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其中还有夏人一半的铁鹞子!
捷报传入六路都经略司,幕府里顿时一片欢腾。
经此一战,种谔彻底洗清了自己身上的污点,奠定了种家军震动天下的威名!
“胡闹!”苏油在幕府后帐找到正和李若愚一起喝奶茶的种诂,气急败坏地道:“你家五郎要干什么?!让新军扎口袋,拿旧军对抗铁鹞子?!”
“这是冒险!万一梁永能识破他的铁梯计,此战就是梁永能和令介讹遇反过来包他的饺子!”
“还有,霹雳炮为何不用?孙能那五门霹雳炮哪里去了?此战我军损失了五千多人,四千人都是牺牲在抵抗夏人进攻车阵的时候!”
种诂拉着苏油坐下,给他递上了一杯奶茶:“五郎此战,要的是全歼,因此之前示弱,引诱梁永能入伏,那是必须的。”
“梁永能也是名将,扎口袋的人要是多了,必定会出现纰漏,因此只能让新军承担这个任务。”
“至于霹雳炮,五郎肯定布置在了车阵后方的高地上,为何不用,那是害怕梁永能兵力未衰就掉头吓跑了。”
“所以小五还留着后手,哪怕是梁永能识破铁梯计,五郎肯定也有计较,比如手抛震天雷,不是一样没用?”
叹了一口气:“唉……小五还是倔强高傲。”
“大败夏人,是他十几年来的执念。不倚仗新军战胜梁永能,或者是因为觉得……胜之不武?”
端起奶茶,种诂的眼里已经泛起了泪花:“明润,敬你一杯,你为我种家,培养出了一位绝世名将!”
苏油的气也渐渐平了,和种诂走了一个:“我知道五郎心里苦了十几年,但是这是为国征战,作为帅臣,更是要控制住自己的心绪。”
“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五郎打小饱读军书,这点常识总当知晓吧啊?”
种诂饮了一口:“相信这是他第一次放纵自己,也是最后一次。”
“他岂止是心里苦,当年若非明润开解,我这个孤激的弟弟,只怕墓木早拱了。”
“如今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朝堂诸公多年前错看了他,心气已经平复,怨怒已经宣泄,神清智足,不会有什么能影响他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五郎此番功成,还证明了我大宋仅凭旧军,一样能够完胜。”
“夏人铁鹞子都能覆灭,皮帐铁林又有何可惧?对军心士气的鼓舞,是无价的。”
“虽然明润没有说,但是我军在占领长城一线,实现第二战略目标之后,围攻兴灵的军力,应该不会再投入过多,主要就是数路之中的新军吧?”
苏油就跟见了鬼一样看着种诂。
种诂微笑道:“不用这样看着我,夺取西夏大片国土之后,由旧军巩固战果,看护粮道,清剿地方;新军千里跃进,直捣兴灵,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所以五郎以旧军取得完胜,对以后地方巩固,也是有很大震慑作用的。”
苏油讨好地端着杯子敬了种诂和李若愚一个:“呵呵呵……幕判,监军,此事暂时没有对外公布,怕影响到诸路旧军蕃骑的进取之心,还望继续遮掩则个。”
苏厨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夜班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夜班
李若愚笑道:“刚刚听闻大军东路大获全胜,我跟幕判道喜,幕判说国公必定要前来相责。”
“我还不信,与幕判关扑了一遭。”
说完摇头叹气,从手上取下南海猫眼蓝宝石的指环,推到种诂身前:“输了。”
苏油笑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都知在南海开赌船的时候就该知道,输光了投海的蕃人大财主不是一个两个。这个不能怪我。”
李若愚摆手:“不怪不怪。胜不骄,败不馁,战前充分准备,战后充分总结。这话当年在南海,老夫耳朵就已经听得起茧子了。”
“不过上次五郎得罪了转运司,这军方和地方之间,如何制约监督……明润,离京万里,更要小心谨慎啊……”
苏油点头:“明白了,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近日忙于布置军务,疏忽了此节。多谢李公及时提醒。”
……
汴京,军机处,机宜司电讯班。
蔡京与章惇,二人轮流当值,今日是轮到蔡京。
因为电讯是第一时间获得前线军情的机构,因此章惇干脆建立制度,白日里主官在外主事,夜里值班,直接在电讯班留守。
军士拿着一封电报兴奋地走到蔡京的桌前:“学士,东路大捷!”
