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在这一点上朱宏三很欣赏后世的吴三桂,吴三桂是个大汉奸不假,但是他在云南主政二十多年,对贵州的水西大下杀手,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杀光水西彝族军民二十多万,致使在这个地方存在1500年的彝族吐司王国水西彻底亡国,彻底终结了从明嘉靖开始的水西之乱。

    所有民族问题在朱宏三这里都不是问题,都杀光了还有什么民族问题。所以朱宏三不准备使用沐家在云贵用的怀柔手段,而是准备派出一个狠人,比吴三桂还要狠的家伙。这个人选朱宏三早就有了,那就是历史上那个四姓家奴李成栋。

    抡起狠来吴三桂和李成栋相比就是一个吃斋念佛的老太太,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历史上的广州屠城,都是这个李成栋搞的,论起杀人吴三桂还真没法和他比。现在这个屠刀就在朱宏三手中,朱宏三也不准备雪藏,正好放到云贵去对付那帮少数民族。

    朱宏三想到这对身边的张煌言说道:玄著,你记一下,命前军大都督,建宁郡王李成栋,带领五万人马先经由梧州府进入广西,然后由思恩府进入云南!朕带领禁卫师六师和十一师,五日后起行,攻打朱由榔的陪都桂林!

    朱宏三在这分派任务,陈子壮那边已经和吕大器会上面了。

    吕大器这几天吃了很多苦,一个俘虏,再加上辱骂过皇帝,锦衣卫自然不能对他手软。陈子壮看到吕大器浑身的伤痕,叹气说道:俨若兄,小弟来看你了!

    吕大器听到有人来见自己,挣扎的起来一看,正是自己的好友陈子壮。吕大器想到就在两个月前自己还意气风发的去劝说陈子壮,哪知道现在掉了个,自己成了阶下之囚。

    集生,你来了,哥哥现在这个样子让你见笑了!

    俨若兄,你我相交二十多年,小弟怎忍心看着你受苦?这次特地来救你!

    吕大器苦笑一下说道:救我?我辱骂楚逆,他怎能饶过我?

    俨若兄,你可想错了,神武皇帝虽然有万般不好,但是对人才那是求贤若渴,陛下已经打赢小弟,只要俨若兄同意,立刻就可以放你出去,并且让你担任云南巡抚!

    吕大器一听就愣住了,那个昏君竟然有这么好心?

    集生贤弟,多谢你的好心!当时你和我说的忠臣不事二主,现在老夫也要当一把忠臣!请集生贤弟回去吧!

    陈子壮太了解吕大器了,这个老家伙生姜之性老而弥坚,不过陈子壮在来以前就准备好了说辞。

    俨若兄,小弟知道你忠于桂王,但是你的门生弟子呢?你在四川的家人呢?陛下说了,你要不辅佐他,占领广西就是你的门生弟子身死之时,占了四川后就将你全家流放,女眷发卖教坊司为奴!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
    吕大器一听朱宏三要这么对付自己的妻儿老小,气的戟指怒目道:这个昏君,老夫。。老夫做鬼也不会饶了他!

    其实朱宏三并没有说过这些话,但是依着朱宏三的为人,吕大器立刻就认定是朱宏三说的,气的也不顾身上的伤痕,在牢房中站起来大骂朱宏三。

    陈子壮看吕大器发火,接着说道:俨若兄,你一死了之,史书上倒是能记上一笔,但是可苦了广西云贵那些黎民百姓了!

    集生,他们和老夫的死有什么关系?

    俨若兄,广西云贵的地方官大部分都是你们东林党的人,很多都是你和瞿式耜的门生,你这个当老师的效忠桂王,你的学生自然有样学样!神武皇帝什么性格你也知道,你的学生为了学你必定激烈抵抗,到时候受苦的还不是黎民百姓?

    吕大器虽然也搞党争,也拉帮结伙诋毁政敌,但是他还是一个好官。现在听陈子壮说广西云贵的黎民百姓要因为自己被神武昏君迁怒,心中自然不忍。

    陈子壮看到吕大器心中有所松动,接着说道:俨若兄,皇帝陛下已经答应,只要你出山,并不让你去桂林和桂王见面,而是去云南主政,这还不和你意吗?

    吕大器想了想说道:我先考虑考虑!

