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福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我华年

    入夜,吴节度使接到台州守备来信。

    徐家军已集结与越州与处州的河道,不日将会抵达。

    吴节度使将自己关在书房一个日夜,出来后,他叫来吴二郎,命他整军,即刻发兵台州。

    吴二郎一惊,忙道:“阿耶,城里不过几千守军,便是加上大兄那边的人,也不足徐家半数,这如何能力敌”

    吴节度使唔了声,坚持命他整军。

    吴二郎无奈,只得前往军营




第五百三十五章 知悉
    入夜,徐家主派人将消息告知宁氏等人。

    没等过夜,整个徐家便已全部知晓。

    唯有还在月子里,早早喝了汤药睡下的崔十一不曾知晓。

    宁氏派了管事连夜张罗灵堂等事。

    小院里,夜半十分,崔十一从浅眠中惊醒。

    莫名的,特别想念徐四。

    她摸着黑,从床上起来,想去书案,给徐四些封家书。

    不想才走到榻边,便听到窗外有人说话,内容还提及到她和徐四。

    她驻足静听,正听到丫鬟再说徐四过世的事情。

    得知徐四早已过身,崔十一脑袋一阵眩晕,身体猛地忽冷忽热起来。

    没等她反应过来,人已经倒地。

    外面的丫鬟听到动静,急忙忙挑了灯进来。

    见崔十一昏迷着不醒,两人吓得面无血色。

    合力将人抬上榻,其中一人便跑去外面喊人。

    另一个则低唤着,试图将她唤醒。

    院里很快忙乱起来,崔家特地送来的嬷嬷急匆过来。

    见崔十一还没醒转,她直接挽了袖子,来掐人中。

    半晌,崔十一吐了口气,幽幽醒转。

    嬷嬷松了口气,道:“娘子你可醒了。”

    崔十一沉默的看着虚空,泪水沿着眼角哗啦啦的留着。

    嬷嬷一见她这个样子,便知晓她定是知晓徐四的事情。

    她叹了口气道:“娘子,事情已经如此,你可要想开些。”

    崔十一浑如没有听见,只耳畔的枕上痕迹越发的大了。

    嬷嬷无法,只好半坐在榻上,将手搭在她手背,无声的安慰着。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亮了起来。

    嬷嬷忙示意丫鬟赶紧出府,去寻崔家人来,再看小娘子醒了没。

    两丫鬟情知做错了事,也不敢多留,忙去办差。

    嬷嬷起身,为崔十一拭泪。

    只是巾帕才一离开,泪水便又滑了下来。

    嬷嬷心里酸涩难当,忙扭了脸,将眼角的泪水擦干。

    没多会儿,奶娘抱着婴孩儿过来。

    嬷嬷忙把孩子放在崔十一身边,挤出一点笑,道:“娘子,你看,小娘子来看你了。”

    崔十一手指微动。

    好半天,她才像想什么一般的低下头。

    小小的婴孩儿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只是问到母亲熟悉的气息,便转了小脑袋,小嘴一努一努,像是想要吃东西。

    崔十一抬眼,看奶娘。

    奶娘忙道:“才刚喂过,小娘子这会儿还小,吃不得太多。”

    崔十一眼眸微闪,重又把目光定在早前看着的虚空,再次陷入自己的世界里。

    嬷嬷忧愁的叹了口气,低声询问奶娘小娘子昨晚如何,可睡得安稳云云。

    知晓一切安好,才放心下来。

    厨下已然准备好了早饭,负责小院的婆子带着丫鬟们来送,嬷嬷便问崔十一,“娘子,用些饭吧”

    崔十一动也没动,只定定的维持那个姿势。

    嬷嬷叹了口气,垂眼看还懵懂昏睡着的婴孩儿。

    这可怜的,才这么一点,便没了阿耶,阿娘又这般,这以后可怎么办

    傍晚时,崔家人急忙忙赶来。

    崔十一的阿娘见过宁夫人便忙赶到小院。

    见到女儿失魂一般的模样,她顿时泪湿眼眶。

    她走过去抱住崔十一,心疼的抚着她的背脊,道:“没事的,有阿娘在,不论什么,阿娘都会帮你扛过去的。”

    崔十一迟缓的挪动了下,定定看着母亲。

    半晌,她深深活动了下。

    直到此时,她才仿佛带了点活气。

    她嘴唇颤颤,哆嗦的喊了声阿娘。

    “在呢,阿娘在呢,”崔家夫人收紧手臂,抱住她,温柔的道:“阿娘在,阿娘在呢。”

    崔十一将头埋进母亲的肩颈,呜咽的道:“四郎,四郎去了。”

    说到最后一个



第五百三十六章 夫妻叙话
    这厢,崔家兄弟扶着徐四灵柩沿江浙水道一路直奔会淮南。

    徐家一早便做好准备,待船一停靠在角门的阜头,仆从们便立刻将徐四移到一早置办好的灵堂里。

    崔十一得到消息,顾不得自己还没坐满月子,便急忙赶来。

    本想第一时间见徐四,不想却被桑麻拦下。

    崔十一很不高兴。

    她蹙着淡眉,冷声道:“让开。”

    桑麻张开手,道:“崔夫人,不是我故意为难,实在是夫人交代。”

    “四郎君一路舟船劳顿,需得好生休整,才好与人相见。”

    “我是他妻室,他什么样我没见过”

    崔十一冷冷的瞪着她,挺着胸向前迈步。

    桑麻依然稳稳立着,不肯退让。

    屋里,正在祭奠的崔家兄弟走了出来。

    见两人僵持,崔三皱着眉头上前,道:“舍妹乃是四郎妻室,却不知夫人为何不允她进来”

