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所以他现在要多赚银子,多为麾下兄弟着想……反正哔哔个没完,听的胡岭脑子都快炸了,若不是打不过他早揍他无数次了。

    倒是吴惟英听的津津有味,连问吴中:“听闻你本有刀圣美名,一刀一马惬意江湖何其潇洒逍遥,为何从贼刺杀厂公大人,又为何入了军伍,受制于军规”

    吴中一口老痰啐出数丈,怼他游侠故事听多了,狗屁的刀圣,狗屁的江湖,一刀一马行走江湖,看似飘然出世,潇洒不已,那不过是想象中的江湖,实则他也要吃饭,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最终沦落杀人为生。

    吴惟英老脸一红,尴尬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罢了”。

    何为江湖吴中哼了一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吾当年逍遥那是理想中的江湖,后从贼是现实的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对侯爷来说对官场就是江湖,对胡岭来说宫中就是江湖,对督主来说,杀敌平天下就是江湖!”

    胡岭深以为然,有的人江湖是一刀一马一壶酒,有的人江湖是千军万马,万里河山!

    山谷深而险,名一线天,两侧皆有暗桩暗哨,上边有伏兵,晚间仅余观察哨,为往来方便,胡岭着人以巨木并排在谷顶做了简易木桥,方便两岸来往输送人马。

    三人沿着谷顶两侧巡察一番后,躲在一处高地树下,望着远处宁远城和清军大营的灯火沉思不语。

    “吴侯爷,您之前带兵打过仗么”

    吴中是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人,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让吴惟英老脸一红,轻咳一声略显尴尬:“未曾有过,不过本侯当年曾提督京营”。

    胡岭撇了撇嘴,不过黑夜之中也没人看的见。

    “宫字营的人都说,京营的全是废物,中看不中打”吴中绝逼是个话题终结者,此言一出,四下寂静一片,无人搭话。

    他顿感无聊,没话找话说:“胡,你今儿抢了几个人头我弄了八个,四十两银子差不多能在京城买套宅子了……”

    “咋地,你要退伍养老啊”胡岭哼了一声:“俺不差钱,对人头没兴趣,看不得你们那要饭花子模样”。

    吴中耸耸肩:“你是督主心腹,平日油水多,自是看不得这点银子,当年我也和你这般清高,可如今不同啊,俺还靠这些银子养我那支黑狼营呢,你刚说啥,退伍扯淡,老子忍辱负重刚弄了一支人马,准备大干一场,搞不好还能扬名立万呢,怎么可能退伍……”

    “等等,你说忍辱负重啥意思,这个咱家回头可得好好问问督主了……”胡岭奸笑,吴中一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小太监,赶紧连连求饶。

    见两人打闹,吴惟英长叹一口气,年轻真好

     




第482章 山中打野
    黑凤山北侧一条山谷内,一前一后两股清军探子约二十余人正在抹黑进山,这边山谷较为平坦,只是积雪过深,看似未经破坏,实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为掩饰痕迹。

    清军主力兵临宁远城外,大批探马在周围十余里外侦查,在西山周边留下太多凌乱蹄印,以至于常宇深夜率兵出山,一往一返留下的印迹均未引起注意。

    直到他从东面山道进山主动暴露后诱敌深人,多尔衮吃了憋下令探马集体出动对西山范围进行侦查,这时才有人才注意到西边的蹄印是不是有点太多了,顺势发现了入山的蛛丝马迹,细查之下便是从这个山谷入山,且谷内有明显的人为掩饰痕迹。

    随即多尔衮下令彻查,前方炮击双山,同时拍多股探子从不同方向入山搜索,他们便是其中两股。

    常宇潜于西山秘洞,有心以山为城,在前山因地制宜构建防卫工事,至于后山尽量保持原生态,仅伏了些明哨暗桩用来掩人耳目。

    只因后山虽无险谷天堑,但山脚有谷数条纵横交错,一入其中很容转迷糊了,除此之外西边尚有黑凤山为屏,莽莽深山,积雪没膝想寻入山之路,探得秘洞无异于异想天开。

    清军探子刚入黑凤山便被暗桩发现,警讯传到洞内,屠元和贾外熊等人便来了兴致,带着蒋发和况韧组团打野。

    一行人出了洞下了山在山谷里转悠一圈便直奔黑凤山而去,行间有意无意留下些痕迹,时不时弄点小动静。

    果不其然黑凤山周边数股清军暗探上钩了,暗暗追了过去。

    清军的火炮近半个时辰方停,估摸至少有数百发炮弹宣泄在双山山谷,山岭,山巅之上。

    炮火引燃了数处山火,但因有积雪覆盖,山火并不大。

    火炮一停,警讯声不断,清军探子在炮火的掩护下已经进了山,有的甚至快摸到磨石沟了。

    洞中常宇眯着的眼一睁,吴总和李铁柱几个心腹已经凑到眼前,一个个跃跃欲试。

    以暗桩的警讯估摸,至少有近百清军探子入山,这是一笔不菲收入。

    “五五开!”小太监眼中精光一闪,众人差点一头栽倒,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还抽成自己部下的赏银。

