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榕
“皮粲已经到了?”
“已经到了。不过关于南唐的局势,还有一些情报没有过来,所以您需要在接见之前和战情局碰一下。”
“行,我同意这个行程。会议室那边安排好了,过来叫我。”
高继冲把行程表还给韩柔。
“好的,新材料还没弄好,到会议室口头汇报,战情局要求延长时间,我没有同意。”韩柔专门提了一句。
主要是高继冲对这些参谋十分放纵,往往材料准备不好,也不去管,只是说“行,不着急。”
高继冲愣了一下:“这些家伙是懒散了一些。但是战情和一般的情报不太一样,给他们一点时间有必要。”
韩柔点了点头,接过文件夹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高继冲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
韩柔刚走,廉秋就从屏风后面跑出来:“战情局要求参会人员精简一下,内务局和外事司的人不必参加。”
高继冲笑道:“那行,会议室改在战情局。”
廉秋要离开,高继冲扫了他一眼:“家里的是赶快处理好,弄得我这个王爷也跟着受人冷眼。”
南唐和大周之间的战争,南唐是必败之局。
但是对于渤海来说,营造工商业带来庞大战力的映象才是根本。目前来说,荆州并不能供应战车的燃油消耗,他们甚至连运输都成问题。
所有的燃油,都是商司通过江南银行供应的。至于供应线,由于世家治理,大周也好,南唐也好,防线漏得跟筛子一样。
因为凝阳书院关于商业的争论,让所有人对于商战都有了一种警惕。军事院和商司就采取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商业贸易,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既定开放的三大港口。由于把建设的权利放给了世家,所以那里的高楼大厦和商业街区建设非常快速。规划院在规划的时候,也尽量照顾世家们的商业需求。
现在三大港口,完全是一副后世城市的模样,非常有诱惑性。
军事院和商司认为,李运再厉害,石油产量不会高,炼油就更加少。所以商司准备在三大港口之外,再设开封和金陵两个口岸,在哪里销售运输车辆和柴油。这两个口岸,一个将来可能是大周的都城,一个过去的都城,就在渤海的嘴里。
既然对大周开放两个机械和柴油销售口岸。那么对南汉就不好弄了。
南汉一直在实验自己的燃油发动机,准备改装之后加强南海的控制,也有防备可能下海的南唐的意思。
“出口我们的发动机,虽然只是运输车辆发动机,却能够把南汉的发动机生产带向一个错误的方向。这种发动机只能装备小型的船舶。如果采用两台并联,在南海使用,还是非常不错的。”
“王爷,我们当然不能太早答应,或者答应得太爽快。车辆发动机我们也会重新进行一次设计。会动一些很诱惑人的小手脚。如果他们上当,在放大到大型船舶使用时,会产生很有意思的变化。”
赵挺和以往一样,在军事院的时间比在科学院的时间多。
高继冲笑道:“们不怕到时候,和南汉进行拥有柴油动力和强大火炮的战舰进行海战?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来说,我们渤海可是富得流油。”
赵挺道:“王爷,我们科学院认为,柴油动力并非战舰致胜的根本原因,说实话,有时候我们战舰并不比帆船快多少。所以重要的是什么?是发现低能的能力,是瞄准和极端能力。是潜伏能力。将来潜艇,您说的无线电,还有飞机,在海上,那才是致胜的武器。”
韩玉连忙阻止了赵挺的“展望”:“王爷,您别听赵挺吹牛。但是瞄准系统,计算的机器,还有精密的仪器仪表,才是我们能够轻松打赢海盗船的法宝。现在海上已经有很多装有火炮的船了。南唐的战船,火炮使用还是很多的。”
高继冲点点头:“们能说说们要做什么样的改装?”
赵挺道:“一些仪器仪表,我们不想透露出去。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一套办法,能够解决控制问题。我们最不缺的是什么?是那些有着各种奇思妙想的工匠,他们设计出了一种很复杂的机械式控制系统。问题有,耗费大,但是能用。”
赵挺坏笑道:“我们把凡是设计电子的零配件全部拆了下来。用那套系统替代上去。这个类似于机关术。王爷我们不缺机关术人才,大周同样不缺。而我们认为电子技术,才是未来船舶或者战车设计的未来。”
高继冲噗嗤一声笑了,不置可否。
尉迟良道:“各位讲的都是技术层面。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平衡。要维持大周和南汉的平衡。大周获得了南唐的技术和工匠之后,海军发展会很快。”
尉迟良一笑:“至于南唐,我们缺人口。我们的舰队到金陵,总不能就救几个人。”
高继冲问:“那对南汉,们想通过皮粲得到什么?”
