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普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牛油果
至于神策诸将,那真是如蒙大赦,早就告了罪急匆匆离去,像是背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出了大殿,一众文臣看着急急离去的诸将,若有所思。
“范老将军,你可知军中究竟发生了何事?”那颧骨高耸的老者对同行的范希朝问道。
范希朝摇摇头,白眉之下,双眼也透出几分疑惑:“老夫军中故旧早已被阉贼或明或暗调离,这些人,本都是阉贼心腹之人,今夜这事,着实是诡异,老夫也是一肚子不解。”
老者抚须道:“我看陛下今夜也是奇怪得紧,难道真与那位‘三藏大师’有关?”
他们也都是天下少有的饱学之士,今夜之事,处处诡异,自然不可能半点察觉不到。
“哼!”
韦执宜黑着张脸,皇帝对于刚才那小白脸和尚的礼遇,仍然让他十分不爽。
“自古以来,能称三藏者,莫不是精通诸藏经典,佛法精深,智慧通达的大德尊者,我大唐立国以来,也仅只太宗朝时的玄奘法师能当此尊号,区区一黄口小儿,怎敢妄自称尊,自比三藏?”
“陛下定是被此人妖言蛊惑,明日朝上,老夫定要重重奏他一本!”
柳宗元与韩愈相视一眼,深知此老脾性,知道难劝,无奈摇头。
皇帝此番作派,太过突兀,在他们看来,是定然有深意的。
只是皇帝不说,他们也不好揭破。
一行当朝臣老渐行出宫,各自散去。
大殿之中,只余陈亦和皇帝两人,连内侍宫娥都被摒退,空空荡荡。
“果然如圣僧所料,”
皇帝哪里还有刚才暴怒的模样,摇头叹道:“只是如此一来,怕委屈了圣僧。”
陈亦扔下一根啃秃的骨头棒子,摸了摸已经有三分满足的肚子,笑道:“皇帝,小僧非红尘中人,此等俗事,无碍的。”
果真是罗汉下凡,非凡人能及。
皇帝心中赞道,口中也不落下:“圣僧果然佛法精深。”
陈亦撇嘴道:“皇帝,那神策诸军将领,虽让小僧以异术度化,但异术毕终归是外道,皇帝还是早做安排,将兵权握于手中,届时无论是谁人在位,也难生dong luàn。”
皇帝郑重点头:“嗯,朕晓得。”
“既如此,此间事暂时也了了,小僧也是时候离开了……”
话还没说完,皇帝就被惊得打翻了案上杯碗:“啊!圣僧怎的要弃朕而去?!”
“……”
你急什么?
陈亦翻了翻眼皮:“皇帝莫急,小僧只是尚有要事,暂时离去,不过,还有一事,小僧想向陛下讨要一物……”
皇帝听到不是要抛弃他,已经放下了心,至于陈亦要讨的东西,他连皇位都舍得,还有什么舍不得?
根本不需要犹豫:“只要朕有,圣僧只管拿去。”
“实不相瞒,小僧近日心有所感,需觅一静地闭关修行,”
陈亦笑道:“小僧曾于天下各处游历,听闻在永州正在修建一座佛塔,修得甚是宏伟,便想向陛下讨要此塔,不知可否?”
皇帝诧异道:“永州?圣僧若要静修,何不就在京城?长安之中,多有佛塔宝刹,大可随圣僧挑选,只要圣僧愿意,朕也能为圣僧新建一地,何必去那千里之外?”
陈亦摇头笑道:“不必不必,就是永州,那佛塔与小僧有缘……”





诸天普渡 第355章 阴天子
“区区一座佛塔,圣僧想要,朕自无不允,朕明日就下旨,着那永州刺史督促工匠,在圣僧到永州之前,将塔建成。”
确实是区区一座塔而已,顺宗其实根本不知道,这点小事还不至于惊动他。
何况还是在千里之外的永州。
只不过陈亦说有,那就必然有。
就算没有,也一定要有!
“不!”