    “督主,卑下接这活了”吴中咬牙,一脸的渴求,别说赏银五五开,二八一九他都干。

    第一他需要银子,第二他坐不住,第三他想趁机练练兵或者说和麾下多亲近,多积累点战友情。

    常宇成全了他,点头应允,吴中大喜,立刻调动他的黑狼营出动。

    老九一把抓住吴中,央求着要一起去。

    眼见他裹的像个木乃伊,吴中断然拒绝,让他在洞中养伤。

    谁知老九却噗通跪了下来,抱着吴中大腿死活要出去和弟兄们一起打野。

    疯子!吴中没辙,扔了一副软甲给他,老九破涕为笑,穿了软甲,拎刀出了洞。

    常宇盯着老九背影,脸上一副玩味,这小子有点意思。

    陈所乐和陈汝信哥俩也蠢蠢欲动,想要出去一起嗨皮,陈王廷低声呵斥二人,身为贴身护卫,不得擅离职守,再说外边凶险至极,不可胡闹。

    两人垂头丧气的模样被小太监看到,伸手招来问了缘由,顿时表示支持,让二人出洞历练!

    两人大喜出洞,跟着吴中嗨皮去了。

    陈王廷摇头叹息。

    常宇轻笑:“陈师傅,遥想当年你杀人亡命天涯,那份豪情壮志已然消磨殆尽了”

    陈王廷苦笑:“老了,没那么多热血江湖了,只想着儿孙平安即福”。

    常宇翻了个白眼:“儿女自有儿女福,你老了为何总想让他们也和你一般回归田园,他们正是热血青春的时候,当趁机闯荡一番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世一遭”说着又笑道:“曹阿瞒有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陈师傅不过四十冒头,怎滴如此颓废,那周遇吉也和你这般年纪,可是沙场纵横,何曾言一声老”。

    陈王廷,微微点头:“督主一言,醍醐灌顶”

    &nb



第483章 声东击西
    夜深,清军大营一支火龙蜿蜒而出,直奔西山脚下,目测至少万余,如此举动,宁远城头观战的吴三桂和唐通顿时大惊,清军要连夜攻打西山

    只恐不妙,唐通皱眉,若是白日他们尚可出城支援,最不济也能牵制一下兵力,可是如此夜深,四下不明,他岂敢轻易开门出城。

    只是清军如此大举出兵深夜攻山,当真就不怕撞个头破血流,还是说真的被激怒到歇斯底里,不计代价和小太监斗个你死我活誓不罢休了。

    二人不解,却也爱莫能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支火龙从清军大营绕过壕沟在西山脚下集结。

    只盼天色早些亮吧,希望到时候还能赶得及打个援,再不济也能收拾下残局。

    山洞上边巨岩之下的瞭望所被清军炮火波及,已经成废墟,暗哨又匆忙间弄了个小窝,此时常宇和陈王廷就窝在此地望着远处山脚火光。

    青雀血迹斑斑,常宇手扎绷带,先前伏击一股清军探子,激战时,手上被看中,险些断掌,可见打野凶险至极。

    二人厮杀一阵后,爬上来本欲纵观一下全局,歇口气,不料山脚的火光引起小太监的疑惑,清军要大局攻山了

    实则意外!

    此时天色已是丑时过半(凌晨两点多)多尔衮是多大的怨气啊,竟然冒黑进山,当真是要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常宇沉思半响,见山下火光越来越多,估摸近两万,于是果断传令宫字营出洞迎战。

    一番伏杀过后,山中清军探子只要显形的几乎都被清理,至于那种暗伏不出的漏网之鱼,常宇也顾不得理会他们,也不过隐匿行踪,让步兵营出洞。

    山中有盏口将军三十门,轻便易转移,清军炮击西山时已挪至洞内,此时常宇一声令下,又全部拉了出来,分部各处高地。

    盏口炮虽轻便,但射程不及红衣大炮,大铅子(实心弹)五里已是极限,但小铅子(小实心弹,每次可装几十近百)可及近十里)

    再以山势俯射,射程不下红衣大炮。

    此时清军上下聚集要攻山,常宇自是要先下手为强,令炮兵装弹轰击。

    实心弹,开花弹,小铅子,轮番上场,三十们火炮齐射,上下火光大乱,常宇嘴角冷笑,来吧,多仔!

    笑容尚未收敛,多尔衮便还以颜色,红衣大炮喷火,山间一片狼藉。

    当年袁崇焕宁远大捷,奏报,一炮糜烂十里

    说的就是红衣大炮的威力。

    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遇到火炮都是毁灭性的伤亡,中者成肉泥,开花弹落入密集人群内,更是糜烂无数。两军对轰,一上一下,射程相当,一个威力巨大,一个火力网点多,数十里内皆闻震天巨响。

    山摇地动,宁阳城内鸡犬不宁!

