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聊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真月羽心
“没事没事,放这吧!谁敢在我这儿捣乱,看我不拔他的皮。”
“行,叔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看你。”
“快回去吧,这天冷的……”
门关上了,听到屋里有人问:“谁呀?”
“小欧那丫头回来了,还带俩学生,没事,来接着搓。”
片刻间麻将声又想起。
网络新聊斋 第258章
小欧在前面带路,郭琪琪和徐峰跟在后面进了村子。
一条石头铺的道路弯弯曲曲向前向上延伸,走在上面就如同在爬楼梯。
难怪小欧说车开不进来。
村子就是依山而建。
道路也是蜿蜒而上。
村子里有木制的吊脚楼,还有石头砌的瓦房,依着山势连成一片。
村子里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
小欧:“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儿童,这大冷天,多半都早早睡了。前面就到我家了。”
小欧家是三层的木头吊脚楼。
郭琪琪:“小欧,你家住的是古建筑啊。”
“这都是我爷爷留下的,爷爷是村里的木匠,凭手艺才挣够钱修了这楼,留给我爸,可惜我爸生病去得早,不然我们家也不会……”
“隔壁就是阿辉家,他们比我们条件还要差一些。”
隔壁是石头砌的房子,没有楼,屋顶盖的是瓦。屋里隐隐约约有光从窗户透出来。
“嗯,从房子就可以看出来。在村口修小洋楼的肯定是先富起来的人,在村子里面有吊脚楼的算是一般的家庭,而住在这些用石头砌成的房子里的肯定是最贫穷的人家了。”
“正确,呵呵。”
小欧去隔壁敲门。
“阿香婶,阿香婶……”
“是小欧。”屋里传来惊喜的声音,紧接着门打开了,一个女的走了出来。
“小欧,你们回来了……这么快……”
她越过小欧探头往身后看,可能以为后面跟着是谭阿芳和阿辉。结果发现不是,隐约有些失望,但是转眼就掩饰过去了,笑着说:“小欧带客人回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把三人迎进了堂屋。
屋子里很温暖。
一个中年男人围着火塘一边烤火一边剥着玉米。
“是小欧回来了。”
支撑着想要站起来。
“叔,叔,你不方便别起来,又不是外人。”
“那哪成,这还有客人呢。”
终于在阿香的帮助下站起来跟郭琪琪和徐峰打招呼。
小欧为他们做介绍:“这是我盛昌叔,这是阿香婶。这是我大学里的师兄师姐徐峰,郭琪琪。”
郭琪琪徐峰:“给你们添麻烦了。”
“哪里哪里,欢迎,欢迎……你们是稀客……快请坐,来烤烤火,路上冷吧?”
“还行。”
阿香扶盛昌坐下。
路上小欧已经把阿辉家的情况介绍了一遍,阿辉的爸爸杨盛昌前几年摔伤了腿没办法出去打工做活,家里就靠阿香婶种地喂猪和挖药采菌去卖,不然也不会让小小年纪的阿辉出去挣钱了。
郭琪琪和徐峰依言围着火塘坐下。
阿香婶:“你们还没吃饭吧?”
小欧:“还没呢?”
“那我给你们弄点吃的。”
“行,煮面条吧,我帮你,婶。”
“哪用得着你,你快陪客人说说话。”
说完就去厨房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小欧惊喜地说道:“小欧姐,真的是你呀,我刚刚睡得迷迷糊糊的,听着好像是你……呵呵……”
“小芹,你起来干嘛,快回去睡。”
“呵呵,睡不着了。小欧姐,我哥回来没?”
“你哥……他…还没呢。”
杨盛昌插话道:“你哥是去做工,又不是学校放假,哪能说走就走,得等停工了才能回来。是吧,小欧?”
“是……”
阿香婶,听到小琴的声音。从厨房里过来说道。芹丫头,你起来了,正好,把火烧旺一点。等会去把你小欧姐家的火塘给生起来。要不晚上怎么住人?”
