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可是由于沈墨干掉了泗州守将,所以这完颜兄弟俩在被沈墨改变的这段历史中,却来到了山东。
如今这位完颜陈和尚正踏着焦黑的土地,皱着眉头看着周围的一切。
作为一名军事方面素有奇才的将领,他对于这种反常的事情,有着本能的敏感。
昨夜的时候,李全冒险在莱芜城下扎营歇息,明显是因为他们这支反贼军队的体力已经到达了极限,所以才迫不得已为之。
在这个时候,完颜陈和尚不相信李全那个狡猾的奸贼,会傻乎乎的点起篝火,引起城墙上进军了望哨的注意。
可是事实正好相反,李全不单点燃了篝火,还一把火焰烧得半片天都红了,弄得这一片洼地里被烧得一片焦黑。
而昨天自己派去追击的一千骑军也传回消息说,李全率军狼狈而逃。数百人的部队在追击战中死伤惨重,尸首几乎倒了一路。
“这个李全,不知他搞的什么鬼?”
此时完颜陈和尚,英挺的面庞上现出了一片沉思之色。他不住用马鞭无意识的敲打着自己的马靴,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就在几天之前,他派去泰安城内联络本地细作的信使,给他传回了消息。说是五天前,杨妙真在出发向南的当天下午,就离奇地返回了泰安。
在这之后,杨妙真的队伍于次日清晨出城向东而去,至此不知所踪。
这件事本身就很离奇,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在自己布下的网里。
更何况在杨妙真出城当天,泰安城里就曾经派出两名细作来给自己送信,这两个人随即也无故失踪了。
这件事曾经一度引起了完颜陈和尚的警觉,一直以来,他隐隐约约的觉得杨妙真的队伍中,好像出现了一个能人。
前不久,杨妙真的队伍在一天中连破泰安山脉三寨。从那个时候起,陈和尚就觉得这支红袄军有些不对劲。
事后证明,完颜陈和尚的猜测是没错的,杨妙真的队伍里果然有一位高人!
……
随后,就在三天前,传来了济南府中宫镇被一支神秘部队攻破的消息。
完颜陈和尚这才惊觉,原来杨妙真不但没有向着他布下的罗网里一头扎进来。反而还反其道而行之,大胆之极的一路杀进了金国腹地!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完颜陈和尚已经没有了任何疑虑。他坚信杨妙真的队伍里面绝对没人能干得出这种事,也不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谋略。
这说明杨妙真的军队里,真的有一个新近冒出来的谋略大家!
所以这个人和杨妙真的这支军队,在完颜陈和尚心目中的威胁等级立刻就上升了一截!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62章:滚滚烈焰军粮旁、差之毫厘、坑死天王
可是正好在这个时候,李全却一头撞进了他的网里,所以陈和尚只得先解决这件事再说。
在这之后,在他专心致志对付李全的时候,又出现了他自己的信使百人队被人劫杀,加上他昨天晚上才知道的,莱芜城无故被人所夺的事件。
所以完颜陈和尚在昨天晚上进莱芜城之前,就清晰的意识到,莱芜城的丢失和中宫镇的失守一样,破城的手段都是顺畅利落!
这种一刀封喉的快速破城,只能是出于一个人的手段,就是杨妙真军中那个家伙!
这就说明杨妙真的队伍已经兜了一个圈子,绕过了自己的罗网。那个神秘的家伙带着杨妙真的红袄军跑了!
如今李全已经被他打的如同丧家之犬,完颜陈和尚对这个李天王不屑一顾。即便是他能活下来,甚至是东山再起,也终究是自己盘子里的烤肉。
反而是杨妙真军中的那个家伙,使得完颜陈和尚隐隐觉得,他似乎已经改变了整个红袄军的行动方式。这家伙很有可能在将来,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心腹大患!
“命令前方骑兵,不惜一切代价追杀李全,把那个家伙先干掉再说!”
完颜陈和尚一边下令,一边皱着眉转身跳上了自己的战马。他的身形矫健而有力,动作中充满了自信的味道。
当他跃上马背之后,这位金国名将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远远的东方。
那个家伙……也许就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和他打上一场生死之战!
