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俗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人们脸上都没有了欢笑,神色间带着悲切。
皇帝也宣布缀朝五日。
中书名门负责主持皇后丧事。
太子回京了,可爷俩关系却很紧张,皇帝不肯见太子。
秦琅在仙居殿外见到了长乐公主,哭的梨花带雨,双眼肿大,秦琅安慰了一番,也没机会说太多话,只能劝她节哀,约好三年之后再娶。
长乐已经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成熟稳重的大姑娘了,经这突然的母丧,似乎更加成熟懂事。
年幼的妹妹晋阳公主却好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母亲只是睡着了,却还懂事的说别打扰母亲睡觉。
承乾当天在仙居殿只呆了两刻钟,皇帝说两刻就两刻,时间一到,羽林郎便过来把承乾抬走了,承乾哭闹着怒吼着,但没人理会,四个羽林郎架手架脚,直接把承乾抬出仙殿居,然后塞进一辆马车,一直拉到了东宫。
羽林军接管了东宫的守卫,实际上太子承乾被幽禁东宫,无皇帝旨意不许任何人进出。
秦琅算是个例外,他可以自由进出,可承乾在东宫摔打东西,打骂宫人跟个疯子一样,没有人敢靠近。
秦琅每次去,承乾却不理会。
承乾一直在生他的气,憋着股劲就是不肯搭理秦琅。
面对着又钻了牛角尖的承乾,秦琅根本都不想来,可现在连长孙无忌、高士廉都得不到准许进东宫,一众东宫官也被皇帝禁止出入东宫,东宫只剩下了一些近侍宫人,却还不能出来。
每天例行来东宫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每次来了先跟承乾互相大眼瞪小眼一会,然后互相也不说话,一刻钟后秦琅便说声告退出去。接下来召东宫里的太子家令等一些近臣交待些任务,听取一些汇报等,差不多就离开,下午再来。
从东宫离开后,又得赶去皇城的中书省中书门下政事堂,皇后突然去世,整个洛阳朝廷都在忙皇后的丧事,皇帝发话了,一定要把皇后的丧事办的隆重。
虽然皇后曾经说过自己的丧事要从简,还要薄葬,不要陪葬金银玉器,更不能奴隶殉葬,但李世民现在不管这些,他只想给皇后人生最后一程尽可能风光。
魏征看不惯劝谏,说按皇帝的旨意,那皇后的葬礼比太上皇的都还要规格高,儿媳怎么能比家公的规格高呢,这出格了,不合礼法,而且皇帝要求的这些太厚太奢华,有违皇后遗愿,也有违大唐节俭的传统。
李世民不听。
魏征就一直进谏。
李世民怒,让岑文本草诏,罢魏征侍中之职,贬为相州都督府司马。
紧接着又让岑文本草诏,拜同平章事秦琅为检校侍中,主持门下省事。
接到诏书的时候,秦琅正在中书门下跟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相公们议事,看到来宣旨的岑文本,不由的皱眉。
魏征接诏,满脸怒容,气的摘下梁冠,解下金鱼袋,秦琅则拉住魏征。
“魏公稍安勿躁也!”
“岑公,圣人这道内制,恕秦琅不能接受!请退还!”
岑文本也没料到,秦琅居然拒绝这道诏令,愣了一下。
“秦相,翰林院知内诏,宣麻拜相授将,这都已是制度,就算中书门下也无权驳回啊。”
这不是武德年间了,那个时候权力都在三省,皇帝的旨意也都须经过三省,中书草诏,门下封驳,若是门下省驳回,诏令是通不过的,强行通过,那就是斜封、中旨,官员们甚至能拒绝执行。
可贞观改革以来,皇帝在三省之上加强了中书门下,强化宰相集体执政,把决策和封驳权并到一起,可另一方面又设立了翰林院负责内制,把拜相拜将封爵授勋等权都划到了内制,不再须经中书门下,这无疑是大大提升了皇帝的权力。
所以皇帝拜宰相元帅,封王公侯伯这些,是不用经过宰相们同意的。
秦琅摇头。
“我不是以中书门下宰相身份驳回这道内诏,而是以当事人身份拒绝接受这道封拜!我觉得魏公的谏言并没有过失之错,甚至很有道理,圣人当接纳劝谏,而不是把劝谏之人赶出朝堂去。”
“魏公做侍中很称职,并无不当之处,不当去相。”
岑文本也是无奈,还是头回碰到这样的事,“诏令已下!”
