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大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因顾惜朝

    薛蟠想到后来凤姐因家里头无法维持下去,只能是和鸳鸯悄悄商议,将贾母一些用不到的器具都偷偷拿出来当了换银子使用,不过这事儿如今说不得也就发生了,不过这法子也只能是解燃眉之急,毕竟建园子,不可能靠着贾母的私房银子来帮衬填窟窿的,“这府上虽然不比以前的,可到底也不会说这样就艰难了,谁知道是凤姐姐是不是看着太太心善,来打秋风要些银子去使呢。”

    薛姨妈倒是信了薛蟠的前半句话,“想来也是,他们虽然不和咱们这样做着生意,但家里头宅子田租店面什么的可是样样齐全,虽然一时间周转不开,也不至于说就是没钱了。”

    这话说的太乐观了,薛蟠可不是这样看好大观园这个项目的,一个家族想要兴盛,那么必须要靠自己十分突出的产业,这个年头想靠着田租庄子的出息来养活一大家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怎么样算,荣国府这个巨大的家族都算不到收支平衡,收支平衡无法做到,那么资产当然就是在逐渐减少,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是日积月累之后,大型的投资就很难到位了。

    但也没必要说是这么直接说人家的不是,何况这也是薛蟠猜测的事儿,当不得确定的,说完了这么一番有关于荣国府的八卦,薛蟠起身,说要去账房瞧一瞧生意上的事儿,却被薛姨妈给喊住了,“我且问你,杨枝的事儿你预备如何呢”

    “什么我预备如何”

    “你装什么傻呢,”薛姨妈嗔怪道,“她老子娘可还等着我回话呢,到底是要不要放杨枝家去,原本杨枝是家生子,就是要在家里头伺候的,一来她老子娘当差很是勤勉,杨枝的兄弟也在家里头,二来咱们家从来也都是宽柔对着下头的人,不会说苛待的,你若是不喜欢她,放出去也成。横竖人家也是感谢你的。”

    薛蟠听得有些刺耳有些不舒服,他动了动脖子,挠了挠头,“我前个晚上问她,若是她愿意留下来,我就没有不准的道理,但是不知道为何,她不愿意说,一下子就跑出去了。”

    &n




第953章 一百一十八、戴权借银子
    就别说是安福海了,安福海这么时常出来找自己,便宜没怎么占到,倒是许多不该做的事儿做了一大堆,昔日在会芳园助秦可卿假死登仙,再偷龙转凤运了出来,这事儿若是暴露,自己落得亲眷埋怨自然不必说了,只怕还要背上一个拐卖人口的罪名,除却安福海之外,那个神神秘秘要自己教太极拳的嬷嬷,看上去也是神秘非凡,很是不同凡响,这样神神秘秘的人,如今还没有提什么可怕的要求呢,那就先谨慎的躲开最好了。

    至于咸安宫的那些人,就更加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了,还有,还有,昨夜来的那些重华宫的太监们,也是不好对付,所以薛蟠这时候听到宫里头这三个字,实在是怕的很。

    “什么宫里头的”薛蟠忙问道,“可别是什么要命的事儿。”

    张管家奇道,“大爷说的什么话儿,宫里头就算是要交代差事,也不会说是要命的事儿。”

    你老当然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了,薛蟠暗自嘀咕,刚好出门去也不必换衣裳,就到了外书房这里,果然见到了一个青袍的小太监,他朝着薛蟠微微弯腰,就算是行过礼了,“戴太监看上了一处宅子,手里头一时间短了三百两的银子,实在是没法子凑,故此让我来问薛大人,好歹借三百两来,周转几天”

    咦,这桥段,未免也太耳熟了一些,薛蟠有些不明所以,却又有些似曾相识,估摸着这事儿以前遇到过不老少,这戴太监,虽然没有通名,但必然是大明宫执掌养心殿的掌宫太监戴权。

    养心殿从太宗朝开始,就是正正经经的皇帝寝殿,加大臣们递牌子面见皇帝的地方,养心殿的地位可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昔日太祖皇帝面见群臣商议政事的紫宸殿,所以虽然庞德禄已经是永和皇帝寝宫的掌宫太监,但地位,却是还不如这一位戴权来的显赫。本朝抑制太监的法子还较为得力,饶是像安福海这样权柄滔天的大内宦来说,也没有说可以统帅大明宫一切衙门的太监。

    无论如何,这一位戴权戴太监,可是实实在在的掌权人物了,薛蟠从他爷爷算起来,执掌织造府,身为皇商,和内务府宫里头的人打交道,已经是熟门熟路了,这样的掌权人物来“借”三百两银子,可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小事儿的小事儿,也不知道是不是薛蟠被宫内人玩的有些吓破胆了,薛蟠听到这消息,忍不住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样给银子的事儿,真是好办!

