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几名溃兵,尝试从骑兵的围堵中逃脱,立时便有一队骑兵疾驰追上,骑枪对准了奔逃的猎物。
一名赤脚披发的溃兵一边奔跑,一边惊恐的回望,只见身后的兄弟,被飞驰而过的骑兵,一刀刀的砍翻,他眼中满是惊恐,而就在这时,一骑上前,骑枪捅穿他的胸膛,战马带着他的尸体飞出老远,重重砸在地上。
另一方向上,逃跑的溃兵疯了般的发足狂奔,一边跑,一边恐惧的叫喊,饶命,饶命啊~
后面一名骑兵却忽然一声大喝,将手中长枪投出,将那溃兵扎穿,直接钉在地上。
骑兵上前,将枪拔出,一阵风吹过,营地里的叛军都打了个寒颤。
这支马军身上散发出的气势,杀伐之果断,无疑镇住了叛军,知道他们不能比。
俺滴个亲娘,好猛的马军!刘铉看着奔驰着马军,眼睛都傻了,不用说,都知道韩甲第估计完蛋了。
营盘内的叛军瞬间一阵骚乱,惹得营盘内的叛军头目连连喝骂,李际遇更是大怒,还没打进来,你们慌什么?
营中的叛军一阵骚动后,发现马军并未撵着溃兵冲营,才逐渐镇定下来。
这时,另外几股想要逃离的溃兵,不是被杀,就是被驱赶回来。
叛贼的营地沿着河岸驻扎,骑兵在营寨外圈了个半圆的区域,留给溃兵,并没有继续追杀。
不多时,溃兵们也明白过来,只要待着别乱跑,马军就不会杀人。
营地内,一名小校出营带回来几名溃兵。
李际遇阴沉着脸,快说,你们怎么会这样,韩将军呢?
李将军,我们走到半路就遭遇了马军突袭,韩将军好像被敌将一斧给劈了。一个头目模样的溃兵哭丧着脸说道。
李际遇刘铉不禁吸了口凉气,老韩也是惨,不放心许州,硬是要自己回去,不想被当柴火给劈了。
他们为了打郾城,三人刚准备结为兄弟,闯一番事业,不想老韩就死了。也辛亏没结拜,不然也太不吉利了。
一时间,两人心中有些恐惧。
将军快看!这时营寨内的士卒忽然一阵惊呼。
李际遇刘铉忙抬头看去,只见马军后方,一支步军过来。
河风吹过旌旗猎猎,来的步军足有数千,前排每个士卒都穿这黑色的衣甲,士卒包裹头巾,军官皆戴铁盔,背后插旗,显得威风凛凛。
步军来到营盘前不远处,便驻足不前,开始有条不絮的摆阵,刀盾长枪在前,火器在后,先到的马军则自觉的驻立在步阵两翼,显得杀气腾腾。
一看到敌军摆好架势,李际遇心里就叫苦,知道自己走不掉了。
将军南面也来了!正惊惧之见,又听有人惊呼一声。
李际遇和刘铉转过身来南望,忽然见小颍水南岸,旌旗漫天,近万甲兵蜂拥而来。
当先奔来的是一支马军,足有数千之数,马军漫野而来,轰鸣的蹄声震动天地,声势骇人。
居然又有数千马军,叛军实在没有想到,高义欢居然有如此雄厚的家底!
他怎么有这么多战马?
马军很快到了河边,然后纷纷下马,占据一段河滩。
不多时,后面骡马拖着几辆大车过来,车上盖着红布,等到了河边,便有士卒解下骡马,掀开红布,几门黑漆漆的大炮,便漏了出来。
没得打,俺们跑吧!刘铉咽下一个口唾沫,有些惊慌的开口提议道。
怎么跑?李际遇却没好气道:你不看看高二的马军,你能跑哪儿去?
那怎么办?刘铉不再叫嚣和高义欢拼了。
李际遇一咬牙,先出营列阵!
北岸,徐黑虎打马来到步阵前,看了眼叛军的营盘,不屑的吐了口唾沫,对金声桓道:老金,怎么弄?
金声桓闻语道:大帅的意思是,都是他老乡,能不杀,就不杀。我们就这么把他们堵着,等大帅招降吧!要是不降,你再马踹连营。
徐黑虎撇了撇嘴,没意思,几十万人,跟纸糊似的,以为造反好玩呢?
金声桓轻笑一声,听出徐黑虎话语里骄傲的意思,黑旋风统领马军后,有点飘了。
这时,叛军营门却忽然打开,一队队的叛军,走出营门开始列队。
咦,咋个回事?金声桓眉头一皱。
徐黑虎闻声看去,见了叛军的举动,顿时大怒,咋地,就这些臭鸡蛋,还想要野战?看我冲垮这些龟孙!
