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贤者与少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Roy1048

    尽管如此二人仍旧没有太多的怨言,这无依无靠的小东西已经全然是他们队伍当中的一员,就连玛格丽特定做的小小探险家秘银胸针也可以看出这点。尽管独角兽作为希望之兽在世界范围内以此为纹饰的人都不在少数,但你仔细看去可以发现胸针上的头像轮廓极大程度上就是参考了它的模样。

    玛格丽特所想的方案是十分天才的,在从帕尔尼拉前往波鲁萨罗的过程当中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是不论是她还是贤者都没预料到会这么巧就碰上仇视帝国的人,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波鲁萨罗仍旧属于帕德罗西的势力范畴,而这也正是当日那个袭击者在军队出现了以后就毫不犹豫地逃走的原因。

    他不想事态扩大,这个结论谁都可以轻易做出。

    以玛格丽特家的身份而言,大小姐亲自委托的订单遭受袭击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地方贵族和军队应有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天高皇帝远,玛格丽特家再强也只是南方贵族,在皇权日渐沦落的如今会因为布料是地平线蓝底色就点头哈腰的也就利益相关的人士了。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这座小镇本身的性质,这里是苏奥米尔人与拉曼人对半混居的城邦,涉及到两国两个民族的问题时,军队的处境实




第一百一十九节:北上之路(二)
    北方人高大,南方人矮小。

    这几乎在里加尔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有的认知,刻板的印象。尽管北方人当中也曾有矮个子而南方人里头也会出现高个子,但这些都是孤例。从总体上而言,越靠北的民族体格越是高大是不争的事实。

    寒苦的北地古往今来提供了许多人高马大且战斗勇猛的战士,不论是丹拉索的海盗还是苏奥米尔的大剑剑士,亦或者奥托洛帝国北方只有只言片语流传的少数民族,都以稀少但强大的战斗力为世人所铭记。

    但这种体格上的优势,实际上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身上。

    苏奥米尔是东海岸有名的羊毛产地,从衣物还有斗篷上大量使用羊毛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亨利与米拉来时乘坐的那艘商船在将南方运来的物资放空以后,也会载上整整一船的羊毛,再度。

    但有趣的是,如此优越的羊毛产业,苏奥米尔本身其实却是没有绵羊这种生物的。

    如今被命名为欧罗拉绵羊的这种品种,是在数个世纪之前经由交易从帕德罗西帝国引进的。原产地是帕德罗西帝国的中部平原地区,由拉曼人多年选种培育出来的产毛品种。而帝国境内原产地所生产的羊毛,规模远远无法与苏奥米尔王国这边相比。

    明明是在此地培育,却在北方开花结果。归根结底,还在于动物的特性。

    经常狩猎的猎人都明白,狐狸还有兔子和貂这些毛皮厚实的哺乳动物,都会有“夏毛”和“冬毛”之分。如字面意义所示,炎热且植被丰厚的夏季自然是较短并且颜色更深的毛发,而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为了从掠食者还有严寒之中保护自己,它们则通常会有更淡甚至纯白的毛色,以及长度更长的厚实毛发。

    冬毛和夏毛的收购价格天差地别,因而猎人们常常会在冬季才选择进山。这一概念延伸至绵羊身上也是如此,在冬季更加寒冷的苏奥米尔地区经过一代代选育,绵羊的毛发质量和厚实程度要远远超过帝国中部原产地区。

    ——但还不止如此。

    欧罗拉绵羊所拥有的另一个优势,亦与这天气密切相关。

    那就是它们的体型。

    越大的绵羊可以剪毛的面积也就越大,而与人类一样,苏奥米尔这边的绵羊体格足足比原产地大了两倍。

    恒温动物越靠北体型就越大,因为更大的体积意味着体温流失也更慢1,这是它们为了在冰天雪地之中生存下来而逐渐进化出来的特性。

    引进并且人工选育的欧罗拉绵羊算是快速进化适应这种环境的一个典型,但在自然环境之中,苏奥米尔的同种类生物要比帕德罗西的体格更大也是理所当然。

    同属鹿科,帝国的梅花鹿和苏奥米尔的驼鹿放在一起看几乎是两种生物。前者体型小巧,就算是完全成长也不过1米上下的高度,比起驴子都还要低矮。而后者足足可以长到两米多高,最大的有1吨重,连亨利站在它旁边看起来也会像个小孩子。

