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杨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杨飞笑道:“好家伙,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哲理了?”
耗子咧嘴一笑:“我听你和韩总谈话,忽然有感而发,胡乱说的,飞少别见怪。”
“你说得很好,很有道理!”杨飞道,“请继续你的表演。”
耗子道:“我就是程咬金,三板斧一耍完,就得赶紧开溜,不然就露馅了。”
杨飞哈哈笑道:“你也学会幽默了,不错,这是一种进步。”
回到家门口,杨飞喝了酒,满身的酒气,掏出钥匙,试了好久,才把钥匙对准锁孔。
他刚想转动钥匙,门开了。
陈沫轻轻的推开门,笑道:“我就知道是你回来了,我好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你还没睡?”
“你不在家,我都睡不着觉。你怎么喝这么多酒?金总劝你喝的啊?”
“嘿,你猜今天是什么聚会?”
“我听向巧说了,是朱总过生日嘛!我本来想过去敬杯酒的,想想太晚了,还是算了吧!”
杨飞是真的喝多了,攀着陈沫的肩膀,滚倒在沙发上,松开衣服的扣子,手一撒,闭上眼睛就打呼噜了。
陈沫哭笑不得,推着他:“杨飞,你快醒醒!到床上再睡啊!你这么重,我抱不起也背不起你啊!”
杨飞身子一歪,抱着她,一起倒在沙发上,含糊不清的道:“就在这里睡,也挺舒服的……”
周一。
股市开盘。
陈家控股的几支股票,从一片绿色,忽然全线飘红!
上个交易日,这些股票出现过短暂的“回魂”,但在收盘之前,又神奇的跌了下来。
按理来说,一只不断下行的股票,在周一开盘之后,都会再跌一段时间。
因为股民的挤兑效应发生了作用!
可是,陈家的股票却逆流而上,一开盘就爆红。
2000年下半年,国内的牛市差不多走到了尾声,很多股票都停止了疯涨,整个金融市场都缺乏一种活力。
陈家股票的大涨,马上引起散户们的关注。
依据常理推断,股票上涨,肯定会有一个过程,只要好好把握,该收就收,该放就放,就肯定能从中捞到差价。
资深的股民都知道,这种涨涨跌跌的股票,多半是有庄家在操盘,所以短时间内,股价才会发生巨大的起伏。
庄家操盘一支股票,周期有长有短,短线盈利,最短的只有两天,今天买,明天卖,像收割机一般,赚一波就走人,或者换一支股票继续操盘。
也有周期长的,有的庄家为了不引人注目,会用几百个账户,花几个月时间,慢慢的做这个局,等到时机成熟,再通过某个爆点,把股价拉升起来,涨几个涨停板之后再清仓,股价能翻几番,时间虽然长,但赚得也多。
高益为了对付陈家,已经准备很久了。
他的做法,是为了摧毁陈家,顺便从中渔利,而不是收割一波就走人,更不是为了最终收购这些企业。
所以,陈家的股价涨得越凶,对高益反而越不利。
此刻,高益站在一排操盘手身后,像一个指挥官一样,在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
他嘴里不断的报出一些股票的代码,并伴随着各种指令:
“600559,在低位挂一万手!”
“报告,600559,已在低位挂一万手。”
“吃掉。”
“报告,已经吃掉。”
“600559,在低位挂两万手!”
“报告,600559,已在低位挂两万手。”
“吃掉!”
“报告,已吃掉。”
“600559,在低位挂三万手。”
“报告,600559,已在低位挂三万手。”
“吃掉!”
“报告,600559,三万手,已经被别人吃掉!”
“什么?”高益脸色铁青,愤怒的道,“是谁在截胡我们的股票?”
“不知道。”
“继续,600559,在低位挂五万手。”
“报告,600559,已在低位挂五万手”
“吃掉!”
“报告,600559,五万手,已经被别人吃掉!”
“妈的!到底是什么人,手速这么快!好像是专门在盯着我们低位挂出去一样!”
“是的,的确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呢!报告,600559,有人在高位挂出八万手!吃不吃进?”
高益的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似乎能滴出血来!
他在低位挂出去的八万手,是为了拉低股价用的!
结果,却被人及时买走,然后又挂以高位来卖出!
“报告,600559,高位八万手,吃不吃进?”
高益的手在颤抖,心却在滴血!
“吃进!”他用力全身力气,吐出这两个千斤重的字。
“报告,600559,高位八万手,已吃进!”
高益发疯一般,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砸向地面,吼叫道:“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幕后那个人,就从我们手里赚走三千多万!而股价还没有拉下来!给我找出那个浑蛋!我要将他碎尸万段,丢进黄浦江里喂鱼!”
