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庭封道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年轻道士微微施礼,道:正是。

    老道问道:你来干什么?

    这年轻道士微笑道:只是知会师叔一声,先前那少年,确实是修行人。

    老道闻言,反倒眉宇一挑,道:这与你们,有何干系?

    年轻道士笑道:自然是有关系,所以才有晚辈前来,让师叔撤去监察这少年的眼线,免得浪费精力

    老道缓缓说道:老夫的职责,是监察所有入城的修行人,并且鉴别身份,由司天监接引。

    年轻道士微笑道:晚辈这次来,正是接引这少年的,明日他便会亲去司天监,师叔不必太过费心费力了。

    老道沉吟道:他是什么人?

    年轻道士沉吟着道:不管怎么说,现在他还是个年轻人,也是个散学修士,参与这次盛会,倒还是有资格的。

    老道深深看了他一眼,未有开口。

    苏庭与小精灵,驾着马车,在城中游走。

    这座京城,十分热闹,也十分广阔。

    白天已是这般热闹,不知夜晚如何?

    是否也如我前世那般,灯火通明,夜如白昼?

    苏庭微微闭目,心中闪过一幕幕场景,灯红酒绿,热闹繁华。

    过得片刻,他微微睁眼,道:咱们找个地方落脚,天色也快暗了,正好看看夜里的京城,是不是比白天还要热闹?我想这地方如此繁华,兴许每个夜晚,都要比坎凌的庙会更为热闹

    小精灵听得十分向往,但却又问道:你不是要参加盛会,争夺魁首么?咱们现在应该先探查这场盛会情况才是。

    苏庭笑道:不急,司天监就在那儿,亮出修行人的身份,自然就有资格了还是正事要紧,找个地方休息,今夜游玩一番。

    声音才落,他忽然顿住,目光微凝,看向一旁。

    道路一侧,站着个年轻道士,眉目清俊,面带微笑。

    苏庭见状,神色凝重。

    这道士的修为,高深莫测,至少已是上人。

    而更重要的是,这道士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注视着自己。

    这道士正是为自己而来!

    苏庭心念一动,神刀蓄势待发,沉声喝道:哪里来的道士?

    那年轻道士上前来,躬身一礼道:元丰山后辈弟子余仁,拜见老二爷。

    老二爷?

    苏庭闻言,先是一呆,旋即沉寂半晌。

    良久,才见他眼角抽搐了下,深吸口气,咬着牙道:就特么不能换个称呼么?




百九五章 你们要帮我作弊?
    年轻道士闻言,稍微一怔,不明何意。

    苏庭恼怒道:你师父是谁?

    年轻道士低声道:家师云许,师承元丰山中,信天翁一脉。

    苏庭沉吟道:这么说来,我兄信天翁,是你师祖,我也就是你师叔祖。

    年轻道士稍有迟疑,道:门中与师祖同辈的长老,均为师叔祖,但各有名号,而您

    话虽未尽,但语意已然明朗,苏庭毕竟不是元丰山的师叔祖,而是师祖的结拜兄弟,终究是要区分开来的。

    我怎么了?我就不能称师叔祖么?苏庭面带怒色,最后才拂袖道:大不了叫我叔爷,这什么老二爷的称呼,谁教你的,觉得好听么?

    年轻道士仔细想了想,倒觉得十分顺耳,也算好听,但不知为何这位长辈对于这个称呼,何以如此抵触,倒也不愿触他的霉头,只是低声道:余仁明白了。

    苏庭这才满意,说道:你怎么知晓我来京城?此次来是特地接待我么?

    年轻道士躬身说道:二老爷前往京城,是师祖与师尊所言,经恩师吩咐,弟子在城门等侯已有两日。

    苏庭听得二老爷的称呼,也觉得别扭,仿佛总有人说自己二,但却也总比老二好得多。

    嘿,我这大哥还是比较照顾我的嘛。

    苏庭看向年轻道士,说道:那正好了,我要寻个落脚的地方,那就去你的住处罢。

    年轻道士施了一礼,在前领路。

    ——

    京城乃是大周朝廷的中心。

    这里的风起云涌,牵扯着整个天地的走向。

    即便是各大仙宗道派,也不能视而不见。

    因此这京城,便成了各大宗派后辈弟子在红尘历练的地方,实则也是成为宗门在京城的眼线。

    红尘历练,出世入世。

    苏庭看向余仁,笑道:你可曾被这繁华京都,迷花了眼?

