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种谔、王中正所议甚当,然不务急进。鄜延、麟府二军,宜先剿散叶悖麻与咩讹埋所部,消弭隐患,以利后路。”
“前延州几为贼所乘,各路军使出界,当留两将军马防托。或征守轮换,无得尽数勾发。”
“将来大兵出界,虑辽人亦遣兵征讨,或为援助,或于境上自防。枢密宜预行措置。”
“兴、灵州等处多旧汉人,皆元昊所掳致者,常有思汉之心。乞明降指挥,言梁氏残害其主,使士心解离,如有首领来归,特与官爵。”
“可降暣牓,送达诸军,令广募闲人,传示贼界。”
苏厨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辽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防辽
汴京城,军机处。
赵顼和孙固,吕公著再次来到这里,听取军机处对苏油第二步进取方案的解释。
还有蔡确,说起来蔡确和蔡京的曾祖乃是亲兄弟,两人份属同宗,和苏颂与苏油的关系一样。
不过两人明显不是同一立场,上回被蔡京摆了一道,蔡确终于知道了苏油留自己的小族弟和章惇共同管理军机处这一手的厉害。
以蔡家的盾,防蔡家的矛,这盾底下还冷不丁地还来一小刀子,杀得蔡确心有余悸。
因此再不敢大而化之,军机处的事情,必须上心。
就听郭隆拿着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如今左右两路大军虽然克捷,但是也不能说就毫无隐患。”
“首先,李宪虽然集点了十余万兵马,但是核心只有囤安军三千人,王文郁熟蕃骑军一万五千人。”
“其余各部,赵思忠,包顺,忠诚没有问题,从监军到百人指挥使皆是我汉军,控制比较得力,但是战力说不上精锐。”
“这里是六万人。”
“此外还有阿里骨派遣的四万人,蔺逋比派出的一万五千人,这五万多人,战力能在包赵二军之上,但是即便是有汉军使臣监督,忠诚度也谈不上。”
“因此李宪之军,可战胜,不可挫败;可收关占地,不可破袭强军。”
“占据兰州,断西夏右臂,扼控青唐,迫降禹藏花麻,备防西域,包夹天都,已经基本到了李宪所部作战任务的极限。”
“如果梁永能从萧关出击收复兰州,这一路,搞不好还会出大问题,因此涪国公决意让李宪大军发挥另一项作用,就是将李文钊逼出天都山,和中路大军一起出界。”
“李文钊乃夏国旧臣,与禹藏花麻一起为我军前驱,诛除君侧,我进兵的名义可以得以确保,沿路招降也会更加顺利。”
“而中路大军分从萧关,泾原出界,击走梁乙埋,可全取长城以南,将左右战线勾连起来,庇护左右两军的侧翼。”
“而东路种谔所部,在左翼得到保障之后,可以集中军力歼灭叶悖麻与咩讹埋所部,将葭芦川到无定川一带尽数纳入宋土,扩地千里。”
“到此,我军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将彻底实现,而且巩固非常,对于第二步战略方案的实施,将有极大的好处。”
赵顼问道:“那第二步战略却是如何呢?”
郭逵说道:“到了这一步,可以选择的方案就多了,按照陛下的旨意,我军种谔部可以进取宥州,高遵裕可以进取韦州,李宪部进取鸣沙城,最终三路合围灵州。”
蔡确问道:“但是长城一线距离灵州太远了吧?中间还隔着瀚海,难道不怕夏军邀击吗?”
“尤其是第一阶段战略当中,中路大军放过了梁乙埋,使其能够安然撤退,那可是七万精锐,必将成为第二阶段战略实施的巨大麻烦!”
郭逵说道:“参政所言毋庸置疑,的确是这样,但是战争要着眼全局,陛下请看第一阶段作战完成之后的我军态势。”
将指挥棒从兰州,韦州,宥州,银州,石州,银城依次指点过来,众人的眼光豁然开朗。
郭逵说道:“第一阶段目标完成之后,我军所占领地区,将完全推进至青唐横山北麓山地与兴灵河套平原的交界处,背倚高山之险,前守长城之固,据关岭而扼要枢,俯视兴灵,威慑河套,可谓进退裕如。”
“夏人也不是蠢猪木偶,敌我之势,只能算是交换。”
“我们得到了空间,而敌人得到了时间,如此而已。”
“但是这样的举措于我大宋是非常划算的,虽然放弃了歼敌一部,但是换来的是全境的呼应、稳固和安全,在当前态势下,的确是最佳选择。”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用兵的时间和时节。第一阶段完成之后,诸军得到依托之地,就可以实施短暂修整,从后方调运军需,同时遣各部旧军分占得地,择要津而守。”
“如此既可以舒缓部分后勤压力,更可以巩固占领之后的统治,准备来年长城以南的生产。”
“短暂修整之后,便可以新军精锐,千里长驱,进围灵州,得敌之必救,集中消灭夏人诸路援军,最终渡河决胜!”