    崔五冷冷盯着桑麻道:“不过你随我兄弟前去询问一番”

    桑麻闻言,忙垂下头,退开。

    崔十一乃是徐四遗孀,想见亡夫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即便是有宁氏吩咐,但她也不过是个丫鬟,若与崔家兄弟起了争执,与她可没有好处。

    崔十一冷睨她一眼,阔步奔向端放在正中的冰棺。

    此时,徐四已被管事们换上一早备好的寿衣。

    只是南州距离这里实在太远,即便老兵们和崔家兄弟已十分注意,也还是难免让尸身上起了尸斑。

    崔十一巴着棺木,盯着已不复昔日俊美的面容,泪如雨下。

    嬷嬷怕她再晕厥,忙低声劝着。

    崔十一颤颤伸出手,想要抚摸他脸颊。

    嬷嬷急忙拉着他,并紧紧攥住,道:“娘子,不可啊。”

    时下是有规矩的,过了身的人,一旦整理妥当,便不可以再碰。

    嬷嬷担心她触犯忌讳,进而给人落下把柄。

    奈何崔十一这时眼里就只有徐四,又哪里肯依。

    她用了全身力气挣扎。

    嬷嬷几乎都要阻拦不住,她往后看了眼。

    桑麻不知何时已经退下。

    嬷嬷凑到崔十一耳边,道:“娘子,你忘了夫人说的了想想小娘子。”

    崔十一一顿。

    嬷嬷趁机把她两手都控制住。

    崔三与崔五也上到前来,立在她旁边。

    崔十一定定望着徐四,忽的趴在棺木旁,失声痛哭起来。

    崔三忍了半晌,还是抚上崔十一颤抖如风中残叶的背脊,似安抚,又似让她将情绪发泄出来。

    崔五捏着帕子,想给她擦泪,但显然一张帕子根本就不够用。

    两兄弟默默听着她撕心裂肺的哭声,也都跟着红了眼。

    不知哭了多久,崔三听得崔十一嗓子已经嘶哑变声,便道:“十一,莫再哭了。”

    崔十一还在兀自哭着,只是长时间的哭泣让她体力尽失,人已经歪斜的靠在棺木旁了。

    崔五低声道:“这样不行,再哭下去,她要撑不住了。”

    崔三看他一眼,忽的抬手劈上她脖颈。

    崔十一只僵了下,便晕厥过去。

    崔三扶住她道:“我带她回去,你待一切准备齐整再来寻我。”

    崔五点头,目送两人走远,便转回视线。

    屋里,候在旁边的管事急忙向边上的仆从使眼色。

    顷刻间,大家皆急忙动作起来。

    入夜,崔五来寻崔三。

    这会儿,崔十一的情绪照比早前稳定许多。

    嬷嬷趁机与崔三言,这几天崔十一吃下的东西用手指都能数的过来。

    崔三便盯着崔十一喝了碗羹,才与崔五离开。

    夜色渐渐深了下来。

    桑麻前来告知明日卯正之前去灵堂。

    嬷嬷怕桑麻哪里话不对,又刺激着崔十一,便把人拦下。

    待到桑麻走了,她入内禀告。

    崔十一有些发木。

    半晌才嗯了声。

    嬷嬷见她没有情绪激动,心才算真正放下。

    服侍她歇了,嬷嬷便歇在隔间的榻上。

    夜半,崔十一悄无声息的从床上起来,将一早备



第五百三十七章 真相
    徐四到底是宁氏身上掉下来的肉。

    即便平日少有亲近,但也不是无动于衷的。

    好端端的儿子,便这么没了,虽然是为了另一个儿子,宁氏也是恨的。

    但她不会恨儿子。

    宁氏的目光如同尖锥,深深的扎进徐家主的心里。

    他逃避一般收回目光,转而往外走。

    宁氏上前,看着徐四,眼眶慢慢的红了。

    门外,徐节度使等人醒来。

    见徐家主出来便上前说出殡等一干事宜。

    宁氏听得便转身出来。

    徐四没有亲子,唯一的女儿还小,根本不能承担捧牌摔碗的事务。

    徐家主的意思是从庶出孙儿里挑一个来。

    “我不同意,”宁氏插话,随即走了过来。

    徐家主拧眉。

    宁氏道:“大郎不是有孩儿吗”

    “他是咱们家的长子嫡孙,四郎又素来亲近他们,何必再那般麻烦”

    “也好,”徐家主本来是想借机从庶孙里选出一个,顺便过继去四房。

    但既然宁氏不愿,那他也不强求。

    左右这事也不急。

    徐节度使向宁氏拱手,向里行去。

    宁氏面容端庄,待他与众人入内,她才睨了眼徐家主,嘴角冷冷一撇,转头回去屋里。

    院外,管家陆续因着得了消息赶来的其他世家之人过来。

    徐家主无奈摇头,迎上前去。

    如此忙碌了整天,前来祭拜的人渐渐少了。

    徐家主与宁氏到底上了年纪,待到天色擦黑,便回了正院。

    其他兄弟见状,也都跟着走了。

    唯有崔十一还跪在那里,不停的往铜盆里添纸钱。

    嬷嬷趁没有旁人,悄步上前道:“娘子,歇歇吧,你已一天没吃东西了。”

    崔十一没有吭气,依旧机械的放纸。

    嬷嬷叹气,跪在她身后,带着哭腔的道:“娘子,便是不为了自己,也想想小娘子吧。”

    “她不能没有阿娘啊。”
1...187188189190191...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