    余仁应道:弟子深知红尘俗世,牵扯道心,故而入世以来,多在道观之中,不敢外出。

    苏庭闻言,心中微动,但却没有继续开口,毕竟初次见面,交浅言深,未免鲁莽。

    而在余仁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道观。

    这座道观,显得颇为冷清,倒没有什么鼎盛香火。

    观中的师兄,多在修行,少数几个出门在外。

    余仁这般笑着,也察觉出苏庭神色间的异处,又道:观中诸位师兄,与我一样,都喜欢安静,不喜吵闹,所以,倒也不想其他道观寺庙那般,有什么信徒香客。

    苏庭笑道:京城之中,寸土寸金,你们占了这么个地方,不用来做生意本就浪费了,现在建了个道观,却连信徒都拒之门外,岂不是要饿死?

    余仁说道:能够在京城当中有这么一座宽阔位置,对于常人来说,自是不易,但是对于元丰山来说,便是轻而易举。至于吃饭的问题,我们都已辟谷了,并且山门之中,每隔一段时日,就会派来一位入世弟子,轮换另一位弟子回山,而在此期间,也会带来不少灵丹妙药,助益修行。

    苏庭点头道:这倒也不错。

    每隔一段时日,就会有弟子来换班,而且还带了补给。并且,这样一来,那新来的弟子,带来了所谓的礼物,还不会被人排斥,照小精灵的话来说,这其中倒也不少学问嘛。

    正当苏庭这般想着,余仁却又说出了让他心花怒放的一句话。

    二老爷如今也是本门的外门长老,门中按例也会赐予修行之物,您在京城这段日子,会随着入世弟子,送到这观中。

    你再说一遍?

    嗯?余仁呆了下。

    刚才的话,你重复一遍。苏庭欢喜道。

    余仁不知何意,便又重复了一遍。

    苏庭听得十分高兴,暗道:原来今后苏某人也算是端着铁饭碗的了?

    ——

    二老爷随我来。

    余仁在前带路。

    苏庭将马车停在前头,旋即招手,将小精灵幻化的青鸟,招到身边,站在肩上。

    等会儿

    苏庭忽然停下脚步,问道:你不先给二爷找个地方落脚,好让我放置些行李,稍微休息一番,现在就带我去哪儿?

    余仁心觉无言,说道:您身为修行中人,难道赶路还累么?

    苏庭仿佛看着个蠢货,道:千里迢迢赶到京城,能不累么?

    余仁咳了声,道:其实入京的修行人,都有司天监接引,但您算是例外,我拦住了司天监,先将您领来道观之中,但是您要参与这场盛会,却还是要以散学修士的身份,进入司天监去住的。

    苏庭摸着下巴,恍然道:原来如此,但这也不错,在大周境内,司天监对于修行人而言,几乎如同头顶上的利剑我倒也想看看,这司天监之内,究竟是怎样的风景。

    余仁微笑道:您会见到的,但先将您接来道观,也是恩师的意思。

    苏庭问道:什么意思?

    您的身份,尚未公开,并未在元丰山真正记名,更何况,您本身也并非出自于元丰山,所学的也不是元丰山的功法道术,这次来到京城,便先按下身份,依然是以散学修士的身份,去参与盛会。

    说到这里,余仁笑道:只不过,您毕竟是元丰山的外门长老,更是师祖的兄弟,总要有些优势。

    苏庭眼前一亮,喜道:你们要帮我作弊?

    余仁神色一滞,满是古怪,旋即咳了声,才低声道:元丰山乃是道门圣地,行事公正,绝不作此事。

    苏庭闻言,稍觉遗憾,但手上一挥,正色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元丰山行事风格,与我苏某人一样光明正大,这也是我愿意成为元丰山外门长老的原因。

    话说完毕,他忽然探过来,悄声道:但你说的优势,又是什么?