陈亦断然拒绝,笑道:“那塔,还未到出世之时,以前如何,现在还是如何,顺其自然,皇帝可莫要干预。”
“这……”
皇帝一愣,一座塔而已,还得看时间出世?
果然是高人行事,处处皆有深意啊。
他哪里知道,陈亦是怕呀。
灰幕那两个任务,他还没有头绪呢。
虽然有天柱,已经可以随意进出这个世界,但也是有限制的。
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就离开这个世界,还是同样会失去坐标,再也进不来。
意味着失去了这个世界。
这方世界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利益了,陈亦绝对不能失去的。
永州那座佛塔,可是两个任务主角的炮……咳,一夜定情的地方,要是一个不好,搞出了岔子,不说任务失败,至少他就失去一个选择了。
更何况,那座佛塔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剧情”只能作为参考,具体的情形,还得他亲自去看一看才知道。
“既如此,朕就不多作安排了,以免坏圣僧之事。”
皇帝说着,露出遗憾之色:“圣僧此去千里之遥,朕不得时时请益,实是憾事,还望圣僧早日归来,莫让朕苦等太久。”
看着皇帝动情地说着,还伸出手来想要握他的手,陈亦心里打了个寒颤,立马转移话题:“皇帝!”
“小僧想向皇帝举荐二人,此来长安,小僧曾遇两位友人,他二人对大唐也是忠心耿耿,也颇有才能。”
皇帝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哦?是何人?圣僧如此看重,定然是贤人,朕定当重重封赏。”
“那二人,一叫成士廉,一唤辛公平,不过都是小小县城中一县尉,不过,此次阴司迎驾一事,也多赖他们二人之功。”
“那位昌黎先生和河东先生能及时赶到,便是成士廉奔波相告,那位辛公平,更是随那所谓的舆驾行了一路,多有见闻,”
“小僧听他说起,朝中文武,有勾结阴司之辈,若非这等奸人在其中作祟,区区鬼物,又怎能进得皇都?”
“皇帝还是早日肃清奸人为好,可让辛公平指路,将奸人找到。”
“哼!”
皇帝脸上又浮出了怒色:“朕早知朝中多有狼子野心之辈,只是念在其祖辈于我大唐我有功勋,不欲理会,想不到这些贼子非旦不知感念朕的苦心,竟敢做出这等大逆之事!”
“阴司……阴司!”
“若真有朝一日,朕可为人皇,必定踏平阴司!”
说着,皇帝又动情地看着陈亦:“望圣僧助朕!”
“……”
你还没完了……
陈亦翻眼皮的同时,心中一动,直接问道:“看皇帝你如此气愤,倒像是对阴司十分了解,难道在此之前,皇帝和阴司还有什么过节?”
他的话却让皇帝一愣:“圣僧果真不知?”
“呵呵,小僧不过区区一介凡僧,又非我佛世尊,一双慧眼烛照寰宇大千,又怎能事事皆知?”
“圣僧过谦了。”
皇帝只当他谦虚,也不以为意,想起陈亦的问题,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沉声道:“圣僧可曾听闻‘阴天子’?”
阴天子?
陈亦道:“皇帝是说东岳大帝,还是十殿阎罗?”
皇帝却愣住了:“东岳大帝?十殿阎罗?圣僧,那是何方神圣?”
这下反倒是把陈亦愣住了。
连这个都不知道,难道这个世界没阎罗这个说法?
若说其他的仙神,陈亦可能还不敢确定究竟仅仅是现世的神话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但他学得的地藏真经中,对地狱的描述太详细了。
东岳大帝,十殿阎罗,都是真的存在的,只不过和神话中传说的有那么些不一样罢了。
“哦,既然不是,那便不去论他,”
陈亦摇头道:“不知皇帝所言‘阴天子’何指?小僧愿闻其详。”
皇帝见他模样,知道他是不肯多说了。
心中不由又脑补叹道,果然是仙圣神佛下凡。
东岳大帝,十殿阎罗,听着就很不简单啊。
便是那天帝的名号,也没这般玄妙,啧啧……
“那阴司之中,有十位阴天子,掌世间阴阳,生死轮回,按说,天地有序,此乃正道,但……”
皇帝开始带着阴沉之色说起:“圣曾有所不知,这十位阴天子,本来都是我人间皇帝!”