金声桓却看见两名叛军,没带护卫和兵器,奔驰过来,忙叫住徐黑虎,别急,先看一看!
不多时,李际遇和刘铉便来到军前,单膝跪下,罪人特来投降!
小颍水南岸,高义欢刚到,战役就已经结束,剩下之事便是清点物资,收降俘虏。
这些事情,不用高义欢去做,他要做的只有两件事,接见降将和接手郾城。
河岸边上,一队队垂头丧气的叛军俘虏,被押解过河。
二十多万人,不到一天时间,便彻底瓦解。这是高义欢从征以来,俘虏最多的一次,足有近二十万。
这么多人,高义欢并不准备遣返,或者当做流民安置,他准备挑选一批去挖矿,然后除去老弱,留下青壮,给自己捧个人场,壮壮声势。
高义欢骑在马上,看着一队队的俘虏被押走,忽然问道:我们伤亡多少?
旁边的金声桓道:大帅,微乎其微,受伤和战死的不会超过五十个。
这不是快赶上戚家军呢?高义欢眉头一挑,惊喜的说了一句,然后又嘱咐道:受伤的兄弟,要好好医治。战死的弟兄登记在册,尸体火化,家人要重重抚恤。
金声桓点了点头,忽然指着前面,大帅,李际遇和刘铉过河了。
不多时,两员降将,来到高义欢身前拜道:大帅,首领韩甲第以死,俺们愿意归降!
第264章反应很快嘛
高义欢听了两人的话,心里一乐,当下也不说破,而是将两人扶起,笑道,本帅陈留人,说起来,我们都是乡党。你们两人能认清时势,本帅很欣慰。怎么,两位不自己介绍一下?
话音落地,刘铉抬起头来,看了高义欢一眼,立时又有些紧张的低下头去,抱拳道:回禀大帅,俺叫刘铉,是襄城人,随着韩甲第攻打郾城。今天投大帅麾下,别无二心,只希望能效力军前,唯大帅马首是瞻,以赎前罪。
好!高义欢点了点头。
李际遇见高义欢把目光投向他,忙抱拳道:回禀大帅,卑职登封李际遇,愿在大帅麾下效死,将功折罪。
历史上,在大顺朝廷崩塌后,河南的情况,极为复杂,各地豪强蜂起,有的依然效忠于李自成,有的名义上归属明朝,还有的则投降满清,各方势力交织,城头大换王旗。
有些城池,年初属于大顺,每几日就打了明旗,等几日再去看,却又插上了清军的三角黄龙旗。
因为当时河南比较混乱,所以关于那段历史的记载也乱,不过李际遇这个人的遭遇,却比较明确。
据记载,他死于顺治四年,因参与王道士反清案,全家被杀。
高义欢听了两人表态,当下抚慰道:很好。你二人能诚心来投,使几十万河南百姓,免于刀兵,这就是一件大功,本帅会对你们任用和奖赏。
两人听了,提起的一颗心落地,脸上大喜,连忙行礼道谢,表示一定忠心。
高义欢却继续道:时下河南危急,鞑子已收了卫辉怀庆彰德三府,数万人马兵临黄河,一旦他们渡过黄河,杀入河南,百姓必然受灭顶之灾。现在我们中州豪杰,当摒弃从前种种,无论是寇是官,都该戮力抗清,守卫中州父老,免受鞑子屠戮。
现在李闯王败了,大明朝廷指望不上,咱们河南人在自己一乱,只会便宜鞑子,你们都要成为罪人!高义欢看着两人,又提醒一句,你们只要诚心归附,跟本帅一条心,守护中州百姓,本帅必然视为袍泽弟兄,但如日敢三心二意,那就不要怪本帅心黑~
刘铉听了他的话,忙又表了一番忠心。
李际遇听后,却一阵惊讶,面露愧色,大帅教训的事,卑职定然跟随大帅,守卫百姓。
高义欢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命两人军前听命。
处里完此事后,高义欢便命金声桓为前驱,去收取许州和襄城,自己则折返回郾城。
郾城县内,李明冲心情有些复杂的关注着高义欢和叛军之见的大战,他派出城的探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回来,带回了战事的消息。
高义欢的人马,先是半道伏击了去救许州的韩甲第,击败了四万叛军,然后撵着溃兵到小颍水北岸,同南岸的人马,夹击北岸驻营的叛军主力。
李明冲本以为会有一场大战,这样时间一久,白旺收到他的信,可能会派兵过来,可结果十多万叛军,居然直接投降了。
这一下,将李明冲惊得目瞪口呆!
十多万叛军啊!怎么也要打一打啊!怎么不发一矢,就吓得投降呢?
你们攻城,填河的狠劲呢?
怎么一见高义欢,就跪呢?
