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只要亲兵不乱,主将便有可能扭转战局。
多铎的亲兵就正在极力稳住阵脚,稳住军心,奋起反抗。
两军厮杀,惨烈至极,到处都是断臂残躯,心肝肚肺随处可见,惨嚎声,厮杀声,喝骂声,十里可闻。
河面湿滑,打急眼的双方士兵甚至直接下马在冰面上翻滚搏命,刀捅箭扎,扣眼咬脸,无所不用。
多铎早已杀红了眼,甚至有些不计后果,暗暗咬牙,哪怕拼的只剩一兵一卒也要把这股山贼给杀光,否则传出去,堂堂大清最骁勇的战将被一群草莽打了伏击溃不成军,这脸丢不起!
怒极之时,多铎亲率亲兵迎战,力图挽回颓势,他勇武非常,竟堪堪顶住那股洪流,直至力竭放退到高地指挥作战。
然一己之勇,难改大局,从一开始这场仗的节奏就被李岩带着打,攻心,突袭战术外,他还占着其他优势,比如以逸待劳!
而清军长途急行军至此,兵马早疲,此时又在惊恐之下匆忙迎战,所以说败局早已注定,只是时间问题!
“王爷,这样拼下去,只恐把骑兵打残了!”身边有部将疾呼,暗示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撤退!
多铎一脸狰狞,他何尝不知,再扛下去自己的骑兵真的有可能全军覆没了。
此时两军战场主要集中在河面和北岸,正北山道已被堵住,若想撤退往西是山,只能往东去了。
但是他心有不甘,就真的这样的如丧家之犬的跑了不由痛骂后边的步兵,妈的怎么还不赶来支援!
骂归骂,却也知道几十里外的步兵别说不知道这里遭袭,便是知道段时间也不可能前来支援,除非插翅!
他却哪里知道,此时步兵的遭遇更惨!
多铎毕竟不是阿济格那种暴躁无谋之人,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气归气但不可能真的死磕到一兵一卒,先遁走,待和后步兵会师后,那时兵临城下,鸡犬不留!
眼见自己的麾下勇士,越来越少,越来越散,多铎心如刀割,咬牙下令朝东撤兵。
对岸一直观战的李岩眉头紧皱,他心中也是巨浪滔天,己方占据那么多优势,清军军心崩溃,阵势大乱,兵力少半,兵疲马乏的情况下却硬扛了快半个时辰,还没被明军吃掉,这得多硬啊!
清军骑兵善野战,果真名不虚传!
心下暗自佩服的时候,突然眉头一挑,见清军集和人马开始朝东突围,哈哈,终于撑不住了,李岩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哪能让你得逞,李岩随即传令,围追堵截,全力剿杀!
就在两军一个要突围一个要合围时,突然正南方地动山摇,黑压压涌来一支人马,疾奔战场而来,惊得两方人马皆是心头一跳。
山海关的援兵多铎心头一震,暗道一声大事不好,顿时有些后悔为何不早些突围,逞那匹夫之勇作甚。
而李岩则疑惑,哪来的人马,山海关乃重镇要地,高第就那点兵力不可能在出兵支援,且此那边也不知这里的军情,怎么可能派援兵,就是派也不这么快到达。
难道说是山中一直窥探的那些贼人,趁机要收渔翁之利,不好,中后所此时空城,若……
中后所的战略作用极其重要,不容有丝毫
第472章 一卒未失
从军十余年从未和女人打过仗,更没听过明军有女兵一说,看来的确是山中贼匪……不对,哪个山头会有那么多女贼匪,倒是听闻李自成的起义军中有一支女兵!
是了!此时多铎终于恍悟,什么鬼山匪,这特么的竟然是一支李自成的降兵,怪不得敢出城邀战,寻常山匪怎么可能有这胆子和正规军作战,何况又是以野战闻名的大清铁骑开战。
只有李自成麾下的贼军才有这个魄力和实力!何况他们刚投诚,初来乍到急需一场战功来证明自己。
怪不得,怪不得,瞬间所有的疑惑在刹那间都解开了。
后世有句话叫,战争请让女人远远离开,但事实从古至今,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战场,而且多是以悲惨的命运介入。
红娘子这支女兵的命运也很悲惨,但又有那么点幸运,至少他们能靠自己手中的钢刀来雪耻,至少还能掌握一丝自己的命运。
假若在平日遇到这支女兵,清军可能一个个战意盎然,幻想着如何凌辱这些女兵,然则此时清军自顾不暇,性命不保,哪里还有心情想这些,特别是当这些女兵近前后,才霍然惊觉,凶悍竟不下男儿,手中钢刀照样可以杀人!
此时再不突围,只恐全军覆没了,多铎一扫大局,心中悲愤哀痛,但见南方援兵源源不断,虽是步兵,但声势浩大,若等他们加入战团,真的插翅难飞了。
已顾不得那么多了,多铎立刻领亲兵朝正东突围,只要自己能逃出生天,不怕没柴烧,至于这三千骑兵……哎!