    余仁正色说道:正是要跟二老爷细说,关于司天监此次盛会考验的方式,以及诸般要点。

    苏庭顿时一怔,脑海中也有些茫然,难道这是考试之前抓重点?



百九六 京城云涌
    京城盛会,经由司天监发起。

    在寻常修道人眼中,司天监背后是大周朝廷,但苏庭已经知晓,司天监的背后,乃是道门二山之一的守正道门。

    关于司天监盛会,寻常散学修士,或许清楚的不多。

    但是元丰山作为道门圣地之一,在京城中也有一处道观,所知甚多。

    寻常散学修士,能知京城盛会之事,赶来京城参与此次盛会,已是难得,但知晓内中详细的,着实不多。

    余仁说道:当然,不乏有些散学修士,曾经参与过盛会,如今年龄还未到限,仍能参与,他们算是稍有几分经验此外,也不乏一些老修行,提携后辈,告知一些盛会上的诸般事项,但司天监的盛会,也时常变动。

    他看向苏庭,笑着说道:但对于元丰山而言,要知晓这些变动,倒也不难。

    苏庭略有恍然,道:这么说来,比起他人来,我的优势便是已然知晓司天监的盛会内容,考核事项?

    这不是考前先看过题目了么?

    倒真是个不错的优势。

    只不过,这盛会难道不是擂台比武,打出个胜负来么?

    余仁似乎看出苏庭的疑惑,顿时笑道:司天监的盛会,若只是便成了俗世武林中的擂台比武,岂非太过无趣了些?更何况,修行人的手段,千般万种,倘如局限于小小一片台上,总有许多人施展不出本事,未免过于不公了些。

    苏庭点头道:这倒也是。

    说着,他打量了余仁一眼,笑道:看你道行颇高,但年纪却不算大,可越过了这盛会的年龄界限?

    余仁微微摇头,说道:弟子还差两年,才越过这个年龄限制,但弟子乃是元丰山弟子,并非散学修士,是不能参与司天监此次盛会的。

    苏庭闻言,说道:可惜了。

    余仁笑道:倒也不可惜,弟子若能参与盛会,那么其他师兄也能参与,本也就夺不得魁首的。

    苏庭微微点头,说道:这倒也是,有二爷我来参与,你们也只是去见见世面的。

    ——

    司天监。

    国师居所。

    此事如何?

    仙法已经传下,然而本门年轻一辈,尚无得此缘法之人。

    世间修行人无数,尤其是散学修士,尽管旁门左道甚多,但也不乏奇思妙想之辈,将这一次缘法,投入盛会当中,寻得有缘人。

    弟子明白。

    ——

    城门之上。

    老道士捧着宝鉴,目光沉静,审视来往之人,寻出其中修行中人。

    这许多修行人,都将有司天监之人接引。

    忽然之间,这老道目光一挑。

    只见在城门前头,来了一人,身着白衣,气态飘然,在他身侧靠后,还有两个仆从,极是恭敬。

    哦?

    老道眉宇一挑。

    这白衣青年,是个修行人。

    但这并不稀奇,近几日不少修行中人,来到京城。

    只是令人感到稀奇的是,这白衣青年身后的两名仆从,赫然也是修行中人,道行甚至不浅。

    能折服同辈修行人,此人倒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老道这般念着,目光落在那白衣青年的折扇之上,偏头吩咐道:杜?查一查此人是谁,看此人是否早已记录在册。

    是。

    ——

    云迹师兄,有何吩咐?

    国师有令,将此番所有修行人的身份来历,尽数归列在册。

    是,贫道这便去办。

    不要有所疏漏,我司天监要想监察天下修行人,便须得先将天下修行人,统计在册,方能治理,把持秩序。

    云迹道人沉吟道:近来修行之辈入京,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散学修士,未必懂得规矩,要严加防范,必要之时,允许杀鸡儆猴。

    那道人心中一凛,低声应是。
1...112113114115116...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