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不然呢”常宇眉头一挑:“他干啥了?抗旨不从然后引火烧身,险些将昆明城都丢了从而引发整个云南甚至整个大明之乱,没重罚他都已是手下留情了,他有毛的功了,吾必奎那边是屠元去打的,阿迷州是你打的,蒙自是郝摇旗打的,他干啥了?”
众人轰然大笑,却对常宇感激万分,小太监既然这么说了,回头在朝廷那边就会这般表功,所以平定云南之乱的功劳都会记在他们头上了,也不枉辛苦来走这一遭,至于沐天波那边,他当然也是出些力气的,但将功赎罪也就没啥功了,且常宇只摘掉他总兵军衔,吴兆元几个停职查看,这本身就是一种恩惠了。
常宇从来不会亏欠身边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这些将士,有钱要分,有功劳也要记。这也是他麾下一种将士为何对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原因。
这一趟云南之行,虽吃尽了奔波之苦,但收获也是喜人的。
银子赚了,军功捞着了,问题也解决了,美酒佳肴都吃了,美人……
这不郝摇旗就问了:“督公大人,来时您说这边山清水秀还有美丽的小娘们,哦不小姐姐,怎么……”话没说完就被常宇怒喷:“酒罐子你别不要脸,沐王府里少招待你了么,还有你在昆明城里头那个什么听丽轩的事别当老子不知道,老子可不信你去了只是听没干别的”。
郝摇旗一脸尴尬傻笑,像沐王府这种豪门自家就养着歌妓来招待贵客,他们几个自然也再招待之中,不只是郝摇旗,看屠元和姬际可,甚至况韧那几个货的笑容那么猥琐就知道都有份。
“无耻”不远处素净听到他们将话题扯到这里低声骂了句,然后狠狠瞪了旁边的宋洛书一眼,而青衣对这些不懂也不闻不问,宋洛书被青衣瞪的慕名奇妙:“我是有家室的人”。
“切,男人都是一丘之貉,有没有家室都一样”素净说着又瞪像陈王庭,乔三秀,蒋发他们,三人脸色微红,装作没听见没看见,目光看向李慕仙。
“你们瞅贫道作甚,贫道是出家人,不近女色……”
呸!几乎同一时间,十余人的吐沫星子差点把李慕仙给淹死了。
“哎,哎,你们莫要给贫道泼污水,不信且去问那沐国公,贫道可曾……”李慕仙还在挣扎,郝摇旗一撇嘴:“道长就别扯那些没用的了,且说你从沐国公那骗了多少银子”。
“什么叫骗,贫道这是靠本事赚的银子,贫道帮他看相,卜卦,堪舆,这都是大学问,学问是要收银子的……”李慕仙嚷嚷着,众人不依不饶起哄,但他就不说,直到常宇开口:“便说出来让他们这帮莽夫瞧瞧学问的价钱”。
然后,李慕仙就伸出一个指头。
一百两?
一千两?
不可能是一万吧?
众人猜测,可李慕仙只是笑而不语。
哎,道门不幸啊!青衣摇头。
扶明录 第1714章 赶路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常宇一行循北而上,沿途无尽崇山峻岭一条山道延绵其中,偶然可见几处村寨嵌在远处山坡可望不可及,将士凯旋一路欢声笑语赶路,时而骑行时而下马,遇水则饮,日暮则休,反正也不急着赶路,毕竟就是再怎么跑也不可能回京过年了。
两日后,队伍抵达会川卫,而杨畏知也才刚抵达此地不久正忙着巩固城防,在各处设立哨所事宜,他是一个非常尽职且又务实的官员,难能可贵的是对朝廷对沐王府也忠心耿耿,而且还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有他在次坐镇常宇非常放心,只要有他在,即便张献忠想入境云南也绝非容易之事。
在这个时期,既忠心又实干且还有才能的人都是难能可贵的,对这种人常宇一旦发现必为重用,所以前边刚摘了沐天波的云南总兵官下一秒就戴在了杨畏知的头上,还让他防守云川边界。
这让杨畏知受宠若惊,心里头却也有些不踏实,毕竟这总兵官是沐家世袭的啊,任何人戴着都不舒坦,而且防守边界责任重大,他担心有什么纰漏对不起小太监的一番苦心,所以心里头总有些患得患失。
其实常宇能想象到他的精神压力,这不就来给他精神辅导了。
得知常宇到来,杨畏知有些意外,但却很欢喜,他对这个小太监的印象不错,也听过其有关传闻,本也同大多数人一样持怀疑态度,但见到真人那时起,他就知道,此子绝非泛泛之辈,绝非印象中的那些权监一样。