:。:
首富杨飞 第1538章 幕后玩家
一定要追查的话,股市的大宗交易,是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查到交易信息的。
这当然需要运用强大的人脉资源。
就算是证券公司,也只能看到股票的持仓情况,再详细的交易记录,就需要授权了。
高益查了半天,并没有查到幕后“幽灵”。
狙击他的账户,开户人是一个西北某省的、五十来岁的农民。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是有人利用了这个农民的身份信息开了户。
想当年抢购新股认购表时,身份证都是用麻袋装的。
在这片利益的海洋中,多的是人在里面扑腾。
高益捏紧了拳头,狠狠的说道:“你最好永远躲在幕后当缩头乌龟,你要是敢出来,我一定砸碎你的狗头!”
旁边有人见气氛太过紧张,有意开个玩笑,故意问道:“乌龟哪里来的狗头?”
高益猛的扭过头,甩手就给了身边人一个耳光:“你被解雇了!”
那人委屈的捧着脸,哭丧着脸离开了。
高家和陈家的股市交战,远比想象中来得残酷。
数以十亿计的资金,分批投入进去,有的时候连水花都没溅起来几朵,钱就花没了。
市面上不断传出这几家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甚至有人在传,这几家公司马上就要破产倒闭了。
然而,大多数股民们并不在乎这些信息。
关注上市公司财报和新闻的,除非是大户,或者是操盘者、有实力的跟盘者。
2000年,计算机和网络虽然开始普及,但人们上网,还远没有后世那般方便。
一般的散户,谁会买个昂贵的电脑在家里炒股?
散户们只看证券交易所屏幕上股价的涨跌!
至于什么财报,负面消息,散户们懒得去查。
而且这些财报和新闻,本就是真真假假,让人难以相信,还不如直接关注股价来得直接。
最起码,股价不会骗人,涨了就是涨了,跌了就是跌了。
很多浸淫此道多年的老股民,总结出了很多经验。
当一支股票涨跌过于频繁时,说明近段时间肯定有人在操盘。
只要跟对了风,随着涨跌买卖,就能捞到钱。
如此一来,高益的很多手段,压根就没有起到作用。
高益加大投入,继续操盘进行做空。
到下午收盘时,高益终于成功的将股价拉下来。
高益发现一个规律。
每个交易日开盘后,陈家的股票,必定会涨,而到收盘前,又必定会跌。
好像那个幕后玩家,只守住开盘这一段时间,而任由高益操纵收盘前的股价。
掌握了这个规律,对高益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因为他是主动出击,而且是想不惜一切代价,打垮陈家!
所以,他每天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而那个神秘的幕后玩家,知道高益的举动,所以把他当成了提款机,每天都来狙击几次,赚走大量资金。
高益的心在滴血,却没有任何办法。
股市里操盘的人太多了,看到有肉可吃,人人都有可能狙击。
但是,其它人的资金有限,吃不下高益的大单。
唯独这个幕后玩家,不管你挂多少,只要他想吃,他就能吃下。
神秘而又多金!
这让高益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惧!
同时也激起他高昂的斗志!
陈家方面,对这场股票大战,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高益在做空,陈家却在奋力的抬升。
指挥这场大战的人是陈韶华。
只要是交易日,陈韶华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虽然开市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休市之后,他却要做相关的分析和准备,调度资金,迎接下一轮的冲击。
这种日子,不知道会延续多久。
陈韶华的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
他和高益一样,都拥有不服输的精神。
哪怕拼光一切,也要争一个赢!
刚开始的那几天,高益来势凶猛,打得陈韶华没有还手的余地。
那段时间,陈家控股的股票,每天都是跌停的。
陈韶华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拉升股价。
这是一个拼智力的游戏,更是一个比拼资金实力的游戏。
在绝对雄厚的资本面前,再多的小聪明,也于事无补!
陈韶华和高益,都有各自的智囊团队。
他们每天都要聆听智囊团的各种分析和建议。
因此,除非出现重大失误,或是不可逆操作,否则,不可能因为智商短缺,而错失良机。
最近这几天,陈韶华肩上的压力,忽然间轻了许多。
因为,有一个神秘的幕后玩家,一直在帮他狙击高益,抬升股价。
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幕后玩家拥有强大的资金,每次都能准确的抓紧时机,打痛高益。
陈韶华和妹妹不止一次讨论过这个人。
会是谁呢?