“我拒绝奉诏,请封还!”
“卫公不如亲自跟圣人回复解释如何?”岑文本无奈的道。
“可以,我现在便随岑公去面圣,亲自奉还诏书!”
那边已经摘冠解符的魏征魏玄成,都没料到秦琅比他反应还激烈,一时倒是怔在那里了。





贞观俗人 第1028章 伴君如伴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洛阳城的百姓一边哀悼着长孙皇后,一边对刚刚回洛的太子殿下越发的爱戴了,甚至还带着些同情。
年轻的太子殿下刚刚在陇右平灭吐谷浑,立下灭国之功,还没来的及凯旋与皇后分享胜利,结果母后就去世了,多么可怜啊。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从此就没了娘了。
因为这个,太子承乾在民间甚至的名望甚至还又上了层楼。
并没有几个人知道现在太子实际上是被皇帝幽禁于东宫,等候发落的。
“朕要听秦琅亲自解释!”
上阳宫观风殿,李世民见到来回复的岑文本,黑着脸,“召秦琅觐见!”
秦琅拜见皇帝的时候,李世民冷着脸瞪着秦琅,“你想做什么?”
“臣觉得魏征说的没错。”秦琅拜伏在地,李世民故意视若不见,不叫他平身,他也只能拜伏在地上,地板很光滑,但也很硬,没有蒲团很不舒服。
这是小小的惩罚,表示皇帝心中的不满,做臣子的虽然心中不高兴,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所谓伴君如伴虎,很多时候比这严重多了,有时甚至一句话说错,可能就人头不保。
李世民已经算是难得的贤明之君,但李世民也是人,也一样会有七情六欲,会有愤怒的失控的时候。
历史上李世民也杀功臣,虽然杀的功臣基本上都是自己作死谋反做逆的,可皇帝确实会杀功臣,细数杀的还不少,比如说燕王李艺,再比如长乐王凉州都督李幼良、庐江王、幽州都督李瑗,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还有后来的侯君集、张亮等也因谋反被杀。
若是算上李世民亲自诛杀的兄弟建成、元吉,还有自己谋反的儿子齐王李祐,以及弟弟元昌,甚至还有自己的妹夫薛万彻,以及自己的女婿等等人。
李世民杀的人不少,不仅有宗室还是功臣,甚至有潜邸元从旧部,但李世民除了玄武门之变杀掉的兄弟侄子,杀其它人都是他们犯下谋反大罪,且证据确作的情况下才杀的,基本上没有说冤杀乱杀,更没有构陷这种。
他有一条红线,触碰这条红线者死。
贞观朝犯下谋逆者没被杀的,也只有长孙安业、长孙顺德了,长孙顺德还只是被牵连,并不是主谋,长孙安业是确实参与谋逆,是皇后保下了他。
其它人就没这么好运气,皇子齐王李祐因为平时就表现不好,被骂为畜生不如,后来又是真正起兵造反了的,所以最终李世民杀了他。
秦琅深知这一切。
这几年总想着远离中枢,远离皇帝,尽量不去违逆皇帝,可这一次,还是没有顺李世民的意。
他也知道皇帝现在心里憋着股火没处发呢,可正因如今情况特殊,秦琅才准备借这个事情,戳一戳皇帝的火。
借机泄掉皇帝的火气,还得拿捏的恰当,也是很难的。
要不然,容易弄巧成拙。他和长乐还没正式大婚呢,就算大婚了也只是个女婿,李世民一堆女婿、准女婿,历史上女婿杀过,妹夫也杀过,叔叔、兄弟、侄子更杀过。
秦琅也曾仔细总结过历史上的李世民,倒也找出了李世民杀人的一个特点,他只杀谋逆之臣,且有五不杀。
一不杀轻罪之人,二不杀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除非如侯君集、张亮这样实在越线的。
三不杀俘虏,这点他爹李渊就不同了,李渊就喜欢杀掉那些反王,李轨、薛仁杲、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明着杀暗着杀,想办法一个个弄死,反正死了才能让他放心。
四不杀敌国国君,如颉利被擒就没杀,当初党项羌酋也没杀,吐谷浑的伏允和慕容承爷俩,若不是战场上就被直接杀掉了,只是被俘的话肯定也能在长安享受富贵的。
李世民的第五个不杀,是只杀首恶,不杀协从和家属,玄武门之变后,他也只是杀了兄弟和十个侄子,但对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都是既往不咎,甚至还都重用,如魏征、王珪、薛万彻这些人都是。李世民一般也不会搞扩大化清洗,比如李安俨谋反被杀,李世民还怜其老父无人奉养,不但不杀,甚至还派专人赡养其父。
侯君集被杀,李世民也特意留下了侯君集的儿子,张亮被杀,也没杀他妻儿孩子,除了当初杀兄诛弟,李世民贞观一朝,很少去搞什么诛族啊,牵连这些,相比起朱元璋这位最喜欢动不动就是杀千人万人的皇帝,可好太多。
“圣人当初玄武门靖乱之后,都能拒绝尉迟恭侯君集等人斩草除根的提议,不但没对东宫齐府党羽一网打尽,还重用了魏征王珪等人,为何今日魏征只是几道忠心的谏言,圣人就听不进去了,甚至还要因言论罪?”