蔡京取过来在汽灯下观看,然后起身:“枢密院今日是谁当值?”
军士翻看了记录本:“是吕公。”
蔡京说道:“去叫他,一起进宫陛见。”
军士又翻了一下值班记录:“那中书要通知吗?”
蔡京问道:“中书是谁?是苏学士吗?”
军士摇头:“是蔡学士。”
蔡京想了一下:“那就算了。”
说完写了一封公文,夹在当日的简报里:“将这个送去中书,那边也忙,来不来就看学士自己的意思。”
军士答应后去了。
蔡京又整理了一下文稿,到了宫门外,给合门使递交了告请,不一会,就见几名军士打着灯笼,护送一人沿着宫墙过来,正是枢密副使吕公著。
不待吕公著说话,蔡京就将手里的文件夹双手递了过去:“枢相,国公电报,东路大捷。”
吕公著面上不见喜恶,打开文件夹观看,蔡京连忙取过军士手里的灯笼,举得高高的给他照亮。
吕公著看得眉飞色舞:“灭敌九万?!转运司核实了吗?”
蔡京笑道:“转运司的消息没有那么快,不过国公的数字很精确,同时告诉我们转运司已经核实过首级和降人,至于招纳的人数还未详实。”
说到这个吕公著就赞叹:“这电报果然是好东西啊,那我就没明白了,为何只有经略司能用?”
蔡京说道:“这是军用线路,还要涉及到保密工作;整个电报局,都是陛下拨付内帑所造;还有电码这东西,也只有军方掌握……所以要投入民用或者行政,估计……还有一阵子。”
这时候合门使臣领着一个小黄门过来了,小黄门对蔡京和吕公著行礼:“学士,副枢,请随我陛见。”
夜入宫禁,是一件异常麻烦的事情,何况宫里直到如今,还住着两个中年王爷。
加上皇宫里边曾经发生过不少造乱之事,因此夜间一旦落锁,要想在将门叫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年福康公主夜叩宫门,惹起了极大风波,御史弹劾公主六罪当中,夜叩宫门就是其中一条。
哪怕是苏油解永兴军路之围,甚至灭交趾纳占城,都没有过大臣夜间汇报的事情。
不过那也是以前条件不允许,如今军机处离皇宫西墙外不远,赵顼就在西华门进来的集英殿边上开了个房间,让经过培训的小黄门在这里收发电报。
赵顼对此非常看重,因为宫掖落锁之后,如果不违背制度,这里是唯一一处可以与外界即时通信的地方。
于是高太后派人掌握合门的优势,又被赵顼用这种办法给抵消了。
不过从寝宫到这里也挺远的,皇帝规矩又大,吕公著和蔡京都已经到了电报班了有一阵了,赵顼的仪驾才姗姗来迟。
内侍已经转告了天大的喜讯,赵顼明显非常高兴:“两位爱卿,将捷报给我看看。”
蔡京将报告交给吕公著,吕公著又恭恭敬敬地交给赵顼:“累陛下休憩不宁,是臣等鲁莽了,还望陛下恕罪。”
赵顼在书桌后入座,接过报告打开,摆摆手表示不在意,眼睛却已经落到了了军报之上。
赵顼是个急性子,只一目十行地看完第一页,便将夹子合上:“朕到底没有看错五郎!还是听两位爱卿说吧,讲讲此次大胜的前后。”
蔡京便将种诂此次大战的经过讲述了一番,最后道:“陛下万里遥降指挥,将帅用命,军民协力,宵小愧怍胆落,自然所到毕克。臣给陛下道喜,明日还请大朝,接受群臣进贺。”
吕公著却见不得这套:“陛下,大军克敌固然是大喜事,不过后续还得跟上,而且这才刚刚开始,不能生骄慢之心。”
说完又固执地将刚刚那个文件夹子打开:“涪国公还有关于后续的详奏,还请陛下看一看。”
事情太多了,苏油首先说的就是此战种谔诱敌成功之后没有使用大威力的霹雳炮,导致宋军损失不小,今后的战事要总结经验教训,不要再犯这样的过错。
赏罚分明,种锷大胜固然当赏,但是这一点应当通报全军,表示批评。
君臣三人都认为苏油太苛刻了,五千换九万,交换比高达十六比一,除了空手套白狼得到占城那一回,大宋何曾打过这样扬眉吐气的大胜仗?