小欧说:“婶儿,让我去。”
“你别管就让她去吧。好在昨前天我们已经把你家打扫了一遍,可以住人。”
说完又回厨房去了。
小芹拿火钳往火塘里扒拉了几下,扒拉出几个黑乎乎的东西对小欧说:“姐,好东西,可以吃了。”
小欧用棍子扒拉了两个给郭琪琪和徐峰,“来吃,小心烫。”
“这是什么…”
“土豆。”
小欧一边往火塘里添了些柴火一边说道:“这里的冬天冷,村民在冬天几乎不干农活的,整个冬天就是围在这种火塘边烤土豆、烤红薯、磕花生瓜子,享受一年中难得的轻闲,谈过去的一年收入如何,谈东家道西家,畅想明年的收成比今年好,世世代代就这样生存下来。”
郭琪琪小心地掰开土豆黑乎乎的外壳,露出里面粉糯的土豆泥,咬一口,真香啊!
“好吃吧?”小芹殷勤地看着他们,等候回答。
郭琪琪点头。
徐峰满嘴都是土豆,含糊不清地答应着。“嗯,嗯,好吃好吃……”
的确也是饿了。
得到答复的小芹满意地笑了,就连坐在那里剥玉米的杨盛昌也露出了笑容,客人喜欢就好。
“明天再给你们烤红薯吃。”
小欧:“我们高山上的土豆和红薯特别粉,超级好吃。”
阿香婶:“别尽吃那个,面煮好了,小芹,把小饭桌摆过来。”
小芹搬了一张小方桌放在那,小欧已经去厨房拿了碗筷,阿香婶端了一盆面条出来放在桌子上,“没啥好招待的,吃点面条热乎热乎。”
郭琪琪看盆里还有六个荷包蛋。
“这……还煮这么多鸡蛋。”
“不多,一人就俩。这是自己鸡下的,心想着小欧他们就要回来了,都留着呢。吃吧,吃吧。”
小欧知道鸡蛋平时都是卖了换钱的,只有快放假这个月阿香婶就会把鸡蛋攒着,等妈妈和自己回来吃。
“我吃一个就行了。”
小欧拿碗舀了个鸡蛋和一些面条端给杨盛昌,“叔,这都大半夜了,肯定也饿了,你也吃点。”
杨盛昌:“这,这,我吃过晚饭的,又没活动,那就饿了。”
小欧:“吃吧,叔,这点不会撑着你的,呵呵。”
郭琪琪:“我和徐峰吃一个也就够了,这俩鸡蛋只好请阿香婶和小芹妹妹代劳了。”
阿香婶:“你们……小欧,你看看你……”
“对,大家一起吃才热闹嘛。”
阿香婶还想说什么,杨盛昌开口道:“行了,我们就别让来让去了,还是让小欧和客人早点吃完去休息吧。”
几个人默默地吃完面条,小芹拿来一个瓦盆,把烧得很旺的柴火夹了一些在瓦盆里说道:“姐,我先过去把火生起来,等差不多了你们再过来。”
小欧:“我跟你一起过去收拾收拾。”
说完就打开了门,一股风吹了进来,让她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
“呀,下雪了。”
果然外面已经洋洋洒洒地下起了大雪。
瑞雪兆丰年。
阿香婶也过去帮忙了,屋子里就剩下郭琪琪和徐峰跟杨盛昌三人一边烤火一边聊天。
“你们大老远的到这穷乡僻壤来,不习惯吧,真是怠慢了。”
“没有,没有,这很好。远是远,难得有这么宁静的地方。”
“我们就是来体验生活的。你别把我们当客人看。”
杨盛昌手里依旧剥着玉米,郭琪琪和徐峰也拿了一个学着剥。
这是秋天收回来的玉米,已经晒干了,等空闲的时候才慢慢剥。
网络新聊斋 第259章
“呵呵,一看你们就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从来没有剥过玉米吧?”
