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激荡年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但这个时候拿了5000万,以后再想剔除出去是付出了巨大的痛苦的。

    与此同时,面对微信的强势崛起,鹅厂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们一方面快速建立外卖场景,一方面联合了美国的团购网站Groupon一起成立了中文版的团购网站。

    这几个月之内,他们本来是有机会构建和微拓的竞争格局的,但这个中文版的团购网站接连搞出抽奖造假(中奖者为内部员工)、水壶造假、手表造假等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

    大公司的合谋创业往往是搞的一地稀烂,因此这家命名‘高朋’的团购网站许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一时间是阿狸乘上了快车道,鹅厂搞的高朋已经是付不起的阿斗,团购打折弄了一堆假货,完了还给消费者赔偿,钱是小事,消费者的信任已经没了,温晓光甚至很少去关注这么家中美合资企业。

    而且虽然看似提供的服务相同。

    但模式是不一样的。

    不论是外卖还是团购,鹅厂都选择自己建立公司,微拓的选择是开放平台给其他公司。

    创业者都聪明,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因此当微拓开始密切与高德地图进行接触时,鹅厂的激烈反应也没让温晓光觉得威胁巨大。

    换位思考他也会反应激烈,这是逻辑内的。

    只不过用处不大罢了。

    温晓光身处中海家里的同时,高德创始人兼CEO成从武的对面已经坐着投资部负责人李一丹了。

    2002年创业,2010年7月1日高德于纳斯达克上市,2014年高德卖身阿狸。

    卸任后的成从武留下了一句话:当上市公司的CEO真的很累。

    华尔街是个极为短视的地方,只要一个季度的财报不好看,股价立即就下来,所以CEO只能一直追求利润的上涨,且没有终点,有的时候为了财报好看,往往还会做出一些很‘短视’的事。

    比如雅虎,只要觉得本季度财报不好看了,那就卖点阿狸的股份,至于说这些股份三年后会有多少上涨空间……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吧。

    因此,成从武也有一个上市公司CEO的天然使命,追逐业绩的上涨,最好是连续上涨。

    这种使命逻辑,不是说股价下跌就损失的不行了,而是股价下跌的时候股东和董事会会有话说,说白了,你工作干的不好,让股东损失钱,就有被换掉的风险。

    基于这种使命,微信的橄榄枝他一定是要考虑的。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也是最近被O2O这个热词给弄出来的。”

    李一丹直言,“您请讲。”

    成从武讲:“基于位置信息服务,高德也很具备作为O2O入口的资质,可微拓又投资美团、又投资高德,这不就是双手互博了吗?”

    “本质上我们不是一家投资公司,成总。”李一丹回答的很犀利,“我们是一家聚纳社交流量的公司,服务微信用户是宗旨,至于投资会不会增值,很少在温总的讲话里面提到。”

    “换句话说,相关企业的竞争行为完全是自主意识的选择,成总希望我们多加影响吗?”

    成从武笑了笑,这个女子倒是长了一张巧嘴。

    “微信是希望能够服务到一些企业,向他们开放流量,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但流量用不用的好,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这是温总的理想?”

    李一丹摇头,“这是我们的理想,温总没有要求我们去实现他的理想,他是提出了一个我们共同的理想,他是领导者,他领导着我们共同实现这个理想。”

    其实这也不需要怎么忽悠,谁还不想参与进一家大企业的成长历程,温晓光提出的东西极具诱惑力,自然就成了大家的理想。

    成从武羡慕道:“看来国内除了阿狸的团队,温晓光的微拓团队也是相互配合的非常好的。”

    他们都知道,上次的移动互联网大会其实也不是温晓光个人多么牛逼,整个活动的创意是林若生搞出来的。

    而他眼前这位气质美女也不是平庸之人,能言善辩的。

    温晓光的确是找到了一群优秀的人。

    李一丹微微笑,随后直接问:“鹅厂那边给了您什么优厚的条件?”