    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除了鹿科以外本地的马匹也是如此,道理可共通的还有鼠类、狐类和鸟类以及——

    狼。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这个任务值两个金币20个银币了。”在增加了一位同行者以后,两人仍旧没有改变自己的目的地,他们前往了这个米拉终于学会是念作卡-普列呫-涅罗的村庄以后,首要的目的自然是找到当地的村长说明来意,然后调查清楚相关信息。

    在南北欧罗拉这种经常有拉曼人来往的地区,本地居民的拉曼语都相当不错。村长在看到接取任务的佣兵仅仅只有两人,而且其中一人还只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明显地露出了失望的神情,不过在之后瞧见了漂亮的胸针以及橙色佣兵牌以后又是笑开了花。

    只是他各种讲解并且找了一个村里的猎人将三人带往被破坏的羊圈入口处后,看见被打翻的水槽浸湿的泥地上那巨大的爪印,米拉是翻了个白眼,而旁边的咖莱瓦直接就是冷汗淋漓。

    “苏奥米尔的狼,都有这么大的”洛安少女表情诡异地看向了自己的老师,贤者耸了耸肩:“没。”他蹲了下来,然后仔细看了一眼爪印,用手指伸进去比划了一下深度。

    “很深,是恐狼。”他这样说着,两人这回交谈用的是拉曼语,而亨利这样通过一点细节就判断出来也令旁边的猎人双眼一亮,他立刻从抱着手在一旁站着满脸怀疑的模样变得——以苏奥米尔的标准——热情了许多。

    “是的,如果是寻常的狼的话,我们自己也有办法对付了。但是这种大个头的,就只能请专家来。”他用不是很高的语调这样说道,同时双眼仍旧在打量着两人的装备——普通的衣物、武装衣加上布里艮地板甲衣,马背上也没有捕兽夹,虽然有两把弩,但那个尺寸也就只能对付一下体重不超过50千克的生物。

    “恐狼是”不但米拉,一直是旅店码头两地跑,这是第一次出远门的咖莱瓦也是一脸好奇。亨利瞥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米拉一下,忽然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个弟子。

    “一种北地特有的品种,比起一般的北方灰狼体型还要更大。”贤者开口解释道:“苏奥米尔灰狼可以长到两米多长,一米左右的高度。恐狼虽然肩高要矮一些,但这是因为腿短,实际上体长更长。和剑齿虎一样,肌肉也要更加发达。”

    “所以脚印也更深,因为体重更重。”米拉点着头接上了话。

    “剑齿虎啊,是说那种东西啊,就是会捕食驼鹿的那个。”尽管有苏奥米尔血统,但在波鲁萨罗长大的咖莱瓦对于北地的生态并不是十分了解。

    “恐狼的肌肉很发达,但因为腿短,不擅长奔跑。它们通常成群结队捕食驼鹿或者是一些食草杂龙类这样跑不快的大型生物,圈养起来的羊这种对手看起来十分容易得手,但其实健康的恐狼群体不会选择。因为它们足够聪明,知道人类这种睚眦必报的生物不好惹——那这么说来的话......”亨利摸着下巴站起了身。

    “一头独狼,大概是老年的,在群体斗争之中战败被逐出了狼群的吗,不过看脚印来应该没有受到什么重伤。”贤者望向了左侧,尽管人口不比亚文内拉多多少,但其实苏奥米尔王国的总面积相当巨大,光是一个欧罗拉地区就已经有整个亚文内拉王国——当然是在过去——的面积。此时从亨利往下看去的地方整片平原一望无际全都是不高的青草,而在更远地方墨绿色的森林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呼——老年还是独狼吗,松一口气了。”尽管接触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咖莱瓦这个年青人说好听点心直口快,说难听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特点,已经是为两人所知。

    “那可不一定。”亨利回过了头望着他,用平静的语调说道:“受伤又离群的狼往往是最危险的,因为绝望它更加凶残。相比之下吃饱喝足的狼就不会有太大的敌意。再加上年龄因素,在残酷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长大的动物都是狡诈的。就算年老体衰被更加强壮的同类赶跑了,它也仍旧拥有智慧。”

