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然则清军大军压境,宁远城百余里内草木皆兵,遍布双方暗探斥候又岂能真的一路安然,出了山,上了官道南下,行不至五里便于到三拨清军探子。

    这些清军探马大部分都很张扬,明目张胆上路,不似明军斥候那般几乎都是在暗处行动,也许他们认为晚间明军反正不会出城。

    讽刺吧,大明境内,清军探子耀武耀威不加掩饰,自己人却要偷偷摸摸侦查。

    便是因为他们的“认为”所以根本没想到遇到的这支人马会是明军,虽见其未掌灯火有些疑惑,但想着刚过一支大军,总不可能是明军派的几百人来追杀的吧,哈哈哈,想到这里他们自己都忍住觉得好笑。

    然后……他们就猝不及防的在突然震惊中被干掉了。

    常宇此番率兵出山,除了胡岭和吴惟英外,身边悍将皆随左右,屠元,贾外熊,李铁柱,范家千,况韧,还有亲卫陈王廷,蒋发……

    “若是不慎被发现怎么办”漆黑夜色中,贾外熊低声在常宇身边问道。

    “若真是那般,只好暴起冲杀一阵便离去,且不可恋战”常宇挑眉环顾四下:“估摸着最迟明日晌午之前,他们便可抵达中后所城外,但咱们却要在天亮之前避开”。

    如何避开,几人低声商议,贾外熊提议转头向东走荒野小路,再不行靠着海岸线,避开和清军走同一条路。

    不过被众人否决,东边荒野一马平川,无遮挡,清军探马遍布很容易被发现。

    隐于山中,晚间行军范家千提议。

    小太监又摇头,多尔衮攻宁远在即,不可能分兵太久在中后所这个小屯兵城,他会以最快的时间拿下中后所,所以极有可能明日至明晚便攻,他若在山中躲一天在行军,等到了中后所,城已失了。

    山中不潜伏,那便山中行,随军之中有宁远老兵提议,这是当时进山时常宇特




第468章 虎视眈眈
    多铎的骑兵速度的确很快,寅时刚至(凌晨三点)他已陈兵中后所北边的六州河畔,隔河远望城上通亮灯火,嘴角的笑意如夜色一般寒冷,眼神却又极度不屑,中后所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盘开胃菜。

    情报显示,中后所有明军驻守,但兵力不详,推断之下明军此时已无力分兵太多于此,两千人足以,且一个废城重启没多少时日,防守力可想而知。

    或许如自己所想那般,待天亮时驻守于此的明军见清军阵仗,吓的腿软,直接就开城投降了。

    但投降就行了么

    刽子手的名号岂非白叫了,阿巴泰的六千人吗岂能能白死的。

    这小城,若不成废墟,这城中人若不成白骨,有伤威名啊。

    属下通报步兵主力在七十里外,多铎皱了眉头,太慢!

    虽可下令急行军,但没必要,早一步,晚一步都是明天的事,中后所迟早要变成废墟,早一刻,晚一刻不急一时,无需让士兵如此疲惫!

    六州河畔破冰取水饮马,三千铁骑虎视眈眈,城上李岩彻夜未眠,举目北眺,脸色凝重,双目炙热有火焰在燃烧杀意隐现,心中巨量滔天:小太监虎胆龙威,兵行险着,事事出人意料,真让人自愧不如,太原之败,心服口服!

    李岩强捺心中激动,转身询问时辰,小太监让斥候传口信与他寅时一过(五点)是人最最困最乏之时,也是约定动手的时机。

    吴中献的计,如同他的武技一般,简单粗暴有效!

    清军的骑兵和步兵距离拉开的太远,既是如此,便和李岩各吃各的呗,三千骑兵交给李岩,后边的步兵小太监吃,虽僧少粥多,但能吃多少吃多少呗!

    所谓突袭,百变不离宗,无非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收获都是超乎意料的。

    结局不管好坏都会超乎意料,比如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时,明军六千人马埋伏皇太极和多铎。

    结果皇太极率两百亲兵杀的六千明军杀的溃不成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次是小太监要以五百铁骑突袭多铎的六千步兵,结局又将如何

    尚有半个时辰寅时便过,卯时(五点)一至,便可动手,部将秦松旺已经调兵遣将,集兵五千在城门内侯令,只待一声令下,另有千余人马已从南门悄然出城,从东绕去敌后潜伏。

    一夜急行军,兵马疲惫,六州河北畔,清军骑兵下马休整,燃起篝火无数,延绵数里,虚虚实实不知深浅,若以篝火推论少则也要上万。

    但李岩早从斥候哪里得到情报,这股清军总兵力才万余,骑兵仅三千,这个消息也得到小太监的认证。

    三千骑兵,兵疲马乏之际出其不意杀过去,李岩还是很有把握的!