赵顼对于战争其实还在军事爱好者的级别,不过从彩色等高地图线上看,第一阶段目标达成之后,所有关键点,几乎全都在青唐与横山的暖色高地,到表示平原地区的绿色地带的分界线上,而这条战线前方不远,就是用小锯齿折线标识出来的长城。
整个布局舒服异常,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六路都经略司,有着非常明确的战略思路。
“未虑胜,先虑……”吕公著轻咳一声:“先清剿后路,巩固所得,在相机进取,这个方案非常稳妥。”
孙固点头:“即便有不测之机,我军也拿稳了山北各处险要,且连绵呼应,据长城而分守。”
“这是秦御匈奴之策,先恃己之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枢密院支持这个方案。”
开什么玩笑,这本来就是枢密院的大目标,孙固完全没有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之后更需持戒用兵,呵呵呵,以明润之谨慎,毋庸多言了。”
章惇冷笑道:“还是要申斥一番才行,苏油这番折腾,还有替种谔和机宜司遮掩之嫌,梁永能差点劫掠延州,要不是沈括行险,拖延了一日,此番大好局面,搞不好就要毁于一旦!”
“苏明润跟我说过,战争,就是看谁少犯错误。”
“要是明知道后路空虚,残敌未尽,还偏要行险关扑,实非智者所为。”
“还有,王中正那堆手下是靠不住的,指望他们歼敌,不如指望他们依托曲野河南,防备辽人干涉来得实在,苏明润也是知道这一点,才特意提出要枢密预为措置。”
蔡京取出一份奏报:“这是国公上月晓谕西军的命令,要求陕西、河东用兵,不可漏泄禁约,书信往来,四通驿传皆有审核,预事文武官,不得以私书漏露其事。”
“且令河东、陕西诸路转运、经略等司,遍约束辖下文武官,不得与河北及四方亲识通书说边事,若有彰露,当械送下狱,终身废弃。”
孙固点头:“那就请陛下诏王中正密为关切,如与辽国诸路兵相遇,即先遣使臣说谕或移文。”
“可以用夏国内乱,囚制国主,不知存亡,朝廷回赐贺同天节并遣使赐生日等物,无人承受,鄜延路累牒问宥州,皆不报,近又累犯边为借口,声明朝廷遣兵,乃是问罪西夏,与北朝不相干涉。”
章惇说道:“不能光准备交涉,可命王克臣于近里选兵数万,以助兵势,如辽人阻隔进兵或先犯官军,可以命窦舜卿应敌。”
孙固脸色都变了:“不可不可,朝廷方务西事,岂可又招惹辽国,令王克臣点选一万即可,刚刚的说法,也一定让王中正密掌,千万不可泄露。”
“定州、高阳关、真定府路安抚司、河东路经略司、河北河东缘边安抚司,需密戒沿边州军,与北界边防事,一切循常,毋得创生更改。”
蔡京说道:“其实还有一策,能既不刺激辽人,又可做好准备。”
“哦?”赵顼当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刺激到辽国:“却是何计?”
