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王大人,这是下面临海县、太平县以及黄岩县今天呈递来的公文。”

    经历司的一位文书进门,将收来的公文双手呈交王经历。

    王经历接过公文,认真的看了起来,临海县禀告的是境内◇零零看书网◆粮价已经降低稳定在每石粮食500文,黄岩县禀告的也是境内粮价降低稳定在每石500文的消息。

    嗯,不错,这是好消息,府尊听了一定会很高兴。

    王经历翻看了临海县、黄岩县呈递的公文后,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太平县应该也是如此吧。

    王经历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了太平县的公文,嗯,果然也是禀告境内粮价降低至每石500文的消息咦,后面怎么还夹带了一页?!

    什么?!揭发检举朱平安?!

    王经历看了内容后不能冷静了,立马拿着三份公文奔向台州知府谭纶的房间。

    “府尊,府尊”王经历急匆匆的赶到谭纶的房间,都没顾上敲门。

    “什么事?如此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台州知府谭纶正在与左臻探讨调新兵入城协助维持难民营秩序的事情,正探讨在紧要处,被王经历突然打断了,有些不悦的抬头说到。

    “府尊教训的是,下官有失体统,还请府尊责罚。”王经历低头道。

    “责罚就免了,说吧,你匆忙见我,所为何事?”台州知府谭纶轻拿轻放,没有再追究。

    “回府尊,下官方才收到了临海、黄岩、太平三县呈递来的公文。”王经历禀告道。

    “三县发生了何事?”台州知府谭纶问道。

    “三县皆禀其境内粮价已经降低并稳定在每石500文,另”王经历回禀道。

    “降低温控粮价,这是好事。缘何令你如此?”台州知府谭纶闻言,不满的说道。

    “府尊,太平知县公文中还夹了一封检举信,揭发检举靖南知县朱平安,言朱平安以县衙的名义强行将靖南境内粮价界定为每石两千五百文!从中谋取私利,据靖南当地百姓说,朱平安收受粮商贿赂高达数万白银。”

    王经历一边说着,一边挑出了太平县的公文,双手递交给台州知府谭纶。

    “什么?!竟有此事!”台州知府谭纶闻言,瞬间色变!脸上怒不可遏!

    “不可能吧?靖南知县朱平安不是这样人吧?!”左臻在一旁听后,也诧异的张大了嘴巴,不过他对于太平知县的揭发检举斥怀疑态度。

    当初因为靖南斩杀倭寇首级多的超乎寻常,他跟知府谭纶去靖南私访核查过一次。其实一开始他对朱平安很有成见,不相信靖南会有如此多的的斩获,甚至怀疑朱平安杀良冒功,可是没想到事实确实如此。不止如此,他们在私访中发现靖南知县朱平安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赞誉颇高,素有爱民、清廉、能吏之名。因此,左臻对朱平安黑转粉。他不相信朱平安能做出这种不顾百姓死活,高抬粮价、收受粮商贿赂之事。

    台州知府谭纶震惊过后,也觉的难以置信,不过太平知县公文中记载的有理有据、很是详尽,不像是虚构,况且虚构罪证构陷他人,其罪不小,量太平知县也不敢。为了稳妥起见,台州知府谭纶便派人下去秘密调查。

    很快,秘密调查的人便持了一张公文前来复命。

    “兹今日起,靖南县境内每石粮食两千五百文……”白纸黑字,鲜红大印,概无虚假!

    台州知府谭纶等人看着面前靖南界定粮价的公文,不得不确信太平知县揭发检举之言不虚,朱平安真的以公文形式将靖南粮价界定为了每石两千五百文!至于朱平安收受粮商巨额贿赂之事,必然也是真的了!

    洪灾当前,民不聊生,朱平安竟敢如此胡作非为!台州知府谭纶忍不住气的脸色铁青。

    “府尊,末将请命去捉拿贪官朱平安归案!”左臻气的咬牙切齿,向谭纶抱拳请命道。

    此刻他粉转黑,再一次变成朱平安的黑粉了。朱平安枉我对你一片信任,还为你在府尊面前辩解,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一个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谋取私利的贪官污吏!

    “准!”台州知府谭纶点了点头,不过很快便有摇了摇头,制止了左臻。

    “府尊!若是放任朱平安他如此乱搞下去,靖南百姓焉有活路?!”

    左臻不解,急忙问道。

    “左将军,朱平安可非普通的知县,其抗倭有功,刚被圣上升为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只是暂行靖南知县。况且,其座师乃是当朝阁老徐阶,听说其高升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便是徐阁老照拂的缘故。若是只凭此一纸界定粮价的公文,恐其多有推脱狡辩之词,难定其罪。且过些时日,待靖南局势糜烂、闹的不可收拾,再去发落朱平安。到时,可就不容他推托了!”

