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杨含竹只管经商,她是这一片的杨氏商行的掌柜,负责跟大夏人,以及从北方绕过弯过来的辽国商人对接。

    “含竹,是你亲自来的啊,走,去马车上,我们商议一下。”紫烟道。

    “这边的队伍……”杨含竹犹豫道。

    “朝廷的队伍,让他们走好了,大夏的公主,是来四象城见皇上的吧,皇上多半提前秘密来四象城了。”紫烟道。

    对于齐星云的行程,她作为隐卫统领,当然是提前知晓了的。

    ……

    四象城。

    齐星云比李元霜更早到了四象城,毕竟他从京城到四象城,不到一天就到了,而李元霜绕了个大圈,才到四象城。

    他拿着本札子说道:“朕还说呢!内帑的钱都哪里去了,你这个啊,朕现在用钱的时候,你握着这四千万两不吭声,险些误了大事。”

    王昀公公一脸委屈的说道:“皇上啊,这宫里也得花钱,再说万一哪里需要急用钱,也得留个钱备着不是再说,皇上也没问不是”

    “臣总不能外朝用




第5590章 不告而辞
    长坪村。

    正月初一日,小朵和项胜男小两口来了杨华忠家拜年。

    而杨若晴和骆风棠却没法过去一块儿吃晌午饭,因为,周家村的骆大娥他们一家五口来了骆家给骆铁匠拜年。

    骆铁匠是长辈,长辈的妹妹一家过来拜年,身为媳妇的杨若晴自然要留在家中待客,没有自己往娘家跑的道理。

    若是路远,只能把回娘家的时间推延到正月初二。

    不过因为杨若晴婆家跟娘家就一墙之隔,大年夜就过去拜年了,所以后面也就不急了,专心在家招呼周家人。

    期间,小朵和项胜男两口子也来了一趟骆家,把拜年的糖和糕送到,小坐了片刻就走了。

    是骆铁匠和骆风棠招待的他们,自始至终杨若晴都在后院灶房烧饭根本没空来前院。

    当晌午过后,周家人离开,杨若晴赶紧往隔壁娘家跑。

    照着以往朵儿回娘家的节奏,肯定是要吃过早夜饭再回去。

    没想到,当她赶到娘家的时候,堂屋里,孙氏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只茶碗唉声叹气,小花拿着笤帚在扫地,不见其他人。

    这跟杨若晴想象的不一样,三个女人一台戏,朵儿去哪了

    “朵儿他们呢该不会这就回去了吧”杨若晴诧问。

    孙氏抬起头看到杨若晴,道:“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回去了,说是娇娇又病了,朵儿不放心,赶着回去了。”

    杨若晴愣了下,她原本还有些懊恼来晚了没见着娇娇的面,没想到娇娇压根就没带过来。

    “娇娇啥情况前日五房办喜酒的时候我看着还行啊。”杨若晴道。

    孙氏摇摇头:“不晓得咋回事,我正琢磨着明日去一趟道观,请袁道长给掐一卦看看到底啥情况。”

    杨若晴蹙眉:“这生病了就要看大夫吃药,找袁道长掐啥又不是盖宅子啥的,还是别去。”

    小花把扫好的瓜子壳啥的归拢到门口面,没有往门口扫,等过了年初三再往外扫。

    这些东西在过年的时候都叫‘柴’,又通‘财’,在庄户人家看来,财不能往外扫,要归拢在家里,所以小花把这些瓜子壳啥的归拢到大门后面之后转身往桌子这边走来,并跟杨若晴道:“娇娇那孩子打从出生就脾胃弱,冷了热了,饿了撑了就容易闹肚子,呕吐,一直在吃药,看着都心疼人。”

    “方才姐没过来的时候,娘跟我这嘀咕,说会不会是娇娇的名字没取好,骄里娇气,所以不好养活。”

    杨若晴睁大眼,又看向孙氏,孙氏道:“我着实是这么想的,娇娇全名叫项白娇,这个白,当初是看她生下来白白净净的,可如今看来,白字也不好,但凡那些身子不好的人都白得吓人,脸上没有半点血色,白和娇凑一块儿就更不好。”

    “娘,照你这么说,咱娇娇得叫狗剩,狗蛋啥的才好养活”杨若晴问。

    孙氏道:“这些名儿虽糙,可好养活呢,有些名字太大了,孩子压不住。”

    “我那会子生小安的时候,村里有个媳妇也跟我同年生了个儿子,取名叫雷聖,”

    “当时大家伙儿都说那名字太大了,怕压不住,那人家不信,结果还没过三天那孩子就死了。”

    “咋死的”杨若晴又问。

    孙氏道:“吐奶呛死的,当时那媳妇就睡在孩子边上,许是喂养孩子太累睡沉了,没察觉……”

    杨若晴和小花对视了一眼,皆满脸唏嘘。

    孙氏突然回过神来,抬手朝着自己的嘴巴轻轻打了一下,懊恼道:“瞧我这鸡屁、股嘴,大正月的说那些晦气事儿做啥真是该打!”



