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王珪问道:“那之后他要是得胜还朝……”
蔡确摇头:“苏油此去,不外两个结果,一是胜,一是败。”
“败了,一切休提,某州编管都是轻的;”
“胜了,按照他那个军机处的规划,几年之内,还回得来吗?”
王珪感觉一天的乌云都被蔡确轻轻拨散了:“持正,人才啊!”
……
元丰四年秋七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珪上奏,家庙之设,当为朝廷褒旌辅翼的重典。
然国朝百年以来,诸士大夫家均无建树,只有一个文潞公获此殊荣,余者不闻请奏。
士大夫非不孝薄礼,盖无法式可依。
闻涪国公苏油,乃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之后,苏家在眉山可龙里,有保存完好的家庙。
而其族兄,参知政事苏颂,熟知章典,著述等身,朝中关于家庙的制度,皆出其手。
苏家门第,世所推崇。
有忠勇候苏缄,不屈强敌,举家赴难。
有苏洵苏轼苏辙,文名显发。
有涪国公苏油,义理之宗,功勋之翰,文章政绩,并耀兼姿,声驰海内,望重朝野。
为了奖掖功臣,弘扬士风,开孝悌慈仁之气,宣忠勤勇励之节。请陛下赐苏氏家庙,酬励忠能,鼓舞天下大族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诗书礼乐之守,开继承光之志。
这个主意对赵顼,苏颂,苏油来说,都不能拒绝,满朝文武都给羡慕坏了,认为王相公这次总算干了一件大好事儿。
因为苏家爵位最高的是苏油,同时还是宗子,于是赵顼直接下诏给他。
许苏氏建五庙,赐每室所用笾、豆各十二,簠、簋各四,壶、尊、罍、鉶、鼎、俎、篚各二,尊罍加勺、羃各一,爵一。
诸室共享胙俎一、罍洗一。
赐紫檀祖考神座五座。
赐内府金三百,银两千,作为苏氏家庙修缮之用。
命眉山知州督工,并扩建眉山到可龙里的大路,沿途种植松柏,修造牌坊,碑亭等附属设施。
这道诏书,意味着苏家正式成为大宋的名门望族!
苏家所有在仕的官员,苏颂,苏油,苏轼,苏辙,苏迈,苏迟,还有苏缄的儿子苏子元,代表合族上表谢恩。
而苏油的谢表里边,还提到了借立庙的机会,庐山堂苏家和眉山堂苏家,算是正式合而为一,实现了老堂哥苏洵多年以来的的遗志,苏氏一门,对赵顼感激涕零。
但是这么一来,苏家就算是有两位高品在朝,鉴于朝廷规制,理应出外一人。
老族兄年事已高,奔波不易,因此自请外放。
同时推荐章惇提举军机处,蔡京辅佐。
赵顼到此才知道事情并不简单,召苏油入内奏对。
君臣二人谈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七月,丁未,赵顼下诏,从孙固之议,设永兴、秦凤、泾原、熙河、环庆、鄜延六路都经略安抚使司,命太子少傅,涪国公苏油往镇,并赐节钺。
经略安抚使,最早在隋代设立,为行军主帅兼职,中唐后国家渐渐稳定,才一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了宋朝,在诸路置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以朝臣充任,掌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
经营天下,略有四海,是为经略。
这个名称准确地讲,应当是一个王朝进取过程中,对新得地区进行管理的军政府,放在西北六路,作为抵抗西夏进攻之用,其实有些名不副实。
西北是战地,一路经略安抚使,军政都在其管辖范围,军士犯了事儿,地方官府要抓人之前,都得先去征得经略安抚司的同意。
大宋的官制叠房架屋,经略安抚司与路转运司,其实有很大一部分职能是重叠的。
经略安抚司要管军士的衣食,而因为前线转运艰难,朝廷往往授权经略安抚司自行筹措,比如王韶和种诂,当年都是如此,这其实是承担了部分转运司的职能。
而战地军士们在非战时期,还要屯田,还有家属要养活,西北战事在几次大败之后,大宋组建了大量的下蕃,勇敢,弓手,义勇,加上各知州的州军。
