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两路人马共计正兵二万,民夫两万,将近四万众,诈称马步人马十万人,鼓噪喧天的往寿州推进。

    高义欢沿途张贴榜文,声明,此次攻打寿州,乃是因为刘良佐勾结关外鞑子,为鞑子输送粮铁布帛等物资,谁要是敢助刘良佐,就是天下之敌,高某人收拾完刘良佐,扭头就要找他麻烦。

    总之先一顶帽子扣下来,顺便提前表面他对鞑子的政治立场,再让刘黑子不要去碰蒙城和怀远,以免凤阳马士英紧张。

    十一月末,高义欢沿着颍水夺取颍上县,留一个司的士卒在颍水与淮河交汇处,监视霍邱六安之敌,又令从南阳调入汝宁的王得仁,屯兵商城,使得六安庐州之敌不敢轻易北上,然后率领大军,顺淮河而下,进抵寿县之北,淮河与东肥水交汇之处。

    刘黑子连下亳州涡阳两县后,留一千人马,监视蒙城,然后大军西走至西肥水,再沿河南下,同高义欢会师于寿州北郊。

    在高刘联军会师之际,寿州城内的刘良佐,则忙着准备城池的防守。

    这日城头,青壮和士卒正忙着搬运滚石檑木,城外呼然传来一阵雷鸣般的响动。

    忙碌的守军和青壮们,不禁纷纷站直了身子,向北方张望,一个个顿时就被眼前的场景镇住了。

    几里外,忽然卷起漫天的黄尘,宛如一片黄云,无数战马在云中奔来,旌旗招展,杀气滔天。

    在黄尘之后,则是一大片身影,逆着东肥水,浩浩荡荡的前进。

    城上的守军,急忙奔到城墙另一侧,朝城内放声喊道:有敌情!

    不多时,刘良佐便领着众将上了城头,凭城远眺,发现贼军铺天盖地,怕是不止两万,贼兵杀来的身影,就像是东肥水涨潮了一样,部将们顿时就纷纷不淡定了。

    当下就有人咋呼道,高贼兵马竟然如此之众?

    刘良佐没有理会他们,而是沉着脸掏出一副千里镜,拿到眼前观看,便见最前的是数千骑兵,大部分都穿着黑色棉甲,头戴铁盔,手持着骑枪,身体随着战马起伏,如同洪流一样,向城池方向奔来。

    刘良佐心头一惊,早知道高义欢抢了不少战马,却不想他居然这么快就拉出一支马军。

    他继续观察,后面同样是穿着衣甲的士卒,着黑甲,戴着铁盔的步卒走在前面,刀枪耀眼,后面则是穿着红甲,包着头巾的士卒,旗帜如云。

    此时,不论是哪方的队伍,能穿甲的都是精锐。

    这么看来,高刘两贼合起来,已经有甲兵万余,刘良佐眼角不禁一阵抽搐。

    前面都是精锐,后面总该是些滥竽充数之辈了吧!

    可就在这时,他又看见另一个他绝对不想看见的东西,最后面的人马,确实不像是精兵,但是在他们之中,却有一辆辆的大车,上面覆盖着油布。

    红衣大炮?刘良佐惊疑一句,连忙拿起千里镜,再次观看,当确认无疑后,心中已经颇为忐忑。

    他没有想到高义欢居然强到了这样的地步,一时间,刘良佐不禁有点后悔,或许他不该招惹这个煞星。

    泽涵,派出去求援的人,回来了吗?刘良佐有点心急了。

    父帅,还没消息!

    再派一队出去,催一催!

    这时,就在刘良佐催问之时,高义欢已经率领小股骑兵,脱离大队,进至城下,窥视寿州城防。

    寿州,也就是今天的淮南,隋朝设立,是历代的一大军事重镇,历史上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义欢披着铁甲,腰挂宝刀,头上戴着凤翅铁盔,披着黑披风,马鞍上还装模作样的吊着两张弓,同刘黑子一起,引着近百骑兵,奔驰到寿州城外两里处停下,远眺这座军事重镇。

    寿州为何重要?

    因为他正好在淮河之南,乃是合肥的屏障,东南占据此处,就可以拒敌于淮河之北,中原占据寿州,就能在淮河之南,获得一个立足点,进而南取合肥。

    虽然寿州只是个县,不过军事上的地位,却同淮河一线的泗州淮安同样重要。

    正是因为这一点,马士英才会让刘良佐驻兵于此。

    高义欢骑在马上,看见城高三丈,护城河环绕四周,城墙有瓮城马面,不禁吐出一口气,骂道:刘良佐这个怂货,本将那么激他,他居然缩在城中,不敢出战!

    高义欢原本是打算激怒刘良佐,引他出战,然后在旷野上一战灭了刘良佐,不想这厮居然龟缩到了城中。

    刘黑子也打量着城池,砸吧砸吧嘴,高兄弟,这个城,怕是不好打!