第5591章 真相(上)
    孙氏愣了下:“先前朵儿和胜男走,你们爹跟我们一块儿出去送,在路边遇到熟人就在那说话,我们先回来了,还真不晓得他上哪去了呢。”

    小花道:“指不定是去五叔家说话了”

    孙氏道:“应该没去你五叔家,今个你五叔全家都去了蒋家拜年,新亲家头一回在一块儿拜年,八成要吃过早夜饭回来。”

    杨若晴道:“不管了,随爹吧,他有他自个的交际,横竖这会子也没啥事儿。”

    娘几个凑在一块儿聊天,不一会儿大安也抱着福娃过来了。

    睡醒后的父女两一个神采奕奕,一个黑葡萄似的眼珠儿滴溜溜的转,咋看咋招人稀罕。

    “福娃的名字取的好,有福气的娃娃。”孙氏接过福娃抱在腿上亲昵着,忍不住又想到了娇娇。

    杨若晴和小花只能赔着笑,又跟大安那说了明日去项家庄拜年的事。

    拜年是其次,主要是想看看娇娇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身为娇娇的大舅,大安也是满腹担忧。

    “好,明日就去,孩子这样半吊子治着,终究不妥,若是请大夫回家来照看不方便,索性就把孩子送去医馆住着治,等彻底痊愈了再回来也一样。”

    到了如今,家里的条件早已不需要去算计花销银钱的事了,一切对孩子好的,用就是了。

    大家伙儿商量妥当,杨华忠回来了,跟他一块儿回来的还有杨华明。

    老兄弟两个的面色都太好看,进了门顿时就带进来一股压抑的感觉。

    孙氏诧了,赶紧把福娃交给小花,起身迎到杨华忠跟前:“这是咋啦大正月的咋脸拉这么长”

    杨华忠闷声不响坐到桌边,不搭理孙氏。

    孙氏一看这情况更担心了,赶紧问跟在后面的杨华明:“老四,到底咋啦”

    杨华明摇摇头:“永仙那个混小子,昨日跟咱这说得响当当的,说愿意接老汉去白鹅镇住,结果今个天没亮就悄悄溜出了村,怕是偷摸着回了白鹅镇。”

    “先前余兴奎过来找我和三哥,说老汉早上起床看到杨永仙不见了,气得在那里发脾气,还哭了,我们俩就过去看了一下,老汉果真在气恼永仙的不辞而别。”

    听到事情的原委,孙氏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永仙离村的事儿,吓死她了,她还以为是旁的什么事呢。

    “别气了,永仙要走就让他走呗,他昨日在这里保证的时候我就不信。”孙氏道,起身给他们两个倒了热茶,又把装瓜子的碟子摆到杨华明跟前:“来,嗑几粒瓜子。”

    相比较杨华忠,杨华明似乎没那么恼怒。

    边嗑瓜子边道:“三哥,我看这事儿啊你也别犯难,老汉从前都是咱照料,反正余兴奎也在,咱照样提供钱粮就行了,没必要真的让永仙来承担,那小子他就是个怂包,没担当,你看透这一点就行。”

    杨华忠依旧不吭声,但脸色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沉。

    杨华明接着道:“不过,老汉这回对永仙似乎真有些意外了,听余兴奎说,昨日永仙当着老汉的面信誓旦旦保证了要带他去白鹅镇享福呢,老汉当时拉着永仙的手都感动到哭了,这才过了一宿,就又哭了,先后哭两回,嘿嘿,意义不一样啊!”

    杨华忠看了杨华明一眼,那眼神如同寒霜冰雪,唬得杨华明后面的话都噎住了。

    杨若晴一直在观察杨华忠的神色,直觉告诉她,老爹的脸色这么难看,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大堂哥的不告而辞。

    “爹,是不是余兴奎跟你说了



第5592章 真相(中)
    杨华明眯了眯眼,满脸的诡秘,语气也变得有几分阴森:“我强烈怀疑他上山故意支开小安和大宝,是想去偷供品!”

    “偷供品怎么可能,他又不是乞丐,老四你就别瞎起哄了!”杨华忠当即否定了杨华明的猜测。

    杨华明梗起脖子,涨红了脸辩驳道:“三哥,我可没有瞎起哄,这偷供品可不是为了果腹,指不定是用来做其他荒唐的事儿!”

