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历史系之狼
“混账!老夫自然无碍!”张温被他问的怒了,大骂道,吕布尴尬的笑了笑,问道:“太尉可是要先迷惑他们,再来个出其不意,不到十七日,便杀上王城”
“老夫乃是仁义之人,如何能做出这番事来”张温皱着眉头,有些痛心疾首的说道:“每每思之大汉子民尚且在外邦受苦,我便格外不忍,待他送回俘虏,其余事,再做商议!”
听到他如此说,吕布更是不懂,转头看向了董卓与皇甫嵩,董卓与皇甫嵩相视而笑,显然,他们已经明白了什么,似乎只有吕布一人,没有理会,这让他有些沮丧,又不想舍下脸皮询问,只能皱着眉头,一言不语,看到他这个模样,张温摇了摇头,便令他们退下。
董卓拉着吕布走出了营帐。
走在路上,董卓看着身边的吕布,笑着问道:“奉先啊,你可曾去过高句丽”
“当然去过,我先前三番入高句丽....为东濊报仇...咳咳....”
董卓眯着眼睛,又问道:“那你可熟知其地形可知他要地与何处可知他王城之事军旅之组成”
听到董卓这般询问,吕布就有些愣了,摇着头,说道:“这我并不知晓....”
“哈哈哈,你不知晓,那些奴隶可是知晓啊!”
听到董卓这般言语,吕布这才反应过来,大笑起来,说道:“原来如此,我说太尉今日怎么转了性”,另一边的皇甫嵩笑了笑,说道:“不止如此,若是强行攻伐高句丽,那些奴隶,定然会被高句丽用为士卒,对大汉带来麻烦,可若是他们在我们手里,岂不是多了几万士卒”
“还是对高句丽痛恨入骨的士卒!”
皇甫嵩微笑着说道。
吕布脸抽了抽,摇着头,说道:“皇甫公错矣,若是这般,还不如让他们以东濊人为士卒呢!”
“哦”
皇甫嵩与董卓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吕布,都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他们二人从未去过东濊,吕布无奈的说道:“董公与皇甫公从未去过东濊,不知哪里的情况,东濊人,生性懦弱,从不好战....几百高句丽人便可追着数万东濊人征战....”
“若是他们以东濊人为士卒,只怕自毁阵型....”
皇甫嵩摇着头,说道:“若以性命相逼....”
“嘿...”吕布摇着头,说道:“我与东濊数载,从未见过有东濊人相斗,甚至是口头谩骂都未有,按当地人所言语,东濊语之中,甚至就没有谩骂词汇,就连杀这般的词汇的未有,他们如今用的还是来自与高句丽的词....”
听到吕布这么说,皇甫嵩想了片刻,还是说到:“无论何人,练之为精锐!”
吕布没有再反驳,等你见到了那些东濊人,就会明白了....
在这个时候,使节迅速的返回了王城,急忙将张公的言语透漏给了高句丽王,高句丽王听完,皱着眉头,久久未能言语,同时,有大臣说道:“此定为敌之计策,想以此令我怠慢战意,再出其不意,当以严守!”,高句丽王觉得他说的很有可能,立刻派人前往周围加紧防卫。
又与群臣商议,遣返奴隶之事,有大臣说道:“汉如此兴师动众,绝不会只是为了这些奴隶,就是送回奴隶,只怕也难以逃避战事,不如将这些奴隶充作军旅...以为战事所用!”
听到他这么说,高句丽王有些意动,一旁的将军却连忙劝阻,说道:“莫要如此,这些人,只怕见到汉军那一刻,便四处逃散,凭白乱我阵型,不可如此,东濊人不善战!”,他急切的说着,生怕大王采用这个蠢货的建议,强行把那些东濊人放到他们的军旅之中。
看到这将军有些惶恐的面色,高句丽王沉思了片刻,笑了笑,说道:“他想要,吾等便送与他,在这之前,令士卒们悄悄集中于带方郡....”