    “这笔钱,可不好赚啊。”亨利看向了那名同样是苏奥米尔人的猎人,对方撇过了头不接触他的视线。

    ————

    ————

    成功的狩猎活动6成靠信息和事前布置,余下的4成才是看实际行动。

    即兴发挥耍小聪明只有极少数情况撞大运了才会实现,指望着好运每次都发生是愚蠢而又怠惰的行为,拉曼人有一则寓言名为“守株待兔”说的便是这样的人,不过在某些情况当中这个词倒也会成为褒义。

    猎狼需要的东西有很多,首先是各种陷阱道具,因为犬科动物嗅觉敏锐的缘故这些都需要用开水烫过再用青草汁涂抹,戴着手套重复数次这个过程,以避免上面留下任何会令它们警觉的味道。

    而在这样之后还需要准备诱饵,然后在自己身上也涂抹除味的青草汁。最后在下风位的地方埋伏好,等待它被诱饵引过来以后为陷阱所困住,上去制住然后杀死。

    为了获取完整的毛皮,通常最后下死手都是用长矛近身做的,因为弓箭和弩失要杀死它更加困难。轻型的难以贯穿头骨,心脏又被肋骨重重包围。加之以被困住的狼还会各种挣扎的缘故,若是要射上好几发来解决它,到头来剥下来的皮就会破破烂烂,只能卖个一半的价格。

    但就算如此,猎人们也还是常常会带上弓弩。毕竟在卖出高价和保住小命之间,除了赌徒以外都会选择后者。

    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不过这一切都还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他们必须先找到动物出没的所在。

    追踪在刚开始时并不算难,将近100千克的大型动物叼着一头欧罗拉绵羊,留下的血迹和足迹是个人都能轻易发现。只是最近没有下雨,而在绵羊的伤口血液流干了以后,并不那么软烂的地面也就令人难以再去发现踪迹。

    不过这穿越了一半平原的痕迹明显指着西边,显然这头老狼还没有饥饿到头脑发昏,直接就在羊



第一百二十节:北上之路(三)
    清晨时分起了一场薄雾,尽管在太阳出来以后就很快散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像在预告着夏季即将步入尾声。

    欧罗拉的夜晚温度降得很快,但不似在湿润南方度过的夜晚冷气会一阵阵侵袭,干燥的北方只需要挂起挡风的篷布,再在内里生上一团火,就可以保证一夜的暖和。

    新买的铲子尚且没有派上用场,但大小斧子倒是用处多多。

    兴许是与北方四岛地区相近因而有所来往的缘故,在本地铁匠铺购买的斧子手感令洛安少女想起了受丹拉索文化严重影响的亚文内拉。

    数个世纪以来善用斧子的斯京海盗们在锻造斧头上面的工艺传承十分出色,尽管如今的世人常认为他们就是一帮贫苦的樵夫随便拿了自己伐木用的斧头上战场,但实际上北方四岛精工制作的战斧品质和手感都不会比刀剑更差。

    伐木用的斧头通常都不会开利刃,因为利刃切肉合适,对付坚硬的木头却会更快损坏。反之用相对更钝一点的刃加之以厚实的斧面塑型,依靠质量命中木头的时候可以咬进去很深。但这种做法的缺陷是运用于战斗之时会导致你挥出一击以后难以控制,因而战斗用的斧子都会刻意锻造得更薄更轻,并且打磨得如剃刀般锋利。

    在波鲁萨罗入手的这一对斧子介于两者之间,属于严重受丹拉索文化影响的人所锻造出来的典型。小斧相当轻盈且锋利,劈用来点火的小树枝非常好用,而大斧则加厚了一些,令砍树还有分开较大柴火的效率更高。

    不过斧子还不是新买的装备当中最令洛安少女感到惊喜的。?只是买下来放着你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完整优缺点,很多东西没有真正拿去用都不会明白那些细节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因为是亨利买下来的,在当初入手的时候米拉只注意到了帐篷下摆的区别。而在这两天实际开始使用营帐以后,她才意识到了整体上的截然不同。

