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普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牛油果
“嗯……”
那声音似在沉吟。
忽然有一只手,从渺渺茫茫的云烟之中探出。
这是一只常人难以描绘的手,十分完美的一只手。
若是陈亦能得见,便会发现这只手,和他曾经在七绝山造化世界中所见的那只自混沌中探出的手,竟然有几分相似的特征。
都是这般完美。
只是这一只,却是比那只显眼夺目得多。
每一分每一毫的肌肤都闪烁着神圣伟岸的光辉,让人一看便要升起膜拜的念头。
这只手虚空一抓,竟自虚空中抓出一杆小旗,轻轻摇动。
便见那笼罩在人间之上的层层乌云缓缓流散。
不过片刻间,漫天的繁星重新出现在夜空中。
“天机隐没……”
“究竟是谁……?”
那声音发出一声疑问,便就此沉寂。
……
陈亦微微皱着眉,看着眼前垂落的灰幕。
【有临界者洞察天机,屏蔽天机探察,造化-1,是否屏蔽?】
这不是废话?
【天机已屏蔽,造化-1】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从他踏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他就有这种猜测。
他还没到先天,都有了种种神异。
那些先天仙神,怎么可能没点手段?
也是因此,他才一直躲着,尽量不出现在人前。
至少在他的实力没有增长到能和那些“执棋者”相抗衡的地步之前,这个幕后他还是得继续站下去。
至于台前……
收回思绪,回头看像榻上的顺宗……
就决定,是你了!





诸天普渡 第349章 西天极乐?
“皇帝,劫难已消,可以起来了。”
陈亦随手一挥,一指往国师身上点落,回过身来,看着榻上的顺宗笑道。
此前一直神智不清,迷迷糊糊,躺在榻上shēn yin的皇帝,此时竟然一个咕噜翻身而起。
看向陈亦,目中清明,似有渊深,又哪里有半点迷糊?
“此番,还多亏了和尚佛宝相助,否则,朕可真要脸面尽丧了。”
皇帝从厚厚的衣裳中,掏出了戴在脖颈上的一串洁白的佛珠。
正是陈亦的八宝天龙旃檀念珠。
这串念珠虽然只是三品,却是西牛贺州中的奇木,与灵山下的奇香所制。
可能是因为炼制手法的问题,降魔特效效果有限。
但清心与镇邪两个特效,助人清心安神、镇压邪念的效果却是出奇的强大。
只有顺宗自己知道,当时若非这串念珠,他恐怕真的连被人暗算都察觉不了。
之前他的种种失态,也是在念珠的护持之下,有真有假,半真半假。
顺宗撑着床榻,半坐了起来:“和尚,你为何不愿露面?你似乎在怕什么?”
陈亦与他早已有共识,不是万不得已,陈亦是不会露面的。
只是陈亦自己都有点出乎意料,那几个文弱书生爆发起来这么猛。
他就是想出手也没什么机会。
若非最后这位未来的国师大人突然反水,他连最后一记闷棍的机会都捞不着,整个晚上都是打酱油的了。
也不枉他坐着筋斗云,一日之间,往返数千里之遥的连州,将韩愈此人接到长安。
“皇帝真不知?”
陈亦微微斜了露出一脸无辜的顺宗一眼:“小僧境界未到,还未能大彻大悟、看破生死,自是怕的。”
顺宗不置可否,呵呵一笑:“和尚,朕说过,只要你能助朕脱此一劫,除去乱臣贼子,便应你任何事,且封你为大唐国师,朕也当拜和尚为帝师,位居万人之上。”
“如今逆贼虽未除,朕却已度过劫难,朕当履行诺言,明日朝堂之上,便当昭告天下。”
陈亦不在意地摇头:“此事倒是不急,小僧却想问问陛下,可考虑好了?愿不愿舍弃这天子尊位?”