    台州知府谭纶缓缓说道,他素来性格沉稳,考虑的比左臻周全多了。

    除了上面那些,他还担心自己匆忙发落朱平安,会落下嫉贤妒能、不能容忍的骂名。

    朱平安因功高升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后,江浙最年轻有为的官员之名便从他谭纶身上落到了朱平安身上。自己三十二岁,从四名;朱平安不过十六,便已是正五品,只比自己低了半级而已。以朱平安升官的速度,恐怕没人怀疑,朱平安过几年就会变成自己的上司。虽然自己对此虚名并不在乎,但是圈里人多有此言,他担心自己匆忙发落朱平安,会被其他官员误解为自己嫉贤妒能、不能容人。

    自己可是有志于封侯拜相的,若是留下嫉贤妒能、不能容人的恶名,怕是对仕途多有影响。

    且等过些时日,靖南局势糜烂、闹得不可收拾,自己再发落朱平安。

    不会再致人误解。

    “唉!也只能如此了,只是靖南百姓要苦些时日了。”左臻叹了一口气。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肥羊朱平安
    时间刚至寅时,外面漆黑一片,头顶的月色正明,满天繁星在天空困得一眨一眨。

    万籁俱寂,天地万物都在沉睡。

    “嘎吱”

    靖南县衙后宅正房房门打开了,朱平安斜挎着一个布包,从屋里走了出来。

    “姑爷,这是昨天烙的饼,还没来得及热呢。姑爷你等我一会,我去热热。”

    包子小丫鬟画儿从后面追了上来,手里捧了一包用油纸包着的烙饼,鼓着嘴巴对朱平安说道。

    “不用,这样凉着更劲道。”朱平安摆了摆手,伸手从画儿手里拿过烙饼,放进布包里。在他包里,还躺着叠好的宣纸、炭笔等物,用荷叶与烙饼隔开。

    “姑爷,别人都是披星戴月归,您可倒好,不仅披星戴月归,还要披星戴月出门,您就是铁打的身子骨也吃不消啊,一点也不知道在意自己。等小姐她们来了,要是发现您瘦了这么多,指定会剥了婢子的皮。”

    包子小丫鬟画儿鼓着嘴巴,走到朱平安身后,垫着脚给朱平安整理衣服,隔着衣服感受到姑爷瘦了这么多,原本刚刚好的衣服,现在都有些松垮了,眼泪顿时就忍不住流下来了,姑爷这些日子实在是太辛苦了。

    “瘦点好,没感觉姑爷我瘦下来后,变帅很多吗?等姝儿回来,发现我变帅了这么多,奖励你都来不及呢,哪里会剥你的皮。”朱平安故作自恋的笑道。

    “姑爷,说正事呢。”包子小丫鬟画儿被逗的破涕为笑,忍不嗔道。

    “马上就要推行以工代赈了,我必须去下面走一遍,查勘可以施工的区域,敲定重建村舍、兴建水利设施、建造防倭哨堡、垦荒等工程地址。靖南可不小,如果不早早的出门,今天一天都跑不完,灾后重建时间可拖不得。等忙完这一阵,我就好好休息,每天都要睡到自然醒。”

    朱平安笑着对画儿解释道。

    “画儿才不信呢,画儿就没见姑爷睡过一天的懒觉”包子小丫鬟画儿鼓着嘴巴,一点也不相信朱平安说的忙完后睡到自然醒的话。

    很快,院里两侧厢房房门也都打开了,刘牧、刘大刀等人也都起来了。

    “回去歇着吧。”朱平安对画儿摆了摆手,带着刘牧、刘大刀等人出门了。

    “姑爷,公鸡都还没有打鸣呢”

    包子小丫鬟画儿依着门框,看着朱平安的背影,红着眼睛小声的呢喃道。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等到东边天际喷薄晨曦的时候,朱平安一行已经连续走了数十公里了。

    因为靖南在洪灾前抢修了不少防洪防汛设施,这些水利设施虽然将洪灾阻挡在靖南门外,但是现在它们的作用也体现出来了,靖南的洪水要比太平县等地消退的快。

    朱平安走了数个乡镇,发现洪水已经退去七八成了,心情不由好了不少。

    朱平安每走一处都要仔细勘察地形地貌,不时用碳棒在宣纸上写写画画,圈定以工代赈的工程地址,并做初步规划,等晚上回去再画详图,制定详细计划,做好章程,敲定细节,明日就可以推行以工代赈了。

    在朱平安在外面脚不停蹄的勘察的时候,北郊避洪区内一众转难民的山贼不着痕迹的聚在了一起,不过并不起眼,因为避洪区内像他们这样聚在一起晒太阳的人很多。

    “老东家,少东家,诸位兄弟,这几日我在外面踩点,都没找到合适的肥羊。不过,那句老话咋说来着,什么铁鞋找不着,什么得来一点也不费功夫”

    山贼胡老三左右瞅麽这没人注意,小声的对大家说道。

    “咯咯咯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一个山贼学什么酸儒拽文,不会就别显,丢不丢人啊。”少东家咯咯笑着翻了一个白眼。

    虽然脸上抹着锅底灰,又穿着男装,可是少东家一笑,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一众山贼都知道自家少东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女夜叉,但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倏忽,少东家手心里出现了闪着寒光的穿花蝴蝶,一众众人忍不住夹着双腿,收回了眼睛。

