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哦?”嘉靖帝闻言,略有诧异,饶有兴致的问道,“朱小子是如何做到的?”
“回圣上,朱大人在洪灾来临之前,已作预防”徐海便简要的将朱平安在靖南提前预防、界定粮价、募捐公示、以工代赈等做法汇报了出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小子以利为饵,引粮商入彀,深得‘利’字之奥,是个鬼才。”嘉靖帝对朱平安界定粮价的行为点评了一句。
“汝方才所言,粮商捐款十一万两?数字可属实?朱平安确无贪墨?”
嘉靖帝又问道。
“回圣上,数字属实,朱平安确无贪墨。有捐赠书及捐赠公示为证,臣已抄录。”徐海恭敬的回道,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从靖南带回的数份捐赠书及抄录的捐赠公示。
黄锦下去从徐海手里接过相关文书,恭敬的双手交给嘉靖帝审阅。
嘉靖帝看了一遍后,忍不住摇头笑了,“朱小子竟然连张三捐赠5个鸡蛋、王五捐赠了2斤青菜都公示出来每一笔捐款与支出俱是记录在册,看来确实清白,这让朕想起朱小子光屁股稽查太仓的事。”
“惟中,你们也看看。”
嘉靖帝对严嵩、徐阶两人说道,示意黄锦将相关文书传给两人浏览。
“公开透明,巧夺天工一份捐赠公示表,一份捐赠使用表,每一笔捐赠的来龙、去脉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朱平安的清白也由此可见。”严嵩览后,对朱平安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完全是一副欣赏提携后辈的长者姿态。
“朱平安确实清白。”徐阶简单附和了一句,嘴角有一抹笑容。
“商贾竟有此财力?区区靖南一地粮商,竟然捐款十一万两?粮商尤富如此,盐商岂非更甚?!”嘉靖帝手指轻轻敲了敲龙椅扶手,脸上阴晴不定,扫视严嵩和徐阶,“惟中,华亭,汝等回头与户部、兵部、巡盐御史等司,再议一议给事中朱伯辰上的那份《议改盐法疏》,后日重新拿出一个章程,报与朕听。”
上个月的时候,给事中朱伯辰议改盐法,以正盐加带余盐的方式,解决近年来北寇南倭导致的兵饷不足问题,朱伯辰建议凡商人报中正盐一引,允许其带余盐二引,各为一包,连包索共二百八十五斤。正盐开边,由南京户部给引,余盐纳价,运司给以小票。余盐盐价银,淮南定为五钱五分,淮北五钱。每年正盐、余盐,约可得盐银一百一十万两,以补足兵饷。
嘉靖帝当时览奏,对一百一十万两盐银还很满意,有意批准施行,不过现在从靖南粮商捐赠的数目来看,这一百一十万两盐银还是少了。
在盈利方面,贩盐可比贩粮暴利多了,有了对比,嘉靖帝如何会满足。
“臣遵旨。”严嵩和徐阶两人躬身领旨,对于嘉靖帝的想法他们了然。
“对了,朱小子在靖南搞的以工代赈,汝再与朕详细说来。”嘉靖帝再次对徐海道。
“遵旨。朱大人在靖南组织灾民进行工程建设,包括兴修水利、修建城墙、开垦荒地、建造防倭哨堡等,以发放工钱的形式,替代直接救济。朱大人言此不仅可使百姓自食其力,活的更有尊严,又可形成一批有益于靖南长治久安的工程”徐海将他在靖南的所见所闻详细的汇报开来。
嘉靖帝闻言点了点头,又问江南洪灾情况如何,徐海一一如实回复。
“汝等此行还有什么要禀告的?”嘉靖帝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又问道。
徐海斟酌了一下,将朱平安提出的密折,如实的汇报给了嘉靖帝。
“回圣上。经此事后,朱大人有感而发,提了一个想法。”徐海禀告道。
“什么想法?”嘉靖帝饶有兴致的问道。
“回圣上,是密折!朱大人构想,经圣上授予密折之权的臣子,臣子写好密折后,以特定匣子封存,派专人送送抵京城,不经驿站,也不经通政司、会极门等有司,直达御前,送呈圣上御批。密折的内容只有圣上和上疏臣子两人知晓。密折不限内容,包括弹劾奏疏、建言献策、政务汇报等等,一切听闻皆可上报,以此广开言路,扩大信息渠道”
徐海恭敬的回道,将朱平安关于密折的构想等,如实的汇报给了将嘉靖帝。
聪慧如嘉靖帝,瞬间就洞彻了密折的功用,顿时眼睛一亮,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徐海汇报完后,嘉靖帝未置可否,将目光看向彭成、张谷一等人问道:“汝等可有要补充的?”
“回圣上,徐大人所言详尽,称等没有要补充的。”彭成等人回道。
“既如此,汝等退下吧,惟中你们留下。”
嘉靖帝对徐海等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告退,令严嵩、徐阶等人留下。
“臣等告退。”徐海等人告退。
“惟中,华亭,关于朱小子提出的密折,你们怎么看?”
