆领,右衽,平袖。
湖水绿色为地缂丝仙鹤、梅花纹饰,白色仙鹤翩翩起舞,深浅粉色、蓝色梅花飘落其间。
领口、衣襟、袖口边缘均为黑绸地,黑地缂丝同样纹饰,与整体纹饰相呼应。边角处间或以粉色边饰装饰。
整件女服婉约典雅、清新秀丽,整体十分和谐。
只是可惜的是,这件女服的前襟后背处有多处残缺,最夸张的是,后背处有一个婴儿脑袋大的洞口,两袖处也有多处撕裂脱线,残破不堪。
向南一边仔细地检查,一边在心里面思考着这件女服的修复方案。
事实上,除了女服后背上的那个大洞之外,其它破损的地方并不复杂,利用托衬材料托衬,再用针线缝合法就能够将那些撕裂、破损部位修复。
只是这个大洞,就很麻烦,常规的修复办法虽然也能修复,但也未免太过敷衍,而且还破坏了整件女服的整体美感。
思忖良久,向南最终决定还是采用“以缂丝补缂丝”的方式来修复这个大洞。
这就意味着,好几天没有动用过的缂丝织机,又要再一次运转起来了。
打定主意以后,向南便不再迟疑,拿出工具和材料来,开始清洁起这件清朝缂丝女服来。
……
魔都企业总部。
吃过午饭后,吴天民就抽了个空,给涪城博物馆那边的领导打了个电话。
“领导,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上万件青铜器碎片,就是一棵摇钱树!”
吴天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将查找到的文献资料大略讲了一遍,然后又说道,
“我们都没想到啊,之前还以为那件有点类似山型的红陶文物是单独的,没想到它就是青铜摇钱树的底座,这一点已经不用怀疑了,因为金陵博物院那边就收藏了一件摇钱树座,叫作飞羊乘人钱树座!”
“真的吗?那就太好了!”
电话对面的领导也是声音激动,他沉吟了片刻,说道,
“那你们就在魔都把这件青铜摇钱树修复好了再运回来,虽然现在已经确定是摇钱树了,但这可是上万件碎片,咱们没这个能力拼接,那么多类似树叶的青铜器,我们也不知道哪个该放在上面,哪个该放在下面,还是让向专家盯着一点比较好。”
“嗯嗯,我也是这样想的,向专家真是名不虚传啊,我们一堆人推敲研究了那么久,都没想到会是摇钱树,可咱们过来才一两天,他就提出了这个设想,要不是他,咱们到现在也没头绪呢。”
吴天民忙不迭地对向南满口称赞,他顿了顿,又说道,
“对了,领导,那个钱树座还在博物馆里,我是让陶小胜回去一趟将它带过来,还是怎么着?”
“不用那么麻烦。”
领导在电话那头呵呵一笑,说道,“这两天正好有同事要到魔都那边去公干,我让他顺路带过去好了,这钱树座反正也不大。”
吴天民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笑道:“好的,那我就放心了。”
挂了电话以后,吴天民回到小修复室里,将这件事跟陶小胜说了一声,陶小胜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依旧埋头研究着手里的青铜器碎片。
就在这时,杜晓荣从外面走了进来,笑着说道:
“小吴,小陶,既然已经确认这就是一件青铜摇钱树,那咱们是不是先动起来,把这些明显残破的青铜器碎片先修复好?而且,这些青铜器碎片身上满是各种锈蚀,还是要早一点将它们清洗干净,要不然的话,对青铜器的损害还是很大的。”
吴天民扭头看了看陶小胜,见他没说话,于是点了点头,说道:“行,咱们先将青铜器碎片身上的有害锈清洗掉,这上万件碎片呢,哪怕只是清洗干净,估计也要好几天的时间。”
说干就干,杜晓荣和吴天民等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
向南这会儿已经将清洗干净的清朝女服进行平整处理了,而挑选出来的修复材料也已经染色完毕,此刻,他正将染成了浅绿色的丝线,一根一根地上到缂丝织机上。
这件清朝浅绿缂丝梅花仙鹤女服上的梅花与仙鹤图案很小,而且颜色繁杂,这就十分考验向南的缂丝织造技术。
不过,向南并没有太担心,他在缂丝织机上上线结束之后,紧接着便拿过早已描摹好的图案,用墨笔描摹起来。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便深吸了一口气,将穿着各种颜色丝线的小梭子放在右手边,然后坐在缂丝织机前,伸出脚踏在织机踏板上,微微一用力,很久没有运转过的织缂丝织机,便发出“咔,咔,咔”的声音来。
随着织机的运转,向南的右手便抓住小梭子,飞快地在丝线上来回穿梭起来……
“这小子打算"以缂丝补缂丝"?”
黄云轩早已经午休结束了,他原本打算过来看一看,向南准备怎么处理这件清朝浅绿缂丝梅花仙鹤女服上的病害情况,不料刚走到小修复室门口,就听到里面那台缂丝织机传来了运转的声音。
“动作倒是挺快,我这刚眯了一会儿,你就开始缂织图案了。”
黄云轩心里面嘟囔了一句,不过听到这声音他就放心了,这说明向南对于纺织品文物的修复,并没有落入窠臼,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前一段时间,黄云轩一直在让向南采用托补的方法来修复纺织品文物,他还真担心向南这次也这么做呢。
原本他是想过来提醒一句的,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多心了。
黄云轩心里一阵暗爽,“教个聪明的学生,的确是要省事不少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二十章 感觉哪里不对劲 (更新完毕)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在缂丝织机前忙碌了一个下午,向南的动作很快,缂织出了一块15x15厘米的浅绿色地的缂丝图案来。
这一块缂丝图案,上面只有一只红顶仙鹤,还有七八朵看似散乱却很有规律的梅花,这些梅花有白色的,有粉色的,也有红色的,在浅绿色的布匹上显得很是亮眼。
向南用剪刀将背面的多余的线头减掉,然后再将缂丝图案从织机上取下来,放在那件清朝浅绿缂丝梅花仙鹤女服的背面比划了一下,正好比那个大洞大了一圈,刚好可以将它填补上。
向南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件清朝浅绿缂丝梅花仙鹤女服最复杂的修复步骤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