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福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我华年

    吃过饭,两小只在一旁玩,柳福儿与梁二说送完梁帅的打算。

    听说柳福儿要去邠州,梁二拧起眉头。

    柳福儿看了眼榻上,悄悄拉住梁二的手,道:“我就是悄悄见他一面。”

    她道:“之后四郎便会随我回江陵,再想见就更难了。”

    梁二撇嘴,道:“难什么,坐船过去就是了。”

    柳福儿皱眉,轻轻摇了摇他,道:“可我已经答应四郎了。”

    “知道了,”梁二不悦的哼唧了声,道:“那你过来需得同我讲,我派人跟着。”

    “不用了吧,”柳福儿笑。

    不过是偷偷见一下,片刻功夫便折返,要是派人岂不是兴师动众

    梁二板着脸,两眼瞪得溜圆。

    “好,知道了,”柳福儿软软的道。

    梁二这才恢复温和。

    “时候不早了,早些歇了吧,”梁二转头,守在榻边的赤槿急忙过来。

    将褥被铺好,便招呼梁康和汪四郎去另一边的小营帐。

    梁康转头看柳福儿。

    梁二正揽着柳福儿的腰,手顺势拉下她的披帛。

    梁康眨眨眼,忽的手脚并用的爬下榻,鞋也不穿就往床上跑,并呈大字型的占据大床正中。

    “脏,”柳福儿低呼一声,去扯梁康的袜子。

    梁康也不反抗,只眨巴着乌黑的眼珠,看梁二。

    梁二同样也在盯着他。

    柳福儿正忙着收拾残局,并未察觉父子两异样。

    赤槿则是急忙忙的去倒温水,投帕子,要给梁康擦脚。

    因此,在场的所有人里,只有汪四郎察觉了两父子的对峙。

    他偷瞄脸黑如锅底梁二,悄悄示意梁康,赶紧过来。

    梁康动了动眼珠,让余光看不见旁人,只全神贯注的瞪着亲爹。

    柳福儿收拾了床,转过脸。

    梁康立刻咧嘴一笑,伸出两爪,软软的叫娘。

    柳福儿的心立刻软成一汪水。

    她答应着,半跪在床边,顺势将他蹭的皱巴巴的衣服拉平,道:“怎么,要跟阿娘睡”

    梁康立马点头,撅起粉嘟嘟的嘴唇。

    柳福儿靠过去。

    &nb




第四百零五章 大战将起,各方云动
    又几日,朝廷公文送到军营。

    唐皇同意梁帅回汴州休养,并送了好些补养药材,直接送回了汴州。

    梁帅挣扎着起来,待拿到旨意,他仔细看了两遍,面色更是灰败得厉害。

    第二天一早,他便登船启程。

    柳福儿立在船头,遥望过来送别的梁二。

    梁二一直盯着大船,直到看不到人影,方才折返。

    葛先生从鸽房过来,将手里的字条递过去,道:“朱二郎已经出发了。朱家这次可是下了大本,一大半的兵都被他带出来,唐皇还派了五千禁军,混编进去。”

    “人倒是来的不少,”梁二扫了眼字条,冷笑了声,道:“等着瞧,汪家可不是吃素的。”

    葛先生微微点头。

    汪家虽然早前失利,但那因为那里并不是他们的主场,柳福儿那时是依着地势占了个巧劲。

    从一开始,在气势上打了汪家个措手不及。

    恐慌之下,战意溃散,两方夹击,虚虚实实,一环紧扣一环,才将其压制。

    但这并不代表汪家的战力真的很低。

    要知道邠宁可是邻近凤翔。

    凤翔一地从来都是军事重镇,常年跟突厥交战,汪家时常也会派兵过去。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能存活下来的,便是弱也是相对来说。

    再看朱二郎带来的那些。

    且不说两方势力能否协调统一。

    便是当真一致,只想想唐皇早年仓皇逃窜的狼狈,禁军的实力便可见一斑。

    至于朱家自家兵士,战力如何,大家都没有真正见过。

    但剑南一带从来都很安稳。

    辖内的兵士顶多也就缴缴流寇,打打贼匪,怕是还不曾上过战场,见过真正的血腥。

    真要跟汪家硬碰硬,胜负还真两说。

    不过说是这么说,两人还是相携着入了梁二的大帐。

    摊开地图,细细研究地理走势,以及双方可能的排兵布阵。

    而在几百里之外的某座恢弘大气的营帐里,也与人在做同样的事。

    不过不同的是,一个在说,另一个在听。

    汪三郎将自己的想法说完,拱手一礼,道:“二郎君以为如何”

    汪二郎拍手,道:“六郎果然才思敏捷,只这么点时间便想出此等克敌妙计。”

    汪三郎忙拱手,道:“二郎君还是唤我文渊吧。”

    他道:“我这支毕竟已经分了出去,寸功为立便归于嫡支,旁人定会心生不满。”

    汪二郎摆了摆手,知晓他所说的旁边便是自己那个大兄。

    “无妨。此番过后,你便是首功。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便是不满又如何”

    汪三郎拱手一礼,但笑不语。

    汪二郎上身前倾,细细端量了地图,道:“如此我便任你为前锋,许三千人前去设伏,你可有把握拿下”

    他从怀里摸出印信,递了过去。

    汪三郎恭谨接过,拱手道:“某定不负二郎君所托。”

    汪二郎微笑点头,抬眼目送汪三郎出去,将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某处,嘴角微微勾起。

    而在距此不远的主账内。

    有人悄然将溜进来,将情形回报。

    汪大郎眯了眯眼,道:“派人跟着他,有什么事立刻回报。”