徐海等人在走出冬暖阁的时候,听到背后嘉靖帝询问严嵩和徐阶的声音。
()
着笔
(iishu)是,,,,!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赖着不走了
【】(iishu),
夜未退,曦未至,漫天残星半明半暗,朱平安已经早早起床洗漱了。
“你这官当的真是无趣,要是别的当官的,现在还在小妾被窝里呢。你睡个懒觉能死啊?!这一个月以来,害的姑奶奶没睡一个囫囵觉。”
妖女若男顶着一双熊猫眼,一副睡眠严重不足的样子,将朱平安的洗脸水,端着泼到了门外,回头打了一个哈哈,忍不住冲朱平安抱怨了起来。
“在其位,则谋其政,当官不等于享受,而是责任。还有,什么叫我害得你没睡一个囫囵觉啊,熟归熟,你这样乱讲,我一样告你诽谤哈。”
朱平安闻言,无语的扯了扯嘴角。
“口口声声说责任,结果自己做的好事还不认账了?!果然渣男!”妖女若男翻了一个白眼,抱着脸盆,依在门前,一脸鄙夷的看着朱平安。
“我做什么好事了?!”朱平安更无语了。
“要不是你睡得那么晚,我和画儿妹子还要给你端茶倒水,不然姑奶奶至于睡得那么晚吗?!要不是你起的这么早,我和画儿妹子还要给你准备早膳,不然姑奶奶至于起的这么早吗?!”妖女若男怨气十足的说道。
“那都是画儿做的好吧,至于你呵呵”朱平安扫了妖女若难一眼,呵呵了一声。
晚上自己在书房加班的时候,端茶倒水服侍的都是画儿,这妖女向来都是霸占着小床,恍若安胎一样,端茶倒水什么的,压根不存在好吧。
“你个没良心的,刚才的洗脸水是谁倒的?!”妖女若男掩面装哭,楚楚可怜。
朱平安视若无睹,一点也不捧场,任由妖女若男在哪一个人自演自赏。
“昨晚的鸡汤都喂狗了!”妖女若男见朱平安不理会,咬牙切齿道。
“你喝的最多好吧?!”朱平安无语的瞥了她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这妖女若男简直无肉不欢,一日三餐要有肉,便是连早餐都不例外。虽然有时候下厨,但朱平安怀疑是她嫌弃画儿厨艺不好,而且吃的也最多。比如,昨天晚上的鸡汤,这妖女一个人喝了足足两碗如果说昨晚的鸡汤都喂狗了,那你就是那只喝的最多的小狗。
妖女若男气恼的一把将肩上的毛巾用力的丢向了朱平安,气死姑奶奶了,能让姑奶奶偶尔给你端个洗脸水,偶尔下厨炒两个菜,不知道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你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嫌姑奶奶吃的多。
朱平安伸手接过毛巾,随口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一边擦脸,一边接着说道,“谢谢,话说这都一个多月了,您老人家是不是也该挪窝了?”
“什么老人家?!”
无论什么年代,女生对于年龄都是特别敏感的,听到朱平安说她老人家,妖女若男立马黑了俏脸,手里变戏法一样出现了一把锋锐的匕首,在掌心盘旋飞舞,划出一圈圈寒光。
你这家伙就是讽刺我年龄大!姑奶奶我还是黄花大闺女好不好?!
妖女若男像是被冒犯了一样,咬牙切齿道:“姑奶奶也就比你大个岁而已!”
“俗话说三岁一个代沟,四舍五入,五岁的话也就两个代沟了,相隔两代,岂不会老人家了。”朱平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淡淡的说道。
“朱平安!”妖女若男登时抓狂了,颇有一种匹夫一怒、血溅五步架势。
“好好好,我是老人家好不好。”朱平安微微笑了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时间也过去一个多月了,若男姑娘你是不是也该走了?”
“怎么,你想赶我走,然后好方便你大肆贪腐是不是?!别做梦了!”