    俨若兄,你还考虑什么,我来时听说陛下已经下了圣旨,让建宁郡王李成栋去攻打云南,李成栋是什么人你也知道,一个流寇出身的武夫,这样的人你还能指望他如何善待百姓?俨若兄,你要晚同意一天,云南的百姓可就多受一天苦啊!

    陈子壮看到吕大器低头不说话,接着劝说道:俨若兄,你还准备为桂王卖命吗?你看看你们,朝堂上丁魁楚把持朝政,你和瞿起田空有一副报国的忠心,但是结果呢?桂王优柔寡断,根本没个准主意,下面何腾蛟和胤堵锡也闹得不可开交,明明你们有军队六十多万,却不能团结一致,有力也使不到一处。

    俨若兄你看看四川,明明满清已经被击退到川北几个府,可是你们呢?四川的各个大小势力本已割据自雄,你们又叠床架屋地委派总督巡抚等方面大员。随之而来的是互相争权夺利,抗清大业被置之度外,文官武将热衷于大打内战。而你们又听从各个巡抚总兵的保荐,给大小将官加官进爵。这种一味以官爵收买人心的愚蠢做法,更加剧了四川军阀的割据和倾轧。结果川北的满清没人管,先后发生杨展攻杀马应试又被王祥击败之战;王祥与皮熊之战;袁韬武大定击败杨展攻占嘉定之战;于大海李占春等攻杀朱容藩之战。你说说你们那个永历朝廷还能有什么大作为?

    吕大器没想到陈子壮对自己这边这么了解,陈子壮说的真是句句真言,本来永历朝廷的实力在神武朝廷之上,可是这两年被内耗消耗了大半的实力。

    吕大器虽然也同意陈子壮说的,但是嘴上却反唇相讥:你们神武朝廷不也一样?你陈集生不也被罢官回家?

    陈子壮听吕大器说起自己的丢人事,老脸一红。

    俨若兄,我们虽然也党争不断,但是我们有英明神武的神武皇帝,陛下虽然不读书,但是天生睿智,早在崇祯八年就预言天下大乱,这才早早准备,这占了天时!现在神武皇帝占有富庶的南直隶浙江江西广东,人口三四千万,钱粮无数,这是地利!更何状神武皇帝抢在桂王前面还于旧都拜祭孝陵,致使天下震动,这是人和!有此三点俨若兄还不准备弃暗投明吗?

    吕大器听陈子壮说完低头沉思半刻,现在神武皇帝大势已成,已经不是走下坡路的永历皇帝能对付了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借坡下驴投靠神武皇帝算了。

    吕大器抬起头对陈子壮说道:集生,我答应你辅佐这个昏君,但是我要见见这个昏君!

    陈子壮知道吕大器的脾气,害怕他见到朱宏三在一生气直接骂娘,那自己费这么大劲救他干什么?

    俨若兄,你既然答应辅佐,见到神武皇帝要保持尊敬,你能答应我吗?

    好,老夫答应你!

    陈子壮没办法带着吕大器出了监狱,去广州城里临时行宫拜见朱宏三。

    朱宏三没想到陈子壮这么快就说服吕大器,心中十分高兴,赶紧让人传见。

    朱宏三看到吕大器满身的伤痕走进屋中,装作生气的站了起来骂道:这帮锦衣卫的杀才,为什么将吕先生打成这样?李承恩!李承恩!

    老李赶紧走了过来,问道:皇爷有什么吩咐?

    你去锦衣卫看看,是那个混蛋下重手将吕先生打成这样,给我打二十板子!

    吕大器看到朱宏三在这做样子,心中十分看不起他,说道:楚王,不用责罚锦衣卫了,老夫这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朱宏三看到自己收买人心的计策没成功,讪讪的笑了两声,挥挥手让李承恩退下。

    吕先生受苦了,朕已经委任吕先生为云南巡抚,为朕取云南!吕先生可答应?

    楚王,请先答应老夫的两件事,如果楚王同意,老夫的这条命就是楚王的,如果楚王不同意,老夫就撞死在这里!

    朱宏三没想到吕大器还有条件,看了陈子壮一眼,意思是你们怎么谈的?怎么还弄出条件了?

    陈子壮在边上说道:俨若兄,什么条件说来听听,如果不违背祖宗成法我相信陛下能答应的!

    好,楚王,第一个条件就是请楚王将来饶过永历皇帝一条性命,永历皇帝毕竟也是大明宗室,还让他当个藩王可好?