“事已至此,皇帝可别再装傻了,若是信不过小僧,皇帝反正也已度过劫难,小僧这便离去。”
陈亦目光灼灼,逼视着顺宗。
顺宗脸颊微微抽动,眼中异光闪烁,良久,才缓缓道:“和尚,既如此,朕便给你一句话,”
他脸色沉凝:“天子之位,朕从无恋暂,只是这大唐天下,朕实无法弃之不顾,更不敢坐视人间失序,万民离乱。”
陈亦目光在他身上停顿了些许,才点点头:“这倒像是位明君之言。”
以他的眼力,想要看出顺宗说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不是什么难事。
这位皇帝虽然城府甚深,倒不是什么阴私险恶之人,确实是有些仁厚宽容之心。
他的话,陈亦也能理解。
也同样让他更加确定,人间皇朝,至少大唐,确实是知道“天”的存在的。
而且肯定也曾发生过什么,让人间的皇朝对“天”很不认可。
表面上虽然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来,私心里却是渴望着摆脱“天”的控制。
由此可见,“天”的力量,怕是超乎想象的可怕。
那么皇帝一直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做“天子”,一句话简简单单。
对顺宗来说,却有着太可怕的压力。
这意味着人间将有可能面临“天”的愤怒。
这是他,是大唐,是整个人间承受不住的愤怒。
他赌不起。
陈亦扪心自问,突然跑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家伙,说让自己跟着他干,把大老板推翻,自己当家做主……
估计他就不是会不会答应的问题,而是会忍不住,直接先一巴掌拍死这个撺掇他找死的家伙……
佛爷对大老板可是忠心耿耿的……
嗯,不过这样一来,就有些难办了。
看来装一把了……
陈亦微微沉吟,忽而一笑:“皇帝,可愿随小僧去一处所在看看?”
“哦?”
顺宗微微一愣,也不考虑,便点头道:“朕自无不可,但和尚要去哪里?若要出宫……”
他自嘲一笑:“朕虽是皇帝,恐怕要出一趟家门也不太容易。”
“无妨,无妨。”
陈亦笑着走来,一把抓着皇帝,两人就消失在御书房中。
“这……!”
顺宗看着眼前一幕,陷入了失语的震惊中。
脚下地面是黄金铺就,眼前一片霞光瑞霭。
烟云袅袅之中,是一座从所未见,甚至从未想过的辉煌佛刹。
琉璃为砖,黄金做柱,宝玉珊瑚点缀。
画栋雕梁,珍楼宝座。
静籁祥和,隐隐有异香阵阵,梵音袅袅。
“吼!”
一声异吼,便见火光彤彤,映入视野。
顺宗竟看到了一头浑身冒火的异兽,四足踏火,从霞光之中奔腾而出。
“昂——!”
又是一声充满威严的清吟,袅袅云烟之中,垂下了一个硕大的头颅。
“这、这……”
顺宗指着那两头异兽,口舌都打了结。
宝刹庄严,祥麟嬉戏,云龙腾空……
这岂非是传说中的极乐之地?
顺宗转头看向陈亦,满脸震惊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皇帝,你往上看。”陈亦只是指了指头上笑道。
顺宗下意识地顺着他所指方向看去,却看到了更让他惊骇的景色。
两座大山,浮在一片茫茫浑沌之中。
两山相对,一正一反,上下颠倒。
“皇帝可曾听闻西天极乐净地?”
“什么?!”
顺宗猛然一惊,面露狂喜:“这里果真是西天极乐?”
大唐历代皇帝,多半不是崇道就是崇佛。
而顺宗恰好就是后者。
说一个“崇”字,或许重了些,但十分喜好却是不假。
平时也多喜读些佛家经籍。
这时猛地听闻自己到了西天极乐,就算有陈亦扶着,他也差点站不稳。
惊的,也是喜的。
“圣僧!”
顺宗紧紧抓住陈亦,含情脉脉地叫了一声,激动地道:“朕答应了!”