但是想走哪有那么容易,李岩夫妻二人来不及过多叙旧,当下则以杀敌为重,简单几句后,两人携手入阵杀敌,却正好见一支百人清军骑兵锋头正劲沿河岸朝正东突围,所遇明军皆不可挡。
清军主将!
李岩岂能放过,立刻率亲兵追杀过去。
兵败入山倒,娘子军的到来让清军军心崩溃战意全无,源源不断的援兵,更是彻底浇灭了他们反抗之心,竟有很多识时务者,下马弃械投降。
少许顽抗之徒还在拼死突围,但多被明军绞杀,唯独多铎依仗亲兵舍命护卫,最终只三十余骑从李岩手中逃脱,往正北逃窜!
追!一颗清军首级,五两银子!小太监的许下的承诺是金字招牌!
没人不爱银子!
所以不管军令难为还是奔着银子,李岩部不管多么疲劳依旧奋勇追杀,直至追了十余里后方才收兵。
暖阳斜挂半空,大地一片复苏,六州河畔,李岩和红娘子夫妻二人勒马并肩,望着布满尸体的河面,竟然相视一笑。
粗略估计歼敌千余!
“夫君这可谓一场大胜啊,恭喜夫君建功!”
红娘子笑颜如花。
李岩爽朗一笑“同喜,同喜,不若娘子适逢其会,助功之力不小!”
战绩报告很快报了上来,斩敌七百六十九,俘虏四百一十七!己方伤亡三百余。
一场大捷,收获颇丰!
李岩部以最快的速度挟战利品回城休整,一夜未眠,但一场大胜让他毫无倦意,心中却在惦记小太监那边此时如何了
据报他仅五百骑兵,偷袭清军六七千人,应该很难啃吧。
强者向来崇拜强者,李岩文武全才智谋过人,自认不凡,但对在太原打的他狼狈至极的小太监却有着一股隐隐崇拜之心,觉得他胆大心细,勇猛过人又善谋略,是个奇才。
不过很显然他还是小看了常宇,自己六千骑兵对三千清军铁骑打的有些坚辛,便认定小太监的五百骑兵去啃人家六七千人马,实在是托大,吃是吃不掉,最多咬一口赶紧跑!
然则事实完全出乎他意料。
常宇的五百骑兵在暗夜中突下杀手,顿时让清军惶恐不已,黑夜中一来不知对方又多少人马,二来骑兵对步兵向来都是碾压。
更何况一上来步兵主将就被杀了!
几乎是难以想象的轻松,五百重甲骑兵把六七千的步兵杀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小太监手中长刀下至少已有半百人丧命。
&nbs
第473章 闻噩耗,遇明主
大捷当贺,五百铁骑大笑纵马狂奔回程,几乎每个人马鞍上都系着两颗首级,一路滴血,慢慢侵染官道上混着泥泞的积雪。
铁骑北上,在道上遇到北逃的清军,顺手宰杀,竟然又捡漏近百,可谓意外收获,真不知道是他们运气太好,还是这些清军太蠢。
“督主,咱们现在回山岂不是暴露了”贾外熊问出所有的人心声。
此时天色早已大亮,宁远城外不出意外的话绝对到处都是小股清军游走,他们这支人马可趁夜色出山,但回去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了。
常宇伏兵山中本意是打多尔衮主力一个出其不意,但昨晚实在按奈不住出山咬了多铎人马一口,虽然他此时尚不知道是多铎领兵。
大模大样的回山,便失去了奇兵之效,且多尔衮必定会分兵来打,虽可依地势之险据守,但未免还是遗憾!
就近潜伏深山,夜间再回去
先不说他们轻装出山未带口粮,便是到处都是积雪,风大天寒,如何忍受一天饥寒,更重要的是到了晚上便能顺利进山了么
多铎遇袭消息不出意外,最多两个时辰后便会传到大营多尔衮耳朵里,那时只恐宁远城周围到处都是清军的人马在搜捕,不甚被搜到,那时候忍了一天的饥寒,兵疲马乏的如何迎战,稍一不甚就被包了吃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自己伏兵山内本就是为了打个突袭,既已达成目的,何必纠结是否突袭到多尔衮的主力,反正杀的都是清军。
想通关节,常宇决定立刻回山,没必要在躲在外边受风寒之苦,既然总归是要暴露的那就早点回山内做准备构建防守工事,应付清军的入山清剿!
回程尚有七十多里路,按照正常速度不需两个时辰便可抵达,但此时经过一夜追击和厮杀早已经兵疲马乏,为了以防到宁远地界会有冲突,常宇不敢让人马太过疲劳,下令缓马而行,反正此时多尔衮尚且不知南边发生的战事,而南边的溃兵一时也无法把情报送过去,要送过去也的经过他们这一关!
