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密折!它终于来了!有了密折上奏之权,自己就相当于有了丐版尚方宝剑了。
丐版尚方宝剑,它也是尚方宝剑,足以震慑一些对自己心怀不轨之辈了。
另外,这可是一个抱嘉靖帝大腿的好途径,相当于一个延迟版私人微信。
这是自己抗洪救灾以来最大的收获了。
领头的小太监宣读完,便从一个小太监手里接过了密折匣子,双手交给了朱平安。
“臣朱平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次叩首谢恩,朱平安的激动就真实多了。
朱平安谢恩完毕,双手接过密折匣子,放在眼前端详。这是一个长约八寸,宽约四寸,高约两寸的匣子,由楠木制成,外面涂抹黄漆,上面刻着“朱平安”三个字。匣子有一把精致的小锁,随带了一把钥匙。每个密折匣子都有两把钥匙,一把赐予臣子,一把留在嘉靖帝手上。
“圣上的旨意,杂家已经宣读完了,小朱大人请起吧。”领头的小太监言毕,上前一步扶朱平安起身。
“多谢公公。”朱平安道谢。
“小朱大人客气了。还未与小朱大人说呢。圣上此次总共授予八十人密折上奏之权,无一不是三品以上大员或封疆大吏,唯独小朱大人一人例外。在京师,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小朱大人呢。”领头的小太监轻声补充道。
“平安不胜荣幸,唯有誓死以报圣上信任。”
朱平安面向京城方向,拱手九十度,向千里之外的嘉靖帝表了一波忠心和决心。
这些面子活必须要做到位,谁知道嘉靖帝会不会闲得蛋疼问起呢。
“小朱大人,杂家来之前,吏部已经传出信儿,近期就要为靖南选定继任知县,令其尽快上任,好让小朱大人赴任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以显身手。”
领头的小太监凑近朱平安,小声的说道。
“多谢公公提醒。”朱平安拱手向领头的小太监道谢,感谢他给自己通风报信。
其实这也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当初自己立下了抗倭之功,朝廷论功行赏,擢升自己为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吏部以靖南知县暂未选定接任者为由,压了自己一压,令自己以提刑按察使司佥事的身份暂行靖南知县一职,等选定了靖南知县、新知县到任后,自己方可赴任。现在自己在抗洪救灾中又立了功,圣上还特许了自己密折上奏之权。吏部又岂能压的住?!所以,少则月余,多则两月,靖南新任知县定然到位。
“小朱大人,圣上口谕和赏赐,杂家已经传到、送到了。这边回京复命了。”
领头的小太监向朱平安辞行道。
“公公如何如此仓促,一路而来,千里迢迢,何其辛苦,公公且用些粗茶淡饭,歇息一日再启程复命也不迟啊。”朱平安热情的挽留道。
人家千里迢迢自京城而来,一顿饭也没吃,朱平安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小朱大人盛情,杂家心领了。只是杂家来之前,黄督公早已耳提面命,江南抗洪救灾正值紧要关头,严令杂家不得耽搁打扰小朱大人一分一毫。这一宴暂且记下,且等小朱大人回转京城,再请杂家不迟。”
领头的小太监笑着婉拒,很是坚决。
朱平安再次挽留未果,只好带着县衙一干胥吏差役出县衙大门相送。
fp
(iishu)是,,,,!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倒霉的徐海(上)
【】(iishu),
在朱平安送走宣旨的太监,带着刘大刀等人继续巡视防倭哨塔建造的时候,隔海相望的倭国西北部的肥前国平户大名松浦家,迎来了一位明国客人,确切的说是一位明国人质,这是一位长相平平、一脸阴鸷的和尚。