    “咳咳,若男,女孩子家家的别总笑。还有,把鱼匕收起来,别让人看见。”

    老东家先是像狮子一样狠狠的瞪了一众山贼一眼,然后咳嗽了一声,对少女说教道。

    “笑也有错呀,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老爹我收起来就是了。”少东家翻了一个白眼,瞅见老东家吹胡子,顿时眯着眼睛讨好的对老东家笑了笑,听话的将匕首收了起来,然后伸脚提了胡老三一脚,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胡老三,你刚才要说什么,接着说啊,怎么变成哑巴了。”

    “是是,我是说这几日我在县城踩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肥羊。老东家和少东家定的规矩,既要找肥羊,又要找那些不是好人的肥羊,这不好找啊。就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忽地听到两个路人骂人,我顿时眼睛一亮,从中发现了一个超级超级大肥羊,还是那种坏的没边的肥羊!我告诉你们,咱们干这一票,别说我们后半辈子吃香的喝辣的,就是我们讨了婆娘,生他七八个崽,崽子的一辈子都能吃香的喝辣的。”

    胡老三被少东家踢了一脚,嘿嘿笑着接着往下说道,说到肥羊的时候眼睛都冒光。

    “什么肥羊能有这么肥?咱们这来了皇亲国戚不成?!”旁边山贼不信胡老三所言。

    “皇亲国戚你敢抢啊?!沾了‘皇’字的想都别想,你有几颗脑袋够皇帝老儿砍啊?!”

    老东家闻言,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眼,几个说话的山贼哂笑着往后缩了缩脖子。

    “不是皇亲国戚,这肥羊啊”胡老三说着压低了声音,“就是知县小儿。”

    “什么?!知县?!”周围的山贼闻言,忍不住惊讶了起来。

    “嘘!小点声!”胡老三警惕的往四周打量,见没人注意,这才放松下来。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果然读书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咚!”

    胡老三才放松下来,脑袋就被人重重敲了一下,瞪眼就要发火,抬头发现敲自己的是少东家,瞬间就怂了,忙不迭赔笑起来。

    “胡老三,你皮痒了是不是?!怎么选的肥羊?!忘了规矩了吗?!”

    少东家嘴角冷冷的勾起,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胡老三,幽幽的开口道。

    “少东家,真是冤枉啊,咱们寨子里的规矩我是倒背如流,哪敢违背啊。选他当肥羊,也是按照规矩来的。”胡老三闻言,不由一脸委屈的说道。

    “什么按规矩来的!?靖南小知县名声不错,别的不说,单说这避洪区救了多少人,你选他当肥羊?!是你眼睛瞎了还是脑袋被驴踢了?!”

    少东家目光清冷的看着胡老三,掩去笑容后,一双冷冽的眸子让人顿感压力。

    “少东家,你说的那都是老黄历了,您听听,现在避洪区多少人骂他啊,就属本地人骂的最厉害。”胡老三摇了摇头,一脸苦水的解释道。

    “哼,斗米恩,升米仇,每日白吃两顿饭,顿顿窝头稀饭,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真是一群恩将仇报的白眼狼。”

    少东家不屑的啐了一口,对避洪区的一众恩将仇报的灾民很是瞧不起。

    “少东家,您认识小知县?!怎么总替他说话?”胡老三弱弱的问道。

    “放屁!本姑奶奶堂堂山贼怎么可能认识劳什子知县!胡老三,你再胡言乱语,小心姑奶奶割了你的舌头!”少东家冷冷的瞪了胡老三一眼,威胁道。

    “是是是,小的胡说八道,少东家怎么可能会认识那小知县呢。少东家,这两日避洪区的人对小知县骂声一片,之前总是护着小知县的本地人,骂的更厉害。”胡老三立马唯唯诺诺的缩了缩脖子,继而辩解道。

    “你说的是小知县界定靖南粮价为每石两千五百文的谣言吧?!一听就是假的。便是外面黑心的粮商也不过才哄抬至每石一千三百多文,小知县怎么可能主动将粮价提那么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

    少东家不屑的翻了一个白眼,早在两天前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就不相信。

    “是真的,少东家这都是真的。我在县城踩点时,见两个路人一边看一张告示,一边骂朱平安。我央求他们把告示给我读了一遍,内容大致就是说,自从告示张贴之日起,靖南境内的粮食一律每石两千五百文。这告示贴的满城都是,作不了假。不信的话,少东家可以去县城证实,我要是说谎,少东家取我狗头!”

    胡老三赌咒发誓说道。

    “你是说连告示都贴出来了?!”少东家闻言刹那间变了脸色,一双冷冽的眸子死死的盯着胡老三,一字一顿的问道,浑身散发着寒气。

    “当然,贴的满城都是,我找了不止一个人帮我读告示,内容都一样!”

    胡老三用力的点头,因为没有说谎,所以与少东家对视时也一点不虚。
1...537538539540541...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