蔡京说道:“可命镇海军在胶州港做好准备,以护送商船为名义,在北海武装游移,一旦有事,即可入黄河,辽河,威慑辽人不敢轻举妄动。”
吕公著对大宋水师的信任远比陆军高得多:“此议甚好,陛下可降旨给镇海军节度使张散,命其外松内紧,预作防备。”
苏厨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闻捷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闻捷
九月,六路都经略司的后勤军需发遣中,多了几车敕牓。
很快,西夏境内各处要津,流传开了一份宋廷的招谕。
“睠兹西夏,保有旧封,爰自近世以来,尤谨奉藩之职。
忽奸臣之擅命,致弱主之被囚,迨移问其端倪,辄自堕于信约。
暴驱兵士,直犯塞防,在神理之莫容,因人情之共愤。
方切拯民之念,宜兴问罪之师,已遣将臣,诸道并进。
其先在夏国主左右并嵬名诸部族同心之人,并许军前拔身自归,及其余首领,能相率效顺,共诛国雠。
随功大小,爵禄赏赐,各倍常科。
许依旧土地住坐,子孙世世常享安荣。
其或违拒天兵,九族并诛无赦。
盖天道助顺,必致万灵之归,王师有征,更无千里之敌。
咨尔士庶,久罹困残,其坚向化之心,咸适更生之路。
敢稽朕命,后悔何追。”
鉴于刘昌祚已经带军转到了泾原路,六路都经略司给他命令:“本路兵悉出界,更不赴泾原。其本路兵当用粮草、丁夫,令泾原转运司照会。”
这是允许刘昌祚暂时脱离高遵裕的管束,自由择机从泾原路出兵。
之后六路都经略司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缘边诸路毋得妄称西贼犯境,多务杀戮,恐致生羌惊疑,有误招纳。”
“诸军出界,专责总领兵官照应防护粮草。兵与粮相须一体,令常相依附。”
“诸路应投来首领等,令边臣密问以夏国变乱,及今点集屯聚处所动息以闻。”
“各路深入夏境,须依《侦骑操典》,多放斥候,一方必分十班,一班三至五骑,哨及五十里外,以观察进退要区,提防掩伏之敌。”
鄜延路经略使沈括言:“与种谔议所留两将兵,遣一将出界,留一将及先留畸零兵以守疆埸。”
种谔言:“泾原路经略司申明全师出境,境内却以何军兵为备?臣详朝廷先遣徐禧于诸路措置,所定防守人数,以义勇、保甲、诸军年高人及不隶将兵出战,自当依详法式。”
六路都经略司回复二人:“全师出境,疑多后患,为万全计,各路必留二将守卫,断不可违。”
“徐禧措置,泾原路经略司依此施行,令谒六路都经略司,详叙方略,若效或即推行六路。”
苏油从来不会对一个人一棍子打死,徐禧的小九九虽然多,军略也不过尔尔,不过在各路各地各城搞调研,制定防守的兵力配置,这一点水磨工夫,苏油还是非常欣赏的。
每路留两将拱卫,然后以义勇保甲和退伍军人等民兵看守大后方,苏油也认为此议可行,便要求徐禧来都经略司陈述方案。
于此同时,王中正和李宪也送来奏报,说是招揽西夏人的露布已然生效,很多很多结约人户来降。
六路都经略司回复:“各路来降人户,可妥为安置,发给青干刍储,使活诸牲度冬。首领给归顺旗及锦袍,银带赐物一应从丰。然即需剪发、刺手,使难反复。”
戊子,赵顼的诏令到了:“熙河路都大经制司,鄜延路经略司,已出兵破西贼。虑贼并兵一路以拒官军,令高遵裕前移兵马下寨,以制贼势。如泾原、环庆行军庶事就绪,即相度乘机进讨,不须拘以原定日期,仍具节次以闻。”
“泾原趋兴、灵,道路便近,川原凯阔,易得水草。故前令高遵裕领环庆路兵,合泾原之师结为大阵,取泾原路进讨。”
“今昌祚已分兵,即从六路都经略司议,可分两路,待出界后相机合军,仍归高遵裕节制。”
“王师出境,令卢秉应分守宁夏,并听苏油处分。”
“洛苑使苗履、左侍禁寄班祗候李庸,为入西番抚谕使副有功,各迁一官,减磨勘年、赐帛有差。”
戊戌,熙河路都大经制司言:“兰州古城东西约六百余步,南北约三百余步。大兵自西市新城约百五十余里将至金城,有天涧五六重,仅通人马。”
“前遣前军副将苗履、中军副将都大管勾王文郁修筑诸城堡,前军将李浩专提举。”
“自夏贼败耱之后,所至部族皆降附。今大城已备,招纳已多,乞建兰州为帅府,以镇洮为列郡,以浩为熙河兰会路安抚副使兼知兰州,王文郁、苗履为本路钤辖。兼复赵济,令兼熙河、秦凤两路财利事,应副军须。”
赵顼下诏奖喻:“今官军既城亭鄣,外絷其手足,又为战枢,内冲其腹心,谋攻之术尽于是矣,亟为上善。”
“朝命为致贼之计,见城兰州,内所以自固,外不妨致敌,即可精选汉蕃劲骑,谋趋巢穴,不待更敕。”
戊戌,诏:“鄜延路近奏,西贼遗书于境上,有侮慢之言。料贼意以点集屯聚已久,利在速战,冀取侥幸。其令种谔审察贼谋,务在审重,勿因忿妄举。”
这是朝廷终于下定决心,采用苏油的策略,要种谔放弃进攻宥州,完成对梁乙埋大包围的原计划,而是先和王中正一起,重点解决盘踞在两军之间的叶悖麻与咩讹埋所部。
大义这一块,我大宋永远都拿捏得死死的,诏书的意思是两部先行挑衅,让朝廷不得不干掉他们。
与之相配合,苏油不再等待,立即命令早已心痒难耐的高遵裕和刘昌祚,分路出兵!
