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洪荒二郎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言归正传

    镇元子顿时扶须大笑,却是颇为洒脱,“人人都道小友你桀骜,今日得见何以是如此知礼的后进稍后定要与贫道对饮一醉,哈哈哈!”

    杨戬自然连声答应,还解释了句:“晚辈这只是一具化身在此地,真身有些脱不开身,望前辈勿要介意。”

    “无恙,无恙。”

    镇元子引着,杨戬又与其他几位大修见礼,倒是颇为融洽。

    除却镇元子之外,其他几位杨戬都没听过他们的名讳,但这几位大能身上流转出的道韵,让杨戬都是心中折服。

    洪荒其实有诸多这般高手,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便如收徒前的玉鼎真人那般。

    杨戬不知不觉已经能与这些人物相交,却也是对杨戬实力变相的认可。

    总算,这群最小都十几元会的前辈高人们,有些试探性的将目光落在了黑灵初祁的鬼面具上。

    镇元子轻叹了声,目光中带着少许回忆与沧桑,沉声道:“初祁,与贫道都不认了吗”

    黑灵主的身体颤了下,将头别了过去,避开了镇元子的视线。

    “我非初祁,她已死了无数岁月。”

    “唉……”镇元子怅然不已,却只是摆摆手,并未再多说什么。

    轩辕黄帝在一旁笑道:“不如进洞说吧,这般也非待客之道。杨小友,我给你备了一壶好酒,不如前去同饮一番”

    “好,我刚好有事要问前辈。”

    杨戬点头答应了下来,他往前走,却被黑灵主抬手抓住了胳膊。

    那细嫩的手指抓的杨戬这具化身差点散架,杨戬扭头看了她一眼,在她目光中读出了少许彷徨与恼怒,似乎在气愤杨戬竟甩下她一人。

    “前辈,看来只能稍后了,”杨戬对轩辕黄帝拱拱手,歉然的道了句。

    轩辕黄帝一副他相当理解的慈爱表情,在杨戬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嘛……

    “晚辈想求见燧皇。”

    伏羲道:“随我来吧,遂皇已等候初祁公主多时,请。”

    按辈分来说,若不论前世,小黑尚在伏羲之前,五帝都只是她的晚辈,还是隔了许多代的那种。

    其他上古而来的修士,根本与三皇五帝无法论辈分;而初祁曾是上古人族最大一部族的公主,地位尊贵,按礼数他们不得不外出相迎。

    至于镇元子与其他几位大能,纯属过来凑热闹的,想见见上古时的人族公主罢了。

    入了火云洞,黑灵主依然亦步亦趋的跟在杨戬身后,杨戬这具化身的胳膊当真是快被黑灵主给捏碎了。

    到了熟悉的洞内岔口,各位前辈高人止步,示意两人独自去最边缘的岔路。

    能明显感觉出黑灵主眼神的细微变化,她的心境纵然坚如磐石,此时也有了小小的湿润。

    这条岔路出奇的有些长,一直向下,各处长满青苔,有不灭的灵火在各处飘动。

    燧人氏,三皇之中唯一一个纯粹人族出身的天皇,也是带人族从巫妖大战的残骸中慢慢站起来的人族先贤。

    世人如今流传的,大多都是燧人取火的典故。

    火,开蒙之源,文明之始。

    燧人取火,其实也是在暗指燧人氏在人族大兴之路上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戬心中流转着这些念头,前方出现了少许火光,一扇石门就在前方静静的竖着。

    两人刚停下步伐,里面就传来了一声有些苍老的呼喊。

    “进来吧。”

    杨戬皱眉不已,因为他在这声呼喊中听出了虚弱无力,听出了垂垂暮已,还有几分被压抑的激动。

    而且,石门纹丝不动,似乎是要他们去推。

    “晚辈杨戬……冒犯了。”

    杨戬向前两步,抬手抵在石门之上,只是稍微发力,石门便缓缓打开。

    阴暗的石洞,滴答的水声,一束光自遥远的上方照下,将石洞最中央的石台照亮。

    石台上,一个几乎只剩皮包骨头的老者盘腿坐在那,身体被数十道黑色铁链洞穿,铁链延伸到石洞各处,钻入了一股股玄色气息中消失不见。

    “啊——”

    黑灵主突然一声低吼,甩开杨戬就冲进了洞中,两把璀璨的亮光闪过,直接斩在那一根根铁链之上。

    但无用,这些铁链仿佛无形之物,黑灵主的弯刀能轻易将铁链斩断,但铁链又会转眼闭合。

    “为什么!”