    “瞧你说的,”薛蟠微微一笑,“戴太监要银子,直接打发人来说一声就是了,还说借不借的,实在是太见外了,戴公公若是缺了银子,直接来问我这里头就是,我那里有不孝敬的先父时常告诫我,我这薛家的一应财产,可都是宫里头的贵人恩赐的,若是没有戴公公时常照拂,我的生意如何做的起来呢”他忙吩咐张管家,又使了一个眼色,“叫人拿银票进来!”

    张管家忙去了,不一会捧了一个红封进来,薛蟠打开一看,里头可不仅仅是三百两银票,而是五百两银票,再加了一张十两的小面值银票,薛蟠递给了那小太监,“戴太监说的忒客气了些,咱们这是什么关系,巴巴的特意说



第954章 一百一十九、又来人了
    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与贾府关系密切。宁国府秦可卿殁,先备了祭礼遣人送来,次后又坐力量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贾珍乘机求情为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的官,一千两银子就进了他的囊中。小说对他没有着墨太多,但从他短短的句话中,也可听得出这是一个威势赫赫的宦官。

    贾珍提出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在传统观念里,老朋友了,提钱不亲热,况且权势人物总要摆出耻于谈钱的嘴脸。作为权势滔天的“大权”,这件事自然难不倒戴权,且看戴权是怎样和贾珍达成交易的:哦,这是为葬礼上风光啊贾珍忙道是。咱俩是老交情了,好说!正好有个肥差,5品的龙禁尉现在有两个空额,刚刚昨天给襄阳侯的三兄弟捐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我家去了。还剩一个,永兴节度使冯胖子要给他儿子捐一个,我还没答应呢,咱们的孩子既然要捐,那当然给咱们自己孩子了。什么送吏部还是我家里你到部里又要吃亏,直接送我家就完了。

    一席话里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我能帮你办成这事,你算找对人了。二,我是冲着咱们的老交情办的,你看,这龙禁尉可抢手,一共就两个名额,现在只剩下了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节度使那边我就不套他的交情了,因为咱们感情好嘛!连孩子都是“咱们的”;三。当面不好谈钱,谈钱太伤感情了,但先告诉你,襄阳侯那个报价一千五百两,以咱俩的交情嘛,前番那个我都没答应,冲着你是老朋友,我就答应你了。你就给一千两百两银子就可以了。

    这么一席话尽数透露他这样权势滔天的嘴脸,现在薛蟠想起来,的确戴权有这个资格,他是养性殿掌宫总管太监,外朝的人见得不知道多少个,些许卖官鬻爵,真真是算不得什么。

    这个戴权的确胆子极大,须知道薛蟠可还有一个身份,那可是王子腾的亲外甥,虽然薛蟠面子没多少,可王子腾有面子啊,饶是如此,那戴权都敢如此来索要银子,虽然说是借,可谁不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戴权这么说,也是预防着日后万一事发,有司追查起来,也可以用借钱的借口来搪塞过去。

    薛蟠想到这里点点头,他不是心疼银子,但是这样的事儿只怕也不少,“咱们这些宫里头的太监,是不是时常有人来要银子的”

    “也不算多,”张管家笑道,“素来三节两庆咱们都是有孝敬的,这时常的礼数到了,也不会说时不时的来拿银子,到底像是戴太监这样的也不多见,毕竟是以前没有来往,这一次老奴擅自做主,多拿了二百两给他,也是结一个善缘,咱们这里头认识了,日后宫里头也是多了一条路。”

    薛蟠其实心里头对着这些事儿很不以为然,但也知道在外头和人打交道,就是免不了要这些迎来送往的意思,这结交戴权是必要的,虽然这五百两银子在他看来也只是毛毛雨,但的确如张管家所言,这个是需要的。

    “那里的话,张爷爷,”薛蟠笑道,“你说的极是,多一条路子,也就多了一层保险,而且这三百两只怕是打动不了戴权,若是多了两百两,咱们这么样的识趣



第955章 一百二十、去职的谣言
    薛蟠表示自己个人在家中坐,消息闭塞,不知道这喜从何来,李马鹿顿时奉承笑道,“谁不知道班首大人在天竺那这雷厉风行,计谋百出,降服天竺土人,又将英人打的落花流水,外头早就有传言了,说是班首大人是干了新军都干不了的事儿,居然真的就这样将英人给打败了,实在是这十几年难得一见的年轻俊才,别说是咸安宫了,外头等闲少年郎,都不能和薛班首相提并论的。”