而李宪和自己,分作东西两路,兵发天都山,包围李文钊!
一时间,宋夏国境中路,到处都展开了大战!
……
汴京城,中书。
王珪从外间进来入座,书办过来,殷勤地替他沏上早茶,送上报纸。
如今的报纸也分了版面,以时报为例,首页是朝廷大政方针,次页是大宋人民关心的各路要闻,三页是诗词文章,四页是奇闻怪论,五页是文理科普,六页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
朝廷大政方针不用看,王珪自己就是制定者之一。
大宋民间关心的各路要闻,也多是从朝廷邸报上摘抄的,基本也不用看。
因此前两页只是简单扫了一眼,王珪就将目光落到平日里最喜欢的第三页上头。
第三页刊载着不少的诗词,这一期是贺胜的专版,排头第一首就是《闻捷》,作者:苏轼。
闻说官军取乞誾,将军旗鼓捷如神。
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王珪好气哦,这破诗毫无可取,居然就能排上第一!
时报如今也堕落了!以针砭时弊为己任的报社,都开始捧他大苏的臭脚了!
想到“捧臭脚”这个出自李宪的典故,顿时觉得下边的一首,同样臭不可闻。
《闻官军收兰州赠李太尉》,作者:苏油。
虎帜升青海,龙渊驭紫骅。
残梯隳雪霰,朽砦闭云崖。
泉冷清栖月,山深静落花。
潜军飞险峭,夤夜拔汝遮。
不咋地,捧宦官的臭脚,不咋地……
边上的书办还极不识趣,磨磨蹭蹭地假装抹桌子,在眼前乱晃。
王珪不由得翻起白眼:“你是有什么事吗?”
书办讨好地笑道:“大苏诗里的这个乞誾,下官浅薄,实在是不知何意,相公学识渊深,还请……还请厚颜解惑。”
王珪很不屑地说道:“大苏一贯爱用僻典,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肚子里有货一般,不好,这样很不好。”
书办低眉顺目:“是是是……那这乞誾?”
苏厨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招降
王珪不耐烦地说道:“乞誾通乞银,就是银子那个银,有两解。”
“一是鲜卑语,是马的意思,故文同有《骢马》诗:‘鬐鬣拥如云,西人号乞银。’可以代指蛮夷的骑军。”
“二是地名,《周书·武帝纪》:‘保定三年正月,于乞银城置银州。’”
“如今的银州在啰兀城以北,可《周书》里的这个银州,却正是现在的米脂寨……诶?诶?!”
书办欣喜道:“相公与大苏学士,真真都是文名盖世!若非相公解释,下官何从知道这乞誾二字,原来用典如此精到,竟然是一典两用哇!”
王珪却突然回味起刚才书办的胡言乱语,什么叫厚颜解惑?不该是厚颜求教吗?
顿时气得将报纸拍在桌上:“滚!下去多读点书!”
小书办狼狈告退,差点撞上刚好进门的蔡确。
蔡确笑吟吟地问道:“相公却因何故生气?小小书办,不值当的。”
王珪就感慨:“朝中取士,可还该慎重啊,现在的书办,连乞誾的出典都不知道了。”
蔡确笑道:“我也不知道啊,不是相公这样的士林华翰,学问怕是早就还给先生了。”
王珪摇头:“要说好用的年轻人才,晁补之算一个,毕仲衍算一个,还有邵伯温,也差不多算一个,可是……”
可是这些好用的人,全都在政敌,哦不……假象政敌的阵营里。
蔡确说道:“子煊世兄也算一个。要不,调入朝中来?”