……
一天前,当沈墨接到了泰岳山脉中传回来的军报之后,他就意识到,李全这个家伙很有可能会故伎重施,再次落荒而逃。
完颜陈和尚想击败李全很容易,想要围杀李全的军队也不难。但是他想要杀掉李全……说不定就没那么简单了。
李全这家伙对自己的性命看得比什么都重。一旦遇到生死危机的时候,他一定会不顾自己的部下,甚至是放下颜面和名声,想尽一切卑劣的办法逃出包围。
在这之后,沈墨听说李全果然逃脱,完颜陈和尚也正在犹如烈火燎原一般追击而来。他就知道这莱芜城不能再久留了,红袄军必须尽早撤退!
不过,沈墨在带领杨妙真的军队向东撤退之前,他还是给那位即将逃出泰岳山脉的李全下了个绊子,安排下了那辆藏着燃烧弹的粮车。
在这辆车最下面的两个粮食袋子里,装的是大量凝固汽油制成的燃烧瓶。
只要一个简单的手榴弹拉火装置,把手榴弹的拉弦绑在上面的另一个粮食袋子上,在卸车的时候一拉,就会立刻引爆燃烧瓶。
果然,这东西差一点就坑死了李全!
当时的李全如果再离马车近一点儿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都烧成焦炭了。
但是沈墨没想到的是,虽然李全得以逃生。这个燃烧瓶组成的巨大火堆,却在当晚引发了完颜陈和尚的骑兵追击,使得这位李天王只得连夜狼狈脱逃。
当然现在的沈墨,还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为了避开完颜陈和尚的兵锋,他带领着部队快速前进,终于在两天之后回到了诸城。
……
这一次杨妙真的出兵行动,带走了一万五千士兵,回来的时候却是小两万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杨妙真没有得到泰安的粮食,也和李全就此反目。杨妙真的两个出征目标明显都落了空。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红袄军的军队中增加了数千匹战马,又增加了军械和盔甲,在战斗力和机动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可以视为是一场胜利。
并且他们这次回来还带回了不少粮食,同时在杨妙真心中,此行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她这次有了一个犹如诸葛孔明一样,神机妙算的军师!
陈浩南这家伙算无遗策,只要相信他的话,按他说的做便是无往不利。这让杨妙真的信心和底气也平白的涨了不少。
于是等到回来之后,趁着队伍中军粮并不缺乏,杨妙真果断的把训练士卒和重新调整军队的任务,交给了陈浩南军师和王云峰,让他们放手去做。
之后在沈墨的主导和王云峰杨清岳的配合下,杨妙真这次带回来的两万军队和王云峰手中的5000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军和军训。
如今的红袄军上上下下,对陈浩南军师无不是心服口服。所以沈墨的编练工作也进行得异常顺利。
杨妙真一回来就召开了军议,让陈军师在会议上把新的军队改编训练思路拿出来,供大家讨论。
在会议开始之后,杨妙真向老将马志远通报了他们这次出征的经过,其间对陈浩南军师谋略自然是极尽赞美之词。
马志远惊讶的看着沈墨,而这位陈军师也眉飞色舞的笑着向马老将军挑了挑眉。
看起来这家伙丝毫没有成为一名军师的觉悟,表情跟之前二泥鳅那种赖皮赖脸的样子,几乎是别无二致!
就在杨妙真发言的时候,马志远还下意识的看向了屋子外面,院落正中的那个草垛。
就在不久之前,陈浩南还趴在那上面一边晒太阳,一边偷听着军师会议。没想到才过了这么点时间,这个昔日的二泥鳅已经成了红袄军中的大军师,在杨妙真面前说一不二!
这世间事,还真是奇妙无比!马志远将军想到这里的时候,他也暗自感慨的叹了口气。
最近在陈浩南身上发生的变化,已经不能再用好运来解释了。造就眼前这个奇迹的二泥鳅,想必一定是位非同凡俗之辈!
随后就在杨妙真讲完了话,让陈军师发言的时候,就见陈浩南军师正色说道:
“在下以为,咱们红袄军的人数还要继续精简,现在的两万五千人要缩编到两万……”
“什么?”
他这一句话说出来,军议桌旁各位义军将领立刻就是大惊失色,个个表情诧异!