这些都是军事力量,本该是经略司管理的职能,却又被转运司承担了很大一部分。
落到实际的管辖权上,就形成了两司间的混乱,最后变成谁影响力大,谁就说了算,下面官员就听谁的。
以苏油在西北的威望,这个问题苏油并不担心。
不管是军政还是民政,都是一大堆的老部下,旧交情。
孙固的考虑其实很周道,他说得也没错,西北大战区,的确需要一个统帅部。
问题是老头就认准了苏油,认为只有苏油,能承担起这个大帅的职责,换做别人都不行。
其实这个建议苏油早就跟赵顼说过,他的建议是王韶或者郭逵。
王韶五十出头,又是左班学士,可以说是最适合的人选,但是在南海生了大病,没法起行。
郭逵却不是孙固心目中的理想之人,他是右班,出身仕途与狄青几乎一模一样,之前功勋已经很大了,不得不忌讳。
而且郭逵年纪已经六十了,其影响力也只在陕西一路,也就是说,做个陕西路经略安抚使是没问题的,做六路都经略安抚使,差了那么一点点意思。
苏油就不一样了。
永兴军路,苏油曾经拯救了广锐军,蕃人对此感恩戴德。
秦凤路,那是高小舅子的地盘,商州工业基地也是理工派大本营之一。
泾原路,是苏油的传统势力范围,在那里,家家供奉泾河龙师少傅的画像,还有西军精锐镇场子。
熙河路则是王韶的势力范围,狼渡马场在那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炽火与田守忠在那里镇守。
环庆路,狄咏和贾喦镇守,狄咏和苏油是老交情了,贾喦是孙能当年的小跟班。
鄜延路,折家和种谔在那里,后边则是王中正。
甚至是赵顼派去西边的太监群体,都和苏油有些私底下的交情。
赵顼这是将整个西北托付给了苏油。
丙寅,泾原路经略司言:“应副军行战守等事,乞权许便宜指挥。”
诏:“本路措置事稍大,乞六路都经略司行降指挥,或都司幕府奏候朝旨,如小事碍常法,许一面施行。”
“秦凤、鄜延、环庆、河东路经略司、熙河路都大经制司、措置麟府路兵马司依此。”
这道诏书,给了苏油经制六路的正式明确授权。





苏厨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发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出发
不数日,有急递诏沈括:“先是诏遣宿卫七将之师戍鄜延,已再颁赐矣,而镇兵未尝有所赉。”
“为国守边,无岁不战者,镇兵也,赏赉不均,此召乱之道。”
“枢密院漏行颁书,赖卿察事机,不然,几扰军政。”
“自此事不获闻者得以专制,蕃、汉将卒,自皇城使以降,皆得承制补受。”
沈括因此获得提升,转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同时继续主持和西夏人的外交谈判。
己酉,军机处下命沈括:“凡后经略使主持交涉事,止宁夏城,无得出界,可命夏使入榷界料商。”
这是苏油通过军机处发布的最后一项命令,他害怕战事起来之后沈括被夏人劫持,不许他再去保泰军司。
夏人要谈判可以,自己到宋人这边来。
丁未,诏天章阁学士,知定州章惇还朝,提举军机处。
同日,出考功员外郎,龙图阁待制章楶提举陕西路常平仓使,命同苏油一起赴任。
章楶是章惇的堂哥,大苏的好朋友,一首杨花词,就是和应他的。
苏油对章惇这铁憨憨有些担心,于是引用避嫌之制,将章楶带出来,名为主管后勤民事,其实是充当自己和章惇之间的润滑剂。
章楶是苏油一直刻意结交的人物,两人的关系从苏油第一次入京就开始了,当年没少被大苏拉到宜秋门苏宅趁饭,吃过苏油不少的回锅肉。
这位是大宋少有的帅才,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真实历史上直到在哲宗朝大放异彩,和章惇一内一外,只差一口气就平灭了西夏。
……
汴京州桥码头,六路都经略安抚使的旗牌仪仗都搬上了船,船舱里边,苏油正在和前来送行的孙固,吕公著交谈。
苏油给二人倒上茶,叹了一口气:“孙公这是将我放到火炉上烤啊……”
孙固还是忧心忡忡:“明润,陛下决意西讨,你不觉得有些过于乐观了吗?数十州之地,加之游牧成性,岂是说灭,就能灭的?”