王珪连连摆手:“朝廷自有制度,安石相公敢不畏风议,让自家的儿子迁龙图阁直学士,还不是被吕惠卿阻拦,最后不得善终?”
说起这个还得赞王珪一句,小肚鸡肠是一方面,但是朝廷制度还是遵守得中规中矩的。
不过这个儿子是王珪的心肝宝贝,沉吟一下,王珪还是交代道:“朝廷命张散整备水师,仲煜所知的昆山是帆布的重要产地,你行文关照一下,别让镇海军逼迫地方太甚,民力可悯啊……”
蔡确心中不禁冷笑,民力可悯这样的套话都说得出来,害怕儿子完不成任务影响考绩怕才是真的。
不过面上却没有带出来:“这个简单得很,子煊世兄与苏维康情同莫逆,苏维康正知着文登,乃是镇海军军港所在,而苏家与张节度的关系……相公,不是下官多嘴,就凭子煊世兄自己的面子,怕是比你我行文,都要好使三分……”
王珪只是关心自己的孩子多嘴了一句,听蔡确这么一说才回过味来,对哦,还真是这个道理……
叹了一口气:“理工学派宣扬的‘天理人情’,我看还是有些道理的。你看这么点小事儿,里边的人情脉络都这么复杂……”
蔡确心中又不由得冷笑,人家理工学派所说的“人情”,跟你说的这个“人情”,是一个意思吗?
拱手笑道:“相公所言甚是。”
两人刚聊到这里,就见一个新军装束的军机处小兵走了进来,从皮质的文件袋里取出一份报文:“六路都经略司来电,高遵裕出界了!”
……
熙河军,李宪留下中军正将李浩留守兰州,自率大军向天都山进发,一路上都是阿猫阿狗,随手袭破,势不可挡。
就这样一路推进至祁连山东端的屈吴山,才终于有了像样的阻挡。
此处有一个忠于西夏的大酋长禹藏郢成四,率军占据险要,抵抗宋军。
宋军几次冲击,都被禹藏郢成四挡了回来。
李宪情绪暴躁,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踱步,然后突然看到禹藏花麻那张大饼脸,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你们都是一家人,怎么劝降不了?”
禹藏花麻哭笑不得:“太尉你要讲道理啊,大宋姓李的也不少,难道都能和你老人家攀上亲戚?”
李宪大怒,一脚踹翻胡凳:“我老李家出身寒微,全靠征战夺得功名,怎么着,你敢看不起咱家?”
禹藏花麻赶紧摆手:“岂敢岂敢,太尉虎威名震青唐,郢成四螳臂当车,不日必定覆灭于太尉雷霆之下!”
苏烈站起身来:“太尉,要不我去准备一下?”
李宪摇头:“好钢得用到刀刃上,这还没有对上大军……再翻翻地图!”
将地图打开,三人研究了一阵,李宪突然指着一个山谷边上的峭壁:“这里,你们上得去不?”
苏烈琢磨了一下:“人上得去,不过霹雳炮和伏虏炮估计难。”
李宪问道:“王文郁现在到哪儿了?”
苏烈说道:“快到了,最多明日便可抵达。”
李宪说道:“到时候禹藏花麻去诱敌,我和王文郁在外边设伏,待郢成四大军来救,你们从这里上去,给我端了他的老巢!”
说完看了禹藏花麻一眼:“诱敌总可以吧?”
“可以可以……”禹藏花麻哪里还敢推辞,胖头连点:“这个我最在行……”
两日之后,禹藏花麻带着自己的前军,进入屈吴山的山谷。
前军是特意挑出来的老弱病残,禹藏花麻这段时间日子过得苦,基本都是本色出演。
前军刚过五里,山谷两边号旗摇动,无数夏军冲了出来。
禹藏花麻手下的残兵根本都不用招呼,哭爹喊娘地就往后奔逃。
这支埋伏的夏军是禹藏郢成四的儿子禹藏蜀啰率领,论起来还得管禹藏花麻叫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