何况大宋上下,其实都有一种恐夏心理,种谔以旧军硬扛梁永能这一仗,简直就是给赵顼来了一剂大补药,感觉自己腰子充实腰杆子硬挺了不少。
铁鹞子在厢车面前占不到便宜,说明宋人有了克制重骑的法宝,弥补了大宋军事上最短的短板!这才是无比重要的!
苏油提出的第二条就是降人的安置问题,种谔的建议,是给投降和招纳过来的蕃人,一律刺手,就是在手背上刺上“投汉”二字。
一来是免得这些降人重新回投西夏,二来则是免得被其余宋军误杀。
相比被杀良冒功,刺手,看起来就不那么残酷,吕公著觉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蔡京根本就没把那一帮子当人,自然也都没有异议。
不过安置却有些问题,种谔的意思,是将招纳到的蕃人和投降的夏军,吸收入部队当中,壮大声势。
但是苏油认为此举不妥,认为必须将夏人的老少男女区别对待。
投靠过来的少壮也不能尽数从军,大部分只能协助转输粮草,老小等则就近吸收到城寨周围安存。
而曾经和宋人作战过的夏人,必须全部以俘虏的身份送往内地,在转运司衙役的监督之下服劳役,直到赎清对抗天军的罪行为止。
这就是秦州挖金,交趾挖煤的老一套,不过苏油说得有道理,有了罪过不惩罚,那就是对善良者最大的不公。
如果说这三条都好办,第四条却看得几人面面相觑。
苏厨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报捷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深夜报捷
苏油指出,军队必须有监督,不过是从内部监督,还得有外部监督。
赵顼心里想的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文制武的祖制,认为苏油这是搞打压武人,搞统军大臣避嫌的那一套。
可再一细看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苏油指出,大宋一贯以文制武,对武人肆意打压,这同样是一种不公平。
历朝文书,军法,都只规定了军士犯事之后该如何惩罚,但是却从来没有规定,军士应当享有哪些权利!
也就是说,剥夺军士正常权利的那些人,本来才是应当惩罚的那一批,但是因为没有法律保障军士们的正常权利,导致这些人不但没有被惩处,反而变本加厉地残酷压榨。
而等到军士们投诉无门,忍无可忍地反抗的时候,那些本该被惩处的人,却拿起军法来作为打压弱者的武器。
军法在这时没有起到维系军队纲纪的作用,常常还成了作恶者的帮凶!
而同样的道理,等到这些将领到了文官的面前,同样没有法度来声明和保护他们的权利,又被文官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
这,就是大宋军队武力不彰的最大症结。
军队,是国家的爪牙,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它的健康,锐利,而不是用那种畸形的管理方式,让他日渐脓肿和虚弱。
因此枢密院应该制定出一套关于军人权利和义务相匹配的法典来管理军人,这才是真正的以文制武,祖宗本意!
仅凭这一条,吕公著就觉得自己和孙固死缠烂打要苏油去主持西事没有错,光这一条建议,就足以说明,苏明润有枢相之才!
而赵顼却有些发懵,他从皇帝的直觉,就能感到这是一步大棋,一篇大文章,但是真的要做好,怕是不亚于一场王相公的变法。
只有蔡京,隐约摸到了这条建议背后的深意,苏明润,宰执之才。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士农工商应尽的义务以及其应当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这句话底下的意思,就是当他们在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之后,还要被剥夺权利的话,那剥夺者将处于非法地位!
哪怕他是皇帝,也是犯了法的皇帝!也是法律意义上的作恶者!
