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庭封道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哪怕杜恒五重天巅峰,甚至已经借助固元丹补足了自身的缺陷,但怕也不是苏庭的对手。

    但苏庭向来,毕竟是涉及性命的事情,还是谨慎一些,稳妥一些,如此为好。

    要是炼好了法印,斩仙飞刀也完成了,别说一个杜恒,就是十个,也是小菜一碟。

    话说回来,杜恒这次也算得了名次,你们给他的固元丹,下毒了没有?

    师叔这话,问得有些让人不好回答。云迹神色显得古怪。

    那就是下毒了嘛,拐弯抹角的。

    苏庭纳闷道:让我费心费力去杀一个将死之人,你们也真够用心的,就为了让我亲手杀他,免得日后毒发,有心人怀疑司天监?

    师叔慎言。云迹这般说道。

    你才肾炎。苏庭呸了一声,道:你们司天监给我下毒了没有?

    没有。云迹神色肃然,对于这一句话,不敢迟疑。

    行了。

    苏庭脑海之中,有着葫芦示警,自然知道没有中毒,只是近两日来稍微枯燥,所以跟云迹说笑了两句。

    先盯着杜恒,这两个混账里,我要先杀他。

    苏庭挥手道:行了,三天之后,你再来找我。

    云迹道人略微躬身,施礼道:是。

    话毕之后,方自退下。

    院中再度响起雷声。

    光芒闪烁。

    雷霆震荡。

    ——

    守正道门。

    山清水秀,灵气充盈。

    但见满山仙雾灵气,有仙鹤起舞,有鸾鸟高飞,又有仙鹿疾走,老猿吐气。

    这里是中土道门的祖庭之一。

    这里也是中土最为强盛的仙宗道派。

    传闻守正道门的创派祖师,乃是得证混元大罗金仙的道祖人物,然而已然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但守正道门,依然是中土道门的祖庭所在。

    天下之间,无穷修道人,但凡以道门羽士自居者,均以守正道门,正仙道,元丰山等三处圣地为荣。

    未认此三处为源头,即是无门无派,野道士而已。

    不知何时,才能卸下国师的职责,回返山门,安心修行。

    国师叹息一声,登山而来。

    守山弟子认得国师,无不躬身施礼拜见。

    国师手上虚抬,道:掌教师兄何在?

    守山弟子躬身道:回师叔祖,掌教真人统理宗门上下,近日才刚理毕,方能得空修行,大约要闭关半月,但掌教真人留下话来,若有要事,可以通知他老人家,提前出关。

    国师微微皱眉,他在司天监也是如此,十分忙碌,想要得空修行,也都不易,耽搁了道行进益。

    如今掌教师兄好不容易得空修行,要将之唤醒,着实有些不忍。

    但事涉本门气运,这样的事情,却也不能绕过了这位门中掌教。

    国师吐出口气,道:事情并不紧急,他不在场也没有多少关系,但他毕竟是掌教真人,此事颇为重要,你还是去通知他提前出关好了。记着,让掌教师兄,来祖师闭关之处寻我。

    那守山弟子应了声是,朝后山而去。

    国师随他入山,但却往另外一个方向腾飞过去。

    那个方向,是守正道门的中央。

    那里有座莲池!

    那里有座茅屋。

    那里是守正道门最为重要的地方,也居住着守正道门最为重要的人物。

    那是他的授业恩师。

    那是一位,早已得道成仙的人物,且得道之后,未入天庭,仅受册封,却仍驻守当世,守护山门,成为在世的地仙。

    国师神色一振,先是落地,才徒步前行,临近茅屋,躬身下拜,朗声道:弟子归来,求见恩师。

    好。

    内中传来声音,淡然平静,道:事情如何了?

    国师面带喜色,道:弟子不辱使命,已为葫芦寻得主人,而此人炼化葫芦的手法,以及他蕴藏法力的精血,弟子已然携带归来。

    地仙轻叹口气,道:很好。

    国师听了这两个字,饶是修成了阳神,饶是数百年心境沉稳,依然禁不住心中激动,躬身道:谢恩师赞赏。

    言语落下,他看向了莲池之中。

    池中水清,清澈至极。

    然而清水之中,竟是养出莲花。

    莲花呈紫色,仙气氤氲,玄妙莫测。

    此为仙莲,亦为道门气运之象征!