妖女若男冷笑了一声,狠狠的瞪了朱平安一眼,方才年龄之辩,朱平安突然收兵退避三舍,让她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样,憋出了内伤。
朱平安抬眼看她,淡淡的说道,“如今都过去一个半月了,募捐款也用了七成了,以工代赈也进入收尾阶段了,况且衙门外每日都会公示捐赠收支情况。若男姑娘实无必要在这监督,影响姑娘睡眠,在下实在于心不忍。”
“捐款还有三成呢!你着什么急呢!?你急就证明你心虚。你们读书人常说的那句话叫什么,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我可不能半途而废。做人就要做到底,送佛就要送到西,监督你就要监督到底。谢天谢地吧,能有姑奶奶给你做婢女,不知道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妖女若男收起匕首,抱着洗脸盆,一仰下巴说道。
“姑爷,吃饭了。”
就在这时,包子小丫鬟画儿的声音从客厅传了过来。
“来了。”
妖女若男闻言,眼睛顿时亮了,忙不迭的应了一声,撒开脚丫子跑了出去,动作之迅速,难以言喻,以实际动作诠释了什么叫动如疯兔。
得!你是舍不得这儿的饭吧!朱平安看着妖女若男的背影,一脸无语。
朱平安将毛巾挂起来,缓步走到客厅。
客厅里妖女若男早就不客气的就坐了,拿起筷子就要夹盘子里的鸡腿。
“你怎么这么没规矩,姑爷还没动筷子呢。你现在可是婢女。”
画儿眼疾手快,用筷子敲了下妖女若男的爪子,鼓着腮帮子教训道。
妖女若男收回爪子,悻悻的嘟囔道,“你们家姑爷还说我是贵客哩。”
“哪有赖着不走的贵客。”画儿哼了一声。
“什么叫赖,我这是监督你们家姑爷,省得他贪腐老百姓的救命钱。”
妖女若男辩解道。
朱平安落座后,包子小丫鬟画儿便殷勤的将盘子里的鸡腿夹到了朱平安碗里。
这下该我了吧?妖女若男伸筷子准备夹鸡腿,却又被画儿给敲了一筷子,顿时忍不住抬头看画儿,“他都夹了一个鸡腿了,我夹一个有何不可?”
“姑爷午饭和晚饭都在工地吃,工地大锅饭你又不是没吃过,清汤寡水的,这两个鸡腿都是姑爷的。姑爷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这么辛苦,不好好补一补,身子骨哪里扛得住。”画儿瞪了妖女若男一眼,坚持道。
妖女若男闻言,也就不作声了。
“没事画儿,我昨晚鸡肉吃的够多得了。这鸡腿你们吃吧。”朱平安不由得笑了笑,将鸡腿一个夹到画儿碗里,一个夹到妖女若男碗里。
“都沾你碗了,我才不要。”妖女若男依依不舍的将鸡腿复又夹给朱平安。
画儿更是坚持将鸡腿夹给了朱平安。
(iishu)是,,,,!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密折,它来了
【】(iishu),
“杂家恭喜小朱大人了,本朝能得圣上赐服的,可是没有多少,五品官能得圣上御赐麒麟服的,更是屈指可数。小朱大人虽远离京师,却简在帝心啊。”
领头的小太监看着朱平安将御赐麒麟服放在香案上后,微笑着恭喜朱平安道。
朱平安也清楚,事实确实如小太监所言,嘉靖帝对于赐服很是谨慎和小气。
朱平安知道,这是嘉靖帝对权力的把控裕在作祟。
一品蟒服,二品飞鱼,三品斗牛,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蟒服是龙形,只是爪子为四爪,比真龙少一个爪子;飞鱼也是龙形,只是比龙多了两个翅膀;斗牛也是龙形,只是角为牛角。斗牛、飞鱼、蟒和龙很相似,蟒服、飞鱼服、斗牛服的纹样都是向龙看齐,这导致不仅三种赐服外观很相似,容易混淆,而且它们与皇帝的龙袍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习惯于大权独握的嘉靖帝,对于这三种赐服很是敏感和不爽。
十多年前,有一次嘉靖帝春祭山陵时,时任兵部尚书的张赞穿着飞鱼服前来朝见嘉靖帝,嘉靖帝将张赞身上的飞鱼服错认称了蟒服,顿时龙颜不悦,对一旁的大学夏言怒斥道,“张赞,区区二品尚书,何以擅自服蟒?!”夏言慌忙解释道,“圣上,张赞所穿是御赐的飞鱼服,并非蟒服,只是外观相近罢了。”嘉靖帝听了夏言解释,仍然很不满意,一脸不爽道:“荒唐!飞鱼怎么也有两个角?!与朕严禁之。”于是,吏部按着嘉靖帝的意思,上奏,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嘉靖帝准奏,并对工部官员下令,“凡有织绣蟒龙、飞鱼、斗牛等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家口发边卫充军”。自此开始,文武官皆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唯有锦衣卫性质特殊,乃皇帝仪仗队,获得额外开恩,规定锦衣卫指挥,侍卫者可以穿麒麟服。
所以说,麒麟服在嘉靖朝也是非常稀有了。
朱平安获嘉靖帝御赐麒麟服,对于官员来说,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荣誉和恩典。
但是奈何,朱平安对此并不感冒,甚至对麒麟的一双大猪蹄子,还有点嫌弃。
“臣朱平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然,谢恩还是必须得,朱平安一脸感激涕零的叩谢嘉靖帝赐服,礼毕,微笑着回道,“借公公吉言,日后还请公公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
“岂敢岂敢,日后还得要小朱大人多多美言才是。”领头小太监意味深长的笑道,“毕竟现在小朱大人在圣上面前的话语权,非同常人。”
朱平安闻弦歌而知雅意,嘴角忍不住勾起。徐海他们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果然,下一秒领头的小太监便宣读了嘉靖帝的第二项赏赐,“御赐密折匣一件,特授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行靖南知县朱平安密折上奏之权。”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但是此刻听到小太监的话,朱平安仍然忍不住激动不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