吕公著说道:“非是我与孙公不愿明润留在中枢,而是对西事难以放心,就算高遵裕有霍骠骑只能那有怎样?夏人不是同样可以效法匈奴,退守漠北?”
“就算我大宋占领漠南,需要多少军力,多少钱财,才能让新得之地巩固?起兵容易,就怕起兵之后,那里变成一处烂泥塘般所在,让我大宋牵扯更多的精力在其中,最后反而伤及根本。”
“因此我与孙公商议,大局非明润不可,否则,必力荐陛下不得出兵。”
孙固说道:“司马君实也特意来信,说明润持重,就算是不竟全功,至少也能保得我大宋西军不失,国家的积蓄,来得不容易,战争的消耗是非常可怕的。”
苏油说道:“的确是如此,我对这次战事能取得的战果,其实也没有太高。”
“此次环州之战,暴露出了西军存在的问题,环庆路地利没有全在我们手里,这是大宋防线上最弱一个短板,既然西夏又乱,那我大宋必须将萧关、磨脐隘、米脂寨三处拿到手,从今以后,再也不畏惧夏人进犯,这是底线。”
“如果战事有利,那就分割西夏,进一步占据汉长城以南,拿下河套,实现兵囤自足,巩固战果,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合击西平府,占据黄河南岸所有地区,当然这个不敢强求,必须保证我军军力,士气,后勤粮秣的基础上,才敢试试。”
“至于说渡河攻陷兴庆府,隳灭李氏宗庙,断绝夏国祭祀,这个却不是可以随意妄想的了。”
孙固与吕公著对视一眼,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就怕们贪功冒进,损兵折将,明润可得将他们看紧,严加督责,切记谨慎。”
苏油将茶杯端起,敬了孙固与吕公著一杯:“这是自然,俗话说得好,有多大脚才穿多大鞋。”
“我其实是不会打仗的,之所以能够有以前的那些功绩,不过就是因为从来不希图侥幸,不贪慕虚功罢了。”
“二公觉得,如果巩固了宋夏边境,拿下萧关、磨脐隘、米脂寨,能不能给陛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孙固说道:“要是明润能拿下这三处,再加上夏主天都行营,就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老夫必定给明润请功。”
“一帅无能,累死三军,非老夫固执,明润你看看西线,文臣范纯粹,吕惠卿,李稷,沈括,徐禧;武臣高遵裕,种谔,李宪,王中正,李若愚。你觉得谁有大帅之才?”
“没办法才只能劳你走一遭。你放心,有什么要求只管告知,老夫在陛下那里还有几分薄面,我去求陛下,陛下怎么都会给我几分面子。”
苏油对着虚空拱了拱手:“陛下不以我愚钝,此番信任有加,苏油只有感激涕零的份,我没有别的要求,就四条。”
“第一,六路都经略使司不会固定,首先我会设在渭州,之后设在宁夏城,再之后设在萧关。以便处置戎机,不至于耽误。”
“第二,皇家军事学院我要带上,作为六路都经略使司的构成班底和拱卫力量,因为有三千人,足一军之数,请陛下给我派遣一位监军。”
“第三,请陛下在宫内设立电信班,如今渭州至汴京城,电报传递用时不过一个小时,苏油会日日奏报军事详情,请降指挥。”
“第四就是军机处的几位老节度,他们精于行伍战阵,对夏的大战略也是讨论演练过多次,陛下要多听取的意见和建议,还有用兵的意图和解释。”
“这些我们一定代为转达。”孙固说道:“不过军国大事,就算之前计划得再周全,也难免不出意外,考验的是大帅临机处置之能,也是我和诲叔一定要你去扛住的原因。明润你千万要多加小心啊……”
送孙固和吕公著下了船,张麒看着他们的背影冷笑:“看来二公也不信任少爷的能力,认为一战灭夏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油皱眉说道:“他们其实没说错,陛下希望一战就能灭夏,却忘了夏国不是南唐北汉后蜀,其实更像匈奴。”
“汉灭匈奴,整整用了一百年,到最后还是鲜卑完成的。对于游牧政权的强悍,我们要有绝对清醒的认识。”
……
西夏,兴庆府,梁屹多埋正战战兢兢地承受着梁太后的怒火。
“这就是你从宋人那里要来的答复?!不是说只要杀掉罔萌讹,宋朝就会恢复岁币吗?现在你告诉我,岁币在哪里?!”