果然,数日之内,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将吾必奎和沙定洲两股叛军轻松平定,管中窥豹便知这太监一身本事,加上常宇对他青睐有加,于是好感更甚,心里头也清楚,自己早已经身不由己的成为了东厂系的一员了。
实干的人都没有那么多的虚套和形式主义,常宇到了会川卫后连坐下喝杯茶的功夫都没有,便立刻同杨畏知上城上山勘察地形,检查防务,巡查军营犒劳将士,然后未雨绸缪同杨畏知等将领商议制定了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直至天黑两人才回衙门点灯熬油喝杯茶,说些闲话。
“有一事白日尚未来的及同督公大人说,昨日城中有风声说是张献忠那边要出兵入境,下官追查后得知这消息来自一些走单帮的商贾,是真是假尚且不知,但下官已潜人去查真伪”。杨畏知忽然想起一事,赶紧说道。
常宇听了轻笑:“此乃万氏定的拖延之计尔,可笑的是这风声尚未到,她已然人头落了地”见杨畏知有些迷糊,常宇便详细说了,万氏曾将他的计划说与吾必奎和周鼎,吾必奎虽死了,但周鼎活蹦乱跳且他是沐王府的人,所以回来后将所有事都说了,以至于常宇此时听闻这风声丝毫不慌。
“但却也不可大意,万氏毕竟已遣人去见张献忠了,保不齐那边出什么幺蛾子,杨总兵当须时刻保持警惕”常宇叮嘱道,杨畏知连忙称是,又问:“张献忠见了万氏遣去的人,会有什么反应?”
“献贼自然会心动,但也不会轻信,必先遣人入境落实,若万氏尚在,保不齐张献忠真的发兵来了,但此时万氏已死,又见边界防守严密,加上四川此时境内也不安稳,他不会冒然侵入的……”
常宇这话等于给杨畏知打了定心针,两人聊到深夜方才各自回房休息。
在会川卫盘桓一日后,常宇率部离去,杨畏知送了二十里,分别是尚依依不舍:“督公提携之恩,下官不敢忘,无以为报只能以身报国,若献贼不入境便罢,若其入境当与其同归于尽”。
“大明若多了些杨总兵这样的忠臣,何愁贼子不灭”常宇紧握杨畏知的手:“他日伐献贼,还要仰仗杨总兵之力”。
“下官鞠躬尽瘁在所不辞”杨畏知说着话的时候一脸正气,常宇暗赞,这才是为人臣子的正面典范。“云南乱不乱就看杨总兵的了!”说着又突的轻轻一笑:“总兵这帽子扬大人戴着必然不舒服,但还请杨大人勉为其难先戴些时日”。
杨畏知也笑了,是那种松了口气的笑,他听出常宇话外之意,云南毕竟还是沐王府的,总兵的帽子总归还是要还给他的,沐王府才是云南的镇海神兽。
但常宇还是很委婉的给杨畏知画了个饼:吴兆元才德平庸,不堪大用,用不了多久他这挂名的巡抚都做不了。
点到为止,杨畏知就听懂了,躬身叩首直到常宇身影消失在山坳里。
山,还是山,无尽的山。
千余将士行走黑山白水间,眼下距离过年不过三五天了,可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过年气氛,一来深山之中少有百姓,路上遇到的村民还没有飞禽走兽多,所以看不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写大福字,也听不到爆竹声。其二则是他们所处的云南四川多是少数民族,和后世全民族过年不同,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不过汉人的年,他们有自己的年,比如藏族过藏历年,在春节的后几天,彝族人叫库史,每年农历的十月份,而云南彝族特别多,所以……
其实常宇特别想过一个传统的年,感受一下真正的年味,毕竟后世的春节太商业化了,已经没什么味道了,让你总觉得不如儿时那般的快乐和有意思以及有意义。
而且这也是他穿越过来第一个年。
本来是可以在京城好好体验一下,结果……皇家灭火器,天生劳碌命。
行军本就是件枯燥且乏味的事,但若在中原地区沿途不乏乡镇城池还能歇歇逛逛,甚至入城溜达一番感受地方风土人情,可是眼下这里只有看不完的山,走不完的山路,有时候一天两天都见不到人影,更别说什么乡镇集市了,将士们人均背着十几斤银子想嗨皮都没地方,有人穷极无聊就会对空山大喊:“俺要喝酒,俺要十个娘们……”
“督公,这大过年的咱们真的要在山里头过了么?”郝摇旗拍马追上常宇弱弱问道,常宇扭头看了他一眼:“不然呢,你长翅膀飞出山么?”