如今这两万五千人已经是堪称精锐,怎么对陈军师居然还要往下减?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63章:百胜之师需百炼、校场沸腾、练兵诸城
就连此时的杨妙真,也疑惑不解的看向了这位陈军师。
就见陈军师等他们平静了一点之后,又继续说道:
“军队缩编到两万看似没有必要,但是这一步实际上是很重要的。”
“部队缩编之后,军粮紧张的形势就可以进一步得到缓解,并且对于马匹的需求也减少了。这样可以使得部队的机动性再次得到加强。”
“另外咱们目前的这两万五千人虽然都是精锐,但是其中也有大量的降卒。他们中间有人的体力,不足以应付接下来的连番苦战。有的人则是战斗意志不强,心怀二意。这些人都要从队伍里淘汰出去才行。”
“总之,咱们下一步的建军思路是……”就连陈浩南向着大家说道:
“第一,军队人数控制在两万以内,人不能再多了。第二,咱们要尽量获取大量战马和钢臂弩,加强战阵训练,提高咱们这支军队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
“至于第三点,我们要丢弃一切不方便带走的东西。我要求全军要在半炷香内就可以集结出征,一盏茶之内就能进入战斗!”
“我要军队行军突袭,一天可以远至百里。并且在战斗中能够承受大量的伤亡,也不至于造成溃败。”
说到这里,就见沈墨神色郑重的看了看面前的众人,慢慢的说道:
“完颜陈和尚这一次将李全打得元气大伤,这家伙即便是活下命来,短期内也难以对金国造成威胁。”
“所以咱们红袄军,无疑就是完颜陈和尚下一步的首要目标!”
“他麾下的金国军队训练有素,战马军械极其精良。再加上这位金国大将诡计多端,智谋出众、很少犯错。所以咱们对上他的时候,人数多少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只有跑得比他更快,打得比他更狠,才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
沈墨的这番话中的信息量非常大,大家在最开始听到他的建军思路的时候,还有些不理解。
大家认为在一盏茶之内就可以投入战斗,这样的苛求完全没必要。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沈墨已经对这支农民军尽量降低要求了。
别人不说,就单说这个时代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
在大汗屈起十根手指的时间之内,他们就可以全军集结备战。甚至连他所有的王子在内,若是吹号之后不能按时赶到,都要行军法斩首示众!
和此时的蒙古军队相比,一盏茶集结军队这样的时间,已经是超过了人家的十倍。但是沈墨依然担心这支红袄军能不能做到。
等到大家听到了沈墨分析的敌我形势,才知道完颜陈和尚的数万金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自己。
他们才明白这次陈军师整军的目标,实际上就是为了适应将来的战斗。
要是他们还带着一只臃肿无比、行动缓慢的大军。在对上陈和尚的时候……那时的场景,立刻就让大家不寒而栗!
所以他们对陈军师这次的安排,也是毫无疑义的全盘接受了。
在这之后,杨妙真立刻同意了陈军师的整军计划,随即一连串的行动就开始迅速的展开。
在现有的两万五千军队之中,沈墨再次让王云峰和杨清岳做了一次筛选和甄别。第一批挑选出去的,就是一些微带残疾和体力不济的士兵。
在这之后,在军队中牢骚怪话不断的兵士,在行军作战时不肯卖力气的人,那些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的军士也被裁汰了出去。使得整支红袄军的人数终于降低到了两万的数量。
对于这一些被选拔出来的、不太合格的兵员。他们这五千人的去处,那还用说吗?