“人间皇帝?”陈亦诧异道。
“不错!”
皇帝怒声道:“文王兴周礼,定周易,八百年周天下,奠我人族万世之基,始皇灭六国,统寰宇,定人族千秋之盛,”
“魏之武帝,汉之高祖,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足可光耀千秋万世的帝王?”
“还有我大唐太宗皇帝,若是太宗在世,说不得,我人族早已重复三皇之兴,五帝之盛,重立天地之间!”
“只可恨!”
皇帝怒拍案几,抬头看向殿顶,似乎想透过屋宇,看那高天。
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没敢骂出那名号。
“只可恨那……卑劣无耻,我人族每有人杰出世,有大兴之象,那些能光耀千古的帝王将相,都要或被强逼,或被暗谋,或被利诱,拘到那阴司,成了阴司之人,”
“十位阴天子,便是如此而来,”
“当年太宗皇帝,文韬武略,贞观盛世,万方来拜,本人更有一身惊天动地之修为,便是那天上诸神,也要畏惧!”
“人族大兴,只在旦夕之间。”
皇帝愤怒不已:“可太宗皇帝正当春秋鼎盛之时,却在睡梦中被暗算,强拘了神魂,到了那阴司地府,若非当时魏征魏丞相,梦斩四海龙王,鬼神皆惧,太宗皇帝才得已回归,”
“只是终归敌不过那……最后还是被拘到了地府,成了十位阴天子之一!”
嘶~
陈亦在心里吸了口气。
好大的瓜呀……




诸天普渡 第356章 如影随形
太宗游地府,魏征梦斩龙……
好熟悉的情节……
难不成这种剧情也能产生造化投影映射?
陈亦念头闪过,对于此方世界的兴趣却更浓了。
不说天上地下,这人间的水,就比他想的要深得多啊。
听着皇帝愤恨地碎碎念,一夜就这么过去了,陈亦倒是从其中听闻了许多此世秘闻。
这却是在民间中难以得知的。
也只有皇家才能掌握这么多的信息。
这倒是提醒了陈亦。
这个皇帝除了能成为他入局的契机之外,还是一个未开发的大宝贝啊!
别的不说,那皇宫中浩如烟海的典藏,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想到这里,陈亦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皇帝陛下……”
……
这几日里,长安城中突然热闹了起来。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纷纷。
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帝,突然宣布要册立太子。
那也正常,毕竟一国储君,对于臣民来说都是越早设立越让人安心。
而且要册立的太子是那位皇长子,广陵郡王。
无论是身分,还是名声,这位郡王都让人很放心。
至少明面上,算得上是人心所向。
只是市井有传言,皇帝册立太子,是因为不想干了!
要撂挑子!
这就是旷古未有之奇闻了。
当皇帝的,竟然还有想撂挑子的?