    这好话谁不愿意听呢,薛蟠也不是圣人,虽然知道李马鹿是在奉承自己,但还是忍不住飘飘然起来,这样享受着阿谀奉承了好些时候,直到李马鹿的话儿越来越夸张,拍马屁已经到了薛蟠这样的厚脸皮都有些吃不消的程度,薛蟠忙道,“得了得了,差不多就得了,这么继续说下去,我只怕是成了古今中外第一完人了,这得胜是在天竺得胜了,可这两班大比怎么个结果,我却还是不知道呢,万一圣上说是给甲班呢,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瞧您,又在说笑了,”李马鹿说道,“这占西国是您立的,马德里思汗是您抓的,英军鬼子兵更是您灭的,万岁爷圣明极了,那里不知道,这功劳是谁的,就算是万岁爷有心要给别人,”李马鹿朝着薛蟠炸了眨眼,“难不成王尚书大人和这安公公,不会帮衬着说话吗班首大人您就放一万个心吧,万万没有花落他家的道理!”

    这话倒是说的有道理了,薛蟠满意的点点头,李马鹿若是这点眼力界都没有,那么也不必来特意恭贺薛蟠什么了,李马鹿这说了好一通话,薛蟠再三请,这才告罪坐了下来,薛蟠问道:“我许久不在都中,咸安宫那边有什么事儿是一概不知道,你若是知道什么事儿,能说的,倒是可以和我说一说。”

    李马鹿心里头想有安福海宣礼处那些人在你有什么消息是不能知道的,还在这里问我,显然是无聊的举动,但薛蟠这么说,李马鹿也抖擞精神,卖弄口才将咸安宫之中的事情一一道来。

    咸安宫其实两班外出完成大比之后,就没什么事儿了,能有什么鬼事这些挑刺惹是生非的刺头们,都到了天竺去祸害土人和英国人们,咸安宫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的安宁祥和过了,能有什么事儿除了王恺运等两班人马都送走之后,自己提前回到了咸安宫这边,预备着招收下一批的咸安宫官学生,这名单的筹谋预备,倒是惹来了不少人,要攀关系谋求这个名额。

    薛蟠有些疑惑,“难不成两班大比之后就要毕业了我们这些人不再读书了”

    “班首大人说笑了,”李马鹿说道,“那里还能一直读书着呢这咸安宫官学就是为了给朝廷输送人才的,三年一届,班首大人是插班生,原本这今年夏天的时候就要毕业了,只是因为两班都在天竺效力,故此拖延到了现在,不少衙门都已经嚷嚷着要赶紧着把咸安宫的年轻才俊都一一派出去给他们用呢,那里还能说还一直读书。”

    薛蟠对于这个“年轻才俊”的词儿很是怀疑,会有人真的是心甘情愿



第956章 一百二十一、刽子手
    平东伯就很明显的表示出来,对于皇帝我不敢不满,但是对于你王恺运,我还是有能力的,把我这家里头的小子丢到那么危险的地方,显然就是你的不对,而且在已经让占西国立国的情况下,这对大越已然是大功的情况下,居然还没有把他们放回来。当然了,大家伙自然是尊敬皇帝的,都是永和皇帝最为忠心的臣子,自然是不会有丝毫大不敬的意思,但是对着王恺运发泄些怒火,还是可以的。

    “那么说来,”薛蟠若有所思,“外头的意思,要王祭酒去位之后,才会说要继续让家里头的人入读咸安宫了”

    “大家伙的担心也是正常的,”李马鹿说起来了王恺运自从执掌咸安宫来的光辉事迹,平扶桑之战,是上战场的,虽然文职的官学生不用厮杀,可到底还要见惯这些血腥,至于武将的子弟,自然就不必说了,领一支队伍厮杀是太寻常的事儿了,这一次死了不少人,但更多的官学生是不敢上战场,不敢去参加这两班大比,这可是比死了还难受,不仅要被天下人嗤笑,以后再也不可能担任正式的官员,更是要被家族除名。

    此外还有在黄河修筑长堤的两班大比项目,这原本不算很辛苦的工作,横竖也就是在洛阳京畿附近,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好死不死,那一年钦天监居然都没有监测出来,突然之间黄河洪水泛滥,不仅将大堤冲垮,更是将几十个咸安宫官学生冲入了滚滚黄河之中,这一次也是死了不少人。

    这样劣迹斑斑,只是因为之前算不得什么王恺运的过错,大家伙心里头怨恨,但也是因为有圣后威势和永和皇帝信任,故此王恺运屹立不倒,依旧是这样变着花样来折磨官学生们,每一次大比不弄死几个,都很难让王恺运满意。

    薛蟠倒吸一口凉气,这王恺运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每一次都恨不得死几个人才叫好关键是这么多年这么多届的学生死下来,他依然可以屹立不倒,除却他妖师的名号让人忌惮之外,是不是还有圣后和永和皇帝存了要用这样的法子来削弱勋贵们力量的意思

    薛蟠不敢继续想下去了,再想下去这里头的纠缠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薛蟠根本就不敢戳破这一层窗户纸。