“俺不是那意思”郝摇旗挠挠头:“俺是说能不能找个寨子什么的,给他们些银子给咱们杀些猪羊,弄些酒菜,毕竟是过年了怎么也应些景呗”。
常宇想了下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毕竟大过年的,也让兄弟们都热闹一下,只是能不能遇到寨子这得看天意啊!”郝摇旗忍不住叹口气,四下张望骂了句:“他么的,走不完的山”随即目光落在李慕仙身上:“牛道长,你不是会算么,给算一下这几天能遇到大寨子么……”
李慕仙直接一口吐沫喷了过去:“你大爷的,贫道姓李,牛你大爷……你想算也行,二十两银子!”
“呸……你咋不去抢,最多一两……”两人又开始撕了起来,污言秽语不绝,旁边青衣听了眉头皱起,对郝摇旗道:“郝将军,咱们来时经过此地,前后数百里是没有村寨的,你难道忘了么?”
郝摇旗一怔,脸色大红,对李慕仙呸了一口:“牛……又想诓俺银子!”李慕仙嘿嘿笑道:“是你蠢”瞥了一眼青衣却也没说什么,若是别人少不得被他怼一声坏我生意,但对青衣他不敢。
“其实……”屠元挠了饶头:“眼下也无急事,咱们本可在昆明或者会川卫过完年在走的,也不至于在这深山老林里过大年哦,不知督公为何要急行?”
众人看向常宇。
常宇看望远处山头,半响叹口气:“不喜寄人篱下的感觉,容易触景生情,倒还如在这荒山野岭里独乐呢”说着微微一笑:“何况咱们这还有上千口子,在哪过都不会显得冷清的”。
众人半信半疑,却也附和着:人多在哪都热闹,没酒就喝白开水,没肉就狩猎,没娘们就赌银子。
“屠统领”李慕仙靠近屠元几人低声道:“在咱们看来眼下是没什么急事,但在小督公看来,他恨不得分身百万”说着摇摇头:“咱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是能者多劳”。
屠元几人使劲点点头,十分认同。他们几个听令行事,但对于决策者来说,手里有忙不完的事。
“其实咱家本来是想带你们去石砫过年的”。走在前头的常宇突然回头道。
“秦良玉将军那里么?”姬际可问了句,常宇点头轻挑眉头:“不过最终还是赶不及了”。
李慕仙低头掐算:“此去石柱少则也有上千里地,不过还有四天就过年了,咱们要一天跑两百里以上……啧啧啧”说着摇摇头:“若是平地或许还赶得上,这山路,嘿嘿”。
“便是平地也赶不上了”常宇苦笑:“因为咱们只有三天时间”。
为何?众人一怔。
“因为秦将军是土家族,他们过年比汉族人早一天!”
扶明录 第1715章 满门忠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明洪武八年,置石砫宣抚司,隶重庆卫,天启元年升石砫宣慰司隶属夔州府,即现在的石砫土家族自治县,在明末时这个小地方出了个巾帼英雄,大明朝的花木兰,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秦良玉。
秦良玉的丈夫是石砫的土司马千乘,也是名门之后。其战死之后因儿子年幼境内事务皆有秦良玉打理,没错,和蒙自的万氏是一样的身份,但却谱写了不一样的篇章。
因为从最基本的出发点就不同,秦良玉对大明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这里不说其夫家,便只说他秦家,其兄秦邦屏,弟秦民屏皆为大明鞠躬尽瘁先后战死,各留两子跟着秦良玉继续为国效力,其战功赫赫暂且不表,听听他们的姓名,秦邦屏二子:秦翼明,秦拱明。秦民屏二子,秦佐明,秦祚明。
光看子侄名字便知秦家对大明的忠贞之心。
当然了,名字并非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品行,历史上在明亡之后,秦翼明和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还是降清了。
这都是后话,而现在的秦家可谓是满门忠良,秦良玉的两个兄长已战死,连唯一的独子,有赵子龙,小马超之称的马祥麟也在两年前战死襄阳。
而如今,那个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的女将军,已是个七十虽的老妪了。
去年献贼入川,因巡抚陈士奇刚愎自负判断失误,被献贼长驱直入,以至全境溃败,陈士奇战死重庆,巡按刘之勃死于成都城陷,整个四川的衙门体系崩溃了,文无臣,武无将无兵无粮,独留一个七十老妪偏安石柱一隅,却让有数十万大军的献贼不敢近前!