蔡京从来没有想过造反,他的最大野望就是混个参政,运气好当当宰相而已。
苏明润一边玩了命地巩固皇权,一边又在给皇权偷偷挖深坑,作为以拿到相权为最终奋斗目标的他,决定明智地决定保持沉默。
反正从奏章上看,苏油的建议没毛病,他仅仅是针对目前军队当中的一些畸形管理方式,提出了正确的改良意见,并没有涉及到其它,而且本身就是他职责所在。
应当说,在战时保障军人的应有权利,让他们不被权势者欺压,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击,本身对于保证军队的忠诚度,战斗力,是有切实好处的,甚至比功赏的好处还大。
功赏发下去,能不能到士兵们手上都还两说,而苏油的建议,就是这些功赏能够被士兵们拿到的保证。
赵顼觉得,苏油说的祖宗本意,可能是在给自家祖宗脸上贴金,哪怕自家祖宗武人出身,怕是都想不到这一层上边来。
不过这样的以文制武,明显比有宋几任皇帝所奉行的以文制武,立意和眼界都高出了一大截,要是在自己手里成功的话,是不是说明自己……嗯……
感觉手掌心有些微微冒汗:“吕公,你怎么看?”
吕公著如今一脑子都是军事,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西事纷繁芜杂,军事政事纠缠不清,涪国公此议,似乎倒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现在种谔已经大胜一场,很快请功折子就会送来,要保证陛下的赏赐都落到将士们头上,切实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涪国公的办法,的确有必要。”
“不过兹事体大,既然涪国公有此眼光,那不如先许其根据六路情形,试作规措?如其有效,再上枢密细议?”
赵顼想想也当如此,说道:“也是,先这样吧。”
蔡京却突然开口:“那由谁来监督?”
赵顼讶然:“当然就由六路都经略司监督啊。”
蔡京拱手道:“陛下,国公之意怕不是如此,他在条陈中明确指出,立法是为了保障兵士权力,避免侵犯兵士权利之事发生,而且还明确指出,行使监督之权的人,不但出自军中,还应当出自军外。”
赵顼皱眉:“涪国公这是……将他自己也置于监督之下?”
吕公著倒是觉得理所当然,而且问题也不是很难解决:“既然是监责行法,那就内属军中纠察,监军;外属六路提刑、提举。”
赵顼点头:“理当如此。”
等到再翻过一页:“嗨,明润这里不是写着吗?”
吕公著刚刚都没有看得很细,接过来一看,上面是第四条,“河东、陕西诸路转运司及同经制马甲等,应副军需,各已分拨钱物,自可擘画计置。其须至于民间赁借等事件,即仰明给价直,不得直行科率。当常切抚存人户,务令安静,无致骚扰。如有措置乖失,令提刑、提举司密具事由闻奏,当议重行废黜。有失觉举,与同罪。”
“如军中立法,有欺压军士,隐墨功赏者,当与同例。”
这就还涉及了民政。
六路兴军,即便是军方直管粮秣,民间肯定也有征发、调运与之相配合。
苏油这是要求赵顼降旨,授予六路提刑司,提举常平司密奏之权,监督转运司的官僚,避免他们滥用职权,中饱私囊,招惹民怨。
同时对军中违法事,一样有独奏之权。
吕公著松了一口气,微笑道:“涪国公光风霁月,建议立法监督自己,颇有赵阅道的风采啊……”
赵顼点头:“孙公和吕公你们的坚持是对的,苏明润虽然精细周密,然而公允无私;虽然操持有术,但是宽厚忠仁;虽然狡黠多智,但是端方守礼;虽然世故通透,但是心怀坚持。的确是主持大局的最佳人选。”
说完笑道:“这怕也是张赵二公从小手把手培育的结果,对了,赵学士现在如何?”
吕公著说道:“赵阅道在杭州知州任上,以太子少保之职致仕,朝廷体恤元老,如韩魏公例,命其子赵屼提举两浙常平仓,以便就近照顾晚年。听说赵屼带着他遍历江南名山大川,所至之处,吴人皆以之为傲。”
蔡京笑道:“听闻此公退居三衢,与里民不间位貌,闲居杂处,只似常人。给自己的居所取了个名字叫高斋,还写了一首诗——腰佩黄金巳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时人要识高斋老,只是阿村赵四郎。”
赵顼感慨:“苏轼称此公富贵不萦于心,清修不迩声色。是谓邦之司直,民之父师。的非缪誉。”
……
次日,赵顼御紫宸殿,以种谔克米脂,接受百官朝贺。
由于值班制是军机处弄起来的,之后枢密跟进,不说别的,就这忙忙慌慌的一套,王珪就很反感。
宰相协理万机,公务之余还有大量闲暇吟诗作赋,那才叫优雅,那才叫有派。
东晋谢安在苻坚八十万大军打到家门口的时候,还在优哉游哉地下棋好不好?!