    中后所就在眼前,清军如此放马饮水,显然不把明军放在眼中,因为多铎深知明军根本没胆出城偷袭,有胆子的那个人此时已经归属大清了。

    多铎和中后所很有渊源,松锦大战的起因就和他有关,崇祯十一年皇太极率领济尔哈朗和多铎入关,当时祖大寿守中后所,他带兵偷袭了多铎,杀的这个刽子手狼狈逃窜,至此结下梁子,引发大战。

    遥望中后所城上灯火,多铎五味杂陈,此地是他的耻辱之地,当以血洗,这也是为何他主动请缨来攻打中后所的原因,祖大寿已投降他只能拿这小屯兵所来泄恨了。

    偷袭呵呵哒。

    松锦之前明军还有点血性,大战时,明军也搞过不少埋伏偷袭的事,无一功成,反而惨败连连,只是自取其辱罢了,其中当以那次六千人伏击皇太极两百人最为出名,乃明军大耻!

    大战之后,明军九边尽毁,军心丧气冲天,除了吴三桂外更无值得一提的将领,也无可用之兵。

    吴三桂也许还有点血性,有点本事,但此时他被困在宁远,至于中后所无非一个小部将驻守罢了,待到天亮时,陈兵城下之际,只恐吓尿了裤子,随即开城投降。

    &nb



第469章 浑水摸鱼
    从宁远到中后所的百余里官道,几乎都是西边靠山,东边荒野临海,但临近中后所数十余里的那段却是山路,两旁皆是山岭。

    常宇率的是骑兵,作战自然要以旷野为佳,清军此时已经到陈家岭,再过二三十里地便入山道,所以若要动手,此时最佳。

    急行军,常宇下令,一马当先,此时已不用顾忌暴露行踪,五百铁骑踏雪飞奔,想到马上就要冲击清军,杀的他们丢盔弃甲,便热血沸腾起来。

    清军步兵先前在烟台河畔休整过了,此时已行十余里,加上凌晨是一天最冷之时将士疲靡不振,麻木行军。

    统领萨尔呼是多铎的爱将,此时正在前军中和亲兵吐沫横飞谈论他入关时玩的大明娘们多么的鲜嫩多汁,听的四下淫笑不断,欲火焚身,个个蠢蠢欲动想着等入关后,非要弄几个尝尝,嗯几个怎么够,要几十个,要几百个。

    常宇的人马终于还是引起了清军后队的注意,在一里外时遇到几个清兵盘查,但随军的那个宁远老兵用满语怒喝一声,滚开!便让其畏缩退避道边,心中正在疑惑,这是那支人马,怎么军服……

    心念还未动,几颗脑袋飞上了天,几名宫字营在纵马而过色时候,刀光一闪,血溅数步。

    后队人马闻蹄声逼近,纷纷皱眉张望,漆黑中看不甚清,心下疑惑但也无人去盘问,既然能靠近,又无警讯传来,当然是友军了,只是他们怎么抹黑行军啊。

    很快骑兵逼近,到了队伍跟前。

    “让路”当先一人在马上大声用满语喝骂,气势汹汹之下,士兵纷纷往路边挤,让这支骑兵通过。

    很快骑兵通过清军殿后人马一半,已见辎重车在前,可笑的是虽有火把照明,有些清军虽感觉这支人马军服不对,可并未有太大疑心,因为骑兵皆披盔戴甲掩盖了头发,否则一眼就会被他们看出不是露着大额头,梳着金钱鼠尾辫的漏洞!

    后队的些许骚动,并未引起在前军中大谈自己艳史的萨尔呼的注意,直至那暗夜中突然爆裂的惨叫声接连四起,他才大惊失措,连问怎么了,怎么了

    一时间没人告诉他怎么了,但是都知道他们遇袭了!遭埋伏了!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发生的事啊!

    萨尔呼无法理解从哪冲出了的伏兵,在这一大早伏击他!

    想不明白,想不通,但眼下也没时间去想,后队大乱,杀伐声,惨叫声在夜幕将去的时候,极度刺耳,闻者无不心慌。

    五百悍卒,刀出鞘,箭上弦,对着毫无任何防备的清军突下杀手,顿时鬼哭狼嚎,四下奔逃。

    骑兵冲击步兵,惨状可想而知,往西边山岭处跑的倒还算侥幸,往东边荒野跑的注定命该绝!

    “老贾后边交给你了,屠元跟我往前冲!”常宇挥刀砍杀熟人后,打马便往前军冲去,一般行军,主将都喜欢居阵中,以这支清军这尿性,前有骑兵先行,这主将极有可能在前军中。

    擒贼先擒王是真理!