很多人好奇,张献忠既然拿下了重庆为何不打这个石柱的左良玉,两地相邻有这个母老虎他睡的踏实么?
原因很简单,张献忠真的怕秦良玉!他三次入川前两次都被狂虐,第三次虽然进来了,却也是被打的头破血流,因为秦良玉不光会打仗而且打的狠,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的打,年前为了阻止张献忠入川,愣是将麾下三万白杆兵打到几乎全军覆没!
这让张献忠从内心发寒害怕他!
其次,重庆和石柱虽地域相连但两城相隔四百里,中间还隔着长江这是天险,而石柱的地势也非常险峻易守难攻,加上张献忠也没摸清秦良玉还有多少兵马,不敢贸然发兵。
除此之外还有四川局势并不稳定,除了各地的零散官兵是不是袭扰还有很多土司在摇摆需要他拉拢,所以一时之间无暇也无心石柱的秦良玉。
可女将军却一心忧国忧民时刻想着如何反攻收复四川,奈何独木难成林,朝廷远在天边远水难解近渴,何况还没水,周边也没有能一起奋斗的小伙伴,只能靠自己。
然而经过年前张献忠入川的那几场大战,三万白杆兵几近全军覆没,石砫可用之兵寥寥无几,但粮草储存却还可观,这个在史料上是有记录的,两年前也就是献贼二次入川之后,秦良玉和张令三万兵马抵挡,张令战死后秦良玉辗转作战失败,三万兵马几近覆没,便去找当时的怂逼巡抚邵捷春让他派麾下二万溪峒兵(少数民族兵)支援,她愿意出一半粮饷,只是当时邵捷春和杨嗣昌不合就拒绝了,秦良玉无可奈何叹息而归石柱,直至年初张献忠又来,秦良玉率部抵挡寡不敌众退守石柱,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从此可侧证其粮草充足,只是兵力不济。
不过眼见献贼入川立国,女将军倒也没英雄气短,将四个子侄分派石柱各处防守,一边招兵买马训练一边等待机会,所谓苍天不负有心人,机会还真被她等到了。
就在月余前,突然有锦衣卫找上门来,这让秦良玉大感意外,甚至一度以为是贼军假冒的!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贼军入川时候,将境内栈道多毁坏或把守,以至于入川无论可走消息不同,甚至当时朝廷提任秦翼明为总兵官,就因为这个原因任职命令都没传达到手上。
可以说,自从张献忠入川打下成都之后,整个四川境内消息几乎全部中断,石柱偏安一隅更是闭塞,所以对于突然上门来的锦衣卫,她感到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南征北战出过远门见过世面的二品诰命夫人,很快就确定了锦衣卫的身份,然后就问你们干啥来了。
传旨来了!
这是一道崇祯帝亲书的密旨,却更想一封唠家常的书信,光前一段的嘘寒问暖就让女将军老泪纵横,大呼皇恩浩荡,然后下边的唠的磕又让她为之大惊,云南土司造反!
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女帅,秦良玉第一个念头就是,张献忠会不会趁机发兵入境云南!
果不其然,崇祯帝担心的就是这个,所以要让她摇旗呐喊佯攻重庆以此拖住张献忠,让他不敢造次!
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若说真的打下重庆以她眼下实力确实不能,但佯攻制造混乱局面却是可以的。只是秦良玉心里有一件事在嘀咕,皇帝亲自发密旨与她,那说明云南那边的乱子不小,到底是哪个土司造反连沐王府都镇压不住,一个二个还是很多个?
既然都需要她制造局势来拖住张献忠以防万一,那说明云南的乱子大了,若是沐王府短期内镇压下去倒也无妨,若是一直乱,自己也拖延不了多久啊,只怕那时……
女将军不由皱了眉头,四川已失,若云南再因大乱丢了,那大明……
这时锦衣卫又掏出一封密信,封的是东厂的火漆密戳。
秦良玉眉头一挑:“这是……”
“东厂督主亲笔密信”锦衣卫小哥满脸沧桑挤出一个笑脸。
常公公?秦良玉一怔,石砫偏安一隅消息闭塞他对常宇的传闻也仅听了寥寥,知道东厂出了个天纵之才,带兵打仗很是厉害,至于怎么厉害,至于怎么个厉害也不得知,反正将北边的战乱快给平了。
不过左良玉也仅是听听而已,没当回事,毕竟这年头沽名钓誉的太监太多了,之前那些监军的太监都好这一口,他早习以为常了,眼下突闻这大太监写了亲笔信给她自是意外的很,却也没急着打开,而是问那锦衣卫:“东厂的常公公你可曾见过?”