    高义欢笑了笑,先驻营!这次我是志在必得,寿州即便是铜墙铁壁,我也要将他踏平,让世人晓得我们弟兄的威名!

    这次除了消灭刘良佐这个隐患,也是向明朝展现实力,以便团结抗清时,能卖给好价钱。

    芜湖,黄得功的节堂内,一名士卒单膝跪在地上,抱拳禀报道:启禀靖南伯,高刘两贼联军数万,攻打寿州。我家大帅恳请靖南伯念在大家都是大明官军的份上,发兵救援,帮一帮我家大帅!

    黄得功微微皱眉,沉吟道:高义欢

    一旁黄蜚忙附耳对黄得功低声说了几句,黄得功听着眉头一挑,看向堂上的士卒,忽然挥手道:这事本帅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凤阳府,马士英在书房内来回急走,脸上有些惊恐,这个世道,真是不让人安生,都快过年了,刘良佐这个惹祸精,竟然给他找这么件事




第224章炮击寿州
    高刘联军,进抵寿州城下,便给了本就不平静的崇祯十六年末,增加了一份动荡与不安宁。

    自从高义欢陷汝宁,破崇王府后,高义欢的名字,便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崇祯的案头。

    当初有关他的第一条消息,是被重新启用的杨文岳,在奏折中提及了非常简短的一句,十五年,十一月,有河南土贼高义欢,诈汝宁城,贼兵涌入,破崇王府。

    此后锦衣卫调查山东战事时,也提过一次,但那从之后,这个名字就消失了近半年,以至于忙于各种事务的崇祯,都忘记了这么一个人。

    高义欢的名字再次出现,是一个月前,湖广局势恶化的时候。

    崇祯收到湖广何腾蛟的奏折,上面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讲高义欢逼走左良玉,与西贼争夺襄阳的事情。

    这让崇祯又想起了这么个人,而他没想到的事,不到一个月,他又在奏折中看到了高义欢的名字,而且他的事迹,终于占了整个篇幅。

    高贼义欢,陈留人氏,十五年从贼,今拥众数万,邀归德贼刘顺,入寇南直,陷亳州涡阳颍川颍上四城,合攻寿州~~~

    这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上的专折,因为湖广道路不通,何腾蛟的奏折比较慢,所以两份奏折,相距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内,高义欢的名字连续出现,且都是大事,便引起了大明朝廷的重视起来。

    下旨给马士英,凤阳若失,朕让他提头来见!崇祯合上奏本,愠声说道。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天气日渐寒冷,高刘联军进抵寿州之后,派出哨骑监视合肥和凤阳方向的官军动向,然后便开始准备攻城。

    这一次,刘良佐窝在城中,铁了心等人来救,然后来个内外夹击,灭了高义欢。

    他缩在城里,打定主意要当缩头乌龟,这样一来,高义欢什么计策都不好使,就只剩下硬吃一条路。

    此时,城下一声金响,进攻中的士卒,便如潮水般退了下来。

    士卒们还再往回奔跑,前面突然一声巨响,一门红夷大炮,炮口喷出一团白烟,炮身猛然一退,一枚铁弹从士卒们的头顶划过,砸在城墙上面,打得砖石碎裂。

    娘个劈,打那么早!

    城下撤退的新附营,一边抖动着溅到身上的尘土,一边拔腿往回跑,心中不停的咒骂。

    高义欢到寿州城下之后,便开始架设火炮轰击城池,同时将在颍川亳州涡阳颍上四县俘虏的近三千刘部官军,编为新附军,并分成三队,每队一千人,在炮击的间隙,对寿州发动攻击,疲惫城上守军。

    此时城下十门红夷大炮,再加上二十多门大将军炮,于城下一字排开。

    火炮冷却半个时辰后,再次开火,而佯攻骚扰的新附营,便又退了下来。

    这时炮兵阵线前,一名将官忽然将三角红旗一挥,各门火炮便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响。

    一瞬间,浓浓的白烟覆盖了漫长的阵线,各门火炮的炮架往后一退,铁弹冲出炮口,飞射向城头,城墙被砸得砖石碎裂,尘土飞扬,无数碎石升上半空,又如冰雹般落下。

    刘黑子站在炮阵后面,隔着老远,依然能够感受到寿州城墙摇动,心中狂跳。

    城头守军处于大炮的攻击下,亲身体验着地动山摇,一个个都蹲在城头,心中恐惧,这他娘的还是贼兵吗?装备比他们还要好!