“魏征何罪之有?”
“魏玄成身为侍中,门下高官官也,门下省本就是负责封驳审议的,更是谏官之首,魏征进谏乃是本职,圣人却要因此将其贬谪,岂不是要堵塞言路?以前圣人还经常说裴矩在隋唐两朝为相,在隋为奸臣,在唐为正忠,何也?因隋天子昏庸,唐天子圣明也。”
“难道当初圣人说过的话,如今都忘记了?”
李世民被怼,怒极。
“你这张嘴倒是一如继往的厉害,你怎么不好好教导承乾?”
秦琅见皇帝转移话题,也是不客气的道,“臣这几年在南疆平蛮开疆治理南方,早已不是东宫之官也。”
“朕刚失去了观音婢,她走了,朕想让她最后这一程走的风光一些。”
“陛下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帝王也有真情,这很好,但礼法也不能乱,高祖去年驾崩,安葬献陵,也是实行的薄葬,相隔很短,如今文德皇后的葬礼,确实不能盖过高祖丧礼,否则这很不好,到时不仅天下人会非议圣人不孝,甚至也会把这不孝之名加到文德皇后身上,试问,文德皇后如此贤德的一人,圣人怎能安心让她在过后还被泼一身污水?”
文德皇后是朝廷为长孙皇后拟定的谥号,文德文德,这是一个很高的美谥。
李世民听了沉默。
良久,他点了点头,终于听进去了。
“朕一时糊涂了。”
李世民是个知错能改的好皇帝,当天便收回了成命,魏征不用去相州当司马了。
魏征官复原职,甚至加阶一级,并赐黄金十斤,御马二匹。
秦琅也进谏有功,忠贞正直可嘉,因此特将自己的佩刀二把,分赐秦琅和魏征。
但皇帝也说,秦琅有功当嘉奖,检校中书令任命不收回,秦琅与魏征共同主持门下省事务。
旨意送到魏征家时,魏征正在收拾行李,妻子裴氏甚至还在抱怨魏征脾气太坏,还说他不懂得变通,说皇帝新丧妻子,正是悲痛之时,就算要劝谏也应当看时机场合。
魏征看着屋里的一排自酿好酒,很想来一杯,可国丧之时不能饮酒,只能忍着。
“我身为宰相,尤其还是门下省的长官,进谏乃我职责,我怎么能因为顾忌个人前程得失,而就不进谏呢,那岂是正直大臣所为?贬就贬,相州离我家乡也近些,倒也好。”
“好个鬼,你自己痛快了,你就不想想你的妻子儿女?”
正说着,使者来到。
仍是岑文本亲自前来宣旨。
不仅官复原职,仍为门下省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且进阶正二品特进,并给魏征的郑国公爵增加了五百户虚封。
另还有皇帝佩刀一刀,黄金十斤,御马两匹。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荣恩,皇帝把年幼的女儿新城公主,赐婚给魏征之子魏叔玉。
李世民主动跟魏征做亲家,这本来也不算什么稀奇事,这几年凡是能当上宰相的,基本上皇帝都会主动联姻,不是让宰相儿子尚公主,就是宰相女儿嫁亲王,要么就是嫁给皇帝那些年幼的兄弟,或者是跟皇帝年幼的妹妹们订婚,总之,皇帝最喜欢跟宰相、大将联姻,他自己儿女几十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又几十个,能跟大臣们联姻个遍。
大家不仅是君臣,还都是亲家。
有的一家甚至联姻几次,如房玄龄次子尚高阳公主,三子娶荆王李元景的女儿,女儿房奉珠又嫁韩王为妃,一家就跟皇室联姻三回。
魏征做为原太子党人,又没有王珪、韦挺那样的顶级门阀家世,能够在贞观朝做宰相,已经很了不得了,更别说一步步做到郑国公、太子太师,但这次皇帝主动联姻嫁女,还是让裴氏欢喜的不得了。
从此魏家也成为皇亲国戚了。
魏征接过旨意,有些意外,“因为秦琅?”