这个和尚人质便是徐海。此徐海非彼徐海,他并不是那个十多天前来靖南核查朱平安勾结粮商贪腐一案的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徐海,而是倭寇徐海。
徐海在松浦家得到的待遇并不高,松浦家也没有将他当做贵客看待,所住屋舍也都是松浦家下人的屋舍,房顶漏雨,窗户漏风,吃的也是粗茶淡饭,连岛国特产生鱼片都不给吃,而且也没有自由,身边始终有两个松浦家的武士在侧监视,很正常,毕竟他现在的只是一个人质而已。
徐海之所以现在成了松浦家的人质,其实还要从他暗杀海贼王,不,是靖海王徽王——汪直开始说起。
徐海暗杀汪直的原因很复杂,第一,理念不同。汪直一直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有心招安,以取代日本的朝贡位置,同大明进行贸易,垄断大明海外贸易,为达目的,一时间严格约束麾下倭寇的海盗行为;而徐海则是奉行无本生意,做什么贸易,做生意还需要成本,还有风险,哪有抢劫来的痛快,不需要本钱,抢回来都是利润。在汪直约束麾下倭寇海盗行为的时候,徐海还不时引导倭寇袭击沿海,遭到汪直严厉斥骂。第二,对待遇不满。徐海胸怀大志且自认能力不凡,尝听其母亲言其出生的那一天晚上,其母亲梦到了天狼星入怀,徐海常常自忖天狼星入怀,老子岂是凡胎?!可是汪直并没有给与他相匹配的地位。汪直部下是王下七武海,不,主要分为七大船团长,代表性的船团长有浙江人毛海峰、徐元亮,安徽人徐惟学、福建人叶宗满,徐海自认才能不下毛海峰、徐元亮等人,在他看来,毛海峰不过仰仗着是汪直的义子而已,徐元亮等人又智短,所以他多次向汪直主动请缨,表示想要当一个船团长干干,可是汪直一直未答应。第三,受人唆使。他的叔叔徐惟学多次暗中唆使徐海暗杀汪直。他的叔叔徐惟学原算是汪直的创业合伙人,摊子小的时候,双方合作很愉快,没什么上下尊卑,不过等着摊子大了,汪直由于能力远高于徐惟学,主导了创业集团,徐惟学也就成了了汪直下的一个船团长而已,汪直吃肉,徐惟学只能喝口汤。凭什么呀,大家都是创始人,凭啥你吃肉我喝汤,凭啥你要对我发号施令而我只能听从啊,徐惟学不甘利润、权势被汪直独掌,一直妄图干掉汪直,取代汪直的地位。所以,徐惟学多次暗中唆使徐海暗杀汪直,他好上位。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海暗杀汪直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过导火索却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徐海的女人王翠翘。
王翠翘。性别:女。职业:以前从事于古老的皮肉生意,是名动一时的江南花魁;现在是徐海八抬大轿娶回来的正妻。出身:北方官宦之女,父亲做官,后父亲因罪罢官,王家家道中落,王翠翘沦落秦淮河畔风尘之所,因为人长的漂亮,身段苗条,声音娇嫩,知书达理,软玉温存,而且又具有北方女子的豪气,性格坚毅,行事干练直爽,长相和性格具有天大反差,因此名噪秦淮河畔,乃是当时秦淮河畔艳名远播的花魁。有一次去某达官显贵之家做生意的时候,在路上遭了倭寇,被倭寇活捉。倭寇将王翠翘献给了他们的头目——徐海。徐海对出身名门、气质高贵、知书达理、身世坎坷的王翠翘一见钟情,用八抬大轿将王翠翘娶为正妻。一个艳名远播、名噪一时的花魁,一个倭寇届冉冉升起的新星,两人的结合不缺流量,在当时的倭寇圈,传为一时佳话。
不过,奈何王翠翘艳名远播的太厉害了,都播到了毛海峰、汪直等人耳中了。
嘉靖三十一年是汪直五十岁的寿辰,汪直的干儿子毛海峰在舟山沥港为义父大肆操办寿辰,一干倭寇大小头目皆出席,席间毛海峰借着酒意,以势“请”徐海妻王翠翘歌舞一曲助兴,一众倭寇皆是鼓噪,徐海无奈只好同意。王翠翘过不愧秦淮花魁,一曲歌舞,艳惊寿宴,令一众倭寇神魂颠倒,便是汪直也不免为其动容,令王翠翘上前斟酒祝寿。