陈韶华的分析是,这个人极有可能是来股市捞金的,他并不倾向于谁,虽然在无形中帮到了陈家,但也没有拼尽全力。
对方只在最佳时机入手,捞一把就走,并不在乎股价最终是涨还是跌。
这说明,对方只是在无意之中,帮到了陈家,而不是竭尽全力来相助。
从这种意义上分析,陈韶华有理由怀疑,这是某个实力强大的庄家。
只不过,对方的做法,正好和高益相左。
高益想方设法的要做空陈家股价。
而对方却在有意识的做多。
陈韶华想,如果对方和高益合作,一起做空陈家股票的话,那陈家估计守不住十天,就会全线崩溃。
陈若玲似乎心有所感。
她觉得这个幕后玩家,肯定就是杨飞。
她敢这么认定,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资金充足。
杨飞挟首富之威,资金的确是不发愁的,全国各大银行,都对他提供了极大的贷款额度。
只要杨飞想贷款,几十个亿,超低利息,还是随时可以贷出来的。
毕竟,杨飞做的都是实业,拥有的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产业。
而且,他名下的产业,一直在不断的升值,七年时间,光是地产的价值,就已经翻倍了。
二是相助陈家。
自古以来,都是墙倒众人推。
陈家现在虽然没有失势,但得罪了高家这样的大佬级人物,很多故旧都找借口暂时不再和陈家来往。
数来数去,这个时候,也只有杨飞会相助陈家。
想到这些,陈若玲不由得幽幽一叹:杨飞,你个傻瓜!说好了让你独善其身,你怎么又来趟浑水啊!你就不怕把你也拖下水,一起淹死吗?
首富杨飞 第1539章 被下令整改
杨飞走进韩依依办公室。。
韩依依看到是他进来,起身迎上来,笑道:“老板,你有事打个电话,叫我过去就行了。你怎么亲自过来了呢。”
“韩总,坐下说话。”杨飞笑道,“有些事情,想请教你。”
“老板这是说笑了,有什么事,请吩咐就是了。”韩依依请杨飞坐下来。
“你不用忙,我刚喝过茶。”
韩依依轻压一下裙边,在他侧面坐下来。
杨飞道:“上次和你谈到《肖申克的救赎》,你跟我聊到了体制化这个问题。”
韩依依道:“是的。”
杨飞道:“我后来认真的想了想,觉得体制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韩依依道:“基本上是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体制化。”
杨飞道:“体制化,也不能说是贬义。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自然的驯化。”
“驯化?小王子里面的那个驯化吗?狐狸说:你要是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
“驯养,其实就是一个深度依赖的过程。哪怕是监狱,待久了也会离不开它。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些老人,儿子在城里有别墅,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去住,因为他们离不开故土。”
韩依依觉得奇怪,杨飞很少主动来她办公室,来了居然是谈论驯养和体制化这样奇怪的问题。
她当然乐意和杨飞交谈,哪怕只是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杨飞微微一笑,终于谈到了正题:“我刚才说过,体制化,并不是贬义,我们公司,是不是可以利用某些手段和制度,来实现体制化?”
“老板,你的意思,是让员工对公司产生依赖,将员工体制化?”
“或者用驯养比较好?这是一个相互驯养的过程,公司需要员工,而员工也离不开公司。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留存度,都会大大提升。你觉得呢?”
“体制化!”韩依依咀嚼这个词,脑海里回想电影里阿布上吊自杀的情节。
“一定要体制化吗?”韩依依道,“就算完成了体制化,员工离不开公司,但公司却可以换一批员工,这对员工来说,并非好事。就像囚犯和监狱,被体制化的,永远只有囚犯。而监狱不会被制体化,因为它就是体制,它永远不缺囚犯。”
“但是,这种制度,我觉得很优越——我只指体制化,而不是指监狱。我们不应该拿监狱来和公司对比,公司肯定不是监狱。公司是生活的环境,就像我们的故乡一样。”
“请问老板,你打算怎么样来实现体制化呢?”
“这正是我想跟你商量的事。在这个公司,我们都属于最顶层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对员工进行体制化,利用他们赚取更多的利润——请允许我使用‘利用’这个词,事实上,公司和员工就是雇佣关系,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
“是,我承认这一点,仔细论起来,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关系,都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一个人有被利用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想,这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韩总是个聪明人,和你说话,总是这么愉悦。”
“不过,你要我帮你出谋划策,制定出一套体制化的系统,对我有些强人所难了。我没有你想的这么厉害。我只有被你体制化、被你驯养的份,我还有什么能力,想办法去驯养他人?”
杨飞道:“如果,这是我交给韩总的工作任务呢?”
“这?”韩依依笑道,“你还就喜欢强人所难啊?”