于是中书值班制基本就是个摆设,换个地方睡觉而已。
苏厨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青唐
蔡确对工作其实还是非常认真的,不过自从西事起来后,蔡京经常在每日快下班的时候才送来《军情摘要》,而且还经常在深夜的时候,送来所谓的《补充摘要》。
蔡确和王珪好几次被半夜打扰,结果《补充摘要》里并没有什么急务。
一次两次还好,等再到后来,中书干脆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大佬们休息之后,《补充摘要》就放留待次日一早,由下一位当班的宰执来处理。
所以昨夜当蔡京的补充报告送过来的时候,按照惯例,中书的小秘书也不敢再去打扰蔡确。
王珪次日一早过来上班,一看昨晚的报告大惊失色,正要将蔡确叫来询问,就听宫内景阳钟响了起来。
朝贺的时候是王珪领头,好在干这一套他也是老手,虽然仓促,一番说辞依旧花团锦簇,不愧皇宋百年有数的至宝丹。
不过朝会之后,赵顼还是在偏殿内问了一句:“中书这段时间是不是很辛苦?”
王珪赶紧摆手:“不辛苦不辛苦,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帅臣将士在边疆浴血都不言苦,老臣何敢言苦?”
开什么玩笑,我这点相权给陛下你三板斧砍掉了都快三分之二了,我哪里还敢叫苦?
散朝之后,王珪对蔡确好一番敲打,这件事情,军机处挑不出任何毛病,是中书自己出了漏子,丢了面子。
王珪最看重的就是自己在赵顼面前的面子,蔡确却认为王珪有些小题大做,表面上唯唯诺诺,私底下却愈加看不起王珪。
老子没能捞着头彩,还一肚子的气呢,中书的事情都是老子在做,有了功劳你先捞,有了锅就丢给我背,你王禹玉好仁善的德性!
不管朝臣们之间如何的挖坑陷害勾心斗角,宋军克复米脂、啰兀,大败梁永能,的确称得上是一次堂堂正正,扬眉吐气的大胜!
汴京城百姓们再次陷入欢乐的海洋,各商铺的“贺胜打折大酬宾”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皇宋慈善基金出面主持了一次募捐活动,准备将募集的资金购买成药,给边疆的将士们送过去。
王彦弼和扁罐童鞋又在汴京人民的心目中刷了一波好感,他们组织了皇家理工学院一帮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找四通的叔伯们用成本价拿到了一批竹器,然后用盐酸在上面作画写字,用喷灯喷成带书画作品的器皿,拿到集市上发卖,将赚来的钱捐给皇家慈善基金。
王彦弼师从自己父亲和张敦礼,手底下绘画功底扎实,扁罐的书法现在也有了模样。
和苏油上辈子带来的野路子,到后来纠转都纠转不过来不一样的是,这孩子自幼就得到了名家的严格指导。
程文应对扁罐非常看重,眉山江卿靠苏家,苏家主要靠苏油。
苏油一系的前途,就是四大家族的前途。
因此那些连王珪都拿不到的法帖,程文应见天地往扁罐这里塞,搞得扁罐很委屈,甚至想哭。
这次两个小少爷的书画展示,让汴京人民称赞不绝。
东西卖得也不贵,值那个价,买东西还能得个踊跃捐献的好名声,真不亏。
所以扁罐和王彦弼辛辛苦苦准备了卖三天的东西,结果一个上午全部销售完毕。
就连高太后那里都收到一个中官买来的靠背小竹椅,高太后看过王彦弼绘画的兰石图和扁罐抄他爹的小诗,非常高兴,都舍不得坐,笑着让尚宫将俩孩子的“作品”收藏起来。
乙丑,诏:“已指挥秦凤一路兵付李宪节制,深虑经略司犹宿留不肯依应调发,误熙河军期,可再下都大经制司依详朝廷属任之意,便从节制处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