岑文本倒也直接告诉他,“嗯,卫公入宫面圣,向圣人进谏许久,圣人才收回旨意。”
魏征点点头,这才解释的通,眼下也只有秦琅才能劝的动皇帝。
岑文本走后,裴氏看着圣旨激动不已,“你可要记下人家卫国公的恩情,以后可千万别再动不动就弹劾卫国公了,说实在的,当初靖乱之后,也是卫公保的你,后来还举荐你,人家没少帮你,可你这些年有事没事弹劾人家,你看现在,人家不计前嫌,又一次搭救你,可得记着······”
魏征却嘴硬,“我从来对事不对人·····”
岑文本走后没多久,有人送来请柬。
打开一看,却是卫国公秦琅的帖子,秦琅想邀请他吃个饭,时间地点可由魏征定。
魏征看愣住,都是同殿为臣,俱在中书门下为相,几乎天天见面打交道,如今秦琅又与他共同主持门下省事务,以后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了,为何还要私下邀请会面?
“呵呵,果然如此。”
魏征断定,秦琅这是故意先示恩于他,然后再向他要求回报了。
“不过如此尔!”
裴氏却道,“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魏征不服,“我小人?秦琅君子?”




贞观俗人 第1029章 魏王相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太子回洛阳后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十分隐秘,没有人敢私自泄露半分出去,但是也仍有许多手眼通天之人,还是有办法知道这些。
比如魏王李泰,比如说如今代主持紫微宫的杨淑妃姐妹,当然,中书门下的这些宰相们更是清楚。
洛阳的百姓们一边哀悼文德皇后,一边也在赞扬太子同情太子,没有人知道这位太子现在处境很不妙,几乎是幽禁东宫。
永昌坊。
魏王府中,李泰一身白麻孝衣在身,在家为文德皇后守孝,柴令武和房遗爱两连襟进来。
柴令武凑到肥胖的李泰耳边一阵低语,李泰听的连连点头,眉眼间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这天下间,再没有人比他还关心太子了,不过他可不是盼着太子好,而是盼着太子坏呢。
同是皇帝皇后所生,凭什么承乾比他先出生一些,就成了太子做了储君,将来就要当皇帝,他只能去那偏僻的剑南西川任西宁州都督?
以前年纪还小时,被父亲告诫说太子是嫡子,立储当立嫡长,那时他没觉得哪不对,可渐渐长大,明白了何为权力,何为天下,李泰心中也渐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尤其是这两年太子无人管束,行事越发无所顾忌,惹出许多事来后,更让李泰看到了一些机会,而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柴令武、房遗爱等又在旁边一直煽动,越发让他躁动难安。
承乾私离长安,奔去陇右,李泰便日夜派人打听承乾的消息。
当听说承乾居然在陇右大捷,居然一举灭了吐谷浑之后,李泰几乎不敢置信,也一度心如死灰。
可谁能想到,事情这么快又有了转机。
承乾居然在陇右十分用险,甚至导致自己受伤断腿成了个瘸子,而这次又屡召不回,导致错过了见皇后最后一面,惹的皇帝大怒。
现在太子几乎是被幽禁东宫,这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让他都措手不及。
要不是向来疼爱她的母后刚去世,李泰都想拍手叫好高兴的跳一曲了。
“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太子在青海本不肯回洛,是秦琅回洛阳在长安听到消息后,特意又折去青海,据说当时秦琅还狠狠的揍了太子一顿,不仅扇了太子的脸,还拿鞋底子抽了太子屁股,最后还把太子扔到了荷塘里,拿冷水浸头,这才把太子带回洛阳的·······”
柴令武说的口水横飞,“这个秦三可真是够飞扬跋扈的了,连太子都敢殴打,仗着自己有些军功,已经是肆无忌惮了。”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十年前,他在平康坊跟秦琅的冲突,为了一个贱妓,秦琅居然敢对他动手。
这个耻辱,十年未报。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柴令武也一直记着呢。
“大王,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好好参秦琅一本,就凭着他敢殴打太子这条,就够扳倒他了。”
太子那是君,秦琅就算是宰相那也只是臣,臣岂能殴打君?