    朱宏三一听是这个条件,心中合计,他本来准备抓到朱由榔直接弄死,现在吕大器却让自己留朱由榔活命,实在难办。不过朱宏三在一想也好办,到时候命令手下暗中处理就好,如同朱元璋当年弄死小明王韩林儿一样,那个有说朱元璋做的不对了,这个世界的规矩就是成者王侯败者贼。

    好,没问题,朕答应你,朱由榔以后还去衡阳当他的桂王,银两土地和崇祯朝一样,吕先生可满意!

    吕大器没想到朱宏三这么大度,点点头说道:好,第二条就是想让老夫去云南可以,但是老夫要督师云贵,并且还要便宜行事之权!

    现在整个华南的指挥权都在冯自用手中,冯自用的官职是督师两广云贵,吕大器这么一来就要分去冯自用一半的权利。吕大器这么说也是想要为难一下朱宏三,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气度。

    哪知道朱宏三哈哈大笑,半点都没犹豫,直接说道:可以,朕这就下旨,命吕先生督师云贵,四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并且节制云贵一切兵马!要知道朱宏三在广东的军队足有十万人,这可不是流寇那些男女老弱的哇凑份子,这十万人可是实打实的壮丁,在沙河之战中不到一万人就敢对上李成栋的几万人马。现在将这些强军都交给吕大器,弄得陈子壮都有些侧目。

    陈子壮可是知道,皇帝对手下的军队一向握的很死,冯自用说得好听是督师两广,但是对周玉的新军并没有指挥之权,现在皇帝将所有军队都交给吕大器,这份信任可不一般。

    吕大器不知道朱宏三军队的指挥机构,但是对朱宏三的大度也很惊讶,没想到这个楚王真是个人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吕大器想到永历朝廷那边党派林立,就是自己带着李定国出师广东,皇帝也在军中派了监军。

    想到这吕大器叹了口气,不说其他的,就朱宏三这份气度,就比朱由榔要强,看来这个天下真要属于朱宏三了。

    皇帝答应了自己的两个条件,吕大器也不做作,双膝跪倒口称陛下万岁!

    朱宏三赶紧搀扶起吕大器:吕先生请起,刚才本王下了军令,明天建宁郡王李成栋就要带着大军出征云贵,吕先生就不能休息了,下去准备一下明天和李成栋一起出征吧!

    吕大器点头,跟着太监出去准备。

    朱宏三打的算盘是将手中军队分为两波。冷兵器军队有李成栋带领,经过梧州府和思恩府直接打到云南,去将李定国的老巢先占了。自己带着三个师的军队走怀集,经过平乐府直接去攻占桂林府,直接让朱由榔无路可逃,争取在短时间内结束两广的战事,毕竟北方才是自己的主要目标。

    第二天,吕大器带着李成栋,还有三万五千冷兵器军队,再加上从李定国败军中挑选出来的两万精壮,一共五万五千大军,离开广州,北上梧州。

    朱宏三在广州又待了四天,接受南京运来的补给后,留被分掉一半权利的冯自用看家,自己带着三个师四万五千人,北上沿着李定国退兵的路线进入广西。



第六百七十三章 汉阳
    (谢谢书友书友43075447的捧场!)

    朱宏三出发的时候正是神武三年二月十八日,他不知道在他出发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长江边上的汉阳,满清的定远大将军,郑亲王济尔哈朗,带着东拼七凑来的二十万大军,在汉阳正式誓师,进攻南明神武政权,两边刚缔结不到半年的合约彻底玩完,整个中国大地刚熄灭一年多的战火又重新燃烧起来。

    事情的起因还是要从神武二年十一月份说起,当时济尔哈朗倒霉被多尔衮削爵,成了多罗郡王。不过孝庄在和佟图昌达成协议后,感觉手中实在无人可用。两黄旗都是豪格的人,在豪格被多尔衮处死后,这些人基本都投靠了多尔衮。本来代善还是个制约多尔衮的可靠人选,可是就在神武二年十月份,被多尔衮压制多年的代善也死在北京,两红旗的旗主都没了,两红旗现在也乱成一团(努尔哈赤这几个儿子真的很厉害,但是一个个都短命的很)。

    正蓝旗旗主是多铎,现在多铎死了正蓝旗也就归了多尔衮。现在唯一还算有些本事,并且不是多尔衮集团的就这么一个镶蓝旗的济尔哈朗。所以孝庄思前想后,决定去面见多尔衮,和他陈述厉害,争取放出济尔哈朗。