    北地旅人所用的营帐,与南方的帐篷还有军队所用的类型,一眼看上去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它在营帐正中间尖顶的地方开了个打洞。

    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当篝火在营帐内部点燃以后,看着烟气顺着从顶部的洞排出,你不需要是一位贤者都能立刻恍然大悟。

    在秋冬季节露营过的人都明白篝火的重要性,橘黄色的火光在冷天里不仅能够提供加热食物暖和身体,还能令人的情绪缓和,不至于整个人因疲惫而崩溃。

    但在营帐内部点起篝火,烟气若是无处流通的话反而会呛得内里的人咳嗽不断,整夜不得安眠。

    所以过去在露营的时候篝火基本都是设置在外面,这一点与本地的军用帐篷类似。拥有完善后勤一大堆马驴骡车的军队,通常会带上铁制的烤火架这种东西用来烧柴还有处理食物。而他们的营帐也会带一个可以用两根木杆子支撑起来的廊厅部分,需要用火的话就在这儿解决。

    但考虑到空间和载重等一系列问题,这显然不是小规模团体的旅人又或者冒险者们可以拥有的。再加之以北方苦寒的天气,篝火的最佳设置位置显然是靠近夜里入睡的地方而非帐篷外围,这样才能在睡觉的过程当中提供足够的温暖。

    由此诞生的便是这种优秀的尖顶帐篷设计,展开是一块大扇形布料的帐篷一侧是可以关上的重叠开口。正中间的地方带有套环,取三或者四根长木杆互相依托插在地上形成框架,然后套环套在木杆顶部,下摆的地方再用地钉固定好,防止风从缝隙中钻入,一个内部空间不小的营帐就被设立了起来。

    篝火设置在圆形营帐的正中心,而人就躺在稍远一点的圆圈外围。呛人的烟气会顺着顶部的开口排出,而热量则会被保留在营帐之中,温暖着人们的身心。

    在熟练者手中这种营帐建立起来消耗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有马车带着长杆子上路的话只会更短。但贴着森林旅行,即便没有带木杆子,要找寻框架用的材料也十分简单。地广人稀的欧罗拉地区森林地面上总是有很多枯死的树木,人们捡都捡不完。所以扎营时连砍树都不需要,只需要在地上物色一下合适的尺寸,然后用小斧把可能会刺破篷布的多余树枝削掉,用脚步丈量好距离插进泥地里就可以用了。

    在多雨但相对温暖的南方,帐篷注重的是防水性能。而到了相对干燥但却寒冷的北方,能够在营帐之中点燃篝火温暖身体,就变成了一个更加重要的考量因素。

    开在帐篷正中央的圆洞处于整个营帐的最高处,巨大的倾斜角度使得雨雪更容易滑落,只有那些垂直飘落的会落入营地之中。并且加上人是睡在两侧的,落下来却也倒不会淋湿身体或者是随身的衣物还有食物。

    它挡不住南方骤降的暴雨,但是在北方的秋冬之际,却是极佳的选择。

    所谓风土人情,大抵莫过于此。

    于这些生活的微小细节,你总是能够看得出来当地劳动人民千百年累积思索出来的生活智慧。

    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一招鲜吃遍天的。自大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世界的奥秘,怀抱着其它人都不过是凡夫俗子的思维,脱离了人民群众基础生活变得不食人间烟火,最终却被他们所瞧不起的人民所推翻的那种贵族故事,古往今来都不在少数。

    没有谁是比其它人更加擅长生活的,南方人的衣食住行是适应了南方环境,而北方人也在他们所在的环境里做出了最佳的选择。

    简而言之。

    存在即是合理。

    贤者之所以是贤者的理由,并不因为他懂得许多知识。光是拥有知识而脱离了这些细节的话,那就像是那个著名的寓言把自己封到了象牙塔当中的大魔导师,在照顾生活的弟子离去以后,竟连自己做饭都没有办法,最终空有满腹的魔法知识,却活活饿死。

    亨利始终是贴近着生活的,也始终是尊重着人民群众的智慧的,他的力量来自于日常,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千百年间无数前人思索累积下来的细微知识,而非脱离了人民基础固步自封的闭门造车。

1...164165166167168...358
猜你喜欢