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云芨
算了算了,反正她嘴上占人便宜,不是一回两回了,这回就当自己栽了吧。
宁休看她放弃辩驳的样子,了然地点了点头:“果然是你调戏了他。”
“……”很想打人怎么办
明微控制住蠢蠢欲动的手,问他:“你大半夜在人家屋顶跑来跑去干什么”
宁休回身看着杨殊跑离的方向:“找他。”
“什么事这么急跑这里来找他。”
宁休说:“查到了一点东西。”
明微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真有东西。她就道:“那我和你一起去找他。”
宁休怀疑地看着她。
这看色狼一般的眼神,让明微很无语:“有你在,难道我还能把他扒光了”
宁休想想不大可能,就道:“好吧。”
没一会儿,两人就到了杨殊的私宅。
宁休熟门熟路,直接翻墙进去,一路畅通无阻,到了他房门前。
他敲了敲门:“小师弟。”
没回应。
又敲了敲:“你在不在”
还是没回应。
266章 访客
烛台上,十来根牛油蜡烛将屋子照得通亮。
屋里三个人,各据一角。
“这屋子安全吗”宁休问。
杨殊哼了声,不答话。
明微则道:“先生是不是以为,自己随便就能进来,守卫太疏忽了”
宁休显然就是这个意思。
“放心吧。就他这个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出了事只想往这里跑,肯定是最安全的。你能畅通无阻地进来,是因为你是他信任的人。”
宁休便往杨殊看去。
杨殊被他看了更不自在,凶巴巴地道:“不是要说事吗”
宁休就露出笑来,奔波这些天的辛劳,一下子不见了踪影。
这小子,口口声声不认他这个师兄,原来心里早就深信不疑了不枉他千里迢迢赶到云京,为他奔忙劳碌。
他说起正事:“你们说长公主的死可疑,我便去查了一遍,发现一件事。”
两人同时看他。
宁休道:“早年服侍长公主的仆从家将,几乎都不在了。”
杨殊皱了皱眉:“这件事伯父与我说过,他们跟随祖父祖母多年,都有功劳。伯父要么重赏了他们,放他们归家,要么推荐去了军中,叫他们有机会建功立业。另外一些人,早年就跟着我了,现下还留在府里。”
“这话倒没什么问题。”宁休眉头轻皱,“但你祖母身边有多少服侍的旧仆那些丫鬟婆子,竟然也都找不到了。”
这个杨殊倒是没留意。
长公主和老侯爷都是战场拼杀出来的,身边有不少家将异人。可以说,这些人就是侯府的底蕴。
他们死前几年,这些人手就已经分给了子孙。因家中只有杨殊一个习武,家将多半给了他,是以他根本没留意到,服侍他们起居的仆从有什么问题。
服侍起居的活,谁都能做,哪有家将重要。
“丫鬟婆子看着不起眼,但他们是最清楚长公主日常起居的人。若是真有什么问题,最清楚的肯定是他们。”
“先生,”明微问,“您这么说,是找到了人证”
宁休点头:“我还是从长公主养病的别庄入的手。那里远离京城,不会像侯府那样清理得那么干净。上次寻到的那个婆子,在别庄当差多年,在下仆间关系盘根错节。我敲开了她的嘴,得知了一件事。”
两人屏气疑神,望着宁休。
宁休道:“长公主那些年,时常在别庄休养。她说,就在病故前的三个月,长公主最后一次来别庄,曾经有一位客人上门拜访。”
“什么客人”杨殊迫不及待地问。
宁休轻轻道:“那位客人没有报上身份,他到别庄,长公主与老侯爷当即见了。他们关在屋里足有半天时间,后来,老侯爷亲自将他送走。”
停顿了一下,宁休继续道:“随后,长公主便回了京。没过多久,她就病倒了。后面的事,你们知道了。”
长公主一病不起,就这么去世了。
杨殊深吸一口气:“这个人物是关键,必须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明微问他:“以长公主和老侯爷的身份,皇城司应该有他们的卷宗吧”
杨殊明白她的意思。皇城司的职责,一是对外,二是对内。对外不必说,就是派探子到别国去,这个有另外的提点负责,不归杨殊管。对内,除了像祈东郡王这样的谋反案,日常便是监察百官。
明成公主与博陵侯,这个级别肯定在监察之列,皇城司定然有他们的独立卷宗。
杨殊道:“皇城司除了名义上的皇城使,下面负责事务的主要是三个提点。我的职责主要是刺探情报,日常监察由另外一个提点管,所以卷宗也在他的手里。”
&nbs
267章 定计
宁休舒服了。
心想这两个小家伙,有时候也不是那么讨厌的,知道给他面子。
三人专注地看着纸上的印章。
明微看不出差别来,觉得这就是个寻常的印章。
杨殊却若有所思:“奇怪了,这兽钮的样子,应该是皇家专用的。难道他是皇室中人”
“皇家”
“对。这个样式,别家不许用的。”杨殊仔细看了看规则,“这大小,不符合规制,确实是私印。”
“皇家私印。”宁休更奇怪了,“若是皇室中人,见长公主为什么要这样遮遮掩掩”
明微看着他们:“还有一件事,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太祖的宗族人丁单薄,并无兄弟,建国后皇室实在太少了,好不容易寻回已经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远亲。这些人与长公主,能有什么往来”
她一提醒,杨殊与宁休醒悟过来。
没错,当初认了这些人,只是因为皇室人太少了,不像样,找回来当个门面。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长公主,跟他们能有什么交情无非平日礼节性地来往。
对长公主来说,她真正的宗族亲人,只有那么些。
四个同母兄弟,另外就是太祖的妃嫔生的皇子公主。
当今在位,太祖那几个儿子乖顺得很,老老实实当着闲王。
而四个同母兄弟,又死得只剩一个。
去找长公主的那个神秘客人,会是谁呢
三个人都想不通。
讨论了一番,都没有结果。
杨殊就道:“还是要证据说话。我派人去查查,谁见过这个私印,先找出那人身份。”
宁休点点头:“涉及皇室,你查起来比较方便。”想想又不放心,叮嘱,“你那边要是查出了什么,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有事让师兄来,我就是个江湖人,不会被人注意到。你职位重要,肯定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
“放心,我又不是小孩子。”
讨论了一会儿,看看外头都要放亮了,宁休道:“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回书院上课了。”
明微道:“我也得回去了。”
杨殊职位特殊,不用上朝,但他也要去司衙办公。
于是三人分头各走各的。
临走前,杨殊喊了一声:“哎!”