    城外,各门炮手打完一炮,迅速清理炮膛,湿刷子在滚烫的炮膛中,发出滋滋的水滴蒸发声。

    士卒忙又用包裹棉布的木棍,再清理一次,然后装上发射药铁弹,遂即压实,炮手重新调整好炮位,刺破药包,插上引线,最后点火。

    这些操炮技术和流成,都是从铸炮坊的工匠那里学来,而这些来自关中的工匠,又是学的西夷操炮术。

    城下的火炮不停的轰鸣,腾起的硝烟很快就遮蔽整条阵线,从城头往下看,守军已经看不清炮手,只能看见,白色的烟雾中,不时的闪烁着橘红色的炮焰。

    刘良佐躲在城头,只听见寿州城墙,不时传来砖石垮塌的声音,以及城上士卒的惨叫。

    高刘两军抵达城池后,就开始轰城,寿州城已经被打了十来天。

    城墙在火炮的轰击下一片狼藉,烟尘滚滚,视线不清,到处都是惨嘶呼救的声音。

    刘良佐想让士卒下城,不过炮一停,就会有人进攻,甚至炮还没听,攻击的队伍就已经到了城下。

    城墙上的登城台阶,只有城门两侧才有,如果让士卒下城,等炮击结束后,再重新上城,便有些来不及。

    虽说刘良佐也知道,这是高义欢的疲敌之计,基本都是佯攻,但是就怕他突然玩真的。

    十多天来,守军需要时刻打起精神,人员已经相当疲惫。

    刘黑子看了一会儿炮击,见寿州城墙上的青砖,已经大片的脱落,露出里面的泥土,不禁对高义欢道:高兄弟咱们什么时候上?

    高义欢回头看了看,营地里还在准备器械的士卒,并没有马上回答,反而问身边的赵大宪道:太平府方向有动静没有?

    赵大宪忙道:黄得功派了一支兵马,进抵合肥后,便没有动静了。

    有多少人赶到合肥?高义欢问道。

    如果黄得功兵马北上,那他得防备被明军突然袭击,寿州就打不成了。

    两千人,加上合肥原来的一千人马,共计有三千人。估计是怕我们,拿下寿州后,再打合肥,所以增兵防守。

    高义欢点了点头,三千兵马,进取不足,守城有余,黄得功要防备张献忠,扼守住安庆太平府,挡住西军东进南京的水道,应该没功夫北上。

    高义欢遂即又问道:凤阳和徐州呢?

    二哥,都没啥动静,马士英不仅没出兵,反而将蒙城怀远的人马撤到了凤阳。

    高义欢听后,这才对刘黑子道:如果不出意外,我想在准备三日,然后攻城。咱们准备越充分,打下寿州就越容易,攻城的时间反而会短一些。



第225章强攻城池上
    高义欢再准备三日,是在等候一批器械,制造完成。

    红夷大炮,确实是拆迁的利器,寿州北城的翁城,在连日的轰击之下,已经快要被轰塌。

    虽说红夷大炮对墙体损坏非常厉害,但是实心弹对士卒的杀伤,却非常的有限。

    刘两佐在城中有六千士卒,城中还有青壮,防守力量可以说很充足。

    虽说连日来,高义欢驱赶新附营攻打寿州,疲惫了守军,但是如果不能给守军巨大的杀伤,寿州必然难以攻破。

    器械赶制出来后,高义欢便准备正式攻城,不过攻打之前,一封瓦解守军斗志的招降书信,必不可少。

    城下,近万名民夫,连夜垒起了十八个高两丈的土坡,破的一片是斜的,正好对着城墙,另一面则被削成笔直,后面放着一架高两丈左右的巨物,正是一架抛石机。

    城上的守军,对于城外突然出现十多个土堆,比较疑惑,那么远,不晓得要干什么。

    守军发了几炮,打在斜坡上,炮弹不是被斜坡弹起,就是砸出一个土坑。

    这个时候几十架抛石机,被拉到斜坡背面,守军遂即反应过来,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城上火炮轰了几炮,没什么效果,炮手觉得没意思,怕招来城外红夷大炮的反击,便停止下来。

    这时高义欢和刘黑子等人站在抛石机后,看着几名士卒将一张张招降书信,用细绳缠绕在一块小石头上,然后放入抛杆上的皮兜里。

    刘黑子看了看,高兄弟,不就是招降信吗?找几个人射进城里不就完了,用得着专门造十多架抛石机么?

    高义欢却笑而不语,心道,你懂个屁呀!

    这时十八架抛石机,同时发射,砲石弹射而起,划出一道弧线,砸向寿州城。

    砲石落地,细绳断开,城头和城内,立时就白纸漫天。

    守城的士卒,纷纷捡起来观看,有识字的人便念了出来。

    就在这时,一员将领却面目狰狞的冲上来,放声怒吼,都将纸片交出来,私藏者死!

    连日来,高刘联军大炮轰城,士卒攻城袭扰,让刘良佐十分疲惫,连续十多天都没睡好觉。

    十二月八日,昨晚又被联军袭扰了一夜,搞得刘良佐一晚未睡,终于抗不住,清早便将防务交给儿子刘泽涵和侄子刘泽洪,然后便回到帅府小憩。

    他刚闭眼,正朦胧之际,便听一个声音在房外道:父帅?父帅?

    大兵压城,刘良佐心头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他最近分外敏感,一听有声,立刻从床上坐起,去摸挂在墙上的大刀,一跃而起,惊道:是谁?
1...99100101102103...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