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军师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魏王反问:秦国有五十万大军可以裁撤吗?
黄歇也反问:那王上以为,秦国有多少兵马呢?
正在这时,有人进来报告:楚使团有人求见,有重要情报要交给黄歇大夫。
传!
黄歇来之前就吩咐过,一切与秦国裁军有关的情报,只要得到便第一时间送到自己手中,那怕自己在魏宫。
情报送了进来,黄歇一看之下,心中大呼:天助我也。
黄歇直接将情报双手送到了魏王面前:王上请看,这是一份正式的裁军令。
魏王看过之后,没有一丝的怀疑,因为这种情报魏国也会得到,这个作不了假,这一份正是白晖对外宣布,裁撤大河卫。
至于把大河卫拆分成什么部,什么研究所,什么司之类的。魏王看不懂。
倒是黄歇在旁解释道:秦军大河卫事实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眼下秦大河君保留了大河卫寻找药材矿区研究宝石的人员,至于护卫队,这无论是进山寻药或是寻找矿山,总是需要有个保护,难道不是吗?
在理。
魏王明白,白晖的大河卫最初就是一只打劫部队,但眼下秦军不对外作战,也没机会四处洗劫别国都城,这大河卫确实没用了。
留下寻药寻宝寻矿的人,也在情理之中。
白晖的大河君不属于秦军序列,所以不需要正式的政令,也是白晖唯一说裁军就裁军的。
魏王又问道:黄大夫难道不认为,若将来有朝一日,如果需要的话,这秦国大河君还可以重新组建?
王上,外臣以为,这是秦国的诚意,再说重新组建也不可能几天内完成。
恩。魏王点了点头:好吧,寡人被你说服了。
黄歇大喜:外臣代我王请王上赴楚,斗胆请王上秘密赴楚。外臣以为,当木已成舟,魏韩拿下那不知名之地的时候,再与秦国谈判也占了主动权,秦国还不至于抢魏国已经到手的土地。
好。魏王认同了,又问道:只是这秦国武安君与大河君两人的儿子百日宴,寡人不去,倒是有些遗憾。
请王上派一公子前往,对外宣称身体抱恙。
也只能这样了。
魏王答应了下来,他也是被利益迷了双眼。
再说伊川这边,熊子兰已经是第五次上门,他要的就一句话,白晖答应借他三万精锐。
白晖一直在拖。
一直到白晖确定了魏王竟然秘密的离开魏都,似乎准备去楚都的时候,白晖才正式宴请了熊子兰。
子兰兄,你知道我秦国裁军,眼下已经没有三万士兵借给你了。
白晖一开口就是拒绝。
熊子兰并不意外,他眼下已经不在乎能不能借到兵,他在意的是,一但楚国对魏国开始突袭,秦国还有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出兵干预。
只要秦军没有力量可以用于干预,借兵都是其次的。
秦军不是裁军嘛,那些士兵当真是回家种田?熊子兰这么问纯粹是好奇。
白晖摇了摇头:当然不是全部去种田,近两年来商队作的不错,大商队还是想请一些有战力的护卫,而原先那些寻常的护卫会被替换掉,他们才是会回家种田的。仅这部分,差不多就要占据近五万人。
五万人不是一个小数字,这可是上过战场的秦军老兵。
熊子兰心中一喜,要是各商队借用秦军老兵的话,那么秦军想在短时间内重新聚集这些老兵,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熊子兰也不会相信白晖会把真正的精锐裁撤掉。
很显然,秦军是打算走精兵路子了。
对!