郭琪琪承认:“我以为都是机器剥的。”
“镇上收玉米的贩子有脱粒机,可以直接收玉米棒子用机器脱粒,但玉米收购价钱就要低一些,人家也要除机器成本不是?呵呵,我们农村的人都这样,家里有的是闲着的人,都是自己剥。别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两只手还可以,就把这脱粒钱给赚回来了。呵呵……家里里里外外都是阿香在操持,现在阿辉也出去挣钱了,我可不能拖他们的后腿。”
郭琪琪听得有些心酸。这是一个大男人一个父亲在努力证明自己还有价值,而劳力是永远不会计入成本的……
“嗯,节约归己。”
徐峰表示赞同。
“要是我这腿没受伤,就可以带着你们到处去转转,看看,说不定还能去山上打几只野兔,现在唉……”
“叔,你不用操心,有小欧带着我们就行了。
“嗯,小欧这孩子不错,懂事,读书也行,就是他爸爸去的早……你们是她的师兄师姐,麻烦你们在学校里多照顾她一下。”
这是一个不太擅长言辞的男人。
但是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
这也是一个坚强乐观善良的人。
就像小欧在来的路上说的,这一家人都是善良朴实的人,是好人,可好人为什么就得不到好报呢?如果阿辉再有什么不测,她无法想象这个家庭将会怎样……就像当初她爸爸去世,妈妈和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郭琪琪在内心默默地祈祷,希望阿辉没事。她从来没有如此的迫切希望朱颜的判断是错误的。她希望朱颜和王凯能够顺利找到阿辉,让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不再生波折。
但是朱颜的表现让她明白这个希望是多么的渺茫。
朱颜虽然没有明说阿辉出什么事了,但是从他们去内蒙,从自己来这里,从王凯交代的事项中,她明白,阿辉就是出事了。
想到这里,郭琪琪突然觉得她无法再面对杨盛昌。这个还不知道儿子出事的父亲也许还在想着儿子就快回来了,他在尽最大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
郭琪琪想尽快地离开这个屋子,她感觉到空气的沉闷,她怕杨盛昌把话题再转到他儿子身上。
她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只能使劲地剥着玉米,不惜把手搓得痛。
好在小欧很快过来了。
“琪琪姐,峰哥,可以过去了。”
“好。”郭琪琪赶快站起来。
“杨叔,我们过去了,你也早点休息。”
逃也似的出了门。
站在门外,迎接飘飘洒洒的雪花,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憋得好难受。
小欧家的吊脚楼跟村子里其他吊脚楼基本是一种格局,南方山区典型的穿斗结构。吊脚楼都是三层,底层是喂牲口的地方,二层是人居住的,三层是粮食及杂物堆放处。
郭琪琪和徐峰跟着小欧从旁边的楼梯上了二楼。
走过一道回廊进了堂屋。
堂屋是全家的中心。出挑部分的地面用木板,另一半落在地面上的用当地的石板,中间有地火塘,是全家人取暖聊天的地方。
现在火塘里已经燃起了红红的火焰,上面还吊着一把壶,烧着热水。
阿香婶说:“被子虽然夏天的时候晒过,但是也这么久了。放火边烤一烤,出出霉气,暖和些。明天你们多睡会,我就不来叫你们了,什么时候起来了就什么时候过来吃饭。”
“行,谢谢婶,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
“那好,我过去了。”
见小芹还舍不得走,催促道:“走了,小芹。”
小欧知道小芹是想跟她一起睡,以前她放假回来都是这样的,小芹最喜欢听她讲外面的事情。
但是今晚不行。
“小芹,你明天再过来带琪琪姐和峰哥去村里玩,好吧!”
“好。”小芹依依不舍跟着阿香下楼去了。
小欧把门关上,回头对郭琪琪和徐峰说,“琪琪姐,峰哥,你们困吗?峰哥你睡那间屋,我和琪琪姐住这间。
徐峰:“不忙,咱们把明天要做的事情再捋一捋。”
郭琪琪:“这样围着火塘开座谈会也不错。”
小欧:“你们怕冷的话,我们就把被子铺在火塘边睡觉怎么样?”
“这主意不错。”
三人铺好被子,徐峰忍不住在上面打了个滚,“哈哈,我还是军训的时候打过地铺呢?”
小欧:“琪琪姐,峰哥,你们肯定不习惯吧!”