中后所东北三十里外的海岸乱石滩,十几骑清军浑身血迹,一脸的灰败,看着站在一块礁石上的多铎。
海边风大,但不及多铎心寒!
三千骑兵,仅他十几骑冲出重围,余下生死不明!
从军十余年,从未如此狼狈过,从未如此惨败过,大清国的第一战将怎会如此不堪!
“啊啊啊啊,此仇不报,当如此辫!”巨石上多铎仰天怒吼,挥刀割下一段金钱鼠尾,顿时长发飘扬,如海飞丝一般柔顺!
“王爷”亲兵大惊,纵马近前一脸的担忧!
赫赫有名的战将,岂能因为一场败仗便心灰意冷,多铎转身跳下巨石,翻身上马,令两个亲兵立即前去联系步兵主力,余下随他就近召集逃散的溃兵。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整兵力,在明军狂欢之际,出其不意推平中后所!
现实中是很残忍,两个去联系步兵主力的亲兵走后,多铎带十余随从寻了一海边小村,尽屠村民后,生火取暖烹食,水足饭饱闭目小憩盘算如何报仇雪恨时,那两个亲兵竟然回来了,他们途中遇到溃逃的步兵。
步兵主力遭袭,辎重尽毁死伤无数,余下的脱逃散山中,仅余两千残兵……
多铎顿时双眼一黑,险些栽倒!直恨的咬牙切齿,嘴角鲜血直流,双目呲咧。
这又是哪来的明军,宁远城吴三桂的人绝对不可能有机会出城,他们没那个胆,多尔衮也不会让他们南下一步。
难道是中后所的人马……
也不可能,事发之地,距离宁远和中后所均七八十里,中后所的明军长翅膀啊!
唯一的可能便是,明军一早就有一支伏兵在暗中盯着他们,想到此处,多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全身冰凉,如坠冰窖!
细思极恐!
“明军多少人马”多铎又问。
“不明,有的说数千,有的说数百!”
“放屁,数百人能冲散七千……”多铎大吼,突又气息一落,当然有可能,他是带兵经验充足的老将,自是晓得那种情况下,天黑突袭,人人自危,根本无心应战。
吴三桂啊吴三桂,倒小瞧你了,多铎此时当然已知悉所谓的乞师,从头都为都是吴三桂设的局!
唯一尚未破解的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为何要把数十万大军引来,引火烧身,以卵击石,他总不会得了失心疯真以为凭宁远弹丸小城,几万人马便能把清军十几万大军给灭了吧。
他可能想破脑袋都不想出来吴三桂把他们引来的真正原因只是小太监懒得跑,清军从京北入关,朝廷自然还要放弃宁远城调吴三桂和小太监千里来援,与其平白扔掉宁远城不要,倒不如用来和你们磕一下,所以让你们送脑袋上门。
至于是不是以卵击石,也得打过才知道。
即便打不过,再跑也不迟!
明军竟然在外有一支伏兵,吴三桂布了好大的一个局,此事事关重大,多铎不敢怠慢,立刻离开村子,让人以最快的速度报知摄政王多尔衮,一边去召集溃兵返回宁远,辎重粮草皆被毁,骑兵被打残,步兵被打散,军心早无,此时根本没能力去打中后所。
中后所内,李岩部纵情狂欢,会师是一喜,大捷立功更是喜中之喜,那些风餐露宿跟着红娘
第474章 暴露
清军主将是谁常宇也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因为他此时饥肠咕咕只想着赶紧回山吃掉一头牛。
好像山中没有牛,那就把吴中的两个狼崽子给烤了吃。
似心有灵犀,吴中好像感应到了什么,扭头看向小太监,果真那小子正瞧着自己嘿嘿笑道“饿了么”
吴中点头,能吃下一头牛。
饿的何止是他俩,两营人马连夜奔袭杀敌,此时又累又伐又饿,先前遇到几个不长眼的清军探子被杀之后,翻了身上的干粮狼吞虎咽为此还差点打起来了呢。
此时天已近晌午,距离宁远尚有二十里,常宇除了饿还在担心其他,比如宁远城外有清兵多少
万一遭遇了小股人马还好说,若是大股可就惨了,是从东边入山呢,还是从西边原路返回
为何只遭遇从北向南的清军探子,为何没见到从南至北的,那支被打残的清军难道不去向多尔衮报信么
他当然不知道多铎唯恐在官道让遇见他被截杀,所以命送信的亲兵不走官道,而是靠近海岸荒野寻小道快马加鞭,此时几乎和他并行。
多尔衮一早眼皮大跳,深受汉人文化影响的他去问大军师范文程。
老范不是装神弄鬼的术士,是个办实事不忽悠的实在人,按照汉人的说法眼皮跳要么有灾要么天降横财。
清军十余万兵临宁远城下,在这弹丸之地对清军没有任何威胁,守军甚至吓的城门都不敢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