熊子兰有点小兴奋,他似乎感觉自己已经接近真相了。
想一想白晖带三千秦军的精锐就完胜魏军赵军两万五千人。这三千精锐可比三万秦军更实用。
而且精兵计划可以让秦国有更多的人去耕种,去织衣。
原来如此。
熊子兰想通了之后,立即说道:晖弟,可否帮我楚国招募佣兵三万人,攻略东南沿海,我楚国准备调动三十五万大军,在两年内扫平东南沿海的一切。
白晖装出一副沉思的样子,足足一柱香之后白晖说道:这样吧,我帮你借九濮在我这里训练的青壮两万人,再帮你招募一万秦国老军。你要知道,秦国眼下需要人手去修渠,修运河,修路的。
听白晖这么一讲,熊子兰大喜:那谢过晖弟。
不过!白晖来了一个大喘气。
白晖说道:我秦军不可能派去给你楚国作先锋,打苦战。
自然,自然是这样。秦楚两国还有盟约,可借武安君指挥。不过我楚国也不敢要求太多,所以你看这样如何。秦国借两位将军,我楚国就算是武安君亲至,再借优秀的百将一百人,其中五十人帮助楚军训练,五十人领军。再有军侯二十人,同样的方式分配。
熊子兰很清楚,秦军之所以精锐,除了秦军士兵个个不怕死之外。
核心的力量有两个。
一个是百战的低级军官,一个就是百战老军。
第四零五节 河边撸串论天下
特别是百将这一级的秦军武官,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每一个都是以一敌十的厉害人物。
若是白晖真的答应将这些人借给楚国,那么可以说秦军能调动的人数就少多了。
没有这些优秀的低层武官,秦军是不会轻易出兵的。
借这些人,价码可不低。
为我楚国大业,为平定东南沿海,我楚国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百将每人每年,二百金,再交同样数量的金子给秦国国库。
熊子兰开价了,可以说这个价码去借魏军的低层军官,一个人顶至少七个人的价位。
白晖默默的点了点头:此事容我上报我王,三天之内给你答复。
有劳。
见过熊子兰之后,白晖去了自己的内书房。
此时秦王正在堆成山的竹简之中翻看着,身旁四位精心挑选的白晖门下参谋团优秀年轻人正在协助。
白晖一言不发的坐在了秦王面前。
不用等白晖开口,秦王就将几根竹简之中抽出的竹片递到了白晖手上:楚国在姜氏齐地的营盘虽然不是空营,但根据细作推算物资的运输量,以及各种垃圾,特别是粪桶的清理数量,人数应该在十分之一至九分之一左右。
空营,果真是妙计。
白晖接过竹片在手上看了一遍然后放在一旁。
秦王又递过来几片竹片:这是来自韩国的情况,韩国正在准备大量的军械,全是损坏的。
白晖接过竹片看了一眼:看来,我们兄弟二人的白氏兵法似乎挺有名气。
秦王淡然一笑。
这话秦王不会评价,白氏兵法虽然还没有完成,但自成体系,比起孙子兵法也不差。这个需要去评价吗?
这套兵法不用精通,学会一点皮毛都敢自称名将。
而拥有这套兵法完整精髓的白起,除了战神之名,还有什么封号可以配得上。
这套兵法事实上是白晖将自己脑海之中的三十六计,以及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战役象编故事一样给白起讲过一遍。
以白起的能力,把这些变成一套兵法太容易。
而白起,更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原本历史上的白起就是无敌的,拥有了这超时代的兵法总结之后,这颗星球上活着的统帅加在一起,白晖相信也会被白起吊打。
自己穿越到战国没任何特别的能力,但
有白起!
秦王将手上的竹简一扔,然后对白晖说道:走,河边撸串。
秦王有些心烦,他需要出去放松一下。
说是撸串,可是火堆点起来了,秦王与白晖坐在火堆旁却是谁也没动,一个呆呆的看着火堆,另一个呆呆的看着河面。
差不多到二更天的时候,范雎到了。
就在那满是乱石的河滩上范雎跪地行了大礼:王上,参谋团已经完全了推测,根据各种情报显示,楚将灭魏,其过程与王上推断的几乎一致。
秦王倒是很清楚,自己只是猜了一个开头,过程是白晖推断的。
秦王与白晖都没有说话,范雎跪伏在那里也是一动不动。
范雎已经无数次佩服过白晖,此时范雎更是惊为天人,太神奇了,当时谁能相信竟然会有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
又过了一会,秦王开口了:白晖,你说这次我们秦国当如何?
白晖没回答秦王,而是对范雎说道:过来坐下,跪在那里腿不疼吗?
谢主上!
范雎坐下之后,白晖问道:范雎,你告诉我。魏国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门下不知,但观楚国的动向,门下想到了主上以前提到一个词。三足鼎立!