梁屹多埋说道:“姑姑,那使臣沈括坚持国书体例不对,又说经过比对,国书上的签押不是陛下的手迹,而且……在李清的事情上,也一直模棱,他们要求派遣使臣来兴庆府,面见陛下,直接与陛……陛下商讨国是……”
梁太后大怒:“那就告诉他们,秉常失心了,我们准备另立新君!李清意图谋反,已然被诛灭九族!这些都是我朝内政,不劳他们干涉操心,就问他们岁币给还是不给,不给的话,我必将点起兵马自取之,替罔萌讹报仇雪恨!”
“使不得!”梁屹多埋赶紧跪下:“姑姑,罔萌讹擅自兴师,丧士马万余,又临阵脱逃,陷驸马都尉于死地,其罪本来就当诛,何来报仇一说?”
“擅自兴师?”梁太后冷笑道:“没有梁永能的指挥,他一个罔萌讹,就敢带两万人打环州?环州城破,保泰军司主力却在数百里外,这分明就是帅臣借刀杀人之举!”
“屹多埋,你当姑姑是汉人女子,不懂军事吗?”




苏厨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顶级武力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顶级武力
梁屹多埋顿时吓得冷汗都下来了,叩头不止:“姑姑,真不是叔父借刀杀人,实在是……”
一咬牙:“那罔萌讹曾……曾将与姑姑的……往来,于教坊夸张宣扬,被宋人探知了去,在环州城头唱出来,才吓得连夜退兵,结果才中了狄咏的奸计。”
“什么?!”梁太后又惊又怒:“他敢?!”
梁屹多埋说道:“因此杀他是侄儿的主意,还有那支部众,我也让叔父扣在了保泰军司。此事真与叔父无关,都是侄儿为了姑姑的声名作想,绝无它意!”
梁太后申斥道:“起来说话,跪着干什么?”
这就是没事儿了,梁屹多埋这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
梁太后问道:“如今宋朝如此固执,却又该如何是好?”
梁屹多埋说道:“这个……听闻宋朝派了益西威舍任陕西六路经略安抚使,他与侄儿交情不错,正旦还特意请我游览大相国寺,安排宴席。”
“苏明润不是好战之人,等他到了陕西,或者便有转机……”
“胡说八道!他不是好战之人?”就听大殿外一个虚弱的声音怒道:“宋朝狼子野心者,以苏明润为甚!”
一见到来人,就连梁太后都起身离座:“皇叔。”
西夏大相梁乙埋,扶着一位病体沉重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的身份非同小可,乃是西夏宗室嵬名景思。
秉常被囚之后,各路皇族纷纷自立,梁乙埋节制无果,最后只有请宗室里辈分最高的嵬名景思出山解决问题。
嵬名景思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梁氏必须善待秉常,同时更换看守秉常的统领罔萌讹。
罔萌讹恃宠而骄,在处置秉常一事中过于嚣张,梁乙埋早就有些看不惯他与自己妹妹的奸情,立即将罔萌讹发往前线。
嵬名景思也遵守承诺,出面安抚了嵬名氏各宗,西夏的政局才得以重新安定。
嵬名景思给梁太后见了礼,这才说道:“娘娘说得对,西夏的内政,何时轮到宋人来指手画脚?宋朝本身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屹多埋还没看明白吗?这就是宋朝意图兴兵,故意寻找的借口而已。”
“这个六路都经略司,明摆着就是宋人西军的大帅幕府!宋人入侵迫在眉睫,而我们的对手,是奸滑无比的苏油。”
“这样都还不警惕,还指望与宋朝能通过交涉获得和平?”
“臣与国相剖析过了,此战一起非同小可,至少葫芦川,白马河,宋人已经集结了两路大军,其余青唐、无定川,也不得不防。”
“局面已经难看至极,如果还不及早准备,此战将异常的艰难。”
梁太后有些吃惊:“宋人,敢主动攻击我?他们何来这样的胆量?”