“回夫人,自然是见过的,这信就是小督公亲手交给小人的”。
“小督公?”秦良玉歪了头皱了眉,那锦衣卫嘿嘿一笑:“小督公是个少年英雄,尚未及冠呢”。
秦良玉眉头皱的更紧了:“一个少年英雄,他是怎样的人?”
锦衣卫小哥伸出个大拇指:“厉害的紧!”
“怎么个厉害法”秦良玉来了精神,正了正身子,示意那锦衣卫小哥坐下说话。
锦衣卫小哥摇手婉拒:“夫人跟前不敢无礼,小的站着说就行了”说着轻咳一声:“或许这边山高水远对小督公的事知之不多,但至长江以北,哦,江南亦可闻,但闻东厂督公,谁人不伸出个大拇指,太原据贼,保定勤王,千里追杀清狗鞑子……”
“咳咳咳,你说什么,他千里追杀清狗?”秦良玉被呛了,多年前她也曾率兵远征北伐和鞑子干过仗,深知道鞑子兵的勇猛凶狠,以至于这数年来明军屡战屡败,狗鞑子也数次入关未及京师如无人之地,所以初闻有人竟然千里追杀鞑子,能不让她吃惊么?
夜已深,几个锦衣卫小哥说的口感舌燥,他们几个轮番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常宇所有的战绩都说了,秦良玉打了赏让他们先去休息,然后强按内心激动缓缓打开那封密信:“秦将军,末学常宇恭叩金安”。
便是一个开头问候,便让秦良玉大感稀奇,这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监,分明就是一个家里晚辈对长辈的问候。
这让顿时让她对这个小太监好奇心大起。
扶明录 第1716章 机会来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夜愈深,风雨骤起。
丫鬟进房关紧了门窗又给灯添了油,见秦良玉持书信发怔便问了句:“老夫人可要睡了?”
秦良玉微微摇头,将那书信轻轻叠放整齐放在枕头下对那丫鬟道:“叫人去龙虎寨把万年叫来”。
万年即马万年,乃马祥麟之子,马祥麟在两年前战死襄阳后其子马万年袭石柱土司之职,马万年这名字或许是马家的一个美好的向往,不过世袭万年是不现实的,但石柱土司系虽不知是否是最早的土司,但却是延续时间最长废除最晚的一系,其祖上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其三十九代孙马定虎在宋朝得授石柱安抚使,往后传了26代569年,直到1949年才废掉。
是的,你没看错,1949年才废掉。
马祥麟战死时才四十六,其子仅二十刚出头,正是风华正茂一腔热血豪情壮志的时候,总想着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如他父亲一般勇猛无敌忠烈无双。
奈何眼下局势实在太过复杂,旋涡急流即便是善游者一入其中也会溺毙,何况他这个雏儿。
好在有秦良玉这个人生导师,一直安抚他要学会韬光养晦,马万年对这个奶奶是非常佩服的,几乎言听计从,每日研习兵法,苦练武技跟着几个堂哥操练将士一时不敢松懈十分的用功,这也让秦良玉欣慰的很,虎父无犬子。
毕竟其夫马千乘智勇双全,其子马祥麟更是人中龙凤,勇力绝伦,英武潇洒,能文善书,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军中呼为“赵子龙”、“小马超”。眼睛受伤后,又多了一个外号“独目马”或“独眼马”,绝对是明末牛逼哄哄中的一员!
龙虎寨是座军营,距离主寨并不远,马万年平日多居其中操练兵马,得闻传报急急赶回。
“奶奶这么晚为何还不安歇?”马万年进屋江门关了然后快步走到榻边扶着秦良玉上去,然后给她盖了被子,秦良玉很是欣慰看着孙子一脸的温柔:“见了个客人”。
“听说是京里头来的人,可是有什么事?”马万年如今是土司,但是由于年纪轻阅历少很多事情都要问过秦良玉的,今日锦衣卫来时他不在城内,在来的路上才知晓些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