听到高句丽王如此言语,众人都有些疑惑,连忙问道:“大王,为之奈何”
“哈哈哈,不可多说,只管照做,不过,诸事都要隐秘,不可令外人知晓....若有人敢乱言,我便先杀了他!”他严肃的说道,众人皆道不敢,高句丽王看着他们离开,独自坐在屋内,陷入沉思,他乃是前任高句丽王于鲜之子,于鲜早先被渔阳太守所杀,他继承了大统。
心里对于汉的仇恨,他一直强忍着,不敢泄露,生怕引来大祸,不过,如今这般,数万大军围绕在高句丽的周围,显然是不会再给高句丽喘息的机会了,若是要外逃,只能逃向扶余的方向,不过,扶余王那个蠢货,心里一直对自己极为厌恶,他定然会与汉军一同征伐自己,不会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高句丽王罗氐的确是有才能的君王,在他继任之后,高句丽迅速发展,打的扶余抱头鼠窜,强行割地无数,国力也渐渐强盛起来,不过,与大汉的国力还是不能比的,不过,他并不打算如此轻易的放弃,与其逃亡,倒不如与大汉来一场生死搏斗。
&n
第0406章 东濊强军
高句丽士卒还没有反应过来,便有士卒如虎似狼的冲了进来,将他们一一按倒,押在了地面上,他们顿时都懵了,完全不知自己是做错了什么,大声呵斥汉军,有的还煽动身边的东濊人,汉军这是要将他们全部处死,想要他们相助。
很可惜,他们身边的是东濊人,即使这些东濊人心里怕的要死,却还是没有任何要抵抗,或者联合起来闹事的想法,全部蹲在了地面上,眼里全然是惊恐与绝望,高句丽人心里大骂,你们上万人啊,为何如此懦弱啊,吕布将他们一一抓获之后,冷冷的笑着。
“尔等不必辩解,方才那位使节,早已在暗里投效我大汉,尔等的真实身份,我早已知晓!”
听到他这么说,这些高句丽人才沉默下来,又开始谩骂起来,只求一死,不愿忍辱偷生,听到他们这个模样,吕布就知道没有抓错人,令人将他们迅速审查,问出他们的目标与任务,至于其他的东濊人,也不能放松了看管,又给了他们吃食,让他们在营帐内休歇。
这些高句丽人,大概有数百人,数量的确是不少,不过,他们能够被高句丽王重用,也就说明,他们都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他们大多都是历经百战的士卒,无论如何逼问,他们都是闭口不言,就算是处死,也没能从他们的嘴里套出话来。
数百人,无论如何,都没有一人开口,反而都是谩骂着,至死不休。
纵然为敌,皇甫嵩等人也是对他们肃然起敬,若是高句丽全然都是这样的士卒,只怕战事也就麻烦了,不过,吕布有过与他们作战的经验,他知道,这些士卒都是高句丽之精锐,他们平常的士卒,是绝对没有这般勇气的,最后,张温下令将他们葬之。
他们这般的坚守,获得了张温等人的赞赏,即使他们与自己为敌。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张温令四处的汉军士卒都做好准备,以免遭受到突然袭击,在他的号令下,四处的汉军都立刻做起了准备,而董卓与皇甫嵩也是先行返回了各自的要点上,只留下吕布,没有归返,这是因为,寒冬季节,从高句丽通往东濊的道路被大雪覆盖。
若是高句丽人从此处发动进攻,那便是自杀无疑。
故而,吕布留在了张温的身边,听候调遣,果真,如同张温所想,到了夜里,汉军斥候在带方外发现了大量的骑兵汇集的踪影,张温不愿将战火引入幽州境内,直接下令士卒们展开攻势,高句丽王亲自上阵,原本是在等着约定好的时刻,准备发动攻伐,却不想,他们突然便遭受到了来自汉军的攻击。
顿时,掀起了一阵混战,高句丽王心里明白,谋划失败,他也不沮丧,立刻便要逃离,却被汉军死死的咬住,吕布率领骑兵不断的追杀,逼得高句丽王只能忍痛撇下了一支精锐断后,自己率领其余士卒极速的逃离战场,在正面战场上,他们不是汉军的对手。
仅仅是一番交手,高句丽便死伤惨重,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
这让高句丽王明白,不能与汉军正面迎战,不过,张温张太尉显然比他想的要难缠的多,就在双方交战的同时,张温便下令,要董卓与皇甫嵩同时展开进攻,要不断的缩小他们的生存范围,趁着他们后方空虚,多拿下一些军事要地。
另外,便是他派出了使节,要扶余从背后切断高句丽的活路。
董卓从三韩出发,皇甫嵩从新秦中出发,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前前后后也只是遭到了几次小规模的战役,获取了大片的军事要地,按照太尉的命令,两军会师与高句丽的鹚城,完全将高句丽从中间切开,切割成了两个部分,让北方与南方失去联系。
而高句丽王却是被困在了这巨大的包围圈之中,董卓,皇甫嵩,张温这三支军旅,将高句丽王包围住,之后,张温并没有急着再下令进攻,反而是要董卓与皇甫嵩所部守好这些要地,不能放跑了高句丽王,在失去与王城的联系,以及北方的物资之后,他不信高句丽王的军队能支持太久!