“大琉球,半个南海。”韩玉道。
“们想让南唐死。”高继冲声音变得清冷。
军事院的意思很明显,既然舰队到金陵,就打兔子顺带捋草,利益最大化。
但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不能说是背信弃义,但趁火打劫却是事实。
“我们总归是认大周的,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谁也不能说什么。至于保护唐王,那是王爷的个人情谊。”尉迟良笑道。
(iishu)是,,,,!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下观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渤海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疫情?能够说清楚的人还真的不多。
皮粲并没有感受到以前那种瘟疫到来时的恐慌,旅顺所有的人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不同的就是港口,商司和私人商船都被征用了,上面都是军人和工人,货船也都是一个个满装的集装货箱。
“渤海真的遭了瘟疫?”
皮粲没有回答,也无法回答。
皮粲留在旅顺生活己经四年了,皮氏家族中,愿意从商的是少数,大部分族人还是愿意读书,希望能重现祖父的荣光。耕读传家,对于没有野心的皮氏来说,渤海是最合适的一个地方。
四年,皮氏虽然不能留在渤海省,但其它省份却都站稳了脚跟。族人分散一点没关系,必竟交通这么方便,来去不算什么。
皮粲早就不愿和南汉有什么牵扯。只是现在的南汉虽然四分五裂,但刘衮成为了公认的国主,刘衮对皮粲有知遇之恩,也有救命之恩,才没有辞去使节之职而己。
但实际上皮粲就没有再坐船出海,只是南汉派人来代传消息。
“是一种类似伤寒的流感,死不了人,所以算不上瘟疫。”
来的使者叫刘惠,是刘衮的长公子,不过腿有些残疾,长相不佳,失去了竞争太子的机会。
“长公子,臣确实老了,数年不回大汉,情况也不熟悉,恳请免了参加会谈。”
刘惠微笑着拱手道:“先生对大汉不熟,但对渤海很熟悉,我也是第一次来,所以还请先生相助。”
刘惠来的时候,父亲就说过天下之大,渤海最强。渤海王高继冲虽属大周,但自立不臣。大周乱而不分,渤海之力。大汉虽称霸南洋,但还是要认宗祖之地的,只是要视渤海而定谁是宗主。
天下共主,刘衮认为有四个人。渤海王是事实上的共主,但他自己不称霸。大周赵匡胤有心称霸,但有小皇帝在,名不正言不顺。辽主刘贤席卷大食,括地万里,军马之盛,至少在西域称皇没有问题。剩下的一个就是大周前太子柴宗谊,他得渤海王支持,辽主也不得不退让千里。
大汉得南洋,完全可以自立。但辽主都留有一线余地,刘衮觉得还是万事留一线为好。
这就是刘惠出使的原因。
外事司,负责接待南汉使者的慕容德平正在翻看南汉的材料,不竟大吃一惊。
一向不在大周群臣眼中,己经了的南汉其实并没有亡,而是转向了南洋,下占城,逼降三佛齐,灭国数十,占大小岛屿不可计数。其中大岛有四个,国土远超鲸海省。如果算上海域,比渤诲还要大得多。
南汉,如果说造船能力,要远超渤海,三万吨大船一造就是十几艘,是远征舰队的主力。而渤海,到现在,只造了一艘三万吨的铁甲舰,其它的只在两万五千吨左右,而且数量不算多。
到底谁是海上霸主?南汉啊!
渤海是靠什么这么强势?