嵬名景思剧烈咳嗽了起来,梁屹多埋赶紧给他递水拍背。
等到缓过劲,嵬名景思才继续说道:“此消彼长,景宗皇帝打出的赫赫威名,经过数次败绩,到如今已然消磨得差不多了。宋朝派出对我大夏战绩最好的苏油出镇六路,娘娘,你说他有没有这个胆量?”
他当然有这个胆量,梁太后咬牙切齿地想到。
苏油每次都是在逆境中还敢于狠狠还击。
囤安寨不说了,后来大军在环庆节节胜利,眼看就要突入汾晋,洗劫解、洛的时候,却被他以围魏救赵之计反攻。
从泾原路突破萧关,洗劫河套,一举翻盘不说,还反过来差点让梁永能和梁乙埋十万大军给包了饺子。
梁屹多埋不禁恍惚:“不会的……益西威舍说过他不愿两国开战的……”
嵬名景思叹了一口气:“就算他自己不愿打,宋朝皇帝的旨意他敢违背?别忘了停岁币,关榷市,可都是他的主意。”
“不管益西威舍在蕃人里有多崇高的威望,他始终是宋人的国公!他不会因为同情或者仁慈,就停下对那些于大宋不利势力的剿杀!屹多埋啊,难道你真的以为宋朝的南海四路,是当地国王士民拱手送上的?”
“皇叔……”梁太后看着殿外湛蓝的天空:“如今,我大夏应当怎么做?”
嵬名景思又叹了一口气:“娘娘,下定决心,战吧!”
“太祖当年从地斤泽逃脱宋军包围,所余不过身边几个昆弟。”
“稍作恢复,又二败浊轮川,银州得而复失。本部兵马虽无大损,然归依蕃部被宋人围剿星散。”
“三振之后,却再败于投宋的兄长李继捧。在安庆泽身中流矢,只得遁去地斤泽躲避,夏州得而复失。”
“但是!”嵬名景思扫视了殿内三个姓梁的一眼:“但是祖宗虽然历尽艰辛困苦,终不坠青云之志。而我大白高国的血气,悍勇,就是在那一场场几乎不免的血战当中,百炼而成!”
“到太宗景宗之世,乃奋族裔之刚雄,继祖宗之宏毅,南征北讨,暇不解鞍,方有我大夏今日数十州之盛!”
“娘娘囚禁陛下,我是不太赞同的。”
“而我却依旧站出来奔走,替你们安抚皇族。唯一原因,不过是见到娘娘虽为汉人,身上却有一份祖宗的凛冽之气!”
“如今国难当头,疆土日蹙,非娘娘这样的人带领,大夏决计难以转危为安。”
“在覆国之祸面前,还分什么宗室外戚,勋臣百姓?我们都是夏人!”
“臣虽不通武事,但好歹读过兵法。”
“《孙子》云: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
“又曰: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又曰: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宋人要来,如我们在横山一线实施阻击,利敌不利我。”
“因此不须拒之,但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其馈运。”
“大兵无食,可不战而困也。”
梁太后忧心忡忡:“可是山南麦熟比山北要早,宋人如果妄图侵我疆土,必然不会给我们这些时间。”
梁屹多埋拱手道:“姑姑,那我去与宋人交涉,卑辞下意取悦他们,尽量将战事往后推迟,拖延到山北麦熟收割之后!”
梁乙埋说道:“屹多埋,你也要小心一些,事不可为就赶紧离开,不要陷在宋人手里。”
梁屹多埋说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益西威舍爱惜羽毛,必然不会行此。”
梁太后说道:“国相,给梁永能一道旨意,让他小心一些,屹多埋此计不行,那就只能用战事拖延。”
“还有,告诉他朝堂已定,李文钊和禹藏花麻那里,相机解决。”
“是。”
“屹多埋,到麦熟之后,立即给宋使递上国书,言辞激烈一些,让宋人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要来,我朝将全民皆兵,与之决死一战!”
“是!”
……
苏油的离开很低调,两艘船,一艘载着六路经略安抚使,一路载着陕西路提举常平仓使章楶,就这样悄悄离开了汴京城。
船过郑州,苏油就上了岸,与已经集结到这里的三千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兵们一起,开始了陆路旅程。
1...418419420421422...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