这一日寿宴过后,倭寇圈里便有消息传言,汪直有意将王翠翘纳为姬妾。
这可是夺妻之恨啊。
徐海听后毫不怀疑,心中大恨,寿宴时汪直令王翠翘上前斟酒,徐海便已经暗恨在心,此刻听闻汪直要纳王翠翘为姬妾,心中更是恨意难平。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此乃男人不共戴天之恨。
于是,徐海在其叔父徐惟学又鼓动唆使了一番后,便动手实施暗杀汪直。
奈何,汪直在刀口舔血走至今日,又岂是容易被暗杀的,徐海的暗杀在筹备阶段就被汪直给发现了,尚未开始暗杀就被汪直人赃俱获。
徐海暗杀失败后,差点被汪直杀了,经过其叔父徐惟学不断劝说和哀求,汪直网开一面,放过了徐海。后来,徐惟学曾经唆使徐海暗杀汪直的消息不知被谁传了出来,徐惟学担心汪直报复,又早就不满汪直独占利润和权势,便索性带着徐海及一部分倭寇离开,与汪直分道扬镳,开始单干。
但是,奈何徐惟学心比天高,能力和运气却是差的一塌糊涂。
徐惟学拉着徐海出来单干后,摩拳擦掌,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番。
第一次,徐惟学选中了江浙台州,准备抢出一个泼天富贵。
破釜沉舟!
全军出击!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徐惟学将全部人马全都拉上,当众凿穿了三艘小船,向麾下倭寇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将麾下倭寇士气鼓动的嗷嗷叫,徐惟学意气风发。
但是奈何运气太差,徐惟学这一次全军出击,还未到江浙沿海,半途就遭遇了台风。对,没错,就是那个台风,那个让江南暴雨成灾的台风。
一场台风下来,徐惟学的意气风发被葬送在了大海,八百余艘海盗船,仅剩了不到三十艘,麾下的数千倭寇也几乎全都葬送在了大海之中。
fp
(iishu)是,,,,!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倒霉的徐海(下)
【】(iishu),
虽然一场台风葬送了徐惟学的意气风发,但是徐惟学并没有被打倒。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惟学对此深信不疑,既然鄙人能从台风中死里逃生,日后必然大富大贵。
怀着这种信念,徐惟学带着徐海等幸存者,驾着幸存的三十余艘海盗船,来到了倭国肥前国,找上了在汪直麾下时积攒下来的倭国人脉——肥前国平户大名松浦家(标准的倭寇),凭着粗浅的交情和许诺的重利打动了松浦家督,从松浦家借了三千两黄金和三百名战力彪悍真倭。
于是,徐惟学再度东山再起,招兵买马,很快又拉起了一支倭寇队伍。
但是,奈何徐惟学真不是领导的料,能力不足,智短谋浅,运气又差。
东山再起后的徐惟学一直不顺利,接连数次海盗行为不是遇到明军,就是遇到风暴,甚至还被其他倭寇黑吃黑了两次,几次下来,徐惟学血本无归。
其实,海盗也是需要成本的,你要准备船只、武器、走私货物,这些都是成本,另外招募的海盗也不可能用爱发电,也要给他们发粮饷。
血本无归的徐惟学,焦头烂额,无以为继。
最糟糕的是,他从松浦家借的三千两黄金和三百名真倭,利滚利下来,已经变成一万两千两黄金了,这还没有算三百真倭的佣金,其他人的欠款也可以拖着,可是松浦家的债必须要还的,松浦家可是货真价实的倭寇!杀人不眨眼!凶残无比!你要是不还债,他们可是要杀人的。
距离松浦家还款截止日期仅剩最后一天的时候,徐惟学带着徐海登门了。
途中,徐海问过徐惟学,叔叔,我们血本无归,身无分文,拿什么还松浦家?!