白晖又问秦王:王兄,魏国有什么最让王兄在意,臣弟是说魏国若真的灭亡之后,有什么最值得王兄在意。
秦王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若说拿下魏国,可秦与魏之间还有一个韩国呢。
白晖这才拿起几串肉放在火架上,不紧不慢的说道:我思考了好几天,我想魏国的土地我秦国肯定是得不到,那么,我们去抢人口。
抢人口?秦王表示不理解。
对,楚国抢地皮,抢财富,我们秦国抢人口。魏国还有多少人口?白晖这么反问了一句,旁边的范雎立即说道:根据细作们的排查,魏国丢失了河西之地,河东又被我秦国攻占了一部分,现有的人口约在四十至四十五万户。
四十万户就是二百万人口。
魏国地处中原,是属于人口密集区域的。
范雎又说道:近两年来,魏国大约得到宋国的一半人口,约有十万户,以及齐国逃民,约有十万户。
秦王听完这个数据后说道:楚国的人口此时已经超过百万户,再加上吞并吴越,楚国有一百二十万户应该是可能的,楚国准备征战东南沿海,必然会增加十万户以上的人口,或是楚国再得到魏国的人口,果真可怕。
确实可怕,若是楚国的人口超过八百万,在人多力量大的时代,楚国会变的非常强大。
范雎提出疑问:王上,主上。这魏国的人口没有土地,应该放在那里合适呢,我秦国能得到多少?
秦王也看着白晖,在等着答案。
白晖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会之后,开口说道:全部!
主上,全部放在那里?
韩国必会分得魏国一半的土地,那么这里的人口归韩,魏国出战的士兵往辰国转移,原宋国的百姓移至大江出海口新港,那里的土地生活十万户没有问题。眼下问题是,其余的人怎么安置,怎么能顺利的让他们来到秦国。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范雎突然说道:王上,主上,若是我大秦不顾一切在这个时候出兵灭韩呢?
白晖摇了摇头:时机没到,若我大秦出兵灭韩等于撕毁了十年不攻的盟约。那么赵国就会攻打燕国,燕国眼下太过虚弱,若是燕国被赵国吞并,那么以我们秦军眼下在云中的防御能力,一场生死大战,无论胜败都是秦国输了。
第四零六节 若不战,抢人口
败不用解释,胜也会让秦国战死无数,把这两年的积累全部消耗一空。同时把楚国逼到赵国一边,那么这天下,就真正成为三分天下。秦国,十年不攻的盟约不能毁约,所以韩国有留存的必要。
白晖说的清楚,眼下韩国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刀,秦国的盾。
灭韩只会让韩人狠秦国,也无法收服魏国遗民。
秦王看着白晖:你的意思是,看着魏国灭亡?
王兄想救魏?
不是想救,只是魏国存与亡,那一种对我大秦更有利呢?
白晖摇了摇头:不好说,但我知道魏国若是亡了。秦楚的文官们扯一扯皮,最终依然还是友好之邦,而辰国的利益就全部属于我秦国,加上箕氏侯国,我秦国等同于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对赵国形成两边夹击之势。
还有,楚国答应的叶邑。我秦国确实是有用,而且新港完全归秦,对秦来说也是极有利的。
秦王听完白晖的话之后,突然一副沉思状。
看秦王在思考,白晖继续翻烤自己的竹签肉,范雎更是一声都不敢出,安静的坐在一旁。
突然,秦王抬起头来:白晖,你说这魏国不是很可怜,这魏王前段时间还一起玩牌来着,这突然一样为兄少了一个牌友,很是遗憾。
白晖拿起竹签闻了闻,然后咬下一块肉,慢吞吞的说道:王兄,我们秦国在作善事。
善事?
秦王心说,灭魏国是在作善事,你能编,看你这次能编出一个花来。
白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这才说道:就说我当官这几年吧,北屈之战,魏国战死不少人,但这也就罢了,上了战场那有不死人的。但为了运输军械物资什么的,听说累死在路上也有上千人之多。
恩!
然后呢,打伊阙之战。魏国战死的更多,这前前后后,河东到伊川,怕是有大几千民夫累死在路上,民夫何罪之有,他们安稳的种田难道不是快乐的人生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