    大明宫养心殿之中,皇帝微微皱眉,他放下了手里头批折子的朱笔,揉了揉酸胀的手腕,“这些个人,这么一哄而上,想要做什么”

    “万岁无需忧虑,”边上一个长长的白胡子的老者坐在一边,听到永和皇帝发问,从容不迫的说道,“无非是觉得自己孩儿在天竺这么一趟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实在是太危险了些,故此要找王恺运的霉头,敲打一番罢了,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这说话是乃是皇帝昔日还未亲政时候教导自己学问的帝师翁常熟翁师傅,他对着这件事儿不以为然,“无非是勋贵们想着出口气罢了,圣上,老臣虽然愚昧,但是看人是极准的,王恺运其人,心气不正,才学虽高,但道德



第957章 一百二十二、名在利前
    翁常熟太清楚明白永和皇帝的性子了,他这样忍耐着不发作,绝不会说是要让东方纳兰一个人难堪,也不是说要对付东方纳兰一个人而已,本朝上下之别,较之前头历朝历代,都严苛了许多,皇帝若是想要对付某一个臣子,就算是东方纳兰这样誉满天下的名臣,也是轻而易举的,不过是花上一些功夫罢了,但他这样子留中,明显是想要去对付兰台寺这么一整个衙门,或者说是要对付整个御史的系统,那么如果自己不付出一些代价,让外头的人明白你已经下定决心要整治御史系统的话,大家伙很难会凛然听命,不对皇帝的命令发出质疑。

    翁常熟的意思就是这个,永和皇帝想要拔掉兰台寺这些人,必须要自己个付出一些东西,王闿运原本就是品行不佳,如今趁着勋贵重臣们朝着王闿运和咸安宫发难,要取缔咸安宫官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伙也不想自己家的子弟们将来少了一个出身的捷径,那些科举出来的官儿自然是不愿意咸安宫官学的存在,但这还是一定品级之下的,如果到了一定的品级,到了九卿这样部堂级的高官,那么自己家的子弟就可以入读咸安宫了,这何乐而不为呢故此很多人沸沸扬扬,群情汹涌,想要取缔咸安宫官学,不过是指桑骂槐,要对付王闿运,这个心黑手辣想要挑拨咸安宫官学生内斗或者是丢掉小命的祭酒而已。

    皇帝微微一叹,却也点了点头,“这话是没错了,翁师傅的意思,朕明白了,”他从炕桌上拿了一个折子起来,递给翁常熟,翁常熟忙欠身,表示不敢阅读给皇帝看的折子,“无妨,这是王师傅的折子,是请辞折的。”

    “请辞的”翁常熟身子一震,这个王闿运居然猜到了皇帝要放弃他了翁常熟也来不及说谦逊的话了,连忙打开一看,果不其然,王恺运言明自己在咸安宫当差许久,根据本朝惯例,已经当差两届的应该转任,自己无所建树,反而将这天子亲军给陷入了风波之中,实在是与国无益,又辜负了皇帝的信任,故此要辞去咸安宫官学祭酒的职位,避免咸安宫官学被外头非议。

    “这不过是假意推让罢了!”翁常熟冷笑连连,他自觉自己已经看穿了王恺运的把戏,“也是和东方纳兰一般,只是拿着圣上的仁善来做文章罢了,老臣倒是觉得,若是只要圣上下旨宽慰于他,只怕他即刻再也不说要辞去祭酒职位的话儿了。”

    皇帝对着翁常熟的话儿不置可否,又拿起了另外的一本折子,这本折子没有放在炕桌上,倒是放在了靠山炕小抽屉里头,“翁师傅你再来看这本折子,这是王恺运说的两班大比的事儿。”

    翁常熟接过了那折子打开一看,才粗粗看了几眼,就不由得瞠目结舌触目惊心起来,“什么!这两班大比要给乙班这个魁首吗”

    “这原本也是题中应有之事,”皇帝微微一笑,“这乙班在天竺全胜!难道翁师傅没有瞧见吗抓了马德里思汗,这就是大功了,又在英国人的腹心之地牢牢地挖下了



第958章 一百二十三、选官
    永和皇帝从未这样说重话过给翁常熟听,翁常熟一下子震惊的额头上尽数都是冷汗,许是殿内火龙点的太热了,翁常熟只觉得后背心都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儿只怕是你都忘了!”皇帝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朕手下如今统共多少人无非靠的就是你们这些老师,再加上毓庆宫的一些伴读罢了,原本林如海还可以大用,只是他却又早逝了!朕虽然是九五之尊,却一直没有一夜可以安歇入眠,你翁师傅乃是朕最亲近之老臣,如今这时候却还在和我这左膀右臂斗个不停,翁师傅你说说,你到底是图了什么”
1...166167168169170...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