“朕,若为一世人皇,和尚便为大唐万世之师!”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
不需要的时候叫人家和尚,需要的时候叫人家圣僧……
陈亦看着画风突变的顺宗皇帝,突然有点反悔了……




诸天普渡 第350章 顺天而行
“皇帝,此处并非西天极乐。”
陈亦忍着甩开他的冲动说道。
“啊?”
顺宗脸上全是失望,旋即又固执地摇摇头:“不可能!”
“尘世间怎会有这般妙境?”
无论是眼前的庄严佛刹,还头顶的两座大山,都不是世间所有。
那入眼一片如星空般的漆黑深邃,和那无穷无尽的混沌,除了传说之中的九天之外,太虚之地,还能有何处?
“皇帝莫急,”陈亦笑道:“那里虽非西天极乐,却是西天之下的须弥胜境,而皇帝脚下所立之地,便是须弥胜境之中的雷音宝刹。”
“皇帝若是真想到得西方妙境,倒也并非不可,”
陈亦指着那须弥山虚影道:“若能登上此山,或能得此大造化,也未可知。”
这可不算他犯戒诳人。
那本来就是须弥山,只不过是残的而已……
这一点点残片,山都是虚幻的影子,自然不可能登得上。
如果想登上山,恐怕也只有将须弥山完全恢复才有可能。
要等到那一天,也不知是猴年马月。
那个时候,就算没有西天极乐净地,陈亦估计自己也能造一个出来……
阿弥陀佛,大老板有灵,有怪莫怪……
“须弥胜境……?”
顺宗看着头上的大山,喃喃道:“是了,佛经上也曾有过此山记述,朕怎地没想到?”
雷音寺之名,他倒是没有听过。
不过须弥山却是熟悉得很。
佛经上多有提及。
“果真是须弥山……”
他有些失望,却也有些欢喜。
虽然不是西天极乐,却也是佛国胜境啊!
到底不是寻常人,大惊大喜,大起大落,顺宗倒是慢慢恢复了冷静。
整了整衣冠,面露欠意道:“李诵平时多有礼佛之心,一时惊喜,倒是失了礼数。”
“只是心中仍有疑惑,冒昧再问,圣僧恐怕……非是凡尘中人吧?”
“不可说,不可说。”
陈亦摇头缓声道。
一脸的慈悲庄严,透露着高深莫测之意:“红尘如毒,众生皆孽。我心为舟,渡济尘寰。”
“小僧职责在身,不得不往这世间红尘走上一遭。”
佛爷确实是有任务在身,这可不是忽悠你的!
他这云里雾里地说了一通,反而让顺宗肃然起敬,同时心中一凛。
果然!
传言佛陀菩萨能随类应化,化现无量化身,于尘世之间普渡众生出脱苦海沉伦。
这个出现得突兀的和尚,没准就是类似于此。
就算不是佛陀菩萨,怕也是得了佛果的阿罗汉。
否则焉能到得此须弥胜境?
难不成真是佛祖显灵,知我人族苦那天上诸神久矣,这才派了罗汉下凡,助朕来了?
顺宗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得不错,心中也越来越激动。
以他的城府心性,本不可能这么容易就相信了这般不可思议的事。
但也正因不可思议过了头,再加上因夜宴一事,他对陈亦建立起了一些信任,如今又是亲眼所见,眼前种种景象,都是清清楚楚,作不得假。
顺宗自己脑补着各种猜测,十分笃定。
张了张口,又吞回了原本想说的话语。
心道,是了,既是化现下凡,自然是欲以真身现世,朕也不当叫破才时。
当下合什便拜:“圣僧,李诵得圣僧相助,实在是造化,只望圣僧能怜我人族……”
说着少有地露出了愤怒怨恨之色:“助我人族得脱天上诸神奴役!”