    历经八百年繁衍,八八六十四,仅六十四朵而已!

    至于葫芦,便是借仙莲之气,栽种而成,借此寻得命格相合之人!




二六七章 法印炼成!两尊凶徒!
    司天监中。

    经过数日炼化,这十万精铁,已被苏庭炼成一块法印,凶威绝伦,比之于先前那板砖,厉害了许多倍。

    并且,这块法印,可大可小。

    大时,宛如房屋,沉重如山,坚硬胜钢。

    小时,轻如鸿毛,宛如门板。

    这画风不对呀。

    苏庭脸色略黑,但以他如今的道行,最多也只能炼制到这个地步,只能随着他道行日渐增长,逐一炼化,才能越来越小,任意由心。

    虽说如今背在身上,也不显得沉重。

    但这么一大块精铁背在身后,未免太招摇了些。

    想他苏某人,原先的念头,是要将这十万精铁,炼成一块法印,掌握在手掌之内,一抛出去,迎风涨大,如山压落当然,偶尔拿出来从背后敲两次闷砖,也无不可。

    可如今这一块法印,不免比心目中最初的想法,要大了几分,大概有几十倍的那几分

    话说回来,要不是这精铁质量太好,也不至于有这样的尴尬。

    国师是不是故意坑我?

    苏庭心中暗道:我要百炼精铁,他给我锻造了三五百次的精铁这厮不像是这么服务周到的人物,照我看来,要不是朝堂上那群家伙给工匠下了严令,那么就是国师亲自下令,真是太狠毒了。

    他心中愤愤,但自觉已经不能再把这法印炼得更小,也就停下了这一场用功,收拾了一番,接过了云迹道人送来的消息。

    这是关于那两位五重天上人如今的踪迹。

    ——

    杜恒,生于大周东边,家境寻常,既不贫穷,也非富户,自幼读书,有意经科考之道,进入朝堂。

    然而,他偶得修行之法,也因读书识字,逐一解析其中字义,从而开始踏足修行之道。

    此人天赋甚高,短短时日,修成二重天道行,自恃本领,故而欺压各方,收敛巨财,暗中以法术杀人,夺其财富,共计一百七十二人,皆为商贾富户,亦都无冤无仇。

    此后,凭借钱财及本领,强买贫家美貌少女,借此与官匪勾结,黑白两道,皆有来往,于十二县之内,一手遮天,人称杜恒公子。

    至其修至上人境后,眼界放开,与各方修道人有所来往,知晓司天监所在,方自收敛。

    司天监查实其事,特令诛之,并着手拔除十二县中官匪勾结之患。

    ——

    这货这么狠毒?

    苏庭摸了摸脸,暗道:本以为苏某人已经足够心狠手辣,在落越郡先是跟方庆搭上关系,在坎凌县也是混得风生水起,没想到这位杜恒公子比我还猛比我心狠手辣不说,黑白两道通吃,一手遮天,十二县中,以他为霸主,简直枭雄之姿,难怪他能在盛会之中,还招了这么许多手下?

    这么一番感慨,苏庭叹了口气,道:可惜了,苏某人出手,任由你再是城府深沉,本领高深,运筹帷幄,厉害无穷,也终究难逃法网。

    这般念着,他又朝着下面看去。

    下面这一位,是另一个被司天监列入死刑犯的人物。

    这个人物苏庭也认得,只是有些过于意外。

    竟是一个和尚!

    看似眉目和善的东繁僧人!

    在苏庭印象中,道家人物随性而为,心求修行,或有良善正气,但也有些心生偏向,所以走入歧途的。

    但是佛门教义,以导人向善,度化众生为主,故而多是慈眉善目,那东繁僧人虽说是无门无派的散学修士,但功法所指,多有教义,所以大周境内的散学僧众,即便是独来独往的苦行僧,也少见恶僧。

    至于东繁僧人,其实相貌清秀,看着也颇顺眼,但未有想到,这个家伙是伪善。

    不过在司天监的记载中,此人连伪善也谈不上。

    司天监之中的称呼则是:鬼僧!