    黑夜突然遇袭,不知敌军兵力多少,只闻杀声震天,清军军心恐慌至极,第一想到的就是逃跑,这也是人最基本的反应。

    萨尔呼惊慌之余,立刻领亲兵往后队奔去,连连大呼让将士稳住队形,准备迎敌。

    然则真的有用么

    在亲兵连续砍翻几个窜逃士兵后,好像还真有那么点用。

    萨尔呼的数十骑兵刚至队中时,便见一队骑兵杀了过来,为首一人看不请面目,但身材魁梧如巨人,手中长刀鲜血淋漓,杀意滔天奔他而来,所遇清军无人敢挡,纷纷闪避,转眼间便到了身前。

    “快拦住他”萨尔呼大惊,身边数十骑亲兵立刻迎上前要去截杀这人,但转眼间被砍翻两个,射死六七人,另外几人被对方骑兵淹没。

    逃!萨尔呼的步兵中总共就几十骑兵,转眼间就被吞掉,连个水花都没见到。

    若是正常情况下,数十清军骑兵不可能一个照面就被屠了,他们的战



第470章 上兵伐谋
    天晓之前,明军突然出城,六州河畔的多铎略感意外,不明明军意图,随即下令将士披甲上马,列阵以待。

    应是出城投降的,多尔衮部下议论纷纷,多是如此推测,因为除此以外不可能有其他原因,其中最不可能的就是明军出城邀战。

    一,他们没那个胆,

    二,他们没那个实力

    三,即便是打他们也不可能扬短避长出城和清军铁骑野战,当以据城以守!

    待多铎的三千骑兵列好阵时,便见黑压压的明军也到了对岸,一目扫过,心下略惊,狗屁的千余,这特么的至少三四千人马,而且是骑兵!

    明军哪来这么的兵力诸人心下疑惑。

    此时天色将明未明,对岸明军不然火光,面貌依稀不清,数千骑兵列阵犹若一团黑云压在多铎心头,他们到底要干啥

    河宽十余丈,冰上有雪,深约一尺。

    两岸有兵,各数千有余。

    天色渐明,杀气渐浓,无声的对峙仅维持不到盏茶功夫,多铎突然发现对岸的明军有些陌生。

    衣着五彩斑斓,似民似贼就是不像军人。

    难不成情报有误,中后所这个废城成了贼窝,为贼人所占了。

    关外贼寇肆虐,多如牛毛这是人皆尽知,只是哪来的这么大一股人马

    不过若是贼寇的话,他们此举便可解释通了,自是出城说和来着,不错,若是收了这股人马做小弟也不算白跑一趟。

    正要遣人过河问话的多铎突然发现对岸人马有了异动,前方阵营分开几条通道,然后他看到了……那是什么依稀可见又火花在跳动。

    我操!火炮!

    散开!清军大惊,对岸那支人马竟然一声不吭的瞬间推出十几门火炮隔河轰击!

    轰轰轰,十几门火炮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火,让对岸清军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的开始四下散开,然而数千人的队形想在短短几十秒内躲开十几门火炮的轰击,无疑是扯淡。

    十余开花弹落入阵营,人仰马翻,血肉模糊,惨叫连连,瞬间阵型大乱。

    多铎怒不可遏,长刀一挥:“冲过去,屠了这……”

    突在这时,阵后杀声大起,多铎大惊,回首一望,阵后数里外数千骑兵冲了过来,马若疾风,转眼到了跟前,杀入阵后,本就被火炮轰的胆寒的清军见此更是慌乱不堪,匆忙迎战!

    竟然被伏击了!多铎心中骇然,这支人马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后边的,心神大乱之际又闻前边杀声大起,对岸的人马冲杀过来了!

    只恐不妙!多铎没来由的心下一寒。

    这种感觉如四年前一模一样!

    李岩文武双全,善谋略,从贼时便是李自成的谋臣之一,从小太监传信让他吃掉这支人马的时候,他便开始盘算,如何下筷子,怎么吃的痛快。

    清军善野战,天下闻名,他以六千骑兵对清军三千,也仅有不败把握,但若硬吃的话只恐要磕掉几颗牙,甚至可能噎着!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没意思了!

    所以他打算换一种吃法。

    第一步,故弄玄虚,不点火突然出城,清军自是疑惑,情况不明前不可能贸然动手。

    第二步到达岸边对峙,在其疑惑间以火炮突袭,同时也是给伏兵发信号让其动手,这也是李岩的精明之处。

    若是正面直接硬干,未必占便宜,硬骨头难啃,但若先以火炮出其不意炸乱他的阵型,让其惊慌失措,这时伏兵突袭,清军必乱,此时再从正面杀过去,清军的士气已泄,便好啃多了。

    其实火炮震慑和伏兵,这都是绝佳的心理战术!

    根



第471章 娘子军至
    天晓,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映的万里河山一片通红,如六州河河面那般红,似鲜血一般。

    若是寻常军队在李岩的这波连还打击下,早都溃不成军,但作为清军中的主战部队,满蒙八旗中战功赫赫的镶白旗精骑兵,岂是浪得虚名,一击即溃!

    如果说李岩的人心狠手辣,那多铎的麾下则是以悍勇著称,面对前后伏击战,刀锋正利的明军,临危不乱是不可能,但乱而不惧。

    每个主将都有一支线亲兵,或多或少几十上百不等,这些亲兵都是战力最强最为忠诚的士兵。
1...145146147148149...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