    常宇出关,奏请神机营,几乎把京城的火药和炮弹全给拉了出来,所以此时他根本不担心炮弹不足,而是担心盏口炮,连续轰击炸膛,这年头的铁炮质量可都不咋地。

    双方对轰近半个时辰,炮声逐渐稀疏,担心炸膛的不只常宇,红衣大炮装药量大,炸膛的几率也是相当的。

    这一阵对轰,确切说是打的气势,双方伤亡寥寥,毕竟射程相当,红衣大炮虽威力巨大,射程远,但也不敢太过靠前,否则就会被山上火力覆盖,而山上的明军虽有杀敌之心,奈何射程不及,却把山口几乎堵住,点将台以夷为平地,倒是那破庙完好无损,莫非真有神仙保佑

    炮击终于完全熄火,常宇下令清点损伤,各部人马严守各关卡,紧盯清军动向,同时暗中继续搜捕那些进山暗探。

    &



第484章 空前攻守
    宁远城方寸之地,弹丸之城,但防卫工事全是全方位的,四面皆有壕沟,以北边最多,让清军骑兵丧失了三山五岳摧于铁骑之下的威势,更不用说城墙四面浇水俨然一座冰城,光滑且坚固。

    面对于此,多尔衮和他的一众将领商议后决定,以西门为主攻点,南门为侧攻,东门佯攻,至于北门真的是壕沟太多,不易正面硬攻。

    但不管怎么打,很显然城中吴三桂早就做好了完全之策,宁远城小,调兵驰援方便,无论清军从哪门主攻,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兵力调过来。

    可若是突袭之下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动手,只怕……

    但如何突袭城上明军日夜灯火熄,时刻盯着清军大营动向,向突然动手好像还真有点难度。

    不过眼下,多尔衮却寻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午后被诱入西山,炮击之下尼堪几乎全军覆没,就连在山脚看热闹的他都差点被轰到,震惊之余恼羞之际,却也灵机一闪。

    于是夜幕之下,动用火炮反击,漫山遍野耕了一遍,一来宣泄心头之狠,二来掩护探子入山,第三麻痹宁远成内的明军,光明正大的把火炮拉了过去。

    直到子时后,他又调大军在西山脚下集合,故意大张旗鼓毫不意外的吸引了宁远城内吴三桂的全部注意力,可他在同时又遣兵马,从首山脚下抹黑绕到了东门和南门外伏兵不动。

    随后在和常宇对轰的同时,其余火炮已暗暗就位,兵马就位,攻城车,登城梯等辎重就位……

    吴三桂一直被西山脚下的清军和对轰的炮火吸引,完全忽视也根本意想不到清军已经悄悄在宁远城三门外布了兵,置了火炮。

    最先动手的是东门,突然几声炮响,落在城墙上的时候,举城震惊,军民慌乱不已,清军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得突然动手了,引起极大恐慌。

    正在西城看热闹的吴三桂和唐通两人大惊,匆忙往东城奔去,未及几步南城外炮声大作,数发炮弹落了城内……

    竟然两门同时攻击,吴唐二人大惊,大声呼喝迎战,让城上炮兵开炮还击。

    宁远城小,可是炮多,原本就有近十门大炮,后从山海关又调来数门红衣大炮及佛郎机,加上神机营的四十余门盏口将军总及近百门,那火力绝不容小觑。

    不过按照先前预估,清军主攻当以西北两门,所以重火力几乎都布置在这两门,而今清军竟然从东南两门出人意料的发动攻击,这让吴三桂心中有些小慌张。

    在朝东门疾奔的时候,吴三桂突然驻足停下,不对!

    清军在西山脚下数万人马看似要攻山,可是为何迟迟不动手,难道……

    念头刚动,西边炮声大震,杀声四起。

    “老唐,东南两门交给你了”吴三桂拔腿就往西城跑去,嘴里朝他唐通大呼。

    炮弹呼啸不断,有的落于城墙咫尺,有的落在城墙上,爆碎冰层破了墙,有的落在城头,伤人无数,有的甚至直接越过城墙,飞入城内,引起恐慌一片。

    西山脚下的火炮已经调转炮口轰击宁远城,数万蓄势已久的清军也杀了过来,清军全面攻城,以突袭之态。

    杀声入云霄,炮声响彻天际,冷月闻之变色,躲进了黑云之中。

    西山中,登高远眺的小太监望着那陷入火海中的宁远城,眉头紧皱,面色凝重,久久不发一言。

    麾下诸人皆变色,提议出兵救援。

    常宇摇头制止,山中兵力不过三千余,打偷袭是好手,迎头打那是找死,其次此时他也不敢出山,怕多尔衮在山口伏兵算计他,夜深风高的,多尔衮不敢进来,他同样也不敢出去。

    难道眼瞅着清军这么暴揍吴三桂么

     




第485章 形势严峻
1...149150151152153...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