想到小白楼的席梦思,沙发。
“没事,我最会入乡随俗”
徐峰:“这算什么,我受过野外生存训练,那才是天当被地当床。”
小欧:“就现代城市人的眼光来看,这里是不能住人的,过去没有水、电,谈不上任何物质享受,每天都要为生存而忙碌,现在虽然通水通电,仍然落后。但村民不是这样想,他们说,这里才是他们能自由生活的地方。城市只是他们挣钱的地方,等挣够了钱,老了,动不了了,还是要回来的。因为城市不是他们的城市,城市里没有这样的青山绿水,没有这样的邻里关系闻不到泥土味,喝不上自家酿的苞谷酒。他们认为目前村子已经很好了,通水通电,也有电视看,也有电话打,也通汽车,比起过去是好的太多了,他们很知足了。
他们大多数人要求真的不高。就像阿辉他们一家。
琪琪姐,你不知道,刚才阿香婶问我了,问找到阿辉没有,什么时候回来?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们就一直相信阿辉是在江城打工,他们真的是太善良了,
从没有怀疑过什么,
朱朱姐说阿辉出事了,
你说……
阿辉到底会出什么事呢?”
郭琪琪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她想朱颜肯定知道,但是她没说。
现在想来,不是她没有把握说出来,肯定是真相太残酷了。
她才选择沉默的。
内蒙远得多,朱朱他们这个时候还在火车上吧,不知道睡了没有。估计是越接近目的地越睡不着吧。
“琪琪姐,你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睡觉睡觉吧,明天还要做正事呢。”
三个人渐渐进入了梦乡,火塘里温暖的火焰一直在燃烧,将风雪严寒都阻挡在了屋外。
天亮了,外面白晃晃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郭琪琪睁开眼睛,看火塘里又添了新柴,上面的壶口正冒着热气,睡在旁边的小欧早就起来了,只有对面的徐峰还睡得正香。
“琪琪姐,你醒了,快来看好大的雪。”
小欧从堂屋的另外一面推门进来。
郭琪琪起来跟着她出来,这里是一个很大的阳台。
这是吊脚楼的特色,每家都有一个能眺望外景的出挑大阳台,设美人靠。站在阳台上,举目一望,雪已经停了,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所有的屋顶上都堆满了积雪,重重叠叠高低起伏……整个村子就像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呀,真是太美了,宁静,安详。”
郭琪琪赞叹道。
网络新聊斋 第260章
早饭是小芹送过来的,稀饭咸菜和麦粑粑。小芹又在火塘里掏出几个烤红薯,那是她昨晚上丢在里面的。
“姐,哥,你们想吃的话随时可以烤,还可以烤花生。”
“行,晚上再说吧。”
小欧问小芹:“村口那几栋新修的小楼房都是谁家的?”
“有艾老大家的,还有艾老六的,还有杨盛学的。听说他们在外面包了大工程,赚大钱了,回来就修新楼房,村里人都羡慕呢,好几个人都跟着他们去打工了,我哥也是。”
小欧对郭琪琪和徐峰说:“艾老大和艾老六是亲兄弟,杨盛学是他们的妹夫。我听说他们历来都是一起外出打工。”
徐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看来他们是抱团发财。”
郭琪琪:“什么抱团发财,应该是一个利益小团体。突然暴富事有蹊跷,我怀疑他们这钱来得不太明白。”
小欧问小芹:“和你哥一起走的都有哪些人?他们挣到钱没有,打电话会来没有?”
小芹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有杨学军,杨盛武,艾波,艾学勇张安生,还有就是她哥哥杨小辉。
八角寨村大部分人都姓杨和艾。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他们出去打工都有熟人带着出去有,这样既放心又可以相互照顾。都是老乡,当然要互相帮哦。
小芹说:“我哥也没有手机,我们家也没有电话,都是他们从外面打到小卖部,让小卖部的杨盛才转告的,说肯定能挣到钱,让家里人放心。”
“那说没说他们在哪里打工?”
“走的时候说是去江城,那是大城市,能挣大钱。怎么,小欧姐,我哥不在江城吗?你们没看到他吗?”