慕容德平对规劝自己的先生叹了一口气:“先生之言,在下受教了,但这天下之大,先生还是有些托大了。”
渤海外事司,是唯一官员可以保留属官,也就是私人智囊团的地方,因为有很多并非渤海体系的人在这里任职。其主官村上明诚曾经是所谓的倭国天皇,他也有自己的属官,只是需要自己养而己。
村上明诚有自己的商队,国虽然没了,但钱多得是。慕容家太穷,父亲派的这几个待者,据说都是蜀郡的智谋之士,贵在精而不在多。但这些人有些狂妄了,眼晴里只有中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外事司的资料并不能外传,他不想在这上面为人诟病。所以抽出了两本书扔过去。
“《海囯志》是王府编书局编撰的一本讲海上国家的书。还有《西域图志》《东土列国志》在书局就能买得到。最好三本书一起看看。”
慕容德平语气缓和下来,因为这些人必竟是来帮自己的。
“这本书叫做《渤海问对》,有很多卷,这是哲学卷。是记载学生与渤诲王问对内容的书。是负责编写实录的史官们编写的。内容准确详实。天下的学问大家,渤海王肯定是其中之一。”
这个叫做秦仲英的文士心中暗恼,但还是恭敬地接过了书藉。
“谢公子赐书。”
慕容德平叹了口气:“先生莫怪我心直口快,我初到这里,也和先生相似。现在才知道学无止境。”
外事院位于使馆区,因为迎来送往,所以外事院的官员都有自己的小院落,这里几乎集中了渤海全部的奢侈品,而且风俗可以根据自己分管的片区而有所差异。
慕容德丰觉得自己住的地方远比王府要豪华。比如自己的南方院,一件华丽的自鸣钟就可以说是价值连城。鲸鱼骨雕成的观士音像,十分稀有约红珊瑚摆件,能够与外事院各官员通话的电话,能唱歌曲的留声机,满屋子的红木家俱,精美的玻璃酒具等等。反正慕容德丰在王府没见过这些东西。
王爷曾经笑着说:“记往了,这里的东西都是要出售给南方各国的,别被它们迷惑。”
正因为如此,才让秦仲英觉得自家公子在渤海是个人物,才有了几分轻狂,觉得应该规劝几句。
只有慕容德丰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去过王府,去过和吴夏的家,都很简朴和实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书多。
所以慕容德丰觉得要把自己的书架摆满,以示与村上的东方院加以区别。
东方院,多礼器和乐器,琴棋书画,歌舞伎女,整一个温柔乡。村上明诚似乎还不满意,因为那些艺伎,原本是村上家养女伎,居然也觉渤海人,要卖艺不卖身。
慕容德丰第一次去东方院就心里一惊,全身冷汗。王爷的告诫历历在耳啊。
“先生的告诫我是万分感激,但我告诉您,这里的一切布置自有原因,并非是我贪图亨受。”
他向秦仲英鞠躬道:“您熟悉南方各国就得明白其道理,您读王爷的问对就知道王爷是一个非常睿智和坦荡的人。”
很多事情说白了会很难听也很难看,还是自己领悟为好。
有侍者进来通报,慕容德丰就请秦仲英与自己一同迎客。其实村上己经带着皮粲熟捻地自己走了进来。
“皮兄,现在主持南方院的是大周慕容将军的公子慕容德丰,很年青的英才,他负责安排您与王爷见面的时间。王爷最近很忙,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见到了。”
皮粲见得迎出来的年轻公子,不得不佩服渤海王的心胸和魄力,因为就没有他不敢用的人。
(iishu)是,,,,!
第四百六十七章 利用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刘惠从进入慕容德平房间时,眼晴就在放光。慕容德平也很客气的,把房间里的物件一个一个进行介绍。外事院的物品是非卖品,但市场上并不是没有同样的产品,价格慕容德平没有讲,只是一笑而过。
皮粲这整个过程中都只是微笑着应和。而秦仲英越听脸越红,他干脆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翻开来了刚得到的书。
书短时间看不进去,心神不属。耳朵里听着会客厅的说话,眼眼瞟着门外静立的南汉待者,因为那些待者中有一半是女子。
南汉,是最早传说女贵之国,后来才是渤海。不过渤海的女子是真的做到与男子平等,南汉的女子可以当官,但官本身也不过是家臣而己。
家臣。秦仲英自嘲地笑了。
之前带人过来的村上再过来时,传话是由于渤海王事务繁多,只抽了半个时辰会见,且不是在王府,而是在军事院。
外事院到军事院需要经过天桥,秦仲英没有资格跟随。远远地看着南汉使者手持高高的节杖,由身穿官服的村上和四公子带着,呈一列纵队从天桥走过。
天桥上有很多年靑学生,原卖学生应该给使节让路,但在这里似乎完全相反,村上与四公子走在了天桥右侧,对路过的学生保持侧身行礼的姿态。
学生是否还礼不清楚,但飞奔而过的小孩子们是有停顿的动作。
南方院因为靠近道路,地势也略高,能够听见他们隐在树荫下的欢笑。
这些孩子们的身上以中短胡服为主,年长一些的就开始穿皮制挂具,佩带刀具。
一辆拖着好几节车廂的公共汽车悄无声息地穿过林荫,停在车站前。车站前的小广场上陆陆续续走出三三两两的学生。
秦仲英想起了自己在蓉城书院的生活,也曾经少年意气,指点江山,也是这样的轻松惬意。
只可惜就算满服经论又如何?蜀国亡了。
“五十万人齐卸甲。”
秦仲英苦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