    “为什么!”

    黑灵主仿若一只失控的野兽般,手中的弯刀不断斩下,整个石洞转眼都被她快速闪烁的残影




第六百四十八章 幽冥涧惊变,燧人传薪火!
    “你去过幽冥涧可寻到那尸修谷”

    幽冥涧,尸修谷

    位于北俱芦洲之北,北海玄冰之下,杨戬当年与吕纯阳、白泽一同接六丫回三界,就是在尸修谷的最深处。

    听闻天炎道子所言,杨戬心蓦然提了起来。

    尸修谷、尸修谷……莫非……

    “死而复生!”

    一旁黑灵主低声道:“能否先救我叔父出来”

    “救不了,我尚未突破圣人境,”天炎道子回答的果断,黑灵主还要再说什么,却被遂皇阻止。

    燧人氏温声道:“祁儿莫要插话,他们要商议的是洪荒存亡之大事,也干系人族今后是否得存。”

    黑灵主默然无语,静静看着相隔半丈的杨戬和天炎道子。

    不知为何,她觉得这两人有些相似,但又说不出哪里相似。

    “与你看,”天炎道子严肃着面容,道袍的袖口化出一抹云雾,云雾将杨戬包裹,两人身周的环境瞬时变幻。

    他们只是站立不动,但又仿佛到了北海之地,伫立于北俱芦洲的雪山之上,眺望着北方的冰原。

    冰原之中出现了一个可怖的裂缝,裂缝之中涌出源源不断的黑气;而北俱芦洲的瘴气似乎被某种莫名的力量所引动,源源不断的朝着北方飘去,将黑气围困在裂缝周围千里。

    杨戬沉声问道:“何时之事”

    “三日之前,对方没有给我们半点应对的机会,天道封锁了这些动静,没惊扰洪荒中的修士。”天炎道子声音依然平淡,似乎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天炎道子抬手轻轻一划,两人身周景色变幻,直接到了裂缝之上,朝着那滚滚黑云落下。

    入了裂缝之中,杨戬眉头顿时皱的更深了些。

    裂缝两侧是极厚的冰层,而在这些冰层之中正冻结着一具具排列整齐的尸身。

    “这是……尸修谷的尸修!”

    天炎道子道:“不错,除却大罗境的少许尸体,其他尸体尽被赶了出来,也已没了半点活气。”

    突然画面停顿,杨戬低头看去,所见尽是天炎道子之前所见之景。

    脚下是一层无形的壁障,黑气便是源源不断从其中溢出,但这层壁障却将天炎道子的身形完全止住。

    而后,杨戬看到了一道道流光砸向下方,但流光尽皆破碎;

    那口熟悉的大钟现身,但大钟砸落,却无声无息的停在那,完全无法下落,甚至发不出半点碰撞的声响。

    混沌钟竟毫无作用!

    杨戬手心顿时冒出几滴冷汗,正当杨戬要开口询问,忽而脚下出现了几道灰色的线条,线条搭出了两只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眼眸,毫无波动的注视着他们两人。

    毛骨悚然!

    杨戬竟有毛骨悚然之感!

    虽然这是他化身,但元神一体三分,与他本体的感知其实一般无二。

    只是这眼眸,就让他心神都在不自觉的颤抖。

    而后便是光影迅速转换,天炎道子以混沌钟罩着自身,狼狈的退出大裂缝中,回到雪山之上,注视着北海冰原。

    天炎道子的衣袖再次扫过,杨戬与他身周的光影破灭,石洞的幽暗景色再次回转。

    久久无言。

    不只是杨戬与天炎道子,在一旁看到了大概景象的黑灵主与燧人氏同样陷入了沉默。

    总算,杨戬开口问了句:“地府安否”

    “暂时无恙,几位圣人第一时间封了地府与幽冥涧之间的所有通路,”天炎道子摇头道,“但在三界而言,幽冥界实力最弱,且因是建在血海之上,本身就有太多破绽。”

    杨戬低头一阵沉思。

    燧人氏叹声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黑灵主则是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坐在石台上,冷眼旁观。

    天炎道子又道:“你也不必着急,我们还有准备的机会。”

    “多久”

    “短则三千年,但最长不过万年,”天炎道子声音始终波澜不惊,但却夹杂着少许无奈,“而且这并非是最终大劫,按四位圣人推演的结果,最先从其中走出来的,应当是死而复生之人。”