这些人自然是被送到草桥镇那里,作为下一阶段的临洮路移民了。
这些人虽然在沈墨看起来,不适合作为一支正规军中的士兵。但是他们放在民兵里面却是堪称精锐。
一想到这5五千人送到临洮以后即将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沈墨就整天笑得乐不可支。
随后这两万人的军队,在沈墨的主持下确定了各自的建制人数、
杨妙真亲自带领的山兴军,纯骑兵部队四千人。令飞扬带领的东兴军,步兵部队四千人。军师陈浩南带领的红兴军,弓弩兵加重步兵部队四千人。
老将军马志远带领的傲兴军,步兵部队四千人。在这之后是王云峰带领的执法军,长枪手重步兵四千人。
剩下的两员战将,马英和岳老三是杨妙真的直属副将。杨清岳弓马娴熟,负责陈浩南军师指挥战斗的时候,带领红兴军上阵冲杀。
于是,在这支包含五部军队的红袄军正式编组完成之后,由杨清岳和王云峰负责全军训练事宜。
老成持重的老将马志远,随即就带着红袄军多年积存下来的金银财宝,去草桥镇那里购买钢臂弩去了。
如今这种钢臂弩在杨妙真的心中,已经成了战场上制敌取胜的宝物。
事实证明,在这次转战泰安的过程中,钢臂弩表现出的威力,让整个红袄军上下都是喜出望外。
它射出去的箭支,射击距离远达200步,一般弓箭只能达到它的三分之一。而且弩箭的力道威猛,可以在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外贯穿敌军重甲。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的弓箭只要持续在潮湿环境中待上一段时间,就会使得粘接用的鱼胶或动物胶失效开裂。
并且动物筋腱或者皮革制成的弓弦,更是一遇水就会泡得发胀,变得软塌塌的。
所以这种传统弓基本上到了雨天就会威力大大下降,一旦遇到持续几日的阴雨天,就更是完全无法使用。
可是这些钢臂弩由于是钢臂钢弦,所以即便是杨妙真的红袄军在泥水中摸爬滚打了几天几夜之后,它的威力却依然丝毫没有下降!
而且它的机件结实厚重,抗摔抗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勤务性非常好。
在红袄军中现有的这200把钢臂弩,在这段时间的作战中竟无一损坏。这已经足以证明它是一种可以供军队长期使用、并且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结实可靠的武器。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64章:沈郎暗暗助东风、焕然一新、巍巍军容
在这种情况下,杨妙真自然要倾尽自己的能力,尽量的购买这种钢臂弩。所以她这次一回来,就立刻派马志远去了草桥镇。
当马志远回来后,他花了大量的金银财物,换来了一千八百把钢臂弩。
其实这样的武器,杨妙真本来是想多多益善的,奈何它的价钱实在是太贵了。
虽然由于大批购买,对方把价格下调到了一百两银子一把。这么昂贵的武器农民军还是装备不起太多的数量。
除此之外,马志远还带回来了大量纯钢制成的枪尖、薄钢板冲压的轻便行军锅之类的东西。这些玩意儿倒是价廉物美,并且他还买了一批粮食回来。
除此之外,马志远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草桥镇的那些商人们答应他,由于杨妙真的部队横在草桥镇的前方,使得他们这些商人能够不受干扰的招收本地农户。
所以他们为了表示对红袄军的感谢,还特意给杨妙真提供了一个优惠条件。
以后只要是红袄军送过去的农户和退役老兵,他们全都会按人口数量折算成粮食和军械,和杨妙真交易。
这样一来的话,杨妙真只要收拢人口,向着草头镇不停的输送,红袄军就可以不断的更新和强化自己的武装,使得军队的实力越来越强,却不用花费任何成本!