徐惟学一脸自信,胸有成熟的说,贤侄勿忧,叔叔自有良策,这一次不仅欠款无忧,甚至还能再得松浦家的黄金白银和武士资助,令你我叔侄再度东山再起。
徐惟学的自信、淡定令徐海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想来,大约是叔叔和松浦家的交情不一般,应该有什么自己不清楚的交情吧,比如救命之恩什么的。
不过,徐海想到了开头,也想到了结果,但他万万没想到事情过程。
松浦家督接见了徐惟学和徐海叔侄俩,开门见山,让他们按约定还钱。
徐惟学言一文也没有。
松浦家督大怒,喝令武士拿下徐惟学和徐海,要将他们两人杀了抵债。
徐海见状愣了,尼玛不对啊,叔叔不是和松浦家督交情不一般嘛?!怎么听说没钱可还,就要杀人抵债啊?!这交情连纸糊的都比不上啊!不是说不仅欠款无忧,还能再得资助吗?!跟预想中的剧本一点也不一样啊。
不过,徐惟学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他丝毫不慌,丝毫不乱。
在松浦家的武士还没进门前,徐惟学便干脆利索的噗通一下子跪下了。
“松浦殿下还请听我一言。我华夏有言,胜败乃兵家常事!又有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徐惟学近来时运不济,接连败北,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胜利即在眼前!还请松浦家督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徐惟学定当涌泉厚报!”
徐惟学跪在地上,一脸挫而不折、败而不馁的对松浦家督慷慨而谈。
松浦家督狼一样的目光,不屑的扫了一眼徐惟学,哼了一声,便扭头看向门外,似乎即将催促武士快些动手。
“松浦殿下。”
千钧一发之际,徐惟学再次大喊一声松浦家督,同时将目光看向徐海。
我怎么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徐海被徐惟学这么一看,不由打了一个激灵。
“松浦殿下,我徐惟学自海盗起家以来,全家老小皆被明廷所杀,唯有侄子徐海与我相依为命,这个侄子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将他抵押在此。还望松浦殿下,再借我三千两黄金,我徐惟学必十倍以报松浦殿下!”
徐惟学用手指着徐海,一双眼睛里含着两泡热泪,动情的对松浦家督道。
真可谓见者伤心,听着落泪!
“善!”
松浦家督点了点头。
徐惟学做到了他来时的对徐海所说的话,不仅欠款无忧,还再一次获得了松浦家督的借款,再一次东山再起!只是可怜徐海成了松浦家的人质。
“太特么坑侄了!”徐海在两个松浦家武士的监视下,回到了房顶漏雨、窗户漏风的寒舍,吃了一口松浦家吃剩的残羹冷炙,忍不住咬牙暗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叔叔徐惟学坑了!
徐海第一次被叔叔徐惟学坑,是在五年前!当时,徐海在风景优美的杭州西边湖边的虎跑寺做和尚,法号“普净”,他有一手坑蒙拐骗之术,在虎跑寺很是吃的开,混的很是滋润,是当地有名的和尚,人称“名山和尚”或“明山和尚”。有一日,他叔叔徐惟学来找他,对他说,当和尚有什么前途,你叔叔我现在在做一份前途远大、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工作,你跟我走吧,我可以保你像我一样前途远大、呼风唤雨、炙手可热。徐海犹豫再三,耐不住叔叔徐惟学的劝说,跟他走了。
从此成了一名朝不保夕、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海盗。
嗯,做海盗,从某一方面来说,确实前途远大,大海茫茫无边无际嗯,呼风唤雨,从某一方面来说也不算假,大海之上风大雨大炙手可热的话,也算吧,当了海盗,一般人见了还真是怕的不行
第二次被叔叔徐惟学坑,那便是被他唆使鼓动暗杀汪直!叔叔徐惟学想要取汪直而代之,不止一次唆使徐海暗杀汪直,上次叔叔徐惟学借着汪直要纳王翠翘为姬妾的传言,终于鼓动了徐海。不过,由于叔叔徐惟学酒后乱说话,致使还在准备的暗杀直接泄了密,被汪直人赃俱获,害的徐海差点掉了脑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