明微和宁休同时停下,向他看过来。
他动了动嘴唇:“……有事就到这里来说,别去侯府,那里眼线太多。”
宁休纳闷,这不是他们早就有的共识吗还需要特意说一遍
但他还是应了一句:“知道了。”
两人一前一后地翻墙走了。
外面天光放亮,熹微的晨光透过窗纱照进来,杨殊默默坐了一会儿,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嘴唇。
“我到底干了什么”他忽然狠狠地拍了自己一巴掌,垂头丧气趴在桌上。
阿玄从外头进来,看到他的行为,大吃一惊:“公子,你打自己做什么”
“……”杨殊面无表情,“哦,一晚上没睡,让自己醒醒神,等会儿还要去衙门。”
……
另一边,明微走出去不远,发现宁休在等她。
“先生。”她施礼。
宁休开门见山:“我现在更加疑心了,觉得你的猜测可能是对的。”
他指的是,杨殊就是那颗帝星,他是皇族中人。
明微点点头。
“你还是认为,要瞒着
268章 印章
与宁休分别,明微又去了一趟府衙。
天刚蒙蒙亮,她在外面等了一会儿,才看到一个熟人出来。
“雷大人!”
雷鸿见到她,既惊讶又惊喜:“明姑娘,你这是……”
明微施礼:“我想求见蒋大人。”
蒋文峰早就起来了。他这个京兆尹相当地勤奋,天没亮就起来办公,一直到半夜才休息。
他在京中有宅子,但现在都是睡在衙门里,省得来回。
“明姑娘,这么早来,有重要的事”
明微点点头。
蒋文峰便将她引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叫雷鸿到外面守着。
明微借了纸笔,画出那方印章的样子,递给他:“我想找这方印的主人,大人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蒋文峰接过,仔细看了一会儿:“这印章,我似乎有些印象……”
这却是个惊喜,明微忙问:“大人见过”
蒋文峰思索了一番,道:“是我的恩师,他极喜爱收集金石。昔年在他那里读书,似乎见过这个样子的。但也只那么一次,不保证记忆不会出错,也不肯定是不是就是这枚。”
“大人的恩师是……”
“恩师目前在三台书院授课,姓傅名今。”
傅今!这是一位大儒,虽不为官,名声却极响亮。门生故旧极多,遍布朝野。
三台书院离京城不远,来回也就一两天的路程。
“大人是什么时候看到的”
蒋文峰回忆:“我十三岁到三台书院求学,一直到大比考中,算一算,大约是十三四年前的事。”
明微觉得,必须去探一探这位傅先生。杨殊说过,这钮印有规制,那么,它在非皇族的人手里可能性很小。这位傅先生手里有一枚,要说只是凑巧,实在不足以取信于人。
她还在思忖,怎么去见这位傅先生合适,蒋文峰敏锐地意识到什么,问道:“明姑娘,这印有什么问题若是我能帮得上忙,请尽管说。”
让杨殊去不合适,宁休是江湖人。自家两个表哥,纪小五已经去了玄都观,纪凌正为大比准备。而她如果独自去求见,那位傅先生不见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她是个陌生人,想探听这种问题,根本无从入手。
明微就道:“一事不烦二主,那便劳烦蒋大人了。”
蒋文峰点点头:“明姑娘有事,我自不推辞。只是这其中的缘由,还要明姑娘点拨一二,那我也知道该如何行事。”
对蒋文峰来说,这真的是百忙之中抽空来管她的事,明微岂能什么都不说当即俯身施礼:“劳烦大人,此事关系着秘案,内情如何,我现下所知的线索也很凌乱,一时不知该如何说明。只能告诉大人,这枚印章的主人,曾经在三年前到过一个地方,引出两条人命。我需要找到这个人,调查他与这桩命案的关系。”
蒋文峰怔了下:“你的意思是,假如这印章是我恩师所有,很可能他与命案有关”
“这只是猜测。”明微解释,“因为印章的主人,恰巧出现在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点。”
蒋文峰默默点头,思忖片刻,说道:“这样,明姑娘,我可以帮你查这件事。但如果这枚印章与我恩师有关,还请告诉我此案的详细情况。身为学生,无论如何不能对老师的事视而不见,便是真的涉案,我也希望由我来亲自查证。”
明微欣然应允:“此事我原本就不准备瞒大人,只是现下信息太少,牵涉又广,一时不知该从何处说起,说了反叫大人为难。倘若真与傅先生有关,定然告知大人前因后果。”
蒋文峰接受了她的说法:“那我就准备一下,趁着休沐去三台书院一趟。只是公务繁忙
269章 秋猎
纪小五一走,纪家安静了许多。
明微每天早起上学,晚上回家,安分得都有些无聊了。
杨殊没找着机会查卷宗,也没找着私印的线索。
蒋文峰公务繁忙,还没腾出时间去三台书院。
所有的事都毫无头绪,日子也就越发无聊。
这天进了书院,她懒洋洋打个招呼,便往自己的位置一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