    “快人快语啊。”

    “合作嘛,哪方条件更好选择哪一个,这也不是谁对谁错或是哪一方需要不好意思的事,只是我自信我们的平台应该更加成熟一点。”

    成从武叹口气,“那我也就直说了,这的确是两难之选。现在微信势头更大,但你要说BAT的这个级别的公司……完全不当回事,我讲的出来,您也听不进去。不过我个人的确对于微信的意向更为强烈一点。”

    李一丹点头,温总和这个人面谈过,他那张嘴可以的,肯定忽悠了什么,反观小马哥大概无法使出什么令人激动的话术。

    但的确,那是腾逊……他还需要时间考虑。

    之后,李一丹通过电话向温晓光做了汇报。

    家里人很快到了。

    温晓晓找了一圈没见人,“梦洁,晓光呢?”

    “接了个电话,打电话去了。”

    温晓光在电话里问:“他最后的顾虑是什么?”

    “害怕上错船,也舍不得钱,那一边应该是承诺了注资3亿美元。”

    “在你的投资生涯中,一般这种时候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李一丹讲:“我听说当年乔布斯说服可口可乐的总裁时,问他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温总,虽然这么想有些迷信,但我始终认为从零创业成功者有一种天生的人格魅力。”

    他的嘴值上3亿美元了嘛。

    他干脆道:“回到北金的时候,让他留个时间见我。”

    李一丹听了很开心,“好!”

    她就是对老板的这种自信而感到自信。

    温晓光舍了电话去门口迎接一大家子。

    “去哪儿了,找你半天。”

    “接了个电话。”

    “记好了啊,大爷家的儿子温春良,女儿温春美,二大爷家的儿子温春辰,女儿温春景。”

    温晓光无语,“还好联系不紧密,他们弄个良辰美景是好听了,可这要续上了家谱我不得叫温春光?”

    春光?是春光乍现的春光嘛。

    孙梦洁忍不住噗嗤一笑。




第505章 四世同堂
    重生是有这个风险的,温晓光想想真悬啊,这家伙要是一重生发现你真叫这名字,心态瞬间就蹦了。

    这么顺着一想,其实温春晓也特别不好听,可能是春这个字有问题。

    他这心理活动奇怪的很,胡思乱想几分钟温家老爷爷的已经下车了,后面跟着的,是一大家子。

    老人家八十九了,真是高寿,满头银发,嘴巴歪了,说是以前战争年代打仗留下来的,但人似乎没有老糊涂,孙女搀扶还是可以走路的。

    他俩儿子也是老头子,大爷六十六,二大爷六十三。

    大爷家的温春良,按理说是他们姐弟俩的堂哥,但已经是个四十多的中年人了,儿子个头最显,要有一米八的样子,今晚穿的特别正式。

    温春良的头发比三个老头子还少,脑门光秃秃,戴着厚厚的眼镜,温晓光记得,姐姐说过他是学者来着,做研究的。

    二大爷家还是一对双胞胎的孙女,真叫一个四世同堂。

    温晓光忽然觉得原本这儿的温家应该也不差的,人数那么多,而且基因强大,该帅的帅,该美的美。

    他打量着对面这一群人,人家也打量着他。

    温家,出了一个温晓光啊。

    “有没有觉得有些可惜?”姐姐忽然小声问他。

    “为什么?”温晓光不解。

    “我忽然想起了爸妈,哪怕在一个也好,他们一定会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这样的时刻的确是会想到过去不受人重视的父母。

    他揉了揉姐姐的肩头算作安慰。

    “开心点。”

    “我是开心的。”

    人到了就去看看吧,按照道理温晓晓是姐姐,但主事人显然已经成了温晓光,大到一个企业组织,小到一个家庭结构,甚至是夫妻关系,你讲话是否管用几乎都是由你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今天的社会,一个人的能力已经被现实诠释成盈利能力。

    但对温晓光是好的,因为他有钱。

    今天大爷家是5人,老夫妻加一双儿女还有一个年轻的大孙子。

    二大爷家是6人,老夫妻加一双儿女还有那对双胞胎孙女。

    算上八十九的老人一共十二人。

    “是前面那人吗?”看着前面有一个少年人从楼梯上走下来,温春良问道。

    和他平辈的两个妹妹都是从国外回来的,地广人稀的地方是有小楼可以住,但也远远未到今晚踏足的这个地方。

    太夸张了。

    “是了吧。后面是晓晓。”

    “走吧。”