这是欺君犯上之罪。
“秦琅干犯大不敬之罪,这可是十恶第六。”
李泰却笼着袖子皱起眉头来。
“大王,我一会就派人去见韦台长,安排御史弹劾秦琅!”
韦挺是现任御史大夫,也是魏王党的核心之一,这位做为御史台长官,可以说对李泰一党来说非常重要,御史大夫虽不为相,可按贞观以来的制度,御史台的职责是非常强势的,是皇帝平衡宰相的重要手段。
当朝宰相,一旦经御史台弹劾,就得立即引咎请辞,回家待罪,要停职接受调查,等结果处置。
虽说御史台不会轻易弹劾宰相,因为一旦弹劾,要么调查罪证属实,宰相罢相贬职,要么查无实证则御史反坐受罪。
可御史台毕竟握着这样一个能监督、弹劾宰相的大权。
韦挺支持魏王李泰,也是王珪从中穿针引线,当年韦挺为隐太子建成的太子左卫率,王珪是太子中允。王珪在贞观朝又跟房玄龄有姻亲关系,故此王珪入魏王党,是因为房玄龄。
房玄龄支持魏王,拉上了王珪,王珪又拉上了韦挺,然后韦挺又拉上了并为京兆世家的杜家杜楚客,再加上柴绍,魏王党在这几年实力扩张迅速。
这么多实力派投入魏王党,其实主要还是太子承乾这几年太作导致的,使的许多人都不看好承乾,于是纷纷改弦易张下注李泰。
“亏礼废节,谓之不敬,对皇帝、太子无人臣之礼,是为不敬。但是也得看情况,秦琅就算真揍了太子,可也是事出有因,以秦琅在皇帝那里的受宠程度,不可能因为这事就拿秦琅怎么样,就算弹劾,也会不了了之的,甚至我敢说,秦琅在陇右揍了太子,只怕皇帝不但不会怪罪,可能心里还会感激,毕竟是秦琅把太子带回东都的。”
李泰胖胖的十指交叉,两个大拇指在那里转动着,小眼睛眯了起来。
“秦琅是太子党核心,也是首领,但秦琅这人不是一般人,最好是不要轻易去招惹,除非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将他掀翻,否则我们就得承受惹怒他的后果,我听说秦琅这几年跟太子的关系向来不太和睦,如今又发生了这档子事,这其实是我们将他拉拢过来的一个良机。”
柴令武愣住。
李泰望向他,“我知道你与秦琅曾经有过一些过节,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希望你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柴令武脸胀红。
“我将来一定会弥补你的,你就算看我的面子不要再跟秦琅计较了。”
柴令武恨恨道,“但秦琅只怕未必肯尊奉大王,大王之前百般对他示好,可他从没回应过。”
“我知道,但如何不是情况变了吗?”
秦琅虽然从来不怎么理会李泰,但李泰却也没因此记恨,秦琅位高权重,尤其很有本事,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极得皇帝的信任,这样的人当然最好是化敌为友。
更何况,秦琅他不仅仅是个当红宠臣,他爹秦琼可是当朝太保,虽然听说现在也快死了,但一天不死,仍是贞观朝武将之首。
在军方的威望是摆在那的,虽然李靖、柴绍、李绩等也很能打,甚至功绩并不低于秦琼,可秦琼是李世民特意立起来的军方之首,秦琼跟皇帝的亲密伙伴关系,是柴绍、李靖等无法比拟的。
而另一方面,秦琼身后还是山东军功新贵这个庞大的功勋集团,尤其是瓦岗寨山头,在军界可是势力庞大,程咬金牛见虎吴黑闼李君羡田留安李绩李大亮等,甚至张亮、魏征其实也曾是瓦岗一员。
再有郭孝恪等。
还有已经去世的黄君汉、罗士信、裴仁基等,虽然已经去逝,可他们的子弟也已经进入军界朝堂,山东军贵集团的实力,一直都是皇帝的基本盘。
虽然这些年皇帝也重用了关陇门阀,山东士族,可秦家身后的这个军功集团,却是谁都无法忽视的。
1...533534535536537...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