在自己的地盘里被敌人所包围住,这是高句丽王所没有想到的,张温作战,向来便是注重大局,他的眼光很长远,几支军旅,在他的手里,用的可谓是极为的灵活,他没有看重小型的会战,他仅仅在拖住高句丽王之后,便迅速的动用董卓与皇甫嵩,将高句丽限制在了南方地区。
董卓与皇甫嵩急行军之下,高句丽王甚至都没有发现自己被包围住,当他与王城失去了联系之后,已经是迟了,他只能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希望能够在这些地方通过一些小型会战的胜利来改变局势,可惜,张温完全不给他这个机会。
先是将他困了半个月,随后,方才不慌不忙的开始压缩整个包围圈,一步一步的逼近,一点一点的缩小,这让高句丽王有些绝望,他也发动了数次的突围,却完全破不开汉军的包围,而汉军的包围圈则是越来越小了,就算他再能躲,总有一天,也会遇到这三支军旅的合围打击。
在被汉军紧逼之后,高句丽王深思许久,最后方才做出了决定,他将整个三万大军化整为散,从汉军的包围圈中逃离,先前,他料到汉军不会撤军,便将王城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北方,远离作战的南方,并且囤积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准备借助地形与汉军进行长期的作战。
可是没有想到,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他也是有大魄力,直接令士卒们散开,开始了逃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局势对于汉军反而有些不利,因为高句丽多山泽,而汉军缩小包围圈的同时,不可能做到不留下一两个人通过的缝隙,高句丽闲散的士卒们混杂在当地百姓之中,不断的从这些缝隙里逃离,在被抓获了几人之后,董卓等人恍然大悟,不再逼迫包围圈,而是坚固包围圈。
不过,很可惜,他们醒悟的有些晚了,他们没有想到,敌酋竟还有这般的胆魄,直接解散大军,从各处寻求突围,甚至有人逃到了幽州,作恶地方,被郡县士卒所抓获,张温对此也有些无可奈何,他们毕竟不是本地人,想了许久,他才想起,要利用好那些东濊人啊!
“奉先啊,我欲以东濊人组为军旅,便以你为校尉....”
吕布惊恐的摇着头,说道:“我善骑兵,恐是不能率领....”
“奉先啊,东濊人即使不能作战,可是他们对于地形极为熟悉,只要他们能够查清各地逃亡的高句丽士卒的位置与路线,禀告与汉军便可,你最为骁勇...谋略无双...”
若是张温平日里这般夸赞吕布,吕布定然是答应的,哪怕张温是让他独自一人去砍高句丽王,他也不会退缩,可是此刻,他实在是不想率领一支东濊人军队啊,哪怕把董卓麾下的匈奴骑兵分给自己一些呢他想了许久,有些肃穆的说道:“张公,布有一言,望公静听。”
“我不知东濊之语,将卒不能交流,可谓兵家大忌,我性子骁勇,东濊懦弱,若是以我为将,只怕难以统领,擅杀士卒之罪,我不愿承担之,不过,我这有一人,可为公所用!”