这一下杨妙真自然是欢欣鼓舞,她把自己的队伍派出去,一边进行野营拉练,一边用粮食救济和收拢各地的饥民。在红袄军向流民说明情况以后,再将这些山东农户护送到草桥镇。
这样一来,可以料想这种很好的合作模式进入正轨之后,杨妙真的武装水平还会逐渐加强。
在这之后,草桥镇的商人们还贴心的派来了一堆工匠,帮助起义军安装和修理买来的长枪枪尖等设备。
并且他们还协助杨妙真的红袄军,将钢臂弩的使用和保养技术,普及到了士兵中间。
除此之外,杨妙真这一次接连歼灭金军,缴获的大量的金军铠甲。这些工匠也将这些铠甲修复完整,以供红袄军装备使用。
杨妙真的农民军平日里是穷惯了的,遇到像是铠甲这类异常宝贵的缴获,在战场上哪怕是巴掌大的一片铠甲,甚至是零星的甲叶都会被他们收起来。
这些东西果然被草桥镇派来的百余名工匠,飞快的就给修理整治好了。在经过了擦拭和打磨之后,所有的铠甲都变得完整而簇新。
这一回,当军队装备上了大量铠甲之后,立刻便是军容肃穆整洁,看起来很有一支强军的样子了。
除此之外,有了这帮工匠的帮助,军队中弓弩射手的射击水准也是日渐提升。
当然,红袄军里没人知道,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咱们这位陈浩南大军师,在暗地里偷偷指使的。
……
杨清岳原本是属于正规军队出身,对于骑兵阵型和冲锋战术的使用及其精熟。王云峰则是对步兵阵型和作战方式下过一番苦功。至于赵锦屏,他原本就是沈墨军中统领重步兵的得力大将。
所以他们各自负责一门手艺,拼命的操练士卒,让他们迅速提高作战技能。
同时几个军种之间还相互切磋,不但兵种之间经常配合磨练战术,同时还组合演习各个兵种之间的对抗作战。
在这些骑兵练习冲锋,和对面的重步兵互为攻守之时,每一天都会有士兵受伤。同时在训练过后,他们也会得到有效的医治。
在一天的艰苦的训练过后,晚上部队军士和士官就会开会相互传授经验,总结教训,使得战斗力上升得飞快。
沈墨麾下的王云峰和杨清岳都知道,现在是时间紧迫,时不我待。
如今每多一分练习和汗水,就会使得战场上多一份优势。所以他们训练这支农民军的时候不但运动量极大,而且手段也是堪称残酷!
就以杨清岳为例,他甚至让新成军的骑兵部队,连续三十几个小时不许下下马,用这样的方法来苦练骑术。
除此之外,他更是让骑兵战士们连续十天八天的睡在马棚里,和自己的战马培养感情。
这期间所有战马的喂食清洗,清扫马厩的工作全都由骑兵来做,使得他们快速和自己的战马磨合成为一体。
这些骑兵在短时间内,就把自己屁股上和马鞍接触的部位磨得肉模糊。在接连几次结痂和破损之后,这些受损的部位就迅速的生成了老茧。
与此同时,骑兵们的骑术开始日渐提高,冲锋起来也慢慢变得的有模有样了。
……
而王云峰治军的时候,风格却是严厉冷酷异常!
在他负责的长枪兵方阵队操练时,随时随地都有百余名执法队员手里提着藤条,在队伍中来回巡逻。
慢说是动作变形,或是交头接耳了。在长枪阵训练中,哪士兵要是敢眼神一个飘忽,立刻就会遭到一痛暴打!
没过多久,杨妙真就发现她麾下数千人的长枪阵,演练的时候真是静如顽石,动如雷霆,每一个动作都是齐整的吓人!
当这五千长枪手一声怒吼,齐齐刷刷刺出长枪的时候,这股杀气已经直追王云峰最早的一千长枪手老兵了。
……
这些天以来,杨妙真做梦都会笑醒。她手上的这支军队已经成长到了让她难以想象的程度。往往几天不见,某支队伍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练兵场上如火如荼的场景让杨妙真发现,这其实才是一支军队应该有的样子!
与此同时,在杨妙真的心中,却还一直有个疑团未解,就是她那位神奇军师陈浩南。
这个家伙所暴露出来的水准,已经远超一个普通亲兵,甚至杨妙真本人都难以想象。所以这家伙的出身,绝不可能是一个普通农户子弟。
于是杨妙真考虑了好久之后,终于还是决定开诚布公的找这位陈军师问个清楚,以解她心中的谜团。
于是她想着,不如就直接去拜访陈浩南军师,大大方方的当面向他问个清楚。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65章:此去千里望家国、不知故园、音信如何
而这个时候的沈墨,却是正忙得不可开交。
相信红袄军的任何一个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会大吃一惊。
就在这天,大师兄沈小虎作为信使来到了沈墨的军中。
他原本早就已经赶到了,但是由于沈墨当时在泰安方向没有回来,所以这位携带着大量机密文件的大师兄,就只好停在灵山岛海军基地里,等着沈墨回来。
而这一次马志远去往草桥镇购买军械的时候,顺便带回了杨妙真全军返回的消息,所以这位大师兄随即就从灵山岛赶到了诸城军营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