    “比如,”天炎道子扫了眼一旁的两人,淡然道:“比妖族巅峰时期还要强盛数倍的妖族高手与妖族大军。”

    黑灵主顿时站了起来,而杨戬却开始不断踱步。

    “龙凤会出现吗”

    “难以断言,但应当不会出现太多,”天炎道子摇摇头,“远古大战,凤族陨落的高手尽皆化作火羽消散,龙族的绝大部分战死的尸身,都被用作搭建朝圣古路。”

    杨戬稍微松了口气,“若只是妖族,那还好应对一些。”

    “其实不只是妖族,还会有人族,精、灵、先天生灵,”天炎道子道,“但凡在远古、上古陨落,且魂魄、尸身皆消散者,皆有可能会从黑雾中走出来。”

    杨戬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骂道:“那还打什么若真是这般,胜算可有半成”

    “所以才要去争那一线生机,”天炎道子反而露出少许笑意,似乎看杨戬干着急相当有趣。

    来回踱步,杨戬不断问一些讯息,天炎道子也是将所知尽数告知。

    天庭已经做出应对,大批天兵天将驻扎在北海;北海龙宫的龙族已开始遣散老弱病残去其他三海,只留下了精兵强将,一同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大战。

    这点,倒是让杨戬稍感欣慰。

    “黑云是何物”

    “不知,似乎是死气,但无法清除。三清他们也只能以北洲的瘴气暂时困住,”天炎道子笑道,“是不是感觉束手无策”

    杨戬想起那双淡漠、毫无任何感情与生气的眼眸,“强敌明明已现身,还大摇大摆的直接出现在了北海,就在五部洲这片天地……”

    “这说明了两点。”天炎道子晃动着手指,“第一,对方并没有将我们放在眼中,准备直接用‘死而复生’这一招毁灭洪荒。实际上,这也是他们覆灭太始、太极、太素时常用的伎俩。”

    杨戬叹道:“还要多谢他们瞧不起了,给咱们留下些希望。”

    &



第六百四十九章 战舟遭袭
    杨戬并未多说什么,在石台前盘腿坐下来,依照燧人氏所说,将薪火捧在手中,仔细感受它的存在。

    是火亦非火,似玄亦超凡。

    这是上古时期那几乎灭族的黑暗岁月所孕育的火种,点燃了五部洲、三千世界的人族之火后,伴随着燧人氏在此地常年幽闭。

    它非宝物,亦不像是三昧真火那般神通,其诞生于人族俗世之内。

    若当年人族留的血最后化作了何物,应当就是这颗不停跃动的火苗了吧。

    燧人氏温声道:“可将它蕴养于灵台之内,你化身与本体似乎同根相连,化身便可吸纳此火。”

    “是,”杨戬应了句,闭目凝神,细细感悟。

    渐渐的,手中火苗消失不见,杨戬此地的化身,远在混沌海黑灵界的本体,甚至还有那坐在玄都城城墙上的另一具化身的心底,都出现了这团幽幽的橘红色火焰。

    一声自上古而来的轻叹,仿若在混沌海各处、在四荒九天各地响起。

    载负九州路,血骨筑万城。

    本自无归路,何来春秋度。

    杨戬心中渐渐浮现出了一幅幅画卷,从人身蛇尾的女娲娘娘捏土造人,到人族开始兴盛、遭逢重重劫难……

    这火,是人族沉甸甸的历史,是那些夭折的幼小生灵心中的不甘与期许。

    但这团薪火又无比的纯澈,虽然带着历史的厚重,却闪耀着一线生机与希望。

    燧人氏那深沉的嗓音在画面内外穿梭着。

    “人族不易,生灵皆不易;混沌有无而有,天地由乱而序,人族诞生于这片天地中,这是人族的纯粹。”

    “但人族生而弱小,需与万物争,需与天地争,最后又争到了人族之内,血脉相残,这是人族的顽劣。”

    “一路走至今日,人族从未后退,也从未因失了谁、没了谁,而亡族灭种。若这天地有终焉,人族亦有终焉,若终焉便是无边的黑暗,那唯有这团火,能再燃起人族的盛世。”

    “杨戬,自古而来,人族需要的不是一个皇者,更不是什么帝君,人族需要的,只是一个希望罢了。”

    燧皇的话语随着一声轻叹渐渐飘远,杨戬皱眉沉思,借着遂皇的指点,体会着薪火之力。
1...287288289290291...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