这其实也不能怪李际遇和刘铉,毕竟他们的核心人马也就四五千人,还不能和高义欢的人相比,怕是四五千也打不过高义欢一两千,剩下的人说是二十万,可其实都是农夫,只是捧个人场,打郾城还行,打高义欢却不够看。
在震惊之余,李明冲心里也很纠结,高义欢击败叛军,占据许州和襄城,那郾城就彻底与白帅控制的区域隔开,而白帅又没有兵马过来支援,他便被孤立起来。
以他对高义欢的了解,高义欢绝对不可能让他继续占据郾城,肯定要吞了他的地盘,这让他苦恼起来。
李明冲叹了口气,眼下他也没有对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黄昏时分,夕阳的照射下,西面的晚霞一片赤红。
就在这时,郾城城墙上,忽然传出阵阵惊呼,士卒们纷纷登上城头眺望,只见城池外,出现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潮,至少有十余万之众,望郾城而来。
在前的是数千马军,战马风驰电掣,扬起滚滚黄尘,后面则是衣甲鲜明,队列整齐的步军,显得杀气腾腾,气势汹汹。
李明冲可以发誓,他看见的这支人马,怕是只有李自成的老营能比,白帅的兵马,都没有这样的气势。
在人潮之前,一杆黑色的大纛旗在前飘扬,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金色高字,向城头守军表明,他们是豫南防御使高义欢的人马。
这时站在城头的李明冲,看见眼前的一幕,令他倒吸一口冷气。
高义欢人马精壮,至少是冠绝河南了。
都尉,咱们开城迎接高将军吧!旁边一名掌旅不禁说道。
几名军官眼中,并没有李明冲的纠结,反而目光中流露出一点期待。
郾城就靠近汝宁,高义欢治下的汝宁,百姓安宁,商业活跃,豫州中部北部和西部,甚至是关中的商贾,都来汝宁购买货物,给郾城带来了许多汝宁的消息。
郾城的士卒们都晓得,高义欢的人马不只是装备精良,有饷银可拿,而且还有军田可分,死后有抚恤,伤残可去做庄头,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白旺对李明冲有恩惠,但是下面的军官和普通士卒,却体会不到白旺的恩惠。
对他们而言,既然是当兵吃粮食,那为何不找个好一点的主公呢?
李明冲听了掌旅的话,沉思一会儿,叹了口气,开城门,迎接高将军进城吧!
几十万叛军,就逼得他向高义欢求救,现在高义欢收降了叛军,打他还不手到擒来。
不多时,城门打开,李明冲领着属下,疾驰着出城,来迎接高义欢入城。
当夜,县衙大堂内,高义欢摆酒庆功,气氛十分热烈。
酒过三巡后,高义欢忽然端起酒杯,说道:半个月前,本帅便接到洛阳的书信,让本帅尽快北上布防,抵御鞑子过河。今内事已了,本帅决意尽快北上!
说道这里,高义欢看向赵明冲道:赵都尉,你三千人马,也随本帅北上,为抗清尽一份力,如何?
赵明冲几杯下肚,本来已经喝到微醺,一听着话,立时吓得打了一个寒碜,脸色煞白,额头直冒冷汗。
他噌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窜到大堂中间,纳头就拜,卑职愿意听大帅调遣,愿唯大帅马首是瞻。不过卑职,能力有限,三千人马,实在带着吃力,还请大帅调一将统领,卑职愿意尽心辅助。
高义欢看他脸色煞白,这么爽快就答应,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一提,李明冲反应这么激烈。
不过高义欢心里十分欢喜,赞助他懂事,遂即却端起酒杯,一脸惊讶道:赵都尉,你这是为何,快起来,咱们先喝酒,这事稍后再谈~
第265章探花郎陈名夏
因为事务繁多,宴会只持续一个时辰左右,众人便各自散去,不过高义欢却把赵明冲李际遇刘铉三人留了下来。
商人做生意,有好名声才能做大,大丈夫想要做一番大事,同样需要一个好的名声。
看那刘备,不过织席贩履之辈,最后居然混成蜀汉昭烈皇帝,靠得就是他的好名声。
赵明冲愿意献出兵权投靠高义欢,他心里十分满意,不过他看赵明冲的反应,觉得赵明冲对自己可能有什么误解。
今后他还要号令中州豪杰,名声不能太坏。
高某人只对敌人心狠手黑,对自己兄弟,还是不错的。
外面的人,总是盛传他心黑的狠,但其实只要真心投靠他的人,混的都不错。比如王得仁,就很满意现状嘛。
这时在大堂内,高义欢先对赵明冲道:明冲啊!本帅考虑过,决定派李虎做为你的副手,郾城的三千兵马,还是由你统领。
别人刚投靠,就吃了别人的兵马,吃相有点难看,会坏了高义欢的名声,所以他没有接受赵明冲的建议,而是让自己的侄子,给他当个副手,同样能起到掌控军队的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