    “这话又该咋说”杨华忠又问,神色再次严肃下来。

    杨华明道:“我在道观打杂,可是见过不少袁道长给人做法事,其中就提到了这供品,好像有点邪乎。”

    “说是这供品有人尝过,明明出锅的时候是放了油盐的,可只要在坟头摆了一遍你再尝,就啥滋味都没有了,这说明被祖宗享用过了,永仙八成是偷了供品走了,至于做啥事儿,我就不晓得了,难不成是带去白鹅镇揉碎了撒到湖里喂鱼虾,好让鱼虾长得更肥美”

    对于这些荒诞的猜测,杨华忠听得眉头直皱。

    孙氏倒是听得有滋有味。

    杨若晴半信半疑,她对杨华忠道:“爹,你若不放心,咱可以悄悄进山去几位祖宗的坟前看看,瞧瞧那些供品是不是都不在了”

    祖宗们的坟地都在山腰和山冲里,山里的野兽这个季节几乎都冬眠了,即便少数没有冬眠的,那也是在深山里出没。

    山外头炮仗连连的,野兽们也是惧怕的。所以昨日上昼摆在坟前的供品,若是杨永仙没偷,应该就还在。

    杨华忠听到杨若晴的提议,又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

    “日头西沉了,这会子进山”他有些迟疑。

    杨若晴点头道:“想要查探究竟,咱就要行动起来,不然光坐在这里一万个猜测都是枉然,天黑咱都敢上山,何况这日头还挂在天上呢!”

    杨华忠还没做出决定,杨华明就直接拍板了:“三哥,晴儿说的对,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咱走一趟,你,我,我再去把永进他们也喊上!”

    杨若晴道:“四叔,今个大年初一,几位堂哥指不定都有事儿,你别惊动太大,把永进堂哥喊上,我去把棠伢子叫上,再算上我爹,咱几个悄悄进山一趟就差不多了。”

    杨华明点头,立马去了,这边,杨华忠也去后院换鞋子。

    杨若晴则回了骆家,跟骆风棠那说明了情况,骆风棠正在寝房里研究兵书,闻言二话不说就换了衣裳跟在杨若晴身后出了门。

    在杨华忠家汇合,杨华忠,杨华明,杨永进,再算上骆风棠和杨若晴,五口人进山妥妥的。

    ……

    五人进山后,径直往老杨家的几个祖宗坟前奔去。

    几个祖宗的坟地几乎是连在一片,分别是老杨头的亲爹,养大了他的母亲(并非生母)。

    亲爹坟边不远处一座后来立了碑的坟,那是老杨头的亲娘的坟。

    除此外,不远处还有小老杨头的爹,老杨头和小老杨头的祖父母的坟。

    几人在这些祖宗坟前找了一圈,发现之前大家伙儿带过来的供品都在。

    “这边没少,咱往那边去,大哥二哥的坟前也走一圈。”杨华忠道。

    五人接着往左手边走,左手边有两座坟并排矗在一块儿,两块墓碑上刻着的名字分别是杨华林和杨氏。

    杨氏的坟里面其实是衣冠冢,因为她当年是死于大瘟疫,所以死后尸身被烧了。

    看到他们俩的坟,杨若晴心情有点沉重。

    “二哥二嫂莫怕,我们不是有意惊扰你们的,是过来找永仙那个臭小子做坏事的证据,你们安息吧!”

    绕着他们夫妇的坟头找了一圈



第5593章 真相(下)
    这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众人来到目的地。

    面前的黄土地上,有两团弓起的小土包,四周杂草丛生,咋一眼看到不会让人联想到其他。

    但在知情人眼中,这两团小土包就让人心情沉重,一些不想回忆的过往,瞬间清晰起来。

    是的,这里面埋着杨永仙跟李绣心的两个儿子。

    周岁的哥哥修儿,以及李绣心腹中刚刚成型的男胎弟弟。

    当年李绣心生下修儿,得到杨永仙的宠爱,锋芒正盛下打算乘胜追击将廖梅英这个正妻拉下马。

    于是在修儿的周岁酒席上往银耳羹里放了泻药借此来栽赃廖梅英。

    结果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廖梅英没被拉下马,修儿却因误食了银耳羹腹泻致死。

    而李绣心本人也因为悲伤过度,情绪大起大落之下腹中的男胎也没保住,小哥俩成了大人争斗的牺牲品,强行被剥夺了长大的权力。

    春去秋来,当别人家的孩子被爹妈呵护着一点一滴成长的时候,他们小哥俩被埋在这冰凉的黄土下。

    因为生母李绣心在坐牢,生父杨永仙是个不靠谱的,所以这小哥俩的坟一直都没人打理。

    而老杨家的其他人,照着规矩也不便过来打理,因为是早夭的孩子,他们更没有自个进老杨家祖坟那片。

    看着视线前方那两团被杂草埋没的小土包,杨若晴不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

    其中有一个桥段便是那些早夭或未成型便折损的孩子婴孩们,他们的魂魄无法入轮回,便一直聚集在三途河边,奈河桥下。
1...36383639364036413642...38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