    老一辈人都已经退休不谈。

    温晓光这辈的,温春良是学者,温春美是在美国一家建筑设计公司正常做职员,温春辰没什么大才,三十多的年纪混了个事业单位小员工,撑不死饿不坏,混日子就行。

    他的亲妹妹温春景应该是这个家里面最厉害的了,在加利福尼亚西海岸一家排名前几的律所工作。

    再往下一辈,温晓晓就没太清楚了,按年纪上算,那大小伙儿和双胞胎才是他们的同龄人。

    见上面了,先把称呼叫定,八十九岁的二爷爷先让孩子们把自己对温晓光喊的称呼叫出来。哄哄闹闹好几分钟后,随后全部入桌。

    温晓光想着坐下来再说,不然你一句我一句的还累死劳资呢。

    一共十六个人,管家弄了个豪华房间加大圆桌,这下安静多了。

    四十多的人脸上都挂着笑,三个小年轻没什么表情,略有拘束。

    这一屋子都算是他确确实实有血缘关系,而且还和家里面有点关系的人了。

    温晓光态度还是一直如此,他不反感亲戚们向他靠近,弄个众叛亲离的也不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但也不会毫无标准的当慈善家。

    温晓光说:“首先我还是先欢迎一下,我姐之前和我说过有这么一回事,我说我再忙也一定要见一下家里的亲戚,所以很开心见到二爷爷、大爷二大爷还有各位哥哥姐姐,我就说我不会倒霉到只摊上这么一个姐姐,我肯定是有哥哥的。”

    气氛稍显僵硬,他这句话玩笑话可以让大家松一松。

    就是惹来了温晓晓一个严厉的眼神。

    “那什么,晓光你喝酒吗?”二爷爷出声问他,看起来这将近九十岁还要和他干一杯一样。

    “有酒,我们都喝一点。但我不能喝多,明天我得去杭城开一个投资人会议。”

    “会议?”老人家不懂。

    温春景说:“爷爷你就别想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会。当工作就是了。”

    温晓光笑了笑,他也不是故意甩这些词的,那小年轻都听得懂,只是听的多,接触的少罢了。

    “不会叫你喝多的,怎么好意思叫你喝多。”温春良这斯文人说话一股子柔柔的味道。

    家里的仆人上了酒,拆封的时候小心的不得了。

    温晓光不爱酒,也不懂酒,大概是名气大的就买了。

    “孩子们喝吗?”他面向那三个孩子,一个侄子,两个侄女,“不喝的话我叫人给你们拿其他饮品。”

    “喝吧,头一次见面敬你们叔叔一杯。”温春景替他们回答了,“虽是叫叔叔,但晓光和你们年纪差不多大,能喝的。而且这酒是很名贵的酒,不容易喝到的。”

    这些人里大概是她才认识。

    其余人也是听她这么说才讲目光放在这酒上。

    “我喝一点吧。”大侄子叫温闲,这是他到目前为止开口说的第二句话,第一句是叔叔好。

    “这是什么酒?”温春辰忽然来了兴趣。

    “路易十三。”他的亲妹回答了他。

    说了还是一脸茫然,跟没说一样,此刻是别人炫富还看不出来的真实画面。

    “路易十三,那不是法国皇帝么?”

    温晓光回答说:“也是白兰地的一个品牌,喝喝看,如果喜欢就带几瓶,我这里还有。但我不是懂酒的人,品不出其中的味道,朋友推荐说不错才选的。”

    “喔?我看看。”温春辰不像搞学术的春良那样稳重,拿起来就开始研究,吓的家里的佣人心头一紧。

    温春景想着提醒哥哥一声,也不让他尴尬,就靠近了小声说:“拿着小心点,两万多一瓶呢。”

    温春辰小手一抖,很小心的放下了,也不再嘻嘻哈哈的没个正行,这一瓶酒抵他四五个月的工资呢。

    一直没开口的温春美说话了,“这么些年你们两个不容易,我在美国太久,都没听说你们姐弟俩相依为命的事,辛苦了,我听说你是的堂弟以后,在报纸上读了很多你的故事,今天还真想听听你自己讲自己的故事。”

    他们这四人,一个规规矩矩的学者,一个像母亲一样散发母性光辉的家庭女性,一个吊儿郎当的混子,一个有实力的中产阶级。
1...198199200201202...3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