    多尔衮不愧是战略家,在听孝庄述说南北军情后,他敏感的认识到多铎在江西丢掉的二十多万满蒙八旗是自己手上的唯一机动兵团,现在不是想不想怎样打过长江去,消灭朱宏三的问题,而是要小心防备朱宏三越过长江攻击自己。要知道扬州再往北就是山东,距离北京可没多远了。

    同时多尔衮对佟图昌提出来的,联合永历皇帝朱由榔先对付朱宏三的建议很赞同。朱宏三现在已经占据了长江中下游最富庶的好地方,再给他几年的发展时机自己还活不活?所以多尔衮没怎么考虑就同意孝庄的要求,放出济尔哈朗,并且将京城中最后的两万机动兵团交给济尔哈朗。

    这两万人是两黄旗和两红旗的最后资本,多尔衮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动用自己两白旗最后的老本。不过孝庄就算知道多尔衮的小算盘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因为毕竟多尔衮已经做出让步,你两黄旗在不出点血也说不过去。

    现在代善刚死,代善几个能打的儿子岳托硕托萨哈璘瓦克达还没他们老子能活,在满清入关前就纷纷死了。现在袭爵的是代善的第七子满达海,虽然他老子刚死,但是现在也没办法,只能化悲痛为力量,直接出征。

    还有就是两黄旗的几员大将,两黄旗当年当然兵强马壮,但是随着豪格的死,两黄旗被多尔衮压制的厉害,几个能打的纷纷被迫害而死。现在只剩下图尔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塔瞻几个,这一次也都给济尔哈朗带上,济尔哈朗则带上自己唯一成年的儿子济度。

    兵力除了两黄旗和两红旗凑出来的两万人,还有在山西防备姜壤的汉军旗抽调出两万人,还有孝庄的娘家,蒙古科尔沁部也抽调三万人,有孝庄的弟弟索诺木带领,入关为姐姐助阵。同时山东和河南的军队不能动,这两个地方要防备扬州的明军,孝庄没办法只好将陕西的墨尔根和李国翰部两万人驻守汉中的唐通一万人调入湖广,归济尔哈朗节制。

    孝庄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因为多铎在江西丢了二十多万军队,现在满清整个防线上到处是窟窿。不过现在为了能迅速的消灭朱宏三,重新夺回产粮区南直隶,也顾不得那些了。就这样清廷在东拼七凑下,弄了十万人马交给济尔哈朗,除了这些还有扬州的五千两白旗精锐三万蒙古八旗还有驻扎在汉阳的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的七八万军队,总算凑够了二十万兵马,算是从人数上强过对岸武昌的明军。

    济尔哈朗在十月初五离开北京,他只带了两万正黄旗精锐,其他所有军队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分多条路线南下,到湖广襄阳集合。

    济尔哈朗在十一月初到达淮安,和扬州的明军交接俘虏后,带着队伍离开淮安,走徐州,从归德府进入河南。当年多铎的部队就是在河南染上瘟疫的,不过济尔哈朗运气不错,挑选的日期正是冬天,病毒都被寒冷的冷空气压制,并且出身辽东苦寒之地的满洲八旗,还很适应这种寒冷天气。

    在第二年的一月份,济尔哈朗终于离开河南无人区,到达湖广的襄阳府,这里是济尔哈朗在过长江前的大本营。

    远在汉阳的满清湖广总督罗绣锦得知定远大将军到了襄阳,赶紧带着手下湖广巡抚林天擎总兵唐国臣杨文富,还有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去襄阳拜见大将军。

    济尔哈朗看到湖广系统的文武官员都来了,将顺治皇帝的圣旨念了一遍。这二十多万军队来源复杂,有豪格系,有多尔衮系,还有代善系,最后还要加上来自陕西和湖广的明朝投降军队,这帮家伙心思各异,不过看到皇帝的圣旨上盖着摄政王的大印,一个个都明白多尔衮什么意思了。

    济尔哈朗看了看手下这七八十个官员,高声说道:各位,本王这次得皇太后皇上摄政王的信任,统帅大军,本王希望文武官员上下同心,报效朝廷!

    大家听济尔哈朗已经将调子定的这么高,一个个赶紧躬身说必不负朝廷厚恩,奋勇杀敌云云。
1...362363364365366...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