这就让人有了八卦的yu wàng了,扑都扑不灭那种。
有人从一些雅集、酒馆之中,听某些大人们这几天都在痛骂一个人。
据说就是那人让皇帝起了退位禅让之心。
据说,那人是一个和尚,佛法精深,乃是天上罗汉下凡,专门来度皇帝的。
皇帝就是受了感化,才想退位,随那位高僧去参禅念经。
还是所说,那是一个很俊俏的和尚,皇帝是不爱江山爱“美人”……
反正私下里是说什么的都有,传得有模有样。
几位当事人之中,属那位即将成为太子殿下的广陵郡王最为懵比。
这位郡王本来是住在宫外的王府中,但这几日却是突然被下旨,迁居到了太子东宫。
虽然还没有昭告天下,正式册立为太子,却已有太子之实。
可以说是稳稳地坐实了东宫之位。
“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位准太子,生得倒是俊秀英挺,一表人才。
行举之间,也颇有威严。
就是此刻威严之中,还有一丝懵比。
同样一脸懵比的太**士在下面躬着身子,满头大汗,在准太子的目光下,也不敢抬头。
他也是真的懵啊。
当日他确实是奉了郡王之命,去助皇帝一臂之力。
虽然这位郡王表面上说的是冠冕堂皇,绝不能做此大逆之举。
他却深知,这位郡王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想要两头下注。
无论哪边成了败了,最终受益的,都是他。
他确实差点完成了任务,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私心,将那部道经注疏给拿到手了。
怎知最后却被不知哪个杀千刀的无耻之徒暗算了。
也不知是用的什么暗算他,竟然一下就让练成了玄阴尸身,浑身坚逾钢铁的他昏迷不醒,脑袋到现在还肿了个大包,生疼生疼的……
更让他不解的是,他醒来之时,是在王府边上的一条巷子里,那部道经注疏竟然还在。
这种丢脸的事情,他肯定是不敢说的。
现在这位主可是要做太子了,将来就是皇帝。
到时,只要他练成了祖天师的道经手稿,那国师之位,舍他其谁?
做为曾经的龙虎山弟子,他深知在人间修行,莫过于得皇朝之力相助。
否则古往今来,一向怕麻烦、懒动弹的佛道两家修士,又哪里会前赴后继地出山巴结皇帝,争夺正统?
“殿下,听说……”
太**士小心翼翼看着准太子殿下的神色道:“是陛下那晚受到了惊吓,起了厌世之心,要拜一个和尚为师,出家修行去了。”
“荒谬!”
准太子猛地一拍桌子:“这种话市井之人说这次也就罢了,你竟拿到孤面前说?”
太**士低头诺诺称是。
准太子突然道:“听说,那和尚生得十分俊秀,你可见过?可是真的?”
“呃……殿下恕罪,贫道未曾见过。”
太**士擦了把冷汗。
别说没见过,就算见过也不敢瞎说这种事啊……
“不过,贫道找了宫人打听,说自那夜之后,这个和尚一直住在弘文殿中,翻阅历代藏书,除了昨日,曾去了一趟大慈恩寺,得见智周大师,其余时间,一步也不曾迈出。”
“什么?”
准太子殿下一惊:“智周大师竟然亲自见了他?”
不怪他吃惊,实是因智周此人不是一般人。
乃是当世佛门有数的尊者。
传闻这位智周大师是高宗年间的人,现在已经年近两百岁。
天下间的和尚,有大半都要叫他一声老祖。
更师从过当年的玄奘法师。
那位可是如仙佛一般的人物。
当年就算是跋扈如武氏,也不敢对那位法师有半分不敬。
“这和尚究竟是何人?能令父皇如此信任,竟还能让智周大师这般另眼相待?”
准太子一脸惊异。
实在是因为这位智周大师已在慈恩寺中闭死关多年,先皇曾几次求见,都未曾得偿所愿。
若非早知他在闭死关,俱文珍也决不敢暗通阴司,去谋害皇帝。
准太子也一样是忌惮这位端坐长安城中百余年,如人间仙佛般的老和尚,才想着要两头下注。
否则,他也就装傻充愣,坐收渔利了,何必去掺这趟浑水?
“嗯……”
准太子沉吟了一会儿,对太**士说道:“你速去查清,再来报孤。”
“是!”
太**士其实心里是极不情愿的。
虽然他不认识那个传闻中的和尚,但能跟智周那老东西扯上关系的,就不可能是个善茬。
那可是和龙虎山上代天师是一个时代、一个层次的人物,他敢去招惹?