陈亦扶起顺宗,和颜悦色道:“唐皇不必如此,这正是小僧来此世之意。”
顺宗没有细说诸神是如何奴役人族。
他以为,陈亦是化现下凡的佛门圣贤,自当知晓一切。
陈亦也不需要问。
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外如是。
具体的细节,日后自然可以慢慢知晓。
嗯,其实是他怕话多了,反而有损格调……
“唐皇,此地非凡地,不宜久留,你我还是先回去再说吧。”
顺宗十分留恋地看了看那堂皇的佛刹,和头顶的大山,不舍地点了点头。
“离了此地,还请唐皇暂忘了此间一切,小僧也仍是陛下口中的和尚,切记。”
“李诵定当牢记。”
顺宗又是合什一拜。
再起身时,便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御书房中,他也如先前一般,正半躺在榻上。
这种鬼神难测的手段,让他心中敬畏不已,更是对陈亦的“来历”深信不疑。
“国师!”
顺宗挣扎着在榻上又拜了起来:“日后要多劳国师帮辅了,朕先行拜谢!”
“诶,皇帝且慢。”
陈亦却摇头道:“大唐国师,天命早有注定,另有其人,并非小僧。”
“为何?!”
顺宗面现急切之色:“圣僧莫不是要弃朕而去?”
“阿弥陀佛,皇帝,且稍安勿躁。”
陈亦一声佛号,让他安静了下来,随即就知道自己是太过心急了。
若圣僧真是要弃他而去,又何必带他去看那须弥胜境?
不由讪讪一笑:“那圣僧之意是……?”
“那位大唐国师,可不正在眼前?”
陈亦指着地上抽抽,口吐白沫的丑鬼笑道。
“此人……?”
顺宗眉头皱起。
先前他的恍惚是半真半假。
此人和那女子的所做所为,自然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什么奉郡王之命来救驾,全是放屁。
或许他那个逆子是有救他之意,可绝对不是出自孝心。
这个人,更是两面三刀,行事阴险,他是十分厌恶的。
“如此小人,怎能为我大唐国师?而且他是朕那逆子广陵郡王之人,无根无由的,朕如何能让他坐此高位?便是百官群臣也断然不允。”
陈亦笑道:“皇帝,难道小僧做国师,那些文武百官就能允了么?”
“圣僧如何能一样?”
顺宗说至此处,微微顿住。
是啊,圣僧是菩萨罗汉化现下凡,那也只有朕知道。
想来,圣僧是绝然不会主动现示他人。
国师一位,非同凡响,统领天下佛门、道门弟子。
仅此一点,别说百官,佛道两门就绝对不允许。
这个位子,哪怕他是皇帝,也不可能说封就封。
“可是……”
他还是不明白,再怎么说,以圣僧的神通,也比这么个丑怪有可能坐上国师之位。
陈亦又笑道:“不仅是小僧做不得这国师,还有皇帝,你这龙椅,怕也不能再坐下去了。”
“啊?”
顺宗愕然。
他倒是真宽厚。
这句话搁其他皇帝听到,必然是要起杀心。
他却连一点不爽都没有。
哪怕有着对陈亦来历脑补的原因,以顺宗的为人心性,本来也不会太计较一些言语上的过失。
陈亦合什垂目道:“天命如此,皇帝,你我此时还是要顺‘天’而行……”




诸天普渡 第351章 尘埃落定?
“天命……天命……”
“天……”
莫名其妙的话语,天命这般虚无缥缈的东西,却让顺宗沉默了下来。
闭着眼睛喃喃自语着。
脸上更是渐渐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愤怒。
有些事情,陈亦还不知道。
而顺宗却认为这位十有**是人从极乐佛国下凡化现的和尚,却应该知晓一切。
实际上,若论对“天”的了解,人世间恐怕无出历代帝王之右。
越是雄才伟略、越圣明英武的帝王,知道的就越清楚,越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其中的无力和愤怒。
陈亦虽不知其中隐情,但看他神色,就知道里面“天”和“人”之间的因果牵缠,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还要严重。
“圣僧啊,天下间不知多少人想坐上这把椅子,”
顺宗忽然睁眼,拍了拍座下的龙榻,沉沉叹了一声,又自嘲般道:“可他们又哪里知道,这把椅子……真的不好坐啊……”
如何不好坐,他却没有说下去,只是又叹了一句:“若非为了祖宗基业,万民生息,朕残躯一幅,何必苦苦挣扎?”