“何人也”张温有些疑惑的问道。
“此人乃是幽州人,曾与曹操久居与三韩,又委任与东濊,熟知东濊之言语,为人英勇难当,善骑射,唤作公孙瓒,字伯圭!曹操远去雒阳,此人便与我的账下,担任军侯!我举荐此人,定然可以为校尉也!”吕布信誓旦旦的
第407章 太皇太后
寒冬已至,东部战事尚未结束,熹平元年却是走到了尽头。
东部的战事,也因为这寒冬而停歇了下来,在这样的寒冬季节,外出作战,对于汉军士卒是极为不利的,所有的汉军,都是大汉辛苦培养出的精锐,张温不能用消耗他们的代价来获取胜利,当然,他还是加强了对于包围圈的固守,使得高句丽的散兵也不能那么轻易的逃离。
进行了部署之后,张温又将战事做了详细的笔述,交于雒阳。
天子并不担心东部的战事,有张温,董卓,吕布,皇甫嵩这些大将在,区区一个高句丽,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经过孝康皇帝长达二十一年的治理,如今的大汉,可不是域外小国所能仰视的,在自己的手里,大汉定然更加迅速的发展!
在熹平二年的年初,天子也是再一次清闲了下来。
在他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还是朝中的任免问题,首先就是从三韩调来的曹操,曹操对于整个倭国局势,都有庞大的影响力,如今三韩只留下太史慈一人,担任三韩水军校尉,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好在还有刘备,田丰来协助,这两个都是能人,想来也不会让太史慈束手无策。
曹操可以代替郑玄的位置,这是天子早就想好的,他本来是想让曹操入驻尚书台,接替邢子昂,让邢子昂担任司徒的位置,可是思索了许久,他还是觉得,邢子昂和曹操虽都有才能,但是还达不到这种的高度,何况他们还年轻,若是现在就让他们坐上了三公的位置,那么日后,不就是无可赏赐了麽
经过许久的观察,在司徒的位置上,他想到了另外一个老臣。
此人极擅文赋,乃是大汉文赋大家,又通诸事,只是不善实践罢了,不过,他若是为司徒,也犯不着与王符一般,事事亲为,反而能给予邢子昂,荀攸,荀彧,曹操这些人做事的机会,能够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日后成为大汉栋梁之一。
而对于倭国,天子还是决定先不要轻易草率的做出决定了。
毕竟,在征服高句丽之后,大汉的首要目标肯定还是放在高句丽上的,先要将高句丽治理完成,将贺州,幽州,三韩,东濊彻底的连接起来,完成了这一步战略之后,大汉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倭国的事情,何况,在这些年来,在倭国不受重视的生口不断的被运到东濊地区,东濊在刘备的手中得到了大治。
这些倭国生口,对缺少人力的东濊地区而言,是最好的助力了。
熹平二年,二月
全城都是银装素裹,一片雪白,冷风不断的呼啸而过,雒阳城里都是空荡荡的。
皇宫,永乐宫
皇祖母孤独的坐在床榻上,宫女们都以为她已经熟睡了,便在门外守着。
皇祖母已经很老了,头发灰白,双目无神,脸上满是皱纹,看不出昔日那个贵妇人的模样,自从孝康皇帝逝世之后,她整日以泪洗面,以至于双目失明,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如今也只能四处摸索。
她伸出手,手背上满是周围,极为干瘦,在枕下小心翼翼的摸索着,从枕下摸索出了一个包裹,双手不断的摸索着,在寻找着什么。
门缓缓被推开了,一道金色的光芒从外射了进来。
一个娇小可爱的小婴儿从门外爬了进来,他很幼小,可却很可爱,满脸都是胖嘟嘟的,嘴里不知哼着什么,朝着董太皇太后爬了过来,太皇太后看到了!
婴儿抬起头,看着她,痴痴的笑着。
太皇太后认出了那熟悉的眼眸,双眼湿润,微笑着,不由自主的伸出了手。
婴儿瞬间消逝不见,太皇太后大吃一惊,连忙便要起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