    ——

    在这次盛会之中,东繁僧人善于驾驭精怪妖物,凭借几头妖物,也成了最不可忽视的一方势力。

    而且事后司天监如实排布,东繁僧人也在前十之列。

    但在这上面记载当中,东繁僧人显露在外的,并不仅仅是驾驭精怪妖物,且能驾驭阴灵鬼物。

    人死则归入地府,凭生前功过,经六道轮回。

    但东繁僧人驾驭阴灵鬼物,已是违逆天机。

    上面记载,东繁僧人原在一座山中寺庙,内中僧人俱无法力,也无功法,均是凡人出家,避世皈依,只是念佛诵经而已。

    二十余年前,东繁僧人尚是年少,在离寺化缘期间,偶得僧人舍利,从中得获佛法,并修行有成。

    此后,他借佛法降服妖物,也度化阴灵鬼物,初时名声甚好,也将周边百里精怪妖物收服,度化了阴灵鬼物,使得这百里范围,风平浪静。

    但正是因为风平浪静,少有人来消灾解厄,他心有不足,便驱使鬼怪,为祸八方。

    鬼物祸乱八方,常有横死暴毙之人,直到信众来求,东繁僧人方是出手,降服恶鬼然而降服一方,又放出鬼怪,祸乱他方。

    长此以往,东繁僧人名声渐高,且寺庙香火鼎盛,而他自身凭借鬼怪害人,又将被害之人,化作鬼物,收在身边,以供驱使。

    ——

    这家伙比杜恒还要狠毒?

    苏庭脸色愈发难看,有些心惊。

    杜恒虽说是仗着本领,成为十二县的主人,一手遮天,变得无法无天,也常有作恶,但也不至于无端端害人。

    这东繁僧人则是驱使鬼物害人,再亲自去降服鬼物,走了个过场,骗了无数信众,并将人化作鬼物,作为驱使,更为可恶。

    但细想回来,其实这两人都是一样,无关他们的出身,只是自觉地位高于世人,便把持不住本性。

    他们骤得本领,凌驾于世人之上,自以为成就仙佛,便将世人作为蝼蚁,没有拘束,随性而为,甚至也没有了善恶的分别。

    正如常人踩死蚂蚁,也不会自觉作恶。

    在苏庭修行之初,松老时常叮嘱,不能迷失了本性。

    尽管苏庭每当修行有成,得意无比,但也不曾真正忘却松老的叮嘱,忽视心中的善恶。

    而这两位,显然已经踏出了那一步,不辨善恶,故而行事起来,难免穷凶极恶。

    或许如今司天监的存在,让他们有所收敛,但早年的作为,早年的心性,已不能根除,只是收敛,而无意改变。



二六八章 离京!杀杜恒!
    比较过这两人的事迹。

    苏庭此刻,更想要杀的,则是那鬼僧!

    只是他扫了一眼,比较了一番,眼下容易杀的,却还是杜恒。

    其实论起道行,杜恒比鬼僧要高出一线。

    但这鬼僧善用佛法,降服精怪妖物,并驱使阴灵鬼物,加上他本身佛法早已高深,也是五重天的境界,便不可忽视。

    至于杜恒,虽说在盛会之中,本领高深,且收服不少人物,风头最盛,但实际上,盛会结束之后,真正投入他手下的,也不过一位上人罢了至于其他修道人,是早已被他折服的人物。

    这些人自觉修行艰难,难以更进一步,见杜恒愿意招揽人手,又见他本领高深,未来前途无量,故而有心跟随于他,或许受得指点,或许有心求得杜恒赐法。

    而其他在盛会之中投于杜恒的,多是心怀鬼胎,或是自觉道行不足,要借杜恒之势。但他们实则也跟肖柏井一样,不认为自己今后也会弱于他人,只是借一时之势而已,所以盛会之后,也便离开了。

    如果杜恒回了他的十二县,不谈凡尘俗世之中那些官匪的束缚,单是他在十二县之中收下的八位上人,三十余位修道人,以及十六个徒弟,便要比那鬼僧更为势力庞大,本领高深。

    苏庭摸着下巴,沉吟道:现在他为了找到我的根底,顺着我来的踪迹,在去往落越郡的路上,也就带上了三位上人而已仅仅三个,比起鬼僧的帮手,确实少了。

1...151152153154155...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