他摇了摇头:“罢了,既是如此,朕便一切依圣僧所言……”
“阿弥陀佛,”
陈亦正色合什一礼:“小僧,必不负唐皇信重。”
因他一句话,而能把一切交托,甚至愿意让出皇位。
固然他忽悠人的道具场景都很真实,但是想这样就让一个城府心机都不浅的皇帝轻易地死心塌地,毕恭毕敬,那是不可能的。
这份魄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同时也是一份不轻的信任。
当然,这里面肯定也有着他所不清楚的纠葛,让顺宗不惜以这种几近破釜沉舟的方式去搏。
陈亦抬头道:“皇帝,既已决定,那宣政殿中的风波,也该结束了。”
“就依圣僧之言。”
顺宗点头道,也不问陈亦要如何结束,看起来真的是打算将信任进行得彻底了。
……
宣政殿上争斗之人,谁都想不到。
这一场夜宴风波,却是以皇帝又突然间重回宣政殿而结束。
让人惊奇的是,皇帝是带着京西北诸镇神策军回来的。
要知道京畿道一带的禁军,以京西北诸镇神策军兵威最重,县城几乎都掌于宦官之手。
此番夜宴的起始,便是因为皇帝新立,急于革新敝政,任用了王叔文等人,急于求成,要以老将范希朝任左右神策军节度使,主要便是为了掌握京西北诸镇神策军,夺了宦官兵权。
若皇帝能调动诸镇神策军,又怎么会有这一场风波?
可事实是,京西北诸镇神策军,却真是在一夜之间,“倒戈”向了皇帝,且突然神兵天降,杀进了皇城“护驾”。
不管怎么说,做为拱卫长安京城的神策军,兵锋之盛,绝非区区五百阴兵可以抵挡。
也不是任何一个高手能抵挡。
再者,殿上几位文道合一,能令文气显形的大儒,也如同定海神针一般。
加上大军威压之下,便是俱文珍等人再是挣扎也无半点用处。
倒是那位“杜将军”,虽性狂骄横,本事却着实不小。
在兵锋威慑,几位大儒联手之下,仍能大杀四方,难以将他拿下。
一柄漆黑骨刀,给神策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而且,似乎他不死,那五百阴兵无论如何打杀,甚至被挫骨扬灰,也能重新爬起,杀之不绝。
眼看要被他逃了去,一只巨大的金光佛掌从天而降,一巴掌将“杜将军”拍成了飞灰。
五百阴兵当场化为飞灰,却再也难以重聚。
众人惊疑之际,却无人知道那佛掌究竟是从何而来。
在众人以为,无论神策军为什么突然“倒戈”,俱文珍等宦官一众党羽,夜宴上所作所为,无异于谋大逆。
皇帝既然重掌了军权,便到了清算之时,断然没有了轻饶之理。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皇帝却将一切都归咎到了鬼物作怪。
于俱文珍等人之上,却像是失心疯一样,只是斥责了几句,便轻轻放过。
哪怕柳宗元韩愈等人怒气勃发,据理力争,也难以改变皇帝决心。
一场风波,似乎就此尘埃落定。
而且是以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转折和方式结束。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看似小小一次夜宴风波,却是一场牵涉了天地人三界的风波。
……
龙虎山上,有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观。
传闻,此道观本为张氏子孙为祀祖所建之祠。
只是张氏之祖,却是道门之中,赫赫有名的祖天师。
这祖祠,也便成了世人所传的祖天师道场。
虽不为世人所知,却是道门中的一处圣地。
道观清朴,也不奢华。
内中有一座小小静室,极不起眼。
静室之中,有一老道,相貌清古,也不甚起眼。
盘坐榻上,身前只有一柱清香袅袅。
老道于定中忽而睁开了枯皱的老眼皮。
眼中如一潭清水,除了干净些,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1...132133134135136...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