小欧:“你哥没来找我们,我们也就不知道他来了江城。我妈去打听了一下,还没打听着。这几天还在继续打听呢,江城那么大,一时半会恐怕也找不到。”
昨晚阿香婶问小欧阿辉什么时候回来,小欧也是这么回答的。
阿香婶听了反倒安慰她说:“打电话让你妈别着急,找着就一起回来,找不到让你妈先回来,甭管他。”
“我之所以提前回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艾老六的电话,问他不就知道你哥在哪了吗?”
”没有,我们没有他的电话,问小卖部的杨盛才,说是用座机打过来的,打过去,人家说工程已经完工,人都走了,去别的地了。”
“嗯,也许又带去别的地方了,这些打工的本来流动性就大,也不奇怪哈。”
“盛才叔也这么说的,所以我妈才又想到问你们。”
“哦,原来是这样。小芹,你先把碗筷收了,一会咱们去村里转转。
小芹答应着去了。
等小芹走了,
郭琪琪才问:“小芹她不上学吗?”
小欧:“他们家情况你也看到了,阿辉兄弟都出去打工了,小芹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再上学呢?”
“女孩子就不能上学吗?你不也是女孩子吗?还不是考上大学了?”
“我们家不一样,以前我们家的条件要比他们家条件好很多,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去世。后来爸爸去世了,我也想过不上学了,可老师说太可惜了,成绩那么好,妈妈也说弟弟还小,等他长大顶立门户还早。不能让我半途而废,不然以前的钱就白花了。一咬牙挺一挺也就把我给供出来。
现在想来妈妈的决定是对的,我现在自己能够攒足学费,妈妈打工的钱就供弟弟。再等我毕业找到工作,我们就算是彻底挺过来了。”
徐峰:“你妈妈是挺有眼光的,你也了不起,很争气。”
“哪有?多亏遇到很多的好心人帮助,学校里的老师,还有你们。而小芹他们家还有个老三,在县城读书跟我弟弟一个学校。只能供一个的情况下,当然只有小芹放弃了。农村就是这样,机会大部分是留给男孩子的。现在他们家都是供老三了。小芹在家里帮阿香婶儿干点活。等年龄再大一点,也要出去打工了。”
这就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命运。
郭琪琪叹口气,“唉,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吧!”
“峰哥,琪琪姐,你们怎么看?”
“村里不可能没人知道艾老六的电话和行踪吧,他家里人呢?”
小欧:“他家就一个老娘留在村里,知不知道他的电话还真不好说。
他的老婆儿女都在外面,艾老大和他妹妹家也都是一样,往年也都是过年才回来,平时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徐峰:“还有那个小卖部的老板,他会不会知道什么?”
“杨盛才吗?他以前也是在外面打工的,听说是受了伤,老板赔了他一笔钱,他就回来开了小卖部,没再出去打工了。不过我看他好好的,不像是受过伤的样子。”
郭琪琪:“人家受的内伤,你看的出来?”
小欧:“对了,杨盛才是杨盛学的哥哥,跟艾家是姻亲,两家历来关系很好。”
徐峰:“喔,还有这种关系?这有戏看了。来的时候凯哥交代说要我们好好查一查,村里可能有艾老六的同伙,照这么说
这个杨盛才最有嫌疑。”
“峰哥这么说很有道理,他肯定就是艾老六留在村里的眼线,
搞不好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郭琪琪:“这有什么,反正我们是回乡来搞调查的学生,大张旗鼓去走访也是理所当然。他如果做贼心虚按耐不住自己跳出来更好。越跳得凶露出的破绽就越多。”
徐峰:“咱们这样……”
如此这般地做了安排。
等到小芹又回来了,小欧就说:“小芹,这次峰哥和琪琪姐跟我回来,就是想在村里做一些调查好写论文,你带琪琪姐去村里找几家人家串串门,我带峰哥去另外几家。”
“好”。小芹高兴地答应了。
四个人下了楼,小芹带着郭琪琪朝村子上头走了,小欧带着徐峰往下,朝村口走去。
石板路上堆满了积雪,这时候还没有人出来,大冷的天,都是些老年人,都猫在家里烤火呢?谁没事会出来瞎逛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