不过现在这位主风头正盛,他也实在不敢忤逆,只得先答应了再说。
……
弘文殿,就在皇城之西。
其中有座弘文馆,聚天下藏书百万余卷。
进了这里的陈亦,就像是进了米仓的老鼠。
那个欢乐啊……
别人以为他躲在这里面看书,其实他是在搬书……
在这几天里,把他看上的经籍全部搬进了须弥空间里的小雷音寺中。
等以后回去了,都复印一遍,再还回来,绝对不是偷……
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几天之内,从百万余卷藏书里搬出他需要的,就算是他,也有点吃不消。
好在也搬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离开长安了。
昨天大慈恩寺一行,让他的紧迫感更强了些。
那个老得快没牙的智周老和尚,似乎早就知道他会来似的。
他刚找去慈恩寺,这老和尚就大开寺门,将他迎了进去。
他还没开口,老和尚就知道了他的来意,直接告诉,玄奘大师早已圆寂多年。
至于他想找的三藏手札,却没提到,似乎是没有。
只是说到当年他师从玄奘大师,在玄奘圆寂之前,曾经提起过陈亦这个“变数”。
虽然似乎有用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得到,但是仅此一点,就足以让陈亦感到心中发沉。
同样是玄奘,同样是预知了他的到来……
这个角色简直是如影随形,怎么好像他就摆脱不了这个影子一样?
:。:




诸天普渡 第357章 绝学
玄奘……
或者说是唐僧……
似乎自己从第一次穿越,就和这个“人”脱不开干系。
处处都有着这个影子。
陈亦自问,自己生性乐观,说是世间一等没心没肺之人也不算错。
可这个似乎时刻笼罩着自己的影子,真的是让他有点抓狂。
你等着,别让佛爷揪到尾巴。
等佛爷满级了,非得揪出你这个幕后黑影,狂虐上个一万遍啊一万遍!
当然,他也只敢在心里偷偷磨磨牙。
谁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真让人听见,没准是他自己被狂虐十万遍……
别说这个“黑影”,越了解,陈亦越发现此世人间远比他之前所知的要深得多。
智周那老和尚高深莫测,虽身在红尘,至少已是先天仙,可能离立着先天中品都不远了。
但据他所说,自己不过是偶得机缘,跟随先师,追随了当年的玄奘法师一段时间,得他指点了些迷津罢了。
真正的玄奘亲传弟子,另有其人。
只不过已多年不知所踪。
如果自己想探寻“玄奘”的秘密,这个亲传弟子恐怕是唯一的线索。
这事也急不得,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壮大自己才是正事。
皇宫卷帙浩繁的藏书,委实有不少宝贝。
却不是什么真传秘籍,而多是历代名家手稿,佛道两家经注。
对他来说,虽然只能做为养分积蓄,修行佐证,却已经足够了。
至于一些珍而秘之的真传,也不是没有,只是能让他看上眼的并不多。
其中价值最大,也是让他感觉最为奥妙的,是其中三部。
其一是一部《谷神不死功》,位居上品绝学之列。
陈亦那晚夜宴曾见过俱文珍那个死太监使过。
虽然旁人少有能看出其中玄妙,但瞒不过陈亦眼睛。
这死太监一身内力似有似无,却雄浑深厚到了极点。
出手之间,力道聚散随心,连绵不尽,虚实难测,变化万端。
十分厉害,可说是一门不下于易筋洗髓二经的上品绝学。
这是陈亦目前为止,见过的最上乘的一门道家武学。
虽然他未必会改练此功,对他来说,却至少是一个极有益处的旁证,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佛、道两家修行法的区别所在。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外如是。
实际上,他到现在都还在怀疑,自己在灰幕若有若无的引导下,得到的修行法,根本就不是佛门的路子,或者说,并不全是。
更何况,每一部上品绝学,似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奥义之处。
如易筋经,易筋易筋,自是让人脱胎换骨。
非但是指能易根骨天资禀赋,更是指能让人脱去凡胎**,成为世人眼中的仙佛之流。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老子道经中的玄奥,或许真的未必是后人所能尽知。
但这部武学中的“谷神”,却有两指。
一是化谷道之精,为体内真炁,滋养自身,自我孕育真朴,可长生不老。
二是炼神意为虚空莫测之变,换句话说,就是传说中的道家元神,以达永生不死之境。
1...134135136137138...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