    来人应声,重又出了门去。

    汪大郎低头看着面前的地图,暗自揣测汪三郎与汪二郎到底如何盘算,而他又如何能在其中取利。

    山南境内的壁州,朱二郎正领着大军一路行来。

    魏堰得了属下来报,忙道:“朱将军可有说几日能到”

    属下言:“朱将军得知情势危急,已命五千骑兵先行赶来,想来再过两日便能抵达。”

    魏堰松了口气,道:“命人加设帐篷,搭马棚。”

    属下领命,下去办差。

    没两天,五千骑兵风尘仆仆赶至大营。

    魏堰急忙撇下公务,奔到门口



第四百零六章 教子
    客船速度不慢,只小半个月便进了宣武地界。

    到了这里,便等于是梁帅的地盘,于是在某个清晨,柳福儿前来跟梁帅请辞。

    “这么急”

    梁帅有些着急的挪了下。

    但他此时力虚,胳膊支撑不住,险些栽倒。

    柳福儿忙上前,帮他坐稳。

    梁帅虚喘了下,道:“从打康儿出生,你婆婆就不曾见过。不如趁着这次机会,让大家见上一见。”

    也好缓和下关系。

    柳福儿抿了下嘴,道:“阿耶,我从不曾阻止婆婆和阿娘见康儿,只是梁家有唐氏。”

    “我真的是怕了,”她道:“康儿就是我的命根子,若他有个万一,我不知道我会做什么。”

    梁帅转眼看她。

    柳福儿无畏对视,道:“或许我会把这世上流有跟她一样血脉的每一个都屠戮干净,以给我儿陪葬。”

    梁帅面颊肌肉抽搐了下,道:“包括锟儿和唐皇。”

    “是,”柳福儿微微点头。

    事不关己时,大家自然可以说,那些人都是无辜的。

    可对柳福儿而言,儿子就是她的所有,要是儿子有事,她的世界就崩塌了。

    那么就索性毁得彻底点。

    梁帅深深的吸了两口气。

    心里很清楚,柳福儿说到做到,且她虽然没说,但心里还是恨的。

    也就是说,只要唐氏在梁家一天,梁家与柳福儿之间的那道裂痕就不会愈合。

    即便她此时也还在为梁家着想,为梁家奔波。

    柳福儿屈膝一礼,牵着还懵懂的梁康出了舱室。

    吩咐后面一直跟着船过来对接。

    立在自己船上甲板,柳福儿忽有所感,她扭过头,正看到梁帅立在窗边,凝神望来。

    她嘴角含笑,挥了挥手,带着梁康回去舱室。

    很快的,两船与岔口一个往东南,一个下西南。

    舱室里,汪四郎趴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水面,面上显出掩饰不住的欣喜。

    梁康陪着看了会儿,觉得无趣,便挥舞的小盾牌,博都博都的叫着,要他来玩。

    柳福儿过去,把只要睁开眼就有无数精力的儿子抱过来,道:“给娘娘背千字文来听。”

    梁康手一顿。

    柳福儿板起脸来,“背不出,今天就要开始温习。”

    这就意味着戏耍时间要减少。

    梁康瘪着嘴吭哧。

    汪四郎转过脸,无声背诵。

    梁康瞄见,眨巴眨巴眼,含糊的背了起来。

    柳福儿有所察觉,但她没有阻止,而是在梁康卡住之后,问:“然后呢”

    汪四郎赶忙提示。

    但梁康已经把这段忘光,只看口型也回想不起来。

    汪四郎有些急了,挪蹭过来道:“德建名利,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梁康恍然,弯着眼,糯糯的重复,并仰脸看柳福儿。

    一脸我会,快表扬我。

    柳福儿轻点了下他鼻头,微微摇头。

    到底是年纪太小,这些道理根本无法悟懂,只鹦鹉学舌,终究记不住。

    柳福儿道:“你可知这话意思”

    汪四郎点头,道:“说的是养成好的品德,就会有好名声,就如形体端正了,仪表便会正值一样。空旷的山谷传音才会远,宽敞的厅堂,话音才会清晰。”

    柳福儿赞许点头。

    看来,这孩子不止是开了蒙,还把千字文吃透了。

    在他这个年纪也算可以的。

    汪四郎抬眼,见柳福儿面色缓和,便上了前来,道:“你别怪康儿,以后我会敦促他,保证让他记住。”

    柳福儿摸摸他脑袋,笑了笑。

    第二天,汪四郎果然一大早便拖着梁康坐去书案后,大声的诵读千字文,并将内里含义讲给梁康听。

    柳福儿过来时,就见两小只面对而坐。

    一个才将将坐正,另一个坐到椅子里,两脚只将将搭在椅子边缘。

    看着滑稽得很。

    偏偏两个都十分郑重其事,一人念,一个重复,小脸肃然。

    柳福儿示意润娘莫



第四百零七章 短兵相接,损失惨重
    另一边,在柳福儿着重关注的河道上,十余艘平地篷船缓缓驶来。

    负责盯着此地的瞭哨急忙道:“发现敌船,速速通知大人。”

    其后,有人将信鸽儿放飞。

    没多久,魏堰便接到消息,他急忙来寻江远。

    江远正睡午觉,听得消息,他烦躁的揉了下脑袋,道:“那边水浅,就是十几个小船也装不下多少人,怎么就值得大人如此紧张。”

    魏堰佯作没听出话里的嘲讽,继续催促。

    “行了,不必着急。我那些兄弟一出手,定将这些贼子拿下,”江远懒洋洋起来,去拿架子上的甲胄。

    魏堰忍耐的抿了抿嘴。

    待到他穿戴整齐,才道:“江将军,汪家两子也算善战之辈,将军切勿大意。”
1...139140141142143...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