“我的字典里,肯定有放弃这个词,但我很少使用它。”
“老板,我不是想推辞啊。你也知道,我现在正筹建美丽家化,明天就要去洽谈一件收购案。我真的很忙。”
“那就加个班,帮我想想。因为我们两个人,已经谈到了这个事情,而且我觉得,你对体制化这个东西,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而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韩依依终究是员工,再不愿意,此刻也只能说一声:“好吧!我试试看,你别抱太大的希望,我多半是弄不成功的。”
杨飞爽朗的一笑:“好了,韩总,你就别谦虚了。此事,就拜托你了。”
他说着,起身离开。
韩依依送到门口,看他离开后,这才关上房门,苦笑一声:“老板想一出是一出啊!体制化?制度化相对容易,但要体制化,那就很难了!这要怎么弄呢?”
杨飞给韩依依出了个难题,他自己则逍遥自在,溜达出了门,去老砚办公室了。
老砚负责海外事业部,在几个老总里面,工作是最繁忙的。
杨飞敲门进去的时候,老砚正和国外在通长途电话,说的是英语。
老砚的英语说得很流利,而且口音带一种欧美范。
如果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话,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个地道的美国人。
能把外语练得炉火纯青,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需要下死功夫。
杨飞示意他继续,然后自顾自的坐下来。
老砚通完电话,刚想和杨飞讲话,桌面上的电话又响起来,他无奈的对杨飞道:“老板,对不起,我还得接个电话。”
“你忙。我等你。”
老砚办公室有单独的茶具,杨飞坐下来后,给自己泡了杯茶,翘起二郎腿,慢慢的吹着,缓缓的喝。
打电话来的,是美国分公司,因为销售问题,最近半个月,接到了几十起投诉,为此,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向美丽集团分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
分公司的管理者不敢擅自做主,便打电话向老砚请示。
对方在电话里,把事情说得很严重,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说有种族歧视者指出,洁白洗衣粉是华人的产品,属于低等、劣质的产品,为什么能获准在美国生产和销售?
更有甚者,有人提出强烈请求,要把美丽集团的工厂赶出美国去。
老砚的态度也很强硬,连续下达了几个命令。
一是应对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整改,我们愿意配合相关部门,对所有产品进行抽检,如果确实存在问题,一定整改。
二是针对民族歧视,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说到这里时,老砚看到,杨飞正在朝自己打手势,示意他暂停通话。
老砚便结束了和美国那边的通话,说晚点再打过去。
:。:
首富杨飞 第1540章 谣言猛于虎
“老板,美国分公司出了点麻烦。”老砚起身,坐到待客沙发这边来。
“我已经知道了。”杨飞给他也倒了杯茶,做了个请的手势。
老砚连忙起了起身子,弯了弯腰,这才端起茶杯。
“我正要和你讨论这个事。”杨飞缓缓说道,“你先说说,你有什么意见?”
老砚寻思,我也是刚接到的电话,才知道美国那边出了问题,老板怎么比我还先知道呢?难道他在美国那边,还有什么耳目不成?
一念及此,老砚对杨飞,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敬畏。
老砚道:“美国人看不起外国人,这是有传统的,在很多人眼里,凡是黄皮肤的都是华人,地位连黑人都不如。”
杨飞摆了摆手:“我们不讨论这些,只谈我们公司产品的销售问题。”
老砚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问题是,绕不开这些啊!不仅是我们去美国发展会遇到这些问题,其它国家的企业来我们这边发展,也一样会遇到问题。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惯都存在差异啊!”
杨飞道:“我觉得,有一个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老砚不由得将身子微微前倾:“请老板指教。”
杨飞道:“本土化!”
老砚重复了一遍:“本土化?”
杨飞道:“不错,就是本土化。你刚才说得对,所有的国际扩张,都会遇到各种难题。特别是这种有针对性的歧视。所以,我们应该在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上,尽力淡化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老砚点头道:“有道理。宝洁和联合利华的产品,在进入我国市场后,就很好的进行了本土化。很多产品,你不去刻意了解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这是美国公司的。”
杨飞道:“国家和城市,这样的标签,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不好,就会引起反感。一款香水,如果来自法国巴黎,那就可以大肆宣扬,因为巴黎向来是时尚之都,也是浪漫之都,更是香水之都,贴上这样的标签,就会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他又说道:“如果来自东京呢?那贴标签时就要谨慎了,因为我国很多人对日货甚是敏感,你一说是日货,还用岛国明星当代言人,他们就会下意识的抵制,自己不买,还发动周边人不买这款产品。很多日货商品,并不是不好,相反,他们的品质十分过硬,但就因为是日货,在我国就卖不动,甚至只能退市。”
老砚道:“美国人对我们产品的态度,大抵如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